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学

专门治疗骨关节外伤的学科,在明代叫做接骨科,清代改名为正骨科,或谓伤科。清代《御纂医宗金鉴》中,用较大篇幅撰有《正骨心法要诀》一书,能说明统治者出于战争的需要而对骨伤科的重视。清代正骨学派林立,又多相互为秘,不肯轻易传人。少数开明者,出于对骨伤科发展的需要,还是著有不少骨伤科专著问世。如:钱秀昌的《伤科补要》(1808),胡廷光的《伤科汇纂》(1815),赵廷海的《救伤秘旨、跌损妙方》(1852),赵竹泉的《伤科大成》(1891),以及不著姓氏的《少林寺秘传应验跌打损伤奇方真本》等等,有近百种之多。

就正骨手法而言,《正骨心法要诀》(1742)的论述具有权威性的总结,其八法是:“摸”,即用手细摸伤处,用以确定筋骨关节是否有折断、脱臼以及所伤之新旧;“接”,是医生用手法或手术,使断离的骨折两端接合复位在正常位置;“端”,是医生用两手合力,将折断移位的骨整复到生理解剖位置;“提”,是医生用双手或与助手协同,或以绳索、器械相助,将折断骨之陷下者提入原位;“按”,是用手或器具,将断离突出的骨端向下按压的手法;“摩”,是医者用手揉摩伤处,用于检查时体察伤势、部位,或用于扭挫伤未伤骨之治疗;“推”,用手臂之力,使离位之骨,或脱臼之关节,复归原位;“拿”,以一手或双手紧握患处,用适量之力,使骨折、脱臼恢复正常体位。骨伤科学家虽然派别很多,但其手法多不出此八法,差别在于熟练程度和在此八法基础上的独到之处。

对一般骨折的治疗,《正骨心法要诀》的叙述也是富有代表性的。该书不但文字简明易懂,而且还有绘图说明,使学习者易于掌握其手法要领。例如脊柱骨骨折,是所有骨折中最难整复固定治疗的伤损之一。该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攀索叠砖整法”绘成图,在说明文字里阐述:凡脊柱骨、胸骨、肋骨等之骨折都可用此法整复,其整复之方法步骤是“令病人以两手攀绳,足踏砖上,医者将后腰拿住,然后分左右将病人两足下之砖去掉一个,使病人直身挺胸。少顷,又分左右各去砖一个,仍令其直身挺胸。如此者三,其足著地,使气舒淤散,则陷入之骨能起,错位之骨关节可直也。再将其胸腰以通木或竹帘围裹,用宽带八条,紧紧缚之,勿令窒礙。但宜仰卧,不可俯卧侧眠,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通木、腰柱及其用法,亦均一一绘图说明。

该书所论述的四肢骨折,如上下肢骨折、膑骨骨折,不但在诊断要领、方法上叙述简明,其整复方法步骤和固定器具等,也都绘有精致的图式,可使人们一目了然。如膑骨骨折,在叙述时指出:膝盖骨(即膑骨)覆于楗(股骨、胫骨)二骨之端,本活动物也,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出于左右,虽用手法,推入原位,但步履行止,必牵动于彼,故用抱膝之器,以固定之,庶免复离原位,而遗跛足之患也。抱膝的设计既简单实用,又富有科学原理,其原理至今还为中西骨科医生所应用。

柳枝接骨与骨移植手术之成功:对于复杂骨折,则往往需手术切开复位,或因死骨游离,两骨断端不能接续。清代骨科医学家在前人基础上,创造性试用桑皮、柳枝接骨,按文献记载有成功之例者,但终因木质为人体异物,成功者少而失败者多,他们逐渐改为骨移植手术获得成功,这是一项重大创造。

钱秀昌,字松溪,上海人,曾因左臂骨折得杨雨苍治愈,后即师杨而继其业术,声名日著,撰有《伤科补要》(1808)一书,论骨关节骨折脱位整复固定十则,论跌打损伤十七则,附方药92首,秘方47首,均配以歌诀,以助记忆。关于复杂骨折,他记述说:骨若全断,动则辘辘有声,如损未断,动则无声;或有零星败骨在内,动则淅淅之声,后必溃烂流脓。其骨已无生气,脱离肌肉,其色必黑。小如米粒,大如指头,若不摘去,溃烂经年,急宜去净。钱秀昌虽然没有应用柳枝接骨的记录,但在他的著作中,有苏昌阿的序叙述了该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他说:“余亲见折足者,医断其骨而齐之,中接以杨木,卧百日耳,步履不爽其恒,岂古医之奇者。”其实类似接骨之术在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1337)中已有端倪,危氏是用桑白皮涂药植入复杂骨折患者的骨肉之间,以达到内固定之目的,虽桑树白皮被留植体内,但还很难说是移植术。1628年,明末外科学家陈文治,改进了危亦林的方法,使之在内固定效果方面提高了一步,同时也向用于移植以接连断骨前进了一步。本世纪50年代末,对柳枝接骨曾进行过动物实验,实验证明确有一定的作用,被移植之柳枝在两断骨之间确有使骨细胞结合的桥梁作用。当然,由于柳枝在人体是异物,终非理想。正因为如此,骨移植手术在此基础上便创造出来了。纵观古代文献,我国发明骨移植手术可能要追溯到明代,据《云南通志》记载:陈夙典,河南新野人,跟随一位隐士学习接骨技术,成为外科、骨伤科名家。他曾进行过肠破裂吻合术、切开剔除箭镞术,最有名的是他曾为一位伤者进行过骨移植,使骨折得以愈合的手术。可惜的是这一手术既未有人直接继承,也未见文献详述其方法与步骤。

江考卿(约1770~1845),乳名详,号瑞屏,江西婺源人,精于医,以治疗跌打损伤著名于世,撰有《江氏伤科方书》(1840),首先论断死不治之症,后论12则骨折创伤的处理方法、穴位等,并载有通治方、秘方共68首,是一部极为简朴实用的著作。该书有江氏曾进行过骨移植术的记录:“凡打伤跌肿,肉中之骨不知碎而不碎,医以手轻轻按摸痛处,若骨有声,其骨已破,先用麻药,然后割开……若骨碎者,再取骨出,即以别骨填接。外贴18号膏药,内服6号接骨丹。”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有说服力的骨移植手术。我们现在还无法证明那个“别骨”的别字,是指别人之骨,还是指伤者本人别处之骨,因此,尚不能认定是否异体骨移植手术。但无论如何,江氏的记录是一份极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是我国骨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伤科汇纂》(1815),是清末骨伤科学家胡廷光积一生之才学和经验编纂的一部伤科文献汇编,内容十分丰富,参考价值较大。胡廷光,字耀山,号晴川主人,浙江萧山县人。父亲专伤科,廷光自幼随父学习,不满足于家传宝书《陈氏接骨书》一卷之论简而未详,乃以《正骨心法要旨》为经,以诸子百家为纬,广搜伤科诸要,更参与家传之法,附以已得之验,汇辑成编。分伤为44门,增方药千余首,12卷,为清及以前伤科之最。可惜,作者在封建社会末期保守思想影响下,强调“……截兽体以续人体,虽有方书,不经而不用载也”;“执村媪之见,郢书燕说,虽亦幸中,不精而不足载也;至于刳肠剖肠,刮骨洗脑等法,非神农家事,惟汉华佗有其术,不传而无可载也。”从此可知,《伤科汇纂》虽以广收博采著称,然其所不载者,多为骨科手术和群众中或民间医生的手法、手术和经验,这就暴露了胡氏也是一位学术思想比较保守的骨伤科学者。必须指出,《伤科汇纂》集诸家有关骨解剖、生理及骨折脱臼整复手法之绘图共42幅,是十分珍贵的。有些图是转绘于前人的创作,但最有学术价值的骨伤整复图,很可能还是胡氏设计创作的。

骨伤科教学:正骨之优良与否,掌握人体之骨骼结构是十分重要的。为使学习者能尽快领会其解剖关系,历代绘图虽不精确,但大体可识。清代的骨伤科教学更有了形象的教具,这就是《疡医大全》所记载的笔管教学法。该法是用绵帛包笔管,形成关节,令学生平时练习揣摸体会人体关节间之关系和手法整复之要领。有趣的是《清稗类钞》记有:“旧制,选上三旗蒙古士卒之谙习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曰蒙古医士。凡禁廷寺人,有跌损者,由其医治,限以期日……”又有“乾隆嘉庆间(1736~1820),最著名者为觉罗伊桑阿。……其授徒之法,先将笔管戕削数段,令徒包纸摩挲,使与其节合接,如未破者。然后如法接骨,恒奏效焉。”《清史稿》也有类似记载。蒙医觉罗伊桑阿的教学法与顾世澄的教学法如此相似和一致,两人的生活时代又如此接近,真不知是谁学习谁的,亦或是两人在两地的同时创造。清代正骨医术,在蒙医中虽未有专门著作留传,但却是占有较大优势的。他们整理出的理论“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有着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教学的指导意义。蒙医整骨还强调:在整复固定后,要按骨折后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伤折部位,进行不同手法的按摩和运动,并内服不同的药物,确系很有科学价值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