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前途无量的超导材料1.卡麦林·昂纳斯的故事

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纳斯(H.Kamerling Onnes)是 1913 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这是为了表彰他制取液氮的低温技术,但他更大的贡献却是发现了超导现象。这一发现直至现在,甚至下个世纪都将对民界产生重大影响。昂纳斯无愧于诺贝尔科学奖的殊荣。

本世纪初,物理学家进行了一场获取低温的竞赛。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气体压力是分子碰撞容器壁的结果,而温度是气体分子动能的量度,所以,温度是没有上限的,却有下限,那就是当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时的温度。那么,这个温度是多少呢?

实验测出,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把气体从摄氏零度冷却,温度每下降一度,压强降低 273 分之一。由此推算,当气体压力为零时分子也就停止了运动,这时的温度就是低温的极限。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建议用这个温度作为温度的起点,仍然用摄氏温度的温度间隔,也就是把水从冰点到沸点间的温差分为 100 等分每个等分为一度。这个温标称开氏温度,也称绝对温标,用这个温标表示的温度称绝对温度,用大写字母 K 表示。

把气体变成液体就能得到低温,比如,你可以把物体浸在液氮里,它就被冷却到液氮的沸点-195℃以下。而且每种气体都必须冷却到一定的温度以下才能被液化,所以,气体液化和低温技术自始至终是密切相关的。

19 世纪下半叶,当时已知的气体除氢以外几乎都被液化了。是苏格兰科学家杜瓦完成了氢气液化这一工作。杜瓦把装着压缩氢气的容器浸在液氮里,将压缩氢气冷到零下 200℃,再让这瓶极冷的氢气减压,通到一个大的容器里,气体体积迅速增大时就吸收热量,进一步冷却。然后再将氢气用管子引回来,压缩到容器里,冷却,再膨胀,进一步降温。反复循环这种压缩

——膨胀的过程,终于在大约- 240℃时,氢气变成了液体。次年,杜瓦使液氢减压蒸发,进一步降温,液氢凝固变成了固态氢。

杜瓦是第一个得到液氢和固态氢的人,也是第一个获得-253℃和-259℃ 的人。杜瓦还发明了特殊的镀银玻璃瓶来保存他的超冷液体。这种玻璃瓶有两层,中间抽真空,细长的瓶颈上端有一个小口,叫做杜瓦瓶,至今还在物理、化学等许多实验室使用。杜瓦瓶还是现在家用热水瓶的前身。

1908 年 7 月,在荷兰莱顿大学,昂纳斯教授开始了他准备十年之久的试验,这就是把当时称为“永久气体”的氦气液化。

昂纳斯具有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他的实验准备完善而且周密。他和他的同事们安装制造了大型气体液化装置,能够大量制取液态空气直到液态氢,提供一系列的低温环境;液态乙烯能达到-145℃,液态氧能达到-183

℃,液态氢能达到-253℃。

实验从上午十点开始,他们先用前天准备好的液态空气冷却高压氢气, 利用高压氢气在体积膨胀时的吸热效应来使氢气液化。这个步骤花了半天时间。

得到了足够的液态氢以后,再把装有高压氦气的容器放到液体氢中冷却到零下 250℃,开启高压容器的阀门,使高压氦气喷射到另一个低压容器中, 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绝热膨胀过程。由于这个喷射,氦气的分子运动能进

一步减小,温度进一步降低。开始,这个试验并不太顺利,并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液态氦,直到液氢全部用完,准备结束实验时,才在低温恒温器中发现了液氦的液面。

这是人类第一次将氦气液化,也是人类第一次把最低温度降到接近绝对零度,开辟了低温研究的新纪元。

昂纳斯没有满足于他的成功,立即着手进行物质在超低温下的性质的研究。在此之前,杜瓦教授获得液氢温度后,也研究过金属在低温时的导电性。据说杜瓦教授在被竞争对手超过以后,感到心灰意冷,不久就放弃了他的低温物理研究,无法与昂纳斯教授分享低温物理研究中的成功与荣誉。鲁迅先生主张“不耻最后”,赞扬那些落在最后仍然能够坚持跑到终点的选手,含意十分深远。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该“不耻最后”,坚持到底。

昂纳斯和他的学生们首先测定白金丝在低温下的电阻,发现随着温度的降低,铂丝的电阻不断减小,当接近绝对零度时,电阻减小到某一定值就不再减小。这个电阻值就叫残余电阻。昂纳斯认为残余电阻是金属中的杂质引起的,就改用黄金丝做实验,因为黄金容易达到更高的纯度。实验测得黄金的残余电阻果然比白金小得多。后来,昂纳斯又选用水银做实验,因为水银在常温下是液体,可以通过蒸馏来提纯,蒸馏在实验室是很容易实现的操作, 经过多次蒸馏后,可以达到很高的纯度。当测量水银的电阻时,随着温度下降,水银的电阻也变小,当温度降到 4.2K 附近时,电阻突然消失。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昂纳斯本人也大为吃惊,他并没有将实验结果立即发表, 而是提高精度,反复试验,证明结果准确无误。1911 年,他把结果报告给荷兰皇家科学院,1913 年,把这个结果公开发表。在这篇论文里,昂纳斯首次使用 Super conductivity 一词来描述他所发现的现象。Super 意为“超” Conductivety 意为“传导”,这就是“超导”一词的由来。用来描述物质导电能力的物理量是电导,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阻趋近零,意味着电导无穷大。所以,“超导”一词也并没有夸张的意味。

也有人提出,“超导”也可能理解为光、热的传导,建议使用“超电导” 来代替它。但实际上,由于约定俗成,大家都知道“超导”指的是超电导, 所以仍然使用超导一词。

昂纳斯还设计了十分巧妙的实验来证明超导现象的存在,他把铅制圆圈放进杜瓦瓶里,瓶外放一块磁块,把液氦倒入杜瓦瓶,使铅冷却成超导体(这时他已经知道铅在液氦中是超导体),这时,把瓶外的磁块铁突然拿掉,由于导体切割磁力线在铅圈中产生了感生电流,这个电流应该持久不息,这就是有名的持久电流实验。

以后,很多人用更精确的方法重复了这个实验,1954 年 3 月 5 日,斯坦

福大学做的一次实验,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持续电流未见减弱,直到 1956

年 9 月 6 日,由于液氦供应中断,实验才告中止。费勒等用更精确的核磁共振方法测量超导电流产生的磁场,推算出超导电流衰变时间在十万年以上, 就是说,只要保持导体的超导状态,其中的电流至少可以流动十万年!

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

水银在温度下降至 4.2K 附近变成超导体,当温度超过 4.2K 时,水银的超导性消失,又转变为普通导体,这个超导转变温度叫临界温度。昂纳斯发现,铅在 7.2K 以下转变为超导体,7.2K 以上是普通导体。

显然,每一种超导体都有它自己特定的临界温度,而且超导临界温度越

高越好,使用起来越方便,因为维持的温度越低,花费的钱就越多。

由持久电流实验,昂纳斯立即意识到制造超导线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因为往线圈中注入电流以后,电流流动就产生磁场,成为超导磁体,而且在超导线圈中一次注入电流就可以永久流下去,而普通线圈因为存在电阻要消耗电流,很多电能作为热量被损耗了,超导电磁铁可能会比普通电磁铁消耗少得多的电而获得更高的磁场。昂纳斯用铅制成导线,绕成线圈,在液氦冷却下,加上电流,得到了磁场。研究结果发现,磁场会破坏线圈的超导态。当磁场强度超过某一数值时,线圈就从超导体变成普通导体。由此发现了超导体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存在临界磁场。

事实上,每一种超导体都有自己的临界磁场,不管这个磁场是外加的, 还是由于本身通过电流时所产生的感应磁场,当磁场强度超过超导体的临界磁场时,超导体的超导状态就被破坏,成为普通导体。

临界磁场下流过超导体的电流密度称为临界电流密度,是表征超导体性质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例如铅的临界温度 7.2K,铅在 4.2K 时,临界磁场 550 高斯,临界电流密度 150 安。这就是说,当铅制线圈的导线中电流密度达到 150 安培时,或

者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达到 550 高斯时,铅导线的超导性就会消失,转变为普通导体。这就是昂纳斯的超导电磁铁得不到强磁场的原因。

临界磁场是温度的函数,在临界温度以下时,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在临界温度时,不需加磁场,超导体的超导性就消失,换言之,在磁场为零时实现由超导体向普通导体的转变,此时的临界磁场为零。

临界电流密度与临界磁场互相依存,它与温度的关系也是一样的。也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临界电流密度为零,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当然每一种超导体的增大趋势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