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敦煌古称沙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党河下游的绿洲之中。古丝绸之路西出河西走廊,必须经过敦煌才能通达新疆。丝绸之路的北道西出玉门关,南道西出阳关,所以,玉门关、阳关所在地的敦煌可称是丝绸之路的总枢纽。唐代去印度取经的玄奘、元代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在敦煌留下过足迹。敦煌又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城东南 25 公里的大泉沟东岸,介于

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窟上下 5 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达 1600

米。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传说当时有个叫乐僔的和尚云游到此,忽见三危山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眩目的金光,金光中仿佛显现出成千上万的佛,就认定此地乃佛家圣地,于是募钱于此开凿石窟。三危山的金光,今天依然能看到。那是因为山上寸草不生,岩石呈暗红色,含有许多矿物质,阳光一照便会熠熠发光。当时乐傅发现的这一奇观传开后,来往于丝路上的商旅及官员,纷纷在此修建佛窟,祈求路途平安。至唐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 492 个,计有壁画

45000 多平方米、彩塑 2415 尊、唐宋木构建筑 5 座等。窟内造像均为泥

质彩塑,有单身像,有群像,最大者高 33 米,小者仅 10 厘米,大多以夸张手法表现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人物性格。窟内壁画最为丰富多彩,画面如按 2 米高排列,可构成长 25 公里长的画廊。壁画的内容包括佛本生、佛传、经文、供养人和建筑装饰图案,构图精细,栩栩如生。窟内众多的艺术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我国从 6~14 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艺术发展情况。其中尤以第 156 窟反映晚唐历史人物活动的《张义潮统军出行图》最为著称。

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王圆篆的莫高窟道士在清除七佛殿下第 16 窟南道中的积沙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开在甬道壁上的石窟——藏经洞, 洞内藏满自晋至宋近 10 个朝代的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各种历史文

物 5 万多件。写本中除有大量佛、道、儒经典以外,还有史籍、诗赋、小说、民间文学、地方志、户籍、账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碟等。其中 1/6 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引起全世界学者的关注。其中许多珍贵文物先后为帝国主义分子盗走。莫高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这颗由建筑、绘画、雕塑艺术综合组成的丝路明珠,被誉为举世无双。从本世纪初以来,国际、国内研究敦煌艺术的人逐渐增多,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

—敦煌学。现在莫高窟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 6 公里的鸣沙山,由飞沙堆积而成,

东西长约 40 公里,南北宽 20 公里,高数十米。沙峰起伏,山脊如刀。沙有红黄绿白黑五色。当人们从山顶下滑时,沙砾随人体倾泻,有若音乐之声不绝于耳。据史书载,天气晴朗时,它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间。“冬夏殷殷有声如雷”、“沙鸣闻于城内’。沙岭晴鸣为敦煌 8 景之一。传说古代有一位将军率兵出征,在这里安营歇宿,一夜狂风,风沙铺天盖地而来,数万将士尽埋沙底。沙鸣,就是两军杀伐之声。其实这是因为沙粒大而硬,又多是云母和石英变质岩,一受磨擦,即发出雷鸣似的声音。鸣沙山北麓有月牙泉。《敦煌县志》记载:月牙泉“经历古今,沙填不满”,“虽遇烈风而泉不为沙掩盖”。泉清澈见底,碧波潆洄,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这在沙漠瀚海中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有关专家认为, 月牙泉因地下水补给丰富,泉水永远处于循环交替状态,故水不洞不腐。此外,月牙泉处于山坳之中,山地随泉的形状成月牙形,南北两面的沙峰高耸,在这种特殊地形下,吹进这个山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山周围塌下来的沙子又被风送到四面的山脊上, 使月牙泉不为沙掩盖。月牙晓澈也是敦煌 8 景之一。

鸣沙山下现有骆驼供游人骑乘,观赏沙漠风光。

阳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群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诗中的阳关位于敦煌县城酉南 70 公里的古董滩上,与玉门关南北遥遥相望,是古丝绸之路南道必经的关隘。阳关北面是浩瀚戈壁滩,南面是巍巍阿尔金山。紧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据史载,汉时阳关通道达 36 丈之宽,俗语“阳关大道”由此而来。随着历史的变迁,阳关大道早已逐渐变成了“平沙万里绝人烟”之地。从王维上述《谓城曲》的情调看来,想必阳关在唐时已衰败,如今阳关遗址早已被茫茫沙海所掩没,只剩下一座座汉墓和敦煌县阳关村西一道赭色砂石山峰上残存的厚墙垣基供后人凭吊。在北面墩墩山上尚有一汉代烽火台,保存完好。

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玉门关位于敦煌西北 75 公里的戈壁滩上,是古丝绸之路北道必经关隘。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玉门关。现存关城城墙较完整,呈小方盘形,东西与南北各长约 24 米,西面与北面各开一门。关城建在洼地中的一块高地上,孤城是实,但周围见不到万仞山,只看到婉蜒于戈壁中的汉代长城残垣和远处的叠叠山影。沧海桑田,后人只能从诗文中想象其当年的雄姿了。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 16 公里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于北魏时开始凿建,历时数十年。石窟依山开凿,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同称我国三大石窟(加上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则合称四大石窟)。云岗石窟以石雕造像气势雄伟、丰彩多姿见长,是名扬海内外的艺术宝库。

云岗石窟现存洞窟 53 个,造像 5 万余尊。现已将洞窟从东至西按顺序编号,中部的第 5~6 窟和第 9~13 窟、第 16~20 窟,囊括了云岗石窟的精华。第 5~6 窟连成一座双窟,窟前建有琉璃瓦顶 5 间 4 层木结构楼阁。第 5 窟内中央佛高 17 米,为云岗石窟众佛之最,外貌经唐代泥塑重妆;窟四壁满雕佛龛造像;拱门两侧,雕有两佛对坐于菩提树下,顶

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 6 窟内中央雕方形两层塔柱,高 16 米;下层

四面雕佛像;上层 4 角各雕 9 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其余各壁,满布雕

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刻有 33 天诸神及各种骑乘;窟中还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此窟规模之宏伟、雕饰之华丽、技法之娴巧,堪为云岗诸窟之萃。第 9~13 窟因清代曾施以彩绘而获有五华洞之名,洞中雕像以造型丰富多彩见长,为研究艺术、历史、书法、音乐、建筑等的形象资料。第 16~20 窟是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的, 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其中的第 19 窟主像释迦牟尼坐像,

高 16.7 米,为云岗石佛第二大像(仅次于第 5 窟中央坐佛)。第 20 窟

主佛为释迦牟尼露天结跏跌坐坐像,高 13.7 米,两肩宽厚,面貌丰腴、慈祥而庄重,服饰华丽,是云岗石窟的艺术代表作。

龙门石窟

龙门以山水取胜,更以石窟流芳。自北魏孝文帝于龙门山西凿窟建寺起,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朝 700 余年营建,使龙门伊水两岸寺成林,佛如海,“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建成了绵延长达 1 公里余、有窟龛 2000 多个、大小造像 10 万余

尊、佛塔 40 许、造像题记和碑揭 3600 多座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举世闻名。

龙门石窟精品集中在西北。北端第一大洞是潜溪寺,洞窟佛像雕刻手法表现了初唐风格。宾阳洞北、中、南 3 洞并列,历经 250 年建成, 代表了北魏不同年代的风格。宾阳中洞是龙门北魏石窟中最富丽堂皇的一个佛洞,洞内有 11 尊大佛像,主佛释迦牟尼高 8.4 米。洞壁两侧有 4

幅(层)大型浮雕,其中(自下而上)第 3 层北边的《皇帝礼佛图》和南边的《皇后礼佛图》合称《帝后礼佛图》,堪称雕刻极品。可惜这些极品被民族败类凿盗,现分别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洞外右侧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碑。莲花洞主佛为释迦牟尼像,旁有大型浮雕飞天。其洞顶刻有一朵精美的大莲花,故名。万佛洞内两侧刻有 15000 多个小佛。其洞顶原有几个飞天造型,还有雄狮一对,但全被帝国主义分子盗走。奉先寺是龙门最大的露天佛龛,也是唐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主佛卢舍那佛通高 17.14 米,南北洞壁各刻一弟子、一菩萨、一天王、一力士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最美的一组艺术群雕。药方洞因洞内刻有 140 多个古药方而得名。古阳洞呈马蹄形,

是龙门开凿最早的一个洞龛。洞南北两壁上的 3 层佛龛是精巧的雕刻品, 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此洞就占其 19。石窟寺中雕有两幅礼佛图。自从宾阳洞的礼佛被盗走后,这两幅算是最完整的了。

东北南头的洞窟 有凿于唐代的经寺、大万五佛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