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密度跃层
密度跃层是海水的温度或盐度,由很小至很大变化的过渡水层。由于在开阔海域,盐度几乎是稳定的,而压力对密度只有很轻微的影响,因此温度就成为影响海水密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较高,因此它的密度就比深处的冷水要小。温度和密度在跃层发生迅速变化,使得跃层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
如果一个海域有两种密度的海水同时存在,那么,密度小的海水就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使海水呈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形成的屏障,就叫“密度跃层”。
海水密度跃层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通常,风平浪静时,水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海上出现大风浪时,海水上下混合,上层水温逐渐均匀,而风浪影响不到下面水层,下层水温度依然在降低。这样,上下水层之间的海水温度呈现剧烈变化,从而形成密度跃层。
接近大陆的边缘海域,大量江河淡水流入海中,使海水被冲淡,盐度发生变化,也会产生密度跃层。
还有些跃层会出现在两个不同性质的水团接触面上。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海峡中就有这种密度跃层。
一旦上层水的厚度等于船只的吃水深度时,船的航速又比较低,船的螺旋桨的搅动就会在密度跃层上产生内波,其运动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阻力就会增加,船速就会降低下来,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难行。
海水密度跃层不仅对水面船只和潜艇安全航行有影响,而且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非常大。因为密度跃层犹如海水中隔了一层屏障,使上、下层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
这样,下层海水的鱼类所必需的溶解气体得不到补充时,就会致使鱼类和其他生物窒息而死。同样,上层水中海洋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盐也得不到下层水的供应,致使它们不易生长和繁殖。
因而渔民都会远离密度跃层的海域,因为这些海域是无法捕到鱼的。
不过,密度跃层也有可利用的一面。潜艇隐蔽在跃层之下就不易被敌舰的定位设备声呐发现,也可以停泊在跃层上面,伺机向敌舰发起进攻。所以,人们又把密度跃层称为“柔软的液体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