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 在广阔的田野里,郭兴福大声喊:“冲锋的时候,射击要准,投弹要远,刺杀要狠!”
- 郭兴福趴在地上“刷刷”地匍匐前进,突然又纵身跃起,向前冲击。他一边前进,一边射击,一边投弹,一边射杀……
- 郭兴福高喊杀敌,勇敢的冲向了“敌人”。他开枪打“死”了战壕内的“敌人”,端着刺刀杀向正面扑上来的“敌人”。
采访组观看郭兴福教学表演
1961年7月的一天,太阳还没有升起来,郭兴福就独自跑到野外,在那里他苦练冲锋动作。
在广阔的田野里,郭兴福大声喊:“冲锋的时候,射击要准,投弹要远,刺杀要狠!”
接着,他就趴在地上“刷刷”地匍匐前进,突然又纵身跃起,向前冲击。他一边前进,一边射击,一边投弹,一边射杀……
在当时,郭兴福的身边出现了一个“智囊团”,十二军特别抽调了4个参谋帮助郭兴福。在训练中,郭兴福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参谋都认真研究推敲,并写出教学笔记。
为把“教学笔记”形象地表现出来,郭兴福常常一个人跑到野外去演练,进行了千百次实际操作的训练,这其中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有一次,李德生特意招来20多个新战士和老战士,以及10多个连排长,让他们使用郭兴福的“教学笔记”,以此来验证他的教学方法到底如何。之后又让他到全军去表演,让大家检验、推敲。
李德生带着郭兴福分队在各师进行表演示范,所到之处,都获得了大家的肯定,纷纷说郭兴福的训练方法值得学习,部队掀起了新一轮的训练高潮。
1961年8月,总参军训部处长兼《军训通讯》杂志副主编郝云虹率领的采访组,来到驻浙江金华的这个军了解训练情况。
李德生军长向他们介绍了正在进行的训练改革试点情况,并邀请他们看看郭兴福教练的单兵进攻战术。
尽管那天气温高达37.5度,但战士们精神抖擞,争先发言,认真演练。他们正误对比,严格纠正,抢着示范,热烈争论。
在一个小高地设置的战术场上,郭兴福作了战士教学表演。在炮火弥漫的烟尘中,郭兴福向战士们作示范动作。
只见郭兴福拿着上好刺刀的步枪,高喊杀敌,勇敢的冲向了“敌人”。他开枪打“死”了战壕内的“敌人”,端着刺刀杀向正面扑上来的“敌人”
郭兴福的动作突然定了型,大声问后面上来的战士:“对敌人要不要狠?”
“要狠!”
“怎么狠?”
“坚决消灭!”
“对!”
说着,郭兴福用锋利的刺刀对准“敌人”的前胸刺了过去,刺刀迅速插进了草靶里。
郭兴福又问战士们:“刺刀断了怎么办?”
战士们齐声回答:“用枪托打!”
郭兴福问:“枪断了呢?”
战士们响亮地回答:“用石头砸,手掐,牙咬……”
郭兴福边教学,边向战士们宣讲战士在作战中应有的战斗作风,他说:“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当时气温高达37度,炎炎的烈日照射着大地,每个的人的皮肤都晒得黑黑的,他们的衣服湿透了,脸上冒出大片的汗珠……
战士们不怕酷热,不怕火辣辣的阳光。每一个动作都极其仔细,每一句都那么铿锵有力,让采访组仿佛看到了一群真正的勇士。
全军宣传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郝云虹看了郭兴福的战术教学表演后,非常惊讶,不停地对身旁的人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战术作业!”
其他人接着说:“是啊,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值得在全军进行推广!”
郝云虹点了点头说:“应该写篇报道。”
郝云虹问李德生:“郭兴福的这项训练教学改革叫什么呢?”
李德生说:“是啊,教学方法出来了,却没有具体的名字,大家说该叫什么?”
为了起个好名字,军、师、团各级动了不少脑筋,有的说叫基础教学法,又有的说叫单兵教学法,有的说“孩子都生出来了,随便叫个什么名字都行”。
郝云虹想了想风趣地说:“你们生了孩子,我给起个名,看看是否合适,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这样好记,与别人的也有区别,或许能叫得响。”
对于郝云虹的建议,李德生等人进行反复咀嚼、分析。
他们觉得郝云虹起的名字很好,可又觉得叫“郭兴福教学法”在内部还可以,到别的地方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李德生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最后才说:“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
郝云虹回到北京,马上写了《彻底革新训练方法落实少而精原则——二连单兵训练经验》、《郭兴福单兵小组教学实施笔记——进攻中的战士》两篇文章。
当年10月,总参《军训通讯》出了一期增刊,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并加了《既严又活》的评论员文章,扩大发行至全军连以上单位。
这是最先向全军介绍郭兴福教学法的材料,评论中这样写道:
看了郭兴福单兵战术训练的经验和作业实施笔记,受益颇多。
为了使他们的好经验和广大基层干部直接见面,我们单独出了这一期增刊,把发行范围扩大到连。
认真研究一下增刊中的两篇文章,是可以从中吸取不少有益的经验的。
南京军区很早就想抓个教学典型,如今他们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了郭兴福教学法的本质和内涵,看到了教学法对于当时开展军事训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南京军区首长和领导机关马上行动起来,他们一边在军区范围内组织推广,一边帮助郭兴福继续完善和提高教学法。
南京军区抓郭兴福教学法,认识高,决心大,军政一齐上,上下同心干。
他们连续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大动作,现场会一次比一次大,要求一次比一次高,终于将全区官兵发动起来。通过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南京军区掀起了广泛的练兵热潮……
南京军区大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1961年10月,南京军区副司令王必成看了表演后,笑呵呵地握着郭兴福的手,连声称赞:“教得好!教得好!你把思想教活了,动作也练活了,向你学习!”
郭兴福深受鼓舞,当即说:“这都是各级领导培养的结果,我会继续努力的!”
王必成很欣赏郭兴福的个性,他说:“好,我期待你更好的成绩!你有信心吗?”
郭兴福立定说道:“有!”
原来,最早发现并提出要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是王必成副司令员。当时,他在南京军区分管军事训练工作,他对战士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
自从王必成看到《军训通讯》介绍的郭兴福教学的情况后,他让郭兴福和表演分队到南京作表演,他想知道郭兴福的水平到底如何。
看了郭兴福的表演后,王必成当即做了指示,内容如下:
步校毕业班学员,要把这一套教学法学会了才能毕业分配;军区司令部组织郭兴福到全区部队巡回表演;做好推广郭兴福教学经验的宣传报导工作。
1962年3月,南京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发出《认真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通知》,并指派郭兴福到部队作教学表演示范。。
《认真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郭兴福在单兵、小分队战术训练中,在军、师领导的帮助下,摸出了一套较好的教学方法。前些日子,他带领战士到南京步校和某部进行了表演,获得一致好评。最近,他们还将到其他部队进行巡回表演。
……
《通知》要求全区部队
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号召部队学习郭兴福的训练是为了打仗的指导思想,勤勤恳恳的教学态度,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教学精神,依靠群众、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良好的教学方法。
二、各级主管训练的干部应深入连队,组织推广,帮助连队具体运用和发展郭兴福的教学经验。并且要注意发现自己的典型,树立自己的标兵,培养出更多的像郭兴福那样的优秀教练员,用典型指导训练。
三、郭兴福的教学思想、态度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战术训练,而且也适用于各项技术训练。因此,各单位要结合本部队训练需要,广泛运用。
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强调扎扎实实,讲究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以提高训练质量,练好200米内的硬功夫,把训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目的。
根据军区指示精神,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发表了《培养自己的“郭兴福”》的社论。
内容如下:
通过培养自己的“郭兴福”,领导上就可以取得经验,及时具体地指导部队。有了自己的“郭兴福”,就可以使群众信服。郭兴福的经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可以学得到的,甚至可以比郭兴福做得更好。
有了自己的“郭兴福”,就可以把郭兴福的经验生动形象地传给部队,使大家看得见,模得着,好理解,好学习。
因此,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不能仅满足于一般号召和一般的活动,必须认真培养典型,运用典型指导全面。
为了推广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南京军区让郭兴福率队在军区巡回表演。
广大官兵包括军、师、团的领导干部认真观看了他们的表演,都觉得郭兴福教学法好,把兵练活了,把战术练精了。
看了表演后,南京军区司令部军事科学研究处处长蒋科说:“训练为了打仗,按实战需要来训练部队,这是郭兴福在教学中最突出的地方。”
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赵瑾也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源于正确的训练思想。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好,做到了精讲巧练、情况多变、从实际出发。”
南京步校副校长宋伟说:“积极歼敌的战术思想,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机动灵活的战术动作,熟练的五大技术,这是200米内的硬功夫。”
郭兴福在南京军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巡回表演示范,使得他的教学方法在军区迅速推广。南京军区各部队和学校紧张忙碌起来,有的从宣传郭兴福教学法入手,采取报告会、读报、座谈、放幻灯、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郭兴福教学方法和经验。
9月17日至21日,南京军区装甲兵召开了“进一步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训练”现场会。各坦克部队的负责干部和作训科、股长及部分连、排长参加了现场会。
在这次训练现场会上,大家参观了某部坦克一连连长陶深远在战术训练中运用郭兴福训练就是实战的教学法的操作表演。他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副连长祝广祥用郭兴福严格要求教学法教出的驾驶员,能在雨后的黑夜中关灯开窗顺利通过断崖和车辙桥,他们同样得到了喝彩声。
另一个连长郭士信在夜间射击训练中,能运用郭兴福分段教学法,现场抓思想等方法,收效也很好。
观后,大家在会议上说:“郭兴福教学法不仅适用于步兵,也适用于装甲兵;不仅适用战术训练,也适用驾驶、射击、通信等技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