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技术的重要突破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陶瓷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烧出了精美的青瓷,还烧出了黑釉瓷和白瓷。白瓷的出现表明制瓷工艺又上了一个台阶。

高超的化学加工工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比如创烧于元代的釉里红就是因为运用了铜在高温和氧化环境下的氧化反应,氧化铜产生的红色。

春秋战国时期,厚葬之风极盛,多以陶俑替代活人殉葬。对陶俑的需求不仅促使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塑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对制陶工艺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展现了我国古代化工工艺在陶俑铸造和加工方面的先进水平。

据分析研究,秦俑的制作原料是经过认真挑选和仔细粉碎的,属于绢云母、伊利石为主的易熔黏土。

这种黏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都较小,不易开裂变形,烧成温度低,烧成范围宽。秦俑采用模印分段成型,再粘接成整体。这种方法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要。

针对大型陶俑坯体在干燥和烧成中极易因受热收缩不匀而变形或开裂的缺点,陶工们有意在坯体的适当部位开凿通气孔,大大地提高了成品合格率。

秦俑的烧成温度约为900度,前期系用氧化焰,后期运用还原焰,并使游离碳烟来熏烧,故陶俑胎色为灰色。陶俑的彩绘至少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等8种颜色。

其中铅白、铅丹都是人工制造,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颜料之一。通过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秦俑颜料大多颜色鲜艳,颗粒细腻均匀,表明当时对颜料的加工也有很高的水平。

化工铸陶在汉代有了发展,陶器中出现了一类外敷翠绿色釉或粟黄色釉的器皿,据研究,它们是铅釉陶。铅釉陶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件大事。

铅釉陶不仅外观有翡翠般的绿色,而且釉层清澈透明,光泽很强,表面平整光滑。这些优点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为基本助熔剂,以铁和铜的氧化物为一种低温釉。铜离子使釉呈翠绿色,铁离子使釉呈黄褐或棕红色。

铅釉技术是我国自行发明的。战国时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将铅变成铅粉的化学方法。铅粉在当时可供妇女用做化妆品。

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大家宋玉,在描绘一位面色红中透白的妇女时曾说过:“施朱则太赤,施粉则太白。”这粉就是指铅粉。

当人们把铅粉作为颜料引入陶器生产,铅粉调入色衬或陶衣的泥浆中,烧成后就获得呈现美丽的翠绿色或黄褐色或红棕色的铅釉层。在东汉,釉陶的生产技术流传的范围已相当广。

铅釉的使用不仅使陶器有了美观的釉层,还因釉的折射指数高,高温黏度小,流动性较好,熔融温度范围比较宽,因此釉层平整光滑。

经过秦代和西汉的发展,原先主要产于浙江、江苏部分地区的原始青釉瓷器的生产技术有了新的提高。成熟的青瓷的出现不晚于东汉后期。

青瓷是在1260度至1310度高温下烧成的。青瓷通体施釉,其釉层比原始瓷器的釉层显著增厚,釉胎结合紧密牢固,上釉的方法又由刷釉回复到浸釉,所以釉层均匀。

从原始瓷器发展成为成熟的青瓷,是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由于瓷器比陶器坚实耐用,光洁美观,更适于成为日用器具,加上它原料分布广,取之方便,各地都可因地制宜进行生产。相对于当时很流行的漆器、铜器,它工艺较简单,造价又低廉,因而获得飞速的发展。

成熟的青瓷的出现,说明对釉料的配方有了进一步认识和控制。窑炉的改进和烧窑技术的提高,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因素。

这时期浙江一带已广泛地采用龙窑。浙江一带多丘陵,非常适宜建造形似长龙的龙窑。

经过长期的摸索,东汉的龙窑加长了窑身,这不仅增加了坯件的装烧量,还能利用坯件的叠烧,增大对流动火焰的阻留,延长了对坯体的烧烤时间,提高了热效率,因此窑温得以升高,大致可以达到1300度,分布也较均匀,为瓷器的最后烧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又因为龙窑升温快,冷却也快,恰好符合了青釉瓷和黑釉瓷的烧成要求。

这两种釉中都含有较高的氧化铁,都宜在还原气氛中烧成,升温快,又能迅速冷却,可以减少铁的二次氧化,从而保持了它纯正的釉色。

尽管当时烧窑工匠不可能认识到烧成的过程大致上分为氧化、还原、冷却三个阶段的科学原理,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已掌握了烧成的关键在于控制还原和冷却两阶段的气氛。

因为在高温烧成时,无论是釉或胎中的铁离子都是三价,呈现黄、棕等颜色,只有在烧成的最后阶段和冷却时,控制好还原气氛,才能使釉或胎中的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釉色才能呈现色调纯正的青翠色。掌握不好这一技术,就很难烧成好的青瓷。

东汉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兴的瓷业获得迅速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分别采用了拍、印、镂、雕、堆、模制等工艺手段,烧造出各具地方特色的瓷器。

出土的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胎质坚硬细腻,一般呈灰色,釉层均匀,很少出现黄釉或青黄釉,表明还原焰的烧成技术有了提高。

出土的西晋越窑产品,胎骨增厚,釉层厚而均匀,大多呈青灰色,比三国时的越器又有提高。正因为越窑瓷器胎质坚硬,釉面光滑明亮,经久耐用,使用方便,所以备受欢迎。

从三国时期至南朝时期的300多年里,制瓷工艺迅速发展,制瓷原料能广泛地采用当地资源,既可采用含铁量低的瓷土制青瓷,也可采用含铁量高的瓷土制黑瓷和青瓷。

这时期各窑场主要是运用石灰釉,越窑的青釉中含氧化钙约为18%。由于人们开始认识到铁的含量对呈色效果的影响,从而掌握了青釉和黑釉的配制。

南方的青瓷和它的烧造技术约在北朝时传到了北方。

在北方的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批青瓷,经鉴定它们的胎釉成分与越窑的有明显差别,所含氧化铝较高,氧化硅、氧化铁较低,在造型上也有自己的特征,说明它们属北方烧造的青瓷。

当时的青瓷从原料上看,南方多原生高岭土和瓷石,含有机质较少,黏土的吸附性较小,并多杂有水云母系矿。这类矿石含铁量较高,要求在还原性较强的气氛中烧成。

北方多次生高岭土和耐火黏土,黏性较大,吸附性强,原料中含铁量较低,而氧化铝、氧化钛含量相对来说高些,要求烧成温度高而且时间长,既能在还原性较弱的气氛中烧成,也能在氧化焰中烧成。窑工对这些科学资料当然不可能了解,但是长期的生产实践,使他们对原料的特性还是有些经验认识。

与南方从升焰方窑发展为龙窑不一样,北方的瓷窑是从早期的升焰圆窑发展成馒头窑。火膛和窑室连成一体的圆窑发展到后期,将窑顶封闭,并在近窑底的后墙上开设排烟孔,后墙中砌竖烟道,排烟孔与竖烟道相通,就成了馒头窑。

在馒头窑中,火焰先喷至窑顶,因窑顶上没有通路,必须倒回向窑底,再经坯体,只能从接近窑底的排烟孔经竖烟道而排出窑外。

所以,当时的馒头窑是半倒焰窑,它靠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空气进窑的流量,烧成温度高,可达1200度至1300度,因为没有烟囱,抽力不大,故升温慢,降温也慢,烧成时间长,适宜北方地区制瓷原料。

南北制瓷条件的上述差异,清楚表明制瓷工艺是可以传播交流,相互影响的,但必须结合本地资源和生产条件,才能移植成功,并促进技术有新的发展。

[旁注]

氧化焰 是指燃料中全部可燃成分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完全燃烧的一种无烟火焰。燃料在燃烧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氧气,这些氧气主要是起到助燃作用,同时氧气供给量的多少还直接影响火焰的气氛性质。在陶瓷产品烧成时,火焰的性质会对产品产生重大影响。

还原焰 就是燃烧时生成还原性气体的火焰,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而使燃烧不充分,在燃烧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火焰中没有或者含有极少量的氧分子。这种还原性火焰,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

助熔剂 又称熔剂法或熔盐法。它是在高温下从熔融盐熔剂中生长晶体的一种方法。一般指能降低其物质的软化、熔化或液化温度的物质。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以氧化钙、氧化镁为主要组分的碱性助熔剂,以二氧化硅为主要组分的酸性助熔剂;以萤石、氧化铝为主要组分的中性助熔剂。

宋玉 又名子渊,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是屈原弟子。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越窑 是我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代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产品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馒头窑 陶瓷窑炉的一种,亦名“圆窑”。始于战国,宋代以后烧煤,为最早以煤为炉料的陶瓷窑。古代北方广泛使用馒头窑,尤以河北的峰峰等地较多。馒头窑结构简单,灰坑深而大,煤的燃烧阻力大,一般说来窑内温差较大,劳动强度高。

[阅读链接]

五代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时,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向他询问拟烧瓷器的颜色,柴荣挥笔批道:“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要求把瓷器烧成雨后青天的颜色。

柴荣创建了御窑,即后世所谓的柴窑。柴窑生产的陶瓷叫“柴瓷”,款识有柴、广头柴、病头柴、止旁柴、官、奉华、内府、柴王府、成王殿、皇后阁、蔡字等。

柴瓷胎釉俱佳,技艺卓绝,神韵不俗,其工艺复杂程度远在宋代名窑之上。柴瓷以其高超的技艺被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