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长进——无形之道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气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前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气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晋初著名女气功学家魏华存著有气功学《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晋代医学家和炼丹家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对推动气功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在隋唐两代,气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在此期间问世的三大古典医籍《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其中都有对气功的论述。

气功学家魏华存著《黄庭经》

魏华存,山东任城人,西晋司徒、文康公魏舒之女。天师道女祭酒,著名养生学家、道教上清派祖师。

魏华存从小就喜欢道,经常诵读老庄、五经百氏,十分博学,她还经常服气辟谷,摄生修静,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

但魏华存的父母却不答应,在她24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文。刘文任修武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两子。魏夫人内心一直向往道教,崇信越来越诚。待两个儿子长大,于是就和丈夫分居,斋戒别室,持斋修道多年,广搜道教神书秘籍,曾为天师道祭酒。

传说,魏华存与丈夫刘文分居之后,经过3个月,忽有清虚真人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夫人斋室,告诉魏华存说:“你专注三清,勤苦到如此境地,我等受扶桑大帝君之命,特授你神真之道。”

于是,让玉女打开玉笈拿出《上清真经》31卷,说:“我昔潜心学道,遇南极夫人,西城王君,授我宝经31卷,诵经习行,以成真人,住有小有洞天仙王,今日所授,乃昔日的文本。”

随后,清虚真人王褒起立向北,毕恭毕敬,执书而祝说:“奉泰帝的命令,于今良辰吉日,以褒昔精思于阳洛山所授的宝书,传与魏华存,计31卷,魏华存当谨守明法,修真成仙。有泄我书者,身为下鬼,族及一门。”

祝罢又说:“此书当传真人,不仅我得如此,你今获此,皆泰帝的命令。自我之后,当有7人得到它,至魏华存即是第四个人了。”于是,亲手授予魏华存。

随后,王褒又摘经中之节度、行事之口诀,一一传于魏华存。接着,景林真人又授魏华存《黄庭内景经》,令其昼夜存念,诵习万遍之后,可洞观鬼神,调和三魂七魄,可致长生久视。授已毕,众真人隐形而去,留言他日将会见于洛阳山中。

此后,魏华存广收道教神书秘籍,所著《黄庭内景经》等书,开传统内丹学一脉,为道教早期重要经典。

魏华存在攻读道家典籍的同时,坚持悬壶济世,义诊施药,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造福于人民,赢得了“二仙奶奶”的美誉。

魏华存用道家理论,对传统医学和自己的医疗实践进行总结,逐渐归纳整理出一套强身健体的养生气功。她用16年的时间对当时流传的《黄庭经》草本详加诠注,科学地、系统地提出了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的养生理论和相应的修炼方法,使之成为道教的重要典籍。

《黄庭经》用歌诀形式讲述道教理论、修持方法与实践,一向被道教徒、修身养性者所重视,也对我国中医理论和我国气功学的充实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就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来说,魏华存有关气功的思想,主要应用了人天观、脏象学说研究气功养生法,以说明脑神经及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她的这些思想提高了气功对人体结构及脏腑间联系的认识,对后世广有影响。

《黄庭内景经》首次提到我国气功学所说的“三丹田”学说,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练功时,注重上丹田脑、中丹田心、下丹田脐之气下行,沉于下丹田,是运气存气的始点和归宿。存养丹田,保气炼精,这正是读《内景经》的人练功强身却病,养生长寿的最高希望。

魏华存丈夫死后,携带两子渡江南行。尔后又与两子分开,与侍女麻姑于晋大兴年间来到南岳,在集贤峰下,结草舍居住,静心修道,这就是黄庭观的来由。

在魏华存修行的16年中,传说西王母曾约请她到朱陵山上一起吃灵瓜,还得到西王母所赐的《玉清隐书》4卷,“时年八十,仍颜如少女”。

魏华存83岁时,“闭目寝息,饮而不食”,7天后一天夜里,被西王母派众仙来迎接她升天。

据记载,魏华存去世之前,将《黄庭经》郑重地交给长子刘璞,350年,刘璞传给杨羲,《黄庭经》从此开始流传于世。

魏华存被作为静气功创始人、后世养生学的鼻祖。道教茅山上清宗道士,主要以修持称作《上清经》的经籍为显著特点。因魏华存传授《上清经》,该派尊她为第一代宗师,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

【旁注】

司徒:我国古代官职,《周礼》中以大司徒为地官之长,北周依《周礼》置六官,为地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汉代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

真人:道家、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的人,真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常用作称号。庄子、列子、关尹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

三魂七魄:道教和中医对于人的灵魂说法。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麻姑:道教神话人物。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流传有农历三月初三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

【阅读链接】

唐王李世民随父亲于太原举兵反隋,南征洛阳王世充,唐王兵败曾被困太行山仙神谷,二仙奶奶化身民女箪食壶浆、指点迷津,以山中山药、鸡头参等怀货救助唐王部队。后来李世民下令封赏,重建紫虚元君大殿、塑金身等。

以后历代,魏华存得到敕封。宋代元祐年间,皇家又进封魏华存为“领南岳上真司命高元宸照紫虚至道元君”。世人称之“魏夫人”。

葛洪著《抱朴子》倡导气功

葛洪,生于283年。葛洪称得上是古代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外丹学派和道教神学的奠基人,对于古代医药学和化学也有卓越的贡献。其从祖葛玄,好神仙修炼之术,甚得孙权崇信。被吴人称之为“葛仙公”、“太极左仙翁”。

葛洪13岁时,其父死于邵陵太守任上,从此家道衰落,所以葛洪小小年纪便不得不躬执耕稼,养家糊口。

因无钱读私塾,葛洪便在农闲之时发愤读书,后因战火,先人留下的藏书全被烧光,葛洪便只好徒步行借,寻书问义,并将砍来的柴草卖后买纸买笔,抄书诵习,有时甚至纸的背面也被他写得满满的,以致别人都无法辨认他的字迹。

葛洪15岁时,便可以作诗、赋、杂文。16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后又广泛涉猎其他儒家经典及“诸史百家之言”,据说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了近万卷书。由于他只顾闭门读书,很少与闲人往来,所以常常是“巷无车马之迹,堂无异志之宾,庭可设雀罗,而几筵积尘”。

葛洪觉得自己也无意于政事,不是治民之器,所以便改从郑隐学道。郑隐共有50多个弟子,都充作仆役,一面劳作,一面读书。

葛洪年少体弱,不堪他劳,只能为郑隐拂拭床几。磨墨执烛,抄写故书,最终得到了郑隐的信任,阅读了一大批其他弟子难得一见的道经。

后来,郑隐又将金丹仙术及其口诀全部传授给了葛洪,同时还传授给他一些重要的仙经。

306年,葛洪的旧交稽含被任命为广州刺史,邀请葛洪任其参军,葛洪为了避乱,便应邀到了广州,后来稽含被害,葛洪便废居广州,潜心于《抱朴子》一书的写作。

葛洪在广州罗浮山隐居多年,服食养性,专心修道,并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学兼内外,明天文,通《河》、《洛》,授葛洪石宝《三皇文》,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葛洪。

314年,葛洪返归故里,不应征辞,专心著述,于建武中年完成了《抱朴子》一书。

葛洪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篇和外篇、《神仙传》、《隐逸传》,此外他还著有《金匮药方》、《肘后要急方》等医学名著。

葛洪创立的金丹派神仙道教主张学道应当由浅入深、从易及难,先求养生后谋成仙,不可猝成。

《微旨》说道:“若未得甚至要之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广知也,盖籍众术之共成长生也。”在葛洪看来,不知众术,不能辟邪恶延命年,则会身遭祸害,根本谈不上成仙。他所指的方术主要有导引行气、还精补脑、服食药物等。

葛洪继承了老庄以及魏晋养生家以“无”为本的宗旨,强调修仙的人必须恬静无欲。

《论仙》记载:“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而欲恬静无欲,则必须思神守一,这显然是对老子“守雌抱一”、庄子“守一”、“坐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但又超出了庄子守一养性的范围。

在葛洪这里,“一”的作用很大,《地真》说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人身中的“一”有姓字服色,这个人格化的“一”也就是体内真神,它在三丹田中,守“一”一方面可以卫身;另一方面又可通神,所以人当思之不已、守之不失。

葛洪以外丹为长生成仙的最高途径,但也不忽视炼内丹的作用,所以在葛洪的仙术中仅次于金丹大药的就是宝精行气。《释滞》说道:“欲求神仙,唯当得甚至要者在于宝精行气,服一大药便足”。《微旨》也说道:“九丹金液,最是仙主……宝精爱气,最其急也”。

葛洪认为,服食金丹大药与宝精、行气两者之间既有轻重之别,又必须共同配合;服食金丹可以升仙,行气可以加速金丹的效果,而且兼有延年益寿、防病却恶之功效,而房中宝精则可以补救伤损,治病增年。

所以,葛洪主张把金丹大药与行气、宝精结合起来,以宝精行气作为大药金丹的重要辅助,以增强、巩固其效果。

所谓行气,实际上就是气功,《至理》篇认为气是万物存在的基础、更是生命力的源泉,“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

对行气之法,葛洪在《释滞》篇中作了具体说明。即行气要在“生气之时”,也就是从半夜至日中的6个时辰,练习行气要循序渐进,开始时以鼻吸气,以口微吐,吸吐要无声。达到自己的耳朵都听不到,而且要多吸少吐,达到令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不功。

同时,尽量延长吸气到开始吐气的时间,初学的人可在心中暗数至120,再微微吐出,逐渐练习到能数1000或更长。最后但可达到胎息,即能不以鼻口呼吸,如同婴儿在胞胎之中,如此则仙道可成。

葛洪提出行气应有—些禁忌,如饱食,不吃生菜肥汤之物,否则气强难闭,同时更要禁恚怒,以免气乱。等。

葛洪把气功与养生联系起来,提倡一种安静虚无。抱一不舍,修炼丹田元气的养生功法。他还把导引术当做一种行血气、通关节的有效方法来提倡,并在古代辟谷、服气等气功的基础上演化出了一种新的气功功法“龟息法”,将引导与吞气结合起来,通过模仿龟的伸颈俯仰动作,配以呼吸吐纳,锻炼身体,具有明显的效果。

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气功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葛洪死前,曾给广州刺史邓岳修疏,说自己要远行寻师,马上就出发。邓岳急速前往告别,未等赶到,葛洪便像睡着一样死去了。

据说,葛洪死后脸上仍焕发着光泽,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待到他的朋友赶来时,葛洪的尸体却不见了,时人传说他已尸解得仙。

【旁注】

孙权(182年~252年),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是三国时代霸主中最长寿的。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郑隐(?~302年),西晋时期方士。早年为儒生,精通《礼记》、《尚书》。后拜葛玄为师,受《正一法文》、《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太清丹经》,精于烧炼金丹。收藏极富,举凡道教经、记、符、图、文、篆、律、仪、法、言等,共一千二百九十八卷。

《神仙传》:我国古代志怪小说集。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神仙传》中故事众多,故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生动。如《王远传》、《刘根传》、《吕恭传》等,均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

时辰:我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两小时。古人还根据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服气:即以调息行气为主的一类气功功法,又称为“食气”。服气功法可包括调气、淘气、咽气、行气、散气、委气、炼气、闭气等环节,又有导引、按摩、咽津等辅助手段。通过服气,既可养生却老,又可作为辟谷的配合方法。

【阅读链接】

葛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死后不久,便上升到了可与张陵、张衡、张鲁相提并论的地位。被后世教徒奉为祖师。

至今我国的一些名山胜地还保留着纪念他的建筑、碑刻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对葛洪及其《抱朴子·内篇》在科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陶弘景创立“六字服气法”

南北朝时期的气功,在秦汉魏晋时期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按摩、咽津等多种辅助功法。如陶弘景的以活动形体、动摇肢节、强壮身体、增进健康的“导引按摩法”等。

陶弘景生于456年。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

陶弘景小时即表现奇特,四五岁就用荻干做笔在灰中学字,10岁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他父亲是被妾害死的,因此他终身不娶妻。读书破万卷,善琴棋,工草隶,通晓历代典章制度,不到20岁,召为南朝宋末诸王侍读。

492年,陶弘景脱朝服挂于神武门,辞官归隐茅山,徘徊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咏为乐,自号华阳陶隐居。沈约为东阳郡太守时,慕名多次寄信相邀,都不赴约。

萧衍平建康,兵至新林,正是齐梁禅代之际,陶弘景派弟子取小道上表迎候,引用图谶,认为天下必归梁。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对他恩宠有加,每逢吉凶未卜或军国大事都要先问陶弘景,书信来往不绝,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笃信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体系,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寻求灵异。

493年东行浙越,至会稽大洪山,谒居士类慧明;到余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又到始宁山,谒法师钟义山;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及诸宿旧道士,并得真人遗迹10余卷。对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杨义的《上清》经篆道教以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进行总结和改革,开创了有深远影响的道教茅山宗。

陶弘景主张佛道双修,儒、释、道三教调和兼容并包,曾说“万物森罗,不离两仪,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在养生问题上主张形神双修,养性与炼形并重。一生勤于著述,对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医术、本草无不通晓,他也从事金丹烧炼。

如陶弘景的“六字服气法”,出自他的《养性延命录》,六字为“嘘、呵、呼、唏、吹、嘻”,以发音吐字不同形式来治五脏疾病。

嘘字法分为静坐与站立两种练法,静坐练法是在床上坐好,两腿伸直,怒目扬眉,然后头部左顾右盼,来回慢慢转动。转到左边即发“嘘”字音,然后再怒目扬眉,头向右转,转到右边时发“嘘”字音。头正时吸气,头转到左右时呼气发“嘘”字音。

站立练法的头部动作与静坐相同,另加双手拍肩动作。怒目扬眉,头部左顾右盼,头向左转,右手拍到左肩,头自右转,左手拍打右肩。头正吸气,转头呼气时发“嘘”字音。发“嘘”字音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等均可练该法。

呵字法为面向东方静坐,于子时前和午时后各叩齿36次,用舌搅至唾液满时,漱口数遍,分3次咽下。咽唾液时必须猛咽有声,用意念送至丹田,然后吐气发“呵”字音,发音不要出声,自己能听到即可。

发“呵”字音可以稳定心神,治疗心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齐等。如果合练“吹”字法以补肾水,心肾既济,阴阳平衡,可以祛病延年。

呼字法为右手上举过头,左手叉腰,向左转身,右手从左边自上而下弯腰去触左脚,然后起立。向上举手时为吸,手由上面下时吐气发“呼”字音。

用相同动作两手左右交替上举,发“呼”字音可以醒脾。脾有病则消化不良,出现口臭、吐酸水等症状,脾属土,练“呼”字可帮助消化,增进身体健康,呬字法为两腿直立,两脚分开,略宽于肩。双手高举过头,使两肺尽量扩张,以多吸进氧气。然后左脚向前迈一步,脚尖点地,挺胸。双手后扬,同时吸气,接着右脚也向前迈一步,成立正姿势。

然后双手随身体向下弯腰,同时呼气,发“呬”字音。发“呬”字音可以清肺,治疗肺病,如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慢性支气管炎等都可练该法。

吹字法为两脚尖和脚跟均并拢,双手交叉向上举,手心朝上,头上顶。然后弯腰,双手触地,再立刻松开,然后双腿下蹲,双手抱膝,呼气发“吹”字音。

默念“吹”字,不发出声音,只自己听见即可。练“吹”字法时,要注意肾气上收,口唇似闭不闭,涌泉穴内收,足趾如抓物状。发”吹”字音可以固肾,肾属水,冬藏精,放冬天可多练该法,以益寿延年。

嘻字法为双手高举过头,握拳。抬头,两眼看拳,双手向上用力打三五十拳后,吐气时发“嘻”字音。一般要念“嘻”字6遍。

发“嘻”字音可以理气调气,以治三焦烦热。三焦主命门相火,为六腑中最大之腑,是全身通气的道路、如三焦有病,出现寒热往来,口苦胸闷,恶心呕吐等症,都可练该法。

【旁注】

茅山: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道教在我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居士:既指古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也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等。

陆修静(406年~477年),道教上清派祖师。笃好文籍,穷究象纬。461年来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是为太虚观。自此,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道教上清派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焦: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阅读链接】

陶弘景对气功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陶弘景著有《养性延命录》、《真诰》,创制了许多具有实际作用的功法。陆修静撰有《三洞经书目录》,为保存南北朝前的气功文献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在陶弘景稍前的晋代许逊,第一次在自己的著作《净明宗教录》中提到了“气功”这个词语。他自己就是一个气功方面的行家,他所创的补肝三势、补脾三势、补心脏三势、补肺脏三势、补肾脏三势等,可以治疗五脏疾病。由于他的方法简明易行,还非常有实效,后世仍用于实践。许逊的功法,经过后人改动后,更名为“立式八段锦”,非常流行。

巢元方创立“补养宣导法”

隋唐气功在前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完善,出现了许多的名家。

巢元方是隋炀帝时的名医,曾任太医博士、太医令,隋代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教育太医署,这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规模宏大的官办医学教育。

隋代王朝还组织海内学者广泛收集中医药资料,主要是历代及民间方剂、验方单方,卷帷浩大的大型方剂学著作《四海类聚方》2600卷编撰成书。由朝廷下诏,命巢元方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病因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就是在这社会时代背景下成书问世的。

这是我国医学发展史册中第一部系统化、科学化地详细论述疾病发生原因、症候表现及分类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足见巢元方对这部巨著问世刊行之功高不可没。

同时,巢元方创立了气功医学“补养宣导法”,致力于将气功在临床治病时应用,以他为主撰写的《诸病源候论》中,每论里面列一种疾病症候,专治病源,不载方药,概括了隋代以前各家病源学说的研究成果,然后附有几百种导引吐纳的治病法。

可以说巢元方是集前此数千年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也是“医学气功学”最早的领路人。《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气功在医学上的应用已进入成熟的阶段。

“辩症施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书所介绍的213法绝大多数是根据不同症候选用。五脏六腑诸病候均有不同的气功导引方法。

例如标明“肝病候”条目下的方法是“肝脏病者,愁忧不乐,悲思嗔怒,头炫眼痛,‘呵’气出而愈;“心病候”条目下导引法是:“心脏病者,有冷热,若冷‘呼’入;若热‘吹’气出”;“脾病候”导引法是:“脾脏病者,体面上游风习习,痛,身体痒,烦闷疼痛,用‘嘻’气出。”、“肺病候”导引法:“肺脏病者,咽喉窒塞,腹满耳聋,用‘呬’气出。”

“呵”、“呼”、“吹”、“嘻”、“嘘”、“呬”用以治五脏病取自于五代十国梁朝时期的陶弘景,但作为朝廷颁布之医疗方法则是巢元方的功劳,因此医学气功进入主流医学当应归功于巢元方。

巢元方创立的“补养宣导法”,广泛运用导引法于医疗。《养生方导引法》中论述1727种病候,大都附“补养宣导法”,“以代药品”。如“风痹手足不随候”,其“补养宣导法”中“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对发展医疗体操有积极贡献。

巢元方所创的气功“补养宣导法”,内容十分丰富,从炼意方面来说,有内视丹田、存视五脏、存念、引气等;从调息方面来说,有练呼气的、有练吸气的;从姿势来说,有仰卧、侧卧、端坐、跪坐、踞坐、蹲坐、舒足坐等;从动功来说,有前屈,有旋转,有头部活动,有伸展手臂,有屈伸足部等。

巢元方“补养宣导法”的另一特点是简明扼要,功法中所介绍的各种术式均非常简单,便于日常实施。

例如“风旋”,其养生方只有一个动作:“以两手抱右膝,着膺,除风旋。”治“大便不通”:“龟行气,伏衣被中,覆口、鼻、头、面,正卧,息息九道,微鼻出气。”寥寥10多个字,把调形、调息要领剖明无遗,尤其龟息功法由此得以广泛使用。

巢元方之“补养宣导法”简明扼要,使得有志传播医学气功者易于效法和借鉴。术式复杂,不见得效果就一定好,相反,术式简明,却一定能开“方便”之门。

【旁注】

太医署:隋唐时,教学功能不断加强,已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校。隋唐时太医署属太常寺,在校师生达300多人,由医学、药学、行政三部分人员组成。。各科的课程安排、考试制度、升、降、留、退等都有一定规范。教师职称有博士、助教、师、工等之不同。

五代十国: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5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而在唐代末期、五代及宋代初期,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10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合称“十国”。

龟息:道教语,而龟息疗法是指借助乌龟冬眠呼吸方法,进行仿生呼吸的一种练功方式,谓呼吸调息如龟,不饮不食而能长生。

【阅读链接】

巢元方虽为医学气功之集大成者,但并非始作俑者。气功之用于呵护百姓健康早在远古就已盛行。

如马王堆出土的医学文献中除《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脉死侯》等医书外,尚有关于经络文献三种:《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种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一种,说明经络研究与医疗气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关系。《诸病源候论》中有很多种宣导法治病的练功方法。说明了隋代宣导法的发展和完善。清大末期廖平将这些内容辑编成册,近人曹炳章又辑集了续编,书名为《巢氏宣导法》。

智顗大师创立“止观法”

隋代高僧智顗,人称“智者大师”,他在575年入浙江天台山建立居舍,研究教义,实践修行,由于智顗长住天台山,人称他“天台大师”,称他所创立的宗派为“天台宗”。

南北朝时期佛学有南北之分,南派重谈理,北派重坐禅。天台宗的思想植根于北派躬行实践的学风里,它的先驱者慧思即以禅法著称于时,并受到道教方术思想的影响。他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道:

今故入山,忏悔修禅,学五通仙,求无上道。愿先成就五通神仙,然后乃学第六神通。我今入山修习苦行……愿诸贤圣佐助我得灵芝草及神丹,疗治重病除饥渴。常得经行修诸禅,愿得深山寂静处,足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

既为僧人而又立誓入山修行,企图通过服食灵芝、修炼内丹,先成神仙再成佛,这就把成仙视为成佛的必要途径。可见其佛教信仰中夹杂着浓厚的道教神仙思想和内丹气功之术。

智顗大师与晋王杨广关系极好。杨广任扬州总管时,曾经请智顗前往扬州传戒,智顗为杨广授菩萨戒,杨广受智顗以“智者”称号。

智顗不仅对佛教教义阐述得深刻入微,还著有《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等书。

智顗继承其师的禅修作风,进一步把气功养生理论纳入天台宗止观学说之中,著《童蒙止观》、《六妙法门》等佛家气功养生著作,详细论述了禅修时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的要点。

智顗还传有止观法,其中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姿势、呼吸、意念锻炼的方法,后世练功者大都采用。他提出的数、随、止、观、还、净的“六妙法门”,对除去杂念、诱导入静,有不小的作用。

止观为天台宗禅修的根本之法,止是定,即禅定;观是慧,即般若智慧。智顗说:“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只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止观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互相助长,不可偏废。止是为了“系心不纵逸,亦如猿着锁”。坐禅时,人心最难调,心念犹如猿猴,放荡奔驰,一刻不停,要制服它,只有把它缚在木桩上。观是为了割断尘缘,泯灭烦恼,以便领会真如妙理。五欲六情使人无明有惑,不能通达佛道,观照佛理。

因此,止观二法必须结合,才能入得佛门。所谓“止能寂诸法,如灸病得穴,众患皆除。观能照理,如得珠玉,众宝皆获”。

止观二法的修炼应以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五事为基础。“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童蒙止观》第四章论述了如何调和五事,以助禅修:

调食方面,饮食本为滋身进道所需,但食之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即不安。若食之过少,则身体羸弱,意虑不固。多食少食都非得定之道。所以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调睡方面,“睡眠本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睡眠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令心暗昧,善根沉昧”,因此要经常思念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静,如是方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调身方面,坐禅时要调整自己的身体,先要厚铺坐具,使身体能安稳久坐,无所妨碍。其次调整定势,坐法有二:一是结半跏趺坐,即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趾与右膝齐,右脚趾与左膝齐;二是全跏趺坐,先将右脚置于左膝上,再将左脚安于右膝上。

调息方面,息有4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种是不调相,后一种为调相。

坐时鼻中之息,出入有声,叫做“风相”;坐时鼻息的出入虽无声音,而息出入结滞不通,是为“喘相”;坐时息已无声,也不结滞,但出入不细,是为“气相”;坐时鼻息出入无声,不结滞,不粗浮,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静坐时若欲调息,当依三法:一为下住安心,即把心放于气海丹田,把心镇静下来,将下腹部徐徐用力,使之稍稍向前,精神安住,呼吸自然调顺;二为放宽身体,不要矜持,放舍一切,使身体轻松愉快;三为想气从遍身毛孔出入,通行无障。息调则众患不生,散心易定。总起来讲,无声音,不结滞,不涩不滑,是息调相。

调心之法有两种:一是调伏乱想,令心与参究相应,不令越逾;二是当令沉浮宽急适得其所。

经中说:“何谓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心非明历,无所参究,头好低垂,是为沉相。这时当系念于鼻端,或安心于发际眉间,或令心明历,专注本参,无分散意,此可对治沉相。”

“何谓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寻思杂事,是为浮相。这时应安心向下,最好安住在气海丹田或肚脐中。更主要者,振奋精神,心住本参,止住散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总之,心无乱想,不浮不沉是心调相。”

以上“五事”为静坐参禅的基本功,而气功养生常讲的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即来源于此。另外,饮食、睡眠的调和在气功养生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饮食影响身体,睡眠关乎进修,两者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旁注】

禅法:指心智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朝向最究竟之解脱的宗教,佛教对于修习是非常重视的。修习的目的在于剔除种种扰乱心智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恶劣品性,同时培育各种有助于心智成长的正面心理状态,最终达成如实地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悟涅槃。

菩萨戒: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称“大乘戒”、“佛性戒”等。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正、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三昧: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也就变成了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参禅: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目的在于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

【阅读链接】

智顗提出用六字诀治五脏之病,这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北宋时期编纂出版的《圣济总录》中,就提到了六字诀在气功治病中的作用。证明了六字诀的实用性。明代傅仁字所著《审视瑶函》中,将六字诀运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治绿风内障等。元末明初的百岁老人冷谦所著的《修龄指要》中有一首《四季却病歌》,也是对六字诀的进一步强调和发扬。

孙思邈创立“炼功十法”

被尊为“药王”的唐代著名道士孙思邈,在养生学、医药学、炼丹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医学理论,建立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上,根据自然界的灾异现象来解释人体疾症,希望找到病变的根源。

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7岁读书,每日背诵1000多字,有“圣童”之称。20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既“善谈庄、老”,又“兼好释典”,学问非常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

过长期刻苦的钻研,孙思邈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邈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会三教论》等。总结了自汉代至唐代的医学成就,凡诊治之诀、针灸之法,以及导引、按摩、养生之术,内容丰富,规模宏伟,对我国后世医学、气功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孙思邈是一位造诣极其高深的气功学家,可谓功高德崇,在《千金方》中,阐述了不少气功经验,著名的有存思法、迎气法、吞津啄齿炼精法、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老子按摩法等。

孙思邈享年101岁,这与他气功锻炼有素有关。他的修身养性之道特别强调在日常生活起居衣食言行等各方面注意修养心性,保养身体。

从孙思邈书中的叙述,称气功为“调气”、“行气”、“迎气”、“导气”,或称之为“导引”、“按摩”。他气功修炼的功夫很深,真正达到了祛邪却病、健康长寿的境界,实现了《素问》所谓“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的天年大限。

孙思邈在长期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有病的人练功,可以旺气养气,祛邪愈病,谓调气可疗“万病大患”。当天行疠气流行之际,调气可以“免患”。

无病的人练功可以理气,俾“气息得理,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疴况起”。平素体壮者,“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

孙思邈还提示练功是“预防为主”、实内攘外的好办法。他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论气功的法门很多,可以归纳为“十法”。

一为入静法:于静室内正坐,瞑目定心,不思衣食声色、胜负曲直、得失荣辱之杂念,倘有杂念,立即排除。

孙思邈很看重“存思”。他认为,闭目存思,才能见到元气,从人的头顶,进入人的皮肤、肌肉、骨骼、大脑,下行到腹中,四肢百骸,都受到气的滋润。

心意专一,才能气达涌泉,让身体舒畅,面色红润,鬓发润泽,耳目精明,气力强健,百病不生。

二为导引法:此为动静结合导引法。每于旦夕,垂展双手于脚膝上,缓缓按摩肢节,导引以吐纳、手托、摩眼、压头、叩齿、浴发、松腰等动作后,静坐。

三为调息法:于夜半后、日中前各调息一次。此时,厚铺高枕,仰卧,舒臂展脚,叩齿饮泉行吐纳、调气数千回。

孙思邈对呼吸锻炼极为重视。他在书中不仅指出了调息的作用,还介绍了练习呼吸的方法。强调在调气息的时候,手脚舒展。用鼻子吸气入腹,用口轻轻吐出,还要在心中默默计数。

四为炼精法:每朝旦未起,漱津、揽海、琢齿二七遍,吞唾液。

五为内视法:或“内思存念”,洞察五脏,为黄帝内视法。或为“迎气”内观,结合吐纳,每旦初起,展手于膝,心眼观气,上入百会,下达涌泉。

在这里孙思邈强调:“常以鼻引气,小微吐之,不得开口,复欲得出气少入气多”。多吸清气,微吐浊气,吐故纳新。若吐多则元气随出,不可不慎!

六为禅观法:“禅观”和“内视”的性质相同,唯存想导气各异。

“禅观这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大和元气,为此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项,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

七为按摩法:以手按摩有三法:一为摩头面身躯,“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上挽两耳,又引发,则面气通流,如此令人头不白,耳不聋”;二为独摩其面;三为结合摩面或行走摩腹。

八为步行法:每日饭后,散步于庭院,舒筋骨、宜气机、免积滞。

九为吐纳法:“吐纳之术,能流行营卫”,又能聚精还丹,存真归元,变大虚无之气,为人身无为之气,若能深呼吸进一步锻炼,可形成“胎息”,将气升华得更精粹,能供给人体更强大的生命物质与原动力,使五脏坚强,全身壮实,寿尽天年。

十为行功六字诀:即“呵”、“呼”、“吹”、“嘻”、“嘘”、“呬”六字行功法。

孙思邈还提倡“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另外戒“十二多”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喜则忘错昏乱,多笑则脏伤,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欲则志昏,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愁则心撮,多怒则百脉不定,多乐则意溢,多恶则憔悴无欢。

孙思邈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其中导引、行气两节,是专讲气功的。书中认为,气息得理,就会百病不生;气息失宜,就会大病不起。善于养生的人,一定善于运气。

流传后世的还有孙思邈“养生十三法”:一、发常梳;二、目常运;三、齿常叩;四、漱玉津;五、耳常鼓;六、面常洗;七、头常摇;八、腰常摆;九、腹常揉;十、摄谷道;十一、膝常扭;十二、常散步;十三,、脚常搓。

【旁注】

《千金要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基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重要的作用。

涌泉: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摄养枕中方》:全书5章,自慎章论饮食之道,养生的“十二多”与“十二少”。最后有单独成篇的《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为研究唐道教气功学和养生学的文献材料。

【阅读链接】

孙思邈善参天地与人质的同一性。在人类疾病与天地灾变面前,他曾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不仅如此,他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胆越大而心越小,智越圆而行越方”。

唐代修炼气功蔚然成风

唐代初期被皇帝赐号“西华法师”的著名道士成玄英,对养生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成玄英在学术上以注疏《老子》、《庄子》而闻名天下。老庄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更注重实际,而不去追求神仙道教的长生久视,也不去追求灵魂在彼岸世界的超升。

成玄英所谓实际,是指谋求自我精神的解脱,达到身心俱遣、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他的眼里,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只不过是因缘会合的结果,没有什么自为自在的物体。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人去追求物质是虚妄愚蠢的,只能为幻象自寻烦恼。

从这一理论出发,成玄英在注疏《庄子》时说:“观察万有,悉皆空寂。故能虚其心室,乃照真源。”

由于万境虚幻,所以人的精神可以不执不滞。从气功的角度来讲,就是使人的精神处手高度放松的状态,使自己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成玄英看来,一切困扰人的是非、得失、荣辱、生死等,都是自寻烦恼、伤害身心的邪魔。成玄英主张从身神同一于无的角度,去混合人天,混同物我,便可以得天然解脱。他称能体悟人天无二境界的人为“真人”,也是他标榜的修道的最高境界。

其实,从气功养生的理论来说,能达到人天无二的境界,便是高层次功夫,就如成玄英说的,死生不能系,忧乐不能入。

很显然,此论的思想核心,就是在现实世界寻求自我精神解救,让人处于一种无忧无虑的境地。应该说,这是一种立意很高的气功养生观,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当然,成玄英的本意并不在此,但造成的客观效果却颇佳。

被唐玄宗直呼为“道兄”的司马承祯,在京师声望颇重。但他却不恋尘世的富贵荣华,长期隐居天台山,以松风为娱、野鹤为伴。

在气功养生方面,司马承祯注重坐忘宅神,修养虚气。他的理论是:长生是神仙之道的根本,而长生的前提是养气。人天生有一种虚气,就是人的本性。

本性本来与尘俗是不相染的,但是,人都会受到后天外物的影响,从而失去本性。不过,只要用坐忘的方法,就能克服一切对身心不利的因素。

什么是坐忘呢?《庄子·大宗师》认为,顺任万物大化,不要有彼此的分别,摒弃思虑机心,就是坐忘。

司马承祯从收心复性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坐忘的气功养生法,以人的本性作为纯狰无染的本来品德,通过坐忘洗去尘俗对这本性的污染,使人的身心不受引诱和伤害。

司马承祯强调心中无物是一种意境,但不能执著地追求它,因为一旦执著,心中即已有物。所以他说,要依从自然,不要受任何思想的左右,就能成功。

作为一个气功养生家,司马承祯是当之无愧的。但他同时又是一个道教思想家,他的《坐忘论》,是道教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突破。

除成玄英和司马承祯之外,唐代著名道士吴筠,也是一位气功理论家。他自称是“总括枢要”的《玄纲论》,对气功的阐述十分精辟。

吴筠认为,人是禀元气而生的,所以人的品性才质才会不一样。从这个理论出发,吴筠将人分为睿哲、中人、顽凶三品。

睿哲的人,具有纯阳之气,天生惠和,不必教化。顽凶的人,具有戾阴之气,无法教化。所以,能够进行教化的只有中人,也就是一般人了。

吴筠强调的心性炼养,是从气功的角度来考虑的。一个追求名利的人,是无法得道的,全性修道就是要恬淡无欲。

作为一个道士,吴筠也追求神仙长生,而他的长生方法,就是以全性守元为前提,这是将气功修炼与神仙长生之道融为一体。

唐代的一些文人士大夫,也有人进行服气、静坐等气功锻炼,从而使气功养生、治病,在知识分子阶层逐渐普及。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中年奉佛,作品颇多禅意。他对于炼丹服药,不是很相信,对坐禅却竭力推崇,认为坐禅能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清除七情六欲,达到无生的境界。“无生”是气功中的一种高深境界,身体如浮云轻飘,几乎没有了自我。

白居易是唐代最著名的通俗诗人。他晚年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经常静坐修禅,颇有心得。

白居易有一首《静坐》诗,这样写道: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白居易享年74岁,是唐代诗人中高寿的。白居易对气功养生情有独钟,终身勤练不辍。诗中描写了练功入静时的舒适状态,如没有亲身实践,是写不出这样的意境的。白居易的功夫已经真正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感觉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白居易对此流连忘返。

白居易还写了《在家出家》一诗,其中有“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的句子,描绘的正是静坐入定后的情形。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等倡导古文运动,因而在文坛享有盛名。柳宗元对气功服气法相当有研究。他曾写了一篇《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指出当时的一些气功书籍都是花言巧语没多大意义。如果照着这些书去练,没有名师指导,只会带来有害无益的结果。

柳宗元还一针见血指出,李睦州自从练了气功,不但没年轻,反而不如以前了,就是因为练的方法不正确。柳宗元在批评不科学、不正确的气功时,并不否定气功的养生作用,所以评论是很公允的。

【旁注】

成玄英(608年~?),唐代初期道士。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对老庄之学颇有研究,继承和发挥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为唐代初期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同时,又吸取了佛教的三业六根说,以及双遣执法,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炼思想更加升华。

司马承祯(647年~735年)。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自少笃学好道,自号“天台白云子”。文学修养很深,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

吴筠(?~778年)。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从道教上清派法主潘师正,受授上清经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唐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

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

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阅读链接】

隋唐时期,道教、佛教等宗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了。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了。本来气功是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宗教化以后,就追求修炼成神、成仙、成佛了。这么一来,气功的科学本质没有了。

翻开我国气功史,可看到就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