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游记

游晋祠记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康熙年间以布衣应博学鸿词考试,为翰林院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擅长诗词古文。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词宗姜夔、张炎,风格清丽,为浙派词人的领袖。其文风格高迈,澄淡雅洁。有《经义考》、《曝书亭集》等。

【原文】

晋祠①者,唐叔虞之祠也,在太原县西南八里。其早汾东王,曰兴安王者,历代之封号也。祠南向,其西崇山蔽亏。山下有圣母庙,东向。水从堂下出,经祠前。又西南有泉曰难老②,合流分注于沟浍之下,溉田千顷,《山海经》所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是也。水下流,会于汾③,地卑于祠数丈,《诗》言“彼汾沮洳”是也。圣母庙不知所自始,土人遇岁旱,有祷辄应,故庙特巍奕④,而唐叔祠反若居其偏者。隋将王威、高君雅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是也。庙南有台骀祠,子产所云汾神是也。祠之东有唐太宗晋祠之铭。又东五十步,有宋太平兴国碑环祠古木数本,皆千年物,郦道元谓“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是也。自智伯决此水以灌晋阳,而宋太祖、太宗卒用其法定北汉,盖汾水势与太原平,而晋水高出汾水之上,决汾之水不足以拔城,惟合二水,而后城可灌也。

岁在丙午,二月,予游天龙之山,道经祠下,息焉。逍遥石桥之上,草香泉冽,灌木森沉,鯈鱼群游,鸣鸟不已,故乡山水之胜,若或睹之⑤,盖予之为客久矣。自云中历太原七百里而遥,黄沙从风,眼眯不辨川谷,桑乾、滹沱,乱水如沸汤,无浮桥、舟揖可渡。马行深淖,左右不相顾。雁门勾注,坡陀厄隘。向之所谓山水之胜者,适足以增其忧愁怫郁、悲愤无聊之思已焉。既至祠下,乃始欣然乐其乐⑥也。

由唐叔迄今三千年,而台骀者,金天氏之裔,历岁更远。盖山川清淑之境⑦,匪直游人过而乐之,虽神灵窟宅,亦冯依焉而不去,岂非理有固然者欤!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

【注释】

①晋祠: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簏、晋水发源处。

②难老:难老泉,晋水源流主泉,在圣母殿右侧,以泉水不因旱涝而增减得名。

③汾:汾河,在山西省中部,源于宁武县,南流入黄河。

④巍奕:高大。

⑤若或睹之:好像(又)看到了似的。

⑥乐其乐:谓快意于晋祠山水的乐趣。前“乐”为动词,觉得快乐:后“乐”为名词,谓乐趣。

⑦清淑之境:清澄美好的境地。

【赏析】

晋祠古迹荟萃,山水佳丽,为晋中旅游第一胜地。千百年以来,游人不断,赞美之作不可胜数,而本文则以其特有的学识,成为记叙晋祠游赏的佳作。

文章不以丽词佳句见长,又少作者的游览踪影,却本着“为之记,不独志来游之岁月,且以为后之游者告也”的目的,将广博深厚的地理人文知识或引成说,或叙史实,或加以考证,向读者缓缓托出,引人遐想,启人思考。文章又善用反衬手法。写晋祠而触及乡关之思,由塞上风沙袭人再及游晋之乐,剪裁巧妙省净,布局重点突出。全文篇幅虽短。而内涵丰富,粗看似枯燥乏味,细读却感受颇多,可见概貌,长知识,发游兴,得情趣短短一篇不足五百字的游记,却表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样的文章让我们不得不细细品读。

游赤壁记

【作者简介】

邵长蘅(1637~1704),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清代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诸生出身,以诗文著名。曾为江苏巡抚宋荦幕僚。喜游山水,康熙年间游京师,与诸名士相交,颇有名气。有《青门簏稿、旅稿、剩稿》等。

【原文】

自鸠兹①溯江,十日抵黄州②,泊舟。日方晡,有山岿然。询之舟人,曰是赤壁③也,则大喜,跃而登。从行者三人。寻岸可二百步,抵山麓。山之高可百步,土尽赤,巅童然若髠,石负土出者,皆累累而顽。蹑其尻则睥睨据之,子瞻片石,剥落颓垣藓壁间,可摩挲读。

按志,魏武与周瑜战地曰赤壁,在今嘉鱼④。在黄州者,曰赤鼻。《水经》曰:右得樊口,左径赤鼻,山南是也,盖名之从其色矣。自子瞻冒鼻为壁,而黄州之名特著。然余曩时读子瞻赋⑤,所云“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意必幽邃峭险,迥然耳目之表。今身历之,皆不逮所闻,岂文人之言,少实而多虚,虽子瞻不免邪?抑陵谷变迁,而江山不可复识邪?噫!天下穹壑崭崖,争奇于兹山者,何啻什百!而或限之遐陬荒徼,奥莽之所翳,豺狼狐狸之所嗥,数百年不一效灵于世。而兹山以子瞻故,樵夫牧竖,皆熟其名。山之遭固有幸有不幸邪!然则士卓荦负奇,往往不能自著名当世;而当世重名者,又往往过其实,悲夫!

【注释】

①鸠兹:古邑名,在今安徽省芜湖市东。

②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州市。

③赤壁:山名。此指黄冈赤壁。

④嘉鱼:县名,今属湖北省。据考,赤壁之战的地点在今湖北省蒲坼市境内。

⑤子瞻赋:指苏轼的《后赤壁赋》。

【赏析】

这篇游记是作者借以抒发其感时愤世之情而作。众所周知,黄州赤鼻山被人误传为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而苏轼当年借此填词作赋以抒怀,使它成为一处名胜,本文正是作者借此事而做的。文章开头写作者泊舟黄州,听人说这里就是赤壁,故大喜登岸想去一览胜景,而所见却大失所望。这些都是铺垫之笔。进而写由发现苏轼的石刻而考据史实,纠正地名之误。接着作者引述东坡赋里的描写,同眼前所见相比较,不免生出失落之感,由此而慨叹文人也不免虚构,江山之因岁月流逝而变得“不可复识”,进而想到天下有多少奇山异水因处在偏远蛮荒之地而长久不为人知,而此山却因苏轼之游而闻名于世,逐渐引出文章的主题。作者借题发挥,由山的不同遭遇发出议论,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有识之士怀才不遇,而身负重名者却不副其实的不合理社会现象。

通读全文主旨明确,文笔简练,承转自如,章法严谨,技巧娴熟。

游雁荡记

【作者简介】

方苞(1668~1749)字风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清代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进士。康熙五十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初判绞刑经多方营救才免死,二年后出狱,编入汉军旗下为奴。由于他素有文名,得在皇帝南书房当差,被任为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免除奴籍,升为内阁学士。乾隆间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清代著名古文家,宗奉程朱理学,论文提倡“义法”,是桐城派的创始人。他断承唐宗古文运动的“文道合一”的主张。创作上,讲求以严密的结构形式表达传统经义及伦理。其文结构严谨语言洗炼,立意明晰。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原文】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①,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②、柳诸山,乃荒陬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则浙东西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名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③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痏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视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释】

①雁荡:山名,在今浙江省乐清市东北。

②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柳:柳州,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③皖桐:安徽桐城。浮山:一名符度山,在桐城县东面。

【赏析】

本文是一篇杂感式的游记文章。作者的主旨在于借题发挥,通过述说自己游雁荡山的感想,来阐发守身涉世之学和成己成物之道。从写作技巧上看,本文虽然不富于格物致知的理趣,却也具有明显的特色。文章开头说明雁荡的“山容壁色”,前所未见,却没有对山容壁色涂一番具体描绘,而是将笔锋一转,用“兹山不可记也”一句引发出一番议论。以他处名山横遭“疮瘠”,显示雁荡山的内在神韵与太古容色,令人“万感绝”而“百虑冥”,不露痕迹地宣扬了“万物皆备于我”、“无人欲即是天理”的理学观点。最后水到渠成,归纳游雁荡而得出的结论,点明文章主旨。

全文结构简洁,言之有序;说理清楚,比喻贴切;语言朴素,笔法老练,较好地体现了桐城派的文章风格和作者重视“义法”的文学主张。

游三游洞记

【作者简介】

刘大櫆(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清代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县)人。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姚鼎合称“桐城三祖”。青年时能文,但在科举仕途上很不得意,多次参加考试只得了一个副贡生。六十岁以后才得了个黟县(今属安徽省)教谕之职,不久就退职,晚年住在桐城县的枞阳镇(今枞阳县),生活清苦。他提倡古文,是桐城派的重要作家,他重视文章的艺术风格,提出“神气”说的论文标准,讲究音节、字句。其山水小品风格清新俊秀。有《海峰诗文集》。

【原文】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①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②,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③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④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⑤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⑥,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⑦之室焉。中室如堂⑧,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⑩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其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释】

①舆:车或桥。

②汤汤:水流的声音。

③仄:狭窄。

④缒:用绳索将人或物由上往下送。

⑤伛:弯腰。俯:低头。

⑥穹起:高起成拱形。穹,隆起的样子。

⑦楹:这里指房屋一间。

⑧堂:正屋。

⑨别馆:客馆。

⑩扣:敲打。

逄逢:象声词。

泠然:指水声之清。

薪采者:打柴的人。

陟登,上。

亲炙:亲自领略。

【赏析】

三游洞坐落在湖北的宜昌。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以及白居易之弟白行简三人会于夷陵,同游此洞,三游洞因此而得名。文章由去三游洞时路中的经历写起,记叙了游三游洞的所见所闻,突出了三游洞的幽静,追忆当年白居易、元稹、白行简以及欧阳修、黄庭坚来此的情况,并对三游洞由位置之偏僻而不为世人所领略其优美风光而大发感慨,从中表现出作者“试辄不遇”的苦闷心境。本文虽是一篇游记,但手法却与通常以写景为主的游记不同,它既生动地记叙了游历三游洞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相当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感慨。全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情景交融,议论精警;描写生动细致,写景状物亦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托物言志,以景抒情,这是本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游桂林诸山记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溧阳、江宁(皆属今江苏省)等地知县。年四十即辞官,筑园林于江宁小仓山,号随园,以诗自娱。论诗主张抒写个人性情,倡“性灵说”,对儒家“诗教”表示不满,影响颇大。诗作善白描,清新灵巧,明白晓畅,晚年喜游山水,为文清新畅达,所作书信颇具特色。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

【原文】

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①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巅,一城烟火如绘。北下至风洞②,望七星岩③如七穹龟团伏地上。

次日,过普陀,到栖霞寺。山万仞壁立,旁有洞,道人秉火导入。初尚明,已而沉黑空窅渺,以石为天,以沙为地,以深壑为池,以悬崖为幔,以石脚插地为柱,以横石牵挂为栋梁。未入时,土人先以八十余色目列单见示,如狮、驼、龙、象、鱼纲、僧磬之属,虽附会,亦颇有因。至东方亮,则洞尽可出矣。计行二里许。俾昼作夜,倘持火者不继,或堵洞口,则游者如三良殉穆公之葬,永窞中,非再开辟,不见白日。吁!其危哉!所云亮处者,望东首,正白,开门趋往,扪之,竟是绝壁。方知日光从西罅穿入,反映壁上作亮,非门也。世有自谓明于理,行乎义,而终身面墙者,率类是矣。

次日,往南薰亭,堤柳阴翳,山淡远萦绕,改险为平,别为一格。

又次日,游木龙洞。洞甚狭,无火不能入,垂石乳如莲房半烂,又似郁肉漏脯,离离可摘,疑人有心腹肾肠,山亦如之。再至刘仙岩,登阁望斗鸡山,两翅展奋,但欠啼耳。腰有洞,空透如一轮明月。

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多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奇。余从东粤④来,过阳朔,所见山,业已应接不暇。单者,复者,丰者,杀者,揖让者,角斗者,绵延者,斩绝者,虽奇鸧九首,獾疏一角,不足喻其多且怪也。得毋西粤所产人物,亦皆孤峭自喜,独成一家者乎?

记岁丙辰,余在金中丞署中,偶一出游,其时年少不省山水之乐。今隔五十年而重来,一丘一壑,动生感慨,矧诸山之可喜、可愕哉!虑其忘,故咏以诗;虑未详,故又足以记。

【注释】

①桂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诸山:指广西东北部北起兴安、南至阳朔一带的山峰,都是平地拔起,奇峰罗列,大多在桂林市附近。

②风洞:在垒绿山后,洞深风大,故名。

③七星岩:又名栖霞洞、碧虚岩,在普陀山西侧山腰。此处指七星山,七座山峰排列如北斗星座,故名。

④东粤: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赏析】

这篇游记是作者近七十高龄再次游览桂林所作。由此,我们可以肯定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并不在于记游写景,而是想借此来抒发人生感慨,抒写喜愕之情。

作者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独秀峰的风采,然后写游七星岩洞,又因洞中奇景转笔尖刻地讽刺庸俗之士自诩明理行义而实是愚昧无知。接着写木龙洞的乳石,又一反常情,偏用一令人倒胃口的物象作比,是为可愕;随即又突出斗鸡山那似雄鸡展翅的山形,是为可喜。最后总述桂林诸山,突出它们孤峭挺拔、多穴多窍的特点,用了剑穿虫啮、无朋丧偶、妖鸟怪兽等一系列比喻,转而由山及人,揣测两粤人物的特点。其可喜可愕之情也得以充分表现。

综上所述,作者借桂林的山、峰、岩、洞、石等等极富特色的景物,抒发时喜时愕、亦喜亦愕的感情,从而表现出自己不随流俗、孤峭自喜、独成一家的人格特点。文中那种乖张怪戾的主观感受,挖苦讽刺的尖刻笔调,怪异奇特的比喻夸张,再加上优雅简洁的语言风格,都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抒写性情的文学主张。

游珍珠泉记

【作者简介】

王昶(1725~1806),清著名学者、文学家。字德甫,号述庵、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曾从征缅甸等地,官至刑部右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词,善古文,通经学考证,好金石之学,时称“通儒”。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辑有《金石萃编》、《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等。著有《春融堂文集》。

【原文】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①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②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然未有若珍珠泉③之奇。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④,累累然⑤。《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⑥。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注释】

①剡:削尖。

②闰:此处是大概、由于的意思。

③珍珠泉:在今山东济南市泉城路北。

④瑟瑟然:形容泉珠出水面发出的细碎的声音。

⑤累累然:形容泉水涌出时水珠重叠的样子。

⑥信:确实。

【赏析】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其中又以珍珠泉尤负盛名,本文即是以珍珠泉为主题而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小品。此篇游记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构思突破一般陈式。此类观泉小品大都先写泉水由来,转叙观赏情景,最后以交代同游者作结。此篇则一反常规,将本该放在篇首“是日,雨新霁”的天气情况及“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的总体情况放在文章的最后。且自然流传,不露痕迹。其二,写景能抓住景观特征,着意渲染,虽字数不多却出神入化:“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不用华词丽语,只用几个排比句即将泉水的诸多形态、变化,声色俱全地展示出来,有玩味不尽的韵味。全文着墨虽少,但结构完整而脉络分明,笔致婉曲而富有层次,语言简炼而准确生动,确是一篇精短有趣的山水名胜小品佳作。

登泰山记

【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因名室为惜抱轩,又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学识渊博,桃李众多,为桐城派主要作家。工古文,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以阳刚、阴柔区别文风,提倡“神理气味”,贬薄“格律声色”。喜游历,好考察,多纪游吟胜之作,清新俊逸,晓畅简洁,很好地体现了“桐城派”风格。他的文章清真雅正,严谨朴素,其山水游记以清逸动人著称。他编写的《古文类纂》曾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广为流传。著有《惜抱轩全集》。

【原文】

泰山①之阳,汶水②西流,其阴③,济水④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⑤也。最高日观峰⑥,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⑦,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⑧,与知府朱孝纯子颖⑨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⑩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扑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气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①泰山:古称“岱宗”,又称“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为五岳之首。阳:山的南面。

②汶水:即大汶水。发源于山东原山,向南流经泰安城东。

③阴:山的北面。

④济水:发源于河南王屋山,东流经山东济南,经小清河入海。

⑤古长城: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

⑥日观峰:在泰山山顶,为观日出之胜地。

⑦齐河:山东县名。长清:山东县名。

⑧丁未:指二十八日。

⑨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山东历城人,曾为泰安知府。

⑩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作者。环水:指护城河。

徂徕:山名。在泰安东南。

戊申:十二月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樗蒱:古代的一种赌具,类似骰子。

岱祠:岱庙。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

碧霞元君:女神名,相传为东岳大帝之女。

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赏析】

泰山,王岳之首,也是历来文人骚客喜爱之地。本文就是一篇关于泰山的游记散文。本文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看作是古代游记散文中的名篇。它记述了作者于隆冬除夕登游泰山的经过。文章首先以其章法严谨见长。开头简要介绍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势,是全文的总起;然后展开正文。主体部分先用几句话交待游山的时间和人物,紧接着就以游踪为序,进行描叙。其次,本文写景也极有特色。作者既抓住泰山景观自身的特点,又抓住隆冬雪天的时令特点,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写盘山道路迷雾冰滑,衬出登山的艰险;写极顶远望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背景,托出秀美壮观的远景画面。尤其是除夕观日出一段的描写,把特定条件下的日出奇观描写得变化多姿,彩色缤纷;同时写出红日雪光互相映照的山色山形,也极具匠心。结尾概括了泰山各景的“三多”、“三少”、“三无”,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也起到增强文章结构严紧的效果。全文叙述紧扣“登”字,写景围绕“雪”字,取景精而不蔓,叙事简而不序,考证要而不繁,寓情含而不露,造语雅而无饰。全文无一处闲笔,无一字紧赘。细细体味,本文较好地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的文学主张,语言简练精粹,形象生动鲜明,既是桐城派的佳作,也是古代游记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游庐山后记

【作者简介】

恽敬(1757~1817),清散文家。字子居,号简堂,阳湖(今江苏常州市)人。乾隆举人。历官富阳等知县,擢南昌同知,后署吴城同知。他崇尚名节,为官清廉。少喜骈文,后致力于古文,以振兴文学自任,与张惠言同为“阳湖派”创始人。擅长论说文,山水小品亦不乏清峻之作。有《大云山房文稿》等。

【原文】

自白鹿洞西至栗里,皆在庐山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四月庚申,以事赴德化。壬戌侵晨,沿麓行。小食东林寺①之三笑堂。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寺,测香谷泉。出太平宫,漱宝石池②。甲子渡江,览湓口形势。乙丑返,宿报国寺。大雨,溪谷皆溢焉。

丙寅偕沙门无垢,篮舆③曲折行涧中,即锦涧也。度石桥,为锦绣谷,名殊不佳;得红兰数本,宜改为红兰谷。忽白云如野马,傍腋驰去:视前后人,在绡纨中。云过,道旁草木罗罗然④,而涧声清越相和答。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经“庐山高”石坊,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满,峰尽没。闻云中歌声,华婉动心,近在隔涧,不知为谁者。云散,则见一石皆有一云缭之。忽峰顶有云飞下数百丈,如有人乘之行,散为千百,渐消至无一缕,盖须臾之间已如是。径天池口,至天池寺。寺有石池,水不竭。东出为聚仙亭、文殊岩。岩上俯视,石峰苍碧,自下矗立,云拥之,忽拥起至岩上,尽天地为绡纨色,五尺之外,无他物可见。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返天池口,东至佛手岩,行沉云⑤中,大风自后推排,云气吹为雨,洒衣袂。蹊坐升仙台,拊御碑亭,云益重。至半云亭,日乃融融然耳。无垢辞去,遂独过铁塔寺而归。

天池之云,又含鄱岭、神林浦之所未见。他日当赢⑥数月粮居之,观其春秋朝夕之异,至山中之所未至,亦得次第观览,以言纪焉⑦,或有发前人所未言者,未可知也。

【注释】

①东林寺:在庐山北麓,庐山著名寺庙之一,我国佛教净士宗(莲宗)发源地,为东晋高僧慧远主持建造。寺前虎溪自南向西回流,上有石拱桥。三笑堂:在东林寺正殿神远殿侧。

②漱宝石池:在宝石池玩弄池水。

③篮舆:竹轿。这里用作动词。

④罗罗然:清新、疏淡的样子。

⑤沉云:颜色浓深的云。

⑥赢:背,担。

⑦纪:同“记”。

【赏析】

本文虽名为《游庐山后记》,但重点放在写庐山云景。因是在行进中随着游程立足点的转移而写的,细腻描绘出云海变幻莫测的多种形态和色彩。入锦绣谷后,先用两个比喻写白云奔驰的壮观,又用“道旁草木罗罗然”一笔,描绘出云过之后的清朗景色。“庐山高”石坊的云景,是通过山势和歌声,突出其云海飘忽游去和聚合分散的气势的。而岩上俯视所见云景,重点则在写其“尽天地为绡纨”的银白颜色。最后写归途所见,以风、气、雨、日来烘托不同高度上飘忽不定的云景。作者在描绘云海出现、形成及隐没的过程中,又时时插入对山景和歌声的描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得所塑境界更加优美奇幻。

全文文字清新,风格俊逸,笔法灵活,读来如身临庐山云海其境。在以这介绍山水名胜为主要目的的游记中堪称佳作。

游小盘谷记

【作者简介】

梅曾亮(1786~1856年),字伯言,清代江苏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官户部郎中。后因其弟生病,请求退职,回乡后在扬州书院主持讲学。他早年喜作骈文,后专力为古文,师事姚鼐,与管同齐名,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亦能诗,为时人所重。有《柏枧山房文集、诗集》。

【原文】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①而止。余尝求小盘谷②,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惟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旁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③。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口折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④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⑤,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庭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注释】

①卢龙山:即今南京市内的狮子山,西临长江。南京旧城墙,西北至卢龙山而止。

②小盘谷:作者寻求的诱游胜地,在卢龙山中。

③陂陀:倾斜不平之貌。

④井灶:一种在地上挖坑成井状的锅灶;龈腭:牙床。

⑤团瓢:圆形茅草庵。

【赏析】

这是一篇构思立意别出心裁的游记小品。小盘谷是卢龙山上的一处不为人知,不知其名的景点,文章记述了作者一行上山寻幽探胜的经过,立意和着笔都以一个“求”字为眼目,在表现手法上却巧妙地采用疑笔。作者一行探访,历览了遮天蔽日的大竹林,归云堂一带的村野,桂树掩映的大山谷,高低起伏的卢龙山,却始终没有明确写出小盘谷的所在,仅在文末揣测说“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给人一种求之而未得、似无却实有的总体感受。在叙述游踪时,作者也处处巧布疑阵:曲径歧路探之不可穷,只闻犬吠声却卒不见人,空谷回响无声却似有声,明末遗老的茅舍实有而又虚见,营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氛围。这种疑似之笔,最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令人觉得作者着意探寻的小盘谷,处处都是,处处又不是;也许文中所描绘的所有景致,都属于小盘谷胜境。这样一来,使得本文富于一种朦胧含蓄的韵致,产生一种隔雾观花的艺术效果。作者描绘景物,文辞省净却生动传神,尤其是大谷空响、卢龙山势和月下竹影几处,仅以寥寥数语信手勾勒,就幽趣自成。其语言雅致,造境清峻,颇得柳宗元山水游记之神韵。

君山月夜舟记

【作者简介】

吴敏树(1805~1873),字本深,号南屏,清代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人。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曾任浏阳县训导,不久辞归。擅长古文,其文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标榜,文笔严谨洗练。有《柈湖文集》、《柈湖诗录》等。

【原文】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①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乃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②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石奇,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③前也。

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④、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注释】

①君山:一名湘山、洞庭山,在今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到这里游憩,故名君山。

②郡城:指岳阳城,清岳州治所古为巴陵郡治所。

③响山:在君山上,又叫鸣山,据说人走在上面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④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妃湘君。洞庭君:即洞庭之神洞庭龙王。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洞庭湖的游记,作者选择的族行方式非常独特。作者月夜围绕君山泠舟,以游船的行进为空间线索,以月亮的移动为时间线索,描绘了月夜洞庭秀美的湖光山色,融入游人浓厚的游兴,点缀有关的神话传说,创设了一个幽深寥廓、神秘恍惚的意境。文中写景,景物有疏有密,笔法有粗有细,但都能抓住特色;如描写了泛舟所见的点点渔火、危崖古樟、岳州灯光、湖面水波、水上云气、山坳人家等等,尤其是关于渔火和云气的描写,更是错落有政,维妙维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由景生情,作者对情的升华也是谈今道古,于不经意中又拓开了空间和时间,把君山与赤壁、洞庭与太湖、今人与古人、现实与仙境,巧妙自然地溶在一起,虚虚实实,把月夜洞庭渲染得更加幽远而神秘。文章有一显落的艺术特色,就是文中无一处直接抒发感慨,无一字涉及社会人生,但细细品味游人怀念苏轼的一段叙述,作者显然是有意将君山之游同东坡赤壁之游相类比,时间和景物既然相近,感情与心境的相通自是不言而喻了。

游襄城山水记

【作者简介】

周准(生卒年不详),字钦莱,号迂村,清代江苏长州(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喜游览山水。曾与沈德潜编辑《清诗别裁》。善写诗,亦能文。有《迂村诗钞》、《迂村文钞》等。

【原文】

至樊城①之次日,余独游汉上。见隔岸襄山苍翠,心异之,遂泛乎江流,达乎堤下,迂回以历乎城西。

郡旧号繁华,然历代用武,地当冲要,兵火之余,风景寥落。距郭西里许,有水横出山下,曰檀溪。相传昭烈②为追骑所困,至溪,乘的卢③马一跃而过。今水不盈尺,不能容小舟。陵谷变迁,固宜然耳。逾溪行,石径委折。攒峦回合之中,有寺适当其缺。前皆灌莽丛伏,涧流细注于溪石间,幽邃凄清,殊异耳目恒境。临溪有山,曰九宫。升崖极眺,心共江远,荆帆乍回,隐见鸟外。沿溪而南,直达汉皋。道旁有碑孤立,曰唐工部郎杜甫故里。自是前行为岘④山,山麓有羊太傅庙。自是又沿岘潭,南折至习家池。池据岘山之曲,最为襄州胜地。池方广不盈丈,清鉴毫发,旁有观曰凤泉,有亭曰触咏。四隅岩岫缭绕,石林之气,云鹤之影,交汇潭上。

时日已暮,仍取故道而返。少顷,泛乎中流。遥看鹿门⑤残照,隐隐沉于江岸,与丹霞岚翠相掩映,未尝不叹此境,可望不可即也。

【注释】

①樊城:今湖北省樊县,与襄城隔汉水相望。

②昭烈: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的谥号。

③的卢:马名,是刘备的坐骑。

④岘山:一名岘首山,在襄阳县南,东临汉水。

⑤鹿门:山名,在襄阳县块东南三十里。

【赏析】

这篇游记短小而精美。认真阅读本文,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下,游赏了襄城城外的山水美景;又用一种素描淡写的手法,勾勒出一幅襄城山水写意画。檀溪一带山掩古寺,涧流石间;九宫极目见江帆片片,飞鸟翱翔;习家池园林池水清澈,深潭倒影;鹿门山夕阳残照,霞光雾气。幽远深邃、清新明丽的景物气象全都历历在目。而作者则深深陶醉其中,观石间细流则倍觉幽邃凄清,望江上远帆而心驰神往,赏鹿山夕照则感可望不可及,情景交融,极富于意境美。在文章的前半部,作者叙说襄城地处要冲,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乱使这里风景寥落,目的是用以反衬这边风景独好。作者回想当年刘备跃马过溪,引出陵谷变迁、人世沧桑之感,其用意并不在于吊古伤今,却恰到好处地反衬出他恬静幽远、旷达开朗的情怀。

全文结构错落有致,层次清晰,行文优雅,文风爽利,于叙述中见作者语言文学功力,是一篇值得细细品体的作品。

登华山记

【作者简介】

乔光烈(生卒年不详),字敬亭,清代上海(今上海市)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宝鸡(今陕西省宝鸡市)知县。任上,他兴水利、劝农桑,人称乔公桑。累官至湖南巡抚。后以事落职。不久起用为甘肃布政使。服官三十年,洁己奉公。著有《最乐堂集》。

【原文】

岳有五,而太华①之神秀,冠于嵩、衡、岱宗②。《山海经》谓其削成四方,高五千仞。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称名山之宗。岳东、西、南凡三峰。其南峰为莲花,视两峰愈甚。然自下望之,三峰隐合,常如一峰。隆隆正起,若古章甫冠状。必登其岭,则分明对出。类菡萏葩敷瓣拆,故谓之岳莲矣。

前世入华山者,多以为神仙之游。自韩退之投书与家人诀,传者争畏其险,或裹足不敢往。客有至者,徘徊其下,仰望而已。顾余观元明时,王履道以下及袁中郎、李之椿十数公亦常径游,亦各有记。读之,喜其奥于境而奇于观也,意恒轩轩动,特未暇一至焉。

乾隆十一年,守官同州,以事来华阴③,抵岳祠。祠起汉世,规模壮巨宏丽,称神明之宫。怪柏森立,多数百岁。有最巨而中空者,谓植自唐开元中云。自祠南行近十里许,有观曰云台,宫曰大素,皆道士所居。宫南又几半里,得郝氏园。园竹数万竿,交翠蒙密,不见日影。坐琅玕中,宜弈宜饮,宜布簟卧,而尤宜于暑。盘薄久之,不知外事之若忘也。自园至华山谷口,有玉泉院。传云:宋处士陈抟旧所居。抟既仙去,其徒以抟嗜睡为之像。若偃卧者,藏院中以奉焉。院有怪石数片,形如蟠龙。清流绕其侧。古木虬枝,婆娑偃蹇。院中人曰:此无忧树也。会日且暮,遂止宿院中。因问道士,登山若何为是?言崎岖佶屈,上下奇险,及见闻诸景状。

明日,蚤起,从道士食讫,即引三四人出院行。凡五里人第一关。又四里至希夷峡。陡崖百尺,人穿石洞中行。既出峡,西折四十余步,为第二关。大石中分,状如关门,类斧劈者。又三里,至桫罗坪。坪势稍夷旷。由第一关至坪,多幽壑曲涧,而张超之谷、车箱之潭、种药之坪、壶公之台④,在山麓者,皆左右绕焉。逾坪而上,为十八盘。以山最陡,必旋盘十有八折,乃得升,故以名之盘。既尽为青柯坪,地坦以舒,草木鲜茂。中列祠字。有馆曰青柯。计距玉泉,已二十里矣。登岳者至此,甫及其半,必坐息少休,然自第一关来,虽崎嵚塞侧,尚可僦土人之健且习于险者,以篮舆舁至坪所。过此则千尺髤。一峰直上,中陷如,步不得施。《水经注》谓之天井者也。非易装短衣,仰挽铁縆,趾蹋绝壁,如猿猱攀援,度终不可能上。以故游者,惮其艰,至青柯坪,往往辄止。余既度髤,仰见天光,如从井中出,为之汗涊力疲。勉而前,历百尺峡,峡险如髤。东北行二里,过二仙桥,见铁杙横贯壁中。上架木板,为飞梁,下瞰无底。度者面崖攀锁,屏息瞑视,践板以过。板不盈尺,蹑之振振然,益危惴。念昔时凿悬度,施穷人力,疑鬼神所为。自桥益进,为老君犁沟,为阎王碥、苍龙岭。岭两山中断,溪深不测。有石若桥者,南北相属,通往来径。凡长二丈许,形椭以削,类天台石梁,望者心悸。然必度此,乃得至岳上。余既登太顶,谒显灵宫,观玉女井、仰天池,即《图经》所为太乙池者,水才一泓,冬夏不盈耗。顾瞻仙掌,指拇朗列,如抵如擎。俯视瀑布,从百尺峡下垂,玉虹沉沉,倒银汉而挂天绅矣。远望河渭⑤,细仅萦线。其南连山奔峭,如海涛起没无际,莫知纪极。寻朝元洞,洞口风谡谡出吹,寒懔毛发,不可入乃止。初,道士为余言:岳多岩户硐室,仙灵秘迹在焉,其景杳幽殊异,非数日留,不可遍穷。余牵于事,视日已中昃,遂取道还。循峡缘髤复下,至青柯坪上,顾其旁,有所谓回心者,不自知向之勇于往而忘其蘋眙也。比甚暮,仍还止院中。剪灯取酒,兴益清旷,不复思睡。风泉竹树,吹万之声;烟晖日景,变眩之色;岭蹊曲径,窈窕之趣;洞姿石态,诡諔之观,蹬危梯,涩缒曳之险;凡升降上下之得于岳者,悉集乎前;若目犹载之,意犹领之也。遂濡墨缀笔,而记登岳。

【注释】

①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十里,又名太华山,我国五岳之一,古称西岳。

②嵩:即中岳嵩山。衡:即南岳衡山。岱宗:即东岳泰山。

③华阴:县名,今陕西省华阴市。

④壶公之台:壶公石室在华山西北孤峰上,可容十余人。

⑤河渭:黄河、渭水。

【赏析】

本文描述的是作者游览华山的行迹,向我们生动的介绍了作者腿中的华山,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了华山之胜,更有种如临其境之感。

作者立意在于一个“险”字,行文也就以探险为线索。起首一段,总述华山的高度、山势和山形,开门见山,突出了华山“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的特点。接着,作者又借韩愈投书诀别的传闻,说明不少游人争畏其险,而自己则因其险而好奇。这样,就为下文作了铺垫。以下按照登山的路线记游。先写在山麓所见,虽不见其险,但在行文笔致上,却明显是反衬之笔,故而又借道士之口点出登山之路上下奇险,造成悬念。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写第二天登山极顶的过程。作者顺着游踪先写至青柯坪一路夷旷坦舒的地势,这些不见其险的叙写,又为下面写历险极顶蓄足了气势。作者精于剪裁,详写了千尺髤和二仙桥,而略写百尺峡和石梁。文中具体地展现出那里奇险的地势山形,介绍了游人历险的种种情状,令人读来为之心动。接着,作者又细致地描绘了山顶所见的雄伟壮观的景象,暗示出历奇险才得览奇观这样一个道理。最后,作者又细写了自己下山以后清旷的心境和满足的感受,对两天来的历险奇遇作了一个生动的总结。

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作者是用一种简治的、冷峻的笔调、说明的方式来记述登山探险的经过,极少具体描写自己行动如何艰难、内心如何惊惧,似乎一切都是顺乎自然,不足介意的。这正好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精神。后记《中国文学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文学历史的大型百科丛书,它将中华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加以综合整理,直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文学百科》编委会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