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最高统帅都

运筹决策有神功,全神贯注巧用兵; 力挽狂澜战局变,举世瞩目众英雄。

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期间,一身兼任五职。除最高统帅外,他还保留着联共(布)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同时他又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在同法西斯斗争的日日夜夜,他全神贯注于局势的发展。

整个战争期间,斯大林和他的最高统帅部一直在莫斯科,这对苏联人民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反侵略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7 月初,鉴于敌人空袭的威胁,最高统帅部自克里姆林宫转移到基洛夫街区一家不大的院子里。那里有安全的工作场所和通信联络设施。一个月之后,作为最高统帅部工作机构的总参谋部的作战指挥人员,也迁到了离这个院子不远的地铁基洛夫车站站台工作。

1941 年 6 月 30 日,根据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按照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时期列宁工农国防委员会的形式,建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这一非常机关。国防委员会成了集中全部权力的有权威的国防领导机关。各人民团体、党的组织和苏维埃组织都必须执行它的一切决定和命令。为了检查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情况,在各边区、各州、各军事工业人民委员部以及各主要企业和基建工程单位,国防委员会都派有代表。

国防委员会的最高统帅部会议,通常是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或他的别墅里召开的,会上讨论并决定各种最重要的问题。每次军事行动的战役计划均由党中央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共同审议,开会时并邀请负责战役保障的人民委员参加。这样就能在重大的军事行动上集中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战略领导上执行统一的方针,同时通过有组织的后方支援,把军队的战斗活动同全国的力量结合在一起。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清醒地分析了 1941 年 6 月 22 日以来战争失利的原因,斯大林依靠社会主义社会和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出色地动员全国的力量奋起抗击敌寇。由于人民忘我的支援,苏联最高统帅部找到了最适合于当时情况的斗争方式和方法,终于从敌人的手中夺取了主动权。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各级指挥机构,直到最高统帅部,在领导军事行动方面达到了高度完善的地步。希特勒统帅部,由于丧失了主动权,无法克服在组织和实施战役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这就大大加速了他们的彻底失败。这也是法西斯德国总崩溃的开端。

在战争过程中,苏联党中央和苏联政府十分重视领导武装力量的问题。战争期间,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党中央组织部和书记处共召开了 200 多次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外交政策、组织和战略问题的决定,分别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人民委员会或最高统帅部负责贯彻执行。

总参谋部,作为最高统帅部的日常工作机关;它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战役和战略问题上,集中在全面深入地研究情况,集中在具体实现最高统帅部所定下的决心,并从组织上保证其贯彻执行。

为了改进对各个方面军的指挥,1941 年 7 月 10 日,国防委员会建立了 3 个方向总指挥部,即:西北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为伏罗希洛夫元帅,军事委员为日丹诺夫,参谋长为扎哈罗夫;西方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为铁木辛

哥元帅,军事委员布尔加宁,参谋长为马兰金;西南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为布琼尼元帅,军事委员为赫鲁晓夫,参谋长为波克罗夫斯基。

国防委员会原打算通过建立方向总指挥部,来协助最高统帅部更好地指挥部队,更好地组织备方面军以及空、海军之间的协同动作。原先设想,方向军事委员会应比方面军首长更善于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来支援武装斗争。可是,方向总指挥部建立以后不到几个月,就表明它起不了这种作用。最高统帅部仍像过去一样直接领导各个方面军。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方向总司令并不掌握用于影响军事行动进程的预备兵力和物质器材。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同意,他们就不能做出任何重大决定。这样,方向总指挥部便成了一级单纯的转达机构,终于在 1942 年撤销了。

为了加强对方面军的领导,最高统帅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战略领导制度,即向最重要的地段派出最高统帅部代表的制度。担任最高统帅部代表的都是最有军事素养的军事首长。他们对情况了如指掌,而且通常都直接参与制定当前战役的重大计划。最高统帅部始终要求自己的代表对战役实施领导,要求他们对战役的实施情况负起全部责任,并且为此授给他们以全权。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充当统帅部的代表呢?首先是最高统帅部的成员,其中包括伏罗希洛夫、朱可夫和铁木辛哥。最高统帅部在部队的常驻代表则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

除了负责直接在现场贯彻最高统帅部某个战役的决心的全权代表之外, 最高统帅部还派出过军兵种代表。他们到部队去的任务,是帮助部队领导人和最高统帅部主要代表组织不同兵种作战。

战争期间,朱可夫曾以最高统帅部代表的身份去作战部队工作不下于 15 次。哪里有困难,斯大林就派朱可夫到那里去。他成了解决问题的能手。这除了他的卓越的指挥才能外,还由于他具有副最高统帅的地位。他能够开诚布公地和斯大林交换意见,斯大林也非常尊重他的才能。朱可夫不仅善于解决战场上的问题,而且还善于说服最高统帅改变他在暴怒之下所做出的不适当的决定。

1941 年 7 月 16 日,斯摩棱斯克几乎全部被敌军占领。第十六和第二十

集团军在城市的北部陷入合围,但是他们没有缴械,仍继续抵抗 10 天之久, 从而阻止了德军在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在斯摩棱斯克会战过程中,红军部队、城市及其郊区的居民,表现了无与伦比的英勇顽强。每一所房屋,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居民点,都经过残酷的争夺战。敌人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进攻被制止了,由于这一胜利,苏军赢得了准备战略预备队和莫斯科方向采取防御措施所需的时间。1941 年 7 月 14 日在这里的奥尔沙战斗中,弗廖罗夫大尉指挥的炮兵连第一次使用了“喀秋莎”火箭炮。

西方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在战争最初那几个月的艰难日子里, 做了大量工作,坚定地领导着部队,动员所有力量防御并抗击敌人进攻。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机关和军队本身,对于苏军士兵的英勇无畏和集体英雄主义都感到信服。现在他们懂得:战争愈向苏联腹地推进,他们的困难就愈大。据德国将军承认,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损失官兵 25 万人。

然而,国防委员会,特别是斯大林本人,以沉重的心情得知斯摩棱斯克的丧失。他怒不可遏。他把怒气都发泄在前方指挥员身上。7 月底,他命令铁木辛哥立即回莫斯科见他。当这位前线司令员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几乎全部政治局委员都坐在那里。斯大林穿着一件旧上衣,站在屋子中央,手

里拿着已经熄灭的烟斗,这是他心情不好的可靠征候。 “是这样的,”斯大林说,“政治局讨论了铁木辛哥担任西方方面军司

令员的工作,决定解除他的职务。有人提议由朱可夫担任这一职务。你们有什么意见?”斯大林朝向朱可夫和铁木辛哥询问。铁木辛哥默不作声。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说,“我认为更换方面军司令员会严重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司令员还没有来得及熟悉情况,就不得不指挥困难的战役。铁木辛哥元帅指挥方面军还不到 4 个星期。在斯摩棱斯克会战过程中他熟悉了部队,了解他们的能力。他做了处在他的地位所能做的一切,使敌人被阻止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将近 1 个月。我想,任何别人也无法做更多的事。部队信任铁木辛哥,而这是主要的一条。我认为,现在解除他的方面军指挥职务是不公正的,也是不适当的。”

加里宁插话说:“是的,朱可夫说得对呀。”

斯大林缓慢地吸着烟斗,看了看其他的政治局委员,然后说:“也许, 我们可以同意朱可夫的意见。”就这样,斯大林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又把铁木辛哥派回西方战线。

华西列夫斯基,也同样多次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被派往各个方面军。他和朱可夫不只一次地一同出发,去作战地区参加像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弧形地带会战、进攻乌克兰第聂伯河右岸地区和解放白俄罗斯等大规模战役的准备工作和组织工作。凡是同华西列夫斯基一起工作过的人,总要谈到他渊博的知识和精确而清晰的思维能力。

华西列夫斯基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组织第一批红军正规部队的经验,参加了国内战争。当国内的反革命被粉碎,外国干涉者从苏联国土上被赶走后,他指挥一个团达 7 年之久。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刻苦学习并显示出他是一个见识广阔、深思熟虑和有主动精神的指挥员。1936 年,华西列夫斯基被送进总参军事学院深造。在这里他研究战役问题的知识能力增强了, 军事素养加深了。1939 年后他开始在总参作战部工作,成了统帅部拟定最重要计划的领导人。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他直接参加了拟定抗击敌人突击和在通往莫斯科的接近地路上粉碎法西斯德军的战役计划工作。

从战争最初的几个月起,华西列夫斯基就与斯大林有密切接触。最高统帅绝不容许那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他经常要求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华西列夫斯基不只一次地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作战部队工作。但是,他每次都准时圆满地完 成任务。他给最高统帅部的每一个报告,都是非常全面而又极其明确的。最高统帅很赏识他的这些素质,所以,当需要深入分析某个问题、制定某种可靠的决定、提出某项完善的建议时,斯大林常常把他派到前线去。同时,华西列夫斯基很善于在最高统帅的面前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这方面,他既灵活,又很坚定。

原任外高加索方面军参谋长,后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和副总长的安东诺夫将军,也是最高统帅部中斯大林最宠爱的将领之一。安东诺夫具有很高的军事理论水平,卓越的组织能力,清醒的头脑,坚毅的精神,并具有突出的军事才干。在华西列夫斯基外出期间,他一直承担着总参谋长的重任。安东诺夫是一个辛勤工作而又精通参谋业务的人,所以他能把领导几百万大军的军事行动的一切线索,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他知识渊博,当时又年轻力壮,所以他把一切工作都处理得很完善。安东诺夫在最高统帅的心目中,

享有很高的威信。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在呈送报告给最高统帅时,都必须抄送一份给“安东诺夫同志”。其所以如此,他敢于直言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的报告始终如实反映情况,无论听起来多么令人不愉快。必要时,安东诺夫也敢于反对斯大林的意见。

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安东诺夫等人,从外表看很不一样,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点:坚毅、勇敢、精明能干。他们是伟大卫国战争年代苏联最高统帅部的真正代表。他们对战胜法西斯强盗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高统帅部是一个对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实行集体领导的机构。委员制和单一首长制的合理结合,构成了最高统帅部的工作基础。最后决定权在一切情况下均属于最高统帅。各次战略性战役和战局的意图和计划,通常是在最高统帅部工作机构的总参谋部准备,并有最高统帅部的有关成员参加。在此之前,政治局和国防委员会需要讨论当时的国际形势,研究参战国家潜在的政治力量和军事能力。只是在对所有共同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之后, 人们才做出有关的政治和军事判断。最高统帅部所遵循的策略和战略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复杂工作产生出来的。

每当准备一次新战役时,斯大林总是把总参谋长和副总参谋长叫到身边,同他们一起仔细地研究整个苏德战线的战役、战略情况,其中包括各方面军的状况,各种情报资料以及各兵种预备队的准备情况。然后,斯大林又把红军总后勤部长、各兵种司令和国防人民委员部负责保障当前战役的各个主要首长,叫到最高统帅部来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再由总参谋部协同方面军根据最高统帅的意图,制定实施战役的计划。最高统帅部的活动,是与斯大林的名字分不开的。凡是由他安排的工作,他总是要求最高统帅部和国防委员会这两个高级机关作出的决定马上得到贯彻执行,决定执行情况则由他本人亲自认真检查,或由他指定另一些领导干部或机关检查。他对重要问题一丝不苟,对下级要求也特别严格。

斯大林对各方面军的情况掌握得十分清楚,一有变化马上就能作出反应。它通过总参谋部细心地注视着战役进程,不断对部队的行动作出必要的改变,并根据新出现的情况给部队提出新的任务。最高统帅规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要求总参谋部每昼夜向他呈报两次标有各方面军情况变化的地图, 图上并附有总参谋长的简短说明。

作战部与最高统帅之间架设了一条专用电话线。在这之前,斯大林是通过总机给作战部打电话的。有一次,因为占线,他未能立即打通。过了几分钟以后,作战部长受到批评并接到命令:“通知有关人员,架设一条专线。” 这样又给他们安装了一部电话机,听筒上带有 10 米长的电线,这对于参谋人员看着地图汇报情况是非常方便的。

每天上午 10 时至 11 时,偶尔也稍迟一点,斯大林亲自打来电话。有时先问好,但经常是直截了当地询问:“有什么新闻?”

作战部长于是开始汇报情况,听筒贴着耳朵,从一个桌子转到另一个桌子。通常从战斗行动最激烈的那个方面军谈起,从战斗最激烈的地段谈起。情况依次汇报,每个方面军的情况分别汇报,形式不拘。如苏军行动顺利, 汇报通常不会被打断。在电话中只偶尔听到几声咳嗽声和吸烟斗时巴啮嘴唇的声音。

据长期在总参谋部工作的什捷缅科将军回忆,在汇报中斯大林不允许漏掉任何一个集团军,即使昨晚在该集团军地带内没有发生任何重要的情况,

也不允许漏掉。如果漏掉了,他会立刻打断汇报,问道:“卡扎科夫集团军的情况怎么样?”

最高统帅从不容忍哪怕是微小的撒谎或文过饰非的现象,对于犯有这类过失的人他严厉惩罚。一次,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参谋长,由于没有如实报告敌人夺去一个重要的居民点而被撤职。

晚上,照例是由总参谋长带着标好的地图向最高统帅当面汇报。一接到电话通知,总参谋长即乘车沿着人烟稀少的莫斯科街道进入克里姆林宫,绕过最高苏维埃大厦,通过伊万诺夫广场,转入斯大林的宿舍和办公室所在地的所谓“小角落”。斯大林的办公室是一间宽敞而又光线充足的房子,四壁镶有染色的柞木板。室内陈放着一张覆盖着绿色呢绒的长桌。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像。战争期间,还增挂了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像。再就是几张黄色的椅子。此外,就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了。隔壁的一间房子里放着一个大地球仪,旁边有一张桌子,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世界地图。在办公室最里边靠着关闭着的窗子旁边放着斯大林的写字台。上面经常堆满文件、纸张和地图。这里还放着载彼电话机和克里姆林宫的内部电话机,以及一筒削尖的各色铅笔。斯大林通常用蓝色铅笔写字,字写得很快。一般紧迫的重要文件,都由他口授或由他亲手起草。他不习惯任何事情都让秘书代劳。

听取汇报的,除最高统帅外,通常还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最高统帅部的成员。重大战役情况的汇报,还有各兵种的负责人参加。总参的工作人员和最高统帅部代表常常把地图摊在那张大桌上,站着向最高统帅汇报各方面的情况,偶尔看看笔记。斯大林通常是一面听着,一面在办公室里缓慢地来回走着。他不时地走近那张大桌子,弯下身子,凝视着打开的地图。有时,他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旁,拿起“黑塞哥维那弗洛尔”牌的烟盒,抽出几支香烟,捏得粉碎,然后把烟丝慢慢地装进烟斗。

斯大林乐于听取那些有真知的见的报告。他自己讲话不多,也不爱别人多讲。他经常用“讲短点!”“讲清楚点!”一类的插话打断对方的发言。他主持开会时,从不讲开场白一类的话。他的发言声音轻,口齿好,能抓住问题实质,言简意赅,表达思想清晰。最高统帅对报告和文件中的弱点特别敏感。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对讲过的东西记得很牢,他不放过机会严厉申斥那些丢三落四的人。因此,总参谋部汇报前或拟订作战文件时,总要对事实反复进行核对,并根据战时条件认真思考,力求做得准确无误。

斯大林身材不高,外貌平常,但谈起话来却给人以深刻印象。斯大林那种无拘无束的谈吐,明确表达思维的能力,善于分析的头脑,渊博的学识, 使得甚至一些有经验的知名人物同他谈起话来也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斯大林广泛联系群众,他几乎熟悉苏军中的所有高级将领和军工厂的所有专家。朱可夫元帅说:“经常有人问我,斯大林究竟是不是军队建设方面的杰出的军事思想家和通晓战略战役问题的军事家?我可以肯定他说,斯大林通晓组织方面军和方面军群战役的基本原则,并且熟练地指挥了这类战役。他精通重大的战略问题。最高统帅斯大林这方面的才能,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表现尤为突出。”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最高统帅是凭地球仪来研究情况和下定决心的,这与事实不符。”朱可夫强调指出,“斯大林在领导整个武装斗争方面得力于他的天赋的智慧、政治领导经验、巨大的洞察力和渊博的知识。他善于从战略情况中找出主要环节,并抓住这个环节,采取对策,组织相应的进

攻战役。毫无疑问,他是当之无愧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的功绩就在于他迅速而正确地采纳军事专家的意见,加以充实

和提高,然后以概括的形式——守则、指令、教令——立即推广到部队中去, 指导实践。”朱可夫说,“此外,在战役保障方面,在建立战略预备队方面, 在组织兵器生产方面,总之在前线提供一切必需品方面,我坦率地说,最高统帅表现出是一位杰出的组织家。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是不正确的。”

斯大林在战胜法西斯德国及其同盟者的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领袖,作为统帅,他以卓越的才能和魄力,迅速扭转了战争初期由于估计失误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苏联各族人民认定斯大林是他们英勇气概、爱国热情和必胜信念的化身。“为斯大林而战!为祖国而战!”——苏联红军高呼着这一口号歼灭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强盗,赢得了光辉的胜利。为了表彰斯大林在反法西斯的伟大卫国战争中的伟大功绩,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恃授予斯大林“苏联大元帅”的光荣称号。

欲知斯大林在战争初期的最困难阶段,如何进行战略防御,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