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发展——功法修炼

我国秦汉时期在医学方面有着较大发展,气功学也因此受到良好影响。尤其是汉代初期,朝廷曾一度提倡黄老之术,这使清静无为之风盛行一时。

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家的一些修持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摄生养性的手段。至此,我国气功明显形成了儒、道、释三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气功继续沿着这条路向前发展,使得气功从理论深化到功法修炼都有较大完善。

秦汉时期的气功理论著作

公元前221年,秦代朝廷统一中国。秦汉时期,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论著甚多。所以,气功的理论也越来越多,有关气功的实践也越来越多。

徐福是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当时的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徐福跟随鬼谷子多年,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据传,著名纵横家鬼谷子隐居天门山鬼谷洞学《易》,创造了不同于武林界任何派别的硬气功,流传民间后,后世称之为“鬼谷神功”。

经徐福传于后世的“鬼谷子气功”中,有多种功法。

首先在“盛神法五龙”中说:“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

“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而在“养志法灵龟”中则提出方法:“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识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还有“实意法腾蛇”中“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

此外还有“分威法伏熊”、“散势法鸷鸟”、“转图法猛兽”和“损悦法灵蓍”,都对气功养给予了详细的解释。

徐福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3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

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

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受先秦诸子的影响,秦汉论著也包罗万象。其中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的论著不少,较有代表的有《吕氏春秋》、《淮南子》、《素书》、《春秋繁露》、《韩诗外传》、《申鉴》、《老子指归》、《论衡》、《老子河上公章句》、《太平经》等。

这些著作除了谈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气候的知识外,有的篇章直接阐发气功养生的内容,其中尤以《吕氏春秋》对发展气功整体论的观点有较大的推动,将天地自然、社会人事、机体生命合为一大系统。

后世气功家观察自然、社会与机体生命的关系,多以《吕氏春秋》为指导,足见其影响之深。

另外《老子指归》对道的论述,明确提出“道”即是平衡,是事物形成过程中的相对稳定状态,较先秦诸子所述平衡问题在气功中的应用更为具体。

《淮南子》“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万言”。其中淑真、精神、道应、人间等篇所述部分内容,可以说是气功基本理论和实践功法的具体阐述。

还有《太平经》阐述功法之多,也是其他同时著作所少见的。

秦汉时期,气功实践加强,不仅用于预防摄生,也用于治疗外感内伤多种疾病。道士、医师应用气功作为防治疾病的方法,有识之士用以作为养生法,连普通民众也有应用气功的记载。

在摄生防病方面,社会上已流行各种不同作用的功法。如汉代荀悦的关息法,就重在壮阳。而侧重养阴的功法,静而生阴,多从静功方面入手进行。

养阴又多重在精、血、津液等体内物质的获得上,如长沙发现的青铜镜铭文中这样说:“尚方佳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其中说到的“渴饮玉泉”,就是练气功时吞咽口中分泌出的津液。

还有很多的气功家,提倡应用“和”法。尤其是严君平,他在《老子指归·卷三》中,对“和”法进行了精妙的论述。他认为,道在不变中变,不动中动,自身在相对稳定中产生变化的运动。这就明确阐发了气功的气化作用,从理论上对“和”法进行了深入总结。

严君平的理论,除说明秦汉时期广泛应用“和”法之外,还表明秦汉气功对动静、复反、有无等辩证关系的认识,已具较高的水平。

秦汉三国时期健身气功的应用已很普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导引图》,虽然仅存44幅图画,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的导引姿势复杂多变。当时的气功运动已经考虑到全身各部,参加者也是男女老幼都有,都是一般平民的装束。可见当时气功的在平民中的普及程度。

在马王堆墓中,有3件值得注意的帛画作品。其一是藏在漆奄之内的气功强身图解,人物单个排列,以显示各自的健身体态,形貌服饰各个不同。

有的图画还注明了导引作用,并且注意了意识活动要与动作协调,从《导引图》中的许多姿势来看,它显然是后世华佗发明五禽戏的起源之一。

【旁注】

关门弟子:指老师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了,而由徒弟去收徒孙。“关门弟子”常被理解为“得意门生”,指师父在若干弟子中最为看中的弟子,并常常给予其与其他弟子不同的特殊教诲和个别指导,使之获得“真传”。

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代丞相,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严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汉时期道家学者,思想家。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使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

【阅读链接】

清代中期,有云游武林高手朱茂岭,隐居三岔村芭蕉湾洞穴,潜心研究鬼谷神功,后收余道人为徒,传其衣钵,使之发扬光大。

早先,鬼谷神功作用在于实战,如清代同治年间镇守台湾的总兵刘明灯将军自幼苦练鬼谷神功,死后碑文上就有“幼奂奇气,臂力过人”的记述。后世则作为民间体育表演,其主要节目有腹卧钢叉、钉刀床破石、头顶打砖、双风灌耳、五马分人、红煞掌等最为惊险叫绝。

张道陵创立道教修炼秘诀

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汉光武年间,张道陵的父亲张翳曾偕妻林氏旅居于天目山,张道陵就生于此。

传说他母亲梦见一个巨人,自称是魁星下降,身穿锦绣并且拿了一支奇花给她。他母亲接过来就醒了,只觉得满室异香,整月不散。由此感应而怀孕。

张道陵诞生那天,有黄云笼罩在房子上,紫气弥漫在庭院中。房间里光华如有日月照耀,并且她母亲又闻到梦中的那种异香,久久不散。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7岁就读通了老子《道德经》,天文地理河图洛书也无不通晓。成年后,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

后来,张道陵被选为贤良方正的官,然而虽然做官,但他却志在修道,不久就隐居到北邱山里。当时有一只白老虎衔神符送到他座榻旁,从此精通仙术。

汉和帝曾经赐张道陵做太傅,并封他为冀县侯,3次下诏他都婉拒了。他在阳羡山中遇到了魏伯阳仙人,炼长生之道。

张道陵后来到了四川,爱上四川的山明水秀,于是就隐居在鹤鸣山上。山上有只石鹤,每次一叫就表示有得道的人来了。张道陵在此苦心修道,不久就听见神鹤的叫声。

张道陵和弟子王长一起修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青龙白虎来保护丹鼎,三年丹成,他也就成了真人。60多岁的张道陵,容貌变得像30来岁的小伙子,行走起来简直如同奔马般轻捷。

不久,张道陵又遇到神人指点,修成了最高的道术。他能飞行天上,能听见极远的声音,又能分身隐形,比如他能一面在池上划船,同时又在堂上吟诗,变化万千、神奇莫测。

顺帝年间某夜,太上老君降临在他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咒,要他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鬼神。张道陵精修千日,炼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

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为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于是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罄,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张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

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张道陵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

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

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

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六大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由于张道陵除魔去病,救活万人,百姓都跑来追随他,拜他为师的一时竟达好几万人。张道陵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并且制订律令、分配职务,教给他们道理,劝他们努力行善,就这样慢慢成立了道教团体,而张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道教的祖师。

东汉桓帝时,有一年9月9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飞升前授给长子衡斩邪二剑,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世世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天师的地位。

张道陵嘱咐完毕,就和弟子王长、赵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间流传,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

张道陵著有《老子想尔注》,为“五斗米”道的重要秘典,《老子想尔注》认为人进入长生不老的途径主要有“结精”、“炼气”、“养神”、“守戒”等。除了“结精”是房中术外,炼气、养神、守戒均为日常修炼方法。

炼气的具体方法是,在练功下手之际,首先要求清心正定,排除邪想杂念,气沉丹田,即书中所谓“弱其恶气,气归髓满”。

呼吸行气,要做到深、长、匀、细,绵绵若丝,“为柔致气,法儿小时”,如胎儿一样的行内呼吸,即胎息。

其次澄神安体,意念守中,求得松、定、静的入静效果。书中说法是:“真思志道,学知清静,意当时如痴浊也,以能痴浊,朴且欲就矣。”即诚心立志,勤学苦练,明晓清静无为的大道。

在高度入静中,人自能进入一种似睡非睡、如痴如醉、万念俱灰、一灵独存的境地:“然后清静能睹众微,内自清明,不欲于俗。”即能内视返听,外察秋毫,明了人身与宇宙微妙的千变万化。

这时,人之心息相依,神气交合,自觉丹田真气萌动,暖意湛然。书中说:“微气归之,为气渊渊深也……清静大要,道微所乐,天地湛然,则云起露吐,万物滋润。”这相当于内丹修炼的“产药”阶段。

“养神”是在护精炼气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子想尔注》以清静无为作为养神的基本法则,要求心不烦劳,情绪稳定,恬淡寡欲,从而使气血归藏,阴平阳秘,百骸无病,再配合以结精、炼气,使人延年益寿。

【旁注】

河图洛书: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上老君: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大致说老子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长存不灭,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为历代帝王之师,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

天师:原是道教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后世有道者也有称天师的。在古代小说中,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爱戴。但从元代忽必烈开始,将天师的称号给了龙虎山张氏子孙,在《制》文中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

《老子想尔注》:在写法上有两大突出之处。一是用删、增、改字的方法,对《老子》原文进行一些有意修改,以树立自己的意思。另一写法,就是通过注释,将哲学著作《道德经》改造成真正的道教经典。

【阅读链接】

张道陵在《老子想尔注》中所阐述的这些气功修炼方法和理论,是在当时社会的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据晋葛洪《神仙传》卷四载,张道陵本人就是一名虔诚的体验者,并卓有成效。“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转其首尾,而大途同归也。行气、服食、故用仙法,亦无以易。”即师承先秦三派仙道,而开道教修炼养生之门户。

宫嵩著《太平经》详述功法

《太平经》与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为同一时期问世,书中阐述气功功法之多,是其他同时著作所少见的。在这部经典中,上承老子的遗教,近受当时图符、神仙方术的影响,与张道陵《老子想尔注》相比,经中所载内炼方法更具体,在理论上也比较系统。

据传说记载,《太平经》由汉代初期琅琊人宫嵩所著,宫嵩有文才,著书百余卷。跟随仙人于吉学道。汉元帝时,宫嵩随于吉在曲阳泉上遇天仙,授于吉青缣朱字《太平经》10部。于吉行之得道,后来传给了宫嵩。

《太平经》记载功法丰富多彩,主要有“守一”、“内照”、“存神”、“守静”、“食气”、“胎息”、“辟谷”、“还魂”、“还精”、“符水”等,但除个别方术外,大都可归于守一的修炼法之中。

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庄子·在宥》中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就是说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

《太平经》说道:“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闻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

“守一”的修炼方法为:首先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有安静清洁的环境。“始思居闲处,宜重墙厚壁,不闻喧哗之音。”

其次要求专心一意,将苦恼、烦闷、忧愁、喜怒等个人的情绪一概置之度外,“夫欲守一,喜怒为疾,不喜不怒,一乃可睹。”

尤其要克服名利之心,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安贫乐贱,常自内求,一乃相见,知非贵贱……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忠孝亦同”。

《太平经》强调:修炼时一定要注意身姿的舒适、自然,“先以安形,始之为。”至于姿势,坐卧均可。“守一不退,无一不知;所求皆得,端坐致之。”

另外,守一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一步步做起。《太平经》说:“守一之法,皆由渐起;守之积久,其一百日至。”修至100天为小静,200天为中静,300天为大静。

《太平经》阐述说:“其为之法,当做斋室,坚其门户,无人妄得入;日往自试,不精不安复出,勿强为之。如此复往,渐精熟即安。安不复欲出,口不欲语视食饮,不欲闻人声。关炼积善,瞑目还观形容,容象若居镜中,若窥清水之影也,已为小成。”

验证方法主要是通过感光的显示,初炼时,瞑目内视无光无色,次而有光感:“守一复久,自生光明”,进而“神明进光,久视电光”,最后光明益大,“明有日出之光”,洞照天地上下,人体内外,可见自身或天地万物。

守一的主要侧重点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守神。《太平经·圣君密旨》记载:“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认为形体不能没有精神,遏制过多的欲求,保持精神的清静,使形神合一而长生。“守一”即守精神,是对老子之“营魄抱一”和庄子之“唯神是守……与神为一”思想的继承,也是守一术最基本的内容。

但是与此同时,道教又将此“精神”人格化,认为它们居于人体内和天地间,名身内身外诸神,通于任督二脉中,以为存守和存思它们,人可长生不死,此名存神、思神;次是守气。可将“一”释为“气”,或称精气、元气,故守一即为守气;再次守精气神。《太平经·圣君秘旨》云:“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

最后可理解为守三丹田。《太平经·圣君秘旨》记载:“夫欲守一,乃与神通,安卧无为,反求腹中。”

尤其经中还具体记述了练功的感应和守一入静欣喜自得、逍遥无拘的美妙境界:“还年不老,大道将还,人年皆将修验。瞑目还自视,正白彬彬。若且向旦时,身为安着席。若居温蒸中,于此时筋骨不欲见动,口不欲言语,每屈伸者益快意,心中忻忻,有温润之意,鼻中通风,口中生甘,是其候也。”

这是我国对气功入静状态最早的描述。

守一是切实的功夫,故不能投机取巧。《太平经》说道:“守一之法,无致巧意,一乃自效。”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宜有其心,持老不违,明其所为,各见其功,各进所知。”

因为专注与否,不仅关系到修炼能否成功,同时还联着人身的祸害,故又指出:“定一之法,有百福亦有百祸,所守不专,处事不端,百神争竞,胜负相连。”这就告诫人们,尽管守一的益处很多,但如练功不当,也会引起不良后果。

为此,经中还对练功中出现的偏差作了探讨,既记述了偏差的状态,也分析了出偏差的原因。主要分析了最常见的4种偏差:

首先是走神。《太平经》说道:“念者能致正,亦能致邪,皆从志生矣。”“游心于外,内则失政。”指明练功时必须专心致志,如果意志不专,杂念丛生,则易走神,对练功极为不利。

再如岔气。《太平经》说道:“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守一不善,内逆处谨,与一为怨……内若大逆不正,五官乖错,六府失守。”说明练功时如气机不畅,阻滞难通,或形体拘谨,内气逆行,都会出现偏差。若不能及时纠正,将导致脏腑与阴阳的失调,对身体大大有害。

另一种为走火。《太平经》说道:“自言得道行,以怒语言者,非也,失精之人也。”说明练功时应避免烦躁不宁,出语不逊的现象,又说:“心常恐悸,怅然失气……心神动摇,使形不安”。这类情况比较严重,就是“走火”。

与“走火”相连的更进一步则为“入魔”。《太平经》说道:“怒喜无常,举事失正,惚恍无方……因以危亡。”这是练功中出现的幻景,使人神志不清,即为“入魔”状态。对于“入魔”的纠正方法,《太平经》说道:“守一明法,有外暗内暗,无所睹,无所属,此人邪乱,急以方药助之。”

《太平经》中详细阐述的“守一”,属道教方术之静功,其侧重点不在炼形而是炼神,目的是通过它排除心中杂念,保持心神清静,使神经获得良好的休息条件,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及强身健体。它所积累的经验,为后世内丹术所吸收,成为内丹派的一个环节而继续被充实、发展。

【旁注】

辟谷:同“辟毒”、“避谷”、“却谷”等,即不吃五谷,而是食气,吸收自然正能量。是道家修炼的一种方法,道家一方面认为:人食五谷杂粮,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另一方面以《庄子·逍遥游》描述了“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任督二脉: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

六府:语出《尚书·大禹谟》,指水、火、金、木、土、谷为财货聚敛之所,古人以为人类养生之本。后有人将六府说引入相学,视为面相中6个部位的别称,并认为从这六部位的虚实盈亏可测断人一生的禄命财情。

【阅读链接】

成书于汉代的《太平经》,据史书记载,共有三种:

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东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170卷;张陵《太平洞极经》144卷。均已佚。

《正统道藏》所收《太平经》仅残存57卷,另收唐末闾丘方远《太平经钞》10卷及《太平经圣君密旨》。

魏伯阳著《参同契》释功理

魏伯阳,东汉时期浙江人。魏伯阳出身于高门望族,自幼受过正统的儒学教育,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蒙受着谶纬神学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接受了流传民间的黄老道学观点,更接受了民间流传的神仙丹术思想,因此,他不愿做官,酷爱道术,到处寻师访友,求术问道。

据说,魏伯阳曾云游到长白山,遇到了一位道行高深的真人,传授给他合炼神丹的秘诀,他得到了丹书《龙虎经》潜行钻研,深得其妙。后来带着三个弟子,到深山里练气功、制神丹。

不知过了多少年,丹终于炼成了,魏伯阳想试一下弟子们的心性。对三个弟子说:“丹成了,可以先给狗吃,狗吃了能飞,而后人吃;若狗死了,就不能吃。”

于是找了一只白狗,喂食了丹药后,白狗微微颤抖了几下,立即倒在地上死了。

魏伯阳对弟子说:“炼丹就怕不成,狗吃了却死了,可能是不合神的旨意。我们吃了可能下场如狗,怎么办?”

有一个弟子问:“先生你吃不吃?”

魏伯阳说:“我弃世入山,修不成道也是耻辱,不如死了;不死的话,也好给你们做个验证。”说完将丹药入口,也双眼一闭,立即死去了。

弟子面面相觑,说:“炼丹为求长生,吃了就死怎么好?”其中大弟子说:“我师父不是常人,不会这样死的。”因而取丹服了,他也死了。

剩下的两位弟子相互看了一眼,商量说:“为求长生而炼丹,吃了就死,不吃也罢,况不服此药,尚可在世间混几十年。”于是,两人下山去买棺木,打算殓葬师父和师兄。

两人走后,魏伯阳一跃而起,将自己口中的丹纳入弟子及白狗嘴里。须臾之间,弟子和狗都活了。

大弟子姓虞,与魏伯阳一同飞升成仙,路遇樵夫,带信致谢两个弟子,两个弟子悔得肠子都青了。

魏伯阳以其著作《周易参同契》而闻名于世,书中排比了周易、黄老与炼丹三家贯通之处,借《易经》的爻象说明了气功中丹药的化学分子与效能,后人公认为是道家最具权威性的丹经。

魏伯阳的《参同契》一书是对秦汉时期以来神仙家长生久视之道和各种修炼养方术的系统总结,所以内容丰富,包含了内丹、外丹、房中诸说,其中内丹就是气功的修炼方法。在具体的处理中,魏伯阳表现了重视内丹的倾向。《参同契》中记载了一系列的内修炼方法。

“内丹”的“丹”不是指金银铜铁锡等元素,而是指身体内部的精气,而所谓“作丹”,则是指通过一定程序的特殊锻炼,体察和掌握人类身体内部精气的产生和变化运行,以达到健康长寿和增进体力、智力的目的。

《参同契》说道:“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这里所说的“养己”、“安静”、“内照”、“闭塞”、“筑固”、“温养”,就是具体的气功练养方法。

魏伯阳的基本原理是:

主要掌握《易经》八卦中的乾、坤、坎、离四卦。乾坤象征天地,乾在外坤在内;坎离象征阴阳二气,上下沉浮。日月运转如风箱一样一呼一吸,一进一退,一来一往,均匀而有节律。阴阳相互作用,便产生万物和人。其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人的生命,就是天地阴阳运动在人体内的再现。

魏伯阳内丹的基本程序,有4个阶段和4层境界:

第一阶段是筑基,筑基是对人身体机能进行修复、补益,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这就是“内以养己,安静虚无”道“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

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这叫小周天功法。就是以意领气运行体内:“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气由会阴穴沿督脉上行,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到泥丸即脑神,称“三车搬运”。再沿任脉下行入丹田,这叫小周天。其作用是:“阴阳互会”、“真人至妙”。

第三阶段是炼气化神。这叫大周天功法。主要是内视元气弥漫于中丹田,下丹田之间,由微动到不动,最后尽化,所以叫“十月养胎”。用入定之功,使人的“元神”发育成长,就像母体怀胎儿一样。这是炼性。可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第四阶段是炼神还虚。这是最高境界。它要求:“耳目口三室,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结果是:“颜容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除众阴邪,然后立正阳。”、“淫淫若春泽,液液像解冰,从头流至足,究竟复上升。”这就达到“累积长久,化形成仙”、“百世以下,遨游人间”的长生久视的养生目标了。

魏伯阳所炼的外丹,又称“金丹”,仍以大易作为原理,黄老作为手段,加上基本原料有矾石、戎塩、朱砂、雄黄、云母、空青、硫黄、雌黄八种,又称“八石”。基本工具是炉鼎。

魏伯阳主张内外丹兼修,从天人一体的观念出发,人同天地,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它和外部的大天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要使人与天地合为一体,即当以气功内丹固其性命,外丹护其形体。

【旁注】

黄老道学:其名源自古代学术的一个主要流派黄老学。黄老学的根源,可追溯至更早之前的春秋战国时的齐国稷下学派,他们都言黄帝,学黄老道德之术,并将传说中的黄帝与老子相配,同尊为道家创始人。

须臾:形容极短的时间,依古代时间计算方法,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八卦:据传说起源于伏羲,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3个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8种不同形式,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在中医中,八卦指围绕掌心周围8个部位的总称。

三车搬运:内丹学术语。“三车”以牛、羊、鹿拉车比喻内丹修炼火候的进展情形。“三车”实际上是“河车”的三种形态。在内丹学中,“过河”也是比喻,道教内丹学从“过河”需要使用“河车”的事联想到炼气的过程。

【阅读链接】

魏伯阳写成《周易参同契》以后,先后秘密地传授给两个人,一个是青州的徐从事,一个是洛阳市长淳于叔通。徐从事的名字已不可考,“从事”可能是官职名。他是《周易参同契》的第一位注释者,由于不愿扬名显姓,因此在注释本上也隐去了自己的姓名。

淳于叔通名斟,叔通是他的名字。他爱好道术,擅长占卜。汉桓帝的时候,曾担任过节徐州县令、洛阳市长等职,后来弃官归隐,养性修真去了。《周易参同契》就是通过他们两人而流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