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世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原籍江苏泰州。1894 年 10 月 22 日, 诞生在北京李铁拐斜街一所家道中落的“梨园世家”里。

祖父梅巧玲自幼学戏,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文化教育,但是他不甘心做一个只会唱戏的演员,在学戏、演戏的空闲,勤学好问,刻苦自修,终于成为一位既能演戏,又善书法,也能鉴赏金石、古玩的艺术家。

祖母陈氏,是当时著名小生陈金雀之女。陈氏心地善良,善于持家。她把一生心血都花在梅家艺术事业上,并看到孙子梅兰芳名扬中外。

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吹、打、弹、拉样样俱佳,场面上的乐器无一不会,能吹出三百余出昆曲,胡琴戏更无一出不精。他长期为“谭派”老生创始人谭鑫培操琴,与单皮鼓名手李五(李奎林)会称三绝。梅雨田为青年时期的梅兰芳伴奉,也同样取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宣统三年(1911 年),梅兰芳第一次演出《玉堂春》时,梅雨田为其拉胡琴,那强烈的效果,顿时使听众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

父亲梅竹芬也是一位旦角演员。他为人忠厚老实,性情温和,当时搭迟家的“福寿班”唱戏,班里只要有人告假不唱,总是请他代唱。而且唱的又都是梅巧玲的唱工本戏,加上外串堂会戏与馆子营业戏的频繁演出,使他身体受到极大损害,26 岁时患时疫大头温,医治无效,几天后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祖母陈氏对梅兰芳说:“你父亲是累死的,因他忠厚老实,什么累活都叫他干。”

母亲杨氏,是誉称“活武松”、“活石秀”、“杨猴子”的杨隆寿之女。梅兰芳幼年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由于父亲梅巧玲早逝,虽然留下

十几所小房子,生活勉强还可维持。可是 1900 年,八国联军入北京之后的烧、杀、淫、抢,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时各个戏班受影响,不能长期演出,演员家庭有出无入,坐吃山空,梅家逐渐衰落下去。

17 岁时,梅兰芳与著名武生王毓楼的妹妹王明华结为伉俪。王明华精明能干,刚到梅家时,其家境并不见好转。梅兰芳一件过冬的羊皮袍,一冬她都要补上好几回,方能御寒。王明华不但善治家,而且能协助梅兰芳演出。她不仅帮助梅兰芳梳头、化妆,而且剧中人的时装,有些也是王明华穿用的。1919 年,梅兰芳第一次东渡扶桑,王明华随团负责照料梅兰芳的日常生活。只可惜,王明华因肺结核医治无效,早逝。

梅兰芳第二位夫人福芝芳,她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自幼爱好京剧,从吴菱仙学青衣。曾搭“崇雅社”饰演《二进宫》中的李艳妃,很受欢迎。福芝芳 17 岁与梅兰芳结合后,专心照顾梅兰芳的生活和演出,成为梅兰

芳得力的内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梅兰芳在香港蓄须明志,福芝芳在上海终日为梅兰芳的安危担心,直到梅兰芳平安返沪,才放下心来。福芝芳的儿女有葆琛、葆珍、葆玥、葆玖。

葆琛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曾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任工程师。葆珍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在北京图书馆工作,从事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葆玥毕业于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现在是北京京剧院演员。葆玖是梅氏子女中,唯一继承梅派青衣的哲嗣。梅兰芳逝世后,他挑起梅剧团的担子, 演出了梅派名剧《西施》、《洛神》、《木兰从军》、《凤还巢》等,很受欢迎。近些年,梅葆玖更是将梅派艺术推到新的境界,整理演出了《贵妃醉

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抗金兵》等梅派剧目。人们评价,葆玖不但声音、相貌和梅兰芳一样,其表演风格也与其父一样。人们祝愿梅派艺术更是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