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考试的进行

  1. 命题
  1. 命题计划。 是使命题工作有章可循而制定的关于试题如何编制、如何组织的计划。命题计划供教师命题使用,是编制试题和试卷的依据。编制命题计划是考试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次考试前都要进行命题工作,每次命题必须有相应的命题计划。一般而言,除了标准化考试以外,一个命题计划只适用于一次考试,对其他的考试仅起参考作用,没有实际的约束力。

命题计划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试题及试卷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即说明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考试方法及其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等。较重要的考试还可写成“命题大纲”的形式,作为命题工作文件交给命题教师。二是作出试卷中试题分布的规定,规定出具体考试内容中每个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

编制命题计划应遵循如下原则:①命题计划应符合考试的标准。考试的标准就是考试范围、考试内容涉及的各个部分所要求掌握程度的规定,也是命题的基本依据。命题计划中各项要求应符合考试标准,特别是试题分布范围、难易程度、考试重点等。②应全面地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有足够的代表性,全面考试内容可避免测试上的偏差。可采取科学抽样的方法,使试卷所列题目有效地代表考试的内容。③应按照知识内容和考核心理能力的不同情况,依照考试标准,规定试题数量及所占比例。考试内容一方面按知识情况来划分,另一方面按考核心理能力划分。命题计划应按照知识的不同部分和能力的不同层次,根据考试标准要求来规定试题数量和其所占比例。命题时可以从各部分中“随机取样”,编制具体试题。

  1. 命题大纲。 是命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文件的形式发给命题教师,以说明考试的目标、内容范围、考试方法、试题类型、编制组配试题的要求等内容。命题大纲可采用双向表格形式作为附件。命题大纲具体地说包含以下几个部分:①命题工作的指导思想。说明考试的目的和类型、命题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等内容。②命题工作的原则,包括坚持考试标准、如何掌握好及格线、规定命题范围、试题覆盖面控制及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比例控制、难度控制等内容。③命题具体要求,包括所要编写的试题覆盖到相应教材的各个章节及重点与非重点内容。试题分布依据教材内容的份量安排,整份试卷所包含的试题总量及试题份量情况等等。命题大纲可根据考试的规模、性质,决定是否提供给学校、考生作为教学及应考者的参考,如向应考学校或应考者公布,一般都附有样题。

命题大纲应尽量详尽一些,不仅要说明原则要求,也要说明理由。特别对于命题人员较多,命题内容繁杂的命题工作更需详尽的命题大纲作指导。通过命题大纲的制定,可帮助所有命题参与人员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所以是十分必要的。国外的考试机构中,试卷的编制工作是在一个由测验专家与学科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指导下进行的。采用何种类型的考试、考试的性质、适用范围、测量哪些知识和能力,试卷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的比例如何、相对重点内容、所采用题目形式、题目数量、采用何种分数、用什么方法计分、考试时间长短,与其他考试的关系等等,教师通过讨论来确定,确定了这些细节,就构成了考试的总纲。

命题大纲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比教学大纲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是试题编制人员作为命题的准则。制定命题大纲务必慎重, 一经确定,一般不能随意更动。

  1. 命题主要工作程序。命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要周密地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命题方法可依考试性质的不同各异,但命题过程则应遵循一套固定的程序,这就是命题工作程序。一般命题过程都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①仔细地学习、分析、研究命题计划及命题大纲,通过分析明确考试的目的、考试的性质、考试的对象、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试题的具体形式和数目、试题数量和分数在各部分中的分配比例、考查涉及的重点内容及其他要求。

②按照命题计划、命题大纲的具体要求编制试题,在编写试题的同时写出每一试题的答案。编制试题的数量应超过试卷实际需要量,一般根据考试的性质决定超出量的多少。对于标准化正规考试,一般所拟写答案的过程也是对试题的质量加以初步检查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个过程应与编制过程同步进行。

③试题拟好以后应对试题逐道审查、修改和筛选,使通过后的备用试题及其答案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并注明各备用题的预计难度、考查部分及其所属能力层次。

①按照命题计划组配试卷,一般正规考试应组配两份以上的试卷。

⑤对每份试卷进行审查、修改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③制订试题评分标准。

对于一般的考试,试卷编好后应请答题人试做,如无条件,可由一位命题人对全卷试做一篇,试做要记录答题时间。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一般为答题教师答卷时间的 2 倍到 2.5 倍为宜。对于大规模正规的考试,财完成试卷编制后必须进行预试。所谓预试就是将拟试题组合成一种或几种预备测验形式,向一组人实施,从而对试题性能的优劣获取客观性资料。这些资料可避免试题编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预试中应注意如下几项:

①预试的一组应试者应来自于应试者总体中有代表性的入选,人数不可太多或太少。

②预试就和实际正式考试的要求一致。作为实际考试的模拟。

③预试的实施应让应试者有足够的答题时间,用来搜集充分的反应资料使分析结果可靠。

④在预试中,应记录应试者反应情况,如一般的应试者完成预试所花费的时间、题意不清之处、应试者有哪些误解等等。

预试是对所编制的试题进行质量分析的基础。通过预试所得记录情况及分析结果(有关试题质量分析方法及标准请参看“命题质量标准”一条)即可对所拟试题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估计。

  1. 试题主要类型。具体编制试题可能出于不同的需要,有的是为出一份试卷用于某次考试,有的则是为建立题库或补充题库而进行的。命题应遵循命题原则及命题的具体要求,并参照命题工作程序进行。在实际的命题过程中,人们常需要变换不同的题型,涉及不同类型题目的编制。这里介绍常见的几种题型。

①选择题

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组成。“题干”一般是试题提出问题的部分。“题肢”则是供答题者选择的真假混杂的答案(选择肢)。选择题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它适于不同性质材料,既可考查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考查判断能力,鉴别能力等。选择题评分客观、省时、省力,一般的标准化考试都采用这种题型。编制选择题的迷惑答案较难,不可排除学生的猜测成分,为尽量客观,可对答案和迷惑答案随机排列,使被测者无法猜测。

选择题有多种形式,比较常用的有多择一试题、组合选择题、多解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比较选择题、改错选择题、数列选择题、序列选择题等。(详见选择题题例)

②是非题

是非题一般提出一个论点,要求回答正确与否。这种试题适合与考查答题者对有明确是非界限的种种事实的认识。是非题向答题者提供了“正”、“误”两个选择肢又叫做“二择一”选择题。因此,是非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属选择题的范畴。

编制是非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界限要分明,对或错无争议。

(2)避免使用“特殊限定词”。因为利用“全”、“总是”、“都”、“从不” 等字眼往往是为了编写错误命题,而“通常”、“有时”、“可能” 等词语又常常被编题者自觉不自觉地使用在正确命题之内。机灵的答题者常利用这些线索猜测试题答案。(3)避免使用程度或数量不明确的术语。如“一般地”、“一定程度上”、“较大’等词语,这些词语语义模糊,会产生不同理解。(4)是非题判断,应采用简单判断,不用复合判断。

③填空题

这类题型是提供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被试者把缺少的部分填上,可填一个部分,也可填多个部分。

填空题的编制应注意如下几点:a、所空缺字句应是重要字句,和上下文有密切联系。b、答案应是唯一的。c、一句话内空白不可太多 d、句子最好避免直接抄取课本原句。e、空白处最好设在句子的末端,不要放在前面。f、空白长度应一致,以免暗示题目答案。

④简单问答题

此类题要求答题者对直接提出的问题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回答的一种形式,它是填空题的变形,二者可互换。这类题型可降低答题者的猜测成功率, 但可能导致学生偏重于具体的、琐碎的知识。这种题评分不客观且费时间。

⑤排列题

这种题一般提供一组有关项目,顺序混乱要求答题者依一定理论加以排列调整。或以整理逻辑为序,或以年代为序,或以笔画、部首、音序为序, 任何事物都是有序的,依有序原理认识事物,在获得知识,整理知识,探索知识的实践中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所以,此类题型值得重视。

⑥联想题

这类题一般列举若干问题,要求应试者把和这些问题有关的事实写出来,这类题可考查答题者对这一事项知道的究竟有多少。其缺点是,评分客观标准不易掌握。

⑦图解题

在地理、生物和理化学科中,常常需由学生绘图注明位置名称,也有的要求在图上指明各部分的名称,这类题称图解题,它可以看成是填空题的变

形形式。

⑧计算推导题

数学或理化学科中计算或证明题。这种题常见于理科考试中,一般用以考查被试者的逻辑推理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中间步骤较多,评分不易准确。

⑨改错题

此类题相当于是非题和填空题的综合,题中潜藏着迷惑的错误部分,需辨认并给与纠正。

⑩作文题

这是考查文字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的专门性试题,所测目标不是应试者所使用知识及资料的多少,而是其对知识的取舍、整理、加工、表达的技能技巧,及体现文章思想、理论的水平等。

作文题有两种形式:命题作文和条件作文。

命题作文一般只编写文章题目,不要对文体附任何解释,编写文章题目应注意如下几点:

a、根据考试目的和答题者需要选择所适合的文体。b、根据社会需要和被试特点确定写作意图和选材方向。c、考虑被试者的兼容性,低水平考生可谋篇成文,高水平的考生可展示文采。d、考虑试题的有效性,避免押题者根据三五篇成文而“穿鞋戴帽”。

作文题是中文考试中常用的,这类评分不易客观。

(11)论述题

所谓“论述”即以叙述、说明、评述、论证、分析、反驳等方式答题。不仅考查应试者所做答案的正确性,还要考查其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同时也要看考生组织材料、行文表达等能力。这类题评分不易客观。编制论述题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防止“走题”, 即防止误答或答非所问。编题之前最好先拟好答案,最后再拟试题并仔细推敲题文,看是否可帮助被试者理解正确题意。第二,抓住重点。论述题分额一般较大但题量较少,这要求其所涉及的内容应精选出来的重点内容。第三,论述题侧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因此,要侧重于利用原理去分析、说明、论证的方面,而不要放在对原理本身的叙述、介绍上。第四,给应试者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可出一些涉及到有争议的问题的试题,在量分上根据论证情况决定高低而不是依据其采取的观点。

  1. 考试
  1. 考试目标的制定。所谓考试目标是指考试所要测量的学习行为的结果。考试目标是整个考试测量工程中的第一步,它用来解决考试考什么的问题。由于考试的对象不同、考试的内容不同以及程度的不同、考试的目的不同,考试目标也是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考试目标的制定是十分复杂的, 它需要大量周密的思考和分析。考试目标需要经常地修改,考试目标具有动态特点。

考试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如何?①考试目标的制定,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点。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而教学工作是遵循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在我国,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准,考试就是用来检查学生达到大纲要求的程度,所以,考试目的的制定不能离开教学大纲,特别对于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应基本上与教学大纲一致。②应该考虑被试者的实际

情况和实际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以至各校各班、各自有各自的具体情况。教学时,教学大纲的要求只能作为原则性的要求,施教时还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使教学目标的达到成为可能,或者达到超过大纲规定要求的自选目标。如果举行考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考试,所用考试目标就不能仅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还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制定,这样制定出的考试目标会十分有效。③制定考试目标应满足客观上的需要。人们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对考试的期望,期望考试提供什么情况、信息。这是制定考试目标的外部依据。④制定考试目标应依据考试的功能。考试能发挥什么功效,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实现什么样的要求,这是规定考试目标的内部依据。

制定考试目标,应尽可能明确、具体,切忌空泛、抽象,空泛、抽象的考试目标不便理解、掌握,而且难于实现。

制定考试目标的方法可采取如下三种:①与同事合作。②借助教学材料。

③从评价手册中挑选。

  1. 考试内容的确定。确定考试内容,是考试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通过对已有考试目标的研究,依照考试目标的具体要求,选择能够充分体现要求的具体知识和能力的内容。②按照考试的目的、性质要求,对考试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摸清考生的特点, 选择那些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考生真实水平,又最能体现教育目标及考试目标要求的具体内容。

  2. 考试标准的制定。所谓考试标准就是依照考试目标所规定的有关考试范围、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深浅程度等等的具体要求,以文件的形式印发给考试工作人员和考生。制定考试标准特别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考试。

  3. 考试方法、类型的选择。考试方法及类型的选择是基于不同类型考试的特点之上的。不同考试方法有其各自的优劣,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又可得出不同的类型,每种考试类型所适应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样,考试方法、类型的选用是否得当便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我国各种考试情况看,现有的考试可大致划分如下:①按考试的形式不同可分口试、笔试和操作考试。其中笔试中又有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两种,口试这种考试的特点是:考生当场回答,可考其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熟练程度,思维的敏捷性,口述能力等。笔试这种考试特点在于:便于举行大规模考试,费时少、效率高,试题覆盖面大,信度、效度远较口试法高等。操作法是考核操作技能的方法,考试步骤与口试大致相同,主要用于检查考生掌握操作技能、有关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制造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按考试目的可划分为达标性考试、选拔性考试、诊断性考试等。达标性考试又叫做合格性考试,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标准的考试。如学生毕业或结业考试,体育锻炼达标考试等,这样的考试标准一定,没有竞争性。选拔性考试又叫做择优性考试,用以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如大、中专学校的招生考试,招聘职员或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等。这类考试既要考查考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的内容,也要有预测考生是否具备未来在某方面成功的可能性的考试内容。诊断性考试是用以检查考生某些方面的特殊优点和缺点,偏重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作为改进教学方法或补救的依据。③按命题范围可划分为学科考试和综合考试。学科考试是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某学科后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单科考试,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考试。综合考试一般涉及几门学

科内容,用以检查考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如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综合考试。④按考试规模可分为全国性统考、地区性统考、校内班级考试等。全国性统考有统一考试大纲、复习范围、试卷及考试时间、组织和评卷标准等。地区性统考是指按计划局部区域的统一考试。这种考试用于地方学校招生、达标测验及检查地方、学校教育质量。校内班(年)级考试是学校对在校生所学的各学科进行的阶段性考试。这类考试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命题和评卷,如期中、期末考试等。⑤按考试目标、试题和成绩是否经标准化处理,可将考试分为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 按具体标准和反映分数方法,又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此外, 还可依给分客观程度划分为主观性考试和客观性考试等等。

考试目标、内容、标准和考试方法、类型的关系是任务和方法的关系。一般地,在确定了目标、内容和标准之后,就应据此结合各类考试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考试方法和类型。

  1. 考试时间的选择。考试时间的选择是指为了使得考试活动能比较准确地测量考生真实的水平而在时间上有所考虑。一般地,考试时间的选定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考试日期的选择。②考试时间段的选择。③考试所用时间长短选择。

考试的具体时间如何选定?一般人们饭后有困倦感,学生最容易打瞌睡的时间是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而接近中午或傍晚时分,学生又会因腹饥等原因不能集中注意力,考试选择时间应尽量避开这些时间,而选择考生精神状态最佳的时间,最便于发挥考生实际水平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影响考试效果的因素,使考生能较正常地发挥应有水平。一般地, 考试时间选在上午 9:00~11:00,下午 2:30~4:30 较为合适,而这两个时段比较,上午的精神状态好于下午。

  1. 考试工作计划拟定。考试工作计划是主考部门对考试的实施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之一。一般地,考试工作计划包括考试目的、性质、考试科目、工作环节、每个工作环节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步骤、考试完成时间、考试的执行部门单位、注意事项等等。

考试工作计划的拟定是考前阶段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编制考试工作计划,往往需要召开由各个工作环节主管部门参加的工作会议,具体讨论工作计划中各个项目的内容,明确具体工作要求。考试工作计划必须安排得严谨、周密,这是保证考试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

考试工作环环紧扣,公布了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通知成绩时间及与此相关的取题,评卷等工作时间都不可再更变。

  1. 试卷编、印、送的管理。编制试卷的过程亦即命题、组配试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命题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包括为命题教师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适宜的工作环境及资料索查环境;另一方面是确保试题机密,使之不泄漏。确保试题机密, 是对考试实施管理的首要要求,考前试题外泄将是考试实施的最大干扰。为使命题工作不受干扰,严守试题机密,最好使命题教师与外界隔离——俗称“入围”。可为命题人员制定命题人员守则,作为命题纪律加以约束,要求每个命题人员严格遵守。

印卷组织管理,一般有三:①印刷和装封准确无误。试卷校样须经命题教师校对无误,签字后方能批量印制,装封时须一人装、另一人复查, 并将

封筒编号在装封记录本上记下每筒的装、查人姓名,以示责任。②保证工作进度,确保试题使用日期前印、装完毕。③试题严格保密,制定保密细则措施及印制人员保密守则加以制约。

试卷的运送按考试具体情况而定。数量少的可作绝密件通过机要机关邮寄,量多的应由各主管部门委派专人(一般要两人以上)取题、押运。取题人分别签字。押运程中做到人不离考题。试题应在考试前一天到达考点所在地,存放安全、保密处所,由两名以上保密人员昼夜看管。试题在启用之前应查验是否完好,如发现封筒缺、漏、密封签破损等情况,应立即报告主考部门,并采取有力措施,严防试题外泄、扩散。

  1. 考场设置与考场制度。考场是举行考试的专门场所,它的设置对考生成绩的取得是有影响的。不同的考试环境(考场座落地点、周围的环境) 对考生的影响也不同。如果考场周围十分宁静、室内光线良好、温度适宜、有良好的通风、干净整洁,考生就会感到舒适,紧张的心情可得以放松,有利于思维和真实能力的发挥。相反,如果考场周围嘈杂,会使考生增加烦燥感,心情更加紧张;一些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分散考生注意力,打乱正常的解题思路;室内光线不足,考生辨字困难,眼睛容易疲劳引起头脑发胀,并影响答题速度;夏天室内温度过高,考生可能会因太热而头昏脑胀,甚至发生中暑现象;室内温度如过低,考生连手都伸不出,自然影响考试等。因此, 在设置考场的时候应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排除影响考试效果的因素。特别对于大规模的考试,考场设置量较大,如果考场环境和内部设施差别很大,就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实施,因此,考场设置的统一标准化是保证考试的前提条件。符合考试要求的考场应该是,周围安静无噪音、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干净整洁、墙壁没有引人注意的字画和专栏、桌椅高矮适中, 考生与考生之间有足够距离(以防抄袭)。对于大规模考试,应事先贴好考号并封闭考场待用。一般来说,每个考场以安排 20 到 30 名考生为宜。应做到单人、单桌、单行,考生前后左右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自同一单位考生最好与外单位考生间插开编排考号,课桌左上角(或右上角)要在考前贴上该桌答卷考生考号,每个考点都须张贴该考点考场分布的平面图,每个考场门口都要贴出在该考场答卷的起止考号。除了考场设置对考试结果有影响外,考场上还有一些人为因素也可能影响考试进行。如监考人员不严格按考试规则执行,不严格地掌握考试时间或有暗示考生答题等。有的考生有舞弊现象,这些都人为地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制订严格的考场制度(或考试规则),作为监考人员及考生在考场上行为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考场制度是指由主考部门制定的关于监考人员和考生在考场内的行为准则,它是保障考试正常进行的手段之一。考场制度一般包括监考人员规范和考生规范两部分。①对监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考场,考试期间不得离开考场。严格考试程序及考试规则操作,不暗示,严格掌握考试时间。防止和制止考生舞弊并作处理。②对考生:提前 10 分钟入考场,并做好考前准备工作。有事举手示意,请监考人员处理。不得舞弊,如有舞弊行为,试卷作废。考试时间内不交卷不得离开考场。交卷时把试卷反扣在考桌上,并马上离开考场。考试时间内不得出声影响他人。

  2. 监考、监考人员。所谓监考是指按照考试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由主考部门委派专人负责实施考试全过程,包括监督考生按照考试程序和规则操作、掌握考试时间、维持正常考场秩序及考场纪律、防止和制止考生舞弊

行为等。一般的考试,每个考点应设考点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负责考点全面工作。每个考场配备二至三名监考人员,考场外可设若干人员流动监考。监考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持考场纪律、组织考生入场入座,分发试题和草稿纸,填写考场记录(记录缺考考生、迟到考生的考号,违纪考生的违纪情节处理意见等),装订答完的试卷。考试时,监考人员应严格按考试程序和规则操作,一般作法是:①考试前按时到规定地点领取试卷密封袋, 不到考试时间不得拆开。②提前 10 分钟和考生同时入场,检查考生的书写工具是否齐备;收缴考生带入考场的书本等与考试有关用品;检查考生桌上下等处有无涉及作弊之嫌的物品,核对考生的准考证及证号与桌上考号是否相符,考生是否为持准考证人。③宣读考场制度(考试规则或考试纪律)。④ 到达考试时间时,立即拆封发放试卷。⑤如有监考人员宣读的答卷说明(指导语),则监考人员须按原文宣读,不准少读,也不可多读其他内容,并不准作解释。⑥监视考生答卷,特别注意发现和制止考生舞弊行为,对舞弊者根据情节规定进行处理。⑦如有举手示意请求提问的学生,监考人员可轻步向前低声询问情况,对考生提出的有关试卷及试题的问题,监考人只能回答试题上印制不清的问题,无权回答诸如“这道题是什么意思?”,“这样答行不行?” 等有暗示作用的提问。⑧遇到不答试卷的学生,可问明情况,按照规定让或不让考生离开考场。如不允许离开考场,则应让他们保持安静, 不做其他事情,或收缴其试卷。⑨试卷的收缴,可采取让考生自行将试卷反扣在考桌上,然后离开考场的方式,但应注意不许他们在考场近旁聚集议论, 以免影响或提示场内考生答卷。⑩临近考试结束时(如还有 15 分钟到时), 监考人员可提醒考生,以便考生对答卷进行检查。(11)考试时间到,监考人员应立即让全体考生停笔,把试卷反扣在桌上离开考场,对仍继续答卷者应先收缴其答卷。(12) 当考生按时离开后,监考人员应仔细收起各考桌上的答卷,并顺便检查页数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则应考虑是否会掉在地上,认真查找不留隐患。试卷收齐后,再核对一遍各份答卷页数是否齐全。答卷份数与考生人数是否一致。(13)对于大规模统一考试,应按规定将试卷沿装订线装订,并以封条封住装订线,然后送交指定地点。

监考人员认真负责、不徇私情,是维持考场秩序和考试纪律的关键。为提高监考责任心和业务水平,考前应对监考进行培训,并制定监考守则,明确责任和工作任务。

  1. 消除舞弊方法。舞弊现象是古今中外各种各样考试之大忌。它不仅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也严重地败坏考试的声誉。具体地讲,舞弊行为就是采取各种各样不正当的手段,非法地获取高于自己实际水平分数的种种违纪活动。常见的舞弊行为有如下几种:①夹带。考生于考前把自己没有掌握,可能考到的内容(书籍,小册子或事先抄好的与考试内容有关的重要内容的纸条)夹带进入考场伺机偷看。有的考生把长长的纸打折迭成“W”,用时打开看或翻看。这些纸条一般都藏于衣袖中、衣袖下或手心中,也有的压在考卷的下边。有的把与考试有关内容抄写在手掌上、手臂上,写到粘膏上再贴到身体某处,更有甚者,将考试内容抄写在大腿上,夏季穿短衣时用裤管或裙子遮盖住,抄袭时使字迹露出,抄完又遮盖起来,也有的考生利用进考场后等待考试的时间,将纸条上的有关内容抄于桌面上,然后销毁纸条, 抄袭完后擦去桌面字迹。有的考生往桌面上抄时,使用已无油的圆珠笔之类, 一般木质桌面是可以留下明显刻划印记的,考生可看得很清楚,而临考人员

却难以发现。以上种种舞弊一般出现在基础考试中。②偷看。考生遇到不会解答的问题时,斜视邻桌考生的答案或看前面考桌学生的答卷。有的是合伙舞弊,学习较好的考生特意把答好的试卷摊开,为偷看者提供方便。③传递。由学习较好的考生把答案写在纸条上,伺机投给学习差的考生。或附近考生“互通有无”互相传递试题答案。有的邻座考生,把答好的试卷相交换,在试卷上先互写对方考号和姓名后涂改。也有的考生把提前退场的考生试卷改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考号,把自己的试卷再改写上他人的姓名和考号。④顶替。学习较差考生请他人使用自己的考号,代为答卷。

发生考场舞弊究其原因有三:①作弊考生应考动机不纯,作风不正。由于考试对考生来说往往关系重大,如达标性考试可能关系到考生升(留)级或毕(结)业,选拔性考试关系到考生是否被高一级学校录取。这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来自家庭及社会的各种压力,每一个考生均希望取得好成绩,一些平时不甚用功的学生就常常在考试上做文章,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②考场规章制度有疏漏,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考场规章对严肃考场纪律、维护考秩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周密的考场规章细则对考试来说必不可少。③监考失职,考场纪律不严。监考人员应是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考试工作人员。作为监考人员,应严格按照监考人员守则去做,并应具备控制考场及处理违纪行为的能力。

针对前面所述舞弊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之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消除舞弊的几种途径。

①作弊是一种欺骗行为,欺骗他人也欺骗自己。应该让考生清楚,作弊是道德水平低下的一种表现,是品德高尚的人所不齿的行为,即使因行骗而获取“益处”,也将成为终生悔恨不已的憾事。努力学习、积极应考才是对待考试的正确行为。让考生懂得作弊的危害,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舞弊行为的方法之一。②堵塞一切漏洞,使个别作弊企图不得施展。首先应建立严密的报考制度,堵住舞弊行为表现在制度上的漏洞。对于社会性考试来说,以下规定和措施是不可少的:a、实行“三对照”。为了严格防止考场顶替或换卷, 报名时考生至少要交两张照片,一张贴在准考证上,另一张贴在考场装订的底册上。考生入场后,将两个照片与考生本人三者加以对照,这样可防止准考证换贴照片、冒名顶替的行为。考生答卷时,还要把准考证考号、桌上考号和试卷上填写的考号三者相对照,这是防止填写他人考号、换卷的重要办法。b、采取混编考场的方法,交换监考。将同单位(学校)的考生与他单位的考生插开混编考场,是防止互换试卷、传递、交头接耳等舞弊行为的必要措施。有时,对于熟人监考也有一些困难,应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监考人相交换。c、考生座位应有一定间隔,单人、单座、单行、客观性试题采用“A、B 卷”。所谓“A、B 卷”就是编排两种试题顺序不同的试卷,一种称“A” 卷,一种称“B”卷。奇偶考号考生使用不同的试卷,并使每一考生周围四个考生的考号奇偶与其相反,即考号呈如下排列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d、监考人员应将考生所带涉嫌之物(书本、纸张等)收缴,集中于考场中远离考生之处。观察考生有否抄字于手、手臂等部位,是否夹带纸条。考

场应发给考生草稿纸,不准考生自带纸张。考试中及时制止考生悄声说话行为。

如果考生作弊已成事实,监考人员应予以处罚,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处罚可以是教育、警告、取消考试资格等。处罚方法应在考试纪律中标明并于考试前向考生宣布。

  1. 组织考生应考方怯。从主考部门角度看,考试前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组织学生应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将考试目的、对象、科目、时间、方式等具体有关考试事宜向考生交待清楚。②将考试内容方面对考生的要求以及内容方面有特点的地方向考生说明。③使考生熟悉考规、考纪, 保证考试的真实性。

为使考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水平并有正常的考试应试心理,每次考试之前,应向考生说明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及各项具体要求,对社会考试来说,具体的办法就是由主考部门发布报考简章。报考简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考试目的、报考对象的条件(学历、年龄,婚否、户籍、职业等)、接纳报名的处所和报名手续、考试具体科目及时间安排、考试的方式、允许携带的物品、通知成绩的时间和方法、报名费用及其他应向考生说明的事项。

  1. 评卷
  1. 评卷的工作程序。评卷工作较复杂,从试题评阅分析到实评、正式评阅、合分、验收复核、要经过许多步骤才得以实现,要涉及到许多人及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这样,试题、试卷的评改过程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以保证全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一般来说,考试评卷工作程序主要分为:试评、阅卷给分、合分和复查验收四个主要步骤阶段。

①试评阶段。在由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和命题教师联合组成的试题评卷指导小组组织下,全体评卷教师首先应认真研究,讨论标准答案和评分条例,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从各考区随机抽调部分考卷,由各题组按评分标准进行试评。在试评的过程中,阅卷教师要积极发现考生答卷中有代毒性的内容, 经评卷指导小组、各题组的共同研究,制订出较为具体细致的评分执行规则。制定出执行规则以后,各题组根据新拟规则评出若干试卷,这些试卷阅毕后, 须送交评卷指导小组审核,直到正确地掌握了评分标准、给分宽严后,方转入正式评阅阶段。

③阅卷给分阶段。阅卷给分的依据应是评分执行规则,原则上是“客观公正,给分准确,宽严适当,前后一致”把住质量关。在正式阅卷的过程中一般应注意抓住两种试卷的评阅:首先是解答新颖、与标准答案答法不同的试卷,其次是不得要点、漫天撒网、标准答案中许多要点的词句都罗列在内的试卷。按通常的给分法,前种试卷倾向于给低分,后种试卷倾向于给高分, 这是不公道的。凡是遇到这两种试卷,都要谨慎从事,必要时可与题组长共同商量,甚至请评卷指导小组一同研究,酌定分数。总的原则是,不能让能力强者获低分,也不可让低能者得高分。

论述题和作文题的评阅较其他题目困难一些。这两类属于发挥性题目的答卷,如果仅仅是按标准答案去找要点,或单纯看外表,给分难以公正、准确。能否做到给分公正、准确,要靠阅卷教师的经验、眼力。因此,应该选聘业务水平较高、评卷经验丰富的教师评阅这类题目。

③合分阶段。部分试卷评完以后,合分组就应开始工作。合分的关键在于准确无误。因此,合分中必须是工作认真、细心、能准确、熟练地使用计

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器)的同志担当此项工作。合分后,试卷相应栏内写出的总分必须字迹工整、规范、清楚。

④复查验收。评卷的扣期,对各题评完、合完分的试卷,应进行全面复查。可成立复审小组,由水平较高的教师、考试指导小组成员担当,专门负责监督、指导复查工作。各题组的任务也转向复查工作。总复查的内容包括: 有无错评、漏评,有无合分错误等阅卷过程中的差错,也应按照者试的性质确定不同的复查内容。如鉴定一下是否达到标准线的水平考试,对于卷面总分在标准线上下的试卷,还要检查给分宽严是否适当,因为这个分段一两分之差,决定合格与否,关系到一个人的取舍。复查中,凡是分数有变动的, 复查人都要在变动处签字或盖章,每本试卷复查后,都要在处封皮相应栏目内签字或盖章。

  1. 评卷方法。评卷是考试实施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评卷是否公平、科学、准确是关系到考试成败的决定因素。一次考试,最终所获取的信息集中体现在考生的成绩分数上,这就要求评卷工作的绝对可靠。不同的考试,评卷方法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就客观性试题及主观性试题的评阅加以说明。

①客观性试题评阅。一般可分人工评阅和机器评阅两种。因为试题答案是客观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阅卷工作较易施行。采用人工阅卷, 应选用责任心强的办事人员,对照标准答案逐题评阅。通常情况下,为保证评分速度和评分准确性,采用一一对照的方法,既简单易行,又可减少或避免错判、漏判。如采用机器评阅,则须事先发给考生计算机答题卡要求考生在卡片上对他所选的答案卡片,输给阅卷机和评分机,即可评出考生考试分数。

②主观性试题的评阅。主观性试题的评阅较之客观性试题来说复杂一些。因为主观性试题评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阅卷人给分宽严的掌握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评阅的组织工作要细致、合理。一般来说, 这类试题的评卷要聘请所考学科的教师担任,一般的办事员不可涉足。为尽量减少差异,提高评卷速度可采取如下具体步骤:a、成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参与命题的教师参加的阅卷指导小组,由指导小组组织试卷试评工作,根据答题情况及题目要求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可列举试评卷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内容作出具体量分标准)。b、题组、合分组各负其责。

  1. 组织评卷工作步骤。评卷是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考试的质量。评卷工作的组织尤显重要,特别的是对于较大规模的社会性考试,评卷工作常常要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地说,评卷工作要经过如下步骤:

①选择合格评分人员。一般来说,合格的评分员应具有如下三个标准:a、思想品德好。考试是评定学生学业或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考试分数是考生学绩的标志,是评定学生成绩或选拔人才的基本依据。所以,评分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允许评分徇私舞弊。这就要求评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认真负责,能坚持原则,遵守规章制度, 不徇私舞弊,这是评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b、身心健康。评分人员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是会影响评分结果的。比如评分人员处于疲劳或病痛等状态, 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时极易错评、漏评。如果评分员心情总是欠佳,考卷也许会成为他发泄之地等。c、应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无论是哪一学科试卷评分人员,都应是具有胜任这学科教学工作能力的。不然,试卷中一些主观

性试题的评阅将带来很大麻烦或误差,有些正确答案,因形式上不同于标准答案而遭错判。因此,评分员应具备可胜任该学科教学的业务能力。

②建立评分组。对于大规模考试,评分人员较多,既要求时间,又要求保密,评分工作应有组织进行。为保证评分工作质量好,效率高,可分别成立以下各小组:评分组、合分组、登分组等。

③安排阅卷场所。对大规模考试,特别是大规模选拔性,应专门设评分场所。场所内部与外界隔绝,安静,条件应舒适。

①核定试题及评分标准,培训评分人员。按考试程序,试题及评分标准应在考试前核准。但有时因对考生情况不掌握或一时疏忽,出现试题有误或评分标准不当的现象。所以,评分前应对试题及评分标准进行再核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为保证评分的客观性,在评分开始之前,应对评分人员进行培训。其内容一般有:a、公布工作制度。全体评分人员明确工作的重要性,清楚工作程序和要求。b、申明各组评分人员工作任务及职责。c、讲清评分标准,取得一致认识,尽量增加评分的客观性。向评分人员介绍评分标准主要是对评分标准不很具体的题目,如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如有必要可让评分人员进行分析讨论,统一看法。

评卷工作一经组织,开始阅卷以后便可根据评卷工作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

  1. 评分标准的掌握。考试评分过程中,围绕着评分是否准确、科学、合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严格掌握评分标准。一般的考试,试题类型主要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考生所作答案只有两种情况,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比如“多择一”选择题、是非题、组合选择题、简单填空题、排列题等。另一类是可能答对一部分,也包括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如“多选”(多解) 选择题、配伍(连线)选择题、计算推导题、论述题和作文题等。这里,第一类要么完全答对,要么完全答错的题目,以及第二类中选择题,均为客观性试题,答案是唯一的,这是命题时就早已考虑到的。所以,标准较好掌握。对于第二类试题中的主观性试题,答案一般来说不是唯一的、不变的,起码是可用不同文字来叙述,有时甚至谈不上标准答案问题,如作文题等。这类试题尽管也有评分标准,但不同评分者会对评分标准有不同理解,评分时主观因素将起很大作用,特别是评卷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会造成许多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就应在阅读过程中加一些辅助措施作为补偿,如能这样做,评分就可以基本保证其客观性。

计算推导题、论述题和作文题,是主观性较大的 3 类。这 3 类试题的评分,评分标准的掌握相对来说难度就大一些。计算推导题常在理科试卷中出现,例如计算题、代数证明题、几何证明题等。这类题目如果分值超过 1 分, 其解题过程(步骤)也往往是规定好各步所占分数的。由于有时正确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或解题步骤多少、解题途径各有不同,就会出现考生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评分都应该清楚,考生作答与标准答案不完全一致,并不一定就错,或许还是对的,或者部分对。所以,评分时就要注意分析考生的答案,看其是否做得对,对了多少。不可只看到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就贸然扣分。对于解法与标准答案不一样,但不完全对,原评分标准就难以直接用上,这时应请几位同学科评分人员同时对这个题评分,然扣取其平均值。这样可以使一人评分的主观性降低,对偶然出现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简便可行的。如果考生中不少人这么答,那就请考试评卷指导小组及

有经验的教师来增补这种答法的评分标准了。

论述题是各类学科考试中经常选用的题型。它的作答方式一般是用文字对试题所提问题进行论述。一般要求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展开的论述。不仅票引述充分的理论根据,也要根据实际举例,有的还要求有独立的见解。对于这类题,考生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问题。所以,答案各种各样,难以预料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题无法象选择题、填空题等那样列出标准答案,只能制定为该问题答题要点,作为“采分点”, 不论考生作答时话多话少,只看是否答出了要点,答出了要点则给分,否则不给分。

作文题是语言考试中的一种题目,分自由作文和命题作文两种。一般的考试出命题作文,目的是考查考生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和表现主题、说明道理、表达独立见解等能办。作文无法作出标准答案,也最难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评分最不易客观化。在这里,除了前面所讲的影响评分的主观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以外,评分者的文学鉴赏水平、思想观点以及评分标准不够明确具体、考生作文方式多种样等,都是影响评分客观性的因素。要想使作文题评分客观,即每人根据标准评分或一人根据标准先后两次评分都能打同一分数,确非易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尽量制定明确具体的评分标准, 评分者对评分标准取得一致的的正确的认识,并且把握得比较准确。为取得对评分标准的正确把握,可先选几份答卷复印若干份,每位评分人员各一份, 分别对同一试卷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值,再讨论一下以取得对评分标准的一致理解。通过这样做,每位评分者知道自己与大家评分的差距,什么地方易评宽,什么地方易评严,从而可知该在哪些方面加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