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

说唱是我国民间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的一种艺术体裁。这种艺术形式集音乐、表演和戏剧情节为一身,深受百姓喜欢,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评话类曲种是说唱艺术中重要的种类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蕴含丰富,方法上只说不唱,单凭说来品评人物,论述历史。

随着历史文化的更替、演进,评话类曲种在地域分布、表演特征及流派发展等方面有了诸多的分化,可分为评书、苏州评话、福州评话、扬州评话、湖北评话、四川评话等。

口头讲说历史故事的评书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复杂,多个诸侯国为了称霸一方,颁布并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当时的诸子百家也积极游说诸侯,他们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获得诸侯们的认可和支持,以达到发展壮大自己实力的目的。

在诸子百家的这些论说中,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像“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这成为早期评书的雏形。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评书最终得以形成,并延续下来。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古代又称为“说话”,是一种传统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至宋代时开始广泛流行。形式上通常由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讲说历史及现代故事。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评书是“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在南方,评书多称为“评话”,也有称“评词”的,广东粤语地区俗称“讲古”。

在北方,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评书大约形成于明代之前,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语说演。

到了明代,北方评书已臻于成熟。在明末清初,评书名家辈出,柳敬亭是其中的佼佼者。关于他的生平经历,清代沈龙翔在《柳敬亭传》中记载道:

敬亭名逢春,字敬亭,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本姓曹,泰州曹家庄人也。李公三才开府泰州,缉地方不法,长吏以逢春应,时年十七八岁一恶少耳。开府轻其罪,乃出亡,云泰兴,佣于某,久之意不乐,遂去。游四方,至宁国,醉卧敬亭山下,垂柳拂其身,遂慨然曰:“吾今姓柳矣,即号敬亭可乎?”于是名逢春,号敬亭焉。偶闻市中说弹词,心好之,辄习其说,遂以说闻。

柳敬亭从师善于说书的莫后光,颇得真传,擅长说《水浒》、《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技艺卓绝,炉火纯青。《春酒堂文集·杂忆七传柳敬亭》载:

癸巳借敬亭于虞山,听其说数目,见汉壮缪,见唐李郭,见宋鄂、蕲二王,剑戟刀槊,钲鼓起伏,髑髅模糊,跳掷绕座,四壁阴风旋不已,予发肃然指,几欲下拜,不见敬亭。

在观众眼前,但见说书人物,不见说书艺人,像莫后光说的:“听者倘然若有见焉;其竟也,恤然若有亡焉。”说书说到这般境界,可谓出神入化。

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

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作“弦子书”的“说唱”艺人。后来,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

评书的表演形式,早期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后来,多为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是站立说演,衣着也不固定为专穿长衫。

评书因使用口头语言说演,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

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为“摆砌末”。

对主要情节要精心设计“摆砌末”,巧妙地把书中需要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形象地“摆”在观众眼前,使观众感到身临其境,引起欣赏的兴趣。

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这称作“赋赞”。“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

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垛句”也叫“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在故事说演上,为吸引听众,要把制造悬念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基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评书有众多的行业术语,如:“使短家伙的”是指说评书,“丘山”是指《精忠传》,“浑水子”是指《于公案》,“丑官儿”是指《施公案》,“神册子”是指《封神榜》,“大黑脸”是指《包公案》,“提搂把子”是指书馆伙计,“择毛儿”意思是观众为说书人指正,“浑碟子”意思是外省人用乡音说书等。

评书中这样的行业术语有很多,形象直观,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市井文学特色。

评书以长篇大书为主,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后来也有篇幅较小的中篇书和适于晚会组台演出的短篇书,但长篇大书仍为其主流。

传统评书多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它汇集了群众的智慧,既是历代评书艺人的心血结晶,也是群众性的艺术创作成果。它通过“册子”和口传心授方法流传下来。“册子”也叫“梁子”,是一部书的详细提纲。

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对一部书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尤其在“评议”方面,因人而异,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评书艺人既是演员又是作者,他们的表演过程,往往就是精心构思和不断创作的过程。

评书有众多的流派,各种流派的表演特征不同。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评书,大约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认为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北京后改说评书,并于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的。

以方言讲故事的苏州评话

苏州评话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吴语地区。

苏州评话通常与苏州弹词合称“苏州评弹”。在流行地区,苏州评话俗称“大书”,苏州弹词俗称“小书”,总称“说书”。

苏州评话源于宋代说话,约在明末清初形成。明万历年间戏曲作家李玉的《清忠谱》中,有一段描写苏州露天说书的情节,其中说书人的说白中已用了苏州方言:

【字字双】[丑扮老男上]闾门好汉我为头,名旧。飞鸿六顺好拳头,传授。赌场到处惯拈头,打就。人人认得老扒头,年幼。

白:自家姑苏城外有名的周文元便是。少年无赖,独霸一方。城中玄妙观前,有一个李海泉,说得好岳传,被我请他在此间李王庙前开设书场,每日倒有一二千钱拉下。除了他吃饭书钱,其余剩下的,尽够我买酒吃、赌场玩耍。昨日说过金兀术破鄜延州了,他说今日要说童贯起兵,甚是热闹。此时日已过午,不免催促他来,撑起布逢,聚人开说则个。正是:要知千古兴亡事,须听当场评话来。

这是明代末期在苏州演出的说书艺人在说官话的基础上添加当地土语的记载。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期,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

苏州评话中,第一人称语言称“表”。艺人们在说表的同时,发展了一些新技法,如张汉明说的《水浒》,虽角色繁多,他却能把这些人物的不同腔调、不同的生活动作进行形象的模仿和细致的描绘,惟妙惟肖;对于马蹄声的模仿也是一个绝技,能表现出是快马、慢马,行走于沙地上的马,或是飞奔于雪地里的马。

张汉明的弟子姚士章不仅继承了张汉明的书艺,还向昆曲学习,吸收了昆曲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经常听书的人常说,听姚士章的书,如案头清供的盆景,精巧有致,逗人喜爱。

在姚士章说书的清同光年间,苏州评话完全改用了苏州方言说书,这是苏州评话史上的一大转折。改用土话,使说书人与听书人的距离缩短了,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极大欢迎。

后来又有姚士章的弟子王效松进一步发扬苏州评话精髓,经过如此众多的评话艺人的创造,至清代末年,苏州评话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表演规模,并成为了以“说”、“噱”、“演”为主要特色的说表艺术。

苏州评话是用苏州方言讲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其语言由第一人称即说书人的语言和第三人称即故事中人物的语言两部分组成,而以前者为主。

苏州评话中,第一人称语言称表,其表称为代言。第三人称语言称白,起叙事作用。表和白以散文为主,只说不唱。但也有用作念诵的一小部分韵文,包括赋赞、挂口、引子和韵白等。

赋赞用以描景、状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挂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绍。引子是说书人的书情介绍或点题。韵白是韵文的表或白,或铺叙情节,或总结前段书情。

苏州评话多为一人独说,称为“单档”,有时也有两人说,称为“双档”。表演包括“手面”和“面风”。这种动作和表情,分说书人自己的和故事中人物的两大类。

说书人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是解释性的,并用以表达说书人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态度。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由说书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包括语音和语调来讲话,叫作“起角色”。

苏州评话很注重噱,有“噱乃书中之宝”的说法。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矛盾展开中产生的喜剧因素,叫“肉里噱”。用作比方、衬托、借喻和解释性的穿插,叫“外插花”。与此相类似,用只言片语来引起听众的笑声,叫“小卖”。

苏州评话的演出,因演员的说法、语言、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比如,有的演员说法严谨,语言经反复锤炼后基本固定,叫作“方口”。有的随机应变,舌底生花,善于即兴发挥,适应不同的听众而随心变化,叫作“活口”。

有的演员说表语如联珠,铿锵有力,称为“一口干”或“快口”。相反,则称为“慢口”。还有的演员以说表见长,少起角色,则为“平说”;或以起某个角色见长,如有“活关公”、“活周瑜”、“活鲁智深”等美称。

苏州评话的传统节目约有50多部,主要包括讲史性和侠义性的。讲史性的有《西汉》、《东汉》、《三国》、《隋唐》、《金枪》、《岳传》、《英烈》等,俗称“长靠书”,又称“着甲书”。

苏州评话的节目形态多属长篇故事,分回逐日连说。每天说演一回,每回约一个半小时。通常一部书能连说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可说长达一年半载。

苏州评话的艺术表现以单线顺叙为主,用“未来先说、过去重提”的方法进行前后呼应,同时用不断设置“关子”的办法来制造悬念,吸引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