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论《圣经》只教人以很简单的教义,这种简单的教义足能致人以端正的行为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我们曾经指出,预言家们赋有非常强的想像力,但是没有理解力;并且指出,上帝所启示于他们的只是些很简单的事物,不是含有哲理奥义。上帝把他所传达于人的应合预言家以前所形成的意见。我们在第五章中也曾经说过,《圣经》只传授容易为一切人所理解的真理;不是从定义与原理来演释推断出它的结论来,而是把主张很简单地加从陈述。并且, 为引起信仰,《圣经》借着奇迹与历史中所见的经验,把主张加以论证,并且用最能吸引一般人的心的笔调与辞句把书中的真理说出来(请与第六章第三部分相对照)。

最后,我们在第七章中证明过,了解《圣经》的困难只是在语言上,不是在论证的深奥。

除这些点之外,我们还可以说,预言家并不是只对有学问的人传道,而是没有例外地对所有的犹太人传道。但是使徒们是惯常在教堂中布福音,在教堂中有公众集会。这样说来,《圣经》的教义里没有高深的思辨,也没有含有哲理的推理,共中所包含的只是些简单的事物,是智力最迟钝的人所能了解的。

所以我十分惊讶,我提到过有些人很巧,他们在《圣经》中看出一些奥义来,这种奥义过于高深,他们不能用人类的语言来解释。这些人把很多哲学上的思辨转入到宗教里,把教会弄得好像是个学院,宗教像是一门科学, 说得更确切一些,好像一场争辩。

无怪自夸有超自然的智力的人不愿把知识的优胜让给只有普通的才能的哲学家了。但是,若是我发见他们所教的任何思辨上的教义不被非犹太人的哲学家们认为是很平庸的,我就很惊讶了。他们把那些非犹太人的哲学家们竟认为是盲目的;因为,如果我们一追究藏在《圣经》里的奥义是什么,我们所见的只是柏拉图或亚里土多德等人的思考,一个无知的人梦见这些思考倒比一个有才能的学者从《圣经》中穿凿附会出这样的思考来更为容易。

但是我不愿意绝对地断言《圣经》中不包含哲学范围内的教义,因为在上一章中我曾指出过一些这类的东西算是基本原则;但是我敢说,这类的教义是很少而且是很简单的,这些教义的确切的性质与定义我现在就要加以说明。这事并不难,因为我们知道《圣经》的目的不在告人以科学的知识,因此《圣经》只要人顺从,《圣经》责难固执,而不怪罪无知。

不但如此,既是顺从上帝完全在于爱人(因为凡以爱人为顺从上帝的方法的人就是如圣保罗所说[《罗马人书》第十三章,第八节〕遵从了律法), 所以《圣经》所惟一推崇的知识是一种能使所有的人像已说过的那样顺从上帝的知识。若是没有这种知识人就变得难治或无服从的训练。与此点无直接关系或有关自然事物的知识的别的思辨问题和《圣经》不相干,应该完全与宗教分离。

那么,我们已经说过,虽然人人现在都很能亲切地看出这个真理,但是, 鉴于宗教完全系于这个真理,我要把这整个简题解释得更确切,更清楚一点。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不得不先证明,从理智方面来认识上帝,或确切地认识上帝,不是像顺从那样一种施于一切好人的秉赋;并且我进一步要证明,上帝借预言家需要人人,没有例外都要有的对于上帝的认识,须知只是一种关

于他的神圣的公正与博爱的认识。这两点不难证之于《圣经》。第一点是分明可以从《出埃及记》第六章第二节中看出来。为的使人看出施于摩西的殊思,上帝在那里对他说道:“我从前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显现为 E1 Sadai

(全能的上帝),但是我名耶和华,他们不曾知道。”为的是更易于了解这一段起见,我不妨说,E1 Sadai 在希伯来文意思是指能使人满足的上帝,意思是税他使人人都满足需要;而且,虽然 Sadai 常常用来指作上帝,我们可以断言处处是暗含有 El(上帝)这个字的。复次,我俩须知在《圣经》中耶和华是惟一的一个字指上帝的绝对本质,与创造物没有干涉。因为这个道理, 犹太人主张,严格说来,这是上帝的惟一的名字;其余一些用的字不过是些名衔而已;实在说来,上帝的一些别的名字,无论是名词或是形容词,只是表示属性,是他的所属,是就与创造物的关系或借创造物而显示来想像的上帝。所以,大家知道,E1 或 E1oah 的意思是有力量,就其至尊无上来说,只适用于上帝,正如我们称保罗为一个使徒一样。他的仅能表明在附带的口这个形容词中,意即伟大、可敬畏、公正、仁慈,等等,否则,El 用作多数的时候,意义是一个,把所有的意思包括在内,是《圣经》中常用的辞句。

那么,因为上帝告诉摩西说,他不是以耶和华之名为主教们所知,可知主教们并不知道表示上帝的绝对本质的上帝的任何属性,只知道他的事绩与诺言,就是说,在可见的东西中所显示出来的他的力量。上帝这样对摩西说并不是为的是谴责主教们,说他们不忠实。相反的,而是一种称扬他们的信仰与信心的方法。因为,虽然他们对于上帝不具非常的知识(摩西有这种知识),可是他们认为他的诺言是固定不移的;而摩西,虽然他对于上帝的思想更要高尚,却对于神圣的诺言有所怀疑,并且对上帝报怨说,不但所答应的解脱不能实现,以色列人的前途已经变得黑暗了。

因为主教们不晓得上帝的特殊的名字,又因为上帝对摩西提过这件事, 赞扬他们的信心与专诚,所以,和赐与摩西的非常的恩惠相比,如我们最初所说,人并不由命令必须知道上帝的属性,这种知识只赐给忠诚的几个人。这值不得再多引《圣经》为例,因为大家一定都知道,在所有的好人中对于上帝的认识并不相同。而且,一个人不能下命令让他有智慧他就有智慧,也就正如不能命令一个人生存他就能生存。用命令可以使男女儿童都一样地服从,但是不能都有智慧。若是有人告诉我们说,懂得神的性质是不必须的, 但是我们只须相信这些性质,用不着证明这些性质,这样说的人是不足取的。因为看不见的只能用心来知觉的,除证明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了解。若无证明则对象就无由理解。耳闭关于这种事物的讲说重复若干次不能指明或获得这些事物的意义,正如鹦鹉或傀儡说没有意义的话。

在我更进一步讨论以前,我必须解释怎么会《创世记》中常告诉我们说教主们用耶和华传道,这完全与我们上边所引的原文矛盾。参考第八章中所说立刻就可以说明这个难点。在那里说过《摩西五书》的作者谈到事物或地方的名字,并不总用他执笔时那些事物或地方的名字,而是用他同时的人所最熟知的名字。在《摩西五书》中说,教主们讲道用耶和华这个名字讲上帝, 不是因为这是教主们所借以获知上帝的名字,而是因为这是犹太人最崇敬的名字。我是说,这一点必须注意,因为在《出埃及记》中分明说上帝不惜这个名字为教主们所知;而且在第三章第十三节中说,摩西要知道上帝的名字。那么,如果这个名字已经为人所知,摩西会是知道的。这样说来我们必须得出已经指出来的结论,就是,忠诚的教主们并不知道上帝的这个名字,关于

上帝的认识是赐与的,不是由神下的命令。

现在应进而论我们的第二点,证明上帝借预言家只要人知道他的公正与博爱,那就是说知道他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某种生活方式就能使人模仿的。耶利米用这些话(第二十二章第十五、十六节)来说明这个意思:“你的父亲岂不是也吃,也喝,也实行公平和正义吗?那时他得了福乐。他为穷困的人伸冤,那时就得了福乐。这不是为认识我吗?主说。”在同书第九章第二十四节中那些话说得一样清楚。“但是让那赞美的人因此赞美吧,他了解我, 知道我,我就是主,在世上实行仁爱,公平和正义;因为我喜欢这些事,主说”与此同样的教义可以从《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第六节中看出来,在那里上帝对摩西只启示表明神的公正与博爱的那些性质。最后,我们可以请注意《约翰福音》里的一段,这一段我们以后还要更加详论。这位使徒只借博爱来解释上帝的性质(因为没人看见过他),他的结论是,据有博爱的人就据有上帝,是真正认识上帝的人。

这样我们已经知道摩西、耶利米和约翰用很短的篇幅把大家对于上帝都须要有的认识总结起来,并且他们把关于上帝的认识就成是与我们所说的正是一样,即上帝极其公正,极其慈爱,换言之,即纯正生活的一个完善的典型。我们还可以说《圣经》中没有一处给上帝下过明白的定义,并且除了这些性质以外,没有指出他的任何别的应该了解的性质,也没有用直截的辞句称颂上帝的别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一个广泛的结论,即,理智上对上帝的认识,也就是认识上帝的性质的原样,无论借怎样的一种生活人类都不能模仿,也不能当做榜样来学,这种理智上对上帝的认识完全与行为的纯正的规拒、信心、或天启的宗教无关。因此之故,关于这一点,人可以完全错误而不蒙受有罪的罪名。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上帝把自己迁就当时存在的意见和预言家的想像,或忠信的人对于上帝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在用不着再奇怪了;我们也用不着再奇怪圣书把上帝说得很不正确,说他有手、脚、眼、耳、心灵,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动;或圣书说他有情绪,如嫉妬、慈爱等等。最后,圣书把他描述为一个审判者,在天上上在一个宝座上, 基督在他的右边。这种说法是适应大众的理解力的,《圣经》的目的是为使人变得顺从,不是为使人博学。

尽管如此,一般的神学家遇到这种他们不能从理智上与神的性质相调适的句子的时候,他们就主张这些句子应该看做是比喻之辞,遇到他们不能了解的段落,他们就说应该从字面来解释。但是,如果《圣经》中这类的每个句子都必须看成比喻,按比喻来理解,则《圣经》必不是为人民与没有学问的大众而写的,而主要是为渊博的专家与哲学家而写的了。

如果虔诚地单纯地信奉我们方才所引的关于上帝的观念是一种罪,则预言家鉴于人民的柔弱的心灵,本应极其谨慎地避免用这类的句子。并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应该先把需要了解的上帝的那些性质适当地清楚地加以说明。

这一点他们完全没有做到;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些意见离开行动单就其自身来讲是敬神的或不敬神的,而是我们必须主张,一个人的信仰是敬神的或是不敬神的完全要看他是有此信仰可以使之顺从还是因此信仰他流于放荡至于犯罪与反叛。若是一个人由于相信真理变得不逞难治,则他的信仰就是不敬神的:如果由于相信错误的东西,他变得顺从,他的信仰就是敬神的; 因为对于上帝的真正的了解不是由命令而来,而是来自神的赐与。上帝所需

求于人的没有别的,只有对于他的神圣的公正与仁爱的真正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科学的准确性是不必须的,而对于原从却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