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兴福教学法形成

  • 放眼望去,战士们在山下挖了几条堑壕,里面插着几个稻草绑的草靶,仿佛站在面前的就是可恶的敌人。
  • 8天时间里,营地一直下着淅沥沥的雨,但战士们却整整在野外训练了8天,从军长到战士都成了一个个泥人。
  • 谭友夫接过枪,做了个示范动作。只见他抱着枪向左面一滚,然后从另外方向冲向前去……

李德生发现练兵人才郭兴福

1961年初,南京军区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召开工作会议,他在会上发言说道:

现在军委训练方针、原则,要求都非常明确,但训练方法不改革,就难以落实。我们的任务是过河,没有桥和船就过不去,解决好训练方法问题,就像解决过河的桥和船。

会议召开后,大家就马上回去布置工作,所有的战士都显得很踊跃,整个军营气氛十分热烈,战士仿佛进入战场一般。

在战士纷纷投入训练的时候,李德生也带着军师工作组来军营里察看。这天他来到郭兴福所在的一○○团二连蹲点,这个后来的练兵英雄,此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副连长。

一○○团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老红军团队,二连更有辉煌的历史。该团先后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渡江作战等上百次战斗,连队8次荣立战功,涌现出120多名战斗英雄和模范,其中有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的伍先华。

李德生在上午就到了训练场,他的到来让战士们的劲头更足了。李德生面带着笑容,到处走着看着,时而和指导员进行交流,还为训练的战士加油。

李德生将军出生在河南光山县,他1930年参加红军,曾两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旅长、师长,在淮海战役中率部直捣黄维兵团部。抗美援朝战争中,李德生任副军长,担任过上甘岭战役前线指挥员,如今是十二军的军长。

身经百战的李德生深知练为战,把兵练活的重要性。在批判了训练中的教条主义后,部队训练该如何搞,他正在思考着。

这个时候,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山坡上人影晃动,很多人在观看战士们的训练。放眼望去,战士们在山下挖了几条堑壕,里面插着几个稻草绑的草靶,仿佛站在面前的就是可恶的国民党士兵。

李德生看到,在堑壕正前方70米处,有10多个战士一字儿摆开。他们刚做完利用地形地物在敌火下运动等战术,现在来到堑壕下面训练冲击动作。

在队伍最前面,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彪形大汉。他皮肤黝黑,声音洪亮,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此外,这个大汉的腰间别着手枪,皮带上插着一面小红旗,手里端着步枪。不用说,这一定是指挥大家进行训练的。

突然,大汉用洪亮的声音说:“上面我讲了冲击动作‘勇’、‘猛’、‘准’的要领,现在来讲‘狠’字,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大汉用手向前一指:“堑壕里面就是敌人,我们对敌人要不要狠?”

战士们也响亮地说:“要狠!”

李德生指着那的大汉问随同的作训参谋:“那个指挥训练的是谁?”

参谋回答说:“二连副连长,郭兴福。”

李德生认真地看着,并感慨地说:“这年轻人不错,我看可以重点培养!”

郭兴福是二连副连长,他1930年出生在山东省邹平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辍学了。

1942年,在他12岁的时候,家中的生活难以维持下去,为了混一口饭吃,他到国民党一个保安团当了勤务兵。1948年9月,济南获得了解放,郭兴福也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后来就参军了。

参军后,郭兴福被分到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在那里他当了一名普通的战士。他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淞沪、漳厦战役,因作战勇敢,立过三等战功,不到一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2月,21岁的班长郭兴福被推荐到第十四步校进行学习深造。在步兵学校4年多的时间里,他学习刻苦,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扬。

当时学校开设了战术、射击、军事地形学等18门课程,郭兴福13门优秀,5门良好,毕业成绩被学校定为“上等。”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军区某师军士教导营任排长,这是一个培养班长的训练单位。

在军士教导营工作的4年里,郭兴福把分队战术和技术训练摸了个透熟,这对他后来形成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德生进行军事训练改革试验

看了郭兴福的表演后,李德生久久不能平静。他回去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我们军多几个这样的人才就好了,但是,还必须对他进行培养!”

身边的人说:“我们的部队缺乏正确的训练方法,我们有必要进行改革。”

李德生点了点头说:“是啊!战士们练兵的劲头很大,但训练教学机械呆板。射击时,干部检查预习忙得团团转,战士半天只能瞄几枪。战士作业,‘走起来一条线,卧倒一大片’、‘进攻满山跑,防御没事干’。课堂上,干部‘填鸭式’地教,战士照葫芦画瓢地学。所以,一定要改变部队的训练方式!”

当天晚上,李德生与军师工作组研究决定,在二连进行从单兵、战斗小组到班战术的训练改革试验。同时,确定了3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的干部任教练班长,其中就有被李德生看中的郭兴福。

3个人的分工分别是:军作训参谋宋文皋教班战术,师作训参谋吴亚东教单兵战术,郭兴福教小组战术。任务明确后,李德生让大家编入二连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成一个战斗集体。

军长和副军长“跟班作业”,其他军、师机关干部都换上了中尉、少尉、上士、中士的军衔,官降几职,衔降几级,编到排里、班里工作。

同时,李德生把二连和另一个团的七连抽出来,以保证精力,避免干扰,让他们全力参与训练改革。

要进行改革,并非那么容易,一些人就说,“船”和“桥”在哪里?战士训练怎么搞?

李德生对大家说:“按照我军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做,发扬军事民主,到群众中找,破旧立新。”

就这样,宋文皋、吴亚东和郭兴福每人带一个班进行战术训练。他们天天摸、爬、滚、打,一边练,一边研究,一般分析,一边改进……

李德生为何这么注重军事训练呢,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跨进了新时代。在这种形势下,中央军委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加强军队的现代化训练,同时也指明了军事训练在建设现代化军队中的重要作用。

1951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在此之前,全军军事学校及部队训练会议确定了全军军事训练的基本方针:

在人民解放军现有素质、建军传统、军事思想及军事、政治、文化教养程度的基础上,用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使部队学会掌握现代的兵器及其他军事技术,指挥员学会组织与指挥各兵种。

步兵、炮兵、装甲、工兵、通信、交通、骑兵、化学、伞兵等兵种的联合作战与协同动作,以加速部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

1952年7月,毛泽东在参观某军事学院的时候对战士们说:

“军事训练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1953年1月,毛泽东对高级步兵学校的干部和战士又说道:“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仅仅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

毛泽东继续说:“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

1953年10月,中央军委发出指示:

从1953年6月1日开始,部队训练的中心转入以军事训练为主。为迎接这个训练,各大军区部队应在干部训练上有所准备。

因此,应采取分期轮训干部的办法,从明年1、2月间开始,实行军事干部的轮训,预习部队军事训练的各种科目,为开展部队军事训练准备条件。

1953年12月份,中央军委为确保按时开训、统一训练思想、明确训练方针、解决正规军事训练的有关问题,就召开了各大军区、各特种兵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参加的会议。

会议强调:必须统一装备、统一编制、统一训练、统一制度,坚决贯彻命令、执行条令,政治工作必须与具体业务技术密切结合。

在这次会议上,军委军训部长萧克用铿锵有力的话对大家说:“执行1953年度下半年训练计划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是:搞好各级干部集训;制订各级训练计划;完成任务保障工作;印发各种训练教材;做好训练动员工作。”

1953年6月,全军在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正规军事训练正式开始,同年12月7日至第二年的1月2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

到1954年,颁布了训练计划大纲,规定训练内容由“部队训练”、“指挥员训练”和“司令部训练”等部分组成,指挥员训练和司令部训练在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这一时期的干部训练,军委还特别强调“首长教育部属”的原则,要求按级学、按级教,防止一揽子包办代替和放任自流两种倾向。

要求首长亲自动手备课施教,在提高部属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既有利于平时搞好训练,又有利于战时胜任指挥。部属既可以学到上级和本级的指挥,又能掌握训练下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训练中,干部亲自摸、爬、滚、打,亲自做示范,提高了组织训练的能力,促进了部队训练水平的提高。1954年5、6月间,中央军委在北京组织全军高级干部进行集团军防御战役集训。参加集训的有总部、大军区、军兵种、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共200余人。

1955年11月,叶剑英指挥了由陆、海、空军参加的辽东地区军队抗登陆战役演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观看了演习。

1956年10月,中央军委召开全军训练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训练体制改革。

叶剑英在会议告诫大家:“全军不能使用一个统一的实施计划,各级照例下达文书的作法,内容多系抄转,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造成计划文书泛滥,并给部队增加繁重的负担。”

1959年底,中央军委在呈送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概括军事训练的4条方针。

内容如下:

1、全军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的军事著作。

2、继续总结吸取我军实践经验,编出我们自己的各项条令。

3、要研究原子、导弹等条件下的作战与训练。

4、在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军以上干部选读一部分马、恩、列、斯的军事理论。

在1960年初,中央军委的一位高级领导说:“各级军事院校的学习内容实行少而精的原则,凡可以不在学校学习的,和可以用自修方式学习的,则不应列入学校的课程。”

1960年8月,在全军第八次院校工作会上,毛泽东说:“武器的使用和训练士兵不需要很长时间。”

在中央军委确定“以我为主”和“少而精”的训练方针后,人民解放军对以往开展的正规化教育训练从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一些调整。强调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努力创造、总结和推广教育训练的新经验。

各部队通过举办学习班的形式,组织干部学习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理论与实践。1960年受训干部占全军干部总数的52.5%。

1961年6月,中央军委军事训练和军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剑英,起草了《关于军事训练问题向军委的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

全军军事训练应注意的问题:即要突出重点,又要抓住关键,反复练,经常练,勤学苦练。特别要在复杂、困难条件下训练;掌握训练的要领,讲究训练的方法;一切技术训练都是为了“合得成、摆得开,捏得紧”;严格遵守条令和规章制度,切实防止和减少事故。

7月16日,中央军委向全军转发了叶剑英的这份报告。随后,各单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训练质量的提高,推动了训练的深入发展。

新的训练方针的确立,全军上下认真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掀起了大规模军事训练。

郭兴福受命继续进行教学实验

在李德生的指挥下,南京军区训练改革试验紧张地进行着。8天时间里,训练营地一直下着淅沥沥的雨,但战士们却整整在野外训练了8天,从军长到战士都成了一个个泥人。

8天后,十二军营以上的干部参加了一次训练会议。这次会议与以往不同,领导们没有讲话,而是带着与会人员仔细观看3个班进行实战训练。

李德生对干部们说:“大家不但要认真听,更要认真看,有什么看法待会儿再讨论!”

训练开始了,战士全副武装,个个都精神抖擞,他们都想拿出最好的成绩让首长看看。就这样,3班的战士依次进入角色,进行了训练表演。

李德生在会议上要求大家:“训练改革实验继续深入进行!”

就这样,分队训练改革全面展开。那时的天气非常冷,作业全部在室外进行,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晚上又要熬夜研究教案,但却没有一个人喊过累。

在4个月的时间里,谁也没有离开训练场半步,在指挥所里根本见不到李德生的影子,若有人找他,除非到营地上去找。

4个月时间过去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这时,训练改革项目也有了眉目。李德生召集军里所有参过战的营以上军事主官,用战场上的眼光来评判3个改革项目,对3个人的教学进行论证鉴定。

1961年5月,十二军又召开了营以上军事主官现场会,他们观看3个试验班现场汇报表演。

李军长对大家说:“这次试验,不是示范,是抛砖引玉,大家要用是否符合实战要求这把尺子来衡量,挑毛病,找问题,想点子。”

这些干部都是有实战经验的老军人,在看了3个试验班的精彩表演后,他们畅所欲言,并提出了100多条意见和建议。

一个干部说:“3个战术课题的作业,突破了过去模式化的那一套旧程式,有别于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看了受启发。”

另一个干部说:“我看二连副连长郭兴福任教的小组战术最好!他吸取了班战术和单兵战术教学的优点,要求严格,教得比较活、比较细……”

于是,经过一群伯乐的眼睛,郭兴福出色的训练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李德生笑着说:“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就说他是个人才,果不其然啊!”

其他干部纷纷说:“的确是个人才。”

郭兴福的出色表现令李德生很欣慰。但是他对这次战术改革试验的单兵战术还不是满意,他决心集中力量从单兵抓起,并指定由郭兴福带领二连继续进行单兵训练实验。

李德生找到郭兴福说:“由你指挥大家进行训练,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啊?”

郭兴福嘿嘿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只见他大声对军长表示:“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李德生也笑了,拍着郭兴福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任务艰巨,你要努力啊。”

郭兴福马上站定,向李德生敬一个标准的军礼,他用洪亮的声音说:“是,请首长放心!”

郭兴福带领战士们野外训练

有一天,二连接到上级命令,让他们实施紧急战备集合。等二连全副武装跑了6公里后,又接到上级新的命令。命令要求改变方向,于是,他们翻过10多个山头,渡过3道河,终于来到了指定地点。

原来,在郭兴福接受任务后,他就带领战士们展开了紧张的军事训练试验,他的热情非常高,带领战士们经常在野外进行训练。

为了把试验搞好,李德生还向郭兴福传授他当年亲身参加延安留守兵团开展群众性练兵的经验体会,让郭兴福深刻领会训练方针的精神实质,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的道理。

到达指定地点后,郭兴福发现,全师连以上干部已集合在这里,李德生军长也在这里。

李德生当即命令说:“二连马上实施实弹射击,要求36个靶子一齐打,8分钟射击完毕。”

郭兴福马上指挥全连射击,但他们的射击成绩并不好。李德生看了后摇摇头,让郭兴福下午去他那里好好谈谈。

下午,李德生问郭兴福:“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地图,又没有指北针和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

郭兴福回答说:“根据现在的情况,不行!”

李德生又问:“在各种距离上,在表尺规定的射程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一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

郭兴福想了想说:“还是不行!”

李德生接着问:“在200米以内,在猛烈的敌火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用刺刀、枪托消灭敌人?”

郭兴福还是那两个字:“不行!”

李德生叹了口气对郭兴福说:“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要求出发,要练出过硬的本领。”

郭兴福只好答道:“是,我回去好好想想,一定让战士按实战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天晚上,郭兴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在他满脑子里都是军长那严厉的“三个问题”。该怎么让战士练就过硬的本领呢,郭兴福思考着。

有了李德生的指示后,郭兴福严格要求战士们进行实战训练。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走出军营到野外去锻炼自己。

一天遇上暴雨,李德生冒雨赶来动员:“打仗是不分季节和天气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时零下40多度还在打仗。平时训练也要不分季节气候,下雨正是苦练硬功的好机会。”

战士们被军长的话感染了,纷纷说:“是,请首长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失望的!”

就这样,郭兴福带领着战士们在风雨里苦练。雨下了一星期,战士们也在雨中练了一星期。

李德生就是用这种方法让郭兴福领会训练方针,而郭兴福也是这样把李德生的指示和要求融入到教学中去,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和摸索,郭兴福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他教的单兵进攻战术,没有模式化的东西,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郭兴福教学法逐步形成

一天,李德生找来谭友夫副军长说:“我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我就委托你监督他们训练吧,一定要好好培养郭兴福啊!”

谭友夫笑着说:“你放心好了,这么好的苗子,我一定让他‘茁壮成长’的!”

因为李德生是十二军的军长,全军很多事情都等着他去处理,不能长期蹲在二连。于是就委托副军长来指导郭兴福进行训练实验。

对于谭友夫,别看他身体没有郭兴福强壮,还患有气管炎病,可他抓起训练来却非常严格。谭友夫经常深入训练场,传经验、带作风、做示范,大大提高了郭兴福的训练水平。

各级领导对训练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各方的关心和指导下,郭兴福教学法开始形成。

期间,李德生多次找郭兴福谈话,常常对他说:“你应树立对战争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战士负责的思想,自觉地严格训练,严格要求。”

几个领导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到现场检查。有一次,外边下着很大的雨,郭兴福和战士们又在农村宿营。这时,李德生想到现场看看,然而在途中他乘坐的车子陷进了泥水里,为了赶到现场,他硬是徒步走到郭兴福和战士们的宿营地。

另一次,郭兴福在给战士们做转移射击位置的示范动作,他拿起枪从原地爬起来就向前走。这个时候,谭友夫接过枪,作了个示范动作。只见他抱着枪向左面一滚,然后从另外方向冲向前去……

谭友夫对郭兴福:“从原地爬起,正好给敌人当靶子,和敌人斗,就要多长几个心眼。”

郭兴福点点头,他把副军长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明白了训练一定要有高度的敌情观念才行。

后来,谭友夫发现郭兴福冲击动作不够快,明确告诉他:“一发起冲击,就应该勇猛迅速。快,就能减少伤亡,就能争取主动。”

还有一次,郭兴福教战士练爆破动作,教了两遍战士还没学会,他就有些不耐烦了。谭友夫见状,从郭兴福手中接过炸药包,反复做给战士看,并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战士们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动作,谭友夫拍拍郭兴福的肩膀说:“你想想,你刚到革命部队什么都会吗?所以,不要急躁,慢慢来!”

谭友夫还对郭兴福说:“要善于做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后来,军政委史景班也来二连,讲二连的光荣历史,他嘱咐郭兴福在训练中一定要抓好思想工作。武教贤副师长也经常指点郭兴福。

为了提高郭兴福在教学中贯彻群众路线的观念,武副师长讲了解放战争时期全军闻名的团结互助模范王克勤的故事:

王克勤于1939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5年10月被军解放,从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历次战斗英勇顽强,曾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他怀着浓厚的感情,处处关心帮助战士,对伤病员更是体贴备至。

他创立了思想、技术、生活三互助的带兵方法,对带领新兵,团结改造被解放的战士起了很大作用。

1946年12月,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军开展学习王克勤运动。1947年,王克勤在山东定陶战斗中牺牲。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发出唁电,称赞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他生前所在排被命名为“王克勤排”。

王克勤的事迹大大启发了郭兴福。郭兴福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善于放手发动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注意发扬军事民主”的教学思想。

此外,各级领导在思想作风上也严格要求郭兴福,不允许他有半点的马虎。郭兴福每当外出表演回来,都要到谭友夫那里汇报工作。谭友夫一听到哪里做得不好,就会严厉批评郭兴福,让他以后改正。

正是在各级领导的指点和关怀下,郭兴福才一步步地成长,最终形成了郭兴福独特的教学方法,并迅速在在全军获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