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古城

初识圣地

圣地亚哥位于西班牙西北部加里西亚地区,被群山环抱。古城10世纪遭到严重毁坏,于11世纪彻底重建。在这座人口不过数万的小城里,有寺庙40多座,祭坛达288个,这些建筑汇集了西方各建筑流派精粹。

整座古城是以使徒圣地亚哥的坟墓和奉有其圣骨的教堂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界心的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是一座体现了西班牙建筑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上曾是西班牙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重要象征。圣地亚哥作为西班牙天主教圣城,与罗马、耶路撒冷并称为基督世界三大圣地。

圣墓与圣城史话

圣城圣地亚哥的兴起与耶稣12门徒之一的圣雅各有关。相传公元42年圣雅各因追随耶稣基督,在巴勒斯坦被犹太的希律王斩首。他的门徒将圣体偷出后放置在一艘船上,这艘无人驾驶的船在大海上航行了七天后,停泊在圣地亚哥南部的巴德隆港口,但因为受到当时反对天主教的君王阻挠,所以一直未能顺利下葬。最后在一连串奇迹的帮助下,信徒习将圣雅各的圣体妥善安葬,但埋葬地点一直是个谜。

公元813年,圣雅各之墓被一名隐士发现,这一发现迅速改变了圣地亚哥在西班牙的历史地位。据载,发现古墓的隐士那天夜里忽然发觉星光异常灿烂,他预感到某种神迹即将发生。隐士披衣上路,循着星光的指引进入山野,走到尽头,圣雅各之墓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一天是公元818年7月25日,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圣雅各节。圣地亚哥这一地名便是对此古老传说的印证。发现圣徒之墓后,当时的国王阿方索二世和大主教提奥多米罗,下令在墓上兴建教堂,供信徒崇拜,希望将此地建立成西班牙的天主教活动中心。但初期的教堂小而简陋,周围仅有一圈防御诺曼底人进攻的小栅栏。到了西斯纳多二世主教即位时,圣地亚哥已颇具规模,原先保护圣墓的木栅栏也由石墙代替。

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央的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从11到18世纪不断增建及改建,建筑风格也随时代变化而改变,从最早期强调均衡有力的罗马式风格,一直到高耸参天的哥特式、讲究装饰的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完美而不突兀地互相融合,使这座大教堂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最初的罗马式风格,在经历数次战火摧残及改建下,仅有部分雕刻还可窥见。目前整座建筑高耸部分是哥特式风格,外观则是巴洛克式装饰。

大教堂的四面均有大门,其中东侧的圣门只在圣年开放;曲侧大门面向奥勃拉多里欧广场,这座大门所在的巴洛克风格外墙,原本为罗马式风格,1738年改建成巴洛克式。当年圣雅各之墓发现的消息,随着朝圣者的口耳相传,慢慢地传遍了欧洲,信徒由四面八方涌向圣地亚哥朝圣。到了997年,也就是距离圣雅各之墓被发现后不到200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君王阿蒙索担心大批天主教徒奔赴圣地亚哥朝圣,会强化天主教信仰转而削弱伊斯兰教威权,因此以武力对此宗教圣地大加破坏。直到11世纪中叶,圣地亚哥才由这场浩劫中渐渐恢复元气。

光荣之门

从西大门进入教堂,就可以看见著名的光荣之门,这座隐藏在巴洛克繁复装饰外墙后的石造拱门,体现了罗马风格石雕艺术的至高境界。

光荣之门共分三层,以五根斑岩立柱支撑,形成四个入口,左右两侧入口呈拱门式,中间两座入口则为横梁平顶式。这座拱门堪称是欧洲最宏伟的巴洛克式大门。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高耸的塔楼,并装饰着美丽的玻璃花窗,为教堂内部提供良好的采光。立面上还有圣雅各和门生安塔那西欧和提欧德罗的雕像,以及一个星光照亮原野的圆形浮雕。

在中间的大石柱上部,圣雅各的雕像左手拿着一根手杖,右手拿着一本书卷迎接着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朝圣者们。在这根石柱的下部,有一处五个手指的白色印记。根据古老的传统,朝圣者直入光荣之门前需在此祷告行礼。祷告者手扶石柱的根部,将五指按入石柱祷告,领受神恩,久而久之就留下了这个印记;而在这个印记上,也就凝聚了朝圣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祷告结束时,祷告者还会弯腰将自己的前额轻点石柱基座上的一个石头像,称为磕头礼。据说基座上的石头像是雕塑大师玛提欧,与他碰头可以吸收大师的元气和智慧,因此在光荣之门前每天都有信徒排队等候行礼祷告。

阿萨巴契里亚大门

大教堂北侧的阿萨巴契里亚大门是教堂四座大门中最晚建成的一座,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此门也以丰富的石雕人像著名,但相对于光荣之门的精美和繁复,这里的装饰较为简洁。阿萨巴契里亚的大门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共有三座壁龛,分别放置圣雅各、其门徒安塔那西欧和提欧德罗的雕像。大门下层为罗马式风格,入口两侧各有12座古老的罗马式雕像,这些石雕原为罗马式唱诗席的一部分,后来教堂改建时被移到此处,见证着这座大教堂从罗马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

东圣门

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混合式建筑风格,也表现在东圣门上。东圣门是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最神圣的大门,根据古老的习俗,东圣门平时关闭,只有在圣年,也就是7月25日圣雅各节,又适逢星期天的重要时刻才打开。圣年是1122年由教皇卡里斯图斯二世所订下的规定,当年还曾被定为大赦年度,所以每逢这一天,圣地亚哥各地都会举行圣大的庆祝活动,大教堂中的圣职人员着盛装为人们举行弥撒,祥和热烈的气氛会持续一周之久。

圣地亚哥大学与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

位于孔波斯特拉大教堂东南方的圣地亚哥大学,13世纪时是耶稣会的教堂所在地,1767年,西班牙王室将耶稣会驱逐出境,在原有的建筑上兴建大学。校内的大学图书馆建筑是14世纪建成的。这所大学最初是教授神学、教会法规和文学艺术的方瑟卡学院,学校的一处两层楼廊建筑,被誉为加利西亚银匠装饰建筑的经典。

建于1214年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是方济各会在西班牙最子建立的宗教建筑,相传由方济各会的创始人圣佛朗西斯科创建,这座宗教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的艺术风格,成为后来世界各地方济各会修道院建筑效法的典范。

圣马丁修道院

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阿萨巴契里亚大门正对面,有一座圣马丁修道院,占地两万平方米,是圣地亚哥最大的神学院。这座修道院建于10世纪,经过多次修复和重建,目前的建筑是18世纪所建的。修道院正门内规模宏大的回廊以立柱支撑,廊外庭院中还有一座精美的石造小喷泉。修道院由迪欧西圣神学院,宿舍、教堂等部分所组成,是目前圣地亚哥占地最广的神学院,来自西班牙各地的青年在此学习神学和其他文科课程。当时的主教为了使圣城能在未来的岁月中免于战祸,下令重建城墙。不过,由于数次外敌入侵和战争的破坏,今天遗迹多已不存,仅留下七座城门之一的马扎洛斯门见证这段历史。16世纪时,圣城的发展达到颠峰,朝圣者从欧洲四处纷纷前来膜拜。

奥勃拉多里欧广场及周边

奥勃拉多里欧广场是圣地亚哥市的心脏地带,广场的东侧是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北侧是古老的皇家医院和市政厅,南侧是圣赫洛尼莫学院,踏上奥勃拉多里欧广场的鹅卵石地面,可以展望壮丽迷人的古城风貌。

皇家医院建于1511年,共分为上下两层,建筑内还有两座内庭院和一座教堂。广场南侧的圣赫洛尼莫学院,曾是朝圣者在圣地亚哥建造的第一家医院,后来被圣马丁会的修士购得,扩建成学院。

广场西侧的市政厅又称洛乔宫。因18世纪的洛乔主教出资建造而得名。这座呈法兰西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最早是修道院,后来改建成市政厅和监狱。市政厅后方还有一座圣福克图索教堂,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是18世纪建筑大师鲁卡斯·费罗·卡维艾罗设计的杰作,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朝圣之路

自从圣地亚哥在813年发现了圣雅各的墓地以来,西班牙本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徒,便纷纷不远千里赶来拜访。他们在欧洲荒野上踏出了一条朝向圣城的法国之路,并在往后的一千多年中,由一条发展成多条,包括北方之路、葡萄牙之路、海路和银路等,使这座小山城在天主教世界里,具有与罗马、耶路撒冷齐名的神圣地位。众多的方向不一的小路被称为“朝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