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哈勃洛·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改变了20世纪视觉艺术的体系,他个人也成为一种时代和社会的人文现象,并赢得了“思想界的爱因斯坦”之美誉。

毕加索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早期作品近似表现主义的主题,后期注意文化艺术,简化形象。1915年至1920年初,他的画风一度转入写实,从1930年开始,又明显地倾向超现实主义。成为立体主义绘画的创始人。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1973年4月7日,患流感的毕加索死在了自己的画室里,死后他留下了这幅油画,7089幅素描,30000件版画,6121幅平版画。

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就是毕加索的代表作,画宽776米,高349米,现存于西班牙马德里索菲娅三后博物馆。

毕加索的天才

在西班牙的美丽城市马拉加,一位母亲和自己活泼可爱的儿子正在海天一色的沙滩上玩耍。

望着聪明伶俐的儿子,玛丽亚·毕加索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喜悦,喃喃自语道:“这孩子,如果参军入伍,肯定能当将军;如果从事宗教,可以成为教皇的!”然而,正在嬉戏的孩子听到母亲的话,立即抬起头,大声地喊道:“我想成为作家,所以我是毕加索!”

毕加索的父亲是一个美术教师,耳濡目染使他深深爱上了绘画。小时候趁家人不在家时,他常拿起父亲的画笔作画,先在纸上画人物、房子、树木、小猫、小狗、小鸡、小鸟,虽然不怎么像,可他自己却非常欣赏,小毕加索画得兴起,连墙上、地上也都画上了他的“美术作品”。自己的手上、身上、脸上也不知什么时候涂上了五颜六色。妈妈回来看了哭笑不得。他却稚气地说:“妈妈,看我画得多美!”妈妈说:“看你乱画得多脏!”假装生气要打他。他却坚强地说:“不!不!我要画画。”爸爸回来听见了哈哈大笑,说:“哈,我们家里又多了一小画家!”

多年以后,那位曾喊着要成为作家的小男孩,最终成为了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伟人。

恐惧与灾难的激情

如果不是《格尔尼卡》这幅震古烁今的油画,毕加索至多只能算是杰出的画家。

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法西斯反动势力猖狂扩张的时代。在西班牙国内,随着法西斯分子的日益嚣张,反动军官佛朗哥公然挑起了与共和政府之间的战争,使西班牙成为法西斯分子“最好的练兵场”。

此时,早已定居法国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以满腔的热情关注着西班牙国内的战争局势,并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共和政府的正义行动。不久,毕加索欣然接受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任命,担任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馆长,直接拿起自己的特殊武器——画笔,投入了与佛朗哥势力的战斗。

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正在毕加索苦苦沟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与佛朗哥势力狼狈为奸的德国法西斯分子,仅仅为了试验其新式炸弹的威力,悍然出动43架飞机疯狂轰炸西班牙北部城镇格尔尼卡。3个多小时的持续轰炸之后,小镇成了一首极为悲壮、沉重的诗史。肆虐横行的德国飞机几乎把格尔尼卡镇夷为平地,致使当地7000居民中有1654人死亡,889人受伤。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的心。

惨案发生后,毕加索收到了母亲从巴塞罗那捎来的信,说离她居住地方只有几米远的一个修道院也被炸毁了,一连几个星期,她的房间里都充满了浓烟,熏得她泪流不止。

为了彻底揭露和鞭挞德国法西斯分子的罪行,毕加索决定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创作一幅规模宏大的壁画,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者的哀悼。为此,他专门找了一个很大的空房间开始作画。

当时,毕加索已经56岁了,又正值酷暑,创作的艰辛不言而喻。在创作《格尔尼卡》的日日夜夜里,毕加索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常常是光着脊梁,穿一条短裤,挥汗作画。一位朋友关心地劝他说:“你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你的生命并不属于你自己,你必须要保重身体。”毕加索回答说:“我是个画家,我更是个正直的人,揭露邪恶是我的义务。”

在创作的前几天,毕加索一口气画了25幅草图。为了完成一个满意的造型,他从具体到半抽象,再到抽象,反复试验,反复刻画,几度易稿。至最后完成时,画面已高达3493厘米,长7766厘米。他特意找来的这间房子已经够大了,但要容纳这幅画,还是很难,画的上端几乎顶到了房子的椽木上。在创造和修改画的上面部分时,毕加索不得不弓着身子站在梯子的顶端,看上去像是在进行空中作业。每次从梯子上下来,毕加索都累得腰酸背痛。他回忆说,有时甚至感觉“已经没有气力再进行下去,但是,当我听到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们的灵魂的召唤时,我就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格尔尼卡》运用了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画面由几组场面和人物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画面中心的那匹仰天长啸的战马。只见它怒目圆睁,鼻子猛烈地抽搐着,那夸张的马嘴,露出了短剑般的舌头,正在竭尽全力地嘶鸣。马的下方,躺倒着一个手持断剑的男士。他的身躯与他手中的武器一样,已经残缺不全,但那只紧握利剑的手,似乎在表示人民不会轻易放下武器一样,誓与残暴决战到底。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画面中的几位妇女:一个瘦骨嶙峋的母亲,双手托着惨死的婴孩,仰视苍天,欲哭无泪;另一位妇女从高高的窗口中伸出长长的手臂,手持一盏油灯,似乎想要照明眼前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切;从燃烧着火焰的房子里又掉下来一位妇女,她那面孔因绝望而变了形,那双痉挛的双手,似乎在祈求什么,此外,画面中那个表情麻木的牛头和那盏犹如太阳的明灯,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格尔尼卡》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气氛,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曾经有人专门问毕加索那匹可怜的马和那头牛是否代表着受难的人民和杀人的法西斯,他回答说:“那头公牛不是法西斯,但它是残暴和黑暗。”

“觉醒的力量”

《格尔尼卡》在巴黎展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互相诉说看他们从画中感受到的“觉醒的力量”。

当时正在读法律专业的小说家洛德·罗伊说:“我被画中的暴力惊呆了,心中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超现实主义诗人米歇尔·莱里斯在谈到他的感觉时说:“在一个犹如‘潘多拉匣子’的黑白长方形里,毕加索向我们显示了深刻的悲哀——我们所爱的一切行将灭亡。”

当时,德国的将军和士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天,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复制品。一名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严肃地问答。

接着,《格尔尼卡》又在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每到一处,参观者都人山人海。随着这幅画的影响越来越大,法西斯反动势力也越来越感到它像是一把刺向自己咽喉的锋利无比的匕首。

由于毕加索的画作和言行,他成了德国纳粹最痛恨的艺术家,一言一行都受到了秘密警察的监视。但是迫于毕加索的国际声望,纳粹分子并不敢迫害毕加索,而是虚伪地拉拢邀请他去德国观光,并声称优惠供应他额外的食品和煤炭。毕加索厉声告诉侵略者:“一个西班牙人是绝对不会感到冷的。我绝对不会背叛我的祖国。”

出走美国

就在《格尔尼卡》展出期间,给整个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战争爆发不久,西班牙就沦陷于法西斯之手。为了保护好这幅伟大作品,经毕加索本人同意,正在美国展出的《格尔尼卡》被出借给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但是他向公众表示:“一个重获民主和自由的西班牙,当然才是这幅画的故乡。”

只是没想到,这一“借”就长达42年之久。经过多方努力,在1981年,《格尔尼卡》按照毕加索生前的遗愿,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作品最初被存放在著名的普拉多画宫内,现在则保存在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博物馆。

和平主义者

战争结束后,毕加索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术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

毕加索一生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的爱憎。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1952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他毕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