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付出
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必须从青年时代开始。——歌德
律师背后的追求
歌德又回到了家里。与上次因病回家不同,这次他完成了学业,带着天才的风韵,还以承担文化责任自命。他看上去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兴趣。
他的爸爸卡斯帕尔先生带着一点遗憾欢迎儿子回来,妈妈和妹妹则高兴地拥抱了他。
吃饭的时候,卡斯帕尔先生询问歌德:“哦,我的孩子,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工作呢?”
“我听你的安排,爸爸!”歌德这样回答。
其实,歌德很想告诉父亲,自己想要从事一份写作的工作,但他知道爸爸的脾气,卡斯帕尔是不会同意的。
卡斯帕尔先生很高兴儿子能听从自己的意见,他用平淡的口气告诉儿子:“那么,你准备向法兰克福地方法院写份申请吧!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陪审法庭的律师。”
几天后,23岁的歌德递交了加入律师协会的申请,申请很快得到批准。歌德开始同枯燥无味的法律公文打上了交道。
歌德的工作主要是充当法兰克福犹太人的辩护律师,他诗人的气质妨碍了他的律师工作。在法庭上的第一次发言,歌德不是采用一种严肃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辩论,而是像一个诗人在大庭广众中朗诵诗歌,充满了主观的意志和热情,并带有诗歌的韵味。
歌德的这种辩护令全法庭的人们哭笑不得,此时的他才彻底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做律师的料,律师的职业对他来说,是多么的烦闷和无聊。
幸好,法兰克福人口不多,诉讼案很少,歌德一个月几乎都接不到一个案子。这样,歌德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在这个时候,德国文学史上刮起了一阵狂飙,它就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它是以莱辛为代表的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它主要涉及文学,所以说是属于文学方面的革命运动。
“狂飙突进”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剧本名。这个剧本描写了两个英国家庭从结怨到和解的过程。剧本于1776年出版,第二年上演,效果并不佳。但是这批青年作家掀起的文学运动却有如狂飙,势不可挡,故得此名。
这个运动的纲领是崇尚自然,推崇天才。作家们也以天才自命。他们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民族的发展。因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模仿法国文学,要求创造德国自己的民族风格。
“狂飙突进”运动大致开始于1770年。歌德的朋友赫尔德尔就是这个运动的纲领制定者和理论家。他在斯特拉斯堡从1770年9月一直待到1771年4月,才去比克堡任牧师之职。他在这一年写出了《莎士比亚》一文,两年后才发表。
在斯特拉斯堡,歌德认识到法国文学是“老耄的、高贵的”,所以追求自由和享乐的青年不喜欢它。人们戏称名噪一时的伏尔泰为“老顽童”,对他表示嫌恶。正在歌德要求摆脱法国古典主义束缚之时,赫尔德尔介绍他读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歌德由此爱上了英国文学。
“狂飙突进”运动掀起后,歌德决定做些远比一个称职的律师更为重要的事情。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埋头于诗歌的创作研究。然后才去应付一些法律事务。
有一天,他在法律事务所的办公室里终于作出最后决定:“我目前的活动应该集中于文学上面,应该用手中的笔为德国文坛投进一股清新的空气。至于诉讼、辩护,那只会让我苦恼、枯竭,我的生命不该白白地在无聊的法律事务上耗费,我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至于父亲的愿望,如果非得为此付出代价的话,那就让我付出吧,我决不再因为别人的意愿而回心转意。”
下了这样的决心以后,歌德觉得浑身很轻松、很舒服,他一边继续阅读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边为自己立下了一个更崇高、更自由的目标,这个目标为其打下了既现实又有诗意的精神生活基础。
1771年10月14日,歌德当着妹妹及妹妹的几个朋友的面,发表了《莎士比亚的命名日》的演说:“我初次看了一页他的著作之后,就使我完全折服;当我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时,我好像一个生来盲目的人,由于神手一指而突然获见天光。”
他接着说:“我没有片刻犹疑拒绝了有规则的舞台。我觉得地点的统一好像牢狱般的狭隘,行动和时间的统一是我们想象力的讨厌的枷锁。我跳向自由的空间,这时我才觉得有了手和脚。因此,要是我不向他们宣战,不每日寻思着去攻破他们的牢狱,那我的心要激怒得爆裂了。”
歌德的这篇讲演虽然简短,但在德国文学史上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讲演着力介绍了当时在德国还不为人知的莎士比亚,更进一层阐明了后来被称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文学革命的纲领,由此开始了他文学创作的征程。
出版首部现实史剧
歌德放弃律师工作,一心一意地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但是,他应该写什么题材的作品呢?此时,他收到了赫尔德尔的来信。赫尔德尔在信中说:
我的朋友啊!在这个时代,你还能怀有这样一个甜蜜的、配得上你的才华的梦想,实在让我高兴。
你可以从我们的骑士时代取材,用我们的语言,为我们的变化如此之甚的祖国建造起她的纪念碑!
我羡慕你有这样一个梦想,希望你不放松你为德国进行的崇高活动,直至胜利的花环高悬其上为止。
歌德没有辜负赫尔德尔的期望。一个月之后,他终于选好了一个题材。
这天晚上,歌德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他在公共图书馆里找到了1731年出版的《葛兹自传》,他要把它编成一个剧本。
歌德口中的葛兹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也是最后一代骑士。在诸侯混战中葛兹失去了右手,配了一只铁手,因此有“铁手骑士”之称。1525年他被迫参加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曾被软禁。软禁取消后,他又随卡尔五世远征土耳其和法国,然后回到住地撰写自传,直至去世。
葛兹借自己的力量反抗社会,争取自由的精神,正符合“狂飙突进”运动的宗旨,和歌德的追求目标一致。
为了写好自己的剧本,歌德极力使葛兹的故事情节生动,并按照自己的想象,为这个人物编织了各种书上没有的细节。他把自己设计好的细节首先讲给自己的妹妹听,妹妹对他编织的这些部分很感兴趣,建议歌德立即动手创作。于是,歌德把全部力量都倾注到了葛兹剧本的创作上。
他一头扎进书房,除了眼前的书籍,他几乎忘记了外部世界。有人前来拜访,他客气地加以回绝,他的母亲和妹妹只有在餐桌上才能见到他的身影。她们无论用什么话题去吸引他,都无法把他从自己的世界中拖出来。
长时间艰苦的案头工作,使歌德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的脸色开始变得苍白起来。这可吓坏了他的母亲,在吃饭的时候,伊丽莎白流着泪劝说儿子:“歌德,你为什么不能慢慢地做事呢?这样会把身体累坏的。”
歌德知道母亲心疼自己,便微笑着回答:“妈妈,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会照顾自己的。”
母亲的担心与日俱增,歌德却一点也没有放松寻觅的步伐,就这样,他用了不到6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剧本的初稿。
歌德为这个剧本命名为《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剧本基本上反映了德国农民战争前后的历史。但是他发挥了剧作家的想象,虚构了魏斯林根这个叛徒和阿德尔海特这个风流寡妇的形象,并且让葛兹和农民领袖济金根攀上了姻亲关系,将结尾改成葛兹为自由而死。这些改动和不拘泥于史实的做法,显示了歌德驾驭素材,展开戏剧性冲突的技巧和才华。
歌德笔下的葛兹比历史上的葛兹形象更高大,性格更丰满。他通过葛兹临死前高呼“自由”,表达了自己反抗暴虐、要求自由的革命精神。
这个剧本共分59个场次,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坚持的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性,塑造了一个用暴力同日益衰败的现存秩序作斗争的好汉形象。这个形象后来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典型英雄形象。这个剧本从形式到内容都标志着歌德同古典主义戏剧的彻底决裂。
剧本完成后,歌德首先把它寄给赫尔德尔观看,但令他失望的是,赫尔德尔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剧本的缺点全部写在信上。
原来,歌德在读了很多莎士比亚的剧作后,就全力模仿起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来,赫尔德尔觉得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用这种风格写出的剧作完全掩盖了歌德自身的才华,他把歌德的这个缺点直接地指了出来。
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歌德很难过,但他又是一个愿意接受批评的人,所以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决心修改剧本。
尽管歌德的这部剧作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但却受到了一位出版商的表扬,这个人就是达姆斯塔特城的陆军参议默尔克。
默尔克是一位贵族出版商,他同时还是一位文学批评家。默尔克不是一个只知道把眼睛盯在钱币上的平庸商人,他富于理解力和才智,学识广博,对于德国近代文学造诣极深,又博览各时代各国的通史与人文史,具有准确而敏锐的判断力。他为人虽然尖刻,脾气古怪,但本性善良正直,果断可信。
1771年12月的一天,歌德在朋友施罗塞尔的邀请下,去参加了一次有趣的聚会。
参加这次聚会的都是喜欢文学创作的人,在聚会上,每人都朗诵了一首自己的诗歌。歌德朗诵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五月之歌》。当时这首诗歌还没有出版,但和别人的矫揉造作的诗歌相比,歌德的诗新颖、脱俗。
默尔克先生就是在此时开始关注这位能够做出不同凡响诗作的歌德的,他用自己一双灰蓝色的生气勃勃的眼睛,笑眯眯地望着歌德。
歌德问身旁的朋友:“施罗塞尔,那个人是谁呀?他怎么总是看着我。”
施罗塞尔拉着歌德走到了默尔克先生的面前,为他们介绍:“你好!默尔克先生,这是我的朋友歌德。歌德,这是达姆斯塔特城的陆军参议默尔克先生。”
接着,施罗塞尔又对歌德说:“歌德,默尔克先生可是个很有名的出版商人呢,如果你的作品可以得到他的欣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默尔克赞美了歌德的诗歌,又问他有没有其他的作品。
歌德想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说:“我还写了一部戏剧,是关于我国最后一代骑士葛兹的,可赫尔德尔先生认为它是个失败的作品。现在,我正在修改它。”
默尔克很感兴趣,问歌德可不可以送自己一部分稿子看看,他对歌德说:“你的诗都写得那么好,你的戏剧也一定不错。”
默尔克还告诉歌德自己是先锋派杂志《法兰克福学者报》的主编,并诚恳地要求歌德为自己的杂志投稿。
在当时,《法兰克福学者报》大都是文艺界的名流作家才能投稿的报刊,歌德觉得默尔克先生太看得起自己了。
默尔克很快就看完了歌德的部分稿子,他给歌德回信时用热烈的语气鼓励歌德出版这本书,并说自己愿意做歌德的出版商。
默尔克还建议歌德继续对这部作品进行细心的修改,要求他注意把人物塑造得丰满一点,默尔克说,这样出版的书才会受到读者们的欢迎。
但这时的歌德却没有想要出版的意思,他苦恼地给默尔克回信说:“可赫尔德尔先生把它说成一钱不值呢,我也觉得写得很失败,就算是修改完后,恐怕也不会是成功的作品吧?”
默尔克却很看好歌德,他回信安慰歌德:“很多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修改了很多遍,才获得成功的。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信心和毅力。你的作品已经表明你是一个有才气的人了,相信自己吧!”
听了默尔克的话,歌德开始认真地修改起自己的作品,他不停地写呀改呀,改呀写呀,又再次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把稿子改好。
歌德将修改后的稿子寄给默尔克后,突然又一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想:“我修改得怎么样呢?默尔克还会那么看好我吗?唉!我总是让别人失望,以前是赫尔德尔,现在是默尔克。也许这次他再也不会对我那么有信心了。”
几天后,默尔克再次回信了,他在信中大力表扬了歌德修改后的稿子,并要求歌德将出版的权利授权给自己,他想要立即出版这本书。
歌德有点不敢相信,他亲自前往达姆斯塔特城找到默尔克,对默尔克说:“你真的决定了吗,真的要将它出版?”
“当然,我是说到做到的,就看你的了。”默尔克很有信心地说。
“可是,如果出版以后得不到读者该怎么办?”歌德还是很担心。
“不会的,歌德先生,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看过它,他一定会向其他人推荐这本书的。到时候,你会得到很多的读者,或者是整个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默尔克满怀信心地说。
默尔克的信心也传递给了歌德,他点点头同意正式出版。
不过,当时出版一本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这一年的年底歌德将书稿拿给默尔克到图书的正式出版,足足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1773年6月这本书才正式出现在德国的图书市场。
为了使这本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出书前,默尔克先生专门在自己主编的杂志《法兰克福学者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向人们介绍它,这样,当《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书本还没有正式发行前,人们就已经听说它了。
当书正式流入市场后,这本书很快就卖完了,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阅读,他们在茶余饭后都议论着这部作品,他们都为年轻剧作家歌德先生的大胆、深刻的写作风格所震动。青年们仿佛从书中看到一面“狂飙突进”的大旗,指引着他们走向自由的世界;老年人则反对其中对于暴力统治的歌颂;批评家们发表针锋相对的批评文章进行讨论。
歌德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这么受人们的欢迎,他觉得自己的成功都是拜默尔克先生所赐,他激动地找到默尔克,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说:“默尔克先生,让我怎么感谢您呢?”
此时,默尔克先生因出现盗版书,差点把本钱赔光,他正为没能挣得更多的出版费用而着急。听了歌德的话,他幽默地说:“歌德先生,只要你以后写出的作品都让我出版,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了!”
歌德重重地握住默尔克的手,同意了他的要求。
《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使年轻的歌德一举成名,仿佛是一夜之间,他就变为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到最高法院深造
歌德在加入当地律师协会不久,1772年5月25日,又获准进入韦茨拉尔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深造。
韦茨拉尔是一个只有四五千人的小城,这里并非最好的进修之地。只不过因为歌德的外祖父曾在这里工作了10年,所以,他的父亲便想让他在这里提高一些法律知识,以便得到晋升的机会。
可是,歌德对司法工作并没有多大兴趣。他到达这个小城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当地的青年作家一起度过的,他参加青年作家们各式各样的聚会,仿佛过起了第三次大学生活。
这年6月9日,歌德应邀到离韦茨拉尔两里地的福尔佩特豪森参加舞会。在舞会上,他认识了聪慧而贤淑的姑娘绿蒂·布弗。
当天,绿蒂穿着朴素的连衣裙,笑盈盈地走到歌德的面前,歌德觉得,她就像是一朵清新的春天的花朵。
朋友们向歌德介绍,在绿蒂14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留下绿蒂和10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病逝了。母亲在临终前把家庭重担托付给绿蒂,要她好好照料父亲,抚育弟弟妹妹,做弟妹们的“好妈妈”。绿蒂虽是次女,但他们的大姐卡萝莉妮不善于料理家事,于是,年轻的绿蒂一个人就负担起了10多口人的家务,并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
听说了绿蒂的故事,24岁的歌德马上喜欢上了这位妙龄女孩,他热情地邀请她跳舞,并和她愉快地交谈,舞会结束后,歌德又得到了绿蒂的邀请到她的家“德意志馆”做客。
歌德第二天就专门拜访了绿蒂的家。歌德非常喜爱孩子,他很快和绿蒂的弟弟妹妹们成了好朋友,尽管歌德的法律辩护词说得不好,但他却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围在他的周围,和他相处得非常愉快。
歌德很快成了“德意志馆”的常客,他几乎每天都要与绿蒂和她的弟弟妹妹们见面,他希望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心仪的女孩。
不过,歌德的这种愉快心情很快就被一件事破坏掉了。一天,当他再次来到“德意志馆”的时候,绿蒂的家里多了一位年轻帅气的先生。
绿蒂拉着这位先生的手,高兴地为歌德介绍:“歌德先生,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的未婚夫克斯特纳。”
歌德强忍着内心的悲伤和克斯特纳握手:“你好,我是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很高兴认识你。”
歌德真是难过极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心仪的女孩竟是有男朋友的,他感到太意外了。
歌德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快速地离开了绿蒂的家,他决定从此后再也不见绿蒂了。
这时,歌德才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绿蒂,他一次次地提醒自己:“哦,不行,绿蒂是已经有未婚夫的,我还是不要去见她了。”
通过和克斯特纳的交往,歌德发现,克斯特纳是一个沉着、真诚、见多识广、富于理智的人,他们很快也成为一对要好的朋友。歌德没事的时候,常常和克斯特纳愉快地交谈。
在“德意志馆”,虽然歌德名义上是绿蒂和克斯特纳的朋友,但歌德却又是克斯特纳先生的情敌。歌德对绿蒂的恋情一天比一天炽烈,后来几乎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善良的绿蒂看到歌德对自己的痴情,也非常难过,但她始终忠实于对克斯特纳的爱情,她能够给予歌德的,只能是友谊。
克斯特纳也是个胸襟非常开阔的青年,他明知道歌德热恋着自己的未婚妻,却对歌德没有一点妒忌、猜疑或憎恨,他始终尊敬歌德,同情歌德的痛苦。他信任绿蒂,真诚地爱着绿蒂,有时他甚至想到,让绿蒂和歌德相爱,是不是比起和他结合更能够使她幸福,但是想到失去绿蒂,他又感觉受不了。
歌德的心情更是复杂,他处在友谊和爱情、欢乐和痛苦、希望和失望相互交织的矛盾心理中,经过几天几夜的痛苦思考,歌德暗暗说道:“我不能再干扰他们的生活了,我需要换一个环境。”
9月上旬的一天,歌德最后一次来到了“德意志馆”,他和往常一样与绿蒂和克斯特纳愉快地交谈,他们像平常一样聊天,最后谈到了关于人死后是否会还阳的事情上来。歌德向克斯特纳两人提议,他们三人中,如果有一个人先死了,要是可能的话,就要把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告诉给活着的人。
绿蒂和克斯特纳高兴地接受了歌德的建议,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歌德对他们夫妻告别前的最后要求。歌德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亲爱的朋友,衷心地希望你们永远幸福!”
当天晚上,歌德给克斯特纳和绿蒂写了两封信,第二天清晨就不告而别,在给克斯特纳的信上,歌德写道:
我走了,克斯特纳,当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走了。请将附的这张便笺交给小绿蒂。我很镇定,但是你们的谈话把我扯开了。
此时此刻我只能对您说:祝您生活愉快。要是我在您处再停留片刻,我会抑制不住的。现在我只剩一个人了,明天我就走了。啊,我这可怜的人啊。
在给绿蒂的附笺上,歌德这样写道:
我当然希望再回来,但是天知道在什么时候?绿蒂,你的话是怎样深深地坠入我的心底,我知道这是和你最后一次见面了。不是最后一次,可是我明天就要离开了。
我走啦!不知道怎么会鬼使神差叫你们谈到那个话题上去,讲出我所感受的一切,唉,我在这儿所关怀的,是你的手,我最后一次亲吻了它;还有那间屋子,我将不再进入;还有你那亲爱的父亲,他最后一次看着我走出门外。现在我独自在这里,我可以哭泣了;我让你们幸福,我将留在你们的心中。我会再见到你们的,可是不是明天!告诉你的弟妹们,我已经走了。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在清晨临走前,歌德又在写给绿蒂信笺上添上几句:
绿蒂,行装已整理好。天亮了,还有一刻钟我就走了。我忘不了您给弟妹们分发面包的情景。
绿蒂,在我没有什么话可写的时候,我写这些,请您原谅。因为您知道一切,知道我这些天多么幸福。
我走了,去最亲爱的人们那里。但是为什么离开您?这就是我的命运。不管是今天,明天和后天,我大概不能再经常这样开玩笑了。我是快乐勇敢的人。
亲爱的绿蒂,您比上百的人更幸福,只是希望您不要对人冷漠。
亲爱的绿蒂,我感到幸福的是,我从您眼里看出,您相信我永不会变心。
再见!一千次道别!
写出传世名著
歌德离开韦茨拉尔,沿着莱茵河徒步旅行。一星期后,他坐在了莱茵河畔科布伦茨附近一幢漂亮的别墅里。
别墅的主人是一位刚成名的德国第一个女作家莎菲·拉·罗歇。她身旁站着16岁的大女儿玛克西米莉安妮。
小安妮开朗的脸,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眼睛。歌德一看见她,就想起绿蒂,歌德在自传《诗与真》中回忆说:“两个女儿跟我在一道。其中大女儿对我特别有吸引力。在旧的爱情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新的爱情就萌芽,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这正像刚在落日茫茫的时候,新月从对面出现,看见日月双悬的两重光辉而欢悦不胜那样。”
歌德和小安妮相处了短短的5天,遗憾的是这个少女拒绝了歌德的追求,直至晚年,歌德还没有忘记这位少女的黑亮的眼睛。
歌德回到故乡法兰克福后,重操旧业,从事律师业务。他虽然才华出众,出口成章,但却不是个打官司的能手。在唇枪舌剑的较量中,他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因此业务清淡。这倒给了他较多的时间从事他所喜爱的文学和绘画,他写了一些剧本、诗歌和理论批评文章,在法兰克福的刊物上发表。
又过了一段时间,歌德在自己的家乡法兰克福的街头意外地遇到了克斯特纳。他们激动地拥抱了对方,彼此述说着分别后的情景,此时的歌德才彻底明白,自己虽然已经把对绿蒂的爱转移到了16岁的小安妮身上,但他对绿蒂仍然没有忘怀。
和克斯特纳再次分别后,歌德开始给克斯特纳和绿蒂去信,他给绿蒂寄去大量的信件,向她倾诉自己的相思之情,求她不要忘记自己。他还在自己床头的墙上挂着绿蒂的剪影,以便朝夕相见。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尽管歌德一次一次地向克斯特纳述说着自己心中的矛盾与对绿蒂的爱,但克斯特纳和绿蒂最终还是结婚了,歌德非常伤心,他没有去参加他们的婚礼,而是选了一对结婚戒指送给这对朋友。
在克斯特纳夫妇结婚后不久,从韦茨拉尔传来歌德的另一个朋友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
耶路撒冷是歌德在莱比锡大学时的同学,他身材中等,身体健美,长脸带圆,金发碧眼,常爱穿着蓝色的礼服、浅黄色的背心和裤子,以及褐色的长靴。
毕业以后,他在驻韦茨拉尔的布隆斯维克公使馆里做秘书,和克斯特纳是同事。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和剧作家莱辛很要好,莱辛很赞赏耶路撒冷的才华,常在自己编辑的报刊上发表耶路撒冷的文章。
他爱好文学和艺术,这方面和歌德的兴趣相似,歌德去韦茨拉尔后,曾和他见过几面。
耶路撒冷生性比较沉默抑郁,好幻想,他的这种性格和公使馆里的官僚习气格格不入。这个受到压制的孤独青年常常深夜独自在月光底下漫步,在一些悲剧中寻找自己的知己。他爱上了一位同事的妻子,就如同歌德爱上绿蒂一样,自然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爱情。
在工作上、社会上、爱情上的处处碰壁,使耶路撒冷的性格忧郁而懦弱,他没有像歌德那样毅然地从不幸的旋涡中脱身出来,而是采取了消极的手段,借了朋友克斯特纳的手枪,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听到耶路撒冷的死信后,歌德立刻给克斯特纳写信,对这个不幸的消息表示震惊。克斯特纳回信将耶路撒冷失恋和自杀的详细情形告诉了歌德。耶路撒冷的死成了一根点燃的导火索,引爆了歌德胸中埋藏已久的炽烈的感情,他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他一边哭一边想:“啊!我和耶路撒冷的遭遇是多么的相似,难道失恋就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只有用自杀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歌德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觉得自己必须寻找一个什么方式发泄一下,可是,他想了很久,却一直找不到该用什么方式平静心情。
就在这个时候,歌德的第一部作品《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出版,默尔克先生同他见了面,希望他再接再厉写出更好的作品。
默尔克先生的提议让歌德精神大作,创作的激情又一次回到了他的身上,他要用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苦闷,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把自己深爱的绿蒂和朋友克斯特纳,以及耶路撒冷的故事都写进作品,他不停地写呀写呀,写得手发痛、发酸,却就是不肯停下来。一个月以后,歌德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二部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是一部自传体和书信体小说,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少年维特到一座小镇来处理母亲的遗产,淳朴的农民和天真的儿童使他感到一种新的希望。
在一场舞会中,维特爱上了一个叫绿蒂的姑娘,认为她体现了作为一个人的纯真本性,但绿蒂无法与他结合,因为她早已和别人订婚,这引起维特巨大的痛苦。
分手之后,维特又把幸福寄托在当外交使团的官员上,但是,他憎恶封建的官场生活,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一场个人的灾祸使他落荒而去。他又回到绿蒂那里,这时绿蒂已决定嫁给别人,她不敢也不可能追随维特那坚决而大胆的叛逆行为。
维特陷在爱情中不能自拔,他决定以一死求得感情的解脱。他前去向绿蒂诀别。在吟诵苏格兰诗人奥西安的《塞尔玛之歌》时,他情感迸发,在狂热中把绿蒂拥入怀中,发狂地吻她。
绿蒂庄重地拒绝了维特。他又爱又恨地对心爱的人说:“你不会再见到我了。”
第二天,维特从绿蒂那里借来了手枪,在房间里自杀了。
歌德把这部稿子交给默尔克先生出版,正在排印的过程中,歌德又得知自己的心上人绿蒂做了母亲的喜讯,他高兴地写信去表示祝贺,并要求克斯特纳夫妇为自己的孩子取名为“沃尔夫冈”,因为,那是歌德自己的名字。
歌德还把自己即将出版下一部新书的喜讯告诉给了克斯特纳夫妇,他在写给他们的信件中说:“不久,我将给你们送来一位朋友,他和我非常相似,希望你们喜欢他。他的名字叫维特,他现在和过去都是……好吧,让他自己来告诉你们吧!”
这一年9月,也就是歌德离开韦茨拉尔的两年以后,《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了。歌德没有想到,这一本薄薄的小书,一经出版,便立即倾倒了成千上万的读者,歌德高兴地给克斯特纳夫妇也寄去了一本样书,他想要好友和自己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但是,让歌德没有想到的是,尽管他的这本书得到了绿蒂弟弟妹妹的喜爱,却影响了克斯特纳夫妇的生活。因为,好奇的读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书中故事的原型人物,他们认为维特的自杀都是由于克斯特纳夫妇间接造成的,各种流言飞语在克斯特纳夫妇周围传开。
一向冷静的克斯特纳先生再也受不了了,他生气地给歌德写信,说歌德不应该用部分原名,以及在书中编写一些不该有的情节。
歌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书对朋友造成的伤害,他立即为他们回信,一面解释这是写作艺术的虚构,不是真实事情的记录,一面央求克斯特纳的原谅,他在信中这样说:
亲爱的愤怒的朋友,我必须立刻写信给你们,我要解除我心头的重负。木已成舟,书已经出版了,如果你们能够原谅我,原谅我吧。我迟早会听到,事实证明你的忧虑是多余的,你也确实感到这本书是虚构和实事交织起来的。
亲爱的克斯特纳,你已经竭力使我的辩解站不住脚,我还能说些什么呢?然而我心中还有很多的话想说,虽然我无法表达。我只好沉默,但是我必须依旧保留那甜蜜的预感,我希望永恒的命运会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联系得更加紧密……
歌德把信寄出去后,焦急地等待着朋友的回音,他自言自语地说:“希望克斯特纳先生可以不去理会那些流言,希望我们的友谊可以继续。”
克斯特纳先生果真原谅了歌德,他们的友谊恢复了,歌德感到无比幸福。
虽然歌德和朋友的友谊恢复了,可他的这本小书却在外界引起狂风暴雨般的反响,围绕这本书,毁誉交加,反对和赞美的声浪一阵高于一浪。
在反对者中间,有的是恶毒攻击,肆意诋毁,有的是善意批评,诚恳建议。最狠毒的批评来自一本正经的天主教会,他们认为《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淫书”,并要求政府出面,禁止此书的发行。
封建反动当局,还利用手中的特权,采取禁售和没收的手段,企图将该书扼杀在摇篮里。
在莱比锡等城市,政府明令禁售,违者处以罚金;在意大利米兰刚出现《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当地大主教便吩咐僧侣们在各地区把整版译本都买去,然后偷偷摸摸地销毁;而其他国家,如丹麦,也把它列为禁书。
但是,禁售和反对的声音远远敌不过赞美的声浪。《少年维特之烦恼》一出版,立刻风靡德国和欧洲,倾倒了一代青年,很快译成英、法、意、西等20多种文字,有些国家还出版了几种不同的译本。
在青年中间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维特热”,他们穿上维特式的蓝色燕尾服,黄色背心,讲着维特式的话,模仿维特的一举一动,也有极少数人甚至依照维特的自杀方式,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面对少数人的自杀事件,把《少年维特之烦恼》视为眼中钉的天主教会借题发挥,大肆攻击。
有一次,英国主教布里斯托会见了歌德,布里斯托用非常粗野的态度质问歌德:“你知道吗?你的‘维特’使欧洲一些青年人模仿维特的样子去自杀,这是你的罪过,难道你的良心没有受到责备吗?让人走向自杀是不道德的,要受到上帝的惩罚和谴责的。”
歌德对盛气凌人的主教大人毫不示弱,他即刻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你有什么资格责备我?难道你的罪过还小吗?我问你,有些大人物发动不义的战争,把数万民众送上战场,一死就是八九万人,难道这不是残暴的行为吗?你为什么不谴责,反而为他们歌功颂德,唱‘颂圣诗’!”
“还有,你经常用地狱的惩罚来说教,让一些胆小可怜的人精神失常,有的被关进疯人院,过一辈子悲惨痛苦的生活。还有,你们用违反理性的传统教义,让人们以死去寻找天堂幸福,你说,你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
停了一下,歌德又接着说:“至于对我的作品,你完全是曲解。你对一部被某些心地褊狭的人曲解了的作品横加斥责,而这部作品至多也不过使这个世界甩脱十来个毫无用处的蠢人,他们没有更好的事可做,只好自己吹熄生命的残焰,我自以为这是替人类立了一大功,值得你感谢。”
歌德这一番话,说得主教大人哑口无言,布里斯托转而变得对歌德彬彬有礼,他要求歌德想办法劝阻那些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而模仿维特自杀的年轻人。
歌德也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深感自己的小说受到了人们误解。在《少年维特之烦恼》再次出版时,歌德在扉页上题了一首诗,劝告青年人,不要效仿维特,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绿蒂与维特》。诗的内容如下: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哪个不会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之至圣至神;
啊,怎样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声;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灵正在向你目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吧,不要步我后尘!
歌德希望人们看到这首诗以后,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中清醒过来,以此减少再步“维特”后尘的年轻人。
这本书是一本很平常的描写三角恋爱的小说,为什么竟然轰动一时呢?根据歌德自己的分析,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在当时,德国还是一个封建社会。人性受到压抑,个性没有解放,恋爱没有自由,青年人受到各种封建观念的束缚,他们的种种热情得不到激励,空有雄心难以干一番事业,只能在精神空虚的生活中彷徨、感伤、厌世。当时的青年中已埋藏有厌世观的炸药,一触即发。所以,这部小说受到精神苦闷的青年的热烈欢迎。
对于歌德书中维特自杀的结局,不少卓有成就的知名作家却多有微词,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尼古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阅读完《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后,写了一本《少年维特的喜悦》来和歌德唱对台戏。
尼古拉将歌德的结尾改成了当精神错乱的维特准备自杀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医生偷偷地用一把装着鸡血的手枪换下了维特的手枪。结果便出现了自杀不成,喷了一身的鸡血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后来绿蒂嫁给了维特,故事以大团圆结束,皆大欢喜。
歌德看到尼古拉居然篡改自己的作品,写出这样拙劣的作品,真是哭笑不得,他写了一首很短的嘲笑诗《维特墓前的尼古拉》,又写了一段绿蒂与维特对话的小剧,将尼古拉戏谑一番。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遭到了各种禁止和议论,但这股热浪不但在德国流行一时,还波及英国、法国、荷兰和北欧诸国,在各个阶层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艺界的知名人物,像歌德的前辈、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克洛普施托克,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赞美备至,连叱咤风云、戎马半生的法国大皇帝拿破仑也对《少年维特之烦恼》十分喜爱,共看过7遍之多,在远征埃及途中,拿破仑也不忘记把它带在身边。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体现“狂飙突进”运动实绩的最主要作品,维特那种渴望摆脱时代一切束缚的叛逆者形象,同《铁手骑士葛茨·冯·伯利欣根》一样,也是“狂飙突进”运动中的一个英雄形象,被誉为“钉在十字架上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
在人们的毁誉声中,26岁的歌德一举登上了世界著名文学家的台阶。
进入魏玛宫廷
歌德的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引起轰动之后,他接着写了不少的文章和作品,例如《论德意志建筑艺术》、《暴风雨中漫游人之歌》、《萨图罗斯》、《戏剧协奏曲》、《众神、英雄和维兰特》、《艾尔温和爱尔米勒》和《牧师的信》,未完稿《浮士德》、《普罗米修斯》和《穆罕默德》等。
这些文章和作品有的还放在抽屉里没发表,有的发表了,也没有引人注意。只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给歌德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随着这部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歌德的名字越传越远,他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来信,来信大都是赞美歌德的文章,这令歌德更加勤奋地写作。
1774年12月的一天,歌德正在家里构思一部作品,他的母亲推门进来告诉他说:“孩子,外边来了一位名叫克内贝尔的先生想要见你呢!”
歌德很奇怪,因为他从来就不认识这个人啊,他对母亲说:“是怎样的一位先生呢?”
母亲说:“哦!他说是你的读者。”
歌德最尊敬自己的读者了,他马上放下笔,去客厅会见客人。
客人见到歌德自我介绍说:“您好!歌德先生,我是魏玛公国的宫廷使者克内贝尔。我国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君主从卡尔斯鲁厄回魏玛,路过法兰克福,现住在罗马恺撒旅馆内,我奉君主之命,特来‘召宴’先生。”
听说对方是宫廷使者,歌德立即请他入座。他诚恳地询问克内贝尔:“可是,我和公爵并不认识呀?他为什么要召见我呢?”
克内贝尔回答:“是的,先生,我国公爵很喜欢您的作品,他认为维特的死,社会是应该负有责任的,您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部社会小说,因此,我国公爵很希望能够和你详谈一次。”
歌德立即决定和这位公爵先生见面,他换了一身庄重的衣服和克内贝尔一起前往罗马恺撒旅馆。
歌德以为“召宴”就是召来赴宴,接见后会有宴席,可魏玛君主并没有进餐室,反而下楼出门,坐上马车上街去了。剩下歌德一人站在街上发愣,他没有向君主行告别礼,却见君主回头向他诡秘地一笑。
歌德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回家后便询问见多识广的父亲。
他的父亲卡斯帕尔先生解释说:“真是个孩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所谓‘召宴’就是口头上的一句应酬话,并非真的宴请。”
歌德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无知,才闹出笑话来,他心想:魏玛君主可能觉察出我的可笑行为,我真应该多多学习一些宫廷的礼节。
第二天,歌德在街上遇到了克内贝尔先生,他用和蔼的态度对歌德讲了上次召宴的事,并用委婉诙谐的口气责备他行为的不妥。歌德一面感谢克内贝尔,一面请求他代自己向君主郑重致歉,请其宽恕自己的过失,并希望再次得到公爵的接见。
过了几天,魏玛君主又请歌德到旅馆相见。当时这位君主刚刚执掌政权。歌德走进君主的房间,朝君主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来,审视对方,正好与君主的眼光相遇,他俩都笑了。
歌德本想与君主谈诗歌小说,可灵机一动,忽然觉得这位刚刚执政的君主会对国家大事更为关心,凭着自己几年来的律师工作经验和阅历,凭着自己的政治知识,能很好地发表一些政论。两人没有谈上几句,歌德就把话题引到治理国家大事上,他的精辟见解和论述,一下子赢得了这位天真的年轻君主的好感。
这位名叫卡尔·奥古斯特的公爵刚满18岁不久,他才从自己的母亲安娜·阿玛丽亚手里接过权力。安娜·阿玛丽亚因丈夫早死,两个儿子尚未成年,曾做了16年的摄政王。她是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和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胞妹之女。魏玛公国由于依附普鲁士,在7年战争中也跟着受害,承担了不少军费,多亏安娜·阿玛丽亚很能干,才渡过难关。
1762年她任命封·葛茨伯爵负责两位王子的教育工作。葛茨伯爵本人富有外交经验,又聘请一批有才学的家庭教师和耶拿大学教授任教,因此,两位王子均受到了良好教育。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数学、骑术、斗剑、戏剧表演和舞蹈等都曾学过。
奥古斯特公爵初掌国政,雄心勃勃地准备干出一番事业,他对歌德如此丰富的知识感到惊异。他暗中思忖:这个人将是我的一个多么好的大臣。而且,他看中歌德是一个猎趣的伙伴,一个极妙的感情解说者,因此他断定没有别的良师益友比歌德更有能力帮助自己成为一个成熟的统治者。公爵这么想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法兰克福。
1775年9月,公爵和新婚夫人路过法兰克福,他诚恳地邀请歌德访问魏玛,歌德本来就想出去走走,也就愉快地答应了。因为公爵还有别的事情,不能和歌德一起回魏玛,他对歌德说:“我们要先走一步,下个月初我会派马车和宫廷侍从来接你。”
歌德愉快地答应了。没想到,歌德在等待公爵派车来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原来,公爵派来迎接歌德的宫廷侍者并未在10月初如期到来,而歌德已事先向众亲友辞别,行装都预置好了,在这种情形下,歌德只好暂居家中,埋头创作计划中的戏剧《埃格蒙特》。
等待,是一段难熬的时光,好多个夜晚,歌德都不能安心待在家中,他披着宽大的外套在街上闲游。
看到儿子焦急不安心乱如麻的样子,歌德的父亲卡斯帕尔先生发了话,他说他看不惯小国君主那种派头,也只有在法兰克福这个小地方他才能获得尊敬。他劝导儿子说,坐着马车到魏玛那个边远的默默无闻的小城市去,不如去意大利旅行。
接着,卡斯帕尔又为儿子分析说:“上次召宴就是一种虚无的宴会,就是存心要愚弄人。这次的邀请恐怕也是一种空中楼阁,我很怀疑会有什么使者和马车来接的事。这很可能是一种恶作剧,是作践和侮辱我们。我觉得,与其你在家傻等着,还不如马上出去旅游,这样,也好避免亲朋好友笑话你。”
歌德一直等到了10月的月末,终于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去意大利旅游。他选择了从海德尔堡到格劳本敦或提罗尔,再到阿尔卑斯山这条路线去意大利。
1775年10月30日,歌德从法兰克福动身,首先去了海德尔堡,恰在此时,因种种原因耽误了行程的魏玛宫廷武官快马加鞭赶到法兰克福。当他们得知歌德已经外出,便赶忙送快信到海德尔堡将歌德截住。
歌德为自己的轻率和耐心不足而抱歉,他决心随武官访谒魏玛。歌德迈上了前往魏玛的豪华马车,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并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故乡。
显露政治才能
1775年11月7日凌晨5时,歌德在内侍总管克内贝尔的陪同下,到达了魏玛。
魏玛是1741年建立的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公国的首府。这个公国是当时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300多个邦国中最小的邦国,面积约合55平方英里,人口不过11万。年国库收入只有6万塔勒,这相当于英国或法国一个地主的收入。因此魏玛公国经常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债台高筑。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的祖父暴虐无道,大兴土木,区区小邦,竟维持一支4000人的军队。1748年他去世时欠的债务高达36万塔勒。
魏玛市就更是一个弹丸之地,居民6000人,只相当于法兰克福郊区萨克森豪森的人口。赫尔德尔称之为“介于村庄和宫城之间的地方”。
初到魏玛,这里的市容给歌德的印象很不好。入城的路是乡间土路,连街道都谈不上。城内房屋稀少,而且简陋不堪。宫殿及其配房约占全城房屋总量的1/3。两年前宫殿失火,残垣断壁,烟熏火燎过的残迹历历在目,更添几分荒凉。
下车后,歌德暂住在克内贝尔矮小的府邸里。
此时的歌德已经是全国知名的人物,他又是公爵请来的客人,因此,他的到来引起了魏玛的巨大轰动,不少人效仿他,穿上“维特服”。
初到魏玛时,歌德主要是陪着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玩耍。年轻的公爵先生有着火山一样的气质,行为放荡不羁,喜爱运动和文艺,但缺乏政治家的风度和统治国家的经验。他邀请歌德来魏玛,并不是真正了解和看重这位诗人的天才,更多的是想找一位游乐的伙伴。
歌德和公爵朝夕相处,几乎形影不离。在开头的两个月里,他们经常骑着烈马,跋山涉水,外出狩猎,晚上就在旷野里露宿,有时生起一堆篝火,和乡村姑娘们翩翩起舞。
冬天湖面结冰,魏玛人还没有时兴溜冰,歌德带头在冰上施展飘逸潇洒的舞姿,一时间,在“天鹅湖”上溜冰成了上流社会人士时髦的娱乐。有时候,在湖上点燃火炬和灯火,点放烟火,奏起音乐。一些贵妇人乘着冰橇,在喧闹的湖面上来回疾驶,她们的脸上戴着假面具,恣情嬉笑,就像是在过狂欢节一样。
歌德以他的才华、风度和青春的活力不仅征服了年轻的公爵,也使宫廷圈子里的不少人为之倾倒,奥古斯特公爵的母亲阿玛丽亚女公爵热爱天才,歌德的才能令她折服。
实际上,歌德表面上是陪着奥古斯特公爵玩耍,私底下,他却在认真地观察魏玛的政治情况。他要弄清魏玛公国各方面的事情,要把周围的大臣、贵族的情况弄清楚,以便决定他今后的从政行动。经过近3个月的了解,他已经把情况掌握了。这时他脑子里转着一个大问题:留在魏玛,还是离开?
歌德需要把这个重大决策想清楚。圣诞节时,他暂时撇开公爵和宫廷生活,跑到远郊的山村里,过几天宁静的生活,把问题好好地想一想。
歌德反复地思考着去留的利弊。他认为,奥古斯特公爵是重视自己的,还有邻近的艾泽纳赫公国的君主也重视他,他们会让他参与政权工作的。歌德还设想了一个治国的纲领,有信心把这里治好。经过一个半月的思考,他终于作出决定:“我要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一切宫廷的和政治的事务。”
在山里,歌德一封封地给君主写信,在信中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亲切的问候。他在信中有意地讲了一个《圣经》中的故事:描写上帝毁掉了一个国家,毁掉了这里的一切,赶走了居民,那些快快活活的人们如今都发出痛苦的呻吟。暗示作为君主的公爵应该管好国家大事,不要让黎民百姓遭受痛苦。
有一天,歌德觉得自己应该询问公爵是否决定留下自己的问题,他便向公爵写去了一封辞行的信。
公爵很快就回信了,他在信中对歌德说:
歌德博士,我真诚地恳求您,回到魏玛来,不是作为客人,而是作为大臣。希望您答应我的请求;帮助我治理魏玛。
永远爱你的奥古斯特
歌德终于从山村返回到魏玛市,公爵知道歌德回来的消息,想尽办法要把他留下。歌德在魏玛没有职务,也没有工薪,而他父亲也不给他分文,公爵便一次又一次地给他送钱用,并给歌德在伊尔姆河畔买了一套带花园的房子,让他住下,请求他帮助料理宫廷事务。
歌德当然非常愿意留在魏玛,因为他觉得留在这里比待在自己家当律师要好得多,他给自己的朋友写信说:“我大概将留在这里,尽我之能做一些事情,逗留时间的长短只好听从命运的安排。哪怕只有几年时间,也总比待在家中虽有志向而无所事事要好得多。在这里,我的地位够优越的了,现在该我来认识一下这块土地了,只是这就已经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公爵也因我的到来而热爱工作了,而且,由于我完全了解他,我对许多事情都毫不担心。”
歌德建议奥古斯特公爵,让把具有自由思想的狂飙运动的主将赫尔德尔牧师请来做本区的主教。君主不顾这里大多数僧侣的反对,马上就答应了。
此时,歌德的心里隐藏着魔鬼普罗米修斯的宏伟计划。他要把魏玛小君主造就成为大人物。他要在公国内建立巨大的功业。他要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和智慧去奋斗。
1776年6月,奥古斯特公爵和大臣们讨论让歌德以公爵私人顾问的身份作为枢密参事正式参与魏玛国政。
这可气坏了宫廷中的一些老大臣们,因为歌德虽享有文名,但究竟有没有处理行政事务的能力尚不可知,而且歌德还不是贵族,他怎么能够担当这个职位呢?但宫廷年轻的贵族们却非常支持公爵的决定,他们寄希望于歌德大展宏图,改变其时死水一潭的政治局面。
这样一来,在魏玛中枢领导机构中形成了两派:少数派拥护歌德,主张建立新的制度;多数派都是老贵族,他们以首相冯·弗里奇为首,坚决维护传统的保守的政治制度。老首相对任命歌德为枢密顾问官提出抗议。他向公爵提出,如果让歌德参加枢密会议,他就辞职。
在这两难之中,奥古斯特公爵听从了母亲的教导,对这位父辈的老臣进行劝说,要求他留下。
为此,公爵解释说:“歌德博士虽然不是贵族,可他有处理事务的才能,如果不把一个天才人物放到能发挥他的才能的位置上去,那就是糟蹋人才……世人反对我把歌德博士安排到我的最重要的枢密院去工作,说我不考虑他以前既非行政官员、教授,又非宫廷职员或政府职员。世人的这种反对是根本不会改变我的决定的。他们的反对是出于偏见,但是我和每一个愿意履行自己义务的人一样,并不是为了得到荣誉干事的,而是为了对得起上帝和自己的良心。”
经过公爵和其母亲的调解,弗里奇首相终于收回辞呈,答应同歌德一起共事。
实践表明,歌德并没有辜负公爵的厚望,他雄心勃勃、兴致冲冲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在这期间,他在给好友的信中说:“如今,我已经尝到宫廷生活的滋味,现在我还想对治国安邦之事一试身手,并这样干下去。”
歌德分管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大到参与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时期欧洲宫廷之间的高级政治谈判,小到制定防火条例,重新开发关闭的铜矿和银矿。
最初,歌德并没有具体的工作范围,只不过是公爵的私人顾问。这年9月以后他才成为正式的枢密顾问官,掌有实权。
同年11月1日,歌德在自己的花园中种下一棵菩提树,赋诗一首,题名《希望》,诗的内容如下:
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所成就,硕果累累。
高贵的幸运,请你让我完成手里的日常工作!
别让我搞得筋疲力尽!这并不是空虚的梦想:
这些树木,现在是木桩,将来总会结实而成荫。
歌德用诗勉励自己,把手中的每件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公爵对他更有信心了,让他担任了更多的事务工作。
歌德本来就想干一番事业,所以他办事极其认真。他亲自下去访贫问苦,体察民情。他的足迹踏遍了整个萨克森。在埃尔富特附近的阿波尔达发生大火,他闻讯后立即赶往出事地点指挥救火,他在救火中被烟熏火烤,眼睛感到灼痛。大火烧了一天才被扑灭。他向公爵提出了他拟定的防火条例。
伊尔姆河和萨勒河泛滥,歌德又匆匆赶往耶拿去处理水灾。他真正关心人民疾苦,全心全意地为他们工作。在头4年,他的工作很有成绩。在他的领导下,废弃了40年的伊尔梅瑙矿区恢复了铜矿和银矿的开采。1777年11月他去视察了哈尔茨山矿区,然后组织了专门的领导班子——矿业部。
1777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军备大臣和筑路大臣,从此在魏玛公国各地奔波,招募和装备新兵,统领全邦500多名士兵从事警卫和联络工作,主管邦内的道路建设以及防洪和水道设施的建设,不久又接受委任,监督纺织品的生产,调查各地地质状况,组织木材贸易等。
两年后他主管魏玛市的城市建设工作,负责修筑全城的人行道和重建被大火烧掉的王宫。
歌德陷于各种事务之中,他确信只有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他在日记中写道:“繁忙的压力对我来说是件很美的事。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所事事。如果一个人无所事事,即使生活再富裕,也会觉得厌烦的。”
歌德的努力得到了公爵的奖励,在他年满30岁的时候,公爵提拔他当上国防大臣和公共事务大臣,这可是一个平民能够达到的最高的职位了,歌德在接受新的任命后说;“真像做梦一样,在我30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德国公民能够达到的最高职位。”
为了表示感恩和祈求神灵,歌德在魏玛公园树立了3位神灵的纪念碑:在公园的中心位置树立希腊神话中管理幸福与机运的女神提贺的纪念碑,希望她能给人们带来好的机运,使人们获得幸福;提贺的右边是罗马神话中守卫边境的神,希望她能给人们带来和平和安宁;提贺的左边是高擎火把、照亮人间的天才女神,希望她给人间带来智慧和才华。
歌德当了国防大臣和公共事务大臣,才真正地掌握了实权。他想要打破沿袭的旧制度,进行新的改革,确确实实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歌德的得势,使老首相弗里奇有大权旁落的失落之感。他对歌德的飞黄腾达无可奈何,只有暗中嫉恨而已。老首相这时写了一部著作,在书中猛烈攻击了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借以发泄他的怨怒和愤恨。歌德看了,一笑了之。他不愿意加深和这位老臣的矛盾,极力采取宽容忍耐、迁就妥协的态度。
1782年,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为歌德向皇帝约瑟夫二世申请贵族称号,这一年6月3日,歌德接受了皇帝颁发的贵族证书,成为一名功勋贵族。这就意味着,从此歌德有资格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加上一个贵族的标志。
公爵的这一举动把一些世袭贵族激怒了,他们表示激烈反对,并向社会各界散播各种中伤歌德的话:“一个法兰克福市民阶层出身的人竟然挤进了贵族的行列,和我们平起平坐,叫我们这些生来就是贵族的人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但是,公爵非常信任歌德,他的赞扬令歌德很满足。这一年,公爵又任命歌德为财政大臣,掌管公爵以及群臣的预算,自此他大权独揽,成为公国内极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物。
第二年,歌德搬到了公爵赐予的位于弗劳恩普兰大街的寓所,这是他来魏玛的第八个年头。尽管他不愿意离开更靠近森林、河流和星星的伊尔姆河畔,但公爵觉得只有弗劳恩普兰大街的房子才配得上歌德贵族的身份。
在从政期间,歌德认真地研究了魏玛军事、法律、国家情况、居民生活情况和各种政策。接着在枢密会议上提出他的政策方案,他大胆地提出:魏玛国应该与一些小公国结合成君主联盟,来对抗普鲁士和奥地利两大国对它们的欺压。
然而,歌德的这些建议遭到了公爵的反对。软弱的魏玛君主就连普鲁士国王要强行在他的境内征兵,他都不敢反抗,他用什么来赞成歌德的方案呢?
歌德究竟是位诗人,具有诗人的敏感、道德和同情心。他因工作需要,常到各地视察。他在视察哈尔茨山时,目睹了农民的贫困和惨境,深感忧虑。农民都是些老实人,“勤劳和俭朴”。但是他们太穷了,穷得连纽扣都买不起,工作服没有纽扣,而用自制的皮带系着。农民住的是草房,一旦着火,等不到救火的人赶到那里,房子已烧成废墟。歌德主张为他们改建砖房,但是农民没有钱买砖。即使有钱,砖瓦厂也造不出那么多砖瓦来。
另外,农民还缺少耕畜。根据牧场法,佃农和地主有权让农民毁掉价值低的牧场,而不是去改造它。歌德眼见到这种陈规陋习,目睹这种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却无能为力。奥古斯特公爵秉承其祖父的打猎爱好,经常出猎野猪,使田地荒芜,歌德常劝诫公爵,多次同公爵发生争执,但没有用。
阿波尔达是魏玛公国唯一的工业区。这里有纺织工场。歌德看过后写道:“织袜工从新年弥撒以来,一直静静地待在100把椅子上。工场手工业同业公会帮不了忙。这些人一年到头真可怜,为了糊口呀。”
为了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歌德采取了发展生产、厉行节约的措施。他要求削减捐税,减少军费支出。1784年7月6日,他在伊尔梅瑙修订税务法。同年11月30日向公爵提出报告,谈到荷兰联合共和国向魏玛公国借兵之事。
但是,公爵不可能也不愿意支持歌德采取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尽管如此,歌德仍努力地要管好这个国家,只是他突然有了身心疲惫的感觉。
创作爱情诗歌
在魏玛,当歌德工作不顺心的时候,他就会去夏绿蒂·冯·施泰因夫人的家,那是一位对歌德的一生有极大影响的女性。早在歌德来到魏玛的一周后,他就认识了这位朋友。
施泰因夫人比歌德大7岁,父亲是魏玛内廷总监,她16岁时成为魏玛公国女摄政安娜·阿玛丽亚的宫廷女官,22岁时由父母包办嫁给了出身贵族、担任宫廷御马监、长得一表人才的约阿西斯·冯·施泰。结婚后11年内生了7个孩子,其中4个夭折,留下了3个儿子。
施泰因夫人喜欢穿白衣素服,披一头黑发,是并非出众的美人,但其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精通音乐,善于鉴赏诗歌,画也画得不错。只是由于体弱多病,长得黄皮寡瘦。加之她同男爵的婚姻又缺乏感情基础,便形成了一个愁怨少妇的模样。这和歌德以前见识过的少女形象大不相同。两人第一次见面,歌德就为她的冷艳所吸引,他觉得这位半老徐娘也另有一番风韵,尤其是施泰因夫人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显出女性的温柔贤惠。
1776年1月8日,歌德给她写了第一封感谢信,谢谢她送来了香肠。20天后,他在信里已称呼她“亲爱的天使”。以后他甚至称呼她“我的姐姐”、“我的母亲”和“圣母”了,施泰因夫人成了歌德在魏玛的最知心的朋友。
歌德的好友知道歌德正与一个有夫之妇交往,便时时提醒他,警告他不要沉迷下去,但歌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从他们认识的第一天起,他们两人几乎天天见面,并经常在一起用餐,歌德还几乎天天给她写信。
施泰因夫人与歌德的这种依恋感情不同于歌德先前认识的那些女性朋友,因为无论是热烈的小安妮特、深情款款的弗里德莉克,还是理智的绿蒂,她们都让歌德感到心中内在的压力,而这位比他年长的已婚女性却对他没有任何要求。他们在一起朗读歌德喜爱的荷马诗篇和斯宾诺莎的作品,她为他誊写草稿,彼此融洽无间。
歌德给好友写信解释说:“这位夫人对我的重要性,对我具有的力量,我无法另作解释,只能说是由于轮回。是的,或许我们前世是夫妻,现在我们互相了解了,却蒙在幻雾里。”
歌德的内心非常矛盾,他深爱着施泰因夫人,但她又是比他年长的有夫之妇,为此,他们之间的爱情不像歌德以前同女友之间的爱情那么纯洁、热烈,他必须理智和冷静地对待。
这位天才的诗人由于感情的激发,为施泰因夫人写了大量的情诗,这些诗歌相当于歌德为以前的女友写的情诗之总和,著名的《你为何赋予我们慧眼》就是其中的一首:
你为何赋予我们慧眼,让我们
充满预感地看到我们的未来,
让我们在幻想之中认为永不会
获得幸福的生趣和幸福的爱?
命运啊,你为何给我们这种感觉,
让我们互相看出对方的心事,
让我们从一切奇妙的纷繁现象中,
看出我们之间的真正的关系?
唉,有多少人糊里糊涂地行事,
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
没有目标,荡来荡去,无望地
在估计不到的痛苦中疲于奔命。
可是当那意外的曙光突然间
带来喜悦,他们又发出欢呼,
只有我们,相互之间的幸福,
却不让我们这一对可怜的情侣,
只管相爱而不互相了解,
别看到对方过去所无的情况,
而只要老是追求梦幻的幸福,
即使在噩梦之中也兀自彷徨。
沉湎于空虚之梦的人很幸福!
怀着空洞的预感的人是福人!
而我们的现状和眼力,真不幸,
却更使我们的梦和预感有确证。
说吧,它怎么把我们紧缚在一起?
唉,在前世里,你大概是
我的姐妹或者是我的妻子。
你了解我的性格的每一个特征,
你听出我心弦的最纯的声音,
任何凡人的肉眼都难以看透我,
而你,却一眼就能够看得分明。
你给我的热血滴注清凉剂,
你指引我脱离狂乱的迷途,
躺在你那天使一般的怀中,
我的破碎了的心会获得康复。
你像使魔术一样把他拴住,
让他糊涂地度过好些日子。
有什么幸福可比那欢乐的良辰,
那时,他躺在你脚边,满怀谢意,
感到他的心紧靠你的心而振奋,
感到他自己在你的眼前很愉快,
他的一切感官都豁然开朗,
他的沸腾的热血平静下来。
但尽管如此,在我毫无把握的
心灵的四周,虽还有回忆漂动,
真实的往事永远铭感于心,
新的情况却产生无限苦痛。
我们现在就像是半死不活,
最亮的昼光也显得昏暗模糊。
但愿折磨我们的命运,不会
使我们改变,这才是我们的幸福!
在爱情的培育下,歌德这一阶段所写的抒情诗,艺术上更加纯熟,特别是他在1776年至1778年间所作的《对月》更是一首极为优美的月光诗。它从孤寂而联想到友谊,把对女友的爱与对大自然的爱融为一体。感情充沛,词句简洁,为人们所喜爱,被誉为德国抒情诗中最优秀的杰作。后来,“歌曲之王”舒伯特等为之谱曲,传遍世界。《对月》的诗文部分内容如下:
你使幽谷密林注满了雾光,
你使我的心灵再一次解放;
你用慰藉的目光照亮我的园邸,
就像挚友的眼光怜我的遭际。
哀乐年华的余响在心头萦绕;
我在忧喜中彷徨,
深感到寂寥。
流吧,可爱的小溪!
我永无欢欣,
嬉戏、亲吻都消逝,
更何况真情。
但我曾一度占有可贵的至宝!
永不能置之脑后,
这真是烦恼!
喧响吧,莫要停留,
沿山谷流去,
流吧,和着我的歌,
鸣奏出旋律,
不论是你在冬夜,
汹涌地高涨,
或是你绕着幼蕾,
掩映着春光。
福啊,谁能无憎地躲避开尘网,
怀里拥一位知己,
共同去欣赏。
那种不为人所知,
所重的风流,
在胸中的迷宫里做长夜之游。
歌德对施泰因夫人的爱不仅表现在为她撰写诗歌上,他还以她为原型创作了戏剧《伊菲格尼在陶洛斯》。
伊菲格尼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女儿。歌德觉得施泰因夫人身上那种忧郁的沉思,那忍受痛苦的精神,那舍己助人的善良品格跟这个人物很像。
歌德笔下的《伊菲格尼在陶洛斯》写的是阿伽门农统率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在海上遇到大风,为求神保护全军安全,许愿将女儿带到奥利斯向狩猎女神狄安娜献祭。伊菲格尼被狄安娜女神掠至陶里斯岛做女神的女祭司。阿伽门农凯旋回家后遇害,他的儿子奥瑞斯特为了替父报仇,被复仇女神到处追逐。
根据神喻,他只有到陶里斯岛取得狩猎女神狄安娜的神像才能获救。这个岛国不准岛外的人进入,偷入者将被作为牺牲献给女神。奥瑞斯特踏上海岛即被擒,被送往女神庙后,姐弟相逢。伊菲格尼作为女祭司,必须主持这种以人为牺牲的仪式。她以高贵仁慈的言行感动国王,使国王废除了这种残忍陋习。
国王向伊菲格尼求婚,希望她成为自己的王后,但被伊菲格尼拒绝。国王又要拿她的弟弟当做牺牲,伊菲格尼又一次以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国王。最后,国王放伊菲格尼兄妹返归故乡。
歌德的《伊菲格尼在陶洛斯》是继莱辛作品《智者纳里》之后表现了彻底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力作,他想借伊菲格尼在祭坛上救出即将被杀死用来祭神的亲弟弟的故事,揭示出人类的天然关系和高尚的感情,唤醒观众的天良和人性。这本剧目与“狂飙突进”运动鼓吹的叛逆精神大相径庭,是歌德从“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天才主义走向人道主义的一个标志。
此时,歌德的国务活动很忙,他往往不能安下心来写作。他在创作《伊菲格尼在陶洛斯》时,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在他创作的6个星期内,特意请来音乐师给他演奏。
歌德说:“那些美好的声音终于逐渐地把我的灵魂从记录与文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隔壁的那个绿色的房间里,正在演奏着四重奏,我倾听着,悄悄地招引来一些遥远的形象。”
《伊菲格尼在陶洛斯》里的人物形象就是这样栩栩如生地产生在歌德的笔下的。
歌德将这部作品完成之后,首先将它拿给奥古斯特公爵阅读,公爵看完后高兴地说:“啊!这是多么动人的剧本呀!我们应该立即将它上演。”
歌德很高兴地张罗起来。一次,歌德出差去莱比锡,见到了他大学时代就熟悉的女歌手和演员科罗娜·施罗特。
当时的科罗娜已是一名著名的歌剧演员,她长得苗条、端庄、朴素迷人。皮肤光滑白嫩,栗色卷曲的长发披肩,爱穿白色短袖衬衣,深具浪漫情调。科罗娜多才多艺,不仅擅长表演,而且长于绘画和作曲,她还通晓多国语言,歌德对她非常爱惜。
1779年秋天,歌德将科罗娜邀请到魏玛,聘请她为宫廷歌手。之后,他们一起在魏玛剧院演出了歌德的剧目《伊菲格尼在陶洛斯》。
演出时,歌德穿着古希腊式的白色短长衫,像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雄健优美。科罗娜出演歌德的姐姐伊菲格尼,她穿着女祭司穿的长袍,庄重素雅,很像古希腊的女神。歌德和科罗娜两人的精彩表演,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随后,歌德又将自己以前所作的剧目《共谋罪犯》、《哥哥和妹妹》等一一搬上了魏玛剧院的舞台。
由于公爵在某些政治方略上不能和歌德达成共同意见,歌德便把魏玛剧院看成是他施展艺术才能的地方。为了使魏玛剧院成为一流的剧院,他对剧院的建设、演员的培养、演出的效果都极为关心。但因为演戏的缘故,歌德很多时间都与科罗娜相聚在一起,这样就冷淡了他的另一位女朋友施泰因夫人。
歌德徘徊在这两个女人之间,他经常对施泰因夫人赞美科罗娜的种种好:“科罗娜真是一个天使。”他的这些话令施泰因夫人很反感,任何一个女人都会为另一个比自己优秀的女人吃醋,为此,歌德和施泰因夫人的友谊出现了一段时期的裂痕。
后来,施泰因夫人根据和歌德的这一段经历创作了一部悲剧《狄多》,借古讽今,嘲骂歌德。狄多是迦太基女王,埃涅阿斯在特洛伊灭亡后,投奔到她处,她盛情接待并跟他结婚,但后来埃涅阿斯却抛弃了她,前往意大利,迫使狄多自杀。
知道歌德和施泰因夫人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部悲剧的讽刺对象是歌德。其实,歌德并不是一个如剧本中埃涅阿斯那样的负心郎,他对施泰因夫人的尊重始终藏在心中。
在歌德和施泰因夫人交往的这段日子里,歌德和这位女性朋友之间,终究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这里面,一方面源于施泰因夫人极富教养,懂得节制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歌德和这位夫人的丈夫同是宫廷官员,歌德也懂得尊敬自己的同事。在这一件事情上,有歌德的一位好友的证词为凭:
她确实是一位富有特性的有趣的人物,我很了解歌德为什么那样依恋着她。她谈不上漂亮,不过她的脸上有一种温柔端庄的表情,流露出相当独特的坦率。她的性格中具有健康的理智、真实和感情。
她从歌德那里收到1000多封信,特别是在歌德出差的时候,他每星期都给她写信。大家说他们的关系是完全纯洁的,无可指责的。
探索科学奥秘
歌德在魏玛从政11年期间,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国家大事上,但也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他研究过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
1777年,歌德被公爵任命为伊尔美瑙矿总监一职,他每次到矿区视察,总是随身带着锤子,采集岩石标本。
有一次,歌德又得到一个到矿区视察的机会,他高高兴兴地带着人出发了。
当他们来到了一个山脚下,歌德发现一个危险的斜坡上有一块美丽的石头,那是一种表面蓝黑色的原始花岗岩,想要采集到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歌德太想得到这块岩石了,他叫来同行的一个小伙子和自己向山上爬去。可是,他们刚爬到一半,由于山势险峻,那位小伙子就打退堂鼓了。歌德说:“就算是摔断了腿,我们也要将这块石头采到,这真是一块难得的宝贝,要知道,我们两人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呢!”
最后,歌德踩到小伙子的肩膀上,终于摸到了那块石头,用锤子敲击下了那块岩石。
在歌德身下的小伙子吓得真是够呛,直至歌德从他的肩膀下来后,他才敢擦了一头冷汗,问歌德:“先生,我实在不明白,您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去采集一块石头呢?”
歌德摸着手中的花岗岩说:“我就是为科学和艺术而生的,这块石头虽小,但它却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啊!”
在魏玛生活的日子里,歌德在科学上不仅有对岩石的研究,还在人的形成方面有所发现,而这个发现与他喜欢的绘画有关。
歌德从幼小就喜欢画画,在莱比锡又跟美术教授奥塞尔学过绘画知识和技巧,他画出来的画,虽然不像他写的诗那样精彩,但也看得过去。到了魏玛,每当他感到疲劳或心烦意乱时,就以绘画为兴奋剂或镇定剂。有时他整天地画画,主要画大自然的风景。
他提倡人们去学绘画,因此,他特别关心魏玛美术学校。当他得知美术学校的一些老师和学生不懂解剖学时,就想给他们开这门课程。歌德在莱比锡学习过解剖学。为了开好这门课,他又跑到耶拿大学复习解剖学,像学生一样坐到教室去听课。
一次,歌德去实验室的时候,正赶上一场关于人的尸体的解剖,他参加了整个的解剖工作。
这时,歌德忽然想起一个科学命题,就是一些学者认为人与动物头骨的区别,就在于人没有颚间骨;另一些学者反对这种看法,认为人也应该有颚间骨,只是还没被发现。
这之后,歌德又在实验室里找到了猿猴的颚间骨,他还意外地发现了人的骨头和猿猴的骨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带着这些疑问,歌德的脑中立即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那就是人的模样最初应该是和动物差不多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的。
歌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一个医学朋友,这位朋友被歌德的想法吓了一跳,说:“这怎么可能!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来的,怎么可能是由动物演化而来的呢?你这样说可是对上帝的大不敬呢!”
不能得到朋友的赞同,歌德只好给魏玛的赫尔德尔写信,他的信中说:“赫尔德尔先生,您一定没有想到,我在耶拿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了一样东西,它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而是人的颚间骨啊!我激动地把人的和兽的头盖骨作了比较,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发现,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我请求你现在千万别声张,因为事情必须保密,这必然使你也十分高兴,因为这颚间骨恰似使人最终变成人的最后那块石头一样,没错,准是它!多有意思。”
后来,歌德又亲自写了一篇《上颚之颚间骨人兽相同说》的论文来说明自己的发现。
但歌德的论文遭到了解剖专家们的反驳,他们对歌德的发现不屑一顾,他们说:“这个荒唐的想法只是诗人的妄自猜想,人怎么可能有颚间骨,又怎么可能和动物的骨头相似呢?我们人类天生就是这个样子,怎么可能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呢?我们是专门解剖研究人体结构的,都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歌德只是一个外行,怎么可以胡扯一通呢!”
所有的人都反对歌德的观点,歌德却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做出了科学发现的那一刹那。
直至一个世纪以后,达尔文的发现证明了歌德的观点,后来的科学家们都非常佩服当年歌德的惊人才能。
收获旅游的乐趣
转眼间,歌德在魏玛已经生活了10多年了,他最初想要把卡尔·奥古斯特公爵塑造成为大君主的理想在公爵对其每次政治决定的否决中破灭了,歌德觉得魏玛的天空越来越显得狭窄,他感到越来越大的压迫,并急切地想要呼吸新的空气,舒展自己有点发僵的躯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歌德向奥古斯特公爵请了一个没有期限的长假,他要自由、安静地生活一段时间。他想利用这段时间,到他向往已久的意大利去旅行,用新鲜的空气来恢复他的身心健康,用新的环境、新的印象来启迪自己的心灵。他还准备在异国他乡的罗马住上几年,安安静静地将自己的著作编成集子出版。他甚至还打算在罗马度过后半生。
公爵立即恩准了歌德的要求,并答应为歌德提供旅游经费,这让歌德非常感动。
其实,在歌德从政的这些年里,因工作关系,他到过公国各地旅行,了解了社会民情。为了增加各方面的知识,他在旅行期间和后来还写出一些抒情诗和游记。
如1777年11月,歌德陪同公爵到哈尔茨山狩猎,在登上布罗肯峰观赏风景后,歌德写出了抒情诗《冬日游哈尔茨山》;1779年10月,歌德又陪同公爵去瑞士考察,于第二年写成了《瑞士游记》;1780年9月6日,歌德在图林根林区基克尔汉山顶小木屋墙壁上题写了《漫游者的夜歌》等,这些作品后来都成为了著名的作品。
其中,《漫游者的夜歌》传颂最广,诗文的内容可与中国的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这首诗仅8行24个字,它们是:
群峰,
一片沉寂。
树梢,
微风敛迹。
林中,
栖鸟缄默。
稍待,
你也安息。
歌德的这首夜歌寥寥数语,却从天上写到地下,从非生物写到生物和人,由远及近,真是韵味无穷,而且超越时空,雅俗共赏。不同心境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体会。这首诗发表后,被作曲家谱成了200首以上的乐曲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歌德的每次远游都能给他带去不同的灵感,帮助他写出优美的诗歌和文字,所以他也渴望着能够再次远游。
1786年9月3日,歌德没有带一个侍从和仆人,只身一人,穿着普通人穿的衣服,提起行囊,独自一人钻进一辆邮车离开了魏玛。
为了行动自由,歌德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将要去哪里,唯一知道他行踪的是他的仆人兼秘书菲利普·弗里德里希·赛德尔。
由于怕人发现他的行踪,歌德故意搞得很神秘,在护照上改名换姓为德国画家扬·菲利普·米勒。
歌德星夜兼程,两天后赶到雷根斯堡,之后越过慕尼黑,很快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雪山、森林、山溪、草地、多变的奇峰怪石,美丽的大自然使歌德像孩子那样狂喜。他大声地喊着:“大自然是我的故乡!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
“啊!大自然,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
歌德在这里还捡到一块嵌着碧石的石英石,它闪闪发光像宝石一样。歌德一边研究它的构成和特质,一边玩赏着它。他把它带到意大利,后来又带回魏玛,像一件珍品那样收藏着它。
翻过了阿尔卑斯山,穿过了奥地利的布伦纳山口,歌德来到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镇博岑。
在这里,歌德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意大利的阳光驱散了压在歌德心头的魏玛宫廷的阴影,他在日记中记述道:“我确实找到了一种四海为家的感觉,不像寄人篱下,也不像流亡他乡。我很喜欢这个地方,仿佛我在这里出生和受教育,现在好像是从格陵兰探险、捕鲸归来。”
他在博岑镇逗留了几天,并换上意大利市民穿的衣服,整天地逛市场,和市民聊天,跟孩子们一道玩耍,像一个游手好闲的流浪汉。
歌德没有带仆从,穿衣吃饭,住店乘车,花钱记账,什么都得自己干。刚开始他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人也变得活跃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一个人总是倚仗着别人服侍过活,就会提前变得衰老!”
歌德来意大利的目的主要不是游山逛景,而是学习古典艺术。9月17日他在维罗纳城参观了几座画廊,大饱眼福,他说:“我做这次神奇的旅行,不是为了欺骗自己,而是为了熟悉绘画。说实在的,我对艺术,对画家的技艺不大在行。我的注意力,我的观察一般只限于实践部分,针对观赏对象和画法。我的天性是崇拜伟大和美。”
在帕多瓦的隐士教堂,歌德欣赏了15世纪帕多瓦画派大师芒特尼亚的油画以及集威尼斯画派大成的提香的作品,他给朋友写信时说:“芒特尼亚是一位老画家,我对他的油画感到惊羡。这些画里有着多么强烈的、肯定的现实感!我从这些画注意到,画家的出发点是真实的,不是虚假、欺骗,不是只靠想象力虚构的生活,而是健壮的、纯粹的、光明的生活,这既详细、认真、柔和、有限,又严格、勤劳而艰辛。
“画家们在其先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他们天才的生气、天性的坚毅,便一直升腾向上,越来越高,从而产生天仙般美丽而真实的形体。艺术家就这样在野蛮的时代之后发展起来。”
9月28日,歌德到达了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他兴奋异常地在日记里写道:“我第一次望见威尼斯,不一会儿就要进入这个奇妙的岛域,这个海域之国。谢天谢地,对我来说,威尼斯终于不再是一个名词,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字。这个名字曾多次使我恐惧不安,我简直成了这个词音的死敌。第一艘我坐的大船,这时我想起以前的一件儿童玩具,也许20年来我一直未想到它了。我父亲有一艘以前带回来的漂亮的平底船模型。船首似鸟嘴,用白铁皮做成。船身呈黑色,平底,形似鸟笼。这一切都像老熟人在欢迎我。”
威尼斯由100个岛组成,为几百个岛环绕,歌德在威尼斯盘桓了两个星期,乘坐有名的“贡多拉”号游览水上风光,参观教堂,观看戏剧,参加天主教大弥撒,甚至去旁听案件的公开审理。虽然浮光掠影,但却充分地适应并享受了威尼斯的生活,一个十分清晰的真实的威尼斯概貌深深地印在歌德的脑海里。
歌德离开威尼斯,然后去费拉拉和佛罗伦萨,但是他无心瞻仰伟大诗人但丁的家乡和文艺复兴的圣地,他在佛罗伦萨仅停留3个小时,就直接向罗马奔去。
在前往罗马的路上,歌德的马车里有一个同车的图书出版商。这位商人认出歌德后,就很有礼貌地问歌德:“您好,先生,请问您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作者吗?”
歌德看了商人一眼,发现对方不是熟人,就忙摇头说:“不,先生,您认错人了。”
那商人又上下打量了歌德,不死心地又问:“那您一定是歌德的朋友吧?”
“不,不,我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歌德把脸扭向车窗外,不再理那商人。他决心在这次旅行中隐姓埋名到底。他还想好,到了罗马,尽管他的身份和名气可以受到上流社会很好的招待,但他决不肯这样做。
1786年10月29日,歌德终于在万灵节前到达了他朝思暮想、久盼未见的罗马城,他内心的喜悦不言自明。以前,他总是通过读书、观画、看地图,两度从瑞士的圣·戈特哈特山远眺来了解意大利,现在他终于见到真实的意大利了,可以一睹罗马城的全貌了。他感到这是他平生最快乐的事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啊,我终于到达了这个世界的大都市。现在我到了这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似乎可以慰我平生了。因为这大概可以说关系到我新的生命。”
罗马有16.5万人口,是一个世界大都城。歌德一到罗马,立刻就去瞻仰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歌德在日记里说:“这建筑使我懂得了什么是严肃和伟大。”
这一建筑所体现的繁多的统一和比例的和谐,使歌德联想到音乐。他想:“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真是这样的。”当他漫步在宏伟的广场时,排列整齐的石柱,参差有序的石阶,各式各样的喷泉,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他仿佛听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交响乐。他说:“建筑所引起的情趣接近音乐效果。”
在罗马,歌德第一次参加了万灵节,见到了教皇。但是他作为新教徒,不喜欢这种天主教的弥撒献祭仪式。
他同画家梯施拜因住在一幢房子里。他向这位老朋友学习绘画。他生活在一群德国青年画家中间,过着俭朴的生活。
1787年2月,那不勒斯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爆发了。歌德邀请梯施拜因冒险陪同前往观光。
3月2日,他们第一次登上维苏威火山,找到了两个月又14天的新熔岩,甚至找到了一块薄薄的、已冷却了5天的熔岩,看到刚喷出的火山到处冒着热气。歌德试图靠近火山口,但蒸汽浓得几乎让人看不见自己的鞋子,更是呛得喘不过气来,就是戴上口罩也无济于事,只好作罢。
4天后,他在梯施拜因陪同下再次登山,目睹火山爆发的壮丽情形。火山从其深处发出巨雷般轰响,然后成千上万块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抛到空中,被火山云包裹住,绝大部分石头又落回火山口,也有些石头落到歌德一行的周围。
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两次爆发的间隙,歌德成功地到达了火山口,站到了万丈深渊的边缘,他受到了梯施拜因亲切的责备。半个月后,歌德第三次去攀登火山,观察火山熔岩的流动,并从熔岩出口找到了真正的熔岩样品,取得火山熔岩的第一手资料,这使他探险猎奇的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那不勒斯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人们向来有句俗话:“见到那不勒斯,死也心安。”歌德见到这座“天堂城市”,视为平生一大快事。
在那不勒斯,歌德与平民出身的作家兼美学家的天才菲利浦·哈克特和画家克里斯多夫·海因里希·克尼普,以及瑞士人海因里希·迈耶尔等共同去参观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庞培古城,增加了不少知识和见闻。
接着,歌德和克尼普渡海去了西西里岛。他在意大利最南端的岛上待了一个多月,游览名胜古迹,其中包括罗马最高天神朱庇特和妻子朱诺的庙宇。整个西西里岛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他在这里又花不少精力去寻找他认为存在的“原始植物”。
歌德已出国9个月了。他不能在美丽的西西里久留,更无暇去撒丁岛和希腊。他没有忘记这次意大利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他认为自己有绘画才能,想来罗马学习古典艺术,发展自己的绘画才能。早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他就说过:“我还没有具备所需要的知识,我还缺乏很多。巴黎应该是我去学习的地方,罗马是我的大学。”因此,他在6月初便折返罗马了。
歌德在罗马生活于一群青年画家中间,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绘画、写生和临摹。然而年近40岁的他已不可能成为职业画家,而只能成为一个业余画家或一个绘画欣赏家了。画家哈克特对歌德建议:“要想学会绘画你就在意大利待上1年半吧。”
但是无论是绘画也好,还是自然科学研究也好,究竟都不是歌德的本行,也不是他的拿手好戏。歌德这时才认识到,他天生是一个诗人,只适合于诗的艺术,而不适合于造型艺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歌德回到了梯施拜因的小房子里,开始潜心写作。他首先将剧本《伊菲格尼在陶洛斯》从散文改写成用五步抑扬格诗体韵文,再继续完成悲剧《哀格蒙特》,其次是继续写《塔索》、《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第一部等。
《哀格蒙特》是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里欣根》之后的又一部历史剧。两个剧可说是姊妹篇,都歌颂了16世纪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英雄人物。本剧反映了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暴政的革命斗争历史。
歌德写历史剧,向来不拘泥于史实细节。为了增加戏剧性,他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的性格都做了改动。历史上的哀格蒙特出身贵族,虽然勇敢、正直,但是绝非人民起义领袖。他是11个子女的父亲,被处死时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而在歌德笔下他还是未婚的年轻骑士,他的情人克莱尔辛是作者虚构的人物。在哀格蒙特锒铛入狱以后,她到大街上大声疾呼,号召人民起义。在最后一场,她以自由女神的姿态出现在哀格蒙特的梦中,这使人想到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中的梦幻场。这也说明莎士比亚对歌德创作的强烈影响。
正当歌德修改和完成这个剧本的时候,报纸报道了布鲁塞尔群众骚乱的消息,这恰与剧中群众麻木不仁的场面形成鲜明对照。
《哀格蒙特》剧本歌德早在1775年在家乡就写了好几场,去魏玛之后,既无时间,也无心思写作,以致时写时停,一直拖了12年,到1787年6月至8月在罗马才定稿。完稿以后,歌德激动地给朋友写信说:“今天我可以说,《哀格蒙特》已经完成了。我经过苏黎世寄走它,因为我希望凯泽能给过场戏和此外必须有音乐的地方谱曲。”他甚至把完成它的这一天称做自己的“节日”。
《哀格蒙特》仍是“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品,不过已是余音罢了。
歌德的《塔索》一剧也是他在魏玛就动手写过两幕的。但是到了意大利,他看到了新资料,又参观了囚禁塔索的牢房,加上他在魏玛亲身的体验,感到过去写的两幕丝毫无用,简直想付之一炬。尽管他在去西西里的海船上限定自己每天写多少字,可他还是没能在意大利完成它。
1787年2月21日,歌德在日记中写道:“写好的《塔索》必须完全毁掉。这份稿子搁得太久了。无论人物,还是计划,还是基调,都同我现在的看法毫无相似之处。”
1788年2月1日,他在罗马发的一封信里说:“《塔索》必须改写。已写成的没有用了。我不能这样收场,也不能全部废弃。”
至于《威廉·迈斯特》的旧稿子,歌德在意大利却没有写一个字,而《浮士德》第一部的“魔女之厨”、“林窟”等场却写了一部分。
在罗马,尽管善良的梯施拜因没有告诉旁人歌德的真实身份,但在罗马的德国老乡还是很快就猜出了化名为扬·菲利普·米勒的就是歌德先生。在一次歌德的老乡聚会中,大家为他举行了戴月桂冠的仪式。
这可是文人中最高的礼遇了,歌德感动地流下泪来,他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的厚待了,可我现在是画家米勒呀,能够成为你们的朋友,我已经很满足了。”
身为魏玛重臣的歌德,虽远在罗马,但和魏玛的关系一直藕断丝连,他常给公爵写信和报告,表示归国后,要更好地为公国服务,公爵也一步步地延长了他的假期,并不时地寄钱给他。
罗马虽好,毕竟是异国他乡。歌德心里清楚,他不可能永久地待下去而有所成就。
1788年4月23日,歌德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罗马,取道回国。临行前几天,他再次漫游罗马城,依依惜别。他将梵蒂冈的名画和雕塑观赏了又观赏,甚至量了尺寸,请人做了石膏复制品。
这次旅游,歌德几乎走遍了整个意大利,确实收获不小。在旅游中他写了《意大利游记》,书中的结尾,歌德以深情幽婉的笔触记录了离别罗马时的情绪:
在这样的时刻,我怎能不想起奥维德的悲歌呢?他也曾被放逐,据说是在一个月夜离开罗马的。“我回忆着黑夜!”他远在黑海边的后方,处于悲怆不幸的状态,他的回忆我永远没有忘记。我反复吟诵这首诗,部分诗句能详细地在我记忆中出现:
从那夜我心里感到悲伤,这是我在罗马最后晚上。
留下了那么多贵重物品,一说起那一夜泪珠盈眶。
人无声狗不吠夜静悄悄,月当空引诱我驾车奔逃。
望卢娜去广场看着寺庙,家神哟离庙近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