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

我国利用地热的历史更为悠久。远在西周时,周幽王就在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温泉区,修建了“骊宫”。秦始皇时,又用石头砌筑屋宇,取名“骊山汤”,供洗澡沐浴用。汉武帝时,又在“骊宫”和“骊山汤”的基础上修葺扩建成离宫(即别墅)。公元 671 年,唐高宗李治又把它改名为“温

泉宫”。公元 747 年后改名为华清宫,又名“华清池”。历代王朝在这里大兴土木,就是看中了骊山这个温泉宝地。

原来,骊山温泉的水温常年保持在 43℃左右,几处泉眼每小时流出的泉水达 112 吨,最适于人们洗澡沐浴。而且兼有治病的作用,在温泉水源西侧的墙壁上,镶有北魏时雍州刺史元苌写的“温尔颂”碑。大意是说,不论疮癣炎肿,只要长期用这里的温泉洗浴,都可以康复如初。

据现代化验,骊山温泉中含有硫酸钙、硫酸钠、氯化钾等多种矿物盐, 还有由铀蜕变而成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和人的皮肤接触后会产生一层药物薄膜,能使皮肤滑润。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长恨歌》中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佳句,形象地记述了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杨贵妃)享受骊山温泉浴的情景。在华清池公园内,至今还保留着专供杨贵妃洗温泉浴的“贵妃池”,并辟为历史古迹供国内外游客观览。

解放后,华清池修饰一新,又新建了好几处男女温泉浴池供人们沐浴之用。洗温泉浴可以说是地热的最直接和原始的应用。

骊山温泉仅是我国丰富的地热资源中一朵小小的奇葩。地热实际上遍布全国。仅云南就有 480 多处,广东有 230 多处,福建有 150 多处,台湾有 100 多处,西藏至少有 50 多处,有些温泉的水温比当地的沸点温度还高 2~3℃。

此外,辽宁、山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也分别有 50 多处温泉。这些地热能源正在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以节约其他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