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计划
- 学校财务计划的意义及作用
综合财务计划是学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现阶段学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学校的资金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事业规模和资金流动量都比较大,结构又比较复杂。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学校并不是单纯的教学、科研单位。它几乎是囊括工、农、兵、商,生、老、病、死,同时还是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各类成人教育的小体系。这就促使我们对学校的经费筹措和使用要实行综合平衡。只有从财力上综合考虑,才能维持这个“小社会”、小体系的平衡,才能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有秩序地进行。只有实行综合财务计划,才能适应这种综合性的特点。而学校目前的各类单项财务计划都没有反映出这种特点。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期,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渐深入,学校的招生计划由单一的国家计划发展为以国家任务为主,包括委托办学、自费就读等为辅的多层次办学。学校的资金来源也由财政拨款的单形式,发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这种资金来源的新格局,使学校财务管理成为一个复杂的多元的经济关系的网络体系。组织好这套网络,才能纲举目张,增强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编制国家拨款部分的事业费年度预算已不能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难以对各项资金的来源及运用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综合财务计划。
实施综合财务计划,决不是单纯地编一份综合的资金收支情况表,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对学校各项资金真正实行统筹安排。
学校一向注重预算经费的管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财务规章制度的管理办法,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对预算外的资金则缺乏严密的管理制度,很少纳入学校的总体财务来精心规划,统筹安排。
学校实施综合财务计划,把预算内、外的资金看做是“一盘棋”上的各个组成部分,这就可以统筹安排、调剂余缺、保证急需、综合平衡。这是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进一步扩大学校自主权的重大措施,也是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步骤。
二是促进开源节流,积极地求得学校财务收支的综合平衡。
实施综合财务计划要求考虑和分析各项资金的来源与流向是否合理,是否正确。它不仅仅是开支计划,而是包括收入与支出的完整的、全面的综合平衡的计划。
注意开源,同时更要注意节流。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全局,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恰当地分清迟早、多少、先后、缓急,才能厉行节约,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综合财务计划的优越性也就在这综合性上。
三是加强宏观控制,有利于对学校开展全面的财务监督。
综合财务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全面的宏观控制,使学校的事业计划与财力计划达到综合平衡。它和学校的预算计划不同,包括学校预算内外各方面的资金,并对其进行统筹安排,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整个学校的事业和资金需要情况,有计划地规划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实现对各项资金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准备不足,学校的财务、会计机构并没有完全担负起全面反映与监督本单位财务活动、会计事项的职能。特别是对顶算外资金更缺乏严密的监督。通过综合财务计划的实施,进行宏观控制,就能更好地指导微观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对学校的全面财务监督、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维护学校的经济秩序,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各个单位步调一致、协调发展。
- 学校综合财务计划的内容和特点
学校的单位预算反映一定对期内学校的预算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的情况。学校现在仍然基本上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学校的单位预算(计划) 应当与国家预算同步,按年度编报。而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则是反映学校全部财务情况的财务收支计划,是高度概括反映学校全部财力的综合平衡计划。
第一,综合财务计划的内容。
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应是包括学校经过综合平衡以后的全部资金来源和资金动用的财务收支计划。
一定的资金来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资金占用。因此,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各项收入及开支的财务计划。这里有教育事业费预算、科学事业费预算、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科技三项费用收支计划、代管经费收支计划、委托培养经费收支计划、特种资金收支计划、学校基金收支计划、附属事业单位收支计划、校办工厂和出版社财务收支计划、经济承包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借贷资金收支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其他资金收支计划等等。在这一系列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上经过汇总、调剂、综合平衡才能编制出反映学校年度资金收支全貌的财务计划。
第二,综合财务计划的特点。
-
综合性。综合不是简单的汇总。综合就是要把各部分归纳、调整, 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它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分析、考察,使各个局部配合全局、服从全局,从而使学校的各个局部平衡、协调地得到发展,不使偏废也不搞平均,实现学校总体财务的平衡,保证教学、科研持续、稳定地发展, 有步骤地自觉地去实现学校的总体规划。
-
统筹性。综合既然要归纳、要调整,它必然要实行统筹管理。综合
财务计划和单位预算不同,现行的学校的单位预算一般只对国家拨付的预算、资金进行计划,而综合财务计划的内容和范围大大超过了单位预算(计划),实施综合财务计划就是要对学校预算内外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要能更为全面地反映整个学校的财务状况及资金使用效益。
-
效益性。实施综合财务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它把学校的各项资金纳入统一的计划管理的轨道,这就便于学校根据各项资金的不同性质、来源和用途,按照不同的特点、要求,分别制定各种不同的管理办法,并实行计划引导,改变以往除综合预算资金以外大都放任自流的状况,以利于宏观控制。为了积极地求得综合平衡,又必然要促进开源节流。实行综合财务计划,学校可以从宏观管理上及时地调整余缺,这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学校的总体财力出发,尽可能地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对财力的需求。
-
自主性。现行的单位预算就其实质而言是国家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执行直接受到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影响,其结果也会直接地影响国家预算的执行,其执行的结果只对学校本身发生影响,与国家计划没有直接的联系,这是学校自主权的重要体现,它扩大了学校调剂资金的权力范围,也加重了学校的责任,它对学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学校财务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综合财务计划与各项资金收支计划的衔接性。综合财务计划是根据各个单项资金收支计划编制的,只有先编制好各单项财务收支计划,如教育事业费收支计划,其他资金收支计划等,才能在此基础上汇总编制综合财务计划。因此,综合财务计划必须与各单项资金收支计划相衔接。
- 编制学校综合财务计划的基本原则第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学校是一个复合体,收入和支出都具有多面性的结构特征。因此,学校的财务收支,特别是支出必须采取统筹兼顾的原则。教学、科研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学校的经费结构应当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应当优先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教学、科研在经费结构中的地位又要从多方面去体现,而且往往还是以曲折的方式去加以体现。例如,总务经费在学校经费结构中就占有相当比重。其中相当一部分开支虽然不是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然而却又是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加以改进的生活保障性支出。
统筹兼顾自然也不能没有重心。在目前情况下,人员经费可以说是学校经费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构是一个令人优虑的问题。但在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变以前,学校只能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确保人员经费,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在确保人员经费的前提下,力求统筹兼顾。
第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量入为出就是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在收入所许可的范围内安排支出,才能保证支出的实现和收支的平衡。
不从学校的财务出发,盲目扩大支出,这是学校财务管理中要时刻严加防范的倾向。无论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都要贯彻这一原则。当然,也不要缩手缩脚,守着不用,让该办的事不办,这也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支要受收的制约,而收也是为了支。“收支平衡”这才是基本的目标。
第三,适当调剂,留有余地。
综合财务计划可以也应当对学校计划期内各项资金进行综合平衡,即对各项资金实行统筹安排,调剂余缺。在一定时期内各项资金的支出可以也必须控制在收入资金的总额之内。但在执行过程中,各项资金运动的本身并不一定是平衡的,特别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更不一定是收支平衡的,在保持总体的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剂余缺,这正是综合财务计划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
调剂的结果一方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则会造成某些项目超前使用资金情况的出现。因此,调剂余缺必须是积极的,同时又要是适当的。
否则计划失调,收支倒挂,学校的经济活动就可能隐入恶性循环,以致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 编制学校综合财务计划的步骤
编制综合财务计划是一项繁重、细致、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可行性,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慎重编制。
第一,认真分析上年度综合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在编制本年度的计划之前,首先要对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上年度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校内各单位的收入与支出状况;教学科研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各项事业的成果和效益情况。特别要通过差异分析,将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安排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研究原因,找出计划安排与执行结果中的矛盾,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为编制新年度的计划提供各种可靠的参数。
第二,准确掌握学校的各类基本数据。
计划的准确性来源于反映学校的构成状况的完整性,学校各类机构设置状况及其职能,各类学生的人数、在职教职员工、离退休人员、长期外籍专家、出国留学人员、委托外单位培训的师资人数及其构成,各类创收的预计数、接受科研项目的个数及经费、基建拨款、临时工数量及工资级别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年度计划的重要数据,是年度计划的计算基础。
第三,充分了解学校本年度各项事业计划及其经费需求。
财务计划的有效性表现在其反映事业需要的切实性,财务计划应当实事求是地反映完成各项事业计划的经费需求。各项事业计划的经费需求应当是根据事业任务、开支标准、现实需求和财力状况,由各项事业计划的主管职能部门经充分论证以后提出的方案。这样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就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使计划安排更加切实可行。
第四,妥善编制学校各项资金的收支计划。
综合财务计划仍然是以国拨经费为主体的计划,但其他资金也占有一定比重。学校各项资金的收支计划是编制综合财务计划的基础。学校各项资金的收支计划应当包括教育事业费、科研事业费、基本建设拨款、各项抵支收入,科技三项费用、代管科研经费、特种资金、学校资金、外汇收支以及其他资金等的年度收支计划。学校的各项收支计划的编制,都是严密而慎重的工作,它是综合财务计划编制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要根据综合平衡后的计划进行调整,然后才能作为综合财务计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付诸实施。
第五,汇总编制综合财务计划,试算平衡。
在编制各项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上,汇总编制综合财务计划,并试算平衡。严衡后的综合财务计划应报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查阅,然后报校长办
公会批准后执行,同时应抄报学校主管部门。
总之,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是以教育事业费预算为中心,包括教学、科研、基建、生产、生活以外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活动过程中各项资金的运动为对象的一种总体计划。它是学校各项事业计划的货币表现,反映学校总体财力及其使用方向,也是按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适当调剂、留有余地的原则规划资金来源、确定资金流向,是实现事业计划的财务保证,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表现。一定要精心编制,切实保证它的科学性、严肃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 学校综合财务计划的编制方法
学校年度综合财务计划可按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项目编制。一是教育事业费计划。
来源类为:
上级核拨预算数; 学校抵支收数; 上年结余数。
运用类为: 人员经费;
公用经费。二是基本建设计划。来源类为:
上级拨款;
自筹基建资金; 上年结余资金。运用类为:
建安工程支出; 设备投资;
其他投资。
三是科研经费收支计划。
上级核拨的科技三项费用及上年结余;上级核拨的科研事业经费及上年结余;各类代管科研经费及上年结余。
运用类应按类分项编制。四是学校基金收支计划。来源类为:
校办工厂及其他经营性单位上缴的利润收入;对外服务净收入; 委托培养经费转入;
实验室对外开放及其他可纳入学校基金的收入;上年结余。运用类为:
教学、科研等事业发展的支出; 自筹基建支出;
奖励和福利支出;
特支经费等其他支出。
综合财务计划的表式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6.学校综合财务计划的执行和检查
编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监督和控制财务工作,因此,学校的综合财务计划应当是也必须是可以执行的计划。学校的资金来源是可以预测的,
依此量入为出,就可以确定资金运用的数额。学校的收入既然大都可以预测, 根据收入来源安排相应的支出,只要周密计划,留有余地,综合财务计划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综合财务计划如前所述就是要对各项资金统筹安排,适当调剂,以保持总体的平衡。如果把综合财务计划只是当做学校总体财力的反映,而失去了计划的严肃性,就不能起到计划的调控作用。所似,综合财务计划应当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否则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为了保证计划的执行和执行过程中酌情地有领导地调整,关键是加强计划执行过程的监控。
第一,综合财务计划必须正式颁发下达后,开始实行指标包干。
按照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的《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的规定, 学校内部经费管理,原则上实行“统一管理,一级核算,定额包干,结余留用”的办法。规模较大,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管理, 二级核算,定额包干,结余留用”的办法。
第二,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控制系统,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综合财务计划能否实现,关键是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否则,既成事实,则计划的实现就难以保证。实现“定额包干、结余留用”以后,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如何,必须随时有效地加以反映。为了达到有效的控制,仅仅依靠传统的会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必须建立一套具有及时反馈功能的信息控制系统。
现在各院校建立的信息反馈控制,大体说来有下面三种: 改进经费支出明细帐的结构和内容。
设置独立的经费指标控制帐。建立微机控制系统。
第三,完善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调整机制。
计划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必要的调整是难免的。调整主要是追加和追减。但在追加或追减计划时要切忌避免主观随意性,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建立调整计划的审批制度,要在新的基础上,实行新的综合平衡。学校必须拥有调整计划的权威性与机动力,否则就容易造成计划的失衡。
第四,计划年度终结时,必须对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校内各包干单位都应当进行有层次、有分析、有比较的总结,并对有关问题提出建议。学校在各单位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反映各类资金的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各类资金的支出效果、寻求增加资金来源的途径, 挖掘节约支出的潜力,提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为下一年度综合财务计划的制订提供可靠的数据。
第五,实施综合财务计划的必要条件。
学校实施综合财务计划,是一项新的复杂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才能付诸实施。
革新观念,冲破以往那种预算内外资金必须严格分流的界限。实施综合财务计划要有相应的组织保证。
建立坚实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是实施综合财务计划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