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巴德的奇遇说起
辛巴德是《一千零一夜》书中的英雄人物,巴格达人,出身于富豪之家, 但他不安于家庭的享乐生活,喜欢外出旅游,特别热衷于海上航行。据说曾有 7 次渡海来到中国,沿途经历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有一回,他独个儿长途跋涉,像往常一样无目的地前行,来到一条深邃的峡谷,野花啼鸟,景色迷人,正好又感到有点疲倦,于是便放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坐在路边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休息,欣赏眼前雅丽的山色。目光随着地形转移,从山坡慢慢地看到谷底,忽然,一颗颗光华四射,璀璨夺目的石子映入眼帘。他被探险家常有的好奇心驱使,迈开双脚,沿着谷涧走去。
当他走到清流明净的溪边,定眸一看,惊呆了。原来在溪流的对岸,散落着许多小如砂粒的宝石,晶亮透明,色泽清丽,熠熠的光彩好像向他招手, 可是水深流急,他不敢涉水去取,只得望“宝”兴叹。
正在迟疑之际,忽然有几只老鹰从高空飞来,向谷底俯冲而下。刹那间, 一只老鹰抓到一个小动物,得意地拍动着它的翅膀向远方飞去。辛巴德心里感到一阵隐痛,好像无限同情这个小动物的不幸遭遇,很想找机会惩罚一下这些凶残的老鹰。
第二天,他准备好切割成小块的牛肉上山,再到这个谷涧里,把牛肉碎块撒到溪边。一会儿,果然又有几只老鹰从天空盘旋而下,而且衔着牛肉迅速起飞。这时候,辛巴德早已拉起弓箭向老鹰射去,随着弓弦的响声,两只老鹰中箭掉下来了。正巧,落在离他身边不远的地方,他走近一看,一半被老鹰衔着,一半还露在嘴外的牛肉块上闪烁着光彩,再定睛细看,他不禁惊叫起来:“啊!宝石!”随手拣起粘在牛肉上的小宝石,兴冲冲地带回城去。先请珠宝商鉴定,证实是宝石,但说不出什么名字。一时间,旁观的人们把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迅速传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把珠宝店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在喧闹的赞叹声之余,谁也叫不出宝石的名字,因为谁也没有见过这些奇光夺目的小宝石!
正当此时,一位印度宝石商途经这个城市,闻讯之后,也十分关心,他就找到了辛巴德下榻的旅馆,叩门进去拜访。辛巴德正好坐在桌边,面对着桌上几颗小宝石发愁,紧皱眉头,只想解开这个谜。而这位印度珠宝商见到这些小宝石,两眼直愣,好像着了魔似的,一时说不出话来。随手取出放大镜,细看不停,并且轻轻地拨动这些小宝石,恨不得从各个不同侧面看个够。良久以后,他轻声地自言自语道:“好东西!好东西!这颗是八面结晶体,
这颗是十二面结晶体,这颗还是十六面体呢!这颗是立方体的,这颗是菱形体的,好极了!太妙了!”而坐在一旁的辛巴德莫名其妙,而且听得很不耐烦,忙问道:“先生!你在嘀咕什么呀!您快说,这是什么宝石?”印度珠宝商被他一声猛问,犹如大梦初醒,他定了一会儿神,取出其中的一颗,朝放在桌上的茶壶瓷盖一划,然后用手指在瓷盖上一弹,瓷盖沿着划过的裂痕碎成两半。辛巴德以惊奇的目光向印度珠宝商扫去,他又从衣袋里取出一块鹅卵石,又在上面一划,坚硬的鹅卵石表面留下一条深深的刻痕。辛巴德惊呆了,心想:“我用钢刀也划不出鹅卵石上的刻痕,这是什么宝石?看来, 这位不速之客肯定是一个行家,懂得这些小宝石。”于是他恭恭敬敬地向印度客人请教,印度珠宝商见这位小伙子情真意切,就不慌不忙地坐下来对辛巴德说:“小伙子!你交好运了!这是宝石中的宝贝,它的名字叫金刚石。” 然后,还说了许多有关金刚石的常识。辛巴德也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将几颗宝石卖给这位印度珠宝商,自己则留下其中最大的一颗作为纪念。
从此以后,金刚石的名贵也就被人们重视起来,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像辛巴德那样交上好运!辛巴德发现金刚石的故事毕竟带有神话传说的色彩,但也说明金刚石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倒是事实。多少人都曾经做过金刚石梦,为获取一件稀世之珍的宝贝,付出巨大的代价,经历凄惨的血汗事件。
1701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东南 20 多公里处,有一座巴蒂亚尔矿山, 实际上是淘洗海滨砂土,从中获取金刚石砂的企业。一个奴隶矿工在淘洗时发现了一颗重 410 克拉(约相当于 80 克多一些)的金刚石,相当于一个乒乓球大小,在当时,算是世界上最大的了。
这个奴隶矿工无意中得到这么大的金刚石自然喜出望外,可是他知道, 每次下班离开矿坑时都必须经过门卫的搜身,而这么大的金刚石,又如何能遮蔽监工的耳目而带出去?他想,如果把它砸成碎块,存放在舌头下、耳朵里、衣缝中,或许也能蒙混过关。于是他就拣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向金刚石猛砸过去,一次不成,再砸,用了好大的力气,这块金刚石仍没有砸碎,而石头却在相互撞击下被打成若干碎片,有些飞到大腿上划破皮肉,鲜血直淌。从这里,他得到启发,索性拿起一块锋利的石片,咬紧牙关,朝伤口再狠心地划去,深深地裂开一个大口,他就将这颗大金刚石嵌进血肉裂缝中,然后撕下一块头巾,暂作绷带,紧紧地把伤口包扎起来。忍着剧痛,一破一跛地走出大门,总算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
奴隶矿工蹒跚地沿着海岸走去,一边在思忖,如何能把这颗宝贝卖出去, 才不虚此举。在天色将晚的时候,他碰到一名船长,谈了几句以后,就将实情告诉他,希望船长帮助他卖掉这颗大金刚石,并愿以巨款相赠。船长立即欣然同意,愿意同担风险。挨到半夜,船长用小船载着奴隶和金刚石渡海, 奴隶满怀着希望,以为第二道关口又能幸运通过,并打算着得到巨款以后, 如何过幸福的生活。不料,船离海岸远去时,船长惊呼:“不好!后面有追船来了!”奴隶吓得脸色发青,全身不停地打颤。船长趁机举起船桨,向奴隶的脑袋猛击,奴隶被打昏过去,船长夺得金刚石,并顺手就将他推入大海, 惨遭葬身鱼腹的灾殃。
船长得到这颗金刚石以后,以 5000 美元卖给当地的珠宝商,他获得这笔不义之财以后,到处吃喝玩乐,不久,钱财挥霍一空,最后终于穷困潦倒, 自缢身亡。
后来,珠宝商又以 10 万美元的价格转手倒卖给当时英国驻印度马德拉斯要塞司令官彼德将军。彼德将军又把这颗金刚石带到伦敦,琢磨成一颗漂亮的钻石,并取名“彼德”。
1717 年,正是法国路易 15 时代,当时的摄政王奥尔莱昂侯爵又以 60 万美元的价格从彼德手中买走,改名叫“摄政王”,并以此炫耀自己的豪贵, 由法国皇室负责保管这颗稀世之珍的大钻石。
但过后不久,这颗名钻竟然失窃,流落到柏林一个商人手中。1791 年时, 这颗名钻石曾标价 18 万法郎。1792 年,历经辗转,这颗名钻又卖回到法国皇室,最后落到拿破仑手中。拿破仑自然爱之若命,于是就让工匠把它镶嵌在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手把上,拿破仑去世以后,这把宝剑也就存放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现在,人们估计这把宝剑和钻石的价格不少于 600 万法郎。
纵使“摄政王”十分名贵,但它并不是最大的金刚石。如今,最大的一颗要数“非洲之星”了。
1905 年 6 月下旬,南非各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上报道了南非普列米尔金刚
石矿发现一颗重达 3016 克拉(约合 603 克)的巨金刚石,消息传开,轰动世界。这颗巨钻从此以后也就经历了很不寻常的遭遇。
1905 年 6 月 15 日傍晚,普列米尔金刚石矿的工头弗雷德里克·韦尔斯正提着皮鞭监督黑人工人干活,忽然发现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在闪烁发光,凭他多年来在矿区工作的经验,断定是一块了不起的巨型金刚石,他高兴得几乎要昏晕过去,在心脏剧烈跳动的情况下,慌忙伸手将这块巨石拣起,藏到怀中。刹那间,他又想起历史上曾经为一颗大金刚石的占有,发生过悲惨的故事,如今会不会祸及自身?紧接着,“摄政王”钻石的最初发现者的命运立刻浮现在他的脑际,太可怕了。而怀中这块巨金刚石比“摄政王”大七八倍,其危险的程度也肯定更大,藏到哪里才能安全?即使藏好以后,又怎样离开矿区?怎样去变卖?最后会不会追查到自己⋯⋯越想问题越多,越想越可怕,简直要发疯了。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将这块巨金刚石献给矿主库利南,获取了一笔可观的奖金。
库利南意外地获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当然喜欣若狂,立即估算出它的价格,至少有 125 万美元。这样贵重的宝贝,库利南也不敢私藏,于是转赠给南非德兰土瓦省政府,并命名为“库利南”,他得到一笔为数很大的报酬。当时的南非是英国的殖民地,德兰士瓦政府头目也不敢私藏,首先想到了英国政府和英王。
当时,英王爱德华七世将要举行 66 岁寿辰庆典,这颗巨金刚石就作为南非政府献给英王寿典的重礼,到了爱德华七世的手中。英王得此宝物以后, 在群臣面前炫耀说:“这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象征!”于是英王找来举世闻名的珠宝商、荷兰人约瑟夫·阿斯什尔商议如何加工它,最后决定剖开, 分为两部分,英王只得其中最大及较大的,其余的边脚棱角料则归约瑟夫·阿斯什尔所有。这位荷兰珠宝商接受任务后,日夜研究着剖开以及加工的方法, 目的是既使英王满意,又能使自己更多的得益。花了几个月时间,先制成大金刚石模型,设计出几套加工方案,然后在模型上作试剖。直到 1908 年 2
月 10 日,终于制订出琢磨计划,选在“库利南”的一条天然缝隙上开刀,使用特制的钢刀,经过猛烈的撞击,劈开成两部分,先将较大的一块琢磨成梨形,重 530.2 克拉,镶嵌在英王的权杖上,并取名“非洲之星”。另一部分,
又按英王的旨意,加工成一颗重 327 克拉的圆珠及其他 100 多颗大小不等的小珠,镶嵌在皇冠上。这根权杖和皇冠就成为英王的传世之宝,每当特殊庆典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巨型的金刚石,最后总是落到皇帝的手中,几乎已成定局,现在再说一个类似的故事。
1729 年,有两个葡萄牙传教士到达巴西工作。一天,途经米纳吉拉斯草原,见到有几个当地人在赌博,玩的不是常用的银币,而是光彩耀眼的小石子,两位传教士被吸引住了。一时之间,虽然叫不出它的名称,但都知道这是宝石是毫无疑问的。于是他俩经过一番花言巧语,买回几颗这些美丽的小石子。带回葡萄牙以后,请珠宝商鉴定,原来是价格昂贵的金刚石。这俩传教士发了一笔横财暂且不说,而这一消息传到葡萄牙国王耳朵里却把事情闹大了。国王决定派兵去占领巴西,因为当时只知道印度海滨出产金刚石,而且数量越来越少,如今有新的金刚石产地,国王自然垂涎欲滴了。
葡萄牙侵占了巴西以后,将大批本国的犯人流放到米纳吉斯草原上,强迫他们劳动,主要是开采黄金和金刚石。可是,金刚石毕竟是非常难得的, 因此,政府向犯人们宣布几条规定:例如,有人如果找到大量金刚石,或大颗的金刚石,就可以得到减刑、免刑,甚至可以回葡萄牙去做自由的人。如果发现有谁私藏金刚石,就要加刑、甚至无期徒刑或死刑。找到单颗重 20 克拉以上者,必须上交给皇家,如有违犯者,必受重刑,甚至死刑。
1792 年,有三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名叫安东尼奥、托马斯戴索扎和约翰·菲列兹戈海斯,也被流放到米纳吉拉斯草原上开采金刚石。他们已在那里服了 6 年刑,在 1798 年的某日,他们下班以后,迎着夕照的余晖在阿巴依戴河河滩上洗澡休息。忽然见到水中一块鹅卵石发出一束又一束刺眼的光芒。顿时,他们都兴奋极了,意识到交上好运了,很快捧出水面一看,果然是一块梦寐以求的大金刚石。圆形的轮廓、莹晶透明,洁净无瑕,微带黄色的白金刚石简直使他们发疯了。为了证明他们发现的是真的宝物,就举起河滩上一块石英质砾石猛砸,果然不碎;又将金刚石在石英砾石面上一划, 见到一条深刻的痕迹,他们放心了:真宝!
可是这块宝物将如何处理呢?三人商议着,最好能直接交到皇帝手中。如果被这些监督劳动的官员拿去,他们会从中牟利,自己也可能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大家一致认为,这件事绝对不能让管理他们的官员知道。但作为犯人,又身在异域,要将这件宝物送到国王手中,岂非是异想天开!
商量来商量去,天色已渐渐暗了,不可能再呆下去。其中一人说,离他们这里不远,有一位年轻的神甫,他心地善良,肯帮助人,办事也认真,可以信得过。于是赶忙去找他,各人把共同的愿望向他诉说了一遍,神甫很同情这三个犯人,答应想办法帮助他们,这块大金刚石就暂时存放在青年神甫那里,他偷偷地称了一下,竟有 1680 克拉的重量。
但是,这位年轻的神甫社会地位并不高,要想亲自拜见国王也有困难, 经过多方奔走,终于机会来了,托人介绍可以拜见国王的代表——葡萄牙政府驻巴西的总督。当年轻的神甫把这颗大金刚石呈上时,总督惊呆了,他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金刚石,因而他又怀疑是否是真的?有可能受骗? 于是又喊来珠宝商与专家共同对这个宝物进行会诊鉴定。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都一致肯定这是一块优质金刚石,是真的金刚石。这时候,总督更是欣喜若狂。总督随即答应把这颗金刚石的发现经过如实向国王汇报。不久,这颗
大金刚石就由军队专程护送去里斯本。当时,接见护送队的是葡萄牙摄政王唐·约翰,他当然也高兴极了,多少年来的梦想终究变成了现实。摄政王见到这颗大金刚石后,即刻以本家族的姓氏命名为“布拉冈斯”,存放在皇宫内。同时,根据总督的奏议下令赦免了这三个犯人,恢复了他们的自由,并给予奖金。总督和青年神甫自然也受到礼遇和奖赏,真是皆大欢喜。
唐·约翰后来找来珠宝工匠,将这颗来自巴西的大金刚石进行琢磨加工, 其中琢成单颗的首饰重 560 克拉,随身携带,其余的琢成小首饰。可是,等到唐·约翰去世以后,这颗大钻石却不知去向。
因此,在珠宝行业中,盛传着“布拉冈斯”之谜,迄今无人解答。
目前,我们知道南非盛产金刚石,居世界首位。但是,南非第一颗金刚石的发现,却远远迟于印度或巴西。她的第一颗金刚石的发现已是 1867 年,
其重量只有 21 克拉,发现者不是矿工,而是阿扎尼亚的一个名叫伊拉兹马斯
的孩子。他是南非的布尔族(荷兰移居南非)人,那年,伊拉兹马斯刚满 6 岁,家境贫寒,没有上学,往往跟邻居的穷孩子们一起玩石子游戏。有一天, 别的孩子拿到一块彩色的石子引诱他,他却赌气了,就独自一个人沿着桔河之滨走去。突然,看到河水中一颗发出耀眼光芒的石子,随手拣起,带回家给妈妈看,妈妈不识货,只觉得这颗石子不同寻常,于是带到街上请教一位爱尔兰商人,那人也不知道,但是他敢肯定这是一颗值钱的宝石。两人经过一番商议,她答应爱尔兰商人转请别人鉴定并卖掉。后来,请矿物学家与珠宝商细看,一致认为这颗小石子就是金刚石。称了一下,重 21 克拉,按当
时的价格,至少值数千美元。可是,这个爱尔兰商人为了讨好州长,仅以 2500
美元的低价卖给州长。转眼间,给伊拉兹马斯的母亲 625 美元,这位穷苦的妇人也感到很高兴。
虽然这颗金刚石不算大,却轰动欧洲,几个月工夫,前来掏宝的人成千上万,都想在桔河边交上好运。第二年,果然找到一颗重 83 克拉的较大的金
刚石,另外还有一些小颗粒的,消息传开,南非沸腾了。直到 1978 年,在阿扎尼亚找到了重 353.90 克拉的金刚石,价值约 1200 万美元。
自从桔河发现金刚石以后不久,在卡鲁沙漠上还发现了金刚石的原生矿床。静寂的沙漠从此变成了闹市,不时传来戏剧性的发现故事。
莱索托,被南非包围的内陆小国,面积仅 30344 平方公里,人口 168 万,
位于海拔 1500~3000 多米的高原上, 1966 年 10 月 4 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宣告成立独立王国。自从本世纪发现金刚石以来,令人刮目相看了。1964 年以来,已发现 4 颗重 100 克拉以上的金刚石,特别是发现于 1967 年的那颗, 重 601.25 克拉,最引人注意,曾轰动一时,并命名为“莱索托布朗”,如果要追究一下它的经历,也是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莱索托西南及南部,有许多荒山秃岭,当地人很少利用它耕种或种植树木之类,因为那里曾多次发现金刚石。农民们养成一种习惯,经常离乡背井, 带着必要的粮食和生活用品到荒山上搭棚居住,漫山遍野去寻找金刚石。
有个名叫佩特鲁·拉马博的农民也很想去碰碰运气。1964 年,他曾找到过一颗重 25 克拉的金刚石,初次交上好运。此后,每年都要花几个月时间, 特别是冬闲时,到处搜寻。1967 年的一天,他又带着妻子欧内斯廷和一个聋哑女孩玛丽娅到西南部一座海拔 2500 米的高山上去搭棚寻找金刚石。时间过得很快,运气也不差,几个月下来,已经得到几颗小的。当时,冬季已经来临,雪花开始飘舞,他就跟妻子商量说:“我先把这几颗小的到市上卖掉,
买回些生活用品,你和女儿暂时再呆几天,回来以后,一起下山。”妻子同意后,他就一人上市场去了。
这几天,欧内斯廷和女儿闷坐在棚内,自然无聊得发慌。有一天,太阳出来了,满山暖和,积雪融化,欧内斯廷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她就独个儿迈出棚门,到离棚不远的地方去走走,也想找个金刚石。真是好事不负有心人, 终于在一处山洼里发现一颗很大的金刚石,一时之间,内心激动不已,充满喜悦。但她知道,这么大的金刚石千万不能让人知道,万一露出一点不寻常的举动,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她尽力克制自己,脸上不暴露出分外的喜悦。过了半个月,她的丈夫回来了,妻子偷偷地将这个喜讯告诉他,两人商定以后,第二天就下山,首先到首都马塞卢去,那里可能卖到好价钱。他们三人,四天之内,翻越过几座山岭,行程 175 公里,终于到达马塞卢。
他原想谁能出价 2 万美元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一时找不到买主。正在徬徨之际,这个消息被政府知道了,于是对他进行保护,并组织三人小组负责拍卖。最后由比利时宝石收藏家尤金·塞拉菲克以 21.636 万美元成交,佩德鲁·拉马博从中获得 3.24 万美元,也满足了。
过了几个月,美国钻石商哈里·温斯顿得知有这么颗大金刚石,愿意出资高出尤金·塞拉菲克两倍的价钱买走,并命名为“莱索托布朗”。
1967 年 11 月,哈里·温斯顿在美国纽约为这颗大金刚石举行记者招待会,并邀请佩德鲁·拉马博、欧内斯廷及玛丽娅全家三人一起去纽约参加招待会,他们到达美国时,受到莱索托驻美大使的迎接。哈里·温斯顿还请来名医,为其女儿玛丽娅治聋哑病。到 1968 年,这颗大金刚石的价格已上升到
100 万美元。哈里·温斯顿请来技术高明的宝石匠,对这颗大金刚石进行加工,为慎重起见,预先按其形态制作了四五十个模型,经过反复试琢,最后完成一件极其精致的首饰。
由此可见,凡世界上发现大金刚石都竞相报道,据 1992 年 3 月 12 日巴西《环球报》报道:去年在巴西米纳斯吉斯洲北部地区发现一颗重 922.5 克拉的大金刚石,呈白蓝色,属于金刚石中的名贵品种。这是巴西最大的金刚石(虽然前已述及的布拉冈斯,重 1680 克拉,也产于巴西,但被葡萄牙占有),也是世界上第三名大金刚石。目前这个大金刚石被一位叫科尔德罗·德迪奥斯的银行家所拥有,而且将这颗大金刚石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它,为了安全起见,存放的地方一直保密着。
上面讲述的世界闻名的六大金刚石的概略情况,如果按重量排列,其名次是非洲之星、布拉冈斯、科尔德罗·德迪奥斯、莱索托布朗、摄政王以及1978 年发现于阿扎尼亚的金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