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郦道元生活的历史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国家分裂、政治动荡的年代,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时期。这一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有着深远影响。与政治动荡相对比,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学术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郦道元是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著作

——《水经注》则是当时最著名的地理著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表达了他对统一祖国的愿望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对《水经注》的了解,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地理学家的高尚思想和品质。他严谨、科学的治学方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使《水经注》成为一部文字生动、内容丰富的不朽历史名著。经过后代学者对此书的不断研究,还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学问——“郦学”,这是郦道元为后世留下的一项宝贵的文化财富。

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封建国家。由于秦统治者滥用民力,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冲击下,秦朝的残暴统治只维持了15 年。公元前 202 年刘邦统一了中国,开始了汉朝的长期统治。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两汉的版图总体上都超过了秦朝。长期的和平发展,统治阶级逐渐腐朽。农民起义的烽火遍及全国。尤其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更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经过几十年的封建军阀混战,中国出现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中国历史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的统一为时很短,中国再一次陷入分裂。部分王室和南北门阀地主集团相结合在南方延续着统治,这就是东晋。在我国北方则出现了所谓“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北方的混战直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才基本结束。在南方,东晋之后又存在宋、齐、梁、陈等四个王朝,被称为南朝。与之相对,北魏和由它分出的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被称为北朝。南北朝的历史持续达 150~160 年,公元 589 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最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400 年国家分裂的局面。可见,魏晋南北朝是政局动荡的历史时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也是一个民族融合,思想解放,文化交流的时代。

秦汉时期,在我国北方的匈奴族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日益密切。匈奴族为其它各少数民族做出了榜样,他们也积极地与中原王朝进行交往。从东汉末年起,由于双方政治、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王朝的统治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西晋末年各种社会矛盾严重激化,王朝统治瓦解,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了若干割据政权,古代的史学家称为“十六国”,实际并不止“十六国”,建立政权的也不止是“五胡”。这些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作,最后都逐渐与汉族相融合了。汉族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汉族了:南方的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相融合,开发了我国的南方,北方汉族则吸收接纳了游牧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内涵,显得更加勇于开拓进取。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时期,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由于融合了南北许多民族的成分,显得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人们的民族意识不再是过去的狭窄的观念,而是更加注意兼容并包,取彼之长,补己之短。这种进步观念在隋唐时期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

进步意义之一。隋唐时期的许多将相大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连皇族也有少数族出身的嫌疑,但他们讲汉语,着汉服,能作诗作画,与汉人已经融为一体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隋唐以后已经不存在所谓的纯粹的汉族人了,说不定,我们的先世就是当初挥鞭牧马人中的一员呢?

游牧民族虽落后于汉族的经济发展,但是相比之下思路开阔,敢于接纳新鲜事物,富于创新意识,隋唐盛世的出现与这种思想的广泛存在是有紧密关系的,许多汉人也从中受到启发,胸襟开阔,吸收了少数族的优秀品质。以上我们回顾了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概况。在一些封建史家笔下,这

是个刀光剑影的黑暗时代,这当然是不对的,而在某些当代人的文章中,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仍有待于提高。如果我们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去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时期有着不同于秦汉、隋唐的特殊历史魄力,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只有真正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入考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社会层面,考察这一时期某个人物的思想、功绩就更应充分了解这一时代的背景。

郦道元生活在北魏王朝统治时期,我们有必要对这个少数族建立的国家有较深刻的认识。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上文已经说过,鲜卑是“五胡”之一。有的学者认为鲜卑就是西伯利亚(sìberìa)的古译,也有学者认为鲜卑源于兴安岭南部山区,我们认为,实际上鲜卑族是多源的。这从它众多支派分布之广可以得到证实。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鲜卑族中的慕容,乞伏、秃发、拓跋、宇文等组成部分,先后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多个割据政权,如慕容氏建立前燕、后燕、南燕等,乞伏氏的西秦,秃发氏的南凉,宇文氏的北周等等,其中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版图最大,历时最久。北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族政权。

早期的拓跋部长期在兴安岭、蒙古草原东部游牧。当时以拓跋氏族为核心,建立了部落联盟。史书上说:“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是在东汉末年。后来拓跋部在部落酋长的率领下,和其它游牧部落一样,逐渐南下进入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三国时期拓跋部开始在今河套平原东部“逐水草而居”,由于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尤其适合畜牧业发展,拓跋部慢慢强大起来。16 国时期,以拓跋部为首出现了一个被称为“代国”的地方政权,这是拓跋部向阶级社会迈进的重要一步。4 世纪后期,拓跋部出现了一位有远见的首领拓跋珪。他对原来的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拓跋部开始进行农业生产了。他建立起模仿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把首都从河套地区进一步南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附近),更加密切了与汉族的联系。平城是一座古老的城邑,汉高祖在这里曾被匈奴军队围困达 7 天之久。拓跋珪迁都后,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的地市建设,建起许多宫殿、庙宇和其它建筑物。拓跋珪还率领军队东征西讨,北魏的领土急剧扩张,到他死的时候已经控制了黄河北岸到燕山山脉的大部分地区,后代尊称拓跋珪为道武帝。在拓跋珪的儿子明元帝在位时,南方的东晋已为刘宋取代,南朝的历史

开始了。明元帝的儿子拓跋焘,也就是太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的 20 多年中,北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他指挥拓跋部士兵连年对外作战,消灭了夏国、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占据了关中,河西走廓和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与南方的刘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北疆北魏象汉族

政权一样,在今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修筑长城,阻止了草原游牧部落柔然的侵扰,基本上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是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持续了 130 多年的 16 国时期也就到此结束了,我国北方的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人民生活有了最基本的保障,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

拓跋焘还曾率兵进攻刘宗,公元 450 年北魏骑兵曾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给南朝刘宗政权以极大震动。北魏的声势至此已压倒南朝,当时的西域诸国如龟兹、疏勒、乌孙、鄯善、车师等却遣使进贡,高句丽,波斯也派使修好。武功之盛、声威之远,于此可见一斑。

在大举征伐的同时,拓跋焘也重文治,注意整顿吏治,任用了许多贤能廉洁的官员,其中许多是汉族知识分子,如崔浩、高允等。在他统治时期鲜卑族的各部与汉族的密切联系更加深入,他们的生产方式也在向农耕转化, 这种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可以说太武帝的统治为北魏走向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拓跋焘以后,北魏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精明强干的君主——孝文帝拓跋宏。

孝文帝于公元 491 年正式亲政时,年仅 25 岁,可谓风华正盛,意气风发之时。他励精图治,大胆革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 史学家统称为孝文帝改革。他的改革目的在于提高鲜卑民族素质,努力改革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长期游牧习气,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向汉族学习,最终推动汉化进程。他改变了拓跋部长期的辫发制,改用汉族的束发发式。着汉服, 用汉族礼仪,大力宣传儒家思想观念,恢复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重修了孔庙。着手封建学术文化的恢复开展,如设立官学,搜求古书等等。他的这此举措,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民族的汉化过程,同时也得到了汉族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支持,郦道元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已经把北魏王朝看成为一个继承了汉族文化的封建正统王朝了。从拓跋焘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以来, 日见成效的北魏汉化,到孝文帝统治末期已经基本完成了。

孝文帝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迁都洛阳。在拓跋焘时北魏已统一了北方,而且北魏的疆土不断向西、向南扩张,平城却偏在一隅,与这种形势显然已不相适应,孝文帝还曾表示要统一全国的决心,迁都问题就日益突出表现出来了。拓跋宏知道要“经营天下”,平城是难以满足作为一个大帝国首都的各项条件的,首先难以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平城的道路虽经多年修建,但因处于山区,与广大平原地区的联系仍很困难,另外还有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和其它社会问题。而洛阳是中原名城,作过几个王朝的都城。迁都洛阳无疑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这是孝文帝最为看中的。况且洛阳居天下之中,可谓四方辐辏之地,与各地区交往都很便捷,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帝国来讲, 选它为都,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自然,任何改革的实行中都会有反对派,孝文帝改革也不例外,他们大多为鲜卑贵族,长期以来在平城地区发展势力, 作威作福,形成了一个守旧的利益集团。为了保持特权,他们极力反对迁都。孝文帝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阻挠而停步,他多次与守旧派进行论战,最后冲破阻力,于公元 949 年正式迁都洛阳。同年还正式下诏禁止穿胡服。两年以后,孝文帝又宣布改变鲜卑族的姓名,把拓跋氏改为汉姓元氏,拓跋宏就改称元宏。孝文帝认为,拓跋代表着土地,与古代的黄帝有血缘关系,黄土地是“万物之元”,所以应改姓元氏。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到的是汉族儒家思想观念,可见北魏时鲜卑族的汉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不只是自己改,

王族的姓氏拓跋均改为元。其它的少数族姓氏也都改变为汉姓或逐渐向汉姓转化,如达奚氏改奚氏,拔拔氏改长孙氏,丘称穆陡氏改穆氏,步六孤氏改陆氏,贺赖氏改贺氏,独孤氏改刘氏,尉迟氏改尉氏等等,不胜枚举。这样一来,单从姓氏上,汉人与非汉人已经难于区分了。此举也是汉化过程的最后一步。

在大力推进改革的同时,元宏还大举南征,着手进行统一大业。他曾几次亲自率军与南朝齐政权作战,在战场上取得多次胜利,北魏疆土再次向南扩展。在孝文帝时期北魏的国势达到了全盛。

正当孝文帝的事业处于顶峰之时,保守势力在后方多次叛乱反对改革, 元宏不得不派大军平叛,宫中又出现宫闱丑闻,再加上连年忙于国事,元宏没有经得住这么多打击,他的心情开始变糟,身体状况日见下降,但他仍坚持率军南征,在他 33 岁之年,不幸病逝于行军途中。

孝文帝的突然去世成为北魏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广大的帝国由于失去了杰出的领袖,而开始走下坡路。孝文帝死后 8 年,公元 507 年,北魏在与南朝梁政权的淮水之战中大败,北魏在军事上还不曾有这样的惨败。后来北方又有 6 镇起义,在洛阳统治者更不思进取,日益腐化,政权威信急剧下

降。到公元 534 年北魏最终分裂为东西魏两个政权,这两个政权都是傀儡政权,没过多久,他们的统治就先后被北齐,北周所取代了。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的年代里,为了躲避战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流民高潮,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民(以汉族为主)大量向周围地区迁移。大部分流民是向南方移动,当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能与北方相比,大量北方农民的迁移必然使南方经济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到南朝时已相当富庶。也有一些农民迁到河西走廊、辽东等与那里的少数族一起开发边疆,而内迁的各少数族人民在迁到中原以后,在与当地汉族人民的长期生活中逐渐地适应了农耕生活,自觉放弃了原来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如此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加速了民族融合,也极大地开阔了各族人民的眼界,改变了原来国内人口分布的不合理状态。各族人民对地理知识的渴望,也在这一时期突出表现现来。大量的地理著作问世了,其中不乏名作,而且内容丰富,全国许多地区都有了自己的地理介绍专著。有的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地理大交流”的时代。

规模巨大的地理大交流,为许多地理学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地理实践机会。(资料和实践是地理研究的两大要素)。这时的地理学家和地理著作, 不仅在地理资料上左右逢源,其中多数都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地理大交流,反映了大量的实践结果,这是前代的地理学者和地理著作无法比拟的。

当时人们地理学思想在其它非地理作品中也有体现。如著名的《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用真切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北方草原的自然风光,不是身临其境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在这个地理大交流的时代,在所有的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郦道元,他的著作《水经注》则是这个时代中一切地理著作中的上乘之作。地理大交流的时代使郦道元能有这样的造诣。《水经注》一书中记载了他在野外考察中取得的大量成果,这就表明郦道元同其他地理学者一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由于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不能亲到南方,于是他就广泛搜求南方的地理著作,进行对比研究,作出自己的结论。他在《水经注》中注明引

用他人的著述,据统计已超过 430 种,实际上当然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同时期人们的作品。可见地理大交流的伟大历史时代,对于郦道元地学思想和《水经注》的写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