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游记

游天平山记

【作者简介】

柳开(946~999),原名肩愈,字绍元,后改名开,字仲途。宋代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太祖开宝六年(973)进士,历任州、军长官,殿中侍御史。他不满五代、宋初的浮弱文风,并以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是宋代最早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有《河东集》。

【原文】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人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①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②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观俯览,遂忘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③,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④,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予留观。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注释】

①天平山:在今河南省林县西,是林虑山的一部分。

②魏人:魏地的人。作者家乡大名在汉唐时属魏郡、魏州。

③寻:古时八尺为一寻。

④晡:即申时,相当下午三点到五点。

【赏析】

作者主要采用叙述的方式,详细记述了作者天平山五日游,以出游的日程和路线为序,用简洁明畅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天平山的各处景点以及各自的名称。先是记述几天的“实游”,按照自己的游踪,把天平山的泉、石、岩、洞、潭、涧、溪、谷、台、滩、亭、桥、寺、庙一一点到,而且无一不具其名。而后以明教禅院为视点,写出了环望四周所见的各处山峰和峰中挺立的石壁,并详述了同僧人关于峰名的对话,饶有趣味。文章首尾两段,分别说明游山和作记的缘起。开头写作者不相信惟深对天平山胜景的夸赞而约他同游;末尾写自己居此数年却不闻此山绝境而愧对惟深,前呼后应,对全文整体效果起到极好的烘托作用。

岳阳楼记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宇希文,宋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仁宗庆历三年(1043)拜为参知政事,着手革除弊政,提出十多项政治改革主张,却受到权贵的攻击和排斥。死后谥号“文定”。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词以风格明健豪放著称,且词境开阔,文章长于议论,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范文正公集》。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③,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④,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⑤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⑥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⑦,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⑧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⑨,吾谁与归!

【注释】

①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谪,降职;守:做州郡的长官。巴陵郡:宋时称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②汤汤:水势盛大的样子。

③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点细密的样子。

④樯倾楫摧:船上桅杆倾倒,船桨折断。

⑤国:指京城。

⑥景:日光。

⑦集:栖止。

⑧庙堂:宗庙和明堂,古代帝王举行祭祀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⑨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指古仁人。

【赏析】

这篇文章的过人之处在于它的立意。范仲淹从登楼的所见所感,生发出个人应该超越眼前的穷通荣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开阔气象。这种心忧天下的胸襟,比起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疑有着更高的境界。

文章的布局独具匠心,其中以两个骈俪的段落,描写登楼所见的阴晴景象与所感的忧喜之情,将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并自然地引出最后的议论,点明主旨。这篇文章充分发挥了骈俪语言善于铺叙、描写的特色,寓情于景,语言锤炼。全文融叙事写景和抒情言志为一体,内容深刻,感染力强,语言整散相同,流畅优美,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醉翁亭记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仁宗天圣年间(1030)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因赞助并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两次被贬斥。提倡古文,反对“西昆体”,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文、诗、词均有卓越成就。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其《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六一词》等。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①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②,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④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⑤,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①醉翁亭:在今安徽省滁县西南琅琊山的两峰之间。是智仙和尚所造,欧阳修被贬谪到滁州后,自号“醉翁”,他经常在订中宴请宾客,于是用自己的号为之命名。

②涂:通“途”。

③伛偻提携:这里指老人和小孩。

④颓乎:形容醉倒的样子。

⑤阴翳:荫蔽。

【赏析】

本文是作者被贬至滁州时所作,在这篇文章里,欧阳修描绘了自己与众宾客的游赏之乐,也隐然流露了内心深处的一丝落寞,传达了他身处贬谪,欣于太平,与民同乐,然而又不能尽去失意寂寞之情的复杂心境。正是这种情感内涵的丰富,使文章于舒缓之中富于波折和回味。

全文构思巧妙,笔法别致。文章全篇用了21个“也”字,使语言富于变化而且便于吟诵,有抑扬顿挫、一唱三叹之美。通篇使用说明句,这是对文体特点的巧妙化用,对文章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极为独特的影响。作者将醉翁亭的风光景物,乃至自己与众宾客游赏欢宴的体会,都变成了对象化的客体,以禽鸟之乐反衬游人之乐,又以从宾客之乐反衬出自我之乐,既照应了前文,又点明了主旨。在叙述介绍之中,隐然呈现作者与眼前景物人事既亲合又疏离的感情,将一份和乐与落寞交织的情感酣畅写出,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自号沧浪翁。宋代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等职。因参加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遭到权贵们的诬陷而被免职,隐于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后又被起用为湖州长史,不久去世。他以诗著称,与梅尧臣并称为“苏梅”,也擅长古文。有《苏学士集》。

【原文】

于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①。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②,崭然特起,霞云采翠,浮动于沧波之中。予时据阑竦首,精爽下堕,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自尔平居,罍然思于一到,惑于险说,卒未果行,则常若有物膳塞于胸中。

是岁十月,遂招徐、陈二君,浮轻舟,出横金口,观其洪川荡潏,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水程泝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逾日乃至。入林屋洞,陟毛公坛,宿包山精舍③。又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

即岸,步自松间。出数里,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象设严焕。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梁大同四年始建佛寺,至隋大业六年遂废不存。唐光化中,有浮屠志勤者,历游四方,至此,爱而不能去,复于旧址结庐诵经。后因而屋之,至数十百楹。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其院。勤老且死,其徒嗣之,迄今七世不绝。国朝④大中祥符初,有诏又易今名。

予观震泽⑤受三江,吞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以树桑栀甘柚为常产。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间于岩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

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数僧宴坐,寂嘿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其视舒舒,其行于于,岂上世之遗民者邪!予生平病閟郁塞,至此喝然破散无复余矣。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飞出于八荒之外,吁其快哉!

后三年,其徒惠源,造予乞文,识其居之废兴。欣其见请,揽笔直述,且叙昔游之胜焉耳。

【注释】

①吴门:即苏州。

②洞庭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中,有东西两山,此指西洞庭山。

③包山精舍:即包山寺。

④国朝:指宋朝。

⑤震泽:太湖的别称。

【赏析】

这是一篇寄寓身世之感的游记文章。文章追忆三年前出游的情景,描叙的中心应是水月禅院,但是作者首先把笔墨拓开,写了广阔壮观的太湖作为大背景,再写崭然特起的洞庭山作为远景,又以上摩苍烟的缥缈峰为中景,最后才推出寺院的近景。作者在政治上遭遇不幸以后,厌恶世俗官场,渴望超尘脱世,因而于写景叙事中,不时流露出自己心中的不平和郁闷。文章的后部着意写佛徒清旷的心性、出世的生活、坐禅的情状,乃至他们的目光举止。这一切使他胸中的郁塞得到排解,恍如脱骨换胎,羽化登仙,感到了极大的快意。全文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格调豪爽明快,笔墨酣畅淋漓。

游信州五山小岩记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宋代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世称南丰先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初任太平州司法参军,后奉召编校史馆书籍。此后曾任越州、福州、明州知州。神宗时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诗人,又是散文家,尤以文章著称,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含蓄,笔力纵横驰骋,语言简洁明晰。存有《元丰类稿》。

【原文】

去县治所东南二十五里,有山秀特卓诡,介然出于群峰之表。下有浮图,幽邃冲静,栋宇朴约,无綵饰刻镂,而与俗绝远。游其间,真若排阊阖,登阆风①,追伯侨、羡门②而与之驰骋,翩翩然有超忽荒、籋烟外之意。景枯二年,家尊受诏为是邑宰,仆侍偕来。至未周岁,居甚无事,思有以远览为尘外之乐者,得是小岩焉。

其状略曰:距寺西南隅四十步有奇,逾小桥西北至于岩下,隆然而有门,初若隘局不可通者;入其中,辟而益广。其道盘屈崄嶬,而无光明,隆超俯降,登陟艰难甚。乃命仆人秉烛,破其晻翳昧默,群而入焉。其石之异,有重碧耸翠,崛然本于下而起者;有势依理合,峨然覆于空而存者;有鳞叠羽缀,委其旁而列者;有壁峭刃攒,缭其隅而倚者。森然巍然,瓌玮奇怪,与珉瑊甚远。探其穴,犬牙交峙;视其形,若圭璧联植。致若瞻浮云,枝偃叶丽,错置旁列乎空旷;骇若窥武库,然见戈甲,藂委并拥乎王府。

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而听之者,心平气舒,讦乎《韶濩》③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又行二十馀步,至于西北隅,有若架危构虚,成宫殿而宅浮屠之象者,上蔽下承,中旷然甚夷。其下有钟乳,围五六人,凝而欲滴者,若詹溜垂空合而外结;积而广者,若聚雪委平厓崇而未浅。腻如酥凝,分如瓜形,垂如盖张,色若海波,风聚而为沫。食之口甘吻津舌,异若蔗浆露蕊,殚乎美味。说者云:“可以安躬辅气,颐精休神,为不死之药。”自始通至于其深,飚发众窍,当之怆然体清,焱欠振忽怒,反炀为冷,幽虫伏蛇,往往鸣息其下。又行三十馀步,状益奇诡,而石上亻免压乃可前。人甚疲,而恐惧者益众。仆固求穷其终,而不我从,遂相与复还。噫嘻!使我遗泉石之胜,而不得远骋周视,良可惜也。

是日之会者:叔父易丰伯洪,伯氏聱成之、绛世昌,仲氏牟子进、宰元辅。其名皆以书于石矣。惧其远而翰墨剥缺也,复使仆实其事为记,以诒永久。乌呼,自古述山水者多矣!见其瓌美幽丽,而多诿之神明之为者,其言怪诞迂谲,非戴纟徙垂绅而游者所宜尚,予不敢知也,故于是独而无取。若夫觞豆之丰约,弦革之嘲轰,皆羁于流俗,而不有异,非书岩石之本,辄复略其辞焉。

是时,景祐三年仲夏五月戊子日也。

【注释】

①阆风: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之处。

②伯侨、羡门:古代传说中的两们仙人。

③《韶濩》:相传是尧舜时的乐曲。

【赏析】

本文是作者年轻时跟随亲人一道游览一个无名小岩洞后所写的游记,表现了他寻奇探幽的情趣和与众不同的山水审美意识。文章重心在于叙述游洞的经过,描写洞中的景观,洞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和钟乳石,在作者的眼中和笔下有道不尽的神奇和瑰丽。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生动的形容与新鲜的比喻,并且融入于视觉、听觉和味觉的感受之中,把洞中的泉石景观描写得怪异奇丽,且显得雍容典雅。

本文在叙述和描写中穿插进简短的议论,也恰到好处。听到泉水的声音就联想到尧舜时的乐曲而引发关于身外与心内的议论,表达了青年时期的作者不同一般的志趣与情操。

游褒禅山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两度为相,实行变法。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工诗、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注重反映社会矛盾,文峭拔奇崛,诗遒劲清新,词则风格高峻。旅游作品写于罢相、隐居后,以短小的律诗和绝句为多,刻画有力,意境清新,风格俊逸平畅。有《王临川集》等。

【原文】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河百余步,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④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⑤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子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⑥。既其出,则或咎⑦其欲出者,而子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⑧,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⑨,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⑩!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注释】

①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

②仆道:倒在路上。仆,倒伏。

③漫灭模糊不清。

④记游:在游览处题字留念。

⑤怠:懒惰;此指懒得再前进。

⑥明:照明。

⑦咎:归罪,责怪。

⑧夷以近:平坦而且近。

⑨随以止:盲从他人而停止前进。

⑩何可胜道也哉:哪里说得尽呢?

【赏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游文章。作者的立意在于借记游来阐发做学问、成事业的道理,所以于游所写较为简略平淡,而于游所思所悟却写得极为精细深沉。由游洞所见“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悟出人欲要有所得,必须有志、尽力,并借助外物而决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由所见路边仆碑因“其文漫灭”,加之古书多散失,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甚多,悟出研究学问者应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决不可轻信盲从,以讹传讹。

本文前半部分记游处处为后面说理设伏张本,后半部分说理则句句联系前面的记游,前后呼应语言简练精确;记事简洁明快,说理准确生动;句式多变,虚字运用自如,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魄力。文章既代表了王安石散文的风格,又可见宋文长于议论的特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雁荡山记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仁宗嘉祜间进士。神宗时提举司天监,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因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受排挤和打击。后来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过着隐居著述生活。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博学能文,精通天文、历算、方志、典志、地理、音乐、医药,首创浑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创造新历,为后世所采用。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

【原文】

温州雁荡山①,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②诺矩罗居震旦③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氵蒙氵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④、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注释】

①雁荡山:在今浙江省东南部,是著名的游览区。

②阿罗汉:古印度语中“圣人”的音译。

③震旦:东方日出之间。

④成皋: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内。

【赏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有关地理知识的文章,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从广义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文章的前半部着笔于说明雁荡山得名的由来,并以“天下奇秀”总括该山的风景特色,巧妙地点出其主要景点,介绍同它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自然景观特点。后半部分则着笔于对雁荡山实地考察所见的自然景观和经过研究得出其生成原因的结论。而作者的考察和研究所得,又都是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信服而又不觉枯燥。然后,作者又以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特征来推论自己的结论,表现出他较强的理性思考特点。文末说明雁荡山自古以来长期不曾被人发现的原因,正在于它那特殊的地形地貌,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印证了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描述生动准确,语言简明流畅,读后不仅能增长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能获得自然美的享受。

登莲花峰记

【作者简介】

王得臣(1036~1115?),字彦辅,自号凤亭子,宋代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嘉祜四年(1059)进士,曾任岳州巴陵令、秘书丞,后任唐州、邠州知州等,官至司农少卿。所著《麈史》,对当时的制度和一些古迹的考究,较为精到。

【原文】

嘉祐癸巳之岁,吕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于北华之野狐泉店。到时日晚,势尚早,逆旅喧哄。吕巧臣乃与予同登南坡兰若,访僧日义海,气貌甚清,谈吐亦雅,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因话三峰①事。海曰:

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风格峻整,麻衣芒履,荷笠而来投宿者。问其所至?姓氏谁何?答曰:“元冲,姓王。来自天雄,性甘隐遯,好奇为心,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②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

海师谓之曰:“兹山峭拔若削,自非驭风凭云,亦无有去理。”

元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升,但虑无其志耳。仆亦之华阳川,中有路,志其幽寻焉。”

海观其辞气壮厉,亦然之。元冲曰:“某明日且去。其日当留山址。计其五千仞为一句之程,亦足矣。既上,当煠火为信。至时,可乘桃林南野望。”

翌日,元冲发笈取一药缶,并火金怀之而去,义海书于屋壁。

期一日,至桃林宿。明日平晓,岳色晴明,无纤翳。伫立数息间,有白烟一道,歘起莲花峰顶。海秘之不言,复归。

二旬而元冲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华阳川中,寻微迳,萦纡至莲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虽险峻,犹可垂足以迹,困则伏于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华三分之一,则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纵横,仅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时遇石发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周览已,乃取火金敲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于地者,拉其枝干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将取数叶,又思灵境不可渎,只采取落叶数片,及铁舟寸许怀之。一宿乃下,下之危峻复倍于登陟时。”

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③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于是,元冲以莲叶、铁赠义海。

明日,复负笈而去,莫知所终。则尚子寻五岳,亦斯人之徒欤。

【注释】

①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峰,即南面的落雁峰、东面的朝阳峰和西面的莲花峰。

②莲花峰:华山主峰之一。

③三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指人天两界之外的仙境。

【赏析】

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散文。文中所记述的并不是作者自己登上莲花峰的经过,而是出自他人之口,一个动人的真实故事,把主人公的气质风度、言谈举止,尤其是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行动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令人感到真实可信。在表现手法上,本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叙事写景,抒情言志。人物语言简洁而生动,不仅把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莲花峰的险峻和峰顶的奇观,读来娓娓动听,令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综览全文,作者似是在客观地复述一个故事,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自己对主人公的凌云壮志由衷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前赤壁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仁宗嘉祐年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既反对王安石变法,又不满旧派作法,故多次被贬,其间还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直至徽宗即位才被从琼州(今海南岛)召还,次年死在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学识渊博,是北宋中期以后的文坛领袖,诗、词、文均属大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负有盛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雄放,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长于行、楷;绘画善画石、竹、枯木等。苏轼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笔力纵横,挥洒自如,语言清新俊美。有《东坡全集》等。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②,凌③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④。渺渺兮予怀⑤,望美人⑥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⑦,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⑧,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⑨,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鱼段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⑩。”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①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每月十六日。

②一苇:比喻小船。苇,苇叶。如:往。

③凌:越过。

④流光:水波上流动的月光。

⑤渺渺兮予怀:即“予怀兮渺渺”。渺渺:无穷深远的样子。

⑥美人:指所倾慕向往的人。

⑦愀然:忧悉凄怆的样子。

⑧缪:通“缭”,盘绕。

⑨酾酒:滤酒。这里是“洒”的意思。在江面上洒酒,表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凭吊。

⑩遗响:箫的余音。悲风:秋天凄厉的风。

【赏析】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散文体赋。文中叙事井然,状景如画,抒情豪兴酣畅,议论理趣兼备。行文清新流畅,舒卷自如,纵横恣肆,体现出苏文横溢的才情。

该赋以记事写景切入,接以怀古抒情,但又用说理记事收结,情致洒脱,笔调悠然,千古称绝。以写景而言,江天风月,箫音袅袅,使人有临境入画之感;就抒情来说,古代英雄与主客落拓同样涉小,面对无边的长江和长久的明月只能乐极而悲,哀不自胜;由说理观之,则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豁然开朗,虽为自我宽释,亦不失荣辱不惊、得失能适的明智和达观。全篇景、情、理融汇贯通,意境优美,情致潇洒,理趣洞明,“学庄骚之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绝伦之识,不能为也”,堪称一篇妙绝千古的山水旅游赋。

石钟山记

【作者简介】

略。

【作者简介】

《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②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③,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空石空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④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鞈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鞈⑤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⑥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⑦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汉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彭蠡:湖名,即今江西鄱阳湖。

②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县,有两山,一在城西,滨临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

③清越:清亮高场。

④噌吰:拟声词,形容钟声。

⑤窾坎镗鞈:形容钟鼓撞出的声音。

⑥殆:大体上。

⑦考:通“拷”,敲出。

【赏析】

这是篇带考辩性的游记,目的是探究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此文首先展示了一种“征实”、“疑辨”的态度,苏轼之所以怀疑前人的说法,就是因为验之常理而不合,“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由此可见郦道元水石相搏之说的谬误;对李渤之说的怀疑,也是因循了类似的思路。这种怀疑呼应了下文对“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的批评。

文章最精彩的还是夜游石钟山一段,其所以引人入胜,乃在于一种探险气氛的勾画。作者对石钟山之环境本十分陌生,却偏偏选择夜晚泊舟前往,这就不是一般的科学考察,而显出探幽寻秘的意趣。山间凄厉的鸟鸣、状若猛鬼的大石,无一不烘托出探险的恐怖,而石钟山“大声发于水上”,则把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但作者要寻找的答案,正在这惊心动魄的时刻豁然展现。

全文首尾呼应,重点突出,笔法流畅,有叙述、有描摹、有议论、有人有景、有性有理、有声有形有色,运笔自如,游刃有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此文并非一篇科学论文,它的妙处不会因为结论正确与否而受影响。

游龙井记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省)人。进士出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等职。政治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屡遭贬谪。他早年就与苏轼交游,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其词轻婉秀丽,多写恋情和身世之感,是婉约派大家之一,亦能诗善文。有《淮海集》遗世。

【原文】

龙井①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氵制江②之北,凤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馀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氵制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一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崖江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蓄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之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托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辨才法师元静自天竺③谢讲事,退休于洲山之寿圣院④。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自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凤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氵制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土,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注释】

①龙井: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②氵制江:浙江,一名钱塘江。

③天竺:即天竺寺,在杭州灵陷山飞来峰。

④寿圣院:一称龙井寺,建于唐代。

【赏析】

本文虽题为《游龙井记》,但用笔的着力点既不在于记游,也不在于写景,而在于赞美龙井之德。首段说明龙井的旧名及其地理位置,引述有关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为下文的展开创设了各种条件。主体部分,一是分析泉的成因,二是渲染有龙居之,到末段才叙写龙井之游,层次异常清晰。在我们看来,上述分析和渲染,其不符合科学道理之处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的用心在于把龙井人格化,通过它来赞颂那种不为华靡的美色所诱,不为威武的胁迫所屈服,涵养自身,造福万物的美德。令人称谓的是,作者为衬托龙井之德而浓墨重彩地描绘出西湖风光的秀丽优美,钱塘江潮的雄伟壮现,可谓匠心独运。文章赞美龙井之德,前有大量的铺叙烘染、说明议论加以突出,后借辨才法师的一段话直接点明,笔致几经转折,曲径通幽而主旨显豁。文中所叙人们于龙井祈雨必应的传说和众僧环井诵经的场面,不仅从另一侧面烘托出龙井之德,而且渲染出龙井的神秘色彩,为文章增添了一番情趣。

整篇游记,内涵深邃,构思奇特,笔法巧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小品。

新城游北山记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进士,为太学正,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章惇执政,出知齐州,末几,因《神宗实录》失实,遭降贬。徽宗立,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未几,以党籍贬至地方。大观末,知达州。其人善文章,工诗词,而以散文成就最大,很为苏轼欣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晁无咎词》、《琴趣外篇》等。

【原文】

去新城①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②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③;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虫元。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④,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蘋⑤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⑥。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莫,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⑦,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⑧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注释】

①新城:宋时属两浙路,即后来的浙江新登县,今属桐庐县。

②石齿:像牙齿一样的碎石。

③沮洳:低湿的地方。伏见:时陷时现。

④介然:界画分明。

⑤蘋:同“愕”,惊讶直视的样子。

⑥门牖相值:门穿相对着。

⑦摩戛:相互撞出。

⑧离立:并立。

【赏析】

这篇游记描写了游新城北山一昼夜间的所见所闻。作者紧紧抓住山中景物幽深奇特的特点,反复描摹渲染,极见工力,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一篇别有情趣的游记。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大段描写了日间见到的山中景象。这一段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写骑行入山时见到的景物,先写沿途景物,然后围绕松树展开描写,写松下的流泉,松间的长藤和松树上啄木有声的鸟,层次分明,历历可见。后部分写步行时所见到的景物,突出描写山顶佛寺的幽僻和清虚以及山僧的怪诞。第二段描写夜宿山中的情景。竹竿相摩戛,梅棕如鬼魅,阴森可怖,难以入睡,天即明便都匆匆离去。最后一段是几句结语。归来后无法忘怀,因此写作这篇游记。

作者运用独到的写作技巧。写景状物,大量形象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真正做到了绘形绘影,绘声绘色,描摹之致;叙事记人,寥寥数语就能达到具体逼真,生动传神;抒发感情,借助于写景,叙事、记人而传达给读者,不露一丝痕迹。通过以上技巧作者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大大的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游东林山水记

【作者简介】

王质(1127~1189),字景文,号雪山,宋代兴国(今江西省兴国县)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太学正。孝宗时频换宰相,他上书竭力反对,被免除官职。后来一度充任抗金将领张浚、虞允文的幕僚。他博通经史,文思敏捷,写作很有文采。王质喜游览山水,所作诗文流畅爽快,颇有苏轼气派。著有《雪山集》、《林泉结契》等。

【原文】

绍兴二十八年①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闤阓②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③,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溟濛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④,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⑤,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⑥,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⑦;流萤班班,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筱然⑧使入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嘹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注释】

①绍兴二十八年:即公元1158年。

②欲夕:快要天墨的时候,傍晚。

③既竟:指走到尽头。

④叶叶:只只,形容船多。

⑤挽:拉,提。这里是指采。

⑥尽山足:走到山脚。

⑦细生鳞甲:指细密地泛起波纹。

⑧筱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赏析】

本文记述了畅游东林山水的经过。

文章主体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天徒步登山览胜,第二天泛舟观荷玩水,虽各有侧重,却又登山见水,泛舟山下,山水交织,贯穿全篇,以与标题紧紧相扣。而对山、水、树、花、星、月的具体描写更是形象各异,色彩纷呈,意趣盎然,展示了东林山整体的秀丽风光。至于作者闻口技与歌声“怅而惊”、“感而悲”的神情以及结尾处所点“积岁忧患”、“羁旅异乡”的感慨则赋予这本该欢欣的游记以更多的社会内容,隐含对南宋初衰颓时事的深切忧虑。作者对山水自然之美,不但具有很高的欣赏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文章善用铺陈,又结合比喻、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所描写的自然景物进行铺张渲染,把东林山水之美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文中又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而散句、对偶句又搭配得当,并适当用韵,使得文章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

百丈山记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仲晦,号晦庵、遯翁,别称紫阳,自号“云谷老人”,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省)。绍兴年间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等职。谥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从事教育50余年,广注经籍,对经学、史学、文学等都有贡献。他是宋代著名的理学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又是一个文学家,为文强调穷理致用。所写山水旅游诗文,清新流畅,又多富哲理性。一生著述甚丰,有《曝书亭集》、《朱文公文集》等。

【原文】

登百丈山①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②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③,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④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⑤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注释】

①百丈山,在福建建阳县东北。

②控:临。

③淙下:发出淙淙的水声流下来。

④卑庳:低矮。

⑤壁:筑壁。

【赏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在构思上,这篇游记很有特点,做到了笔墨集中,重点突出。

作者对百丈山优美的景物,诸如涧水、瀑布、远山、日光和云雾等等,描写得既细致又准确。作者在对百丈山各景点逐一进行描写的同时,对于特点尤为突出的更加集中展开细写,特别是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使这些景物仿佛有了灵性,读后难以忘怀。如对“西阁”的描写,水从西阁下流过,石峻水激相互搏击,最值得观赏。尤其是夜间,独卧阁上,潺潺的流水声,就在枕席之下,夜深人静,悲从中来……这感受是奇特的。再如写百丈山早晨的云海,无数山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如飘飞而来浮游而去,“或涌或没,顷刻万变”,真是将云海中的山峰写活了。

整篇文章首尾相应,一气呵成。作者运用朴实简约、鲜明生动的语言,把各种景物、景象描写得细致准确,生动逼真,引人入胜,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驾驭语言的功力。读这篇游记,能提高我们对山水景物的欣赏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金沙堆观月记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宋代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举进士第一。曾被秦桧诬陷入狱,后任建康留守、荆南湖北路安抚使等职,以显谟阁直学士退休。一生力主抗金。诗文效法苏轼,其词多表现忧国忧时的感情,风格豪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有《于湖居士文集》。

【原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①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②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③,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

①金沙堆:位于湖南省洞庭湖中,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②青草:青草湖,是洞庭湖的一部分。

③阆风:传说中昆仑山上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中昆仑山上用五色玉建筑的台。广寒:传说中的月宫。

【赏析】

写这篇游记时,作者被免去官职,从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正逢中秋之日泊舟于金沙堆,独自登上小岛赏月,留下了这篇精美的小品游记。

本文在写法上十分别致。作者首先用接近一半的文字,以近似议论的笔调,层层递进、正反相成,说明他金沙堆观月“四美”俱全的独特条件,表现了他不同凡俗的审美情趣和当时际遇下的孤独心境。文章后半部叙写观月的经过。先写中秋之夜晴空的明月,次写金沙堆空旷幽远的环境,再写孤舟停泊,独身而登,叙次井然而又同“四美”条件一一对应。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作者观赏到了洁白的月光与金黄的沙色相辉映的奇特景致,体验到了一种如临仙境的内心感受,文末又以“四美”具备作结,把前后两部分连结成一个艺术整体。作者运用流畅自然的语言来叙事写景,抒情表意,意到笔随,如行云流水。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前呼后应,尤其是文中所提“四美”更是让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雪窦游志

【作者简介】

邓牧(1247~1306),宋末元初思想家、散文家,世称文行先生。字牧心,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出身贫寒,淡薄名利。宋亡,入元不仕,往来于吴越之间,漫游东南名山,晚年隐居在余杭九锁山洞霄宫,经月不出,自号九锁山人、大涤隐人、三教外人。邓牧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士人,并幻想建立一个以上古时代为蓝图的没有压迫的乌托邦式的社会,写过许多抨击黑暗现实的文章,有《洞霄图志》、《洞霄诗集》、《伯牙琴》等。

【原文】

岁癸巳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①,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揖往还,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岩”,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鸣飞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②,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④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国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⑤,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可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覆泉,窦⑥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⑦,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⑧,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远者晴岚⑨上浮,若处于光艳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⑩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注释】

①雪窦:山名,四明山支脉最高峰,在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西北。游胜最诸山:景致之美好超过群山。

②越信宿:过了两夜。

③白蛇:比喻流水。

④野人:乡下人,山里人。

⑤奥处:深处。

⑥窦:洞穴,这里指泉眼。

⑦羡衍:平坦延伸。

⑧山址环凑:群山环抱。

⑨晴岚:晴天山中的雾气。

⑩陵:同“凌”,上升。

【赏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数日内、水陆兼行、畅游雪窦山的经过。全文以刻画景物为主,描写生动,颇有情致。其中,山行一段最为精彩。先是以七座亭子为线索,写山中所见,万象纷呈,诸景毕现,却又层次分明。继写登高远眺所见,用笔不多,却眼界开阔,想像飞腾,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动人”美学境界的追求。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作者又点缀几件人事,不但丰富了记述的内容,而且烘托了与游兴颇为协调的淳朴风情,表现出极强的山水审美意识,耐人咀嚼。文章从闻胜而往写到游毕兴尽,起结自然,首尾一体,不管是动观还是静观,都描写得精美、细致。

全文语言简洁,文笔清新,格调高雅,富有诗情画意。末段交代几处未及游览的景观,既为此次游览作结,又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

月泉游记

【作者简介】

谢翱(1249~1295),宇皋羽,晚年自号日希秧发子。宋代福州长溪(今福建省霞浦县)人。南宋末年,曾在文天祥的抗元部队中任谘议参军。入元不仕,漫游东南各地,作诗文以明志,不少作品寄寓对宋室沦亡的悲痛,诗风沉郁。有《日希发集》。

【原文】

余少慕初平叱石事①,知婺有金华洞、瀑泉之胜,而未知有月泉②也。月泉在浦江县西北二里,故老云:其消长视月之盈亏。由朔至望,投梯其间,泉浸浸浮梯而上,动荡芹藻,若江湖之浮舟拥苔于岸,视旧痕不减毫发;由望至晦,置竹井傍,以常所落浅深为候,随月之大小画痕竹上,当其日之数,旦而测之,水之落痕与石约如竹之画。视甃间,滞萍藓枯青相半,殆类水退人家,日蒸气湿,墙壁故在,而浮槎游木卉,栖泊树石,隐隐可记。

余与友人陈君某至,适望后二日。陈君指萍与草,以为斯泉亏落之验。盖冲漠目关兆间,盈虚消息之理与山川呼吸往来之气,相值而不爽也如此。非必有神物主之,如杂书怪录所谓巨鱼吞吐云也。

泉傍旧为堂,祠朱、吕二先生。环阑楯甃上,环诗亭上,四顾烟云竹树复环泉若亭,不敢左。其东北之山曰仙岩③者,远望类芝草浮空而立,若皆有所待于斯泉而向焉者。予方谋日游其间,与月约盈亏、泉约消长,与山约无盈亏、消长,亘来今以老。

吾诗有述仙岩之遗迹。约余游岩之麓者,将龡《鹿鸣》之引以拟笙鹤,曰:子欲穷山中之胜,而惮以足赴目乎?余欣然从之,故书泉之本末,以纪兹游之始。

【注释】

①初平叱石事:传说中的古代仙人皇初平,号赤松子。相传他牧羊时走进金华洞得道成仙,其兄寻来,他对周围白石喝声“羊起!”石变成羊。或传金华洞附近的赤松山就是皇初平叱石的地方。

②月泉:据本文,月泉在“在浦江县西北二里”,浦江县今属浙江省。

③仙岩:山名,又名仙华山。

【赏析】

本文所记述的月泉,实为世上所罕见。文中开头简介月泉所在地点之后,立即点明它独有的奇异之处:“泉水消长视月之盈亏”。紧接着详细地说明了对月泉这种奇特自然现象所作的细致的观察和测试:上半月投梯以测泉水之逐日上涨,下半月置竹以测泉水的逐日下落。其结果是“视旧痕不减毫发”,从而证明了泉之消长视月之盈亏,不仅月月年年都是如此,而且其逐日升降的深浅度也有定数。这段说明性文字写得明确而又生动。接着作者就月泉奇迹推论宇宙间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道理,虽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却表现了他不相信神灵主宰一切的观点,使文章富于理趣。至此,作者才将笔锋转为记游写景,简笔勾勒出月泉四围的景致。然而又立即一转,由远眺仙岩山而萌生遐想,抒写自己与月、与泉、与山相约,“亘来今以老”的心愿,隐晦地表达出自己作为宋朝遗民信守旧志、终老不变的心志。全文描述景物,说明事理,寄寓感慨,表述心志,笔致几经转折,笔法几经变化,内涵深遂,语言古奥,体现出作者孤峭劲拔的行文风格。

济南行记

【作者简介】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中进士。曾任镇平等县县令、引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过了二十多年的遗老生活。他是北方鲜卑族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工诗、文,善词、曲,而以诗词创作成就最大,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有《遗山先生文集》等。

【原文】

予儿时从先陇城府君官掖县,尝过济南①,然但能忆其大城府而已。长大来,闻人谈此州风物之美,游观之富,每以不得一游为恨。

岁乙未秋七月,予来河朔②者三年矣。始以故人李君辅之之故,而得一至焉。因次第二十日间所游历,为行记一篇,传之好事者。

初至齐河,约杜仲梁俱东。并道诸山,南与太山③接,是日以阴晦不克见。至济南,辅之与同官权国器置酒历下亭故基。此亭在府宅之后,自周齐以来有之。旁近有亭,曰环波、鹊山、北渚、岚漪、水香、水西、凝波、狎鸥。台与桥同曰百花芙蓉,堂曰静化,轩曰名士。水西亭之下,湖曰大明,其源出于舜泉,其大占城府三之一,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渺然有吴见州渚之想。大概承平时,济南楼观天下莫与为比;丧乱二十年,惟有荆榛瓦砾而已。正如南都隆德故宫,颓圮百年,涧溪草树,有荒寒古淡之趣。虽高甍画栋,无复其旧;而天巧具在不待外饰而后奇也。

几北渚亭,所见西北孤峰五,曰匡山;齐河路出其下,世传李白尝读书于此曰粟山;曰药山,以阳起石得名;曰鹊山,山之民有云:每岁七、八月乌鹊群集其上,亦有一山皆曰鹊时,此山之所以得名欤!曰华不注,太白诗云:“昔岁游历下,登华不注峰。兹山何竣秀,青翠如芙蓉。”此真华峰写照诗也。大明湖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

华峰之东,有卧牛山。正东百五十里邹平之南,有长白山;范文正公学舍在焉,故又谓之黉堂。岭东十里有南北两妙山,两山之间有闵子骞墓,西南大佛头岭④下有寺。千佛山之西有函山,长二十里所,山有九十谷,太山之北麓也。太山去城百里而近,特为函山所碍,天晴登北渚,则隐隐见之。历山去城四、五里许。山有碑云:“其山修广,出材不匮。”今但兀然一丘耳。西南少断有蜡山,由南山而东,则连亘千里,与海山通矣。

爆流泉在城之西南。泉,泺水⑤源也。山水汇于渴马崖,洑而不流,近城出而为此泉。好事者曾以谷糠验之,信然。往时漫流,才没胫,故泉上涌高三尺许。今漫流为草木所壅,深及寻丈,故泉出水面才二、三寸而已。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槛泉,又立槛泉坊,取《诗》义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爆流字又作趵突,曾南丰云然。金线泉有纹若金线,夷犹池面。泉今为灵泉庵,道士高生妙琴事,人目为琴高,留予宿者再。进士解飞卿好贤乐善,款曲周密,从予游者凡十许日,说少日曾见所谓金线者。尚书安文国宝亦云:“以竹竿约水,使不流,尚或见之。”予与解裴回泉上者三四日,然竟不见也。杜康泉今湮没,土人能投其处。泉在舜祠西庑下,云:杜康曾以此泉酿酒。有取江中泠水与之较者,中泠每升重二十四铢,此泉减中泠一铢。以之瀹茗,不减陆羽所第诸水云。舜井二,有欧公诗,大字石刻。《甘露园纪·历下泉》⑥云:“夫济远矣,初出河东王屋曰沇水,注秦泽,潜行地中;复出共山,始曰济。故禹书曰:道沇水东之,逾温,逾坟城,入于河。溢于荥,洑于曹濮之间,乃出于陶丘北,会于汶,过历下泺水之北,遂东流。且济之为渎⑦,与江、淮、河等大而均尊。独济水所行道,障于太行,限于大河,终能独达于海,不然则无以谓之渎矣。江、淮、河行地上,水性之常者也;济或洑于地中,水性之变者也。”予爱其论水之变与常,有当于予心者,故并录之。珍珠泉今为张舍人园亭,二十年前,吾希颜兄尝有诗。至泉上,则知诗为工矣。凡济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为上,金线次之,珍珠又次之,若玉环、金虎、黑虎、柳絮、皇华、无忧、洗钵及水晶潭,非不佳,然亦不能与三泉侔矣。

此游至爆流者六、七,宿灵泉庵者三,泛大明湖者再。

遂东入水栅。栅之水名绣江,发源长白山下,周围三四十里,府参佐张子钧、张飞卿觞予绣江亭,漾舟荷花中十余里,乐府皆京国之旧。剧谈豪饮,抵暮乃罢。留五日而还。道出王舍人庄。道旁一石刻云:隋开皇丙午十二月铅珍墓志。珍巴郡武昌人,学通三家,优游田里,以寿卒。志文鄙陋,字以巴为已,盖周隋以来俗书传习之弊。其云葬山之西者,知西南小丘为炮山也。以岁计之,隋开皇六年丙午,至今甲午,碑石出圹中,盖十周天余一大衍⑧数也。道南有仁宗时侍从龙图张侍郎掞读书堂。读书堂三字东坡所书,并范纯粹律诗,俱有石刻。掞字叔文,自题:仕宦之后,每以王事至某家,则必会乡邻甥侄,尽醉极欢而罢,各以岁月为识。叔文有文誉,仕亦达,然以荣利之故,终身至其家三而已。名宦之役人如此,可为一叹也。

至济南,又留二日,泛大明,待杜子不至。明日,行齐河道中,小雨后,太山峰岭历历可数。两旁小山间见层出,云烟出没,顾揖不暇。恨无佳句为摹写之耳。

【注释】

①济南:府名,治所在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

②河朔:黄河以北地区的泛称。

③太山:即东岳泰山,在山东省泰安县。

④大佛头岭:一名佛慧山,在济南市东南。

⑤泺水:源出于趵突泉,向东流为小清河。

⑥《甘露园记》:当为书名,不详。

⑦渎:单独流入海的河流。

⑧十周天余一大衍数:六百四十九年。周天,可能是指花甲,六十年为一花甲。

【赏析】

本文作于金亡后的第二年,记述了作者长达二十天的济南之行。在写法上,它是把二十天游历的所见所闻综合起来,分门别类地加以叙述和说明。因此,本文的结构方式也就显而易见。作者在文章开头简要介绍了济南之行的时间、背景和动因之后,分成三个部分描写济南的名山、胜水、古迹文物。首先写山。文中详细介绍了济南众山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又借助民间传说、前人诗句以及历史遗迹来突出名山之所以有名,而极少对它们作正面的具体描写。其次写水。大明湖虽也著名,但作者只以数语带过,而将笔墨集中在描叙最富特色的泉上。济南有泉城之称,号称有七十二泉;作者却又突出了其中的趵突、杜康、金线三泉。同样,极少正面着笔于描绘泉的景色,而是抓住它们的另一种特色加以叙写,如趵突泉时出时伏的奇特泉流、全线泉中有金线的传说、杜康泉之水酿酒烹茶的佳美等,这样也就突出了名泉之所以有名。然后写古迹。其实,在写山、写泉时已经介绍许多济南有名的古迹;而文章后部又具体写了铅珍的墓志和张掞的读书堂,并由此而引发出一番评论和感慨。

作者学识渊博,边记游而边谈今论古,加深了济南名胜的历史感;关于水性的变与常一段引述和议论,也颇使人增长见识。作者在前面抒写历史兴废之感,在后头发出名宦役身之叹,实在是他当时内心的一种真实写照。文章不刻意构思,也不讲究藻饰,纵横捭阖而又朴实自然。

游龙山记

【作者简介】

麻革(生卒年不详),约元太宗末年(公元1239年前后)在世,字信云,虞乡(今属山西省永济县)人,随父迁居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金哀宗正大年间(1224~1231),与朋友杜仁杰、张澄一同隐居内乡(今河南省内乡县)山中,教授学生,日以作文为乐,人称之为贻溪先生。元朝立,他曾远走代北,滞留居延。有《贻溪集》。

【原文】

余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洛。因避地家焉。如女儿、乌权、白马①诸峰,固已厌登,饱经穷极幽深矣。革代以来,自雁门逾代岭之北,风壤陡异,多山而阻,色往往如死灰,凡草木亦无粹容。尝切慨叹南北之分,何限此一岭,地脉遽断,绝不相属如是耶?越既留滞居延,吾友浑源②刘京叔尝以诗来,盛称其乡泉石林麓之胜。浑源实居代北,余始而疑之。虽然,吾友著书立言蕲信于天下后世者,必非夸言之也。独恨未尝一游焉。

今年夏,因赴试武川,归,道浑水③,修谒于玉峰先生魏公。公野服萧然,见余于前轩,语未周浃,骤及是邦诸山:“若南山,若柏山,业已游矣。惟龙山为绝胜,姑缺,兹以须诸文士同之。子幸来,殊可喜。”乃选日为具,拉诸宾友,骑自治城西南行十余里,抵山下。山无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铿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揖,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禾农郁。风自木杪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渟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为迅流者。阴木荫其颠,幽草缭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即下马,披草踞石列坐。诸生瀹觞以进。酒数行,客有指其西大石曰:“此可识。”因命余。余乃援笔,书凡游者名氏及游之岁月而去。又行十许里,大抵一峰一盘,一溪一曲,山势益奇峭,树林益多,杉桧栝柏,而无他凡木也。溪花种种,金间玉错,芳香入鼻,幽远可爱;木萝松鬣,罥人衣袖。又萦纡行数里,得冈之高,遽陟而上,马力殆不能胜。行茂林下。又五里,两岭若歧,中得浮屠氏之居曰大云寺。有僧数辈来迎,延入,馆于寺之东轩。林峦树石,栉比楯立,皆在几席之下。

憩过午,谒主僧英公,相与步西岭,过文殊岩。岩前长杉数本挺立,有磴悬焉。下瞰无底之壑,危峰怪石,巑岏巧斗,试一临之,毛骨森竖。南望五台诸峰,若相联络无间断。西北而望,峰豁而川明,村墟井邑,隐若微茫,如弈局然。徜徉者久之。夤缘入西方丈,观故侯同知运使雷君诗石及京叔诸人留题。回,乃经北岭,登萱草坡,盖龙山绝顶也。岭势峻绝,无路可跻,步草而往,深弱且滑甚。攀条扪萝,疲极,乃得登。四望群木皆翠杉苍桧,凌云千尺,与山无穷,此龙山胜概之大全也。降,乃复坐文殊岩下,置酒小酌。

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翛然自万壑来。客皆悚视寂听,觉境愈清,思愈远。已而相与言曰:“世其有乐乎此者欤!”酒醺,谈辩蜂起,各主其家山为胜,如郭主太华,刘主兹,余主王官、五老,更嘲迭难不少屈。玉峰坐上坐,亦怡然一笑。《诗》所谓“善戏谑兮,不为虐兮”④者是也。至二鼓,乃归,卧东轩。

明旦复来,各有诗识于石。午,饭主僧丈室。已,乃循岭而东。径甚微,木甚茂密,仅可通马行。又五里,至玉泉寺。山势渐颇隘,树木渐稀阔,顾非龙山⑤比。寺西,峰曰望景台,险甚。主僧导客以登,历斁崟,坐盘石,其旁诸峰罗列,或偃或立,或将仆坠,或属而合,或离而分,贾奇献异,不一状。北望川口,最宽舒。金城原野,分画条列,历历可数。桑干一水,纡绕如玦,观览旷达,此玉泉胜处也。

从此归,路峻不可骑,皆步而下。重溪峻岭,愈出愈奇。抵暮,乃得平地,宿李氏山家。

卧念兹游之富,与夫昔所经见,而不能寐。若太华之雄尊,五老之巧秀,女儿之婉严,乌权、白马之端重,兹山固无之。至于奥密渊邃,树林荟蔚繁阜,不一览而得,则兹山亦其可少哉!人之情大抵得于此而遗于彼,用于所见而不用于所未见,此通患也。今中书令湛然公纪西域事,称金山之秀,李子微贻友书论和林之胜,有过于中州者。不知天壤之间,六合之内,复有几龙山也。因观山,于是乎有所得,徒以文思浅狭,且游之亟,无以尽发山水之秘。异时当同二三友,幅巾藜杖,于于而行,遇佳处辄留,更以笔札自随,随得随记,庶几兹山之仿佛云。

己亥岁七夕后三日,王官麻革记。

【注释】

①女儿: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乌权:山名。白马:白马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②浑源:县名,即今山西省浑源县。

③浑水:源于浑源县东北,流入桑干河。

④“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语出《诗经·卫风(湛奥》,意思是很善于打趣,却又不过分。

⑤龙山:在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南,又名封龙山。

【赏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龙山二日游,向读者展现了远离中原的塞外山水风光。文章按照游记写作的惯例,依出游者的游踪为线索来记叙描写,但在构思上独具特色。作者不是一般地把记游和写景结合在一起,而是以自己的情趣、游兴、感受以及情感的起伏变化,作为行文的内在线索,层层叙写,引导着读者步步进入胜境,饱览那里的景物风光。在开始记游之前,写了魏玉峰特意等待文士同游龙山之事。这些都不是虚置的笔墨,正是作者为写龙山之游所作的铺垫,也是为读者设下的层层悬念。写游山,起初是“未有奇”,不久就“始异之”,把读者渐渐带入奇境。再而,如见山木之状而神骇目眩,得清泉而饮酒题名,闻花香而觉幽远可爱,得高冈即快步而登,望深谷而毛骨悚然,览平川而徜徉良久,登绝顶而顿览龙山之大全,观月色、听松涛而觉境清思远,游玉泉寺而觉观览旷达等等,真是佳境迭现,情景相融,引人入胜。此次游山的情感高潮放在了对众游客饮酒谈辩场面的描写。文末的一段议论更是新颖别致,再次突显龙山之胜,层层抒写,照应开头,总括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