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合众国的形成

今天的美国是世界超极大国之一,它的政治、军事、经济影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 200 年前在北美大陆却根本不存在美国这个国家。那么,美国是怎样形成的呢?

美洲的发现是纯属偶然性的。欧洲的商人本来是利用陆路从东方运丝绸、香料来供应文艺复兴时代的宫廷,但在 15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封锁了这一通道。为恢复贸易,欧洲人开始寻求一条通往东方亚洲大陆的通道,以避开封锁。而意大利的哥伦布则认为他能向西横穿大西洋直抵东方, 在西班牙支持下他开始了他的壮举。

1492 年 10 月 12 日,哥伦布登上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而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

随后,西班牙产生了向新大陆移民的想法,并在 1565 年建立了圣奥古斯丁,墨西哥以北的第一个永久居民点。西班牙还在佛罗里达及沿东南海岸建立了一连串筑有堡垒的传教区,以保住它所谓的新西班牙的领土所有权。

不久,法国人也来了,探索了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宣布占有东北的一块土地,称之为新法兰西。1605 年,在新斯科舍的罗亚尔港建立了一个永久居民点。

英国人来的比较晚,但发展很快,颇有后来而居上之势。

由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所以英国决定在广大的北美洲建立殖民地,以便能到海外掠夺工业原料,开辟国外市场。为达到这个目标,英国成立了一些享有特权的贸易公司。其中,一些大商人、资本家成立了“伦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并从英王那里得到“特许状”,取得了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特权。1607 年 5 月,伦敦公司派出一支殖民队在北美东海岸登陆,建立了第一座城市詹姆斯敦,后来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弗吉尼亚殖民地。弗吉尼亚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

13 年后,一批在英国受到宗教压迫的不信奉国教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启航到美洲以逃避迫害。他们到了马萨诸塞海岸。这些移民知道自己处于法律管辖之外,并且入侵了他们没有所有权的土地,于是在登陆之前简明地约定一个协议,结成一个“平民政治团体”,而制订“我们全体保证尊重和遵守的”法律。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公约”,正如它所规定的那样,把教会誓约的原则用于这个独特的民事问题。后来的拓荒者一旦向西移动,离开法治社会的范围时,就把这一协议作为临时自治的基础。

马萨诸塞殖民地建立后,英国人在它的北面也建立了一系列的据点。它分布在卡斯科湾到波士顿港的海岸线上。一群有钱的清教徒与商人注意到这一大片的殖民地。为接管并把它变成一个商业教会的联合企业,他们组织了马萨诸塞湾公司,得到英王颁发的“特许状”。

1630 年,清教徒约翰·温斯罗普带领 1000 多名移民来到马萨诸塞,建立了波士顿港镇,不到二年的时间,马萨诸塞殖民地就得到了巩固发展。在此后又有 2 万多名新移民前来马萨诸塞殖民地。到了 1635 年聚居于波士顿周围各个镇上的人已很多了;波士顿总督的专制统治也令人感到愤慨;再加上此地土壤不适宜于农业生产,而欲改行养牛,但波士顿的土地有限,无法建立牧场;因而人们开始一小批一小批地向内地迁移,而建立了一些新的殖民地,像康涅狄格、罗得岛和新罕布什尔。

由于商业公司冒风险太大,后来的殖民地是由有钱的领主建立的,他们或是有钱有势的大贵族,或是皇室的宠儿,为通过开发遥远的那块旷野来发财致富,而要求英王把北美洲的大片土地封赐给他们作“领地”,由他们招徕移民去垦殖。

1634 年,卡尔弗特勋爵得到了马里兰地区,从而建立了马里兰州。这个州不久成为生产烟草的地区。

国王查尔斯二世在 1663 年把弗吉尼亚以南的广大地区分给了八个廷

臣,建立了卡罗来纳。在 1691 年卡罗来纳分成南北两部分,直到 1712 年这两部分才成为独立的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

1635 年,英国占领了荷兰在哈得孙河建立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作纽约。1676 年其南部被划分为东、西泽西州(1702 年合并作新泽西州)。

1681 年,国教左派教徒威廉·佩恩被任命为宾夕法尼亚的领主。1682

年约克公爵把特拉华三个县转让给佩恩,这三个县在 1701 年获得当地自治权,但宾夕法尼亚仍对这些“低一级的县”保留最后权威。1775 年特拉华宣布它应同其他殖民地平等,经过争取在 1776 年被宣布为州。

随着北美大陆上英国殖民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量的移民也拥入殖民地。17 世纪初的查理一世专制统治政治迫害使大批反对国教的新教徒流亡海外;1649 年到 1660 年清教徒统治时期,也有数千名信奉国教的自耕农被遣往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而 1660 年查理二世复辟后,又造成圆颅党与清教徒的外逃,因而大批的英国人来到北美这块殖民地,还有大量的苏格兰、爱尔兰移民,及其他少量的欧洲国家的移民。这样,移入北美大陆的人与日俱增。

移入北美大陆的人成份复杂。其中,有很多是被剥削得一贫如洗的人。由于无法筹集横渡大西洋的旅费,或者由于初到美洲,人生地不熟,无以为生,他们不得不与那些公司、船主或资本家订契约,卖身为奴,这就是所谓的“契约奴”。在那时的北美殖民地,有不少的人被迫当契约奴。

在海外掠夺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又掠夺非洲的黑人为奴,用他们作为开发美洲的主要劳动力。因而在北美大陆,有不少黑人奴隶。他们穿不暖,吃不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不少人在北美大陆的开发过程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奴隶们的累累白骨变成了殖民者手中的灿灿黄金。

英国在北美大陆总共建立了 13 块殖民地。他们都处在英王的统治下,各自为政,没有什么政治联系。他们同宗主国英国之间也有不同的关系。在独立战争之前,宾夕法尼亚与马里兰两州仍由领主统治,罗得岛和康涅狄格则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其它的殖民地都由英王直接控制。

因为殖民地与英国远隔 3000 英里的大洋,英王及其大臣对那些属地的控制是微乎其微的,主要是通过派任殖民地总督的方式。13 个殖民地的总督, 基本上都是英国的贵族集团与军事头目,握有军政、财政、司法大权,代表英国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来镇压殖民地人民。虽然从 1619 年的弗吉尼亚立法会议起,各殖民地就先后实行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设立了自己的由民选产生的议会,但由于殖民地对选举权作了苛刻限制,因而被选入议会的都是豪绅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是,殖民地人民对其政府的控制却也远胜于英国本土人民对其政府的控制。

为了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盼望殖民地能为它充分提供原料和半制成原料,同时又希望殖民地成为它的商品消费市场。英国便主要以此为

根据来制定其殖民地的政策。克伦威尔执政时期,议会通过了一系列航海法令等限制殖民地贸易的发展,英国政府限定北美殖民地生产的烟草、蓝靛等农产品必须首先运到英国销售,北美 13 个殖民地居民所需工业品则必须单独从英国输入。这些规定都严重地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在 18 世纪中期,英属北美的 13 个殖民地在经济上仍是以农业为主,各地的农业人口均在 90%以上,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在新英格兰一带,纺织、伐木、采矿、冶炼和造船等工业已经兴起,各式各样的手工工场日益增多,殖民地之间经济往来也日趋频繁:新英格兰一带的殖民地把工业品销到南方,而南方殖民地则以粮食和原料供应北方,从而初步地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在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已有 2000 万美元的出口额了。

英国政府对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深感不安,他们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限制殖民地的发展,特别是对北美制造业限制更为严厉。

为了保护英国本土的厂商利益,英国政府下达禁令,不准美洲的殖民地制造铁制品,目的是为了增加殖民地对宗主国的依赖。英王的这些做法,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工商业破产,工人失业,农民也因剥削政策而受损失。因此,北美殖民地的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同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锐。

1763 年,英国击败法国及其印第安联盟而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而使美洲殖民地与大不列颠的关系有了崭新的变化。

英国打败法国之后,成为了密西西比河以东整个大陆的主宰,把法国势力逐出了北美大陆,而且还取得了印度,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和海洋上的霸主。但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国家的债务增加了一倍,财政严重亏空。

为了解决财政赤字,英国政府提高了国内税收。这又引起了大地主和资本家的不满,因为他们是主要税收的承担者。由于大地主和资本家在议会中占据了多数,因而使议会通过了向殖民地征税的提议,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这样大地主、资本家就把课税的重担转给了北美居民。

英国政府为安抚印第安人而使边境维持安静,曾宣布法令禁止白人移居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地区。本来参加对法兰西和印第安联盟战争的士兵被许愿,可获得一块免费土地,如今也不行了,这使得退伍军人们大为恼怒。而殖民地的土地投机者们也深为不满,因为他们想通过侵占割取当地部落人的土地来发一笔财。尽管英国政府三令五申,仍有大批的殖民地移民,无视禁区线,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进入今天的肯塔基。

为了防备印第安人的袭击和失败的法国人的复仇,议会又派遣了一支 1 万人的常备军到北美驻扎,而由殖民地人民承包所需经费的三分之一。而这一措施,更是进一步恶化了国王与殖民地的关系。

1765 年,英国政府决定在北美大陆征收印花税。这条法令一颁布,北美人民更为恼火和不安。因为近一个世纪来,殖民地人民已确立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受到他国的“国家精神”的鼓舞,而不愿受任何无理的压迫。正因为这样,殖民地各州一致行动,反对英国政府在北美征收印花税。殖民地人民发誓:只要英国政府一天不废除《印花税法》,他们就一天不买英国货。抵制印花税运动加强了北美殖民地的团结。

北美抵制英货运动有力地打击了英国的工商业,因为它们就是靠殖民地市场为生的。英国本土的经济遭到了巨大损失。

在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对下,1766 年 3 月英国政府废除了《印花税法》。但英国仍坚持它有权向殖民地征税。殖民地人民虽不满英国政府任意课税, 但仍遵守贸易上的规定与征收关税的要求。

1767 年,查理·唐森德就任英国的财政部长,他向议会提出“征收输往英国的殖民地的所有玻璃、纸、铅、茶叶等产品的关税”的法案,并被议会通过。并且规定:为杜绝走私,英国的税务人员可随时到船舶、店铺、货栈和私人住宅进行搜查。这些规定与法令顿时在殖民地掀起轩然大波。北美各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日益激化。殖民地人民再次掀起了规模很大的抵制英货运动。他们一致决定:如果英政府不废除这一法案,殖民地人民将不偿还向英政府借贷的一切债款。

这次抵制英货运动导致英内阁的垮台。新内阁为了平息此事件,废止了关税法案,仅有茶税一项留下。此时,英政府与殖民地间的冲突表面上有了缓和,其实,双方斗争仍很激烈。

东印度公司基于财政理由,决定把生产过剩之红茶,倾销到北美殖民地。英政府为协助该公司,而于 1773 年准许将茶叶运往殖民地,条件是价格可低于一先令,但不得少于殖民地的每磅三便士的税率。英政府此举使表面上缓和了的情势,又立刻尖锐起来。殖民地人民认为,所谓的“必须付三便士的税率以象征英王的权威”不过是个借辞。多付几便士茶税,他们并不在乎, 只要否定英政府所自认拥有的课税权利。在此情形下,终于发生了一系列正面直接冲突。

英驻军在波士顿遭到袭击,在英军反击时,有五名市民殒命;罗德岛港口的普罗维登斯人民又烧毁了英税关的船只。最有影响的一次是发生在 1773

年 12 月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在一个严寒的夜里,有一批波士顿的爱国志

士乔装作印第安人,闯上几艘停在波士顿港口的英国货船上,把价值 1.5 万英磅的英国从东印度公司运来的茶叶抛入海中,以抗议英政府的统治。“波士顿倾茶事件”标志着北美人民的反英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令英国政府所无法忍受的,国王决定以强硬手段来对付造反的马萨诸塞州人民。从 1774 年 3 月起,英国政府一连颁布了几道法令: 封锁波士顿港,绝对禁止其与外界往来,要用饥饿来使波士顿人民屈服;英议会将俄亥俄州到密西西比州之间的土地交由魁北克管辖,粉碎人民向西迁的希望;同时又承认加拿大的天主教徒有其信仰自由,并笼络当地信奉天主教的法国移民,造成他们与英国殖民地里清教徒的对立,而阻止殖民地人民西迁。

英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更使北美人民怒火万丈,他们纷纷拿起武器, 进行武装反抗英王的斗争。

北美殖民地各州为谋求统一运动,而派遣代表到费城召开会议,商讨共同对付英国的办法,这就是第一届“大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 55 人,全是殖民地著名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人们的政治倾向大致分三派:一是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是沙弥尔·亚当斯;一是稳健派,其代表人物是华盛顿、约翰·亚当斯;一是保守派,其代表是约翰·贾。会议刚一开始的时候, 保守派气焰甚是嚣张,投票反对独立,要求与英国统治集团妥协。后来,由于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才把这种逆势扭转过来。

“大陆会议”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一面。但在人民推动下,它仍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发表《权利宣言》指出北美殖民地人民理应享有“生命、

自由和财产”的权利;再是用“大陆联盟”之名义制定了一套对英国的禁令, 即禁止从英国输入任何商品,禁止把任何商品输往英国,禁止购买英国货, 违禁者以“美洲自由之敌”论处。后面的这一决定,意义重大,因为在此之前,北美 13 个殖民地从来没有过共同的立法、行政机关,而此时“大陆会议” 制定了强制性的、在北美各殖民地通行的法令,而成为最高的政权机关。

这样,在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出现了两个政权对立和斗争的局面,一是英国殖民当局的反动政权;另一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政权。双方斗争激烈, 水火不容。

1775 年爆发的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从此,声势浩大的北美独立战争揭开了序幕。

马萨诸塞州的总督佳奇,深信他的部队将在 1775 年春受到攻击,便决定

先行占领民兵在康柯德的部分非法军火库。于是,在 4 月 18 日晚上,他派遣

一支 800 人的队伍,向莱克星顿进发了。

但是,爱国者事先侦察到了这个消息。银匠保尔·瑞维尔骑马出发,奔往各地报警。于是,波士顿近郊的民兵迅速集合起来,埋伏在通往康柯德的大道两侧。4 月 19 日拂晓时刻,当英军走近莱克星顿时,突然枪声响了,民兵伏击了英军。当英军勉强走到康柯德时,发现军火早已转移了,而且在那儿又遭到了更猛烈的抵抗,于是便仓惶逃回波士顿,沿途又不断遭到民兵的狙击。在这次战役中,英军死伤和被俘有 300 人,这就是历史上的“莱克星顿枪声”。它如同第一声春雷一般,掀起了北美人民反抗英王统治的新高潮。

莱克星顿战役胜利的消息极大地激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爱国热情,各地民兵队伍前来支援波士顿人民。几天之内,汇集在波士顿的民兵就达 2 万多人。他们把英军紧紧地包围在波士顿地区。

1775 年 5 月 10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开幕了。为了把人民组织起来,有效地进行战争,会议成了最高革命政权机关。它下令招募志愿军, 发行纸币,向国外购买军火,并把汇集于波士顿附近的各地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5 年 7 月 3 日,华盛顿在波士顿附近的剑桥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仔细分析了形势,认为从战略上考虑,为防止英国利用加拿大这个辽阔的基地向他们反攻,而决计先占领加拿大。1775 年,联邦的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加拿大,到年底,已掌握了整个圣劳伦斯河流域,并且封锁住了英军驻魁北克的部队,只有通向海上的路线未打通。1776 年冬,由于满载援军的英国舰队到达,殖民地联军不得不撤退。

1776 年 5 月,新任英军统帅威·郝威放弃了波士顿,而退驻哈利法克斯。这样英军在北美最大的一个据点波士顿落入了殖民地联军手中了。但英军也拟订了攻打纽约及费城的计划,以切断殖民地联军南北联络线。同时,英国政府还从德国一些小邦雇佣了 2 万余名士兵并购买了许多大炮来镇压北美殖民地的独立革命。

双方针锋相对,势不两立。1776 年 4 月 12 日,北卡罗来纳州议会通过决议,授权出席“大陆会议”的代表,要他们与各殖民地一起联合宣布独立。其它各殖民地也做出了相应的表示。7 月 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杰弗逊、富兰克林等五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7 月 4 日,从此成为美国的国庆日。

退驻哈利法克斯的郝威在得到英国海军的大量援助之后,发动了新的攻

势。但可惜他在指挥上犯了一个错误。倘若英政府使其精锐集结于纽约,把

3.5 万名正规军全部投入战场,则新英格兰之归属尚不可知。郝威把 3.5 万人分为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溯哈得孙河而上;另一路由柏格恩率领, 自加拿大向阿尔巴尼方向推进。

华盛顿率兵在费城迎战郝威,连遭挫败,而退出费城,到伏基谷中过冬。1777 年 6 月,柏格恩率领军队 8000 人从加拿大出发,沿哈得孙河谷南

下,企图会合据守在纽约的英军,以钳形攻势切断新英格兰诸州与其他州联系。可是他一离开基地,踏上美国土地,便陷入了人民的包围之中。新英格兰的人们切断公路,破坏桥梁,使英军寸步难行。柏格恩不仅到处挨打,而且无法取得军用物资补充。无奈,只好退回纽约州北部的要塞萨拉托加。各地民兵与联军乘胜追击,把龟缩在萨拉托加的英军团团围住。10 月 17 日, 柏格恩弹尽粮绝,带领残余部队 5600 人投降。

1777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显示了北美人民的力量,提高了北美人民胜利的信心,从而也扭转了战局。所以,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夺走殖民地的法国,一直有心夺回其殖民地。在美

国当初求援时,只是对战争无把握而举棋不定。萨拉托加大捷之后,法国立刻决定参加战争。1778 年 2 月,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签订军事同盟协定,规定:法国以海、陆军和金钱援助美国取得独立;而美国则在商务关系上给法国以“最惠国待遇”,并帮助它防守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1779 年 6 月,西班牙为收复其被英国夺去的直布罗陀、佛罗里达等殖民地,也参加到法美方面对英作战,这样,北美独立战争得到法国、西班牙的援助。北美人民更加斗志昂扬,决心彻底打败英国统治者。

除了北美大陆上的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战斗外,在大西洋上,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的海军也展开激战。由于英国依仗了海军优势,而在海上横行霸道, 任意阻拦、搜查、炮击中立国商船,而导致 1780 年俄国、普鲁士、丹麦等国组织“武装中立同盟”,以实力保护中立国航运,冲破了英国对美国的海上封锁,对美国大为有利。1780 年 12 月,荷兰以其商业利益受到英国损害而参加美国、法国和西班牙一面对英作战。

这样,英国陷入了四面楚歌之悲境。英军的失败已指日可待了。

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英国决定放弃扩大战争的想法,把所有的军队集结在纽约,然后用海军力量来消灭殖民地军。于是,1778 年 6 月赫威放弃了费城,回到纽约。不久,克灵顿替换赫威成为英军统帅。尽管,英国政府进行战场调整,但是形势的发展更对英国不利。

1778 年 6 月,法国舰队开到美国的海面上,两年后,法国 6000 人的军队到达北美大陆。这样,北美反英力量进一步增强。

英军在北方不能取胜,于是转向南方进攻,企图先占领最弱的佐治亚州, 再以破竹之势北上,并希望得到保皇派的帮助。1778 年,英军攻占佐治亚州的重要港口萨凡纳,并由此而楔入内陆。

1779 年,英军倾巢出动,攻占了佐治亚州的内地和南卡罗纳州大部分地区,并向北方挺进,企图乘势恢复大英帝国昔日的统治。

“大陆会议”匆匆忙忙地派了一支大陆军抵御北上英军,结果在堪登战役被打得大败。幸好,美国南方各地人民奋起反抗,组成游击队,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来对付敌人。在 1780 年 10 月发生的王山战役中,美国南方民兵游击队歼灭了英军一支主力部队。美军马上利用这一可乘之机,转入反攻。

在美国大陆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英军在南方无立足之地,于是退守弗吉尼亚州海湾的约克顿,等待着英国海军的援助。

到此时,形势已起了根本性变化,英军由优势转为劣势,而美军则由劣势转为优势了。

英军统帅康华利退到约克镇后,不久就被美国大陆军所包围。法国海军也封锁英军海上退路,切断了英军的海上供应线。在约克镇的英军现在已陷入绝境。

康华利见大势已去,1781 年 10 月 19 日率领 8000 名部下出城送剑至华盛顿处请降。这意味着,独立战争基本结束了。

1782 年 2 月,英国诺斯勋爵内阁垮台,接着由一个和平内阁取而代之。

随之而来的便是和平谈判会议的召开。同年 10 月,双方在巴黎签订临时和平

条款。1783 年 9 月 3 日正式签署和平条约后才生效。英国政府承认北美 13 个州的独立,并将密西西比河以东大片土地割让给美国这个新诞生的国家。这样,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美国独立战争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它为美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这场独立战争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后争取独立的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鼓舞了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发展。可以说,美国这场独立战争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