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敌击弱

从公元前 512 年起,吴王阖闾就想攻打楚国,但谋臣武将都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伍子胥提出建议,把本国军队分为三部分,每次用一部分去袭扰楚国的边境,轮番而不休,使楚国疲于应付,从而达到消耗楚国实力、麻痹对方的目的,吴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年年派兵袭扰楚国,忽南忽北,长达6 年之久。结果使得楚军疲于奔命,士气沮丧,而且产生了错觉,以为吴国仅是扰敌而没有大举进攻的企图。这样一来,就为吴国大规模进攻楚国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 506 年,楚国攻打蔡国,蔡国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吴王考虑到蔡、唐两国处于楚国的侧背,如果与这两国联合,吴军可以秘密出兵,绕过大别山脉,沿淮河进入蔡国,从蔡国再到楚国东面、北面,发起突然袭击, 这比沿长江(当时尚未开辟使用)而上,与楚国在东面展开正面冲突,有利得多,于是答应与蔡、唐结盟,共同攻打楚国。

这年冬天,吴王阖闾率领其弟夫概和伍子胥、伯嚭、孙武等人,指挥 3 万吴军,秘密乘船沿淮河向西进发,过州来之后,把船留在淮汭(今河南潢县东北),舍船登陆,利用蔡、唐军队作先导,迅速通过楚国北部的大隧(九里关,今河南信阳南)、直辕(武胜关,今河南信阳南)、冥阨(平清关, 今河南信阳西南)三个要隘,直扑汉水。

楚昭王做梦也没想到,吴军会突然出现在他东北面的国土上,得报后, 急忙派令尹子常及左司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率军赶至汉水右岸进行防御,同吴军隔水对峙。

面对隔水对峙的形势,沈尹戍向统帅子常建议说:“你凭借汉水阻击吴国军队,我去调拨方城以外的全部楚军抄袭吴军后路,毁坏吴军船只,阻塞大隧、直辕、冥阨三关,断绝吴军的归路。然后,你渡过汉水从正面进攻, 我率军从侧后掩击,一定能大败吴军。”子常当时同意这个建议,但在武城大夫黑和大夫史皇的挑拨下,为独得战功,不等沈尹戍完成迂回任务就单独渡过汉水向吴军发动进攻。

11 月 19 日,吴、楚两军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县北)决战。夫概认为子

常一向不得人心,应该首先攻击他的军队。于是率本部 5000 吴军,杀向前去。子常的军队果然一触即溃,楚军随之大乱。吴军乘势全力进攻,重创楚军, 子常逃奔郑国,史皇战死,黑也不知去向。

惨败的楚军纷纷向西溃退,吴军猛烈追击。追到清发水(今湖北涢水) 时,吴王阖闾采纳夫概“半渡而击”的计谋,又消灭了尚未渡河的楚军。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吴军又与沈尹戍相遇,经过反复拼杀,沈尹戍伤重身亡。吴军转而继续挺进,终于在 11 月 29 日占领了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迫使楚昭王逃奔到随国(今湖北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