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画家就是上帝,没有创造不了的东西。——张大千

经典故事

与饮酒画虎绝缘

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画老虎很出色,早年张大千曾和二哥合作画虎,但经常是二哥画虎,他补景。

一次他酒后兴之所至画了一幅老虎,画得好,人称大千虎,受到极大赞扬。这幅虎图流落出去,不少商人登门出高价请他画虎。张大千后悔不迭,因为二哥以画虎享有盛誉,他原是为了二哥一直避讳画虎的。其实二哥也并不因此有什么不高兴,他的那幅虎画二哥倍加称赞,还题了字呢!

但是张大千仍然不能原谅自己。他本来是很爱饮酒的,这次他发了誓:从今以后誓不饮酒,也誓不画虎。果然张大千从此跟饮酒和画虎绝了缘。

张大千论画马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而徐悲鸿比赵望云的名声大,赵望云很不服气。

一天,赵望云见徐悲鸿不在,就问张大千:“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

“当然是他的好。”张大千直话直说。

赵望云听了,大失所望,追问道:“为什么?”

“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你画的是耕田的马。”

君子与小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邀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

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

梅兰芳不解其意,众宾客也莫名其妙。张大千含笑解释道:“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

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不已。

低价出售名画

张大千一生都视收藏的古字画为珍宝,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给多少钱他也不卖。但1951年张大千却在香港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售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董源的《潇湘图》和元代方从义的《武夷山放棹图》三幅无价国宝。

而且他不卖给外国人和香港古字画市场,只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他的一位朋友。其价格甚至低于香港市场一般的古字画,如《韩熙载夜宴图》只开价2万美元!张大千的这一举动使很多人感到震惊和迷惑。

《韩熙载夜宴图》是张大千于1933年以高价买下的,也是张大千所有藏画中最心爱的,他为什么舍得低价割爱呢?

这个谜底直到张大千逝世后才被披露出来。原来张大千是怕自己寓居海外,万一国宝流失将成千古罪人。于是他决定将画留在大陆。

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方式,先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一位朋友,不久,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当时任国家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赶赴香港,从张大千那位朋友手中购回这三幅国宝,而且都是原价。

精心侍候病中老母

1936年,张大千的母亲突然生了重病。那时,张大千正在外地工作,听到消息后马上赶回老家。他一迈进家门,就把包袱一扔,径直奔进母亲的房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涕泪横流地给母亲叩头,表达自己的歉意。

不一会儿,张大千跑进厨房,端出一盆热气腾腾的水。然后,他扶起母亲,为她穿好棉衣,又抱着坐到床边上,给老人洗脚。身为女儿的张心庆看到这一幕,感动得落下泪来。

张大千随后叫女儿去拿一个小板凳来,以便给祖母修脚。他捧着母亲的脚,比对待自己的字画还要仔细,生怕自己动作太大伤了母亲。母亲望着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以后的日子,张大千坚持每天亲自给母亲熬药,药熬好以后,再亲自端到母亲的床头,先自己尝一尝温度是否合适,然后才慢慢地用小勺喂给母亲吃药。

在母亲生病的那段日子里,每天晚上睡觉前,张大千都要带着女儿一起去看祖母,如果发现老人没盖好被子,张大千会轻轻地给母亲掖好被子,然后掩上门离去。

年谱

1899年,5月10日生于四川内江。排行第八,乳名小八,名正权,又名权。

1904年,从姐琼枝识字,读《三字经》等启蒙读物。

1905年,从四哥文修习字,读《千家诗》。

1907年,从母随姐习画,母曾氏善绘民间剪纸花卉。

1911年9月,就读内江天主教福音学校。

1914年,就读重庆求精中学,后转江津中学。

1916年,暑假与同学徒步返内江,途中遭匪徒绑架,迫为师爷,经百日才脱离匪穴。冬,与表姐谢舜华定亲。

1917年,与二哥张善孖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

1919年,返上海,拜曾熙为师,因未婚妻谢舜华去世,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法号大千。3个月后还俗,奉命归川,与曾庆蓉结婚。婚后重返上海。

1922年,与黄凝素结婚。

1923年,举家迁居松江。到上海,出售仿石涛作品。

1924年,父亲去世。

1925年,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

1928年,与二哥合创“大风堂”。

1929年,筹办全国美展,任干事会员。

1931年,与兄张善孖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次年,移居苏州,住网师园。

1933年,应徐悲鸿之邀,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转年即辞职,专事创作。

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誉“五百年来一大千”。

1938年,经上海、香港返蜀,居青城山上清宫,临摹宋元名迹。

1940年,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历代壁画,前后共计两年零7个月,共临摹276幅,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

1943年,出版《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敦煌之行,轰动了文化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大千的作品先后在巴黎、伦敦、日内瓦和国内各地展出,声名大震。

1949年,暂居香港,游台湾。次年应印度美术会之邀赴新德里举行画展,在印期间所绘作品多精细工笔,且有《大吉岭诗稿》一卷。

1951年,返港,第二年迁居阿根廷。

1953年,移居巴西。

1955年,所藏画以《大风堂名迹》4册在日本东京出版。

1956年,首次欧洲之行,赴法国与毕加索会见。

1957年,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此后,又相继在法国、比利时、希腊、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国、德国、英国、巴西、美国及香港等地办画展。

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

1972年,在旧金山举办40年回顾展。

1973年,捐赠作品108幅给台北历史博物馆。

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

1978年,移居台北,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

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85岁。

名言

笔法难,墨法更难,水法极难。

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的表现。

画家就是上帝,没有创造不了的东西。

立脚莫从流俗去,置身宜与古人争。

笔法要点:要平、要直、要重、要圆、要转、要拙、要秀、要润。

砚池要时时洗涤,不可留宿墨。宿墨胶散,色泽暗败,又多渣滓,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不相宜。

敦煌壁画所绘之人物,可以考究隋、唐之衣服制度,可以补唐末五代史书之阙文,我认为其历史考证之价值,重过艺术之欣赏!

中锋做主干,侧锋帮助它。勾勒必定用中锋,皴擦那就用侧锋,点戳用中锋,渲染是中锋、侧锋都要。湿笔要重而秀,渴笔要苍而润,用笔要明润而厚重,不可灰暗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