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世界四大宗教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佛教在中国已流传近 2000 年。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能真正理解佛教内容及其影响的人并不多。什么原因呢?一是佛教经典浩若烟海,其理论深广;二是佛法又是建立在自身修行实践基础上,因此能把佛教的内容搞清楚确非易事。

(一)佛祖释迦牟尼与佛教

在 2500 多年前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发生了一件大

喜事,净饭国王在 50 多岁时喜得太子。净饭王早年与天臂城善觉长者之女摩耶结婚,摩耶夫人温和贤淑,夫妇恩爱美好,但却一直膝下无子女,现在喜得贵子,真是天大喜事。这一天是我国农历四月初八日。

太子姓乔答摩,取名为悉达多,他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太子长大以后,虽然勇武聪慧,但性情却喜沉思,有一次同父亲远游,看见农夫,脸向黄土,背朝天,在烈日照射下耕作,耕牛不时遭人鞭打,田中小虫被鸟雀啄食。看到自然界这一幅幅生存争斗,太子心中感到无限哀痛。又一次太子独出游玩,先看一老者,白发满头,骨瘦如柴,手持拐杖,行动十分困难,其后又看见一个有病的人,身瘦腹大,痛苦呻吟,又遇一队人抬着死去的人痛哭,看到这些,太子感慨万千,想到世人不论贵贱贫富,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叹息道:“日月易过,少年不常,我虽富贵,岂能独免,念及将来,甚可畏惊”。

此后太子常为如何安身立命,解脱众生的痛苦问题而沉思,最后下定决心,放弃了太子的荣华富贵地位,舍弃了爱妻娇儿,而出家学道。净饭王知道后,无限悲哀,便派大臣们去追劝太子回国。他们追到太子,但太子立志修行,不为所动,与陈桥如等五人坚定地去了。

当时印度有许多出家苦行的人,有人用火烤自己,有些人则每天只吃很少的东西,认为今生让自己身体受苦,死后就能升天。太子分别参加学习了这些外道修行方法,乃至在苦行时每天只进一粒麦。少吃少睡这样苦心修炼了 6 年之久,但是还是没有得到解脱之道。因此感到只靠苦修并不是解脱之道,于是又开始吃饭,陈桥如等人看到这样,以为太子退转修行的决心,于是,就离开太子到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修苦行了。

太子体力恢复以后,自己来到尼连禅河外 10 里远的一棵树下,这棵树就是菩提树,在一块大石头上打坐,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在第49 日的早晨,见到启明星出现而豁然大悟,认识了宇宙人生的真谛,找到了解脱众生、生死苦痛的方法,成了无上正等正觉,其后即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太子所在的族名,牟尼为寂默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专指无上正等正觉。佛教弟子常称释迦牟尼佛为世尊。传说当日是我国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佛教就把这一日作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日。传说那一日由于长时间的刻苦禁欲,太子感到自己虚弱得有如随风飘荡的一片草叶,他的形体枯干清瘦两眼深陷,只剩下一副摇摇欲坠的骨架而已。

一天,他觉得格外饥饿,腹中有如石磨碾转一般,难受得几乎要窒息, 他走下尼连禅河,想用水滋润一下焦干的双唇,但是,水面上跳动的阳光令他头晕,他跌倒在河边,昏迷过去。

不久,一个在河边草地上的牧羊女发现了他。看见他枯瘦如老树的身体,

她心生同情,便捧出用新鲜乳汁煮成的米粥喂他。一阵清凉的柔风拂过他的面孔,他仿佛见到一层水雾,恍惚中他似乎见到了耶输陀萝如清泉般幽静的面庞,如新月般梦幻的眉尖。他欣喜着,却又觉得自己虚弱异常,好象随风飘落的片片枯叶一样。

“你的身体十分虚弱,还是先休息一番再来吧!”牧羊女又给了他一些甜美的乳汁,太子慢慢喝下。这时他已完全清醒,耶输陀萝的影子在他面前消失,他发现了跪立在身旁的长发披肩的牧羊女。他为自己虚弱而羞愧。他缓缓地立起。他象做了一个漫长而不可思议的梦,现在他已完全清醒过来。是的,一个人岂能仅凭藉着禁食,去平息灵魂的骚乱呢?以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这一天佛教弟子们总要用这种杂谷熬的粥作为供养,这种风俗逐渐流传为民间的“腊八粥”。

世尊悟道后,首先前往鹿野苑为陈桥如等五人说法,世尊讲道:人的一生是很苦的,要经受生、老、病、死等痛苦,纵然有短暂的快乐,但是荣华富贵不可常保,恩爱眷属终当别离,很多时候却是快乐一走,烦恼就来,可谓人生所爱都是苦。人生所受的苦是由已经造成的恶业集聚而引起的。我们必须灭除这些恶业,灭除贪欲,以达到解脱,生死苦恼的涅磐是可以由修道得到的。这就是佛教中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世尊这次说法在历史上称为初转法轮,陈桥如等五人就成为佛教最早的弟子,从此佛教正式创立。

世尊不久又行走各地,有很多人受他的教化而相继皈依了佛教。

皈依佛教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的意思就是全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了三宝的人就成了佛教弟子。佛教弟子分为出家和在家两类,在寺院和尼姑庵中的僧尼称出家弟子。在家自行修行的人,称为居士。不管是出家男女或在家修行的男女统称为四众弟子。

在家修行的弟子,要受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吃酒、不妄语,这是佛门的五条基本大戒,之后还可以加受其他的戒律,而出家僧尼则要接受更多、更严格的戒律,持守清规戒律的目的,是帮助修行,即修正自己的行为。所谓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择言语,不去讥讽他人过错。

释迦牟尼佛讲法共 49 年,谈经 300 多次。当他在世圣寿 80 岁的时候,

就在拘尸那伽罗城外的希连若跋提河畔不疾而终。在公元前 544 年,我国农历二月十五日的中夜月圆时分,世尊在罗双树间右胁而卧,进入涅磐。后来众弟子把世尊的圣体在拘尸那伽罗城中火化,所遗的舍利分别由摩揭陀等八国供奉,供后来弟子膜拜。我国北京八大处佛牙塔供奉着佛牙舍利。1987 年在陕西扶凤县法门寺发现了佛指舍利。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弟子们继续弘扬佛法,使佛教逐渐传入中国、日本、东南亚等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 5 亿人口信奉佛教,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没有正式皈依佛教,还不能算是佛门弟子。

据说,在我国汉明帝时代的公元 67 年,佛教传入我国。据《资治通鉴》记载:“起初汉明帝听说西域有神,称为佛,就派人去印度寻求佛法,带回了一些梵文佛经和印度僧人。”这些佛经是用白马驮回来的,后来在洛阳西雍门外建立寺院,就称白马寺。翻译佛经的工作最早开始在白马寺,翻译出的第一部经为《四十二章经》。

佛教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也就是常说的三藏,是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教弟子们搜集的。佛所说的法称为经,佛所制的戒律称为律,佛门弟子对教理的解答、研究的论著称为论。藏的意思同宝藏。汉明帝以后,西域的译

经大师一一东来,宣讲佛经、教义,我国有志于佛门的人士也相继西行求法, 于是,佛教就在中国逐渐流传了。到西晋时代,鸠摩罗什大师来到中国,开始了佛经的大规模翻译工作。

和玄奘大师同是佛经翻译事业中的巨匠的还有鸠摩罗什大师(344—413 年),他生于龟兹国(现在我国新疆库什),是国王的外甥。后由于母亲出家,他便于 7 岁随母亲皈依佛门,初学小乘,后学习大乘。在西域的各国中, 很多人都崇敬他。秦国君主、符坚听说罗什大师的事情后,就派饶骑将军吕光攻打龟兹国,他对吕光说:“如果攻下龟兹国,就迅速把罗什大师送来。” 后来吕光果然攻下龟兹国,带罗什大师走到凉州时,符坚所统治的秦国已灭亡,于是罗什大师就滞留在凉州 18 年。后来秦国新国主姚兴把罗什大师接到长安,请入西明阁逍遥园译经,并派僧肇等 800 多人协助翻译。12 年总共翻译经论 98 部,425 卷。其中重要的经论有《法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大智度论》等。他和玄奘确是佛经翻译中的两大巨匠。罗什大师之后,经论一直不断有人译出,如觉贤于公元 418—421 年译出《华严经》,昙

无谶于公元 421 年译出《大般涅磐经》,求那跋陀罗于公元 443 年译出《楞伽经》,真谛大师于 563 年译出《摄大乘论》和《释论》,564 年译出世亲所著的《俱舍论》。

唐朝时佛教文化很发达。玄奘大师是唐代洛阳人,他 13 岁出家,后因感到一些翻译的经典中有不明了的地方、因此想去西方、寻取梵文原经,重新翻译、核准经典。玄奘大师于公元 626 年从长安出发,走了三年才到印度, 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内,遍游印度各地,刻苦研习佛教经典,访问各方有名学者。玄奘将回国时,统治中印度的戒日王,早听说玄奘辩才十分出众,就想一试真伪,一日招集佛教僧人及婆罗门学者 5000 余人,按照印度风俗,请

玄奘为论主,提出一个辩论的主题,任人辩论。经过 18 天时间,无人能攻破玄奘的论点,获得“大乘天”(也就是大乘佛学的权威)的称号。之后于公元 645 年,满载着荣誉和友谊回到长安,带回梵文贝叶经 520 夹,总共 657 部。当时有数十万人的僧俗出来夹道欢迎。唐太宗皇帝也十分赞赏。从此之后,玄奘法师就在长安弘福寺从事翻译工作,前后 19 年内,共译出重要经论

74 部,1335 卷,并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宗教盛衰。《西游记》中把玄类法师称为唐僧或唐三藏,是指唐朝的僧人或唐朝的三藏法师的意思。精通经、律、论这三藏的法师就称为三藏法师,例如鸠摩罗什大师也是三藏法师。《西游记》中说我国唐朝以前无大乘佛经则不确实,实际上,在我国流传的佛经主要是大乘佛经。

翻译佛经工作从汉明帝时期开始,至宋代基本结束,共译出经、律、论三藏 1690 部,6420 余卷,著名的本国和外国来的译师不下 200 人。其中的玄奘、法显、义净等大师都是以大无畏的精神,为法舍身,冒九死一生的艰险,为求真理而百折不挠,鲁迅也曾著说赞扬他们。另外,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佛教除了在汉地流传外,在西藏等各地也都广为流传。自公元 8

世纪中叶至 13 世纪中叶的五百年间,西藏译出的经籍有 5900 余部,相当于

汉译的 1 万卷,并且重复翻译的经籍很少,因此实际内容大大超过了汉译经籍。佛教弟子对佛教经籍常作难见难遇之想,在阅读念诵前,先净手洁案, 并诵念开经偈(音计):“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历代统治者,对佛教传入我国近 2000 年的时间内的起伏、波折有着深

刻、直接影响。他们中有些人大力推崇佛教,有些则严厉禁止佛教。然而, 佛教早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深深结合,不论是否信仰佛教,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通过回顾佛教的发展历史,使我们能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佛教。

(二)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之厄

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在这之后的三百年中,佛教的主要工作是翻译经典,佛教弟子也主要局限于出家的僧人。经过三百年的译经和传播,直到晋代才取得社会人士的普遍信仰。其中道安大师(公元 312 年—385 年)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也可说是中国佛教划时代的人物。道安大师之前,译经和弘教主要靠外来的西僧,大师出道之后,我国本土的僧侣开始成为弘法的中坚,这样佛教才得以在社会上流传。

自道安大师之后,佛门又出了两位杰出的人物,在南方有慧远,他是道安大师的入室弟子。北方有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到了南北朝时代,在南方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热心于佛教的梁武帝。鸠摩初来我国时,梁武帝在会见他时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剃度众僧,其数不可胜数,有什么功德呢?”由此可见梁武帝对佛教提倡以及佛教的兴盛有很大关系。在北方到魏太武帝时,他起初也信佛教,后来听信了一些人对佛教的诽谤之词,借口僧人不守戒规,而下诏坑杀境内的僧侣,破毁经典佛像寺庙,这就是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一厄。5 年之后,魏武帝之孙文成帝继位后,立即下诏复兴佛教。距魏太武帝发难 110 余年后,至北周武帝时,佛教再遭第二次厄难。周武帝起初也信佛教,但后来也是听信旁人之言,毁坏寺塔,焚烧经典佛像, 命令僧人还俗。但不久周武帝就死了,继位的宣帝,再次恢复佛教。到了隋唐统一时代,从隋文帝到唐武宗前的 250 年间,佛教进入了黄金时期。隋文帝杨坚一生大力提倡佛教,下诏天下人听任出家,并令各地出钱营造经像, 以至当时佛经的流传布道多于儒家教书数十倍。到了唐太宗、高宗之时,又出现了贤首,道绰、善导、玄奘等杰出佛学大师。此时我国佛教的八大宗派, 即天台、华严、法相、俱舍、律、禅、净土、密这八宗已基本形成,全国的寺院达到 5300 多座。

会昌五年,唐武宗时,以僧人不参加生产为理由下诏毁寺逐僧,共毁佛寺 4600 余座,勒令 26 万僧尼还俗,这是“三武一宗之厄”的第三厄,一年以后武宗死,宣宗即位,下诏恢复佛教。然而当时已届唐末,国势渐衰,许多经籍已全被焚毁,各宗都难以恢复。

禅宗本来不立文字,不依经典,所以社会条件一好转,就迅速恢复起来, 形成了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这五家禅宗门派。到了五代之末,周世宗柴荣性不喜佛,即位不久,即以铜钱短缺为名,搜刮铜像、铜器等用以铸钱,并废毁了许多寺院,这即是“一宗之厄”。佛教经过这次劫难后,更趋于衰微。陈桥兵变,宋太祖代周而拥有天下,下诏示于各地,恢复佛教, 度僧建寺。至宋太宗时,雕版刻印了第一部大藏经,名《开宝藏》。以后到元朝灭宋 而统一中国,推崇西藏的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以藏密为主),使汉传的佛教受到压抑。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曾入皇觉寺为僧,即位后对佛教颇尽保护。然而到此时,隋唐时诸宗已多半失传,禅宗也仅剩了曹洞、临济二宗尚存。到了明朝末年,出了明末四大家,即莲池(名殊宏),真可(名紫柏),德清(名憨山),藕益(名智旭)四位大师,或提倡净土,或提倡禅净双修。满清入主中原后,亦崇信喇嘛教,但同时也能保护汉地佛教,顺

治和雍正二帝都曾致力参究禅宗。至清末民初,佛门又出了谛闲、印光、太虚、虚云等诸大师,对近代佛教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在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昌盛,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开始恢复和发展。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抚今思昔,我深为中国佛教庆,深为中国佛教徒庆。我深信,作为灿烂的民族古典文化的绚丽花朵,作为悠久的东方精神文明的巍峨丰碑,中国佛教必将随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三)佛门看宇宙、人生

佛法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人们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就是指出世间。释迦牟尼为解脱人生的苦难而出家修道,最终成道。他在讲法时常说:“法尔如是”。也就是说,他认为他所讲的法只是指出了他所发现的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由他创造或制定出来的。那么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自古以来,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在探索这个问题。这里我们把佛教的宇宙人生观向读者做个简要介绍。

现代科学指出“人死如灯灭”,也就是说当人死后,脑细胞停止了活动。人类是具有思维意识的生命体,人是物质和精神结合的统一体,人死之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只是人的色身(即组成人的物质方面的地、水、火、风四大因素)分散了,此时精神方面的神识脱离了肉体,而神识仍然是有意识的,神识就是人们所说的灵魂。所以死的只是人的肉体。不但人有神识,而且畜牲也有神识,这就是佛门戒杀的理由。除此之外,在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中,还有四种有神识的生命,合称为六道,即: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前三道称为三善道,后三道称为三恶道,这六道之内的生灵都称为众生。六道轮回就是说众生死后,神识再投生于这六道之中, 总是在这六道中生死轮回。人们常说人死后做鬼,然而依照佛教的观点看, 人死后并不一定去做鬼,神识与我们所说的鬼并不是一回事。佛教要求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在这六道内受着各种苦,可谓剧苦极刑。

简而言之,人间有八种苦,分别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求不得,五阴炽盛。生老病这三苦大家都有常识,死苦大家今生虽没经历过, 但如果看过一些临死的人痛苦呻吟的样子,也就能想象人死时的痛苦了。人死时如同活牛剥皮,生龟脱壳,要忍受地、水、火、风四大分离之苦,这个苦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这个死苦不是只死一回,而是生生死死没有尽期的。另外是怨憎会苦,自己碰到人,总是常常给自己找麻烦,越是可怨可憎的人越是躲不开。再有爱别离苦,就是跟自己谈得来的,有感情的、恩爱情深的人,偏偏不能相处长久,往往生离死别,苦不可言。还有求不得苦,想得到的就是得不到。即使第一个欲望得到了,第二个欲望又立即生出来了, 山谷易满,人欲难平。人总是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义忧非常。”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一生。最后是五阴炽盛苦,这是前七种苦的根源,当色、受、想、行、识这五阴,象火一样炽烈燃烧起来时,便使人迷失掉自己的本性,而造出各种事情,从而受前七种苦, 人的这八种苦辗转相生,循环不断。至于畜牲的苦是人所共知的,互相吞食, 忍饥受饿,为人驱使,任人宰割。饿鬼则常受各种饥渴,所见食物皆成火炭, 所受痛苦甚于畜牲。地狱之苦,则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有详细描述。地狱有苦多种,最苦者为无间地狱,罪人在此受抽肠拔舌、油炸火烧等种种诸苦,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日夜受罪,无时间断,一

日一夜,万死万生,只到业尽,方能得出。罪业深重者死后便入地狱。

佛教中也有讲在天道中的众生则可享受各种快乐。天道共分为二十八层天,第一层天叫四天王天,由四大天王主管。第二层天叫忉利天,这层天的天帝叫释提桓因,就是人们所说的玉皇大帝。再往上三至六层天为夜摩天、兜率天、化东天、他化自在天。在这六层天的天人有种种享受,但还有情欲, 身体也有形色,合称为欲界天。欲界天再往上的十八层天称为色界天,色界中的天人已没有各种情欲,但仍具有色身。色界再向上的四层天称为无色界, 其中的天人已经没有情欲和色身了。天的层次越高,其所享受的快乐也越大, 寿命也越长。修罗道是一种鬼神,这种鬼神也有很大的福报,只是嗔恨心很重,经常相互争斗。有时也把修罗道合在天道和饿鬼道中,把天、人、畜牲、鬼、地狱称为五趣或五道。

从上边所讲,六道内的众生苦乐相差悬殊,至于众生死后能投生何道则以所做的业而定、修善之人死后可投生于天道、人道或修罗道这三善道中, 而做恶的人则将堕入恶道。天界的福报很大,但佛教认为,升入天道也没能得到根本解脱,这是因为天上的天人寿命虽然很长,但终究是有限的,这一点和民间认为神仙可以长生不老的观点不一致。实际上,我们每个众生都在这六道之中经历了无数次轮回,享受过天上的快乐,也忍受过地狱之中的痛苦,就像车轮一样上下旋转不停,所以天人与地狱实际只有一步之隔。因而只有脱离这六道轮回才能得到彻底解脱,获得永久的快乐。脱离六道的方法就是依照佛法修行,而唯有在人道中才最适宜学佛。这是由于恶道中的众生或身受剧苦,或愚痴蒙昧,而无力学佛。天道中的天人身受诸乐而无心学佛。人则既有解脱痛苦的愿望,又有学习佛法的能力,不过,即使获得了人身, 也不一定能听到佛法。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讲佛法在人间共能流传 1.2 万年,之后的众生就听不到佛法,要等到近千万年以后弥勒菩萨下生到人间成佛时才能再有佛法,所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四)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宗和密宗

佛教认为,人在禅宗中就可获得神通,能见到天界、地狱等常人所见不到的东西。脱离六道轮回。

禅宗追求的是开悟,悟就是见道、见性。这种开悟不是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也不是逻辑思维所能想清楚的,比如有一个天生的盲人,很想知道白色是什么,有人说就是白纸的颜色,也有人说是白天鹅的颜色,又有人说是白雪的颜色。众人用了很多事物向他比喻,于是这个盲人感叹道:“白色真是太复杂了!”禅宗的禅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受,是一种“会心的微笑”。另外,禅宗讲不立文字,这并不是说修习禅宗就可以不学佛教经典了,只是说不能执著于文字本身。比如我们用手指向空中的月亮,我们的手指本身并不是月亮,但是顺着手指的方向却可以看到月亮。

《六祖坛经》是修习禅宗主要依照的经典。除此之外,还有记录禅师言行的语录,主要有《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研习各种语录时,如有钻研不通之处,就疑而参之,这就是禅宗的参论头。参论头是禅宗的一个基本修行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句能使人发生疑情的话上,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常参的论头有:“如何是祖师东来意”,“念佛是谁”,“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等。修习禅宗需要有名师指引,在关键时刻为自己点透。然而自元明以来,禅宗已经逐渐脱离了“不立文字”的真意。或者死参一句

论头而不能透悟,或者大讲语录公案,高谈玄理,使“不立文学”的禅宗反而变为“口头禅”。《金刚经》中讲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我国汉地密宗是在唐朝兴起的,在唐玄宗时期“开元三大士”东来,密宗得以兴盛,首先是中印度的善无畏于唐玄宗开元三年抵长安,玄宗拜他为国师,先后译出密宗经典多种。在善无畏到达长安的第四年,又有金刚智带弟子不空乘船来华,在开元八年到达洛阳,在洛阳至长安一带广弘密教。密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等。在修习时通过口持咒, 手结印,意观想来调整身口意三业,使之与本尊的身口意相应,这样就可以迅速得到智慧、神通乃至即身成佛。本尊是指修学者自己所选择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修习密宗须由轨范师亲口传授,并经过灌顶才可以修习,不得任意传授旁人,故称密宗。汉地密宗到明代就失传了,现在汉地的密宗是从藏密宗引入的。

我国藏族及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都是以密宗为主。密宗的一个主要修行方法就是持咒。按照世尊说,密宗所咒的经典《楞严经》,已列入僧人所做的早课中。按照佛经说,诚心念这个咒的人,有菩萨金刚神等保护, 所有恶鬼邪恶,一切毒虫、毒物都不能害他,情欲心重的人可以使得欲心渐渐的消灭。现在寺院中常念的咒除了严咒外,还有大悲咒,十小咒等。因为咒的威力很大,所以常称为神咒。咒语都是按梵文(即古印度语)的读音翻译的,而不像佛经是按经文的意思翻译的。例如楞严经第一句为“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楞河帝三藐三菩拖写。”念咒时只须把音读准即可,就好像军营中的口令一样,答音对即可通行。由于篇幅有限,不多介绍了。

净土宗在我国的初祖是东晋时代的慧远大师(公元 334-416 年),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 123 名僧俗弟子创立念佛莲社(因往生后莲花化生,故称莲社),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兴净土宗风。当时朝廷权贵、文人名士都倾服他的道德学问,书信往来不绝,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当时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提倡护持,净土宗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其后,唐初的善导大师,致力于弘净土法门,从此不仅中国,而且播及朝鲜、日本等地。

修习净土宗的人,必须具备信、愿、行,称为净土三资粮。信就是要信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愿就是愿意去,行就是念佛修行。在信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的人中,有几种情况。其一是深信释迦牟尼及世代高僧所说,因为佛教中妄语是一条根本大戒,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必然真有。其二是许多修习净土宗的人临终时预知时间已到,就或立或坐,随意往生,瑞相非凡。临终前说已见阿弥陀佛及很多圣众来接。死后或异香满室,或神态如生。《龙舒净土文》记载有慧远大师及刘遗民等人的往生事迹,临终前数日即见佛与圣众来接,慧远大师并见到莲社中已先往生的慧持、慧永等人同佛一起来接。其三,一些半信半疑之人,通过念佛修行出现了各种感应,因此坚定了信念。如唐善导大师弟子怀感有疑,大师对他说,“你只要一心念佛,就会验证。” 后怀感坚持念佛三年,果然证验,后来写了《决疑论》。

有了信后,就要发愿,发愿的关键是切愿,切就是一心一意往生。如果三心二意,既愿意往生,又舍不得眼前的名誉地位,恩爱情思,那么往生就困难了。

有了信、愿后,所需就是念佛修行,通常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 或阿弥陀佛(四字佛)不间断地念,每日念诵几千乃至几万遍。所以净土宗

又称为念佛法门。净土宗以其修行方法的简易,而广泛流行于民间,不论男女老幼及文化学识程度,出家居家者皆可修行。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内容多、渊源深,这里只是简要介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