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我们已经大略知道了这部作品在钢琴及整个音乐史上的巨大意义。其实,巴赫当初倒并不是心怀宏愿谱写这部作品的。与《创意曲》一样,也是为着对渴望学习音乐的青年有实际帮助的教育目的而作的。结果,出乎巴赫的意外,这部作品成为包括贝多芬、肖邦、舒曼在内的一代代音乐家永远学习、研究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分两集,每集 24 首乐曲,都以从 C 往上按半音关系到 B 为序。从 C 到 B 是 12 个音,每个音又都有大调与小调(即同主音大小调)两种、# C 大调、#c 小调、D 大调、d 小调⋯⋯至到 B 大调、b 小调。每首的曲名都是调名十前奏曲与赋格,如《C 大调前奏曲与赋格》、《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前奏曲与赋格》这曲名,已经指明了每首乐曲是由前奏曲和赋格两部分组成的。

前奏曲,也有称为序曲的,都是“开头曲”的意思。最初,前奏曲是“正式曲”之前由演奏者即兴演奏的一段音乐,没有固定的格式,也多半不能成

为完整独立的一曲,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性质,后来才慢慢地成为独立的曲式。到了巴赫手里,前奏曲虽然仍保持一定的自由性质,如写法上有自由对位的、有自由赋格性的、有主调和弦性的、有托卡塔性的,等等。但同时, 巴赫的前奏曲本身也都是完整的艺术品,不再是从属依附的段落。

赋格,是从外文音译过来的名词。原文本意是指“追逐”。用在音乐理论中是指以模仿手法为基础写作的复调音乐。模仿的方式有好多种,如严格模仿、同向模仿、反向模仿、扩张模仿、缩小模仿等等。复调的声部可以从两个、三个到六、七个甚至更多。曲体的规模也有大有小。所以,赋格曲虽然都以模仿为基本方式,应用当中却是灵活多样的。

巴赫的赋格曲,达到了巴洛克复调艺术的顶峰。技巧精美、丰富,艺术内容包罗万象。正如俄罗斯伟大的钢琴家鲁宾斯坦所说:“只要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气概的、忧郁的、雄伟的、哀诉的、幽默的、田园风味的、戏剧性的——各种性质的赋格曲”不然。《平均律钢琴曲集》怎么会被称为“旧约全书”呢?

下面,对其中的两首做点提示,都是第一集的:

《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的速度一开始就很快,而且双手都是十六分音符:

这样马不停蹄地奔驰了很长一段后,速度又变得更快,双手互相模仿,使原已滚滚不断的律动在双手的追逐当中,更增加了紧迫感。又过了一段,才在一个 F 音上有所停歇,透一口气。不过,一个不长的华彩性乐句很快又引回到开始的快速,唤起对开头的回忆,最后经渐慢,牢牢站稳在 C 大三和弦上。

赋格是三声部的,开头主题是:

这个谱例从开始到第三小节头一个音 E 是主题。主题刚刚陈述完,另一声部立刻模仿,称为答题,就是高音声部,这里只引了开头的五个音,你看, 这五个音和主题开头的五个音的节奏型、曲调音的走向,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答题要把整个主题模仿一遍,之后,再在第三个声部模仿主题。在主题被模仿(即答题)的同时,原来陈述主题的声部仍在进行,这仍然在进行的曲调称为副题,在上个谱例中第三小节低声部下行音阶就是副题的开始部分, 后面省略了。主题、答题、副题的结合,构成了赋格曲的基础。我们可以听到,主题精巧而又亲切,副题灵活而又诙谐,它们都与前奏曲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D 大调前奏与赋格》。前奏曲也是快速的,右手也是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不同的是左手并不与之并行竞争,只是在每拍的拍点上点上一个音:

这好象对右手的冲力起着一种克制作用,使之快速流动又不至偏离轨道。整曲听起来乐思敏捷,迂回曲折,恰如娓娓而谈,后来有些激动,在肯定的语气中结束。

赋格是四声部的。下面是主题,速度稳重,从容不迫,它将先后在四个声部上出现:

这首赋格在后面的展开当中具有主调的因素。当四个声部汇聚成和弦式进行时,在有力的符点节奏中,产生出威严、堂皇、庄严的气氛。

复调的欣赏,要注意不同旋律线的纵向结合。而赋格的欣赏,还要特别追逐各个声部间的模仿关系。复调音乐的各种趣味,都是在这对比与模仿当中产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