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和色染化学成就

我国很早就利用植物、矿物染料对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生活。

我国古人在实践中开拓了染料、颜料的选择范围,并在“蜡缬”、“绞缬”、“夹缬”等染花过程中,运用化学工艺,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

大约在新石器中期,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当人们采摘、摆弄鲜花野草时,某些花草中的浆汁沾在手上,蹭在身上,就会染上颜色。于是,人们便想利用它们来染色了。

最初是把花、叶搓成浆状物,以后逐渐知道了用温水浸渍的方法来提取植物染料。选用的部位也逐渐扩展到植物的枝条、树皮、块根、块茎以及果实。

后来,通过千百年的努力,人们逐步判断出几种特别适宜做染料的植物,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颜色,织出带有彩条的毛布。

例如用蓝草来染蓝,用茜草来染红,用黄柏来染黄;又分别探讨出各种染料的一些习性和必要的一些加工工艺;接着由于染料的需求量猛增,人们便有意识地大规模栽培这类植物并研究栽培的方法。

色染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艺和行业,我国古代称之为“彰施”。这个词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它记述了舜对禹讲的话,舜让禹用五种色彩染制成5种服装,以表明等级的尊卑。

我国古代陆续常用的染料有红、黄、蓝、紫、黑。最初主要来自植物,后来人们又通过加工提纯矿物进行染色。

红色染料有红花、茜草和苏木。红花也叫“红蓝花”、“黄蓝花”等异名,是草本植物,提取染料部分为花。其红色素易溶于碱水,加酸又可沉淀出来,所以红花染色的织物不能用碱性水去洗涤。

茜草又写作蒨草,又名“茅搜”、“茹藘”,是草本植物,可提取染料的部分为根茎。因为这种染料色泽鲜美,很受欢迎,销路很大。

苏木是热带乔木,其干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素”,原本无色,被空气氧化后便生成一种紫红色素,可作为染料。由于苏木中还含有鞣质,所以用苏木水染色后,再以绿矾水媒染,就会生成鞣酸铁,是黑色沉淀色料,颜色会变成深黑红色。

黄色染料主要有黄栌、黄柏、栀子和槐。黄栌是一种落叶乔木,从其干材中可浸渍出一种黄色染料。黄栌木本为药材,唐代用于染色。

黄柏从其木材和树皮都可浸出黄色染料,不过应用较少。它与靛青套染,则成为草绿色。但我国古代常用它染纸,制成“防蠹纸”,可以防虫蛀。

栀子有时写作“枝子”、“支子”,又名“木丹”、“越桃”。其果实椭圆形,是药材,并可从中浸取出黄色染料。据李时珍说,还有一种红花栀子,以其果实染物可成赭红色。所以栀子又称“黄栀子”。

槐是一种落叶乔木。槐花未开时,其花蕾通称“槐米”。李时珍曾指出:槐米“状如米粒,炒过,煎水,染黄甚鲜”。

在古代,蓝色的服装往往是平民穿戴的,所以蓝色染料用量极大。在这类染料原料中蓝草是从古至今最著名的制取蓝色染料的草本植物。

蓝草有5种,分别是茶蓝、蓼蓝、马蓝、吴蓝、苋蓝。

在蓝草的叶子中含有一种色素,染于织物上后,经日晒,空气氧化,就生成“蓝靛”。这种染料非常耐日晒、水洗和加热,所以自古受到欢迎,历来都作为经济作物而大面积种植。

我国自古染紫都用紫草,《神农本草经》已经著录。它有“茈草”、“地血”等别名,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他花和根都是紫色,从其根、茎部可提取出紫色染料。

我国古代黑色染料的原料都是一些含鞣质的植物的树皮、果实外皮或虫瘿,例如五倍子壳、胡桃青皮、栗子青皮、栎树皮及其壳斗、莲子皮、桦果等。

它们的水浸取液与媒染剂绿矾配合,便生成鞣酸亚铁,上染后经日晒氧化,便在织物上生成黑色沉淀色料。因绿矾常用于染黑,所以又叫皂矾。

对于上述这些植物,需要染工便预先处理,对有效成分加以提取、纯制,做成染料成品。这样便出现了古代的染料化学工艺。

比如蓝草的化学加工,据《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记载,是把它们的叶和茎放在大坑或缸、桶中,以木、石压住,水浸数日,使其中的“蓝甙”水解并溶出成浆。

每水浆一石,下石灰水5升,或按1.5%的比例加石灰粉,使溶液呈碱性,其中无色的靛白便很快被空气氧化,生成蓝色“靛青”沉淀,滤出后晾干即为成品。

临到用时,将靛青投入染缸,加入酒糟,通过发酵,使它再还原成靛白并重新溶解,即可下织物进行染色工序了。

这种“靛青”制作和染色的化学工艺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发明。

我国色染技术也有一个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至高级的过程。最初是所谓“浸染”,就是把纤维或织物先经漂洗后,浸泡在染料溶液中,然后取出晾干,就算完成。

但由于染料品种有限,浸染出的颜色种类就比较单调。比如,很难找到合适的天然绿色染料,染绿就发生了困难。于是便进一步发展出了“套染”。

套染是把染物依次以几种染料陆续着色,不同染料的交配就可以产生出色调不同的颜色来,或以同一染料反复浸染多次,又可得到浓淡递变的不同品种。

例如先以黄柏染,再以靛青染,就可以得到草绿色;以茜草染色,以明矾为媒染剂,反复浸染不同遍数后,颜色就会由桃红色过渡到猩红色;以茜草染过,再以靛青着色,就可以染出紫色来。

这种套色法,我国殷周时就逐步掌握了。

大约在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以及汉代初期学者缀辑的《尔雅》都提到:以红色染料染色,第一次染为縓,即淡红色;第二次染为赪,即浅红色;第三次染为纁,即洋红色;再以黑色染料套染,于是第五次染为緅,即深青透红色;第六次染为玄,第七次染为缁,即为黑色。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染色织物,经色谱剖析,有绛、大红、黄、杏黄、褐、翠蓝、湖蓝、宝蓝、叶绿、油绿、绛紫、茄紫、藕荷、古铜等色的20余种色调。

显然它们都是采用套染技术染成的,表明我国的套染技术在汉代已很成熟,经验已非常丰富。

为了使服装更加华丽多彩,我们的祖先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研究、发展多种敷彩、印花的色染工艺。至西汉时期,我国在丝织品上以矿物颜料进行彩绘的技术已很高超。

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绫纹罗绵袍就是用朱砂绘制的花纹,十分鲜亮。

当时凸版印花技术也已相当成熟,马王堆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竟是用3块凸版套印加工的,有的印花敷彩纱,其孔眼被堵塞,表明印制图案时已采用某种干性油类作胶粘剂调和颜料,这种色浆既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又不会渗过织物。

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兄弟民族则又发明了蜡染技术,在古代叫做“蜡缬”,“缬”就是有花纹的丝织品。这种技术是利用蜂蜡或白虫蜡作为防染剂。

他们先用熔化的蜡在白帛、布上绘出花卉图案,然后浸入靛缸染色。染好后,将织物用水煮脱蜡而显花,就得到蓝底白花或蓝地浅花的印花织品,有独特的风格,图案色调饱满,层次丰富,简洁明快,朴实高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大江南北又流行起“绞缬”、“夹缬”等染花技术。

绞缬是先将待染的丝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抽紧后,再用线紧紧结扎成各式各样的小簇花团,如蝴蝶、腊梅、海棠等。

浸染时钉扎部分难以着色,于是染完拆线后,缚结部分就形成着色不充分的花朵,很自然地形成由浅至深的色晕和色地浅花的图案。

夹缬的技艺则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最初是用两块雕镂相同图案的木花板,把布、帛折叠夹在中间,涂上防染剂,例如含有浓碱的浆料,然后取出织物,进行浸染,于是便成为对称图案的印染品。

其后,则采用两块木制框架,紧绷上纱罗织物,而把两片相同的镂空纸花版分别贴在纱罗上,再把待染织品放在框中,夹紧框,再以防染剂或染料涂刷,于是最后便成为白花色地或色花白地的图案,很像今天的蜡纸手动油墨印刷。

盛唐时期,夹缬印花的作品图案纤细流畅,又有连续纹样,已不是上述技术所能实现的。

据印纺史家推测,这时已能直接用油漆之类作为隔离层,把纹样图案描绘在纱罗上,因此线条细密,图案轮廓清晰,纹样也可以连续,这种工艺可称为“筛罗花版”,或简称“罗版”。这种设想已为模拟试验所证实。

至宋代,镂空的印花版开始改用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版,所以印花更加精细;更在染液中加胶粉,调成浆状,以防染液渗化。

我国古代的印染工艺,充分体现了古代匠人绝顶的聪明才智和高度的文化素养,他们为美化人类的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旁注]

舜 我国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谥曰“舜”。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鞣质 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鞣质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故可用来鞣皮,即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使皮成为致密、柔韧、难于透水且不易腐败的革,因此称为鞣质。

凸版印花 在木模或钢模的表面刻出花纹,然后蘸取色浆盖印到织物上的一种古老的印花方法。模版采用木质的称为“木版模型印花”。模版上呈阳纹的称“凸版印花”,凸纹型版颜料印花。在西汉时期有较高的水平,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纱就是用3块凸版套印再加彩绘制成的。

[阅读链接]

我国染色技术与纺织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都很重视染色这项技艺,从周代至清代,各代王朝都设有专门掌管染色的机构。

在周代,总御天下百官的天官下有“染人”,就是管理染色的官员;在秦代设有“染色司”;自汉至隋各代都设有“司染署”;唐代的“织染署”下有“练染作”;宋代工部少府监有“内染院”;明清时期则设有“蓝靛所”。这些官方的染色管理机构又是研究机构,垄断着当时染色技艺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