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公谊会所起的作用

最后两种补助即对体弱年老者及寡妇孤儿的补助容许完全由公谊会接替办理。这些令人钦佩的机构具有不同于储蓄银行具有的优点;因此,储蓄银行的支持者往往不惜诋毁公谊会用以颂扬储蓄银行,实属令人遗憾。一个体质不健康的人,或者不幸失去视力、中风或其它原因而永远不能自行谋生的人,都特别地成为救济对象,完全不能分享储蓄银行的好处。

F.伊登爵士告诉我们,在 1797 年还没有一例表明,公谊会的某一成员成为他的教区的负担;甚至在今天,从济贫法委员会所得的证据来看,这种例子似乎也是很少的。比较一下每个郡贫民的人数和各公谊会的人数,就能明显地证实这一点。——从大多数情况中可以发现,两个数字是成反比的。①

人们对公谊会提出两点反对理由:公谊会助长浪费,同时对捐助者没有提供充分的安全。我想,第一点反对意见是可以有效地消除的。不错,公谊会的集会通常在小酒店举行,常常导使会员漫无节制。但是,如在别处准备一间房间,就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会园不会在那里聚集,交付会费,商谈交易, 就象他们乐意地在储蓄银行储蓄存款一样。如果他们在一次集会中可以没有啤酒而仍然心满意足,则在另一次集会中为什么不能这样呢?必须记住,公谊会之创立完全得归功于劳动阶级本身的谨慎和良好的理性,而小酒店的大房间为全体会员在一处集会提供了最方便或许是唯一的场所。在这样的地方聚会,这些缺少教养的人,平时娱乐有限,这时偶尔饮酒过量,是不足为奇, 而且也不是不可原谅的吧。无论如何,在我们没有为他们准备其它集会地点之前我们不必严厉责备他们。

第二个反对意见无疑是个棘手的问题。弊病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公谊会能维持 50 年以上的是不平常的事;如能维持 50 年而又不呈现衰微征兆的则是非常不平常的了。我曾竭力想通过考察不同公谊会的账目去发现造成这一衰败的不幸倾向的原因,我想说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衰败是因原计划中的缺点所引起,而不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欺诈。——附录中刊载了几个公谊会的记录摘要,是从许多记录中挑选出来的,这是考虑到它们建立的时期和记录的经常性,最适宜于作为计算的基础。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甚至普赖斯博士也没有正确估计到在这些公谊会中病弱会员与健康会员之间的比例。他认为在入会年龄限制为 32 岁的公谊

会中,病弱会员的比例为全体会员的 48 分之一。①但是可以看到,这些公谊会的第一个位于大城市的郊区,接受工资的会员比例是 1:31;其次的三个位于外省的城镇,比例是 1:35;而最后一个,位于农村村庄,比例为 1:40。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调查的结果被人认为——如摩根先生在济贫法委员会上发言中所说,他的全部经验在他心中证实普赖斯博士表格的正确性。①——我不能说出,甚至不能大致他说出,退休的会员即永远失去谋生能力的会员的比例。各个公谊会的账目在这一方面令人难以置信地各不相同。我怀疑,在许多情况下,这一类有权提出要求的人被他们的更为幸运的会员所恶意利用,不让他们得到应得的救济。普赖斯博士曾给予达到某一年龄如 65—70

① 附录Ⅲ。

① 《论应归还的付款》,附录,表Ⅰ。

① 《报告》,第 203 页。

岁的人以补贴,以替代对年老或体弱失去工作的会员的补贴。但这完全不能满足贫民的需要和愿望。有的人在 25 岁就永远失去工作能力,而有的人到

75 岁还能维持自己。

普赖斯博士曾推测在生命的每一时期生病的机会与死亡的机会有着一定的比例。表 9 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这一假设有多大的正确性,而结果表明,它非常接近于这种假定的比例。②

在大多数公谊会里流行着一种不良的做法,即在某一会员死亡时,收集额外的会费以便将规定的补助付给遗孀,而不是按原来规定每月收取固定会费。其中考虑到会员死亡时付给的津贴在内。结果是,在最初会员能出得起钱时,这种额外的会费很少;而以后,当会员衰老时,这种享又常常出现。这对体弱的交款者常构成很大的困难,而通常随之而来的是基金的减少,使年轻人不愿加入老的会社,从而加速了它们的瓦解。一个根据合理而正确的原则建立的会社绝不会出现基金下降的事,同时它能保持它的会员人数。

即使所有年轻会员在任何时候退会,它所持有的股票以及由股票所生的利息,都足以维持剩下的会员的余生,同时履行原来所有的规定。

公谊会对死亡的会员的遗孀和孤儿发给年金或在会员的妻子死亡时发给补助应和会员本身生病或死亡发给的补助完全区分开来:否则,年轻未婚的人将不愿入会。足以支付这两种补助的会费率比只支付最后一种补助的会费率至少要高一倍;不能指望一个不会在近期内结婚的年轻人会愿意交纳这样一种增加的会费。的确这也不是值得想望的事。我们不能置已婚者与未婚者于同一水平,同样对待,同时要使谨慎和深谋远虑能得到合乎常情的报偿。如果人们必须交纳额外的会费以抚养寡妇孤儿,对那种不顾将来而结婚的人来说,这会起正当而有益的抑制作用。它向年轻人指明要具备什么能力他才能适当地照自己的愿望行事,也就是说,只有在他的收入在支付必要的家庭费用之外还能交纳这一会费时,才可考虑结婚。

下议院的委员会怀着非常仁慈的用心建议采取一项措施,但我相信,这项措施将给公谊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为保证公谊会基金的安全计, 凡遇基金有缺损之时,均由教区从征收的悦款中补偿。公谊会的每个会员对他所属的会社的持久性具有强烈的个人兴趣并由此希望及时察觉任何欺诈骗财的企图,这是整个制度的基础和根本;因此,任何管理条例如有损于这一原则所具有的充分力量,都会毁坏这些会社所能产生的良好效果。它们把补助限制到比会员健康时通常能获得的工资低得多的比率,严格禁止在接受补助时从事有利可图的工作,对任何冒充疾病的会员在发现后立即开除出会等。会员如对储备基全可能会用来弥补钱柜的亏缺怀有微小的恐惧都会使这些有益和不可缺少的担心和预防流于消失,而补助也就会变质成为用另外名义发放的教区救济。

在我看来公谊会只有靠私人出于善意而作出努力和推荐才能有利地扩展;如果采取措施收集许多老的会社的记录,从中可以准确计算给定数额的

② 在多长的时间里对公谊会的年需求会达到最高额是个有趣的问题。假定它 从一开始会员人数就固定为60 人,在人会时每人的年龄都是 26 岁,第一年死亡的机 会(根据迪·莫伊弗的假定)等于 1;第 60 年等于2.65,这是个最高额,因为到第 61 年 为 1.69。到第 104 年为 2.01696,这是又一个最高额。因此这种机会会继续摆动,逐 渐接近于 2,这是 60 名 26 岁及 26 岁以上的人的真实的死亡或然率,但绝不是准确地 固定在这一数字上。

会费所能负担的对有疾病和体弱的人的补助率,从而使基金的运用有一个安全的基础。如果人们都相信这些会社能够给予贫民以非常宝贵的利益,便能吸引王国各地关心自身福利的人们来参加这些组织。人们还希望,那些仁慈的个人心里会记住常常被现代的慈善家所忘怀的一句格言:“不要管得太多”,谨慎地模仿雅典的法律制定者的所作所为,他在颁布了他认为最适合于他的国人精神的法典之后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以免他已经做的事情由于他的在场而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