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战斗

日军在占领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转而采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把打击的重点指向华北的八路军。日华北方面军为确保占领区的“安定”,1939 年的作战步骤是:先集中兵力“扫荡”冀中、冀南,冀鲁边等平原地区,再对晋西、晋北、五台、太行、鲁中等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

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根据敌情变化和中共中央赋予的“巩固华北”的战略任务,指示华北党组织和八路军作好迎接严峻形势的准备。同时, 针对日军首先“扫荡”平原地区,尔后再“扫荡”山区的企图,提出坚持平原以巩固山区,巩固山区以支持平原,坚持以游击战为主,削弱与疲惫敌人, 相机集结主力实行反击,以粉碎敌之“扫荡”的作战指导原则。1938 年 10

月至 12 月,八路军总部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先后命令第 120、第 129、第 115 师等部主力挺进冀中、冀南、冀鲁豫边平原和山东地区,执行巩固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冀中区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位于平汉、北宁、津浦路及沧(县) 石(家庄)公路之间。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直接威胁着日军在华北的指挥中心北平,以及平汉、津浦两条主要铁路线和保定、石家庄、天津、沧县等重要据点,并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形成对平汉路的夹击态势。此时,

中国共产党领寻的抗日武装虽有约 10 万人,并成立了冀中军区和八路军第 3 纵队。但部队成员新、组织领导系统还不健全,缺少骨干,根据地的党政建设也急待加强。为此,八路军总部于 1938 年 12 月命令第 120 师主力挺进冀

中,执行巩固冀中,帮助第 3 纵队和发展部队的任务。

日军为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从 1938 年 11 月至 1939 年 4 月初,对冀中进行了五次“围攻”。

1938 年 11 月 13 日至 12 月 9 日,日军第 110、第 27 师团各一部共 6000 余人,由平汉、津浦等铁路沿线出动,对冀中进行第一次“围攻”,企图肃清大清河以北的抗日武装力量。1938 年 12 月 21 日至 1939 年 1 月 24 日,日

伪军 1500 余人进行第二次“围攻”,进攻安国、博野、蠡县,企图把潴龙河以西的冀中八路军部队驱逐到河东、日军经过这两次“围攻”,占领了雄县、霸县、安国,博野、蠡县 5 座县城和一些重要市镇,冀中形势迅速恶化,根据地日益缩小。

正值此时,由师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率领的第 120 师直属队、教寻

团、第 716 团、独立第 1 支队等部,由新乐与正定之间通过于汉路,于 1939

年 1 月 25 日进抵河间惠伯口地区,与吕正操、程子华领寻的冀中军区、八路军第 3 纵队会合。2 月 8 日,第 120 师第 715 团亦由大青山进抵冀中。2 月中旬,成立了以贺龙为书记的军政委员会,并建立了以贺龙、吕正操为正、副总指挥的指挥部。

1939 年 2 月初,日军又以第 27、第 110 师团和独立混成第 8 旅团各一部,

共 7000 余人,分别从定县、保定、沧县、泊头等地出动,对冀中潴龙河、子牙河之间地区进行第三次“围攻”,企图歼灭驻该地的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和部队。为打破日军的企图,初到冀中的第 120 师和冀中部队,在贺龙、关向

应的统一指挥下,决定以第 120 师主力一部配合冀中军区部队在子牙河东和

潴龙河西,积极开展游击战,钳制和疲惫日军;以第 120 师主力隐蔽于河间地区待机。日军侵占大城、任丘、高阳、河间、献县后,企图进犯肃宁。2 月 2 日晨,河间日军 200 余人和伪军一部,由河间向肃宁进犯,行至曹家庄

以北地区,第 120 师第 716 团及独立第 1 支队突然发起攻击,并阻击河间、

任丘援敌 400 余人。入夜,日军向河间撤退,第 716 团等部直追至河间城才

撤出战斗。此战歼灭日军 150 余人,第 120 师挺进冀中初战告捷。4 日,河

间日军 1000 余人向大曹村袭击。第 716 团依托村庄展开抗击,激战 1 天,打

退日军进攻,再歼敌 300 余人。日军连遭打击,遂暂停进攻肃宁。第三次“围攻”乃告结束。

  1. 月 6 日,日军调集 2400 余人开始对冀中进行第四次“围攻”,重点指

向滹沱河以南的武强、饶阳、深县。7 日,第 120 师师部率第 716 团南下进至武强西北的任家庄和东、西唐旺地区。日军迅速占领饶阳、武强、武邑、深县、束鹿域,9 日,安平日军 400 余人进至王村,饶阳日军 300 余人进至

邹村,企图合击驻邢家庄、北村地区第 120 师第 715 团。10 日拂晓,日军以

坦克、装甲车掩护步兵对邢家庄发起猛烈攻击。第 715 团以集束手榴弹打击

日军坦克、装甲车,并与日军展开自刃格斗。至 16 时,在毙伤日军 130 余人后,主动撤出战斗。

  1. 月中旬,日军向冀中增加兵力约 7000

    人,连同原来侵入冀中的日军一部,共约 9000 人,集结于大城,河间、献县、饶阳、藁城等地。18 日,日军开始第五次“围攻”。鉴于日军兵力较大,第 120 师和冀中军区部队以“盘

旋式的打圈子”战术,摆脱日军的合击,使日军连连扑空,仅占领肃宁、任丘、文安 3 座县城。4 月 1 日,日军第五次“围攻”结束。至此,冀中所有县城均被日军占领。

第五次“围攻”结束后,日军进行分散“扫荡”,扩张据点,修筑公路, 使冀中八路军的回旋余地大为缩小。冀中区总指挥部决定,利用战斗间隙整理、训练、扩大部队;避免决战,积极打击由据点出扰之敌和日军运输部队, 俟青纱帐起再行反攻。据此,第 120 师部队在任丘东南卧佛堂、大朱村、齐

会一带进行了休整,将冀中军区拨归的独立第 4、第 5 支队同第 715、第 716

团分别组成第 120 师独立第 1 旅(辖第 1、第 2、第 3 团和第 715 团)、独立

第 2 旅(辖第 4、第 5 团和第 716 团)。

  1. 月 22 日,驻河间县城日军第 27 师团第 3 联队第 2 大队 800 余人及伪

军一部,随行大车 80 余辆,满载给养弹药,进抵齐会以西的三十里铺。第

120 师首长判断这股日军可能在大城等地日伪军配合下实施合击。当时,第

120 师在该地区有独立第 1、第 2 旅共 7 个团近万人,并有冀中军区第 3 军分区部队,兵力占绝对优势,遂决定抓住战机,消灭该敌。23 日拂晓,三十里铺日军东犯齐会村,包围了驻齐会村的第 716 团第 3 大队。第 120 师乃以一

部钳制北面之敌,令第 716 团第 3 营固守齐会村,以主力对围攻齐会村的日

军实施反包围。当日,第 716 团等部与日军激战 8 小时,予日军以重大杀伤。

17 时,日军向大、小失村发射毒气弹。师长贺龙及司令部 20 余人中毒,但

仍坚持指挥战斗。根据战斗发展的情况,第 120 师令各部迅速占领齐会外围

刘古寺,东、西保车、杨庄、四公村、张庄等要点,防敌突围。当夜,第 716

团第 1、第 2 营向被围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日军死伤惨重,于 24 日拂晓向南突围,至中午,日军退至南留路、找子营之间的树林和坟地中,负隅顽抗, 等待援兵。当夜,第 120 师调整部署:以独立第 1 旅第 715、第 2、第 3 团和

独立第 2 旅第 716 团第 2 营围歼退至南留路、找子营之间的日军;以独立第

1 旅第 1 团和独立第 2 旅第 5 团分别阻击可能来援之敌。至 25 日拂晓,日军大部被歼,残部继续顽抗。当日黄昏,正当准备发起总攻,歼灭残敌时,风沙骤起,飞尘蔽天,残敌 80 余人乘机南逃至河间县城。这次战斗,第 120

师在日军据点稠密的狭小平原地区集中 7 个团的兵力,连续奋战 3 昼夜,歼

灭日军 700 余人,俘 7 人,缴获山炮 1 门、轻重机枪 20 余挺、步枪 200 余支, 取得平原歼灭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给予横行冀中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齐会战斗的胜利,重挫了日军在冀中平原由“点、线”扩大到“面”的占领的企图,对坚持华北平原游击战争起到推动和鼓舞作用,同时证明,在开展平原游击战争中,只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灵活性,注意捕捉战机,适时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发扬近战、夜战的特长,是可以取得歼灭战的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