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收获

一个人在青春期所企望的在老年便得到收获。——歌德

撰写成长的轨迹

1810年,歌德62岁了,他的生活正式步入了老年阶段。

此时的歌德似乎已经功德圆满,因为从1806年起,他的《歌德著作集》陆续得到了出版,至1808年为止,已经出版了12卷。

他开始思考人到老年应该怎样生活?应该追求什么?

歌德想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过清闲、安乐的享受生活;第二是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使自己得到更多的荣耀;第三是不追求生活享受,不追求虚荣,杜绝礼节性的交往,埋头干一番事业。

歌德选择了最后一种,他想要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凭借自己全部的生活经验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既然准备干一番事业,首先就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将写完《浮士德》以及长篇小说《维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作为自己晚年的“主要事业”。另外,他还打算继续研究自然科学。

歌德懂得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要有毅力,要有时间,要有计划。歌德说:“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做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没有步骤,没有计划,没有要求,就会无意地拖延时间。歌德强调珍惜时间。要完成巨大的任务,需要时间。尤其是年老体衰,工作效率低,就更需要时间。他说:“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过于每一天的价值。”因此,他每天晚上都要检视自己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又打算干什么。

正是在这个时候,德国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掀起了写自传的浪潮,歌德的好友画家哈克特也写出了一本传记送给了他。

接着,歌德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他们在信中大都请求歌德谈一谈他创作诗歌的情况,如写作素材、创作心境、受前人什么影响,以及信奉什么样的理论原则等。

歌德接到这些信后,一一进行了回复,他在日记里写道:“这种诚恳、真挚地表达出来的请求,我立即顺从地答应了。”

歌德又要开始写作了,这次,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他计划写一本关于自己创作的书。他想,如果将这部著作写成纯粹谈创作经验的作品,那无非是给自己的作品作注解,把问题简单化了。还不如将它写成自传性的东西,让读者对自己的整个生活经历有所了解,从而使读者知道他的诗歌创作都是来自生活的真实经验和他亲身体验所激发起来的感情。

1811年年初,歌德开始动笔写《真与诗》,为了读起来顺口,他又将书名更改为《诗与真》。

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歌德首先杜撰了一位朋友的来信,在信中,“这位朋友”表示通读了歌德的所有诗作,希望对歌德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那么,我们请求您的第一桩事就是请您把您的新版的、照着内部关系编排的作品按照年代的顺序作个说明,即谈谈提供它们的素材的生活情况和心境,也谈谈影响您的前人的榜样,以至您所信奉的理论原则,以使我们了解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果您不辞烦劳,为您所亲爱的少数人作这样的说明,其结果也许会使得多数人感到兴趣和受益。”

于是,歌德决定顺从“这位朋友”的愿望:“我因此马上开始了眼下这件工作,把全集12卷所收的大小作品挑选出来,按着年月的顺序重新排列。我极力回忆我撰写它们的时日和景况。”

歌德的这部《诗与真》共分4部,前3卷于1814年前写成,在这部书里,他从幼小到26岁时的生平事迹按年代顺序写出。书中,除了着重谈他如何接受别人的文学影响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外,还涉及了歌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儿时调皮的故事、学习的乐趣、家庭生活的和美、朋友的交往、人生哲理的探讨、旅行的游记和恋爱等。在写作手法上也是有很多变化的。有时议论,有时叙述,有时抒情,有时描写,文笔变化多趣。

歌德所以把这部自传性的作品取名为《诗与真》,就是想明确地告诉读者,他的全部诗歌创作,都是来自真实的生活经验。但遗憾的是,这部自传只叙述到歌德26岁,即到魏玛之前。不过,26岁以前的歌德,正是世人所不了解的,因为在此以后,他始终处在大庭广众之中,为世人所瞩目。

通过《诗与真》,可以看到一代天才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诚如歌德自己所说:“一个人最有意义的时期就是他的发展时期。”

歌德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有关他自己的发展时期最为可信、最为珍贵的研究资料,这是这本自传的最大特色。自传都力求真实,不能文过饰非,他说:“无论在宗教方面、科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我都力求不撒谎,并鼓足勇气把心里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如实地说出来。”

歌德在本书中表现出来的深刻的自我解剖精神,可以和卢梭的《忏悔录》相媲美。

出版《西东诗集》

1814年7月的一天,很久没有旅行的歌德又一次产生了旅行的愿望,这次,他想去自己熟悉的美茵河和莱茵河。

几天后,歌德坐上了颠簸的马车,离开了魏玛。

马车顺道进入歌德的故乡法兰克福,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到这里了,歌德远远地望着他家的三层楼的房子,心中充满着落寞与伤感。他的父母以及心爱的妹妹都早已经离开了人世,现在居住在那里的,都是些陌生的面孔了。

歌德不想触景生情,他赶紧叫车夫快点离开。

8月16日,歌德在宾根城赶上过圣·洛胡斯节。圣·洛胡斯是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保护人们免于鼠疫的圣徒。人们为了祈求他的保佑,年年祭祀他。

这一天,宾根城载歌载舞,节日的热烈气氛感染了歌德,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回到了斯特拉斯堡附近的塞森海姆镇,想起那里住着的美丽的小莉克和那群可爱的年轻人。

离开宾根城,歌德又去奥芬巴赫附近探望了老朋友、银行家、市参议员维勒默尔。

维勒默尔是普鲁士政府的金融代理人,即商业顾问。他对文学有广泛的兴趣,还自己写剧本。他两度丧偶,最后一次他迎娶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姑娘玛丽安娜·冯·威利美尔。

玛丽安娜本是一个小演员,和她的母亲一起过着流浪的生活。14岁时为维勒默尔收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能歌善舞,活泼聪明,也一天比一天地漂亮。当她长大成人的时候,嫁给了自己的养父。

现在的玛丽安娜30岁,温柔、多情、善解人意,而且性感,重要的是她还很有才华,能弹奏很优美的钢琴曲,歌喉也像夜莺一样动听。更让歌德惊讶的是,她能像歌德一样写出优美动人的诗句。

歌德不禁由衷地欣赏她的才华,他对玛丽安娜感慨地说:“你真是太了不起了,才华和美丽居然同时集中在你的身上。”

尽管歌德很喜欢玛丽安娜,但刚刚出版过《亲和力》的他深知,情欲能带来欢乐,也能带来痛苦。歌德不想陷入其中,便继续他的旅程。

歌德来到莱茵河畔的美丽城市海德尔堡,年轻的天主教徒苏尔皮茨·布瓦斯莱和麦尔歇尔·布瓦斯莱兄弟盛情接待了他。

他们都是歌德的崇拜者,对于这位名人的到来,兄弟俩拿出精心准备的礼物,让歌德大开眼界。

那是这兄弟俩人10多年来处心积虑收集到的莱茵河地区的教堂中德国中世纪的木版画。虽然歌德对古代艺术品并无特别的爱好,而且古代艺术所体现的审美意向也和歌德很不一致,但歌德的心灵还是被震撼了。特别是当他看到罗古尔·万·魏顿的《三圣神龛图》时,他不由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歌德激动地对布瓦斯莱兄弟说:“这幅画展现的是一个完全新奇的我从没有见过的色彩和形象的世界,它使我偏离了我的旧观念。哦,这是一个崭新的、青春永驻的世界啊!”

从9月24日至10月8日,歌德一直待在海德尔堡,在他回程的时候,他又一次来到了维勒默尔的家里。

10月18日,玛丽安娜在丈夫鼓吹下穿着德国古装,宾主共庆莱比锡大战胜利一周年。附近山谷到处燃起了节日的篝火,她陪歌德去观看。这位少妇给歌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歌德回到魏玛后,便着手研究东方文学。因为此时歌德崇拜的天才人物拿破仑已先后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和圣赫勒拿岛。歌德对时局感到失望透顶,他目睹“北方、西方、南方在分崩,帝国破碎,邦国震动”,他感到东方才是唯一纯洁的乐土。

歌德找到哈默尔翻译的波斯诗人哈菲兹的诗集。哈菲兹歌颂美酒和爱情的诗很合他的口味,引起了他感情上的共鸣。

在哈菲兹诗集的引导之下,歌德决心也创作一大组以自然与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并把组诗冠名为“底瓦恩”,即波斯语“诗集”之意。歌德把不期而遇的走进自己生活的玛丽安娜写成为一位波斯美女,诗中的名字叫苏莱卡,而歌德自己在诗中的波斯名字叫哈台木,这本诗集正式命名为《西方诗和东方诗诗集》,又称《西东诗集》,是歌德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西东诗集》并不单纯是一部爱情诗集,它由一卷又一卷、一首又一首的套诗、组诗组成,既单纯又深刻复杂,在对个别事物的表现中,又因其纳入了一个更大的系统而成为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整体。

全书共计12卷,主题包括东西方的宗教、诗人的责任和自然知识、人类的愚智、对生灭之物的洞见以及世俗的快乐等,歌德成熟的世界观在这组诗中充分显现出来。

歌德并没有到过东方,但在诗歌中却在东方尽情徜徉。他试图打通东方和西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界限,使其融洽地融合在一起。这部诗集显示出歌德大胆的求索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博大气概。

《西东诗集》的问世再一次向世人宣告,歌德是那个时代最为出色的抒情诗人。

发表爱情绝唱

1815年10月中旬,歌德结束了带给他创作之源的莱茵之旅,回到了魏玛的家里。妻子和儿子都热情地欢迎他。

遗憾的是,这一年的克里斯蒂安娜不幸患病,并在第二年病逝。

为了填补妻子去世后的空虚,歌德除了投身于《浮士德》第二部的创作外,还开始给儿子奥古斯特挑选对象。

此时小奥古斯特已近30岁,是魏玛公国的法庭总顾问。当年歌德的父亲多么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执法人员,却不想这个愿望最后在孙子这一代身上实现。

小奥古斯特继承了年轻时候歌德的帅气形象,是个漂亮的美男子,他本来不愿意这么早就娶妻生子的,但在父亲的坚持下,他又不得不妥协。

歌德为儿子找到的对象是奥蒂丽·冯·波格维施。她出生在北德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奥蒂丽很快答应了这门婚事,而奥古斯特屈于父亲的意志也只好同意。于是两人在克里斯蒂安娜去世一周年以后便结婚了。

但是,他们双方感情不和,常有吵闹的事情发生。后来,奥蒂丽的母亲和妹妹也都住进了歌德的弗劳恩普兰府。反正这对歌德来说不是第一次,他只好又常常到耶拿去,住进那里的宫殿式住宅。

就在这时候,歌德的家里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贵宾。这就是他青年时代的女朋友,韦茨拉尔的绿蒂·布弗。44年前歌德逃走后,她同未婚夫克斯特纳结婚了,跟他生了12个孩子。克斯特纳早已在1800年病故。这位孀妇来到魏玛,表面上是要看望她的小妹一家,实际上是利用同歌德的老关系,为她妹夫升官来求助的。

他们已经有44年没有见面。其间只是偶尔通信。相见之下,已经显得陌生和疏远。歌德67岁,身体已经发福,走路显得动作迟缓,不大灵活。他的面貌与当年在韦茨拉尔相去甚远。绿蒂63岁,头不断地颤抖,生活已给脸上留下了不少皱纹。午宴后,歌德让她看了以前她丈夫送给他的她一家的剪影,并邀请她去看戏。但不管怎样回忆往事,他们的青春已逝,双方都已经没有昔日的激情了。

1818年4月,歌德的长孙瓦尔特尔出生了,几年后,第二个孙子沃尔夫冈和小孙女阿尔玛也相继来到人间。在孩子们面前,歌德是慈祥的。他写作的时候,孩子在他身边快乐地玩耍。他有时也参加孩子的游戏,70多岁的歌德童心未泯。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歌德仍然是个多情的种子,他以70岁的高龄又一次地陷入情网之中。

由于身体关系,从1785年至1823年,歌德几乎每年都到波西米亚度假,据统计,他在这阶段共度假1111天。以前他多半在卡尔斯巴德浴场。1821年夏天,他想起了15年前在卡尔斯巴德浴场见过的冯·列维采夫夫人。她当时同丈夫离婚,独自带着3个孩子生活。以后她嫁了人,但丈夫又死了。这时她有了一个男友,是奥地利的一个伯爵,因为宗教信仰不同,不能结婚。伯爵给她在马里恩巴德建了一幢别墅,可以出租。于是歌德就驱车去那里,住在这位太太家里。

乌尔莉克是列维采夫夫人的长女,只有17岁,她有一双淡蓝色的眼睛,褐色鬈发,看上去有点像歌德已故的妻子或远方的女友玛丽安娜,但远远不如她们漂亮。论姿色,乌尔莉克是歌德众多的女友中最不漂亮的。但她在这位70多岁的老人面前,却有着少女青春的魅力。

乌尔莉克对这位世界知名的大文豪一无所知,她没有读过他的书,也读不懂他的书。歌德把刚写好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给她读,像老爷爷给孙女讲故事一样。

同乌尔莉克在一起,老年的歌德受到青春力量的感染,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这年8月21日,他给儿子写信说:“我在这里很好,绝不像奥蒂丽所想象的那样单调。”

乌尔莉克陪歌德玩了一个夏天,给了这个孤独的老头不少安慰。

第二年6月29日,歌德再去那里度假时,就爱上了这个年轻的姑娘。她把歌德当做父亲一样对待。歌德在给她的信里也说,“爱您的父亲也会永远记住自己美丽而忠实的女儿”。

1823年2月,歌德患了心包炎。发烧,打寒战,眼睛疼痛,病情险恶。他感到不久于人世,朋友们都在为他担忧。两个医生都认为他没有希望了。他对医生说:“你们把全部本事拿出来,也仍然救不了我的命!死神包围了我,我要死了。”

但是在他身上再一次出现了奇迹,他又一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自己的生命。

6月中旬,他再一次到马里恩巴德休养。这一次他住在列维采夫夫人家对面的“金葡萄”旅社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住过的房间。乌尔莉克和母亲及妹妹来了,歌德每天都和她们待在一起,他的身体渐渐得到康复。

7月,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也抵达马里恩巴德,歌德决定请公爵代他向乌尔莉克求婚。

公爵起初以为歌德是在开玩笑。但歌德表示这是当真的时候,公爵就热心充当媒人了。可是求婚遭到了列维采夫夫人的婉言拒绝。列维采夫夫人还请公爵不要马上把拒亲的事告诉歌德。

得不到回音的歌德伤心地起程回魏玛了。在颠簸的马车上,他充满激情和哀怨,痛苦地写出了他晚年最著名的《马里恩巴德哀歌》,连同《致维特》和《抚慰》合称《爱欲三部曲》。

歌德的这首《马里恩巴德哀歌》与《罗马哀歌》不同,《罗马哀歌》有着欢快明朗的基调,而这首《马里恩巴德哀歌》却是在真正诉苦。歌德将这些诗完成后并没有立即发表,而是藏了起来,因为他的儿子和儿媳听说他向一个17岁少女求婚的事后非常不理解。

他们和歌德大吵了一架,歌德再次病倒了。

幸好,波兰女钢琴家玛丽亚·施马诺夫斯卡妮同她妹妹来歌德家做客,给歌德带来了新的快乐。

玛丽亚很早就听说了歌德的名字,她非常喜欢阅读歌德的作品。歌德的许多首短诗都曾被贝多芬、莫扎特等人谱成曲子,在世界上流传很广。

玛丽亚来到歌德家,看见病中的歌德吓了一跳,她好心地对歌德说:“先生,您看上去精神很不好,也许我不该来打搅您。”

歌德虚弱地微笑着说:“没有,玛丽亚小姐,您的到来使我觉得好多了。我知道您是位钢琴家,请您为我弹奏一首钢琴曲,好吗?”

玛丽亚坐到钢琴前,非常专心地为歌德弹奏起来。悠扬的琴声像清澈的溪流从歌德心头流过,歌德悲伤的心灵慢慢地平静下来。从这天以后,玛丽亚经常到歌德家里,给他弹贝多芬等人的钢琴曲,并演唱歌德的诗歌给老人听。

与此同时,歌德的老朋友采尔特也从远处赶来照顾他,歌德终于从悲伤的世界里走了出来。

再创文学精品

1823年6月10日,一个非常腼腆的年轻人诚惶诚恐在跨进了歌德的客厅。

这天上午,歌德正躺在病床上构思一首诗歌,当仆人向他通报有客人到来时,他才缓慢地起身来到客厅。

见到歌德,年轻人激动地站起来向主人问好:“您好,歌德先生。我很仰慕您的才华,今天能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

歌德一边点头一边示意对方入座,并挨在年轻人对面坐了下来。

年轻人将自己的名片递给歌德,歌德看后问道:“哦,你是爱克曼先生,你是个旅游家吗?”

爱克曼先生回答:“嗯,是的,我去过许多地方呢!”

歌德微笑着点点头:“太好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去旅游了,你看,我现在身体总是不好,你可以给我讲一讲你到过的地方吗?”

爱克曼没有想到这个伟大的名人为人这么随和,他紧张的心渐渐放松下来,他给歌德讲了很多旅行的见闻。

歌德觉得有趣极了,当爱克曼想要告辞的时候,歌德热切地邀请他在下午继续来家玩。

爱克曼真是太高兴了,他下午来的时候给歌德带来了一些很罕见的岩石。歌德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他最喜欢研究这些奇怪的石头了,他开心地对爱克曼说这是他最近收到的最好礼物。

爱克曼很快就与歌德老人建立了稳固的友谊,但因为歌德的病情时好时坏,他需要得到更进一步的休养,于是,他要求爱克曼留在魏玛长住下来,等自己病情稳定后充当自己的助手,帮助他编辑自己早年发表的一些著作。

这对爱克曼来说真是天大的恩赐了,他喜出望外,一口答应。这年10月,当歌德的身体完全康复后,爱克曼正式成为了歌德的文艺学徒,同时也担任起了歌德的私人秘书。从这一天起,爱克曼几乎天天都到歌德家去请教,帮歌德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有一天,爱克曼对歌德说:“我真希望自己能够像您一样,写几部著名的作品留给后人。”

歌德很严肃地回答他说:“这当然是很好的愿望。可你千万要记住,不管你将来想要写什么,你一定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你只有用自己经历过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伟大的东西。”

歌德的话让爱克曼受益匪浅,从这以后,他每逢听到歌德的谈话,就用心地记录下来。他在歌德的身边一共待了近9年,歌德去世后,他根据记录的笔记整理成了《歌德谈话录》一书。

后来,爱克曼的这本书使他成了全世界闻名的作家,虽然他写的诗和论文也很不错,但这些东西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歌德谈话录》忠实地记录了歌德晚年有关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是歌德一生创作实践得到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歌德晚年最为成熟的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部作品也是一本别具一格的歌德传记。

由于爱克曼的出现,歌德的创作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爱克曼为歌德整理著作时,他发现《浮士德》只有第一部,虽然只是第一部,但写得却是非常震撼人心。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感觉爱不释手。爱克曼觉得,这样好的一部书,如果没有续集,真是太可惜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歌德:“先生,这么好的作品却没有结尾,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歌德对爱克曼说:“我少年时在法兰克福,听说了民间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写了一部分片段。但是,这个故事太庞大了,我一直没有信心完成它,直到我遇到席勒后,他看到这些片段,才请求我把它写完。可我总是很忙,于是席勒就总是给我鼓励,给我建议。可是,当我鼓起勇气写完第一部分之后,席勒却永远地离开我了。”说着,歌德伤心地流下泪来。

爱克曼也替歌德难过,他安慰歌德:“这样的话,先生就更应该完成后面的故事了。如果您能把整个故事写完,岂不是对席勒先生最大的安慰吗?我想,席勒先生也非常希望您能完成它。”

歌德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席勒催促他的情景,他幽默地对爱克曼说:“你是接替席勒来监督我的吧!好的,我从明天起就动笔。”

歌德说到做到,他第二天真的就坐到了自己的书房写了起来,从这一天起,他每天早晨的工作就多了一项特定的内容:构思浮士德,再简单地列一份草稿。

这一年是1825年,他的《浮士德》第二部一共写了近8年的时间,到1831年7月22日这一天,他终于把这一部宏伟的不朽著作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在这一天,歌德兴奋地在日记里写道:“主要工作已经完成。最后的收尾,所有抄清了的稿件被装订成册。”至此,歌德一生最为辉煌的业绩完成。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传说中的一位著名人物,名叫约翰·乔治·浮士德。他不到30岁时,就已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天文学家,还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庸医,他喜欢说大话,所以故事特别多,并且广为流传,并深受各界读者欢迎。1587年,他出版了故事书《约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其实他不是什么博士,而是一个魔术师和骗子。这本书里添油加醋,写进了他与魔鬼订盟24年的传说,在订盟17年时,浮士德惨死于魔鬼之手。

歌德的《浮士德》用多种诗体写成,共12111行诗,这部诗剧的情节由两个赌赛和5个悲剧构成。

其中,第一部故事从“天上序幕”开始。这个序幕可说是全剧的一个总纲。上帝与魔鬼打赌,代表善恶相斗。魔鬼认为浮士德永不满足,他定能把浮士德引上魔路。上帝认为,“人在努力时,总不免误入歧途”,但是确信“一个善人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也一定会意识到坦坦正途”,断言魔鬼一定会服输。第二个赌赛是浮士德与魔鬼订的。他们订约:如果浮士德感到满足,他就输了,死后灵魂为魔鬼所有。

于是,追求知识而感到悲哀的浮士德,在魔鬼墨菲斯托导引下,走出书斋,到外面尽情地享受人生。墨菲斯托充当他的仆人,供他驱使。一方面引诱他沉沦,追求情欲,他同少女格丽琴生了一个孩子,然后魔鬼又使浮士德失去了恋人和孩子,来到一个宫廷。

《浮士德》第二部分5幕25场。浮士德朝见国王。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经济危机。浮士德在墨菲斯托帮助下,为国王发行纸币,从而使国王摆脱了财政困难。接着,浮士德答应国王的请求,借助魔法,召来了绝世美女海伦的亡魂,国王为她的美艳所倾倒。但是海伦终于化成一股烟雾消失了,这意味着浮士德追求美的理想破灭了。

墨菲斯托又帮助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欧福良学飞,结果坠崖摔死。海伦悲痛万分,抱吻浮士德后消失了。她留下一件白色衣裳,幻化为一朵云彩,托着浮士德腾空飞去。

浮士德降落在山顶上,俯视着无际的大海,一个庞大的计划又涌上心头:移山填海,造福人类。

正在这时,浮士德帮助自己服务过的一个封建国王平定了内乱,国王赏赐给他一块海滨土地。于是浮士德想要开拓海疆。但是浮士德这时已经是百岁老人,忧虑吹瞎了他的眼睛。他只能听到人民劳动的声音,想象沧海如何变成了桑田,他已经看不见了。这意味着浮士德得到了满足,根据他同魔鬼打的赌,他输了,倒地而死。

《浮士德》是一部充满矛盾辩证统一、充满幻想的伟大作品,也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稀奇古怪的作品。里面不仅有上帝和魔鬼,还有各路神仙和精灵以及各种神话人物和怪物。它概括了人类3000年的历史,被归纳为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5个悲剧。最后浮士德表面上输了,但是由于他自强不息地奋斗了一生,百岁之时死去,其灵魂被天使救上天堂。

在歌德之前,英国的剧作家马娄、德国的莱辛和克林格尔都写过浮士德,不过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则显得更加真实。

因为,歌德的《浮士德》中的人物有很多是自己的生活原型。他14岁时初恋的女友就叫玛格丽特,爱称是格丽琴。他的老朋友默尔克的外号就是墨菲斯托。同时,在赫尔德尔身上也可以见到浮士德的影子。而浮士德帮助国王的经历也是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生活的再现。另外,故事中的欧福良,则表明了英国革命浪漫主义在德国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只能在天上飞,掉下来就会摔死。

《浮士德》第二部,主要是靠歌德利用身边的人和事自己扩展、发挥想象的剧情,它的真实感照顾了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歌德写好此作品后,就命令爱克曼将手稿封存了起来,他决定,这部书只能等到他死后才能出版。

1833年,《浮士德》第二部作为歌德的遗著终于传到了读者们的手中,大家争先恐后地阅读着,很快就风靡欧洲,遍布全世界,成为世界最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荣获崇高的荣誉

1825年11月1日,是歌德到达魏玛50周年,也是他任职50周年的黄金纪念日,魏玛城为歌德一人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在大会上,人们热烈地向歌德表示敬意,市长说:“尊敬的歌德先生,您来到魏玛,把魏玛从一个平凡的城市变成享誉世界的城市,魏玛的人们永远感谢您。为了表示我们对您的崇高敬意,我们把魏玛城公民的身份证送给您的孙子,请您接受吧!”

歌德带着7岁的小孙子走上领奖台,他的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感动,他让孙子向市长鞠躬致谢,并在领奖台激动地说:“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我怎么能够获得成功呢?所以,我的荣誉也是属于大家的啊!”

歌德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即响起了激烈的掌声,人们小声地议论着:“歌德先生真是一个谦虚的人呢!”

这天晚上,魏玛宫廷剧院的演员们上演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请歌德一起观看。观众们看完戏后赞颂地说:“这是迄今为止,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在人们的赞叹声中,歌德想起有资格和他一起享受众人顶礼膜拜的好友席勒,他在心里说:“没有席勒,我怎么会完成这部作品呢?可是,他再也看不见我的成果了啊!”

想起了席勒,歌德觉得自己的时日也已经不多了,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了,便托人找一处墓地,并找来席勒的遗骨,以便将来把自己的身体和席勒葬在一起。

席勒去世以后,他的遗体被安放在圣·耶拿教堂的地下室里,无人过问。1826年,在魏玛市长的参与下,歌德亲自去耶拿教堂寻找席勒的骨骸。

谁知道地下室里的骨骸都没有明确标记,显得杂乱无章。究竟哪一具才是席勒的呢?这事使年迈的歌德非常愧疚,他忏悔自己对于亡友后事的疏忽,随即自告奋勇去辨认席勒的遗骨。

在狼藉的白骨堆中辨认20多年前的颅骨,这是连现代法医鉴定家也会感到棘手的事,何况歌德一无席勒的医学档案,二无起码的鉴定工具,他唯一借助的就是对友情的记忆。这真是对友情的最大考验了,天下能有多少人在朋友遗失了声音、遗失了眼神,甚至连肌肤也遗失了的情况下仍能认出朋友的遗骨呢?

歌德想到了唯一可行的办法:捧起颅骨长时间对视。他把20年前的那些和席勒深夜长谈的情景一一回忆在大脑中,一个一个骨头地想象。

最后,他终于捧定了一颗颅骨,小心翼翼地捧持着前后左右反复端详,最后点点头说:“回家吧,伟大的朋友,就像那年在我家寄住。”

9月17日,席勒的颅骨被移到魏玛图书馆内席勒胸像的台座上暂放,几天后,歌德动情地把这副颅骨带回自己的家中保存了一段时期。

在这期间,歌德仿照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三联韵体诗写了《席勒的遗骨》,再次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无穷思念之情,他在这首诗里写道:

这是森严的骨室,我来观看,

一副一副的颅骨排得多整齐;

我想起往昔,如今已变得灰暗。

过去的冤家,如今贴紧在一起,

那些曾拼命交锋过的硬骨头,

交叉地放着,在此温驯地休憩。

扭开的肩骨!曾载过何人的头,

已无人过问,灵活的四肢残骸,

手和足都已拆下生命的榫头。

疲于奔命者,你们徒然躺下来,

并不让你们在墓中安身,

你们又被赶回到光天化日中来。

枯干的骨壳,哪还有爱护的人,

即使它曾容纳过高贵的核心。

1827年12月16日,歌德亲自主持了席勒的敛尸重葬仪式。

这天,年近八旬的歌德双手颤抖地捧起席勒的遗骨,老泪纵横,20多年前两人并肩战斗,在文坛共同创作、相互勉励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

席勒的墓地和墓穴是歌德亲自设计的,位于魏玛王陵公园旁边的白色大理石圆柱的陵墓,在席勒的墓穴旁,留着一方空地。

歌德深情地向人们宣布:“席勒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希望在我死后,你们能把我和他安葬在一起。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孜孜不倦地学习

1827年5月,年近80岁的歌德搬到伊尔姆河畔的那个花园房子住。这时正是美丽的春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五月之歌》。他呕心沥血、创作多年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意大利旅行》已经快要写完,他感到一身轻松。

面对这大好的春光,歌德的内心又萌生出了想要作诗的冲动。

这天,歌德偶然读到流行于中国广东一带的木鱼词唱本《花笺记》的英译本。《花笺记》叙述的是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算不上出色,但它吸引歌德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歌德去图书馆借来许多中国的书籍。有英、法文译本的《好逑传》、《玉娇梨》、《赵氏孤儿》等。歌德认真地读完以后,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如果把《好逑传》里面优美的故事用德文写成类似《赫尔曼与窦绿苔》这样的长诗,把《赵氏孤儿》改写成德国戏剧,就叫《埃平诺》,不是很好吗?”

歌德马上付诸行动,并很快将这些故事的片段上演于魏玛宫廷剧院。

这时候,他已经深深地迷上了中国文学。有一天,他兴奋地告诉爱克曼:“我读了很多英译本的中国书,真是受益不浅!中国人的一切都比我们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们比我们宽容,容易理解别人。在那里,人和自然总是生活在一起的,你可以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唱歌。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些节制,才使中国维持几千年之久,并且能长存下去。”

正是在这次谈话中,歌德预言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他第一次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比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这个名词早了整整20年。

为了迎接世界文学时代的早点到来,歌德和世界各国文学家们的交往也越加频繁,他更广泛地研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吸收别人的长处来不断地丰富自己。

这一年的5月15日,歌德按照中国诗的意境,成功地运用了中国文学的主题和托物抒情的艺术手段,陆续写出了14首《中国四季诗》。

同年10月24日,他给好友采尔特写信说:“小诗若干,汇成一集,冠以标题《中国四季》。本来还能加几首,也应该再加一点的。”

歌德的这组诗发表于1830年,发表时标题改成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他在标题加上“中德”两字,说明他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书本上,甚为肤浅。诗中的中国色彩并不浓厚。他学习中国的律词和绝句体还不到家。

这组诗本来题为《中国四季》,但是从内容来看,诗人只描写了三季景色。其中,第一首勾画出了中国士大夫的形象:厌倦公务,好游山玩水,舞文弄墨,常饮酒赋诗。曾供职魏玛宫廷多年的歌德,对这种悠闲的士大夫生活不无羡慕之情。

第八首写夜景,是14首诗中写得最好、中国诗味最浓的一首。从夜幕垂空,金星出现,夜雾缥缈到柳丝戏水,这一连串的动态描写,简直像中国诗人之作。

拉上生命的大幕

1831年,在完成《浮士德》第二部后的8月28日,是歌德的82岁生日。

为躲避人们对自己生日的盛大庆祝,他在这一天带着两个孙儿瓦尔特尔和沃尔夫冈及仆人,到伊尔梅瑙去了。

这是歌德最后一次离开魏玛。到了那里,他把仆人和孙儿们安排在林区看烧炭工人、樵夫和吹玻璃工人如何干活,自己便由山区视察员约翰·克里斯蒂安·马尔陪同,吃力地向基克尔汉山顶峰登去。

他第一次来这里是1780年,他在山上小木屋板壁上题写的那首小诗《漫游者的夜歌》还在,他在那里站了几分钟,当念到“稍待,你也安息”一句时,老泪纵横。

此时,他的好友和亲人一个一个都离他而去,先是最尊敬他的公爵去世,再就是他的儿子在前一年的旅游中去世,他的心里难受极了。

从伊尔梅瑙回来,歌德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他向老朋友米勒立下了遗嘱,全权处理他的作品和出版全集事务,也向爱克曼就出版《浮士德》第二部作了交代。

1832年1月中旬,歌德把已经用火漆封好的《浮士德》手稿拆开,将有些章节朗读给儿媳奥蒂丽听。他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又用火漆封了口。

2月的一天,天气较暖和,歌德独自在自家的花园里待了好几个小时。临终前一个半月,他还想到多年不见的玛丽安娜。他把她的信用火漆封好,寄给她。他还想起苏莱卡的形象,于是写了他最后一首情诗。

各人自扫门前雪,

全市住宅都清洁。

每人吸取教训,

就会成竹在心。

3月初,歌德的一个女朋友蓓蒂娜的二儿子来看望他。歌德看到这小伙子带来的信,热情地接待了他。从3月10日至15日,歌德每天请小伙子吃饭。

这小伙子成了歌德招待的最后一个陌生人。

歌德在家待了整个冬天,感到心情烦闷和急躁。他急于到室外活动一下,3月15日,歌德乘马车出外散步,结果着了凉,患了重感冒。

这时歌德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他已成了一个干瘦驼背的小老头。他胸部疼痛,两眼深陷,面色如土,不得不卧床休息。

几天以后,病情好转,歌德从床上走下来,向窗外眺望。

窗外,干枯的草丛下面已经泛出一点点绿色。歌德在心里默默地说:“春天要来了。”可是,歌德没有等到叶绿花开,3月20日夜里,他的病情又加重了,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一会儿睡着一会儿醒着。

22日早晨,他再次清醒过来,穿戴整齐地来到客厅的沙发坐下,并吩咐儿媳奥蒂丽拿了一本谈论法国七月革命的书给他看。

看了一会儿,歌德又问了今天的日期,便倒在沙发上睡着了。睡梦中,他一直说着胡话,他一会儿说起了自己的老友席勒,又一会儿说起自己见到了漂亮女子的鬈发。

11时,他睁开眼睛,看到窗帘被拉上了,便望着窗户喊道:“打开百叶窗,让我再望这个世界一眼。”

他要奥蒂丽过去,说:“来吧,把你的小手给我。”

从此,他再没有说话。他半睡半醒地躺着。

垂危之时,他用手在空中舞动着。据在场的人说,好像他写了一个大写字母“B”字,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正好在他出生的时刻,这位伟大的诗人在沙发上溘然长逝了。

3月26日,魏玛全体公民为歌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根据他的遗愿,他的灵柩被并排地放在他的挚友席勒的灵柩旁。两口橡木棺材上都用金属字母写着他们的名字。

在歌德的陵墓上,他早就事先为自己写好了墓志铭:

少年时孤僻而倔犟,

青年时狂妄而固执,

壮年时敢做又敢为,

老年时轻率而怪诞!

要这样,你的碑上便可刻着:

一个真正的人在此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