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曲

牌子曲是曲艺的一个类别,凡将各种曲牌连串演唱,用意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于牌子曲。如北京单弦、聊城八角鼓、河南曲子、陕西曲子、青海平弦、扬州清曲、江西清音、福建南音、四川清音、湖北小曲、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

牌子曲类的曲种是继宋元时期唱赚、诸宫调以及明清俗曲的传统发展而来。

曲牌音乐丰富、数量可观。连缀时所用曲牌数目有多有少,依其唱叙故事的内容和篇幅而定,每个曲种音乐都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风格。

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也称南曲、弦管、泉州南音、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唐宋时期,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南音。

之所以说南曲起源于唐,不是望风捕影,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一定根据的。据文献记载:唐僖宗时的885年,唐代“大曲”因唐军进入闽南,传播于民间。唐大曲在闽南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与当地民间音乐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洞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时的相差无几。

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至宋代,“南戏”已经有了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元曲、昆曲、弋阳腔、佛曲和地方语言及戏曲的影响。作为古老的乐种,南音还与唐、宋、元、明等朝代的音乐关系密切。南音的曲牌还保留着《汉宫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称。

清康熙年间,南音以民间优秀乐种闻名。清康熙时的1678年,泉州地区五位南音弦友来到北京进入皇宫演奏南音,康熙帝赞其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南音因而被称为“御前清曲”。据说南音演唱时竖置凉伞,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南音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普遍受到欢迎。

南音的乐器精简独特,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称为“上四管”。琵琶被称为南琶,要横抱按奏,而北琶却要直抱弹拨。洞箫又称为“尺八”,十目九节,其长为0.6米,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

另外还配有“下四管”,即打击乐用的响盏、小叫、四宝、双铃等,小巧灵活。

南音以管乐器定调,故“调门”也称为“管门”。其中,以洞箫定调者称为“洞管”;以品箫定调者称为“品管”。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坐唱,属于原始演唱形式,用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四管伴奏,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四菜一汤,原汁原味”。

这种演唱形式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

第二种是表演唱。采取的演唱形式为站着唱、双人唱、对唱、合唱,有和有唱等。有的还有配合动作、表情与阵形变换,使演唱台成为表演舞台。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第三种是节目演唱。像《留伞》、《出画堂》、《拜告将军》、《赏花》等原是戏曲传统小戏,故事情节简单,以唱为主。通常以双人或多人各扮角色,有演有唱,只是不用戏曲服装与化妆,颇受欢迎。

南音曲调丰富多彩,在民间流传着一百零八个滚门,一百二十多个曲牌,两千多首曲子。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

大谱是有标题的器乐套曲,附有琵琶弹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每套包括三支至十多支曲牌,共60大套。内容多为描述四季景色、花鸟昆虫或骏马奔驰等情景,其中著名的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4套。

散曲又称草曲,清唱曲,只唱不说,有2000多首,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4件主要乐器伴奏。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3类。

曲词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陈三五娘》、《王昭君》、《绣鞋记》、《西厢记》、《孟姜女》等曲目广为流传。

清唱曲套曲的演唱,一字一音,一撩一拍,一点一甲,都有既定规法,清唱时字重韵轻,字正腔圆,寓刚健于婀娜,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指套亦称套曲,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比较完整的套曲。习惯上多为器乐演奏之用,但也有作为演唱用的。

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成套,共48大套,主要有《自来生长》、《一纸相思》、《趁赏花灯》、《心肝拨碎》、《为君去时》等5大套。

曲调独具特色的北京单弦

单弦是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它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1880年前后,旗籍子弟司瑞轩自编曲词在茶馆里演唱,单弦逐渐形成独立的曲种。

八角鼓是满族的一种小型打击乐器,鼓面蒙蟒皮,鼓壁为八面,七面有孔,每孔系有两个铜镲片,以手指弹鼓或摇动鼓身使铜片相击而发出声音。演唱时,演员手持八角鼓,故又称之为“唱八角鼓”的。

单弦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称之为八角鼓、单弦八角鼓、牌子曲,简称单弦。它是在流行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岔曲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

篇幅上也从岔曲演唱短段变成了中篇连续说唱。一般每个曲目分成四至六段,每段演唱约三四十分钟。

清代末期是单弦发展的全盛时期,许多单弦票友下海卖艺,出现了不少著名唱家,很受群众欢迎。他们当中有善唱时调小曲者,有善唱昆高曲牌者,这些曲调多被纳入单弦唱腔曲牌中,使单弦有两种演出方式,一种是自弹自唱。另一种是一人站唱,以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旧称“双头人”。

单弦唱腔为曲牌联套体。曲牌众多,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适合于表现多方面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尤其在后期,又吸收了一些长于叙事的曲调,使它在叙事、抒情方面生动活泼,独具特色。

常用曲调有《太平年》、《云苏调》、《怯快书》、《南城调》等。曲牌的文体有长短句、上下句两种,以长短句为主,并常用三字头、垛句、嵌字、衬字等。单弦先是由单曲体的岔曲演变成枣核儿、腰截、牌子曲3种曲体样式,最后于清末衍生成说唱结合的单弦牌子曲。

“岔曲”是始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曲调,内容多为抒情写景。全曲分为六个段落,称为“六字脆唱”。依篇幅长短有大岔曲、小岔曲之分。

枣核儿是将岔曲的六句唱腔分成两个部分。前3句称“曲头”,后3句称“曲尾”,中间加上一个曲牌连缀在一起演唱。

由于通常曲牌部分演唱时间较长,曲头和曲尾演唱时间较短,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三段联曲体,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枣核儿”或“两头尖”。还有人将该种形式称作“穿心岔”。

腰截是在岔曲的曲头和曲尾之间,加上三四个曲牌,连缀贯穿成的一个唱段,多为单人演唱,如果众人凑合而歌者,叫做“群曲”。

“群曲”演唱的多是颂扬祝愿的话,如《八仙庆寿》、《百寿图》等。演出时一般由八个人齐唱,手里用打击乐器伴奏。

八角鼓演唱曲调以“岔曲”、“牌子曲”较常见。岔曲文词典雅骈丽,多为清代作品。著名曲目有《风雨归舟》、《疾风骤至》、《大春景》、《松月绕》、《要酒菜》等。

“牌子曲”为若干种不同腔调的小曲曲牌,连缀起来说唱一段故事。它以岔曲开头收尾,中间灵活使用各式曲牌,形成“联曲”的形式。清代乾隆年间,牌子曲的形式已比较完整,当时通称八角鼓。选用的曲牌多为时尚小令和戏曲唱腔。

牌子曲曲牌格律要求非常严谨,内容有叙事性,并加入生活语言,不再拘于诗词散曲式的文体。著名曲目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山寺》、《武松杀嫂》、《孔雀东南飞》等。牌子曲的曲牌,依功能特点可分为抒情、叙事两种。表演时按照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选用曲牌。清代学者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说:

杂剧中有排(按:即“牌”)子曲一种,每段更换一调,故呼为杂排子。其调多至三十余种,所常用之名,有金钱莲花落、云苏调、南城调、倒推船、叠断桥、罗江怨、南锣、翠莲卷、数唱、快书、湖广调、靠山调之类。

单弦牌子曲的曲牌有90多个,常用的不足30个,主要有:曲头、数唱、太平年、云苏调、南城调、靠山调、罗江怨、金钱莲花落、鲜花调、怯快书、流水板、联珠调等。

单弦的传统曲目,有反映清代北京社会生活风貌的,如《急拉吃得甲》、《穷大奶奶逛万寿寺》、《青草茶馆》等,也有一些由戏曲故事改编的,如《罗锅儿抢亲》、《合钵》等。还有根据《聊斋志异》、《今古奇观》、《水浒》等小说改编,如《续黄粱》、《胭脂》、《杜十娘》、《武十回》、《翠屏山》等,以故事性强、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