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百卷读本(76) 身残志坚
胡祖荣的奖章
当不幸无情地向你袭来
是昂首挺胸,还是抱头痛哭? 党的温暖流进心田呵,
春风把心灵上的尘埃吹拂!
一天,两天,三天⋯⋯
——锐意进取,立说著书。理想的横杆儿升了又升, 你终于登上新的高度!
这是 1978 年 7 月 3 日,当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把“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挂在一位残废者胸前的时候,人们献给获奖者的诗句。
他,瘫痪着,连路都不能走,只能用轮椅的转动代步。
奖章,这只发给创造世界纪录和夺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奖章,在残废者的胸前,显得格外闪亮夺目。一项庄严的决定也随它颁布:国家体委号召全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向他学习。
他就是胡祖荣。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胡祖荣戴上了红领巾,同蒸蒸日上的祖国一起成长。在学校里,他品学兼优,却更爱体育运动。1955 年,13 岁的胡祖荣,在上海江湾体育场第一次观看国际田径赛。百米道上,运动员们象离弦之箭;投掷赛场,铁饼在空中飞旋⋯⋯胡祖荣看得眼花缭乱。当走到撑杆跳场地,他一下子被迷住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这项比赛,只见运动员们手执撑杆,在地上轻轻一点,便如飞燕凌空,越过高高的横杆。他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特别是当他听到这项运动在被英国人列入比赛的近百年间,冠军一直被外国人垄断,倔强的小祖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定要勤学苦练,拿下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光!
但是,这项运动当时在我国开展得不太普遍。他所在的南洋模范中学,连体育老师都没有摸过横竿。小祖荣从家里给他的饭钱里一分一分地抠,积攒了 5 角钱,买了一根晾衣服用的竹竿。1956 年,小祖荣带着这根竹竿来到上海风雨操场业余田径队。他练得十分刻苦,仅一年时间就打破了全国少年撑竿跳纪录。不久,他被调到国家田径集训队。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他进行了全面的、大运动量的严格训练,其中百米速度达到 10 秒 8。辛勤的汗水把横杆涌向了一个高度又一个高度:
1962 年:4 米 52。创造了全国纪录;
1963 年:夺得世界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
1964 年:4 米 58;
1965 年:4 米 80;
1966 年:4 米 90;
⋯⋯
他,为祖国赢得了光荣,独占鳌头整 10 年!
正当胡祖荣满怀信心,全力冲向新的高度时,1971 年的一天,他在一次做杠铃深蹲的力量训练中不幸受伤,突然地倒下了。
作为一名运动员,跌打损伤是家常便饭。他没有在意,爬起来,继续练。第二天,脖子疼得钻心,他仍咬着牙坚持训练。直到下午,疼得连说话、出气都很困难,他才离开了训练场,住进了医院。
命运是残酷的。谁也没有料到,这伤势竟造成了他终身的瘫痪!这时,他才刚刚 30 岁。
一个叱咤风云的体坛健将一下子被困在病床上,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将永远同心爱的撑竿分手,永远不能凌空飞越。他的心碎了。
党和人民最了解儿女的心情。在他最苦恼、焦躁和悲观的时候,同志们给他送来了《以革命者的坚强意志战胜疾病》的书,鼓励他像书中的革命前辈邓颖超同志那样,同疾病进行不屈的斗争;福建的一位医学老教授给他来信,提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新疆、西藏的素不相识的人, 给他寄来了高山上的雪莲,让他泡酒治疗;党组织给他配备了护理员, 并把他的爱人调到身边⋯⋯
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给他增添了战胜伤残的无穷力量。特别是每当他一捧起同周总理在一起的合照,就禁不住泪如泉涌。那是 1963 年, 当他夺得新兴力量运动会撑竿跳高的冠军,乘贺龙元帅的专机凯旋归来时,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们。贺老总高兴地说:“胡祖荣,把金质奖章拿出来,让总理看看!”他双手把奖章捧到周总理面前,总理接过奖章,看了又看,连声说:“好!好!好!”并亲手把奖章挂在他的胸前,拉着他的手鼓励他说:“要再接再励,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照片上,总理的一只手搭在他的肩上,一只手拿着奖章,高兴地欣赏。如今,总理的笑容还是那么慈祥,总理的声音还是那么亲切地在耳边回响。他想,总理的鼓励曾给过我多少力量,使我征服了一个高度又一个高度,为祖国夺得了一枚又一枚奖章,难道今天我残废了,就可以辜负总理的嘱托和期望吗?难道我能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靠党和人民供给我的优厚生活待遇饱食终日、庸庸碌碌地虚度人生吗?“不!我不能这样生活。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仅仅是为了活命,那他的生命就毫无价值。”他要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继续为党工作,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虽然不能再跳高了, 也要在事业上攀登新的高度。
“我到底能为人们做些什么呢?”胡祖荣苦苦思索着。他想到了体育训练,想到了自己在 10 多年中积累的经验,于是,一直拿撑竿的手, 拿起了笔,决心写一本身体全面训练图解的书,供运动员和基层的体育工作者参考使用。
在病床上,在轮椅上,胡祖荣艰难地起步了。他从图书馆、资料室借来了大量的中外刊物,搜集了大量素材;他坐上轮椅,顶着烈日,到现场看比赛,做调查,和同行们一起研究技术问题。为了把书写得生动、形象、直观,他必须把每个动作都画出来,而且要画得很标准。而对于图画,过去在学校里就是他最头痛的一门功课,现在,他只好一边学, 一边画。画不像,画不准,他就撕掉重画,常常一幅画要反复画数十遍、成百遍。一些难度大的动作,他就请前来看望他的战友们作模特儿,或请他们拍成照片,然后照着画下来。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了画画的能手,能够准确地画出任何训练动作。
胡祖荣高位截瘫,血液循环不好,胸部已排不出汗。那时,他一年
中有半年发低烧,夜里睡不好觉,白天头昏脑胀,吃不下饭,身体虚弱极了。两腿的肌肉又常常痉挛,不知有多少次,当他正聚精会神地画着, 突然抽起筋来,把腿上的板子掀翻,墨水洒满了画面,辛勤的劳动成果, 瞬间化为乌有。但他展开稿纸,又重新画起。
为了抗痉挛,他服了一种药。这种药却使他两眼的瞳孔扩大,弄得他视线模糊不清,大白天也要开台灯绘画,而且必须靠得近才能稍微看得清楚一些。他忍着极大的痛苦,坚持不懈地画着,往往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有一次,因为台灯开得时间太长,烤着了胶片灯罩,灯泡爆炸, 烧着了海绵垫,险些引起一场火灾。
为了在画图时不再因痉挛把墨水瓶打翻,他请护理员干脆用绳子把瘫痪的双腿捆绑在床架上,常常画到深夜。
胡祖荣就是这样艰难地、一笔一划地画着,写着。经过上千个日日夜夜,终于完成了《身体训练 1400 例》的书稿。这本 500 页的书,文字
朴实洗炼,例图优美准确。仅技术动作图解就有 1480 多幅,有人赞誉它是“带图的体育辞典”。
带着当年一次次冲向新的高度那股劲头,胡祖荣举起“撑竿”,又向新的目标飞腾而去,写出了一本 15 万字带插图的书:《撑竿跳高》。
这,就是胡祖荣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的原因。
胡祖荣在他的一生中曾荣获过许许多多的金牌和奖章,那是他的理想和汗水的结晶;而这枚“荣誉奖章”,则标志着他生命的价值更有份量,更显得晶莹、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