《广谈助》

死错了人

有一个人的岳母去世了,他要去祭奠,便请书塾里的教书先生写篇祭文。教书先生找到一本古代祭文刊的印本,误把一篇祭岳父的抄给了他。有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告诉了那个人。那个找教书先生论理。那先生说:“这本书上的祭文都是经过仔细校正过的,哪里会错呢?会不会你家死错了人?”古代民间寓言(上)

鲁国少儒士

战国时,鲁国文风很盛,儒士云集,当时国君鲁哀公也因此很自豪。

有一天,鲁哀公与庄子闲谈,他说:

“我们鲁国的儒土不少,但学习先生的道术的却很少。”

庄子摇头道:

“鲁国的儒士其实并不多。”

鲁哀公说:

“您莫非没看到到处都是文人雅士吗?可能您没留意。”

庄子又摇了摇头,说:

“满街皆是的所谓儒士我当然看到了。我也早就听说过,儒士是讲究服装打扮的:通晓天文的,头戴圆形礼帽;通晓地理的,脚穿方头礼鞋;才智过人,足智多谋的往往身佩玉块,等等。但是,事实上,身穿儒士服装的人未必是有识之士,而真正的儒士,指那些腹藏乾坤,却不注重外表的人。”

哀公听了庄子的一番话,想了想,似乎有理,但也未明确表示同意。

庄子于是对鲁哀公说:

“大王可愿意做个试验?”

哀公说:

“不知如何试验?”庄子说:

“大王如果想确认我说的是否有理,可在全国下一道旨令,明确规定凡是无真才实学的人均不可穿戴儒士服装,倘有附庸风雅,招摇撞骗者,杀无赦!如此,便会一目了然。”

哀公想了想,同意了,于是便在全国发布了命令。

命令发布三日后,街上穿儒士服装的便寥寥无几了。又过两日,鲁哀公派人到大街上巡视,整整一天,却只看到一个敢穿儒士服装的人。

鲁哀公得报后,立即召见此人。此人应召来到皇宫,哀公见他的确气质不凡,便出了许多难题考他。

此人沉着应对,侃侃而谈,所提问题无不对答如流。

庄子见状,对鲁哀公说:

“这个试验如何?您还认为我国有那么多真正的儒士吗?”

贵在自强

魏文侯胸怀大志,发誓上报国家,造福黎民,为得治国大计,他决心向孤卷子请教。

魏文侯对孤卷子说:

“请教先生,若完成治国大业何人可依?比如说,父亲是有识之士,可否依靠之?”

孤卷子摇摇头:

“否。”

魏文侯又说:

“如果自己的亲兄弟很有才智,可否依靠?”孤卷子又摇摇头:

“也不可以。”

魏文侯又说:

“那么,亲生的儿子如果很有才能,一定可以依靠了吧?”

孤卷子仍然摇头:

“也不可以。”

魏文侯见孤卷子再三否定自己的观点,心理很不痛快,他强压心中怨恨,对孤卷子说:

“我不明白,刚才我说的都是嫡亲之人,这样的人不能依靠,还有什么人可以信赖、依靠呢?”

孤卷子镇定地说:

“我说的不可以依靠,并非是不可以信赖。这是两码事,我指的是不可以仰仗于他人,而要靠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业的。”

魏文侯仔细地品味着孤卷子的话,半晌没有作声。

孤卷子见文侯不语,知道他一定也在思量自己言论的道理,便又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见解:

“从以往的历史来看,就可以说明这一道理。就说尧吧,他可谓最贤良的父亲,可是他的儿子丹朱是个荒淫放荡的人。要说舜应该是最贤明的儿子了,但他的父亲却是个顽固不化的人,他的弟弟呢,是个贪婪凶残之人。还有,周公的人品人人称赞,但他的哥哥却做了叛徒而被诛。还有,商汤王、周武王都是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夏桀王、商纣王又怎么样呢?完全不同!他们的残忍暴虐世人皆知。

所以,我认为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应该有自强自立的精神,不依赖任何人,因为依赖任何人都不会长久,惟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求雨

齐国有一年逢特大的干旱,土地干涸,万木枯萎,民不聊生。

齐景公召集群臣,商议祈天求雨之事。齐景公说:

“众爱卿,现久旱无雨,庄稼已近枯死绝产,如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欲征集民间钱款,来拜祭山神,以求天降大雨,解久旱之灾,你们以为如何?”

群臣面面相觑,没有人敢贸然发话,都恐说错了会受惩罚。

晏子为人刚正,见众人不语,决定直言谏君:

“求雨固然是好事,但我看没有什么必要祭祖山神。”

众人一惊,齐景公也皱起眉头:

“卿何出此言,有何道理?”

晏子说:

“大家都知道,山神是石头铸成的身躯,形成的树木为毛发,这么长时间干旱,山神连毛发也近枯萎,他若能降雨,何故让自己受这份煎熬?”

景公一想,似乎有几分道理。便问:

“你说得也算有理,那么,咱们就不去祭山神,干脆去祭祀河伯,你们看如何?”

众人仍不语。

晏子说:

“河伯的疆界皆为水乡,如此大旱,江河湖泊水量都在减少,有的小河已近干涸,河伯救自己的臣民还顾不过来,他怎么会舍得干死自己的百姓,而降雨给我们呢?”

景公说:

“照你所说,这也不求,那也不拜,我们就只有坐以待毙吗?”

晏子说:

“主公,大灾之年,最要紧的是稳定民心,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总会克服当前的困难的。河伯与山神尚且能够如此,主公也当效仿之。

大灾之年,百姓生活艰辛,倘主公因求雨而向民间横征暴敛,很容易造成民心哗然,那时,说不定会惹出民变事件。如果主公能与山神、河伯一样同大家同舟共济,共患难,不仅稳定了人心,而且能深得民众之拥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来抵御这场大灾呀!”

解梦

赤景公忽然得了胃病,多日休息调养丝毫不见效果,不由得心内烦燥。

一日,景公内心抑郁,闭目静养,不觉睡去。梦中,景公忽见天空有两个太阳悬天曝晒,直晒得头昏眼花,景公想:

“一个日头已足够了,现在又多出一个,岂不要烤焦了万物。我身为一国之君,不能不为天下百姓着想,一定设法打掉一个太阳。”

景公身体竟离开地面,腾空越起,直奔太阳而去。

迎面金光四射,晃得景公难睁双目,只好拔剑拼命挥舞,渐渐体力不支,跌落在地……

梦中惊醒,景公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不知梦中情景是何征兆。

第二天,景公召见晏子,对他细说昨日梦中之事,惴惴不安地问晏子道:

“此梦可是不祥之兆?”

晏子想了想,对景公说:

“我看还是把占卜解梦之人找来,听听他是如何说法。”遂出宫去找会解梦之人。晏子对解梦人说:

“景公疑梦中是不祥之兆,你须给他宽心才对他的病情有利,不如这样说:大王身患之病属阴,梦中太阳属阳,两个太阳表示二阳,二阳对一阴,预示大王的病即将痊愈。”

解梦人进宫后,按晏子的说法对景公说了一遍,景公听了,不胜欣喜。

过了些日子,景公因心中舒畅,病果然好了。

景公十分高兴,立即召解梦人进宫。

景公命赏解梦人金银,并且对他说:

“由于你梦解得好,我才得以如此快的康复,你理该受到奖赏。”

解梦人却说:

“小人不敢领赏,话虽是我说的,却均是晏子大夫教我说的。”

晏子却说道:

“话从我口中说出,大王也未必深信不疑,因此,还是解梦人有功,我岂敢领赏。”

景公见状,称赞道:

“你二人不贪功求赏,都是品德高尚之人,都该获得奖赏。”

鞋匠的罪过

齐景公有一次让鲁国的鞋匠给他制做了一双精美的鞋,整个鞋面上缀满了珍珠美玉和银制的装饰品,长度约一尺左右,并且用黄金制成鞋带,份量极重。这件事被晏子知道了。

晏子派人将鞋匠抓了起来,然后到宫中去见景公。

景公听说晏子求见,尽管天气很冷,仍然穿上特制的新鞋迎接晏子,以为晏子会对鞋子大加赞赏。

景公问晏子:

“今天天气很冷吧?”

晏子说:

“那是因为您穿了又沉又硬不暖和的鞋子的原因。”

景公见他说到鞋子便问道:

“这鞋子你看如何?”

晏子说:

“我听说古时候圣人们做鞋讲究的是冬天要轻而暖,夏天要薄而凉,您的鞋冬天穿着又沉又冷,对贵体有什么好处呢?

鲁国的鞋匠给大王做出这样的鞋来,实在是罪大恶极,我已把他拘捕起来了。”

景公一听,忙问:

“鞋匠做鞋,何罪之有?”

晏子说:

“作为鞋匠,应该知道做什么样的鞋子让人穿着舒服耐用,且符合养生之道,这位鞋匠明知这种鞋子对大王身体不利,却闭口不言,其罪过之一;制做的鞋子样子怪异,不符合我国国情民俗,招人耻笑,其罪过之二;制一双鞋子花费了那么多的财物工本,却并没有实际用处,反让百姓对大王的奢侈不满,其罪过之三。如此多的罪责难道还不该处罚吗?”

景公听得晏子一席话,哑口无言。因为他心里明白,这双鞋是他命那位鲁国的鞋匠做的,可是如果这样说,岂不等于不打自招,说自己奢侈无度。于是,只好对晏子说:

“只要警告他再不可这样做就是了。”

晏子说:

“不处罚不足以警醒别人,他既是鲁国人,就逐出齐国国境,永不得再到齐国来可以吗?”

齐景公只好点头同意,从此,再没穿过那双鞋子。

施孟子弟

从前在鲁国,住着两家邻居,一家姓施,一家姓孟。两家刚巧都有两个儿子,二子又都是大儿学儒学,小儿习兵法。

两家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施家的大儿子学成后,去了齐国。他以儒家之道,劝谏齐王。齐王见他说得有理,十分器重他,请他做太子的老师。

施家的小儿子是学兵法的,他长大以后,去了楚国。在楚国,施家的小儿子以自己所学兵法,向楚王陈述用兵的方略,楚王大喜,留他在楚国做了重臣。

施家的两个儿子都因为自己的学识而受到赏识和重用,施家自然也就有了地位,享受着荣华富贵,过着贵族生活。

孟家见施家过得如此兴旺,便夫妇双双上门讨教,请求施家教给他们发家致富的良策,也好摆脱现实的困苦生活。

施家将两个儿子如何学以致用终被重用而飞黄腾达,细细告诉了孟家夫妇。

孟家的父亲回去后,对两个儿子说:

“施家二子与你们兄弟二人均是学习一样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能找到施展本领的地方,得以风光显贵,我儿也不妨出去闯荡一番,不仅可以出人头地,而且能够光宗耀祖。”

孟家两个儿子听了父亲的话,也打起背包出了远门。

孟家的大儿子来到秦国,将自己学的儒学道理一一讲于秦王听,希望秦王能赏识自己的才华,得以重用。

却不料他的的治国方略恰与秦王背道而驰。因此,秦王听了他的一番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怒气冲天:

“目前,各诸侯都在凭实力角逐、操练兵马,筹备粮草还来不及,你却要我以仁义对武力,岂不是要我坐以待毙。”秦王不但没重用他,反而对他施了宫刑。

孟家的小儿子选择卫国去自荐,并陈述了如何用兵抗敌的主张,但卫国势单力簿,与邻国求和还嫌不够,岂敢用主战之人。卫王深恐邻国猜忌,只有用重刑处罚孟家小儿子。

施家听说孟家子弟的遭遇,前来探望,并痛心地说:

“你们实在是选错了目标呀!”

大葫芦

有一次,庄子去拜访惠子,进得院来,发现惠子正对着一堆大葫芦发愣。庄子走到跟前,他才发现,忙说:

“请到屋里坐。”

两人在屋内坐定,庄子问:

“方才见你对着葫芦发呆,不知想些什么?”

惠子说:

“唉,别提了,这些葫芦是魏王送我的葫芦籽种出来的。结出的葫芦果然不凡,每个葫芦几乎能容纳几担水的样子,可是,中看不中用,你用它装水,它脆弱得提不起来,你把它剖开做瓢吧,底尖又站不稳,白白地摆在那里看着派不上一点用场,还要占好大的地方,我真想捣碎了丢掉算了。”

庄子听了,不禁一笑:

“先生这样想就错了。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据说有个宋国人,世世代代以漂洗棉纱为生。因为这种工作冬天也要接触冷水,所以祖上世代传下一种治手脚冻伤的秘方。

有一个路过此地的商人听说了此事,便登门拜访,要以百金求取治冻伤的药方。宋家人,不觉动心,全家商议之后,同意将药方转卖,因为他们觉得靠漂洗棉纱,一辈子也赚不到百金。

这位客商是个十分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吴国正在和越国交战,就自荐到了吴国,对吴王说:

‘我手里有治冻伤的秘方良药,因此,我建议让我统领一队人马,在数九天里与越军交战,相持一段时间,越军不打自败。’

吴王听了大喜,封他为大将军。深冬时节,吴国与越国开战,吴军故意引越军陷入水战之中。吴军因有治冻伤的良药,士气高昂,越军将士手脚却均被冻伤,果然不战而自败。

那位客商因此而被封官赐地,享受荣华富贵。可是,那位宋氏人家虽手中有秘方,却仍世代漂洗受苦,问题在于他们能否最有效地利用秘方,你说对吗?”

惠子听罢,心中似有所悟,庄子接着又说道:

“如果将这些大葫芦捆扎起来,做成一个筏子,用它去周游四方岂不妙哉?”

换手指

有一个神仙曾和几位仙友一块儿议论人间的事。

一个神仙说:

“人是最贪心的,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另一个神仙说:

“的确如此,人不仅贪心,而且贪得无厌,不论是不是自己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

其他的神仙也随声附和。这个神仙心地单纯,加之没有到人间去过,所以,还是不愿意把人先想得太坏。他决定自己下凡到人间看一看,考察一下人到底是怎样的。

这一天,这位神仙扮作普通人来到人间。他穿大街,过小巷,访了好几个人,结果,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贪婪,他很失望,但还有点不甘心,决定继续寻访,而且暗下决心:

“如果能访到一个真正不贪心的人,我就把他超度为神仙。”

他一边想,一边走,险些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两位都停下来,相互行礼表示歉意,并聊起天来。

神仙看这位像是知书懂礼的样子,便有意试探他是否也很贪心。便对那人说:

“你我既然相识,便是有缘份,我送你一样纪念品吧。”

说着,神仙从怀里拿出一小块玉石一样的东西递给那人,那人连连摆手:

“岂敢,岂敢,怎么好意思刚刚相识便收你的礼物呢。”

神仙心里暗暗高兴:

“看来这是位君子,不轻易贪图别人的东西。”

神仙说:

“请不必介意,我可另外送你一样东西,请您一定笑纳。”神仙说着,用左手食指一指路边的一块小石头,石头立刻变成了金子。

那人仍推辞,神仙又指一块大石,大石块也变成了金子。那人仍摇头拒绝接受。

神仙大喜:

“此人真是一位品行端正,不贪图钱财之人,应该超度他为神仙。”

神仙于是最后问那人:

“你一再拒绝我送给你的金子,您是怎么想的?”

那人一指神仙的左手食指,说:

“最好将你的那根手指换给我。”

布施

从前,有一个和尚住在城郊外的一座寺院里,这个和尚虽为出家之人,却心底肮脏,是个心胸狭窄的卑鄙小人。

有一个士兵,早就听说这座寺院的和尚行为卑劣。一天,他和几位伙伴聊天,又提到那个和尚,于是他灵机一动,对那几位说:

“今天我们到寺院去好不好?”

那几位问他:

“你既然讨厌那个和尚,为什么还要去呢?”

那位士兵卖关子道:

“去了就会知道了,保你们这次看出好戏。”

几个士兵听他这么一说,也就和他一道去了寺院。

几个人刚一进寺院大门,和尚便迎了出来,一见是几个普通士兵,脸上的笑容立刻褪去了。

士兵装作没在意和尚的表情,眼睛四下里观望了一下,对和尚说:

“这寺院地处郊外,环境幽雅,是个好地方,可惜房舍过于陈旧,该修缮一下了,这样吧,请您将化缘的帐簿取来,我好写上布施的银两。”

士兵说完,和尚立刻满面堆笑,命小和尚快去端茶,请士兵一行人坐下。

士兵用眼角瞄了几位同伙一眼,那几位不知他要捐多少银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他搞什么名堂。

和尚取来笔砚,将化缘簿双手捧给士兵,士兵接过笔来,端端正正写下“总督部院”几个字。和尚一见,吓得跪倒在地,以为是长官微服私访呢。

和尚用眼角偷看士兵书写,只见“总督部院”后边写道“标下左营官兵”,连忙爬起,嘴角又露出一丝轻慢来。

士兵回头看了和尚一眼,又挥笔写道“喜施三十”,和尚见士兵肯捐三十两银子,喜上心头,慌忙又毕恭毕敬地跪下。

士兵心中好笑,继续在三十两后边写上“文钱”两个字,和尚爬起来,接过化缘簿,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几位同事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强忍着肚里的笑,直到出了寺院,几个人捧腹倒笑。

除妖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很有钱的财主,财主有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财主家的女儿整天不是哭,就是笑,有时眼睛还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仿佛丢了魂一般。

财主愁得了不得,忙请人来看,一位算命的说:

“这姑娘是被狐狸迷住了。”于是便念咒画符,想驱走狐狸,可是没有用,姑娘照样哭笑无常。于是,又请了一位道士,道士忙了一阵,仍没有效果。

财主只好自己烧香拜神:

“狐狸仙人开恩放过我女儿吧!我以后一定好好供奉你,绝不会再请人降服你。”

想不到,这一拜,姑娘竟从屋里走出来,对父亲说:

“那好啊,以后我就在你家长住了。”

财主一听,知道狐狸精附在女儿身上了,就趁机说:

“那太好了,但不知您最忌怕什么?我以后也好特别注意些以免冒犯了您。”

女儿说:

“十年前,北山有位农夫曾狠狠地打过我,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财主听得此言,暗暗记在心里。第二天,财主派仆人去北山打听那位农夫的下落。

仆人去了两日,回来说:

“我已寻访到那位农夫,他的确在十年前打过一只狐狸:那天,他正在地里干活,妻子提罐来送午饭,他让妻子把粥罐放在地头,自己锄完了这片地再吃饭。

等他干完活后,来到地头,看到一只狐狸把头伸进罐里正吃得津津有味。他气坏了,抡起锄头就打,狐狸一惊,拔腿就跑,不想罐套在头上甩不下来,农夫一锄头打下去,罐碎了,狐狸吓得一溜烟逃进山里。”

财主把那位农夫请到家里,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请他帮忙除妖。农夫同意了,按从前的装束打扮好,然后,走进财主女儿的闺房,大声骂道:

“十年前我没有打死你,让你溜走了,想不到你又到这里来害人,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挥舞着锄头向财主女儿的头上砍去,只听那姑娘大喊一声,昏倒在床上。过了一会儿,慢慢睁开双眼,神志恢复了正常。

智女脱险

从前,村子里有一位农村姑娘,她从小聪明过人,后来长大了,嫁到外地去了。

一次,她的母亲生病了,老人十分想念女儿,家里人就托人捎信给姑娘,让她抽空儿回来看望母亲。

姑娘得知母亲生病的消息,心急如焚,决定连夜向娘家探视母亲。家里人怎么劝说,也没拦住她。她知道正值农忙季节,丈夫脱不开身,所以,执意不让丈夫送,自己一个人上路了。

刚出村不久,天就黑了下来,月亮的光也是淡淡的。姑娘心中焦急,更加快了速度。走着走着,她感觉到身后有脚步声。

姑娘走得更急,那脚步声也在加快速度,姑娘心中有点儿害怕,她停下来,回头一看,远远的,一个男人的身影正向她尾随过来。姑娘心想:

“这一定是个歹徒,我得想个办法对付他。”

姑娘看了看周围,路边不远处有一片树丛,有一座坟就在树丛边上。她有了主意,于是,急急地往树丛那边走,一边走,一边把身上佩戴的丝条解下来挂在脖子上,把头上的饰物取下来,藏进怀里,然后把发髻扯开,散乱着头发,等那个男人过来。

那个不怀好意的男人追到姑娘身边,姑娘猛地一回头,和那人打了一个照面,那人“啊”地一声吓得昏了过去,跌坐在地上。原来他看到姑娘装扮的怪样子,以为是坟地里的吊死鬼,这才吓得昏死过去。

姑娘看那人昏迷不醒,趁机匆匆赶路,待到了娘家时,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了。

娘家人看到姑娘这副模样,吓了一跳,忙安顿姑娘坐下,问她出了什么事。姑娘缓过气来,将事情原原本本说给大家听,全家人都夸她胆大心细,聪明机智。

第二天,姑娘的娘家人听了别人议论,回家来告诉姑娘:“全村都已经传开了,昨晚邻村有一个年轻人走夜路遇鬼,被鬼魂迷住了,如今神志不清满嘴胡言乱语。”

姑娘听了,暗自好笑,几天后,听说那年轻人死了。

清廉的公孙仪

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

身为宰相,职高权重,当然会有人曲颜附庸刻意献媚,但公孙仪非常刚正廉洁,他有着非常清醒的头脑,对于那些有目的结交他的人,他都保持坚定的立场。

鲁国中的人时常为了谋求个人的一些利益讨好他,纷纷买了鱼来送给他。可是,每次有人送鱼来,都被他挡在了门外,来人最后不得已,只好再把鱼带回去。

公孙仪的弟弟把哥哥的举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哥哥:

“兄长,我真弄不懂,你不是很喜欢吃鱼吗?人家既然诚心诚意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收呢?”

公孙仪笑了,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

“是啊,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他们送来的鱼呢。”

弟弟更不解了:

“那为什么?”

公孙仪说:

“你细想一下,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欠了人家一份人情,欠了人家的人情就要为人家办事。人家就是因为有难办的事、不合章法的事,才会舍弃钱财来托这个人情。我收人家的礼,为人家办不该办的事,岂不是徇私枉法?”

弟弟虽然也点头称是,但总觉得兄长说得未免过于严重,于是,不在乎地说:

“兄长实在是把事情看得过于大了,其实不过是一点儿小事,吃人家送的鱼未必能和徇私枉法联系在一起,再说,亲朋好友托人说情也是人之常情,算不了什么。”

公孙仪板起面孔,十分严肃地说:

“别的没什么,可那样我以后就吃不成鱼了。”

弟弟想了想,还是不懂,问道:

“这是为什么?”

公孙仪认真地说:“

如果把鱼收下,就难免要替人家办违法犯纪的事,就有被罢职的危险,罢了职就不会有人再送鱼给我了。现在我还有能力自己买鱼吃,同时没有后顾之忧,你说那一个更合算呢?”

捕蛇人的苦衷

永州城外的野地里,有一种蛇十分珍稀,这种蛇的外表并不特别,也只是黑色的蛇皮上有些白色的花纹,但珍贵的是它的剧毒和用它制成的具有特殊功效的蛇药。

凡这种蛇经过的地方,花草树木都会因受毒而枯死。人如果被它咬伤,根本无药可治,只能眼睁睁等死。可是,如果能够捉到这种蛇,并将其晒干,制成蛇药,却可以治许多疑难病症。

为此,皇帝曾下旨,普告永州百姓:

凡能捕到此种毒蛇者,可以以此顶替租税。

每年,御医都要奉圣旨到永州来征收这种毒蛇。永州的百姓也确有很多人开始以捕蛇为业。

姓蒋的一家已经有三代人捕蛇。蒋先生的祖父是第一代从事捕蛇工作的,他用大半生的时间捕蛇,最后终于死在毒蛇的口里;他的父亲也是一辈子从事这种工作,结果也死在捕蛇上了;蒋先生自己也已经人到中年,捕了二十多年的蛇,经历了无数次的危险,多少次差一点也死在毒蛇的口下。

蒋先生每当与人谈起捕蛇的事,话语中便充满了悲哀和痛苦。

有一次,有人问他:

“既然你如此憎恶这项工作,又何必要继续做呢?干脆换个别的工作去做,宁可重新恢复税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蒋先生连连摇头,哀伤地流下眼泪,痛苦地回答:

“我如果不做这项工作,就更活不下去了。你们不了解这儿的情况才会这样想。我们家三代人,几十年生活在这里,这里百姓的境况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的生活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艰难,每家每年地里和家里的所有收入统统交给官府作为租税,有时还不够,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原来的乡亲邻居如今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没有几家安生地住在这里了。和他们相比,我虽然每年要冒两次险,但总还可以过上温饱的日子,也就很知足了。”

明眼与明言

郑武公想吞灭胡国已很久了,但胡国对他也一直提防并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郑武公只好从长计议。

郑武公先是与胡国君结下儿女亲家,将女儿下嫁胡国君之子,博得胡国君的信任。

过了一段时间,又故意张扬操练以待出征之像,并有意征询臣子们的意见:

“我若出征,先出兵何地?”

一位叫关其思的大夫直言道:

“当然是先取胡国。”

武公闻言,勃然大怒,命手下人将其斩首,并扬言:

“胡国与我国已结秦晋之好,焉可大动干戈?日后如果再有人敢言攻打胡国者,定斩不赦!”

此事惊动四方,传到胡国,胡国君从此对武公更加信任,不再如往日一般防卫。

不久,郑武公估计胡国已毫无防范,便趁机攻打,一举攻占了胡国。

曾经被郑武公杀死的关其思大夫的亲友对他的言行甚为不解,因此,特向一位贤人请教。

那位贤人先讲了一个故事:

“宋国有一位大财主,家财万贯。有一天,他家的后院墙因连日被大雨冲刷而坍塌了一片。

雨过天晴,财主和儿子正在颓墙边查看,一邻居路过,插言道:

“此墙如不尽快修复,很可能会招贼。”

刚巧,那天夜里,财主家果真来了贼,偷走了不少东西。事后,那位财主对儿子说:

“怎么会如此凑巧?说不定偷东西的,正是那位邻居也说不定。”

关其思的亲友听了贤人的故事,仍不得要领,说道:

“还望贤人明示。”

贤人沉吟着说:

“两件事说明的是同样的道理。关其思因看透了武公蓄谋已久要攻打胡国,所以,在问讯之下,坦率直言,遭杀身之祸;那位邻居也是因此而反遭疑忌。

由此可见,眼睛能看明白的事,嘴里不一定要真切地说出来。”

毛笔先生

毛笔先生的功绩在于:自从世上有了他之后,所有的事都可以见诸史册。因此可见其功绩的确是不同凡响。

这一天,毛笔先生来到了秦国,拜会了秦始皇。秦始皇是位胸怀大志、要一统天下的君主,当然十分高兴把自己的业绩都记录下来,以便使自己的丰功伟绩能流传千古,所以,非常赏识毛笔先生。

毛笔先生进宫后,便开始日夜忙碌,整理秦王朝的所有史实、秦始皇的政策法规及各种学说和理论。除此之外,还要逐一记录下朝廷每天的公事、国内外有价值的消息和传闻,还要起草朝廷下发的公文,总之,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秦始皇看到毛笔先生如此勤勉,且朝廷上上下下诸事都离不了他,便十分器重他。

毛笔先生不但在朝廷上受到重视,在民间同样受到欢迎,做生意的请他记帐,百姓们请他代写书信,几乎没有什么人从没求过他。

后来,秦始皇为了方便,干脆让毛笔先生住进宫里,每天伴他左右。这样,秦始皇在处理朝政时,毛笔先生守在旁边就可以随叫随到。晚上,秦始皇有时还要批阅大量的奏章。这时候,是不允许有人在旁干扰的,只有毛笔先生垂立案旁,随时听候吩咐。

如此繁重的事务,使毛笔先生感到十分疲惫,有时,他甚至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腿也有时觉得很沉重,但他为了尽心工作,一直咬牙坚持着。

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毛笔先生也越来越衰老了。但他仍没向秦始皇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希望在有生之年多为朝廷尽力。

有一天,秦始皇在召见群臣时,突然想到要把这次公布的重要措施记录下来,于是,让人去请毛笔先生。毛笔先生上朝后,脱帽致意,秦始皇发现毛笔先生已经衰老不堪:头发稀疏,牙齿松动,步履蹒跚。

秦始皇摇摇头,说:

“你看来是不中用了。”

毛笔先生连忙跪拜道:

“臣一生为朝廷尽忠,任劳任怨,臣还要竭尽余力报效国家。”

秦始皇挥手让他下去,让他告老还乡,毛笔先生不久便在乡下忧郁而死。

悔之晚矣

叔孙氏很信任他手下一位叫竖牛的臣子。叔孙氏因国事繁忙,所以很多事情都全权由竖牛处理。

竖牛心术不正,全凭阳奉阴违、阿谀奉承来博得叔孙氏的宠信,但内心里却藏着他自己的阴谋诡计。

叔孙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丙,二儿子叫壬。竖牛图谋一一将他俩除掉,然后就可以伺机行事,以图大谋。

一天,竖牛带着壬去鲁王府上应差。竖牛有意在鲁王面前夸赞壬如何聪慧、懂事,鲁王也很喜欢壬,便送一个玉佩给壬。

壬将玉佩带回家后,爱惜地珍藏起来,不敢轻易佩戴。竖牛知道壬想戴玉佩,又恐父亲责怪,便佯装已代壬请求过叔孙氏,告诉壬:

“你尽管佩戴好了,我已告之你父,你父应允你佩戴玉佩了。”

壬听了竖牛的话,很高兴,急忙找出玉佩戴上。

一天,竖牛装作无意中提及壬公子如何讨鲁王喜欢,叔孙氏忙问:

“国君不识我儿,如何谈得上喜欢不喜欢呢?”

竖牛故意说:

“上次您派我去鲁王府,壬一定要跟上,我只好带他去了。

鲁王见了公子壬很喜欢,还送他一个玉佩呢。”

叔孙氏大惊,急唤壬出来见他,果然脖子上戴一玉佩,心中大怒:

“如此无规矩的儿子,要他必惹祸患。”一气之下,把壬杀了。

除去一位公子,竖牛又开始设计陷害公子丙。叔孙氏曾为大儿子丙铸过一口大钟,预备儿子长大成人之后用。

丙每看到大钟,便好奇地想敲敲看,想听听是怎样的钟声,竖牛又佯装代丙请示过父亲,允他敲钟。叔孙氏听见钟声,气得将丙逐出国都。

一年后,叔孙氏回心转意要竖牛接公子丙回家,竖牛假说丙执气不归。叔孙氏盛怒之下派人杀了丙。

叔孙氏丧子心痛,一厥不振而久病不起,竖牛趁机掳其财宝逃往齐国。叔孙氏得知此讯,跺足捶胸,悔之晚矣。

猎人救象

从前,在广东有一个好猎手,他的箭术非常好,可以说百发百中。

有一次,猎人又带着弓箭进了大森林。中午时分,他躺在一块大石旁睡着了。

睡梦中,他感到有点不对劲,睁开眼睛一看,吃了一惊,原来一头大象用鼻子把他卷了起来。他使劲想挣脱,但他哪有大象的力气大,只好听天由命了,心里想:

“不知要遭到什么样的残害。”

正想着,却见大象已经把他带到一棵大树底下,将他轻轻放到树下。这位领头的大象,仰天长啸,无数只大象纷纷向他靠拢,并不像要伤害他的样子。

猎人不解地看看这头象,又看看那头象,不知它们要做什么。

忽然,领头的象趴在他的身边,眼睛看看树上,又看看他,这样反复几次,猎人似乎懂了,象是让他爬上树去。

猎人踏着大象的背,爬到树上。站在树顶端的树干上,猎人仍不知象要自己做什么。

突然,远处一声狮子的吼叫声传来,所有的大象都吓得趴在地上,浑身发抖,用乞求的眼神望着树上的猎人。

猎人明白了。他拿出弓箭,对准凶猛的狮子射了过去。狮子被射中,倒在地上死了。

大象们从地上站起来,围着他欢快地跳跃,把长长的鼻子伸向天空,表示着它们的喜悦和对猎人的谢意。

猎人也很高兴,他拍拍这头象的鼻子,拍拍那头象的大腿。这时,那头领头的象用鼻子扯他的衣服,然后自己趴在地上,让他骑上自己的背。

猎人照象的意思做了,大象把他带到密林深处的一个地方,用鼻子掘开厚厚的落叶,下面露出一个深坑,深坑里全是脱落的象牙。

原来大象是要用象牙来答谢猎人,猎人明白了,就用绳子捆了几根。然后大象把猎人和象牙驮到山下,与他告别。猎人回到家之后,见到人就讲:

“大象是很懂义气的动物。”

太阳近长安远

晋明帝小时候很聪慧,常常对周围很多事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总是喜欢刨根问底,不弄明白绝不肯罢休。

晋明帝的父亲元帝非常喜欢他,一有空闲就和他闲谈娱乐,有时候,明帝说出的话竟让元帝常常感到吃惊,并从中得到启示。

有一次,元帝把明帝抱在膝头上,又和他聊起天来。这时,侍从来报,告之元帝长安有人来禀报。元帝命来人速速报告长安方面的情况,来人跪拜之后,失声痛哭。

明帝在一边,很懂事地听来人向父王禀报,事后,明帝问父王:

“那人为何啼哭?”

元帝说:

“因为他心里难过。”

明帝追问道:

“是什么事情让他这样难过?”

元帝只好将来人讲述的晋朝东渡惨败的事情说给明帝听。明帝听说了长安的情况,似乎听明白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元帝为了转移话题,故意对明帝说:

“孩子,你说说看,长安远不远?”

明帝说:

“我没有去过,我想一定很远。”

元帝接着问:

“那太阳远不远?”

明帝答道:

“当然远了。”

元帝又问:

“那么,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一个更远?”

明帝毫不犹豫地说:

“当然是太阳更远了”。

明帝的回答使元帝很吃惊,元帝于是问道:

“为什么说太阳更远呢?”

“长安有人来过,太阳那儿却根本没见到有什么人来过呢。”

第二天,元帝为了让文武百官知道儿子的聪明智慧,有意在午宴时差人把明帝带来。当着众人的面元帝问明帝:

“太阳和长安哪个更远些?”

明帝毫不犹疑地答道:

“太阳就在头上,当然近些,而长安却怎么也看不到当然就远呀。”

李离殉法

李离在春秋时代主管晋国刑罚。他执法一向清正廉洁,秉公行事,从不徇私情,深受人们爱戴。

有一次,李离在处理一桩案子时,发现以前处理的一个案子中存在疑点,李离认真查阅了那件案子的所有卷宗,又重新进行了周密调查,确认那件案子自己的判决有误,错杀了无辜。

李离心情十分沉重,他决定立即向国君禀报此事,以求处罚自己的过失。

李离让家里人将自己捆绑后,送到晋文公的府上。晋文公闻讯,急忙将他让到厅堂,亲自为他解下身上的绳索,对他说:

“爱卿如此清正严明,实在让人敬佩,我赦你无罪,不要再为这件事情自责了。”

李离长跪不起,对晋文公说:

“是我错判了别人,使人死于非命,我岂能心安理得,杀人偿命,我该以自己的命来给无辜者抵偿。”

晋文公连忙劝阻道:

“即使真是判了错案,你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一个案子要经过很多人的手进行调查、处理,怎么能让你一人来承担这一罪责呢?”

“还有,处罚是要有区别的,像你这样的官职怎么能与平民百姓一样处置呢?”

李离见晋文公如此为自己开脱,心中明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原谅自己,相反,心情更加沉痛地对晋文公说:

“大王如此厚爱,臣下感激不尽,然而,越是这样,臣越无法原谅自己。我身为执法官员,应该最清楚法之尊严。倘若我对他人严格执法,而对自己的罪责不负责任,将何以服人口、服人心?”

晋文公说:

“那么,你要我如何处罚你呢?”

李离说:

“虽说判一个案子还要很多人经手负责,但出了问题总该由最高职责的人承担责任。所以,我请求大王将我处死,以正国法。”

晋文公听罢,反诘道:

“如此说来一切错事都要归罪于我这个最高职权者了?”

李离不想再多说,猛地拔出剑来,自刎身亡。

楚王葬马

楚庄王爱马成癖,他的马有特殊的待遇,全都养在装饰豪华的大厅堂里,把精细的佳肴作为草料给马吃。最令人惊诧的是,还要用锦缎做的袍子给马当衣服披上。用柔软的床垫铺在地上给马晚上睡觉用。

这样养马,当然绝不会养出驰骋疆场的骏马,养出的马不仅什么活都不能做,而且常常夭亡。

一次,楚庄王养的一匹爱马肥得有些走不动路,整天垂头搭脑,没用多久,就死了。

楚庄王难过极了,一定要厚葬这匹马。他首先下令,让手下的人去安排最好的木匠为马做棺椁,然后又向文武百官下令,要求所有的文武官员都要为马哀悼守灵,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要求按安葬大夫一样的规格来安葬死马。

命令刚一下达,朝堂之中一片哗然,庄王见状,大怒,严厉声称:

“我的主意已定,哪个敢出面劝说,杀无赦!”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全都敛声低头悄悄离去。

此时,一个叫优孟的却突然闯进宫中,见了庄王,一句话没说,先叩头,泣不成声。

庄王很奇怪,忙令他站起来说话。优孟起立,边擦眼泪,边对庄王说:

“大王,听说您最珍爱的一匹马死了,这太不幸了!这匹尊贵的马死了,大王怎么可以只按大夫的规格安葬呢,这太不合适了。”

楚庄王问道: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安葬才合适呢?”

优孟说:

“这匹马是大王最珍爱的,自然应该按君王的葬礼规格安葬。而且,不仅文武百官要去致哀,全国的百姓都应该为马致哀。送葬时,要用最好的军乐和仪仗队开路,同时,要齐国、赵国、韩国、魏国等国家的使节也参与送葬和守灵。如此,‘大王爱马重于爱人’便会传遍四方,普天下的人都将知道。”

庄王听出话中的含义,半晌无语,最后,抬起头问道:

“那么你认为如何处置为妥?”

“把肉分给将士们吃了,改善一下生活不是很好吗?”

妄语害人

从前,有一个姓张的人,对人从不谈实话,即使对父母亲也是如此,再加上性情狡诈阴险,村里人都管他叫“鬼火”意思是他的话就像晚上坟地里的鬼火一样,朦朦胧胧不可捉摸,让人无从相信。

不了解他的人,有时问路或做事向他请教,一定会被他的谎话骗得很苦。上当的人实在不少,所以凡是认识他的人,没有谁会相信他,他的人缘自然也很差。

有一天,“鬼火”和父亲到外乡去走亲戚,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他们只好赶夜路回家了。

“鬼火”和他的父亲出了村子不远,便迷了路,不知该往哪边走。借着月光看见前边不远处有几个人坐在田埂上说话,“鬼火”走上前向那几个人打听路:

“请问诸位,往张庄怎么走才对?”

那几个人用手一指:

“往北一直走,两个时辰就到了。”

“鬼火”和父亲接照那些人的指点,一直往北走去,走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的时候,发现前面根本没有村庄的影子,完全是一片庄稼地。

正在犹豫不决,迎面走过来两个人,于是,赶紧向这两个人打听:

“请问,往张庄怎么走才对?”

那两个人往左边路上一指,说:

“往这边走,不太远了。”

父子俩又按这两个人的指点往左边的路上走去。没走多远,便陷进了泥沼,两个人慌了手脚,拼命往外挣扎,结果越陷越深,急得父子二人大叫:

“救命啊!救命啊!”

这时,父子二人隐隐约约听到身边有人在笑,却看不见人影。

“哈哈,让你也尝尝谎话骗人的滋味。”

后来,人们在村外的沼泽地里捡到了张家父子的鞋和帽子,大家说:

“一定是被姓张的骗过的人,死后变成鬼来报复的。”

傲慢失礼

越石父在一户人家做奴仆,一次偶然与晏子相识,晏子知道了越石父的情况后很同情,就亲自去把他从那家赎出来,然后与自己坐在一辆马车上回府。到了家门口,晏子什么也没说,抬腿下车,正准备走进屋子,听到越石父说:

“我走了。”

晏子停步,留住越石父,不解地说:

“你这人怎能这样?我们素昧生平,我却宁可破费银两赎你出来,让你免受奴役之苦,你现在竟然想不辞而别,岂不太过份了!”

越石父一脸的不满,回答说:

“先生有所不知,我有自己的想法。过去被迫无奈给人家做奴隶,并不真正在乎自己在人面前受到怎样的待遇,所以无所谓。而你却不一样,你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你既然肯赎我出来,一定有你的想法和对我的认识,你却同样轻视和慢待我,我当然会非常在意。”

“先生,刚才从主人家出来时,我就已经很注意你的态度。你让我上车,却连让座位的话也没说,下车的时候,你头也不回,连个招呼也不打,对此,我很有想法,可见你还是拿我当奴仆一样对待。既然同样是做奴仆,我又何必一定在你府上呢?”

“恕我直言,一个真正有气度、有胸襟的人是不会因为有恩于人就对人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的。而一个受人恩惠的人也未必就一定会失去尊严、卑躬屈膝的。”

越石父的一席话重重地震撼了晏子。晏子再不敢轻慢,连连施礼道歉,并十分诚恳地说:

“当初认识你,虽然觉得你不同于一般奴仆,没想到你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真是多有得罪!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歉意,接受我的挽留,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

随后,晏子吩咐家人,打扫厅堂,为越石父摆酒设宴,接风洗尘。

苏代劝诫孟尝君

孟尝君出了名地喜欢招贤纳士,家里门客云集,一次孟尝君要到秦国去,门客们知道了纷纷赶来劝阻,但他就是不听。

被劝得烦了,孟尝君竟动起怒来,把门客们统统轰出去,避门谢客。

门客们深知孟尝君的脾气,也拗他不过,但一个个心里都非常焦急,因为秦国当时雄踞一方,地势险恶,乃是虎狼之地,恐怕孟尝君此去凶多吉少。

门客中有一位叫苏代的,决定去劝诫孟尝君,众门客摇摇头:

“他不会见你的,何必自讨没趣?”

苏代转念一想,有了主意。

苏代到得孟尝君府上,叩门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听说又是门客来访,拒之不见。

苏代又叩门请求仆人转告孟尝君,不是为去秦国之事而来。孟尝君让仆人回话:

“阳间的事没有我不知道的,莫非为阴间的事而来?还是请回吧。”

苏代让人传话说:

“正是为了阴间的事情而来访。”

孟尝君无奈,只好请苏代进府。待苏代落座后,孟尝君向道:

“你到底要说什么事?”

苏代说:

“昨天我从城外回家时已经很晚了,路过一片树林时,看到月光下有两个人在谈话。走近一看,原来并不是如我们一样的阳世之人,而是一个木头做的偶像,一个泥巴做的偶像。

木偶对泥偶说:

‘我们现在站在这里可以有说有笑,如果天气不好,下起连绵的大雨,洪水猛涨,你的泥身一被雨水打湿就不成样子了。’

泥偶不愿意听这样不吉利的话,瞪了木偶一眼说:

‘我遇到狂风暴雨的摧残,最多化成泥巴,你却可能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岂不更惨?’”

苏代随之话题一转,对孟尝君说:

“先生可知秦国方面的形势?先生若去秦国,凶险如木偶赴洪水。望先生三思而后行。”

孟尝君思之再三,终于放弃了去秦国的想法。

以德报怨

从前一个叫宋就的魏国大夫,被派往靠近楚国的小县里任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村民又照例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魏国的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秧被踩坏了许多,气得火冒三丈,他们纷纷地跑到县令宋就那里述说楚国村民的行径,请县令给他们作主,他们也要去踩楚国村民种的瓜秧。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

“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秧。”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

“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

“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

“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后来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这件事,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有感触,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县民。

不死的奥秘

晋国有一位范先生,他的公子子华虽然没有什么官位,但生性豪爽侠义,专门喜欢结交和供养四方到此的游侠和食客。人们都很仰慕他,敬重他,就连晋国的国君都非常喜欢和器重他。因为有这样的殊荣,他有时就很拔扈,他喜欢的人就厚待,并封为上客,他讨厌的人就慢待,毫不放在眼里。他以养士为荣为乐,整天让他们相互斗勇斗智,却从来不顾食客们的感受。

一次,子华的两个食客外出,途经在一位叫商丘开的人家借宿休息。两人闲谈中流露出对子华的敬畏,说他可以决人生死,定人穷富。商丘开是位贫寒之人,无意中听到这样的议论,决心去投奔子华。

商丘开年事已高,其貌不扬,且衣着褴褛,子华虽收留了他,但并没十分看重他。子华的食客们更没把商丘开放在眼里,常常故意拿他取笑。商丘开却很有涵养,从不生气。

一次,子华的门客们来到一处高台,众人拿商丘开开玩笑,说假如他从高台上跳下去,可赏他黄金百两。商丘开没有犹豫,轻松地从高台上跳了下去,毫无损伤。众人都以为是出于侥幸。

又有一次,有人又开玩笑对商丘开说:

“这水里有一盒珠宝,你敢跳下去,珠宝就归你。”

商丘开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捞起了一盒珠宝。大家对他开始刮目相看。

一天,子华家仓库失火,商丘开冲进火海,抢救出所有的绸缎,自己却毫发未损,众人以为他会法术,从此,拿他当神人一般。

经过这几件事后,众门客对商丘开倍加敬重,并请教他的法术是如何学到的,能否教授给他们。商丘开很诚恳地告诉众人:

“其实,我什么法术也不懂,我不过是听说子华先生可以决人生死,所以自从投奔到他这里后,便不再考虑生死。每次做事,毫无杂念,反而从容无事,如果现在重做一次,恐怕就很难做到了。”

众门客点头称是,再不轻易嘲弄轻视别人了。

食客与猫头鹰

春申君是楚国人,他喜欢收养食客,因为无论什么人都来者不拒,所以也有一些行为不端的人投奔到门下也被收留。

春申君的朋友劝他:

“先生,收养这样的人会有什么用?说不定还会养虎为患,给您招灾惹祸呢,还是让他们走吧。”

春申君却说:

“人家既然来投奔我,就是仰慕敬重我的为人,怎么能赶走他们呢?我一向行侠仗义,怎么好做出这等无情无义之事呢?”

朋友见无法说服他,只好罢了。

春申君对那些无赖门客十分关照,供给他们最好的衣物和食品,希望他们能从此一心一意在他门下改邪归正,忠心不二,日后需要他们效力时能义不容辞。

春申君如此对待无赖食客,那些品行端正、有才智的人便不再到他门下来投奔他了。他自己却并不知道这些,自以为自己很贤明,很仁义。

有一天,春申君听说楚国的太子养了一只猫头鹰,觉得挺有趣。特别是听说太子为了使猫头鹰变成一只温顺的鸟,常常用梧桐树的果实喂它,便前去拜访。

春申君见到太子后,问道:

“听说您养了一只猫头鹰,还给它吃梧桐树的果实,是这样吗?”

太子说:

“是啊,我挺喜欢猫头鹰的样子,但我不喜欢它叫的声音,我想叫声也许和食物有关系,就喂它梧桐树的果实,希望它会发出凤凰一样的叫声。”

春申君说:

“我看不会的,猫头鹰就是猫头鹰,喂什么吃也不会改变叫声的。”

太子没理睬春申君,照旧喂猫头鹰梧桐的果实。

春申君把这件事与朋友朱英说了,觉得太子这样做太可笑。朱英却说:

“太子养猫头鹰与你养无赖食客有什么两样?你对自己做的事也要清醒点,否则悔之晚矣。”

春申君不以为然。不幸的是,春申君被李园杀害后,没有一个食客肯为他报仇。

法术

从前有一个姓刁的人,日子过得挺宽裕,但他既没有祖上留下的家产,身上也没有什么特长,而且也没有体力去给人家帮工,村里人感到很奇怪。

邻居们常有人问他:

“你靠的是什么本事才过得这么舒服又轻松呢?”

他拍拍脑袋,说:

“智慧。”

邻居们不信,反问道:

“智慧还能当钱花吗?你一定是在骗我们。”

他却说:

“我说的全是实话,你们不相信也没有亦法。”

这位姓刁的隔一段时间就出门一次,过一段时间回来,便会带回一些钱财和物品。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赚来的。

他的一个邻居,有一次去外地办事。这一天,走到一个高高的门楼附近,发现有一群人在围观什么。

他挤进入群一看,原来是那个姓刁的站在人群中。他向周围的人打听:

“这人在干什么?”

那个人告诉他:

“这个人会法术,很灵验的,我以前见识过,你不妨看看。”

这位邻居一听,心里很好奇,就站在人群中准备看个究竟。只听姓刁的说:

“你们可以随便让我辨别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身份。现在,你们提吧。”

人群中有人说:

“我们这群人中有一位是贵妇人,你能认得出来吗?”

只见姓刁的念念有词,两眼仰望天空,右手向前一指,说道:

“这太容易了,贵妇人头顶处一定有云气飘浮,你们且看,那就是了。”

大家为看云气,自然将眼光投向贵妇人头顶。姓刁的便指着那人道:

“这位便是了。”

众人惊佩不已,纷纷赏他钱以示敬意,连他的邻居也认为姓刁的真了不起。善良的人们往往会被这种很简单的小把戏所骗。

小病不医成大患

从前,浦阳地方有一个叫郑仲辨的人。他高大威猛、身体矫健,从来未患过任何疾病。

有一天,郑仲辨早上一起床,无意中发现左手的大拇指上出现一个米粒大小的红点,红点稍稍有些突出皮肤,但是,并没有什么感觉。尽管如此,因为从没生过病,他还是挺在意的。

刚巧有一位朋友登门拜访,席间,郑仲辨伸出左手给这位朋友看,询问这大拇指上的红点会不会有大碍。

那位朋友看了一眼,笑了:

“这算什么呀,没关系,放心吧。”

过了几天,郑仲辨发现左手拇指上的小红点有点大起来,像铜钱那般大小了,他又有点担心,便去请教邻居,邻居看了看,不以为然地说:

“这么点小红包算不了什么,不必害怕。”

又过了几天,郑仲辨左手拇指上的红包又长了许多,已经像手掌那么大了,肿得又红又热,稍一碰,便针扎般疼痛。随着这个肿块的增长,全身都感到不舒服起来。

这一回,郑仲辨可更害怕了,他急忙去找医生,医生看了他的手,摇摇头,对他说:

“这么重的病,你怎么才来治呢?这病虽然看起来是发生在手上,其实已经影响到全身。如果再耽误的话,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郑仲辨吓坏了,急忙央求医生一定要想方设法帮他治好手,同时,后悔不迭地说:

“知道会发展成这样,早些来看就好了。”

医生见他有所醒悟,便语重心长地说:

“你的病在最初发现时并不严重,当时如果立刻就医,很快会痊愈。拖了几天之后,病情就变得严重了,此时再治,需要的时间就要长些。再拖下去,就更难治,更危险了。以后切不要轻视小病而酿成大患呀!”

郑仲辨听了医生的话,频频点头,于是,每天遵照医嘱,外敷内治,过了三个多月,病才彻底痊愈。他以后不仅自己注意,也常拿医生的话告诫别人。

走桩学驾车

造父是周穆王手下一位有很高超的驾车技术的人,他是泰豆氏的徒弟。当初,造父投奔到泰豆氏门下,希望泰豆氏收自己为徒弟,把驾车的技术教给他。

泰豆氏答应了造父的请求,决定收其为徒。造父从此随泰豆氏学习驾车技术,每天都勤勤恳恳地侍奉师傅。

一晃过了三年,泰豆氏却什么也没有教过造父,而造父仍然一如既往地侍奉师傅,从无怨言。

终于有一天,泰豆氏为造父的精神所感动,决定要多少教一些技术给造父。他把造父叫到跟前,认真地说:

“你如果想学习驾车技术,就必须先观察我走路的姿势,什么时候能练得走路像我这样,就可以让你去实践驾车了。”

造父诚恳地表示一定遵从师傅的教诲。

泰豆氏取来很多木桩,把这些木桩插立在地上,形成了许多小路,桩与桩的距离仅仅能容下脚的宽度。

泰豆氏开始在木桩中走给造父看,他在桩与桩之间的小空间中稳稳地走着,继而,小跑起来,但每一步都能准确无误地落在桩间的空地上。

泰豆氏告诫造父:

“就这样练下去,一直练到每一步都不乱,每一步都踏实才行。”

按照师傅的指点造父开始苦练,每天刻苦练习毫不懈怠。几天后,造父开始明白这种练习的作用了。他把自己的理解告诉了师傅,师傅很高兴,夸奖他:

“你头脑灵活,悟性很高,驾车的技术重要在于认真,揣摩马的脾性。如同在木桩间走步一样,马的动向要通过手中的缰绳做出判断,这就要求头脑必须反应灵敏快捷,头脑中的判断迅速传导给双脚,双脚迅速作出反应,灵活自如,脑与脚步调一致,最后就算闭着眼睛也能通过缰绳对马的动向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才能驾好车。”

不安的亡灵

有一个外乡人赶路回家,路过一片荒凉的山岭时,夜已经深了,他转来转去便迷了路。

这位外乡人只好坐在一块山石旁抽烟,忽然他觉得旁边闪过一个人影,连忙问:

“谁在那里?”

那人本想闪开,见他发问,只好磨磨蹭蹭地从一块大石壁旁边闪出来,慢慢走到他身边。

外乡人借着月光一看,吓得连手中的烟也掉在地上,原来这人是他的一位远房亲戚,算起来还是他的长辈呢。这位长辈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怎么会在这儿看见呢?

外乡人惊恐地问:

“老伯,真是你吗?你怎么会在这里?”

那个身影说:

“对不起,吓着你了。孩子,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我的确是你的老伯。”

外乡人镇定下来,心想:

“这是遇见鬼了,可是,他死在我们家乡,怎么会在这儿出现呢?”于是,外乡人壮着胆问:

“老伯,你的墓在我们的祖坟地里,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呢?”

老人慈祥地说:

“孩子,既然已经见面了,就请到里边坐坐吧。”

外乡人随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不远处有个山洞口,便随老人进洞。

二人坐下后,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外乡人说:

“孩子,不瞒你说,我也是不得已才到这外乡来的。”

外乡人不解地问:

“为什么?是嫌墓地做得不好?”

“哪里”,老人说,“我一辈子做人清清白白,本来可以安息了,谁料想后人在我的墓前了一块大石碑,碑文上除了我的姓名和生辰是准确的,其余尽是些溢美之词。

其实,人的功过是非都在世人的心里,并不是苦心标榜赞美就能改变的。我自己看了那些言过其实的碑文,就感到了心中不安,再听到别人看了碑文卑夷的嘲讽,就更加呆不住了,只好流落到这里来了。”

正人先正己

齐景公有一次与众大臣共饮。席间有人提出用射箭比赛以助酒兴。齐景公慨然应允。他等大臣们都射完了,也想自己射两箭娱乐一下。

景公举起弓,一箭射去,没中。景公有点儿沮丧,众臣等却都齐声喝采道:

“好啊!主公真好箭法!”

齐景公闻言,心里很不痛快,闷闷不乐地离席回宫。

第二天,齐景公对弦章说:

“唉,再也没有晏子那样的良臣了。”

弦章问道:

“主公因何事烦恼?”

景公说:

“晏子在世时,看到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总是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从不阿谀奉迎,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昨天,我席间射箭不中,群臣却全都违心地喊好,你说这不令人烦恼?”

弦章却说:

“不知主公听说过‘上行而后下效’这句话没有?为什么国君喜欢什么,举国上下的臣子和百姓也喜欢什么?这如同一种叫蠖的虫子一样,它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的,身体也就随之变成什么颜色。主公喜欢别人奉承,自然就会有人奉承,主公不愿意别人批评指责自己,别人自然也就不敢这么做了。”

齐景公听了弦章的话,点点头,似有所悟:

“你说得有道理,今天我尊你为师,以后还请你多多指点。”

弦章走后,齐景公反复揣摩他的话,心中十分高兴。刚巧,太监禀报有人给宫中送鱼。景公听说,立即吩咐太监送十车鱼给弦章。

弦章正在书房专心读书,忽听仆人禀报:

“国君派人给您送鱼来了,车就停在门前。”

弦章急忙赶至门外,果然十辆鱼车排成长队,太监说明来意,弦章拱手道:

“主公的心意我心领了,感激不尽,但鱼我不能收,烦请回去禀告主公:奉迎国君的人是为了讨赏,而忠臣直言是为了帮主公治理国家。这鱼我若收了,就和奉迎讨赏的小人一样了。”

昏君丧国

宋国有一昏庸的国君,喜欢被人阿谀奉迎。不管真话假话,只要顺耳的喜欢听的,就给以赏赐;只要逆耳的不喜欢听的,就一律处罚。时间长了,敢说真话的少了。身边就只剩了一些拍马屁奉迎讨好献媚之辈。

一次,齐国兵伐宋国,边境已经出现危机,守城的将土拼力抗争,派回来报信的士兵,见了宋王,痛哭失声道:

“边城告急!齐兵来势凶猛,百姓民心已乱,请大王火速派兵增援!”

宋王不听便罢,一听七窍生烟,怒吼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们这等无用,还有脸来见我!”

说完,命人将报信的士兵拖出去杀了。

宋王身边的近臣,忙上前讨好安慰宋王说:

“大王息怒,这些将士平时养尊处优,一有点儿敌情便惊慌失措。其实,哪里会有如此危急的事情,宋国的强盛远近皆知,料定齐国那样的小国也不敢轻举妄动,大王尽放宽心。”

宋王这才消了火气。过了几天,他终归有点儿放心不下边疆的局势,便又派人前往了解战况。

派去的人回来后,也报之边城危急。宋王不信,将派去的人又杀了,再次派人。如此三番,连杀三位使臣。这时,齐国兵已攻破城门,打进城内。

最后一位使臣还未出城,见齐国的部队已开进城里,急忙跑回家中,惊恐不已地对父亲说:“

“齐兵已进城,我该如何向宋王报告,实说会被杀头,如何是好?”

父亲想了想,说:

“你可谎说无事,然后寻机逃走,事到如今,只好这样保命了。”

使臣面见宋王,谎说边城平安,宋王大喜,重赏使臣。领赏后,使臣退下,回到家中,将情形告诉父亲,父亲叹息道:“好一个昏庸的国君呀!”

使臣带着赏金,连夜逃走他乡。

当天傍晚时分,齐兵攻占皇宫,宋王这才手脚慌乱,最后只得穿了粗布衣衫逃出宫去,亡命他乡。

弄虚作假的漆商

有一个叫虞学的人向一位很有经验的人学到了种植漆树的方法,想以此来做漆生意。

虞学勤勤恳恳地种漆树,经过三年的辛勤培育,漆树终于长大了。虞学把漆树皮割开,漆汁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总共有数百斛。

这天,虞学准备把漆汁运到吴国去卖。他的妻兄来帮他装车,看了他的漆汁,却连连摇头。虞学不解地问。

“你为什么摇头,难道我的漆不好吗?”

他的妻兄说:

“我是觉得你太实在了。我以前常常到吴国去做生意,了解吴国人的生活习俗,他们非常喜欢把房子装饰得漂漂亮亮的,装饰房子是离不开漆的,所以漆在吴国有很好的市场。我亲眼看到一些漆商把漆树的叶子熬成膏,然后掺和在漆里,获得双倍的利润,使用这种办法的人太多了,但还没有谁被识破呢。”

虞学听了妻兄的话,高兴极了,于是,决定也依法炮制。当天就把漆树叶摘了下来,熬成数百桶,真的像漆一样。

一切准备停当,虞学带着他的真假漆桶出发了。

当时,吴越两国正在打仗,以往吴国使用的漆多半是从越国运去的,现在两国不睦,越国的漆商不到吴国来做生意,吴国的漆生意缺少了货源。虞学恰好此时来到吴国,因此,大受欢迎。

吴国专做漆生意的人热情地接待了虞学,好菜好饭款待他,并安排他在自己家中安歇。

虞学将自己带来的漆请吴国的漆商验看,吴国的漆商看后连点头,称赞漆的质量好,并约定了交货日期。

交货的日期到了,吴国的漆商带着钱来到约定地点,发现漆桶上的封条很新,心生疑惑,决定过二十天后再来提货。二十天过后,发现漆已经都腐坏了,原来是虞学把漆树叶熬的膏全都掺和了进去。

没人再买虞学的漆,他连盘缠也没有了,最终饿死他乡。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景睢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刚正严明,深得人们敬重。

一次,景睢到民间走访,发现楚国的很多百姓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心里很是难过。

回来的时候,景睢总惴惴不安,显得心事重重。

手下有人看出景睢心绪不好,便问道:

“何事使您如此烦忧?”

景睢把所见所闻详细地描述了一遍,无比忧虑地说:

“作为国家的栋梁,不能为国解忧,为民消愁,实在是心中惭愧呀!”

手下人听罢,对景睢说:

“在下知道云梦有大片荒芜的土地,倘若分给那些穷苦百姓去种,岂不可以使他们衣食有靠了?”

景睢听得此言,心中大喜,速派人前往勘察,果然如此。景睢决定立刻请求楚王将云梦的土地赐于穷苦百姓,但转念一想,还是请楚王最信任的宠臣江乙去向楚王建议也许更有把握些。

景睢找到江乙,把自己的想法与江乙谈过之后,恳请江乙代向楚王请求,并一再向江乙表示感谢。

江乙受景睢之托,果然去向楚王提出建议,希望楚王能感念百姓之苦,将云梦的荒芜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楚王沉吟片刻,觉得这主意不错,还连连夸奖了江乙一番:

“你能如此关心百姓的疾苦,实在难得,我实在为有你这样的良臣感到欣慰呀!”

江乙连连作揖:

“大王关心子民的安乐才真是功德无量,我不过是尽自己的一点义务罢了。”

几天后,江乙到景睢府上,一见面便伸手讨赏,景睢甚为不解,江乙道:

“云梦那片土地,你得了多少好处,我就不管了,我为你办成了这件大事,你总不会连一点儿零头都舍不得吧?”

景睢听得江乙此言,心中黯然:

“大王如此宠信江乙这等小人,楚国的命运就危险了!”

老来懊悔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倔的人,总是很固执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听不进劝告,人们背地里都叫他“倔人”。

倔人种地有他自己的主意,他把高粱、玉米种在低洼的地里,而把水稻种在山坡上的高地里。当初这样种时,就有人劝他:

“这样种是不行的。水稻喜水,应该种在低洼处,高梁和玉米倒是可以种到山坡上的。你正好弄颠倒了,这样怎么能有好收成呢?”

倔人听了,不以为然,仍是一意孤行。当然,这样种法根本没有什么收成。倔人却不认真反省自己,硬是一年一年这样种下去,整整十年,连一点余粮也没有了,他才想到应该去看看别人的地是怎么种的。这一看,果然与自己不同,心里才有些后悔。

倔人再没有信心种地了,决定还是改行做生意吧。可是,倔人的生意做得也不顺利,货物常常压在手里卖不出去,也自然赚不了很多钱。

有人告诉他:

“做生意需要头脑灵活,不能看别人进什么货,自己也进什么货,那样,当然卖不掉多少了。应该多进些别人没有的货,别人手里没有的货,你手里有,大家自然就都来买你的货了,这样生意不就好做了吗?”

倔人不为所动,还是照老样子进货、卖货。又过了十年,倔人不仅两手空空,还欠了人家的债,心里很恼火,这才想到别人说的也许有道理,可是已经晚了。

倔人的一个朋友带他出海做生意,船开到一处水势凶险的地方,朋友让他调转方向,他硬是不听,径直冲了过去。结果船逢逆浪无法返回。倔人觉得对不起朋友,可是为时已晚。

几年之后,他们从别的航线,搭乘一艘大船才得以返回,这时,倔人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倔人想到自己屡次不听劝告,因此一生处处碰壁,心中悔恨交加,无限感慨道:

“这样的教训后人该牢牢记住呀!”

著文戒虎

从前,有一位叫杨叔贤的先生,恃才放旷,目空一切,谁也瞧不起。

有一年,他去荆州做官。到了荆州,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做呢,就见天天来人报告老虎伤人的事,他很气恼。

这天,又有人来报:

“山上有一虎穴,内有雌雄两只老虎,常常出来伤人,人们吓得已经不敢进山砍柴了。请求官府派人去捉,否则后患无穷。”

杨叔贤听说此事,拍案喝道:

“地方上出了一些动物也要老爷亲自过问,真是些没用的东西!”

杨叔贤说着,拿出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一篇《虎戒文》。写完之后,交给差人,差人不解,杨便骂道:

“真是些废物!且看我写下一篇文章就可以把老虎轰走。”

文章对老虎出没乡里、不守规矩、且屡屡伤人的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斥责老虎:从此以后,不准这样肆意妄为,要爱护百姓,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这是一篇声讨老虎的檄文,他命手下的人将文章张贴于老虎出没的山上。

过了几天,果然没有再听说谁受到老虎的伤害,杨老爷得意地对周围的人说:

“怎么样?还是我的文章有神效吧,如此犀利的文章,量它老虎也不敢不思量。”

其实,偏巧那些日子老虎到别的地方找食去了。

后来,杨老爷又被调任到郁林地区做官,这里倒是没有老虎,但这里的百姓可不像荆州那儿的百姓那么老实,他们常常给杨老爷出难题,弄得杨老爷整日烦躁不乐。

忽有一天,杨老爷想起当年在荆州一篇文章就镇住了老虎的英雄业绩,可是,终日的烦躁使他才思闭塞,一时又写不出有份量的告民众书。忽然想到,何不把那篇《虎戒文》抄来镇一镇这里的百姓,便派人去荆州抄《虎戒文》。

几日之后,派去的人仍没有回来,又派另外一人去打听,回来报告:抄文之人不幸落入虎口。

智斗劫匪

在郴州有个叫欧寄的孩子,既聪明又懂事,在只有十一岁时便每天帮父母干活。

有一天,欧寄到山里去放牛,他一边照看牛,一边砍柴。正在这时,两个强盗从这里经过,看到周围没有大人,只有欧寄这么一个小孩子,就起了坏心。

两个强盗把欧寄的双手反绑住,又用东西把他的嘴堵上,强拉着欧寄走,他们想把他卖给人家做仆人。

走了大约四五十里路,他们来到了一个镇子上,强盗们想在这里吃点饭,然后再去找买主。欧寄一路走,一路哭哭啼啼,装成一个很胆小、很懦弱的小孩子,强盗们渐渐对他失去了戒心。

两个强盗一边喝酒,一边吃饭,把欧寄绑在了桌子腿上。欧寄故意哭着哭着装着睡着了的样子。饭后一个强盗去到镇里找买主了,另外一个强盗喝得醉熏熏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桌子上放着一把刀,欧寄看到心里有了主意。他悄悄把身子转到了背朝着刀的地方,刀刃刚好对准手臂上的绳子,他一下一下地把绳子对着刀刃拉起来,只一会儿的功夫,绳子断了。

欧寄举起刀,对准熟睡的强盗砍了下去,把强盗砍死了。随后撒腿就跑。不想,刚刚跑出去没有多远,那个找买主的强盗回来了,他们正撞了个满怀。

欧寄想:糟了!但马上又镇定下来,对强盗说:

“你走以后,他说要我跟他走,我不肯,他就骂我,还用刀威胁我,没想到却误伤了自己。现在他没有了,我跟你一个人岂不更好?”

强盗一想:

“对呀,这话有理。原来卖了他,还要两个人平分,现在卖他的钱可以归我一人所有了。”

后来,小欧寄又把这个强盗设计杀死,人们都称赞欧寄是个智勇双全的孩子。

苦乐均衡

周国有一个姓尹的富商,非常精打细算。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家业也越来越丰厚。但他的仆人却整天有干不完的活,从没有片刻的停歇,这样从早到晚忙碌着,弄得疲惫不堪。

有一位仆人年纪大了,由于工作太忙太累,加上老仆人身体虚弱,到了晚上,便累得浑身酸痛,倒头便睡。

老仆人白天辛苦劳作,身心交瘁,晚上睡梦中却常常梦见自己不再给人家做仆人,自己不但有许多财产,而且有许多仆人侍候着。甚至还做过当国王的美梦。

一次,老人又梦见自己当了国王,全国上上下下,皆听他调遣,他身着华贵的服饰,吃着从没吃过的山珍海味,享受着荣华富贵,快乐得如同神仙一般。

老仆人每次都是被人从美梦中唤醒,又被催促着去劳作。每当老人累得打不起精神时,别人就来安慰他,开解他,他自己却说:

“放心,我想得开,虽然白天劳累些,但幸好每天都有夜晚,白天劳作,夜里能有好梦做,也算是休息、享受了。”

主人却正好与老仆人的感受相反。他每天白天虽然享受着富足的生活,但他整天工于算计总有想不完的事,心情始终很烦躁,晚上虽然能够入睡,但是,却整晚做恶梦。

每天夜里,他都梦见自己破产了,万贯家产顷刻间化为乌有,他不得不去给别人家做仆人。而且,他给人做仆人总是什么也做不好,不是挨打,就是挨骂,常常痛苦不堪,发出的呻吟声常常从梦中惊醒。

长此以往,他不堪忍受,不得不去求助于朋友,他的朋友告诉他:

“人生在世就是这样,穷富各有各自的苦恼和快乐,苦乐掺伴。”

朋友的话点悟了他,他不再为家产的事焦虑算计,对仆人们也放松了,自己从此也轻松了许多。

门前有狗

有一天,楚王召见陈珍,陈珍到来之后,发现楚王郁郁寡欢,问道:

“大王为何事忧烦?”

楚王满怀忧虑地说:

“国家兴旺要靠人才,我深知此理,也非常敬重那些有智慧、有学识的贤达人士,可是,却总不能如愿以偿。”

陈珍道:

“此话怎讲?”

楚王说:

“我一贯表示要重用读书人,希望他们能投奔到我这里来发挥他们的才能,可至今却不见有人前来,不知何故?”

陈珍说:

“大王可愿意听我讲一个故事?或许能从中悟出道理来。”

楚王应允道:

“快快讲来。”

陈珍说:

“我从前在燕国的时候,住在一个镇子附近。镇子里有两家店铺,两家店铺相隔并不很远,东边一家店铺货物齐全,买卖也大,可是,上门买东西的人却寥寥无几。但西边的那家店铺,虽然货不全,门面也很小,却常常是顾客盈门。”

楚王不解地问:

“那是什么缘故呢?”

陈珍道:

“只因东边那家养有一只很凶的狗,这只狗一天到晚在门前转,吐着长长的舌头,看到有人往店铺来,就龇牙瞪眼,摆出一副要咬人的样子,这样,谁还有胆量去买东西?连走路都恨不能绕着走。”

楚王听完陈珍的讲述,摇摇头,说:

“竟有这样的店主,如此纵容看门狗,怎么能做好生意?真是个愚蠢的家伙。”

陈珍却说:

“大王有所不知,大凡狗在主人面前都是驯服、温顺的,所以主人并不知道自己不在场时,狗会是什么样的。”

楚王又问:

“那么,这件事与我说的事有什么联系呢?”

陈珍说道:

“想投靠大王的人不通过大王的近臣难道能得以见到大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