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邀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产阶级采用定息办法实行赎买,是我们党创造的成功经验。怎样认识实行定息以后的企业的性质?一个时期内,在理论界有些不同看法。在读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对这个问题作了分析。他认为, 一方面,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剩下一条定息的尾巴而言,一般说来,这是只剩下一个形式、一个外壳,因为资方在企业里虽有一定职务,实际上没有决定权;另方面,就国家每年还用一亿二千万元的定息付给资本家,来赎买这个阶级而言,国家资本主义还有一点点实质,还不完全是一个形式。这样的认识避免了把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完全混同,有利于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进一步改造。

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还认为,不应当低估我国改造资本主义经济的经验,尽管我国是个资本主义不太发达的落后国家,但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经验的意义却不限于我国。他说:把我国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当成例外的、个别的、特殊的经验, 否定这种经验的普遍意义是不恰当的。西欧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很高,少数的垄断资本家占了垄断地位;同时也还有大量的中小资本家。据说美国的资本是集中的,又是分散的。如果这些国家革命成功了,对中小资本家怎么办呢?难道统统没收吗?垄断资本家要没收,是没有疑问的。中小资本家是不是可以。是不是需要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改造他们呢? 又说:拿我们有些省份的人口和土地来同欧洲有些国家相比,我们的东北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的“国家”;上海和苏南为中心的江苏省,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很高的“国家”。既然我们这些省份可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那末世界上同我们这些省份类似的国家,为什么不可以实行这个政策呢? 毛泽东提出这个观点,并非要宣扬中国经验的普遍意义。因为他一贯强调马列主义应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反对外国朋友照搬中国经验。

思索建设道路,提出四化思想

毛泽东在郑州会议期间关于读书的建议信中指出:“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读书。“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①他本人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贯彻了这个精神。

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后,怎样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党没有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照搬苏联的办法。苏联经验,有许多是适用的,也有许多不符合中国国情。在“一五”后期,苏联经验的弊病已经暴露出来。从一九五五年底起,我们党的领导人就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当初对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得那样兴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认为这一年“开辟了道路,许多过去不敢设想的事实现了”。②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 他回顾这段历史过程指出:这两年,我们做了个大试验。全国解放后的初期, 还没有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第一个五年计划照抄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

① 《毛泽东书信选集》第 552 页。

② 毛泽东 1958 年 11 月 6 日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

意,心情不舒畅。一九五五年底到一九五六年春,找三十几个部长谈话,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凑,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看了斯大林一九四六年选举演说,苏联在一九二一年产钢四百多万吨,一九四○年增加到一千八百万吨, 二十年中增加了一千四百万吨,当时就想,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炔点多点,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后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方法,但没有提其他的具体措施。到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才正式通过总路线,提出一系列两条腿走路方针。在这里,尽管毛泽东把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作为完全正确的探索成果加以肯定,而实践证明它在许多方面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认识党的领导人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的巨大努力。

在“谈话”中,毛泽东继续对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进行思索,阐述了一些重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