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与清朝的巩固
康熙是清朝一个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的 61 年(1662—1722)期间, 清朝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康熙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作为是因为他的活动符合了时代的要求。17、18 世纪之际,中国各族人民备尝长期战乱不宁,生产停滞,社会萧条,民不聊生之苦, 因而产生了要求统一和安定的愿望。康熙本人处于当时形势下,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人心动向,因势利导,获得胜利。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中国出现了一个统一安定和繁荣的好局面。这个好局面一直持续到乾隆朝、历史上称“康乾盛世“。
康熙本人的思想和作风也和他的事业成就有着密切关系。从他一生活动看,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总的说来,康熙的功远远大于过。
康熙,名玄烨,姓爱新觉罗,满族。他的亲祖母是蒙古族,生母是汉族。康熙皇帝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自幼聪明好学,立志做一个贤明的帝王。6 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哥哥福全等人一起去给父亲请安。顺治皇帝问他们长大以后愿意做什么样的人。福全说:“愿意做一个贤王。”玄烨说:“愿意效法父皇做一个好皇帝。”他小小年纪便说出这样的话来,使顺治皇帝十分惊异。
玄烨 8 岁那年(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病死了。临死以前,他指定玄烨做继承人。因为玄烨年纪太小,还不能料理国家大事,顺治皇帝又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做辅政大臣。这四个辅政大臣都是上三旗的贵族。按照满族习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归皇帝统辖,称为上三旗。上三旗的臣民是皇帝的私人奴仆。顺治皇帝鉴于以前多尔衮专权的教训, 把儿子托付给了四个忠心耿耿的奴才,便觉得十分放心了。第二年,玄烨登上皇位,宣布建元康熙。小皇帝年纪太轻,朝廷大权都掌握在辅政大臣手里。
本来顺治皇帝在位的时候,根据汉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宣布停止圈地等等。可是四个辅政大臣曾经从圈地中得到好处,所以反对这些改革。顺治皇帝死去不久,他们就重新圈占了土地。他们还恢复明末加派的练饷,每年向人民多征收几百万两白银。
在四个辅政大臣当中,鳌拜是最跋扈的。他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在内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等重要位置上。国家大事多是先在家里商量好了,再拿到朝堂上宣布。康熙六年(1667 年)小皇帝 14 岁了。按规定宣布亲政, 但有名无实,大权仍掌握在鳌拜手中。其他三辅政,索尼已死,苏克萨哈就在亲政的当月 7 日被鳌拜诬杀,遏必隆为人怯懦,凡事屈从。于是鳌拜在朝把持大权,飞扬跋扈,独断独行,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年轻的皇帝。康熙帝要想奋发图治,那就非搬开鳌拜这块大绊脚石不成。康熙捉鳌拜是一次带有戏剧性的行动。因为鳌拜在朝中党羽众多,不能硬下手。于是康熙把自己装作一个好玩的青年,天天和一群同自己年龄相近的侍卫在一起练习摔跤,不太过问政务。鳌拜因此便更加放心。一天,趁鳌拜入朝之际,来了个冷不防, 突然下令捉鳌拜,这群小伙子一拥而上就将他捆绑起来。然后宣布鳌拜 30 条罪状,软禁终身。这件事全仗着康熙沉着、机智、勇敢,具体捉鳌拜的过程是这样的。
康熙首先找了一群年龄跟自己差不多,体格健壮腰腿灵活的少年。从此, 康熙皇帝每天和这些少年侍卫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办事,他也毫不在意,照
样玩得热热闹闹。鳌拜见了,感到好笑,心想:“这群孩子,真是淘气。” 就更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里了。
康熙八年(公元 1669 年)5 月的一天,鳌拜假称有病不去上朝,还放出风声,说皇帝应该到他家去探望。康熙皇帝听到风声,果然亲自到了鳖拜的家。他刚走进鳌拜的卧室,就见鳌拜神色十分紧张,双手按住床沿。一个御前卫士快步走上前去,揭开床席一看,原来下面藏着一把利刃。鳌拜更紧张了,谁知康熙皇帝笑着摆摆手说:“刀不离身,这是满族的习惯,不必介意。”说罢,他详细地询问了鳌拜的病情,便起身回宫去了。鳌拜这才松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康熙皇帝得知鳌拜要进宫奏事,就把那些每天跟他摔跤的少年侍卫叫到身边,康熙皇帝激动地站起来,高声说:“鳖拜作为辅政大臣, 违背先皇的重托。他毁弃祖上定的国法,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已,擅杀大臣。国家大事,他都是在家里商量好了,才向我启奏。这样下去,我这个皇上就被他架空了。大清朝立国不长,照他这么专权,大清国还有希望吗?” 他又放低了声音说:“你们虽说年纪轻轻,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们除掉这个奸臣!”侍卫们听完,一个个摩拳擦掌地叫起来:“听皇上吩咐!”康熙高兴地说:“好!等会儿鳌拜来了,你们看我的眼色行事。”
过了一会儿,鳌拜进宫来了。他象往日那样,大摇大摆地走着,还没等站稳脚跟,康熙皇帝便使了个眼色,那伙少年一哄而上,将他推倒在地。鳌拜本来身经百战,是一个受过“巴图鱼”(满语“英雄”的意思)封号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武士”,可是他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还以为小孩子跟他闹着玩呢!等他看清了小皇帝冷峻的面孔,才猛然醒悟过来:皇帝已经对自己下了手。然而,已经晚了。那群年轻的侍卫,现在已经捆住了他的手脚。当下,康熙皇帝召来了议政王和大臣,命令他们审讯鳌拜。议政王和大
臣们平日都痛恨鳌拜的专横,一桩桩地列举了鳌拜欺君枉上等 30 条罪行,一致要求将他处以死刑。鳌拜听说要把他处死,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礼,在朝堂上一把脱下上衣,坦露出身上伤疤,说:“这都是老臣跟随先皇打仗留下的呀!”康熙皇帝点点头,说:“念他效力年久,军功显著,免死。”于是, 鳌拜被终身监禁。他的死党则被一网打尽,处死的处死,判刑的判刑。
16 岁的康熙皇帝机智地擒拿权臣鳌拜,扫除了他自己掌握朝政的一个大障碍。
康熙皇帝指出,国家必须统一,大权不可旁落。为此,他全力解决一个个棘手的内政外交问题,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国家的强盛。
权臣铲除,朝政刷新,从康熙九年(1670 年〕起,展示出一种振奋有为的气势和宏图。
过了三年,三藩事件爆发。康熙领导朝廷上下进行统一的斗争。三藩事件早在康熙预料和预计之中。三藩是三个被封授王爵的明将,他们是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清政府使用他们率兵进攻南明,由此得以坐镇一方,吴在云贵,尚在广东,耿在福建。他们在名义上隶属中央, 实际各拥重兵,干涉地方,形成割据。再加上和他们互通声气的一些汉籍将领,其兵数的总和超过八旗部队,成为清政府的严重威胁。
康熙正在寻找解决三藩的机会时,尚可喜上疏表示告老还乡,让儿子尚之信袭爵。接着吴三桂、耿精忠也作出同样的表示,来试探朝旨。有了这个机会,康熙便抓住不放,立刻作出决定:将三藩全撤掉,并且不准尚之信袭爵。这一来,吴三桂首先揭起叛旗,耿精忠继而响应,尚之信也反了,其他
与吴素有联系的汉将也都反了,一时战火燃遍长江以南半个中国。
三藩事件爆发在康熙十二年(1673 年),康熙 20 岁。他面临此事,毫不惊慌,派兵遣将,从容应付。他的战略是:“先保住湖北,以安定军心,” 然后派兵进入江西,这样就可以截断吴、耿的退路。不久陕西提督王辅臣受到吴三桂的引诱叛变。康熙对王辅臣采用军事政治两结合的策略,而以招抚为主,尽管他一再叛附不定,并杀害了朝廷命官,仍予宽容,最后把他争取过来。从此便可以集中力量应付南方。康熙很能拉拢汉族将领,西北将领如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等均对他忠诚效力,在三藩战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康熙还善于使用降附的汉将,康熙对吴三桂的少数民族兵笼络得也很好。
平定三藩共用了八年时间,最后获得胜利。这一战役始终全靠康熙运筹指挥,充分显示出他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战争结束之后, 全国实现统一,官吏遵行政府命令,军队调动受到约束,进入了有秩序有纪律的国家轨道。
接着康熙着手处理台湾问题,争取台湾郑氏归附大陆。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康熙在长时期指挥作战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平定海疆,争取台湾,非重用汉人不可,因 为他们熟悉沿海情况。于是康熙选出两个本领出众的人来, 一是会稽县人姚启圣,一是泉州人施琅。就以姚启圣作福建总督,他善于从事招抚工作,郑氏势力逐渐受到削弱,沿海地带从而取得安静。康熙二十年
(1681 年)郑经(成功长子)死,内部矛盾重重。康熙认为取台时机已到, 派出施琅,到福建担任水师提督,康熙对施琅完全信赖。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八月,由施琅率兵出发,经过澎湖一战,即顺利地开进台湾。在这一事件中,充分证明康熙知人善任的才能和魄力,他能够放手使姚、施二人都得以各展其长,各尽其能。
统一台湾之后,当时对台湾的善后措施,清政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主张设置府县,加强管理;另一种则主张放弃不要,甚至想把它送给荷兰。康熙采纳了前者的意见。康熙的这种坚定态度对于完成中国统一具有重大关系,是应当给予肯定和赞扬的。从此祖国神圣领土台湾,隶属于清政府之下。
从 16 世纪末,俄罗斯即开始向东侵略,占有西伯利亚,随着又侵犯我国黑龙江地区,大肆抢掠杀害当地各族人民。中国出兵抗击完全是为的保卫边疆。侵略者的企图不单单是侵扰地方和残害人民,它更抱有征服中国的野心, 要中国向沙皇纳贡称臣。
康熙任命萨布素为黑龙江将军,对俄罗斯进行军事防御措施。第二年俄人占据我国雅克萨、尼布楚二城。中国军队在康熙亲自策划和指挥下,集结八旗和蒙古骑兵、福建藤牌兵,以彭春为统帅,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攻克雅克萨城,夺救回来被掳走的百余户人口。第二次作战又获胜。俄方提出求和的要求,康熙答应了它的要求。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1688 年8 月 27 日)经双方签字缔结了《尼布楚条约》。为使俄人来华贸易停留和贮货方便,将原定以尼布楚为界改为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这正是我国一向对外采取宽让政策的具体表现。
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噶尔丹对北部蒙古突然发动一场大规模袭击, 连占三部地,北边一时大乱。康熙闻讯,立刻下令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独石口、张家口粮仓接济逃难的蒙古人民,并发给银两、布匹、茶叶等物,
又补给了牲畜,把他们妥善安置在内蒙科尔沁草原。八年之后,战事结束, 喀尔喀人民才得以重返故土。
噶尔丹十分猖狂,率兵冲到距北京 700 里的乌兰布通。京师震动,康熙迅速派兵迎截,将其打退。康熙于三十五年(1696 年)亲自挂帅分三路进讨, 噶尔丹由克鲁伦河张皇遁走,被西路统帅费扬古击溃于昭莫多。第二年,噶尔丹自尽。这一战役的结果,喀尔喀全部内属,按照清制分别授予其首领封爵。从此清政府的命令可以下达全国,直到边疆。中国各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实现了。这和康熙的英明决策,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康熙在进行统一斗争的同时,即开始一面禁止入关后的一切虐政暴行, 一面则积极谋划恢复和发展生产,主要是农业生产。在平定三藩时,财政已极感困难,增加捐税的收入远远不够用,主要还必须依靠生产发展。康熙自亲政之后,即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黄河自明末以来,由于战乱频繁,多年失修,到康熙初造成了巨大灾患。黄河与淮河互相冲激,不能合流入海,以致波及运河,漕粮受阻。更加严重的是,河水泛滥不止。南面山阳、盐城、高邮、宝应、江都、泰州、兴化等 7 个州县、田地一片汪洋。
康熙对河患是极其关心的,他对治河方案一直用心钻研。康熙十六年
(1677 年),三藩战争正在进行,即任用靳辅开始治河。当时修治黄、淮、运三河,目的是疏导黄、淮合流入海,恢复运河正常航行,并使江北人民脱开水患,安定从事生产,就当时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来说,是一个艰巨难办的事情。靳辅作为河道总督,极为勤奋尽心,只用了一年的时间,7 个州县的民田都重新可以耕种了。但是,这时的治河方法,只能是筑堤束水以冲刷泥沙;开河引水,以缓和水势,谈不到根治,所以决口总是难免的。正是由于这样,朝廷大臣们对治河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后来为了如何疏泄积水问题,靳辅和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形成对立。靳辅触及当地豪绅地主的利益,竟被免职,陈潢也牵连下狱。最后,实践证明,还是靳辅的治河方法有效。康熙曾以肯定的口气说,靳辅的治河方案是正确的。就这时的治水技术水平来讲,也只能作到这样。这样作确是收到了成效。而康熙每次南巡以视察治河工作为重点,也起了很大推动作用。无疑这对生产发展,社会繁荣以及政权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康熙还修治了浑河。此河从卢沟桥以下就经常决口,有“小黄河”之称,既威胁着北京对外交通,也成为沿河人民的严重灾害。经过康熙亲自督修,到四十年(1701 年)竣工,改名为“永定河”。
到康熙五十年左右,农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边远省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人口逐渐增多,田地开垦得也越来越多。
康熙对地丁钱粮实行蠲免,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蠲免云南全年钱粮。二十六年(1687 年)蠲免江宁等七府、陕西全省钱粮,合计 600 万有余。从此以后,各省钱粮不断蠲免。这种蠲免钱粮是在国库充裕的情况下作出的。在军事、河工上还需要大量经费开支之下,到康熙末年国库仍饶有存储,这充分说明当时生产发展主要是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实行蠲免,并不能消除贫富分化,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封建皇帝,总是要维护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所依靠的首先是地主。所以,蠲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但并不能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因而阶级矛盾和斗争仍然在一步步走向激化。
康熙在其统治期间,从宫中到政府,比较能够实行节约。
康熙对宫中费用的确是注重节约的。康熙末雍正初,光禄寺吃食钱粮等项数目,每月的开支不超过 4000 两,少则六七百两,这确实是注意节约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明清之际知识分子手中虽然已无武器,而仍心存敌视,其中颇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受到人民尊重的。因此,康熙深切感到必须把这些知识分子争取过来,对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在康熙十七年(1678 年)特别举行一次“博兴鸿词”考试。通过这种办法,确实网罗到一批知名之士。其中如朱彝尊、邵远平、潘耒、尤侗、汪琬、施闰章、陈维崧、吴任臣、毛奇龄、彭孙遹等,都是学问扎实,文才出众的。此外还有愿意参加因亲丧等事故不能来的,如惠周惕、曹溶、汪懋麟等。不管来与不来都被称为“征君”,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光荣头衔。
康熙最重视那些在当时学术界具有威望的人物,如顾炎武、黄宗羲、李塨等。同时和他们持同一态度,推荐不出的,还有不少人,如万斯同、李塨、应■谦、范镐鼎、冉觐祖、徐夜等等都是。顾炎武是严峻表示宁死不出来的; 李颙被抬到西安后,水浆不进,绝食以拒。康熙对此并不发怒,一概包容。因为他晓得这样作,不仅不会危及清政权,相反,倒可由此减弱敌视情绪。这正是康熙运用政策的高明之处。黄宗羲的态度在康熙帝的感召下缓和了不少,后来即派出他的儿子和门人万斯同到北京参与纂修《明史》工作。举行“博学鸿词科”对争取知识分子是获得成功的。
“博学鸿词科”使得朝中重要官员特别是满洲贵族大员知道尊重知识分子。
康熙对录取的这批知识分子妥善安排,派他们担任纂修《明史》。这一着也很高明,借此还可以拉拢不愿作清朝职官,却愿为前朝修史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象万斯同、刘献廷、王源等就是。他们都是通过朝中高级官吏以延聘方式招致来的。
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术活动气氛中,将知识分子慢慢争取过来,使他们由敌视转变为亲附。
康熙在巡行中到处争取知识分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他到西安, 首先问及李颙,希望能够见到他。颙推病不出,便命将其著作取来。颙派他的儿子送来所著书,康熙亲自接见。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南巡途中在德州接见著名天算学家梅文鼎。在南巡中多次接见当地知识分子,广泛地进行联系,企图在文化活动和接触中消除汉满民族间的隔阂。
康熙除利用编纂《明史》来笼络知识分子外,还扩大延揽他们从事编书工作。康熙时期编成了许多书籍,内容无所不备,有的在今天仍有研究参考价值。而他的这一作法是和他的争取知识分子政策连结在一起的。康熙认识到要想社会安定,政权稳固,必需笼络一大批知识分子,使他们肯于在清政权统治下受职任事;至少不再心存敌意,不再谋图反抗。他对那些隐居逃世, 拒不出来作官的人,只要不作公开的诬蔑言论和反清活动,就给以宽容,听其“我行我素”。康熙之所以要这样作,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其政权的稳固。
康熙是很好读书的一个人,他的学问面颇广,对词章、声韵、历算、律吕等都有很高的水平。康熙九年命令礼部设立“经筵”制度,经筵是仿效明朝为皇帝专设的讲习《四书》、《五经》的一种制度,有“经筵讲官”。康熙对此做得最勤,就在三藩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仍然命令每天照常举行经筵。他想要把儒家的一套学术理论学到手,以便更有效地治理国家。康熙极
推崇《尚书》,说它“记载帝王道法,关切治理。值得朕留心研究。”康熙非常相信儒家学说思想,对儒家以外的学说持否定态度,康熙是一个遵行儒术的封建君主。
康熙对政治讲究实用,他对《资治通鉴》颇为肯定,说它是一部好书, 对治理国家有用。而对《左传》则不太喜欢,说这本书不切实际。康熙是善于运用儒家思想加强统治的一位皇帝。
康熙对宋朝理学家朱熹极尽恭维之能事。可是对待那些自命为理学家的臣属们,每当看到他们虚伪作态,名实不副的地方,便加以无情的揭露。康熙认为要讲理学,就须言行一致,不能口是心非,冒充有高尚道德。
康熙在政治、军事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思想,都是从儒家思想理论中发挥出来的。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是清朝的“祖训”。康熙勤勤恳恳地执行, 而且对勤政这一条执行得最好。康熙帝认为,要使全国归于“正”,就应当使朝廷先“正”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还必须把好的提拔上来,坏的淘汰下去。不然的话,只有好的勤于职守,那坏的不受惩罚,这怎么行。康熙很知道人材难得,因此他既留心选择,更要进行考验。
康熙的一生作出了很多的成绩。康熙五十年(1711 年)宣布“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要把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些。他常告诫地方官吏不要多事扰民, 说:“与民休息,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前代君臣,经常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虚耗元气,导致全国上下矛盾重重。应该引以为鉴,不犯类似的错误”。在当时,需要恢复元气,发展生产,官不扰民,确实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过,康熙之所以重视此事,还存在着一种顾虑,即害怕老百姓造反。
康熙的军事思想也很丰富。首先,他广行招抚。对三藩、台湾及准噶尔都采取的这种策略。吴三桂,已经揭起叛旗,仍然允许认罪归附;对噶尔丹更是如此;最突出的是对待王辅臣,他三叛三附,并且杀死经略和朝廷使臣, 最后对他还是免罪复职,不追究责任。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扩大战乱和分化孤立敌人。他信任降将。施琅、林兴珠、韩大任、朱天贵等人,归附之后, 或建立大功,或战死疆场。他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三藩,早有精神准备,事件爆发,毫不惊慌,从容应会。对台湾,更是多年观察筹备,时机一到,立即进行。对俄罗斯的抗击,不但先派人出去侦探敌方情况;同时在瑷珲、齐齐哈尔修建堡垒,征集粮食,备足三年需用。准备充分之后,打起仗来,才有必胜的把握。
康熙在每次获得胜利时,朝臣总是奏请加上尊号,他都严峻拒绝,并且坦率地讲出道理。他先后 5 次拒绝给自己加尊号。在接连取得胜利之后,能够如此坚决地拒绝颂扬,在封建帝王当中还是罕见的
康熙在他 64 岁时说:“我这个人生来并无灵异,长大之后,亦无非常。” 又有一次对臣下说,你们总是说“皇上由天授。其实我很清楚,没有人生来就是圣贤,凡事俱由学习而成。”康熙说:“满招损,谦受益”。一次命令大臣草拟圣旨,见其中有“海宇升平”等语,便告诫说:“象这样的浮夸之辞,以后不许再提。”这样能保持谦逊而不骄傲自满的态度,很值得予以肯定。
当然,从康熙帝一生的活动事迹来看,有优点,也必然有缺点。
康熙本人很喜欢自然科学。他曾接近过许多懂得科学技术的西洋天主教传教士,并且从他们那儿学到不少关于天文历算以及技术等知识。他会使用仪器测量水势,还能计算闸口的流水量。在三藩战役中命南怀仁制造火器。
他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然而,他却没有建立起一支中国人自己能掌握科学知识,并制造西洋先进器械的科学技术队伍。康熙从小就信赖祖传弓马惯技, 所以他能建立“善扑营”,而不用西洋人的科学技术来建立铸炮厂。他怕广大汉人学会科学技术之后,更加难于控制。使中国落后于世界科学水平,是他的一个重大的失误。
在台湾问题解决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开放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 4 个海关,准许商人载货出洋贸易。当时沿海顿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样一直维持了将近 30 年,到康熙五十年(1711 年)又重行海禁。其主要原因是害怕内地人民和海外勾结生事。清朝从入关以来即感到沿海海寇难于扫清;同时当时中国出海贸易的船只,出去的多回来的少, 更使得产生疑虑。最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广州一地,经由官商,即所谓“十三行”包办起来。闭关的政策会阻碍工商业的扩大发展,这就使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摧折。其更加严重的是,从此消息闭塞,最后落得中国光挨打。康熙也曾预见到中国未来必有外患,可是并没有作出积极措施。这应当说是康熙的过失。
清朝到康熙后期,已经过六七十年的统治,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内地人民对清朝的仇视情绪渐渐消逝。而康熙于五十二年(1713 年)大兴“南山集文字狱”,将年逾花甲的老翰林戴名世处死,甚而还将与之有文字牵涉已经死去的方孝标开棺戮尸,并株连众多。《南山集》案是经康熙亲自处理的, 竟如此残忍。
康熙建立皇储一事,从康熙十四年(1675 年)立皇子胤■为皇太子,到五十一年又将他废掉,在这将近 40 年中间,一再废立,直到他临终前未能解
决立谁的问题,夺位的斗争即由此而生。康熙有 35 个儿子,难道找不出一个堪当储位的吗?他晚年多疑,没有能够安排好此事。康熙的这一失误对人民和国家也有消极影响,是康熙的一个很大的失误。
康熙一生确实作过一些有益的事。17、18 世纪之际,中国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我们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比以前加强了,国家的基础比以前巩固了。后来西方殖民主义者费尽心机想要瓜分中国,总未得逞,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康熙一生的努力经营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