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知人首在目标一致,事理分明,做事认真,工作品质好,有效率,有规矩,有贡献,才是一个人才。——王永庆

经典故事

服务到家的米店老板

王永庆自己开米店的时候,生意开始并不好做,为了吸引客户,他给客户提供了很好的售后服务。

一天,城南的小茶馆出现了这么一幕:男男女女一群人围着一位老爹,听他叙说近日遇到的一件新鲜事儿。只听见老爹说:“前天,我到马路那头的巷子里的那家小米店去买米。我为什么跑那么老远去买米?您不知道啊,那米店的米好呀,没沙子,干净得很哩!我原来并不知道,也是听人说的。

“等我买了米,刚要走,那位年轻小掌柜就对我说:‘大爹,我帮您把米送到家去吧!’我一听,那敢情好啊!米这么沉,我这副老骨头,说不准一不留神就扭了腰哩!有人帮我送米回家,真是求之不得的事!

“那个小掌柜把米扛到我家,还帮我把米倒进米缸。我正要向他道谢,却见他掏出个小本本,在上面写了一会儿。我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记下我那米缸的容量。接着他说:‘大爹,下一次您不用到我们店里来买米了。’”

老爹说到这,停了一下。正在凝神静听的人堆中有人忍不住追问道:“那是为什么呀?”

老爹微微一笑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当时我也大吃一惊,不明白小掌柜为什么这么说。

“小掌柜见我惊奇的样子,就笑着说:‘大爹您别误会,我的意思是我会自动把米送到府上来!’”

“他说得又诚恳,又有礼貌,我一口答应。他还问我家里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大人一顿吃几碗,小孩一顿吃几碗,一天大概吃多少米等,问得很详细。”

“他问这些干吗?”听众里又有人插嘴问道。

“看把你急的!”老爹继续不慌不忙地说,“我把他想知道的全告诉了他,然后就问他怎么这么仔细,你猜他怎么说?

“他说:‘我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府上米的用量以及这次送来的米大约能吃几天,等这些米吃完前两三天,我就把米送到府上来。’”

“听听,我都60岁了,还没遇到这等事呐!天底下还有这样做买卖的掌柜!”

“那么,大爹,您有没有问他叫什么名字?”

“问啦!他说他叫王永庆,今年才16岁。真是后生可畏啊!”

就这样,王永庆在米的质量以及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使嘉义人都知道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米卖到顾客家里去的王永庆。

体恤员工帮忙挂号

王永庆非常体恤员工,凡是员工合理的要求,他一点都不吝啬。但是,他更要求员工身体健康,做事才有干劲。

某位主管一天大早,红着脸到王永庆办公室报告公事,报告之前就先自首,前一天晚上与客户喝酒,残酒未退,加上受到腮腺炎所苦,脸才会红红的。

王永庆虽然嗔怒,但是语气温和地说:“不会喝酒就不要喝,到长庚医院看什么科?”

这位主管答道:“脑神经科。”

王永庆说:“那样看不好的,看错科了。”

说完,他随即拿起电话,打给长庚医院决策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吴德朗,请马上为这位腮腺炎的主管挂号。

率先试用公司商品

王永庆对台塑企业所有的产品都深具信心。近两年台塑厂连续开发多项保养产品,他都是第一个使用。他认为,自己用觉得效果好,消费者才可能会接受。

4年前,王永庆有一次出国,由于国外空气干冷,小女儿王瑞华建议父亲带一些保养品。他就打电话到台化化妆品事业部问是否有适合的产品。

当时台塑协理杨昆烈拿了一个不起眼的瓶子,里面装满台化开发的保湿营养凝胶,拿给王永庆随身携带。没想到,王永庆使用后觉得非常满意,一擦就是4年,至今仍在使用。

勤俭节约的富豪

王永庆虽然很有钱,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浪费,就连喝咖啡也非常讲究节约。王永庆把奶粉倒入咖啡后,一定会将残留在盒子中的奶粉涮出来再倒入咖啡,才慢慢地享受。

王永庆锻炼身体时使用的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扔掉,毛巾都磨损得快没毛了,他还坚持使用。

王永庆因为锻炼,身体变瘦了之后,很多衣服都穿不了了。他舍不得让裁缝做新的衣服,只从柜子里拿出原来穿着肥大的衣服裤子说:“把这些衣服拿去改一改,按照我现在的尺寸能穿就可以了。这些衣服、裤子虽然旧是旧了些,但是还没有破损,扔了可惜,可以修改了继续穿。”

年谱

1917年1月18日,出生在台北县新店,父亲是茶农王长庚。

1923年,6岁那年开始读小学,每天徒步往返20千米。

1932年,15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嘉义的米店当学徒。

1933年,向父亲借200元旧台币,正式创业。

1941年,日本在侵占的台湾实施稻米配给制,王永庆米店因稻米不足关门。

1942年,结束卖米的生意,在新店老家购买50亩土地,成为一位小地主。

1943年,转向木材生意发展,从中赚进5000万元旧台币。

1945年,大弟弟因肺病在嘉义去世,年仅26岁。

1946年,木材生意成功,积蓄高达5000万旧台币,成为小资本家。

1954年,重新建立碾米厂,同时又成立福懋塑料公司,后更名为台湾塑料公司,简称台塑,生产PVC。

1957年,将公司更名为台湾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雄设厂投产。

1958年,成立南亚塑料公司,直接作为台塑产品的下游加工与销售业者。

1959年,成立新东塑胶公司,闯荡香港,认识美国商人卡林。

1960年,台塑每月总产量增加到1200吨,并开始外销。

1961年8月8日,父亲王长庚去世,享年74岁。

1962年,成立新茂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1963年,投资1.5亿台币,设立明志工业专科学校。

1964年,投资4亿台币,设立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27日台塑股票上市。

1967年11月1日,南亚公司股票上市。

1968年12月9日,台塑公司高雄厂发生火灾,损伤惨重。

1972年3月17日,台塑公司向台湾当局经济部提出承包聚氯乙烯公司。

1973年,出版《谈经营管理》一书,在集团内发行,消息传出后,其他企业竞相抢购。

1974年6月30日,台塑股价下跌,王永庆退给承销商4000万新台币,开创股市纪录。

1975年1月9日,获得美国圣若望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

1976年,为了纪念父亲王长庚,捐款20亿台币,设立长庚纪念医院。

1978年,台塑的营收业绩创下10亿美元新纪录。

1978年12月1日,林口长庚医院开业,为当时亚洲地区最大医院。

1980年,并购美国得州的一家石化公司,台塑成为全世界最大的PVC工厂。

1982年,以1950万美元买下美国JM塑管公司旗下8个PVC下游工厂。

1983年,成立南亚电路板项目组,首度跨足电子产业。

1985年,担任“经济革新委员会”产业组召集人,并且出版《革心·革新》一书。

1986年9月30日,“六轻计划”获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核准通过。

1987年,设立长庚医院。

1988年,决定在得克萨斯兴建“七轻”。

1989年,出版《走自己的路》一书。

1989年11月30日,秘密访问大陆,考察投资环境。

1991年10月10日,在美国停留一年零8个月后返回台湾。

1992年11月,再次访问大陆商谈“海沧计划”。

1993年,出版《生根·深耕》一书。

1994年,在台湾南部投资新台币90亿元,成立石化专业区,年初破土动工。

2000年9月2日,台塑石化公司油品全面上市,成为台湾第一家民营油品制造业者。

2003年5月,台塑宣布“六轻”第四期计划启动,预计投入新台币1200亿元。

2004年8月1日,创办的明志技术学院改制为明志科技大学。

2006年6月5日,成立台塑企业行政中心,以90岁高龄正式宣布交棒。

2008年5月,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慷慨捐赠1亿元人民币。

2008年6月,福布斯公布王永庆身家68亿美元,位居台湾地区第二。

2008年美国时间10月15日9时38分,在美国过世,享年92岁。

名言

管理不分中国式、日本式、美国式,都必须合理化。

你赚的一块钱不是你的一块钱,你存的一块钱才是你的一块钱。

一根火柴不够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一根火柴能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无物能御。

要叠100万张骨牌,耗时需一个月;但推倒骨牌只需10多秒钟。

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地被信任;但人格破产只需要做错一件事。

天底下没有容易可得的事情,但也没有努力而做不到的事情。

跑步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持之以恒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而不觉得辛苦了。

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检讨,为成功之母!

企业家在用人方面,最难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了解、领导一个人,并且发挥其长处,尽其所能。

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他已经成功了,我们就要向他学习,借这种方式求取自我的成功。

不要担心人走,担心的是那些没有走但又没有效率的人,因为那样你的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大。

经营的理念是空的,只是理论。

任何一个团体,人和事的安排必须有适当的配合。

年轻人刚踏入社会之时不要东挑西挑,任何工作都可以做,都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