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军深入开展比武运动

  • 战士们攀上滑下,如履平地,除了利用竿、绳、水管外,还用两人接梯和四肢攀楼角的办法攀上4层楼顶。
  • 刚刚还是微波粼粼的湖面,顷刻间成为一片火海。战士们利用现有装备进行海岸防御,抗登陆的演练开始了。
  • 战士们冲进战场,一声声巨响过后,爆炸的水雷激起层层波浪。在观望台上,毛泽东放下望远镜长时间鼓掌。

中央决定在全军开展军事大比武

1964年4月,经过军委办公会议讨论,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进行一次军事训练的“比武”。并成立了全军的军训比武筹备委员会,由总参谋部主管军事训练的副总长张宗逊负责。

会议提出要以比武的方式检验、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初步确定在1964年10月1日前后举行全军大比武。

贺龙对此很赞同,并亲自为总参谋部主管军训的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批了所需经费及器材。

为组织好这次比武,经军委批准,成立了全军训练比武筹备委员会。从1964年2月开始,各种军事训练评比竞赛活动就在全军展开了,各部队紧锣密鼓,训练场上出现了热火朝天场面。

5月15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向全军部队发出《关于全军比武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迅速下发到了全国各大军区及相关单位。

军委的决定和总部的通知,像战鼓、像号角,激励着全军官兵。

不分军种兵种,不讲各行各业,不论机关连队,不管干部还是战士,大家都是一个信念:为了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为了保卫祖国,必须练出过硬本领。

战士们纷纷说:“谁是英雄,谁好汉,到训练场上比比看!”

还有的说:“我们一定要把郭兴福教学法表现出来,让全国人民看看咱们的真本事!”

这一年的大比武,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成果之多,都是空前的。据统计,参加比武的将近4万人,军内参观人员4.5万余人,地方参观人员4.2万余人。

评出集体一等“尖子”289个,个人一等“尖子”545名。大比武为大练兵运动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大练兵运动更深入广阔地发展。

贺龙到北京军区检查比武准备

1964年5月12日,天气晴朗,贺龙又一次来北京军区视察。在北京军区,他感觉这里的气氛比往日更热烈,所有人的脸上都荡漾着激情,因为马上就要比武了,他们正做着积极的准备。

这次,贺龙深入到北京军区是想亲自抓“尖子”,并检查军区的训练和选拔参加全军“比武”代表的情况。

当时贺龙已经68岁了,但他不顾疲劳,在看完白天的比赛科目后,接着看夜间比赛科目,让在场的战士们深受感动。

贺龙分别观看了排对抗射击、无后座力炮班对铁丝网木桩发射孔射击、排抵近射击、半自动步枪速射、军械员野战条件下专业技术、火箭筒夜间射击、工兵排夜间构筑防御阵地、夜间通过障碍等。

表演过程中,贺龙连连称赞炮打得准,各表演分队技术过得硬。他笑着说:“只有这样练,才能在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嘛!”

之后,贺龙又对在场的军区领导说:“要鼓足干劲,狠抓这项工作,把每个团、每个师、每个军,都训练得这样过硬,那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我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大提高。”

贺龙对各表演分队的群众创造性很感兴趣。指示说:“练兵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练兵就要苦练、巧练,要摸清武器的性能,找窍门,练战场上200米内近战、夜战中过硬的绝招。”

表演结束后,贺龙走上前去,与参加表演的干部战士一一握手,热情的询问和鼓励大家,还与干部战士合影留念。

几天以后,贺龙又赶到了天津杨村,在那里,观看了白天和晚上的十二个军事项目比武。每个分队的表演,都使他十分兴奋,颇为满意。

贺龙请中央领导观看表演

从北京军区回来,贺龙去找罗瑞卿商量,说:“长子,我们是不是向中央报告一下?”

罗瑞卿想了想说:“对,老总,我也这么想。请他们去看看表演?”

贺龙说:“这个办法好。我先去跟总理吹吹风。”

原来,贺龙感到需要向中央“造造舆论”了,这么大规模的比武活动,中央领导要是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所以他们想请中央领导观看训练表演。

这天,贺龙来到西花厅,向周恩来报告了部队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全军准备大比武的事情,他希望中央领导有空可以去看看表演。

周恩来听了很高兴,接受了贺龙建议。

1964年5月20日,罗瑞卿与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一道陪同周恩来、彭真、陈毅、贺龙等在杨村观看了北京军区各尖子分队的军事技术表演。

下午的表演是半自动步枪速射、半自动步枪100米距离目标射击、军械员专业技术表演、步兵打坦克、步兵营以下简易通信、汽车通过障碍、侦察兵居民地搜索和攀登8个课目。

首先上场的是4名战士的半自动步枪速射。周恩来用望远镜仔细看着,他笑着说:“你们看,都打到一个地方了!”

在周恩来身旁的陈毅也说:“好,全打中了,一个比一个打得快。”

3名射手各中40发,另一名射中39发。射击完后,周恩来为他们鼓掌。

贺龙这时说:“打得好!上次都是这么好的成绩,他们一定会在大比武中取得佳绩的。”

当看到战士们在100米距离上,准确地打中了一个个瓶子和灯泡的时候,贺龙向周恩来、陈毅介绍说:“这个难打,得有过硬本领。”

当20名步兵连军械员蒙着眼睛进行各种轻武器分解组合表演时,贺龙又介绍说:“这是夜间课目白天做。”

陈毅说:“你们有本事,佩服你们啊!”

罗瑞卿接着说:“这在战场上很有用的。”

周恩来点点头说:“每个战士都应学会。”

彭真补充说:“民兵也要学啊!”

过了一会儿,周恩来又观看了侦察员的搜索攀登和擒拿格斗表演。

侦察兵们利用绳索、竹竿甚至徒手快速地上下3层楼房,并和屋顶的“敌人”展开搏斗,把上面的“敌人”一个个地押了下来。

周恩来说道:“好!好极了!”

罗瑞卿介绍说:“这是飞檐走壁。”

陈毅感叹:“真勇敢,有真本事!”

表演结束后,周恩来等一一和战士们握手,并关切地询问战士的情况,又问他们对比武有信心吗?

战士们表示说:“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晚上,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冒雨观看了“夜老虎”连训练、闪光和照明弹射击、抵近射击、工兵构筑防御阵地、步兵连3000米越野等10个科目的演练。

表演结束后,周恩来高兴地对杨勇说:“好!兵就是应当这样练。政治上强,再加上过硬的技术,军队练成这个样子,那就什么敌人也奈何我们不得。”

贺龙要求杨勇等好好总结一下,一方面推广郭兴福,一方面为即将到来的大比武做准备。

毛泽东要求看比武表演

1964年6月份,贺龙把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练兵热潮以及北京军区“尖子”分队表演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以后,引起了毛泽东很大兴趣。

毛泽东了解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军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掀起了群众性的大练兵热潮。在这种氛围下,军事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毛泽东又从简报上获悉,贺龙、叶剑英、罗瑞卿等人经常到部队视察,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也分别观看了战士的比武表演,此时他也想去看看。

于是,毛泽东在一份反映比武情况的简报上写了一句批示。

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批示很快转给贺龙,这是贺龙没有料到的。时间紧迫,身在北京的贺龙紧急与在济南的罗瑞卿商定安排毛泽东观看比武的事项。

当时,中央工作会议预定6月13日结束,14日是星期天,15和16日两天可看比武表演。时间只有5天了,组织这么大规模的比武表演,还得保证绝对安全,谈何容易!

贺龙、罗瑞卿和张宗逊商定,从已考察过的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选调部分尖子分队和个人,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行汇报比武表演。

商定后,罗瑶卿决定立即飞回北京组织汇报表演,留下张宗逊组织济南军区的人员。

接到命令后,济南军区就紧急行动起来,他们从部分“尖子”里挑选最优秀的代表准备前往北京参加比武表演。

经军委同意,北京军区由司令员杨勇带队,济南军区的由司令员杨得志带队,参加汇报比武表演。

毛泽东和神枪手宋世哲

1964年6月15日,在北京西郊射击场上,彩旗招展,比武分队的战士们全副武装,精神抖擞。

毛泽东坐在主席台中央,陪同毛泽东观看比武的还有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贺龙、聂荣臻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

按照毛泽东的吩咐,中共中央办公厅还通知了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几位大姐和郝治平、王光美来观看比武表演。

汇报表演课目包括:步兵轻武器射击,3000米武装越野、“夜老虎”连夜间训练、侦察兵捕俘、攀登技术、汽车通过障碍与自救、坦克表演、济南地区祖孙三代和女民兵对陆地和水上目标的射击等科目。

比武汇报开始后,罗瑞卿总参谋长还有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可以说是场上最活跃的3个人。

在会场上,罗瑞卿的情绪高涨,不时地回答着领导同志的提问,他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介绍着那些特别优秀的选手。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罗瑞卿始终不离开毛泽东左右。由于这些表演他都看过,便主动向毛泽东作介绍,同时兼顾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他们提问什么问题,他便去作解释。

射击表演开始了,毛泽东手拿望远镜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当看到两名射手弹无虚发,枪响靶落时,他高兴地放下望远镜连连鼓掌。

“叭、叭、叭……”随着清脆的枪响,两位半自动步枪手对150米外的80个钢板胸靶进行快速射击,枪响靶落。

两位山东女民兵打汽水瓶,1枪打碎1个,10个汽水瓶一扫而光。

当山东省两位女民兵打50发子弹,分别命中49发和47发后,罗瑞卿又走下主席台,把弹孔密布如蜂窝的靶子拿上来给毛泽东、刘少奇看。

毛泽东和刘少奇都十分高兴地回过身来向看台上的观众鼓掌。

接着是精度射,单臂射击,双枪射击……

每进行完一项,毛泽东和刘少奇都高兴地鼓掌,周恩来和邓小平则连声称赞“打得好!”

济南军区的射手宋世哲和全祥云表演的课目是立姿掩体内快速射击,目标也是150米距离上的80个钢板胸靶,每人40个,一个口令,同时射击。

当“放”的口令发出,已进入忘我境地的宋世哲速扣板机,结果用40发子弹、40秒钟,把40个钢板胸靶全部打倒,比全祥云领先打完3靶。其中,在40秒内换装弹夹3次,平时训练装弹每次用3秒。

宋世哲按口令验枪后,罗瑞卿已从观看台上走下来,笑着对他说:“祝贺你!打得好!毛主席很高兴,要看你的枪。”

宋世哲跑上观礼台,恭敬地用双手递过半自动步枪。罗瑞卿接过枪递给毛泽东,并介绍说:“这是我们国产的,1963年装备部队,我们打了几十年仗还没有用过这样好的枪。”

毛泽东接过枪,仔细端详着各个部位,然后举起来瞄了又瞄,问:“这枪准吗?”

一位摄影师摄下了这珍贵的历史镜头,上面有四个人,毛泽东、罗瑞卿和两位杨司令。

宋世哲回答道:“报告主席,非常准。”

毛泽东微笑着点头,又问:“训练苦吗?”

宋世哲回答:“报告主席,不苦!”

毛泽东露出和蔼的笑容:“是的,训练就要不怕苦。不怕苦,枪才能准,才能打败一切反动派。说着把枪递给了罗瑞卿。这支枪后来作为珍贵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神枪手宋世哲是章丘市圣景镇宋李福村人,少年家境贫寒。1951年5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大练兵期间,宋世哲分工抓训练。当时,宋世哲练速射到了着迷的程度,连家也不回了,他妻子一人带着3个孩子,但却没有怨言。

宋世哲白天练睢准,晚上练举枪、练压子弹,每天进行10多个小时非常枯燥的训练。站得脚腕肿、膝盖疼,举枪的手臂酸胀不消,手被磨出了血,打热的枪管把手烫起了血泡,可他全然不顾。

宋世哲训练的150米打40个钢板胸靶速射项目先后在师、军比武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后来,济南军区组织了“大比武”,宋世哲取得了半自动步枪对多目标速射第一名。

早在1964年6月11日,在济南西郊腊山射击场,济南军区向罗瑞卿总参谋长和张宗逊副总参谋长及省市领导进行军事训练汇报表演。

宋世哲用43发子弹,在51秒内打完了40个钢板胸靶,当他回到出发地线时,罗瑞卿第一次热情地上前与他握手。

罗瑞卿说:“祝贺你,打得好!哪个单位的?任什么职务?”

宋世哲都一一作了回答。

罗瑞卿用命令的口气说:“好,把你们全团训练得都像你这样。”

宋世哲大声回答说:“是!”

罗瑞卿又转头对杨得志司令员说:“杨司令,这个行,一定让他去。”

这时,站在一旁的宋世哲疑惑了,他心里说道:“为什么说我行呢?去哪里?”

6月12日上午,杨得志司令员和军区军训部的李定一部长把宋世哲等30多人集合起来,紧急动员。

杨得志说:“同志们,我接军委紧急通知,让我们马上进京向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训练汇报。”

杨司令乘飞机先行,宋世哲等人马上发新衣服、新腰带、新背包,武器迅速装箱。由于时间紧迫,宋世哲觉得比战斗准备还紧张。

济南军区进京参加“大比武”表演的还有二二六团的全祥云班长、二二七团钢四连四班、六十七军的一个班、二二八团单臂射击王巧生、七十七师双枪射手田俊秀、步校机枪教员射手马振国,还有来自烟台崆峒岛的民兵吕其禧祖孙三代、“神枪姑娘”长岛女民兵刘延风和蒙阴的沈秀爱等。

6月12日下午,他们乘火车进京。13日赶到北京后,他们立即赶到西郊射击场,挖工事,设靶子,整场地,紧张地进行着各项演练。

6月13日下午,罗瑞卿在射击场第二次找宋世哲谈话,与他一起坐在地上关切地问:“你准备怎样向毛主席汇报?”

宋世哲回答:“沉着,按平时怎么练的就怎么打,争取汇报好。”

罗瑞卿说:“不是争取汇报好,而是一定要汇报好!毛主席看你打靶,那是很光荣的事情,你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反映出平时的最好成绩。好吧,我预祝你成功!”

6月14日上午,罗瑞卿在射击场又对宋世哲说:“射击是整个汇报课目中的第一个,你们汇报得好与坏,将影响着下边的项目的进行,你们的任务重啊。你上靶台后什么也不要想,就只想动作,想要领,想打得准,打得快。”

宋世哲坚定地表态:“请总长放心,我一定打好!”

罗瑞卿总长鼓励说:“祝你汇报成功!”

宋世哲后来回忆说:

我和全祥云迅速跑步先到射击场,在射击指挥员的带领下,持枪跑步到主席台前,向毛主席报告后,转身进入射击位置。

霎那间,我紧张的心都要跳出来了,眼前的40个钢板靶变得模糊糊一大片。我身左身右身后各有一兵看着,我猛然提醒自己,不去管这些,要按罗总长的指示办。

后来,罗瑞卿把毛泽东看过那支枪让工作人员保存起来了。从那时起,宋世哲就再没有摸过那支枪。

由于那支枪原是特务连炊事班的,罗瑞卿便让人拿了2支新半自动步枪发给了我。

由于宋世哲进京汇报表演成绩突出,部队给他记了二等功1次,后来还提升了职务,调任二二六团二营红四连连长。

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训练更加刻苦,先后为部队培养了200多名神枪手。

196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影片《向毛主席汇报》,是反映当年群众练兵运动情况的纪录片,片中有一段真实地记录了宋世哲汇报表演的过程。

宋世哲至今珍藏着这部影片的光盘和1.80米长的“毛主席、刘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北京济南部队军事训练时和受阅官兵合影”照片。

毛泽东参观轻机枪速射表演

当观看济南军区表演轻机枪速射时,毛泽东问杨勇司令员:枪要夜间打,有夜间打的吗?”

杨勇回答说:“有,今天请主席看看,夜间打枪、打迫击炮。”

毛泽东说:“要注意多搞夜战,搞近战。在很黑的夜里搞,什么也看不见。”

杨勇向毛泽东汇报:“我们军区正在突击搞夜间训练。夜晚,15公尺,我们根本什么也看不到,经过训练的战士能看到。”

毛泽东说:“是啊,你们要努力训练。”

杨勇回答说:“他们白天睡觉,晚上训练,练技术也练战术。夜间训练还要有白天的基础。”

毛泽东点了点头:“是要有个白天的基础。”

看了射击表演,毛泽东满面笑容地对贺龙说:“你们搞的不错么!”

贺龙却笑着对毛泽东说:“因为主席来,有的战士太紧张了。我看的时候,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好多都是百发百中。”

毛泽东点了一支烟,说:“紧张了还是不行。要注意多搞夜战,搞近战。”

贺龙说:“今天晚上主席可以看看他们的‘夜老虎’连表演。”

毛泽东忙问:“什么叫‘夜老虎’?”

贺龙解释说:“就是专搞夜间训练的连队,现在他们每个团都有这样的连队。”

毛泽东点了点头,他说:“好,我刚才就说要搞夜战,搞近战,训练部队晚上行军,晚上打仗。”

毛泽东转过头又对北京军区杨勇司令说:

“敌人越凶越不怕它!蒋介石过去不凶?美国不凶?具体到每个战斗的打法就不同了,就要重视它。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要会打,一个是会走。会打、会走,军队都要学会。打就吃他一口,吃不了大的就吃小的,吃了一口再吃一口。”

毛泽东还讲到对困难的看法问题。他说:“要从困难着想,什么问题从困难着想就不怕,不妨把他想多一点。1945年‘七大’,我讲了17条困难,不知是否讲够了。不要只看到好的方面,要两分法。”

比武激烈进行着,济南军区表演完后,北京军区上场了。突然,毛泽东问身旁的杨勇:“参加表演的有没有一九六师的表演?”

原来,这个一九六师是解放军第一支对外开放的部队。杨勇回答说:“主席,一九六师的表演,过一会儿就开始。”

过了一会儿,一九六师就上场表演了。只见8名战士手持冲锋枪,猛虎一般扑向射击阵地,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们。

“哒哒哒!”冲锋枪连续10个点射,仅10秒钟,每人20发子弹就打完了。

罗瑞卿向毛泽东解释说:“这种枪打单发的较准,打点射较难,可是战士们靠小发明解决了这个难题。”

毛泽东称赞道:“还是群众路线好啊!”

之后,一九六师两个班汇报八二迫击炮射击。第一门炮没有炮盘,第二门炮没有射手,第三门炮没有瞄准具,但3门炮全部命中了目标。

罗瑞卿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迫击炮简便射击。打起仗来,炮盘手掉队了,射手负伤了,或者瞄准具被敌人打坏了,单个炮手仍能用简便方法射击。”

毛泽东微笑着频频点头:“好!”

北京军区也表演半自动步枪快速精度射时,毛泽东问罗瑞卿:“什么是精度射?”

罗瑞卿回答说:“‘少而精’的精,就是打得准的意思啊。”

这次射击的结果是:4名射手都是40发中了40发。这么好的成绩赢得领导再次一片掌声。

毛泽东说:

“要多练习,要注意普及。这样才可以把军队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去。”

杨得志在一旁说:“没有那么多的子弹,1颗子弹等于3个鸡蛋了。”

杨勇也说:“1颗子弹2毛钱。”

毛泽东就说:“子弹平时可以多造一些,平时多用子弹,打起仗来就省子弹,才打得准嘛!”

刘少奇接着说:“是否各省都要搞个小厂子,搞炸药,搞武器修配厂。全国这么大的地方,只大区搞,打起仗来运输困难,供应不上。据说铜困难点,但收回弹壳,可以重新造嘛!各省都要搞起来。”

毛泽东说:“是啊!”

毛泽东观看攀登表演

吃过午饭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继续观看一九六师作攀登高大建筑物等汇报表演。这样的惊险的表演是该师侦察兵的拿手戏。

战士们面对一栋4层楼,攀上滑下,如履平地,除了利用竿、绳、水管外,还用两人接梯和四肢攀楼角的办法攀上4层楼顶。

一座高楼,侦察兵如飞人一般能上能下!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表演的战士握手问好,勉励战士要勇攀军事训练的新高峰。

后来,两个班进行对抗射击时,罗瑞卿给毛主席、刘主席和周总理介绍对抗赛的条件和要求。

罗瑞卿说道:“这么强的火力,我们是攻得上,守得住的。”

杨得志插话说:“这种打法,实战中最过硬,集中火力打一点。”

罗瑞卿接着说:“发现目标就打,可以锻炼战士的勇敢和技术。”

毛泽东问:“这种枪后座力大不大?”

杨得志司令员说:“不大。”

在擒拿格斗场地,毛泽东在一个画有蒋介石头像的沙袋前驻足:“这不是蒋介石吗?老朋友,久违了,我也打你几拳。”

毛泽东边说边打了“蒋介石”3拳。毛泽东的风趣、幽默,给紧张的表演场带来了一阵笑声。

之后,毛泽东问身边的杨勇:“部队是不是可以大规模搞游泳训练项目?”

杨勇回答说:“还没有。”

毛泽东说:“游泳项目夏天完全可以搞,部队要学游泳。但靠游泳池不行,要到大海,去经受海浪的考验才行啊!”

到了晚上,毛泽东继续穿着衬衣看表演。夜色格外美丽,毛泽东对一九六师五八七团一连表演的3000米武装越野很感兴趣。

毛泽东两次从座位上站起,透过夜幕寻找越野部队,当他发现战士们头上的红色标志灯后连说:“看到了,看到了,在那里……”

杨勇向毛泽东解释说:“战士们负重22公斤,3000米越野,地形复杂,战士们只用13分钟就能完成。一部分到达不算,非最后一个到达才算数。有的战士走不动,抬也要把他抬到。”

罗瑞卿说:“3000米越野并不光走平地,还要上坡、下坡、过桥。”

毛泽东感慨地说:“这就是兵贵神速。我们的军队就是靠近战、夜战起家的。这样练打、练走,完全符合实战的要求。”

杨勇在一旁说:“主席说得对啊!”

当表演结束后,毛泽东对杨勇说:“一九六师把战士都训练成了小老虎,那位师长很聪明嘛。”

在这一天里,战士们进行了惊险、精彩的军事表演,展示着共和国军人捍卫祖国尊严的决心和本领。而在看台上,那是一张张欣慰的笑脸,让他们对解放军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为有这样的军队而自豪。

毛泽东观看工程兵比武表演

6月16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又冒着炎热的天气检阅了工程兵反空降和设置陆地障碍技术表演及炮兵和坦克部队的表演。

汽车驾驶过铁轨桥时,毛泽东问身旁的杨勇:“汽车在干什么?”

杨勇回答说:“这是去年抗洪的时候,遇到桥梁被冲坏,影响了运输任务的完成,就从那里得到启发,我们就开始利用旧器材进行驾驶训练。”

一辆汽车顺铁轨倒回去,毛主席笑着说:“谁说不能开倒车?这不是开倒车嘛!”

周围的人都被毛泽东的幽默逗笑了。

杨勇说:“每个军种、兵种、每个战士,都有自己一套过硬的本领。”

毛泽东说:“练武还要练文,注意学文化。”

78岁高龄的朱德委员长也来观看军事表演。他看到年轻的一代发扬了当年的优良练兵传统,并练出了高超的军事技术,非常高兴,不断为战士们鼓掌。

毛泽东对军队训练作了高度的概括:“就军队的职能来说,不就是要会打吗?会打就要学会走,不会走无法去打。即使在高度现代化的明天,军队训练也离不开这一打一走。”

贺龙在一旁说:“主席说的对啊!”

毛泽东又重复说:“要多练习,要注意普及。还是那句话,练武还要练文,注意学习文化。”

毛泽东认可了这种训练和表演,贺龙心里像象吃了一粒定心丸。毛泽东的首肯,说明军委全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做得是对的、正确的,得到中央肯定。他无需担心什么了,下一步的问题是搞好普及了。

毛泽东在十三陵水库参观表演

1964年6月16日下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来到长城脚下的十三陵水库,刚刚还是微波粼粼的湖面,顷刻间成为一片火海。战士们利用现有装备进行海岸防御,抗登陆的演练开始了。

战士们冒着熊熊的烈火冲进战场,一声声巨响过后,爆炸的水雷激起层层波浪。在观望台上,毛泽东放下望远镜长时间鼓掌。

16时50分,比武表演结束。按原计划,在十三陵水库表演结束后,大家要转场继续观看炮兵和坦克部队的表演。

军区首长考虑到天气太热,又考虑到毛泽东刚才游了泳,已经很疲劳,罗瑞卿和两位军区司令就劝毛泽东回去休息。

毛泽东说:“人家准备了,不看不好嘛!”

杨勇说:“炮兵和坦克以后再找机会看。”

毛泽东问:“哪里找机会去?”

杨勇说:“主席下决心吧!”

毛主席稍停了一下站起来说:“现在看!”

中央领导又乘车赶往羊坊表演场。在羊坊表演场第一号看台上,毛泽东向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详细询问了坦克部队的装备、训练等各方面的情况。

当许光达向毛泽东介绍国产坦克性能上的优越性时,毛泽东对许光达介绍的火炮稳定器很感兴趣,他笑着问:“坦克都有了这种装置吗?”

许光达说:“不,只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坦克有。”

炮兵射击开始后,毛泽东站起来,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并详细询问了炮兵的装备情况。

过了一会儿,毛泽东等人都起立鼓掌,从头到尾他们都看得很仔细。表演完毕,许光达和杨勇等请毛泽东下楼休息,毛泽东刚转身走了几步,忽然传来两声炮响,毛泽东又转回原来观看的位置说:“还没有完嘛,人家没有完我们就走不好嘛!”

许光达对毛泽东说道:“现在真完了,请主席快下去休息吧。”

毛泽东望着南山脚下表演场问许光达说:“参加演习的坦克还要转回这里来吗?”

许光达回答说:“要回来的,请主席下去休息。”

毛主席这才慢慢向楼梯口走去。

通过两天一夜的比武汇报表演,毛泽东看到部队通过大练兵、大比武,指战员技术练得这样精,军事训练取得了这样大的成果,十分满意。

在参观比武汇报表演中,毛泽东一面高度称赞了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尖子”分队的汇报表演,一面即兴讲话,作了很多重要指示。毛泽东感到,这样的比武,对部队的训练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毛泽东在看过北京和济南军区部队的军事汇报表演后,心情依然兴奋,尤其是对部队的训练“尖子”十分欣赏。为此,又亲自找贺龙连续谈了几次,指示要在全军推广“尖子”的经验。

毛泽东说:“看了北京、济南军区尖子部队表演,很好,要在全军中普及,光有‘尖子’是不够的。”

毛泽东问贺龙:“普及要多久?”

贺龙回答说:“要两年。”

毛泽东接着说:“要很好布置,要抓紧这项工作。”

比武表演落下帷暮,毛泽东在十三陵军事表演地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他说:“你们不能光议政,不议军啊!”

毛泽东在会上对前来观看表演的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领导人说:“光看表演不行,要抓兵。各级党委都要抓军事工作,只知搞文、不知搞武,只要人,不要枪是不行的。”

6月17日,贺龙主持召开军委常委会,决定将毛泽东的指示向驻京高级干部传达。贺龙又找总参主管军事训练的张宗逊副总参谋长布置工作:“我已向毛主席说了,两三年可以把尖子经验在全军普遍推广,一定要很快搞出成绩来。”

在普及训练尖子经验过程中,贺龙、叶剑英、陈毅、聂荣臻、徐向前纷纷下到训练场,研究解决普及推广训练尖子经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指导全军大练兵运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贺龙在北京军区普及尖子经验现场会上指示:“比武不能搞形式主义,训练是为了打仗。”

贺龙针对个别单位比武中出现的调人、换枪等现象,严厉指出:“全国都学解放军,可是解放军自己还弄虚作假,怎么让人学?三总部要带头反这个东西,部队也要反。”

后来,叶剑英在深入许多部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连队基础训练二十条》经军委批准,颁发全军执行,给部队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指导方法。

在开展大比武运动中,最为繁忙的罗瑞卿总参谋长,他先后13次跑遍了全国9个省的许多部队,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在济南军区普及尖子经验现场会上,当罗瑞卿看到部队练兵士气昂扬,时常挑灯夜练,便要求指挥员注意劳逸结合,保护战士的训练积极性;当他听说普及尖子经验中弹药器材消耗过猛,便教育部队勤俭练兵,为国分忧。

这些深入实际的科学指导,使1964年我军大比武运动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全国步兵举行比武大会

1964年8月2日晚,夜空里闪烁着几颗明亮的星星,在北京怀柔,全军步兵北京区比武大会在正式开幕。

原来,从7月19日至8月14日,全军步兵分别在北京怀柔、河南信阳和甘肃天水举行比武。

这次比武,进行的技术课目主要有:各种枪的精度射击、速度射击、对运动目标射击、单项个人手榴弹投掷、四〇火箭筒精度射击、六〇炮直接瞄准射击及单项个人对刺等。通过比武,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尖子”,许多人是神枪手、神炮手。

8月10日,罗瑞卿、张宗逊、杨成武、杨勇、廖汉生等,一起观看了表演。

罗瑞卿转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大家的问候,他还说道:“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思想、作风、技术、战术练好,如果敌人胆敢挑衅,就坚决消灭它!”

罗瑞卿首先观看了昆明军区特地前来为大会表演的“快速爆破法开辟通路”。他问该军区负责人:“在敌火下打桩子有没有问题?”

负责人回答说:“没有问题!”

只听几声巨响,表演开始了,在“敌人”的雷区、鹿砦、铁丝网马上被爆炸开一条宽宽的通路,战士们迅速冲了上去。

罗瑞卿亲自爬山越沟去现场检查效果。看后,他高兴他说:“这个方法很好,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讲都是可以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们要多准备几手过硬本领,抛射送炸药的方法、人送炸药的方法部队都不能放弃。”

战士们表演结束后,罗瑞卿和参加表演的战士一一握手,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还一起合影留念。

罗瑞卿询问参观的干部:“你们谁打过仗啊?”

有的说有,有的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罗瑞卿就说:“现在看样子帝国主义是要打仗,我们要把仗打好。仗是留给儿子打?还是我们打?还是我们打好。抗美援朝我没有参加,要补这一课。美国人就是那么一回事,他是空中优势。我们要做好准备,特别是昆明、广州,那是前线,能不能走路?这里师长不少,你们比我年轻,还是可以走。”

罗瑞卿接着观看了沈阳军区代表队的单兵防御表演。他在观看表演时同负责人说:“学毛著要学得好,军事训练也要过得硬。要又红又专,只红不专不行,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嘛!”

罗瑞卿在接见表演班的时候,对教员海庆林说:“将来要把所有的班都训练成这样。

叶剑英说战士个个要像‘小老虎’,我看你们就像‘小老虎’。”

罗瑞卿问战士:“帝国主义要和我们打仗怎么办?”

战士们响亮地回答:“消灭它!”

罗瑞卿说:“我看帝国主义不来便罢,来了也逃不脱被消灭的命运。他勉励战士们首先要练得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同时也要练得技术过硬、战术过硬。”

罗瑞卿最后观看了沈阳军区代表队的“班进攻实弹战术表演”,并说道:“这个班的战士练得不错,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罗瑞卿对沈阳军区代表说:“过去我看过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表演,没有看你们的,今天专门来看你们的,你们是东北的部队,可是要搞好啊!比武比武,是为了把仗打好,比得好,打仗打不好那是不行的。”

叶剑英到现场观看比武表演

8月11日上午,在北京怀柔,叶剑英等人观看了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代表队的特等射手精度射击和四〇火箭筒射击比武表演。

叶剑英召见3名火箭筒射手,亲自询问了四〇火箭筒的训练情况。他问道:“如果坦克轰隆隆开过来,你们敢打吗?”

火箭筒射手们回答:“敢打!”

叶剑英说:“要相信自己手中的武器。”

叶剑英看了战士的操作后说:“要多练基本功,练臂力,胳膊上可以绑沙袋练习。”

接着,叶剑英观看了沈阳军区“进攻战斗中的步兵班”的比武表演。该班把整个训练分成摆情况、论战法、演练、评比、小结5个步骤进行。

表演后,叶剑英说:“你们表演的很成功、很生动,我很满意。连长导演的很好,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诱导战士开动脑筋,这很好,这种训练方法值得学习。”

到了下午,叶剑英观看了昆明军区工兵班的速爆法作业和济南军区守备部队的夜间海防巡逻作业表演,精彩的演出,让他大为赞赏。

叶剑英说:“速爆法是个很好的发明,但在技术上还要继续研究改进,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最后,叶剑英和大会全体人员合影,并说道:“全国各大军区、总部负责同志,都很高兴地看了你们的比武表演,大家都很满意。”

7月28日下午,叶剑英专程赶往河南信阳,在那里观看比武表演项目。叶剑英在观看南京军区某团三连的“步兵连进攻”汇报表演后,亲切地说:“你们的体力很好,锻炼出来了,个个都像‘小老虎’,看不出疲劳的样子。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搞得更好!”

29日上午,叶剑英观看了广州军区某部“罗盛教连”武装泅渡的表演。在接见他们时说:“我看了你们的表演很高兴。你们要永远保持荣誉,发扬你们的光荣。”

29日下午,叶剑英观看了南京、武汉、福州军区“班对抗射击”和武汉军区“硬骨头六连”、福州军区某团二连七班的投弹表演。

叶剑英接见“硬骨头六连”时说:“你们这个连队很有名,过去是战斗模范连,一定把传统接下来,练好200米内硬功夫,保持荣誉。”

30日上午,叶剑英观看了武汉军区警卫营一连三班“班防御”和广州军区某团九连四班的“小组打坦克”。

看完班防御表演后,叶剑英笑着说:“表演很好,你们是‘尖子’,但还是单项‘尖子’,学会了防御,还要学好进攻,要把攻、防两种基本战斗类型都学好。”

比武期间,叶剑英还召集一些部队领导进行开会讨论。在会上,叶剑英对大家说:“现在我们的‘尖子’多是单项的,只擅长一手,五大技术只擅于某一项技术,还有4项技术没有达到要求。同时‘尖子’分队绝大多数只是班,还不是整排、整连的;整排、整连的有一些,但很少。因此,必须搞好普及。普及,就个人来说,就是由单项到多项;就1个班来说,就是从个人到全班,由个人的全能到班的全能。把全能班搞起来,再搞全能连。打仗,不是一个人、一个班、一个单项能战胜敌人的,所以主席说要普及。”

贺龙要求纠正比武中出现的问题

1964年8月份,军委召开扩大的办公会议,对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工作进行小结。罗瑞卿作了发言。

在会议上,罗瑞卿提出了24个字:

巩固起来,坚持下去,集中起来,成龙配套,逐步推广,不断提高。

9月30日,以叶剑英为主任的全军比武筹备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全军比武大会的情况报告》,总结了18个比武区比武的成绩和经验。

但是,大比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弄虚作假、拼凑“尖子”、搞形式主义等。

早在6月下旬的一天,贺龙就在总参军训部《军训简报》看到一篇《练为了战,不是为了看》的文章。文章批评了一些部队为搞比武拼凑“尖子”、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情况。

贺龙觉得文章写得很好,他让办公室向北京军区的领导传达他的指示。

指示如下:

……

我看到了总参军训第41号《军训简报》中《练为了战,不是为了看》报道的北京军区夜间训练现场会议纪要的内容,我没有看到纪要,只看到这里的摘要的内容,我认为是正确的。照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形式主义的偏向。

今后更应当把兵练好。从实战需要出发,练出过硬的本领,打仗也能像表演这样打得准。训练不要搞形式主义。

……

要注意战士休息,星期天要给战士休息,每天睡够8小时。

一天,贺龙把张宗逊叫到办公室,就今后的军事训练作了指示。

贺龙对张宗逊说:“毛主席对普及‘尖子’经验的工作很关心,曾找我谈了好几次。我们要抓住‘尖子’不放,要像今年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和抓游泳训练一样,抓好普及工作,一定要很快搞出成绩来。”

贺龙又说:“司令部要很好地抓,使司令部成为能干的司令部,成为自己强有力的助手,通过司令部指挥作战、领导训练。司令部要战斗化,要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

贺龙下达指示后,张宗逊在军委召集各军区、军兵种军训部(处)长座谈会上进行讨论。

这个时候,罗瑞卿开始对各军区、各军兵种的比武进行督促检查,纠正了个别单位出现的锦标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

当罗瑞卿获悉有的部队进行实弹射击时违反教程,降低条件,打好了算成绩,打不好重打等弄虚作假问题后,做出严厉批评。

贺龙、罗瑞卿在北海舰队视察

10月15日,天空下着淅沥沥的小雨,海面上显得雾气蒙蒙的。这天,贺龙、罗瑞卿在青岛冒雨观看了北海舰队的表演。

表演结束后,贺龙对负责人说:“你们要好好总结一下,从组织到编队,都要搞出个样子来。这次表演只我们一方,没有敌方。要是打起仗来,双方都打,能不能打得这样好?”

罗瑞卿也说:“你打人家,也要准备人家打你呀!”

易耀彩副司令员说:“今天轰炸机炸得还不够准,可能受几朵云的影响。”

贺龙说:“敌人就是要选坏天气来嘛!我们也要选坏天气来练。风浪大,七八级,就是要练这样的硬功夫。岸炮和守岛部队的任务很重。”

罗瑞卿说:“岸炮部队搞好了,敌人就上不来,除非打原子弹,打原子弹也可以钻洞嘛!”

贺龙说:“原子弹也不能把山炸平嘛!”

10月16日,贺龙在北海舰队继续观看表演。

当看到战士们在没有码头的条件下,对小型舰艇进行油、水补给和战时设置临时补给点的表演时,贺龙激动地说:“这是个好办法,有了这个办法,在任何小港、小湾都可以进行补给。”他又接着问:“南海搞了没有?也应该叫他们搞嘛!只是这个比较慢,要想办法改进,要发展,要争取时间。”

罗瑞卿在一旁说:“我们不可能修那么多码头,就是修了,敌人一打就打掉了,台风一刮也刮坏了。有了这个办法,就可以随时补给。”

罗瑞卿与贺龙不断谈论着,表现出对这个表演的浓厚兴趣。

罗瑞卿随即转身对刘道生副司令员说:“群众是英雄,这办法是群众想出来的,你们领导想一部分,群众想一部分,你们把群众的办法集中起来,加以推广就好了。”

贺龙点点头说:“对,另外还要快,要争分夺秒,要准备打仗。”

罗瑞卿补充说:“运用浮动码头架浮桥进行岛屿补给的办法,要在沿海岛屿推广。”

罗瑞卿又对总参军训部张翼翔副部长说:“转告工程兵,要他们很好研究。”

贺龙说:“江、河、湖、海都能用,陆军的小型船只都要学这个办法。有人说这是土办法,我说科学的办法就是洋办法。这个办法,平时用好了,战时就能更熟练,这是海军的方向,东海、南海要普遍搞。”

罗瑞卿又说:“不管土办法洋办法,有用的就是好办法。”

贺龙接着说道:“主席说过,外国人看我们,也是洋的嘛!”

说完,大家都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在临走之时,罗瑞卿对刘道生说:“这次看的是尖子,是事先有准备的。以后不看尖子啦,要看,就整连、整个建制单位拉出来就演,给你们搞‘突然袭击’。”

贺龙回头说:“对,不看尖子,临时拉出来‘突然袭击’,才能看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