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饥饿和死亡的特大医院——1845~1850年爱尔兰发生大饥荒

1845~1850年,爱尔兰人民惟一赖以为生的农作物马铃薯连续6年遭到枯萎病的袭击,马铃薯几乎绝收,加上英国政府变本加厉地把爱尔兰的其他农作物和牛羊调往英国,导致了1845~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在这次大饥荒中,100多万爱尔兰人丧生,另有100多万爱尔兰人移居美国和英国,爱尔兰总人口减少了1/4。马铃薯减产720万公斤,价值5亿美元。

从1780年开始的整个拿破仑时期,爱尔兰的战争时期经济繁荣,但1815年威顿军队遣散,成千上万的人充斥劳务市场。与这种经济紧张同时产生的是,英国政府把苛刻的关税强加给爱尔兰小地主。这个国家丰富的农产品——玉米、小麦、燕麦和牛羊被运往英格兰,只给开始发展的爱尔兰农民阶层一种作物和主食——马铃薯。

当人口膨胀时——1800年有5100多万人,超过了美国人口。这个国家的收成逐步被耗尽,条件恶化直至全国人民都衣衫褴褛。1817年爱乐兰小说家威廉·卡勒顿预言,他的国家将成为“充满饥饿、疾病和死亡的特大医院”。

1845年前,思想高尚、谈吐不俗的英国人巡游了这个苦难的国家。他们在极度贫困和半饥饿面前束手无策,他们是来观光的,他们畏缩着穿过尸骨存放地时百感交集。当他们从亮堂堂的马车上通过客栈的新玻璃窗望着贫困、饥饿、死亡的景象时,他们好像是愤怒、仁慈的化身。

英国诗人雪莱写道:“都柏林的所有穷人中最卑贱、最悲惨的。成千上万的人挤着一团——乌烟瘴气。富人把穷人变成卑下的人,然后又埋怨他们的卑下。他们使穷人挨饿,但如果他们偷了一块面包就将他们绞死。”

“大饥荒”发生前两年,英国派德文郡委员会到爱尔兰调查。它的1843年报告说:“无法恰当地描述他们习惯性地、默默地忍受的贫困。在许多地区,他们惟一的食品是马铃薯,惟一的饮料是水。他们的住所不避风霜,一张床或一张毯子是罕见的奢侈品。他们的猪和粪堆便是他们惟一的财产。”

20年来,爱尔兰人处于被毁灭的边缘,他们靠质量最差的马铃薯度日。1845年爱尔兰的820万人更加饥肠辘辘。马铃薯作物枯萎,实际上弄不到食物。

好几万人死在茅屋里和道路旁,脸上粘满了他们企图吞食的荨麻。爱尔兰人的克伦威尔式克制精神发挥了作用。在4年中,100多万爱尔兰人没有反抗要求提高用小麦交付地租然后运往英格兰的英国地主,而是躺在自己富饶的土地上等死。

到处是抬着棺材、衣衫褴褛的人群。很多人死于霍乱、痢疾、斑疹伤寒;更多的人开始逃离爱尔兰去英格兰,在那里他们大部分几个月后就在肮脏的地下室或茅屋里死去;逃到美洲的100多万人,有一半死在移民“死船”上或波士顿、纽约和巴尔的摩的爱尔兰人居住区。

当农民耗尽用来交地租的小麦和其他作物时,他们的地主就成千成千地把他们赶走。怀孕的妇女昏倒地雪堆里,半裸体的儿童哭叫着被赶到冰冷的野外,在几小时内就会夺去他们的生命。谁也没有像梅奥县的鲁肯伯爵那样野蛮。当农民不能交地租时,他把4万农民从破烂的茅屋赶出来,这一行径以及后来他在克里米亚的过失使他遭到爱尔兰的蔑视。他在对巴拉克拉瓦高地发动的势不可挡的“轻骑队猛攻”中扮演的角色还使英国愚蠢的鹰派爵爷坦尼森感到震惊和厌恶。

鲁肯头脑发昏的大批驱逐行径,得到在爱尔兰的《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的赞同。阿斯波恩将它描写成“慈善家的风度”。他站在英国领导人一边,认为爱尔兰人口过剩对英格兰是个威胁,而鲁肯的卑劣行径大大地有助于构成潜在威胁的民族。克里米亚一位鲁肯功绩的钦慕者坦尼森主张公开实行种族灭绝,从而为英格兰解除爱尔兰问题。

显然,一位官员为了使英国对爱尔兰人口感到惊慌,准备了一份英国人口普查报告呈交给英国首相。报告说,200多万人已从这个岛上消失并奉承地下结论:“我们觉得阁下将满意地发现,虽然由于饥荒、疾病和迁移人口已大幅度减少,但爱尔兰人口普查结果总的来说是令人满意的。”

极少英国政治家过问爱尔兰的困境。迪斯雷利对饥荒漠不关心,他轻率地说:“今天是教皇,明天就是马铃薯。”沙利斯雷勋爵后来当首相时埋怨道:“爱尔兰人只不过是不会自治的‘霍屯人’,更不用说自己生存了。”

1846年3月23日,上院的一位议员约翰·拉塞尔发出愤怒的呼声:“我大胆地说,我们把爱尔兰变成了世界上最堕落和悲惨的国家。全世界都在指责我们无耻,但我们还是对着羞耻和统治不善无动于衷。”

爱尔兰死亡继续不断。墓地很拥挤,沿路一带都埋了尸体。掘墓人因饥饿非常虚弱,只好把尸体埋一英尺深。一群群饿狗在远处狂口犬,等墓地无人时掏出棺材将尸体吃掉。

蔓延四年的饥荒和瘟疫夺走了100多万爱尔兰人的生命,还有100多万人被迫远走他乡,移居国外——主要是美国。爱尔兰人口减少了大约1/4,只剩下不足600万。

爱尔兰饥荒的直接原因是马铃薯的绝收和人口的膨胀,而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英国罪恶的掠夺制度和爱尔兰人民的不觉醒。英国政府不但不出手相救处于严重灾难中的自己的属国爱尔兰,反而对这场饥荒感到高兴。使生活贫困、生产力水平低的爱尔兰人无法承受深重的灾祸而尸横荒野。但是,面对英国政府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爱尔兰人选择了屈服而不是反抗,使本来能够凭自己的斗争赢得生存希望的爱尔兰最终跌入了束手待毙的深渊。爱尔兰饥荒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灾难当前,只有我们首先奋勇搏斗,才有希望迎来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