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球科学的革命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且说公元 1910 年,一个秋日的夜晚,秋雨从天空绵绵不断地飘落下来, 下得人心里都烦透了。这场雨一连下了五天,还没有停下来的趋势。

在德国马尔堡物理学院的讲师楼上,四楼的一间房子里,灯还亮着。虽然已经是夜里两点多钟了,但是,魏格纳却怎么也睡不着,只好起床,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前两天,魏格纳因伤风受凉,而患了重感冒,尽管吃了几次药,但还是

没有多大好转,一天晚上,他又发烧了。赶紧爬起来又吃了两粒退烧片,这才觉得好受了一些。

魏格纳躺在床上,一会儿看看天花板,一会儿又看看电灯,头脑一时也没有停下来,他又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到墙上挂着的一张世界地图上。

突然,他惊奇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然是如此的互相对应,尤其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魏格纳顿时来了精神,他又继续朝南看过去,只见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

出部分,都正好和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对应;同时,巴西海岸每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分。

怎么会有如此的巧合呢?要是把它们拼合在一起,简直就像一块完整的大陆?

魏格纳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莫非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原是连接在一起的一整块原始大陆,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这种大胆的想法,从此就一直困惑着、缠绕着这位学者,他决心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有一次,他在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无意间读到一篇论文,说根据一系列的古生物证据,巴西和非洲之间曾有过陆地联系。

魏格纳不由自主地想起,去年秋天那个雨夜、他在病中的发现。更加坚信,大西洋两岸轮廓的相似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可做, 也许是一个涉及大陆形成和地球演化的大问题。

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跟他的老师、著名气象学家柯彭教授说了。

柯彭教授认真地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觉得魏格纳讲得确实有些道理。他告诉魏格纳,在地质学界,占领导地位的,一直都是“海陆固定”的学说。

所谓的“海陆固定”说,其主要观点就是,地壳升降是地球史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无论地壳如何升降,大陆块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大洋盆地是永存的。

但是,自 17 世纪以来,许多人对“海陆固定”说产生了怀疑。

比如,哲学家培根就曾经指出:非洲西部和南美东部海岸线的吻合,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肯定有着某种原因。

19 世纪中叶,地质学家斯尼德尔发现欧洲和北美煤层中的植物化石雷同,他认为,煤层形成时期的石炭纪,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曾经连接为统一的大陆。

19 世纪末,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的儿子、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又认为,月球原本是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壳脱离地球后演变成的,而在月球形成后,地球上的大陆块重新调整了位置,大陆便发生了漂移。

柯彭教授好心地劝魏格纳,不要揽下这项“份外”的课题。因为大陆漂移问题至少涉及到地质、古生物、动物地理和古气候等一系列学科,论证起来,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

然而,勇于探索的魏格纳决心要把这个问题搞个水落石出,他开始努力地吸取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从浩如烟海的资料和典籍中收集大陆曾经连接和漂移证据,从各个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和寻索。

魏格纳没有孤立地看待各个局部地区的地质资料,而是从全球或洲际的

范围内加以考察和追踪。

魏格纳想到,如果现在被大洋隔开的大陆从前果真是一个大陆的话,那么,在当时所形成的地层也一定像大陆轮廓一样可以拼接起来,同时,由这些地层褶皱所形成的褶皱山系也必定可以连接起来。

魏格纳首先考察了大西洋两岸的褶皱山系和地层。他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构造确实像搭积木一样可以搭配起来。

如巨大的非洲片麻岩高原和巴西的片麻岩高原遥相对应,二者所含的火成岩和沉积岩,以及褶皱延伸的方法也非常一致。

魏格纳对于这种地层和构造上彼此相接的现象,作了一个比喻。

他说,这就好比一张被撕碎的报纸,如果按其毛边拼接起来,报纸上的印刷文字行列也恰好齐整切合,凭这一点,我们就得承认这两片报纸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特别强调,由于相互衔接切合的不只是一个行列,而是有多个行列,这就排除了“偶然”和“巧合”之类的解释,把这一原则应用于大陆, 正好为大陆曾经贴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面对大量古生物分布的有趣事实,传统学派认为是垂直运动——陆桥升降所引起,魏格纳则主张可以运用水平运动,即大陆漂移来加以解释。

魏格纳果断地认为,大西洋两岸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间古生物的亲缘关系,并不是其间有什么“陆桥”存在,而是因为两侧大陆本身曾经直接相连。

也就是说,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大西洋、印度洋,到后来大陆破裂并漂移分开,才终于形成现在这样的海陆布局。

魏格纳还强调指出,对于一些大陆上古生物的分布,用大陆漂移说解释比用陆桥说更为确切。

比方说,舌羊齿植物化石在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地的石炭二叠纪地层中都有发现。而这些地区相距万里,所处气候带也不一样。

因此,即使用陆桥把它们联系起来,仍然很难理解舌羊齿植物在同一时期的分布状况。

大陆漂移说则不仅认为这些大陆曾经连接,而且认为它们之间的距离上并不十分遥远。也就是说,它们在当时曾经汇聚在一起,所处气候带也比较相近。

这样一来,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分布才得到圆满的解释。

1912 年 1 月 6 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议上,魏格纳首次发表了他的学说。他明确地指出:

“南美洲与大洲原本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因地壳剧烈变动,导致这块大陆分裂成两片,形成了今日各自独立的两块大陆。”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发表以后,立即在全世界的地质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为之鼓掌喝采,也有人斥之为奇谈怪论,因为从来人们就认为大陆是不动又不变的,大陆会裂开,而且会漂移,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魏格纳是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人,为了替大陆漂移说寻找冰川学和古气候学的证据,魏格纳进行了横跨格陵兰的考察,从而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14 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魏格纳作为预备役军官被应征入伍。

战场上,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但是,魏格纳的眼前却浮现出一望无际

的大西洋,以及两岸的大陆、欧洲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这些大陆围绕大西洋到达北极⋯⋯

在战争的空隙,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从树上折下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画起来,他画着非洲,画着美洲,他好像看见巴西正好是从非洲分裂散开的。 1915 年,魏格纳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差点送了命。魏格纳因此而获

准请了长假。他一边养伤,一边写完了研究大陆漂移说的划时代的地质文献

《海陆起源》。

在这本书里,魏格纳如同一位博古通今的高级导游,把人们带进“新迪斯尼乐园”,去参观古往今来海陆的迁移变化。

按照魏格纳的描述,在距离今天大约 3 亿年前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完整的大陆,叫做“泛大陆”,周围全部是汪洋大海。

后来,由于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这块“泛大陆”开始分崩离析,犹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越漂越远。

从此,美洲和非洲、欧洲分开,中间留下浩瀚的大西洋;非洲的一部分告别了亚洲,在漂移的过程中,其南端略有偏转,渐渐与印巴次大陆脱开, 诞生了印度洋。

到了距今大约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初期,地球表面各大陆终于漂移到今天的位置。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是他多年来苦心研究的科学成果,他进行了多角度、多学科的反复严密的论证。

魏格纳提出的最明显的证据,便是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相似性。由于这些大陆的分裂时发生了大规模的玄武岩浆喷射,形成了今天分布在非洲安哥拉和南美巴西的同一个成矿带上。

近年来,有人取大陆架的轮廓用电子计算机测定,得到最佳拟合,偏差很小。

难怪现在有人惊叹,魏格纳是一位卓越的地质诗人,他的大陆漂移学说是震撼世界的不朽的地质之歌。

1880 年 11 月 1 日,魏格纳出生于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福音派新教徒的传教士,当时任一家孤儿院的院长,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是个大好人。

小时候的魏格纳,算不上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但是,他以自己的纯朴、善良、勤奋、好学,赢得人们的一致好评。

稍微能读懂文章的时候,他就迷恋上了探险家的故事。

英国探险家成了他心目中的偶像,特别是约翰·富兰克林为了探索和开辟出一条“西北航道”,最后牺牲在通往北极圈的路途上的事迹,给魏格纳的心灵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魏格纳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发烧咳嗽。为了克服这个毛病,他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残酷的身体训练。

一年四季,他都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澡。天寒地冻的时候,他咬着牙穿着一件单衣站在雪地里,有时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酷热难当的时候,他总是背着几十斤重的砂袋或大石头到郊外,有时一走就是十几公里。

一遇到下雪天,他都要去练习滑雪。滑雪的路线一旦确定下来,就不管道路怎样崎岖不平,坑坑洼洼,他总是奋力前往,摔倒了再爬起来,直到抵达目的地。

1900 年,魏格纳从预科学校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主攻天文学和

气象学。

1905 年,25 岁的魏格纳得了天文和气象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魏格纳即致力于高空气象学的研究工作。他曾经奋不顾身地投入高空探测气球的活动。

魏格纳和他的弟弟库特参加了 1906 年 4 月的探空气球比赛。当时持续飞

行时间的世界记录是 35 小时,魏格纳兄弟却飞行了 52 小时,一举刷新了世界纪录。

1906 年夏天,魏格纳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他应邀参加丹麦探险队,深入到格陵兰,从事气象和冰河的调查,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艰辛的探险生活。

他还看到,格陵兰有着丰富的地下煤层,但是,格陵兰位于北极圈内, 根本没有高大的树木,那么,地下的煤层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魏格纳百思不得其解,忽然,两个奇怪的念头又闪现在他的大脑里,莫非北极圈内的陆地是从别处漂移过来的。

从格陵兰返回德国以后,魏格纳成了马尔堡大学的天文和气象学讲师。他的课讲得非常有吸引力。他常常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把学生都听得入迷。同时,他开始更加深入地探讨那些令人头痛的大陆漂移的问题。

魏格纳具有顽强的毅力、超群的智力和强壮的体力,他只要认准了一个目标,便穷追到底,百折不挠。年近半百以后,关于大陆漂移的验证问题, 仍然像没有还清的帐一样,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

1930 年 4 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第三次深入到冰天雪地的格陵兰进行考察,并顺利抵达了格陵兰西海岸基地。

他们试图重复测量格陵兰的经度,以便从大地测量方面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魏格纳一行从事气象观测,并且利用地震勘探法对格陵兰冰盖的厚度作了探测。

当时,在格陵兰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里,有两名探险队员准备在基地里度过整个极夜,以便作气象学方面的考察和论证。但是风暴和冰雪使给养运输一再耽搁。

9 月 21 日,魏格纳决定亲自把给养从海岸基地运送到爱斯密特去。

魏格纳一行 15 个乘着狗拉雪橇在狂风暴雪中艰难行进了近一百英里。这

里,气温低达摄氏零下 65 度。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不愿意再往前走。

但魏格纳主意已定,最后只剩下了两个追随者,他们又走了大约 70 多英里,终于胜利抵达了爱斯密特基地。

这时,有一个同伴的双脚已严重冻伤,而继续留在爱斯密特基地,就会增加给养困难,甚至有可能会断顿。

11 月 1 日,魏格纳在爱斯密持基地草草过完了自己的 50 岁生日以后, 决定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海岸基地。

11 月 2 日,魏格纳和另外一位同事,乘两辆狗拉雪橇,动身返回海岸基地。

这一天,格陵兰岛上风雪漫天,气温降到摄氏零下 40 度。魏格纳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前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连续几个月的极度劳累,魏格纳终因心力衰竭倒在雪地里,再也没有爬起来。

由于魏格纳和他的同伴迟迟未归,附近的科学考察基地曾试图派飞机前

往搜索。然而,无情的格陵兰冬季使得一切希望都落空了。

直到第二年四月,他的尸体才被搜索队发现,但是,他已被冻得硬如石头,与北极冰河融为一体了。

长空呜咽,风雪哀号,沉痛悼念这位为了验证其大陆漂移学说,而魂断北极的真正的勇士,他去世的时候,才刚刚 51 岁,正当盛年有为之际。

魏格纳教授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种为了科学,为了真理而上下求索,不怕牺牲的精神,必将永远存留于天地之间。

尽管他曾经聚集了许多关于大陆漂移的有力的证据,但是,他很清楚这一点,如果不能从理论上对漂移的方式、力源等统称为大陆漂移的机制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他的学说还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魏格纳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那一天,当他迎着刺骨的寒风,独立在格陵兰岸畔,面对大西洋永不疲倦的不息的浪涛,他陷入了纷乱的思绪中。

他想起了 1912 年 1 月 6 日,当他在法兰克福第一次作了大陆漂移方面的

演讲后,心里真像 15 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坚信自己已经从地质、古生物地理、古气候等方面仔细验证了大陆是否漂移这个问题。

然而,茫茫大地这个庞然大物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如此长距离的水平位移呢?这个问题长久地萦绕在他的心头。

这时,他无意中抬头,忽然,他看到了在他前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座高大的冰山,正从北冰洋方向,向南缓缓漂流而去。

魏格纳不觉心中一动,大陆,不就像这漂浮着的冰山么?只不过,大陆是浮在有一定粘性的岩浆上罢了。

那么,地球表层以下为什么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呢?

魏格纳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认为这是力在漫长地质年代长期作用的结果。

比方说冰,用锤子稍微一敲就碎了,但是,非常厚的冰层蒙受长期压力的作用,可以呈缓慢的塑性流动状态,这就是冰川。

而地质年代还要漫长得多,时间的因素会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地球表层以下的物质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也有可能发生流变。

经过长期对大地构造的了解和认识,魏格纳认为地壳可以有硅铝层和硅镁层之分。他认为,陆地是硅铝质的,硅镁层伏在硅铝质地块之下,而在大洋底硅镁层是直接出露。

这样一来,魏格纳就认识到了陆高而质轻,洋低而质重。海洋和陆地并不是地表局部和偶然的起伏不平,而是由地壳组成的根本差异引起的。

魏格纳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地壳均衡的观点出发批判了陆桥说。在地球表面,陆地因其轻而浮起,所以高踞在上,洋盆则伏卧于下。

很难设想,厚而轻的大陆地壳,会深深地沉没,而转变成本质不同的薄而重的大洋地壳。也就是说,陆桥沉没为洋底是不可能的。

当然,浅海大陆桥从根本上说是大陆地块的组成部分,陆地和浅海之间的相互变迁,或者说数百米幅度的海水进退现象,是完全可能的,它并不牵涉到地壳类型的转化。

所以魏格纳并不反对浅海上陆桥(如北美和西伯利亚间的白令陆桥)升沉的假说。

从地壳均衡学说看来,大陆是漂移的,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力推动了大

陆漂移呢?

魏格纳从多如牛毛的大陆漂移运动图景中找出了运动的主导方向,然后从中得出大陆漂移驱动力的方向,最后再对这种方向作用力的力源作出分析。

根据过去对大陆位置的复原,二亿多年前南半球诸大陆会集在南极附近

(并分布着广泛的冰川),以后逐渐四分五裂,向北漂移。

魏格纳则因此而看出大陆有一种自极地向赤道漂移的趋势。按照他的看法,印度原先曾以一个长形地带和亚洲大陆相连,当印度离极北移时,与南挤的亚洲大陆对冲,这一长形地带逐渐压缩褶皱,形成了喜马拉雅山系。

至于这种巨大的离极力又是从哪里来的,魏格纳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因为除了两极和赤道以外,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点,自转离心力的水平分力都是指向赤道的。

除了离极漂移以外,魏格纳还从地图上看出大陆是明显地向西漂移的。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西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前

缘,在向西漂移过程中由于受到太平洋底的阻挡,于是褶皱,挤压成高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

而在巨大陆块的东缘,作为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曾经脱落下一些陆地的碎片,这些落伍的“行者”,在大洋中构成了星罗棋布的岛群。

那么,这个向西漂移的力又是来自何方?

魏格纳认为,这个西漂的力,是来自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他指出,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潮汐摩擦而减缓,这种减缓应当对地球表层表现最为明显,从而使地球表层或各大陆相对于地球自转(由西向东) 有滞后的趋势,也就是说导致大陆缓缓地向西滑移。

作为新地球观的大胆假设,大陆漂移说以其惊世骇俗的观点打破了一百多年来人们的传统的偏见。

一些颇有头脑的学者,已经预见到了它的伟大意义,认为,“这个理论一经证实,它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与哥白尼时代天文学的革命相比拟”。

但是,统治了世界达百年以上的海陆固定学派不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他们争相攻击魏格纳的观点,诅咒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他们还利用自己所把持的刊物和学会对魏格纳及其大陆漂移说发起全面进攻。

但是,真理毕竟永远是真理,它不会因历史的尘封而变成谬误,或黯淡无光,相反,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

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由于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又获得了新的充分的证据。

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大陆漂移说重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三大理论,揭开了一系列重大的地质奥秘。

大陆漂移说又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从 50 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逐步发现,大洋底部并不是理想的盆地或平川,它也像陆地上一样坎坷不平,也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各样的地形。

1956 年,美国科学家尤因和希曾首先指出,世界大洋洋底纵贯着一条加

续延伸长达 64000 公里的中央海岭体系。

中央海岭又称中洋脊。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它正好位于大洋中部,边坡较

陡,分别称为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在太平洋,海岭偏居大洋东侧,且边坡较缓,通常称为东太平洋海岭。

这条巨大的海底山岭,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从北冰洋到大西洋、印度洋,直至太平洋,连成一个环绕全球的大洋中脊系统。

在大洋中脊的中央还有一道宽 40 多公里、深 1 至 3 公里的中央裂谷,这里便是火山和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带。

人们还出乎意料地发现,海洋沉积层的厚度很小,根据地震探测平均只有 0.5 公里。

如果以每年沉积一毫米厚的沉积速度来计算,只要大洋存在过 10 亿年,

就应当有厚达 10 公里的沉积物。

人们还陆续在洋底的基岩崖壁处挖到一些较老的岩石样品,但直到 60

年代开展深海钻探以前,还没有发现过比白垩纪(距今 13500 万年)老的岩石。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海洋动物的大多数纲和所有的门在早古生代就已经存在,在此后没有能产生出一个新的门,这表明海水的存在无疑已有漫长的历史,海洋必定在前寒武纪就已经存在。

然而,从以上事实看来,洋底的年龄比大陆,甚至比海水本身都要年轻得多。

如果认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海底的年龄就应当与大陆一样古老,在洋底还应当累积起非常厚的沉积岩层,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洋底和大陆是在移动的了。

60 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的海洋地质学家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新颖的见解。

赫斯是 30 年代的博士研究生,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曾经担任过海上运输队中校,在他服役期间,曾乘着潜艇在太平洋底发现过洋底山脉。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他潜心研究海洋地质学,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海底扩张说。

赫斯认为,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来的地幔物质,沿着大洋中脊不断上升、溢出,然后冷凝为新的海底地壳, 并且推动先形成的海底逐渐向两侧对称地扩张。

在不同的海区,海底扩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扩张着的洋底同时把两侧大陆推开,大陆有如冻结在相邻的海底上,与海底一起向同一方向移动。

这样,随着新海底不断地生长和向两侧扩张,新生的大洋不断张开,两则的大陆逐渐远离漂开。

像大西洋这样的大洋,在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不到两亿年就可以形成。所以,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的裂谷系,不但是制造海底的场所,实

际上也是大陆漂移的发源地。

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便向下俯冲,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这时,洋底并不推动相邻大陆向两侧漂移。

像太平洋这样古老的大洋,其洋底处在不断新生、扩张和潜没的过程中, 只需两亿年左右,洋底就可以更新一次。

所以,无论是新生的大西洋和印度洋,还是古老的太平洋,它们的洋底地壳都十分年青,不老于中生代。

从 1968 年,美国第一艘全球航行海洋船“格洛玛·换战者”号起航,经过历时四年的考察,获得了极其丰富翔实的海底资料,为“海底扩张说”提供了直接观察的科学根据。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动力源”的解释,魏格纳所期待的“漂移理论中的力源”终于被发现了。

1965 年,英国学者威尔逊勾勒出了板块构造的最初轮廓,最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威尔逊指出,在中脊与中脊、中脊与岛弧(海底),以及岛弧与岛弧之间都可以由转换断层连接起来,中脊、转换断层、岛弧——海沟系这三种构造活动带就好像没有端点,它们连绵不断地从一种活动带转换成另一种活动带,直到最后封住自己的端部。

这样,整个地球表层就被这种首层相连的活动带分割成若干巨大的板块。

1968 年 6 月,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勒皮雄把板块旋转运动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勒皮雄把全球板块概括为六大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在这些板块下面有一层很厚的炽热流体,海洋中脊的裂谷就是这个被称为“软流层”的炽热流体不断对流上或的部位,也是板块的分界之一。

浮在软流层上在的板块,无论是大陆还是洋底,就像大海中随流漂移的船只一样,向各个方向移动,形成了多板块之间的互相碰撞或俯冲,引起了沧海桑田的海陆变迁。

当两个板块相对撞击时,如果是海洋板块碰到大陆板块,就会插入大陆板块下面;如果相撞的两个都是大陆板块,那就会互相顶撞,发生强烈的挤压,使地层发生褶皱,崛起成为山脉,而这两个板块则通过火山岩浆活动和挤压作用,逐渐合并成一块。

随着地球的演化,有的板块合并在一起,有的板块则分裂开来,分裂以后又向相反方向漂移开去。

这就是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

由于板块构造说已发展到全球规模,把大陆和海洋统一在同一系统之下一起探索,所以,它又被称为“新全球构造”理论。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这三个学说的诞生,标志着从魏格纳开始的地球科学的革命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