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诗坛王者

又一次漂泊在海上!呵,又一次!在我的身下,惊涛骇浪宛如一匹谙知自己骑手的骏马……——拜伦拜伦

第二次旅行

伟大的罗马帝国的罗马人,是从北欧的冰雪中向往着南方的阳光而南下的,他们是勇敢的人。

拜伦眷念南方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他从地中海旅行回来后,住在浓雾中的伦敦,拜伦在伦敦的家里说:“这么阴暗的冷天,不能写诗!我想再到阳光灿烂的地方去!”

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的灵魂又飞往南方去了。像蓝靛一样青碧的海水,岸边耸立的橄榄和柠檬树林,徐徐吹过的微风,像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的阳光。而夜晚更美丽得不得了,清爽的夜空繁星点点,明亮皎洁的月光与之遥相辉映。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南方。

清爽的湖畔的夏天,一到9月,就变成寒风阵阵的秋天了。到10月,阿尔卑斯山顶上积雪渐渐变得深厚,从山上吹下来的风已经带有浓浓的寒意。怕冷的拜伦便催着霍布豪斯说:“走吧!”

10月初,6匹马拖着拿破仑式马车,辘辘驶过了瑞士山路。两人之外只有一个忠实的仆人弗列查。讨厌的医生波里托里已经离开了。

海风及浮动的船,勾起拜伦无限的回忆。然而,他明白这次的旅行已和前次截然不同——他已改变了许多,而且也更成熟了。他虽明白自己的生命已达到某一阶段,但是,并没有预见到日后他将会有更成熟的作品出现。离开英国越远,他越感觉到无限的自由。

这是1816年4月。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一次是永远地离开了英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到积雪的辛普朗山间的时候,拜伦和霍布豪斯照例想用小刀在岩壁上刻下名字,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岩壁,无奈之下只好在纸片上写下各自名字,藏在路旁的石头下面,作为自己曾经来过这里的见证。

越过山顶,眺望远方,看到在脚下的北意大利平原和点缀在平原上的白墙屋舍,以及遍布在缓缓起伏的丘陵之上的葡萄田的时候,拜伦叫了起来:“意大利!我来了!”这喊声充满的兴奋和激动。多少年来的魂牵梦绕的想念,终于在这个时候实现了。

他们先来到了北意大利的首府米兰。这时候意大利受奥地利的统治,已经被分割成几个小国,臣服于外国的君主。他们呻吟在专制暴政重压之下,米兰人民过着被压迫和被奴役的日子。

拜伦的同情心,从进米兰城的那一天起就泛滥起来。他全力倾注于那些为民族解放运动战斗的爱国志士身上。这些为自由而战的勇士们,组织各种各样的秘密团体,进行推翻外国暴政统治的策划。

拜伦这个时候写的诗,常常是为民族独立和个人自由服务的慷慨激昂的进行曲。他来到意大利的米兰,对于米兰爱国志士来说,是从天而降的巨大福音。而现在亲身接触到民族解放运动的拜伦也从中深刻地了解到民族解放斗争的艰难和残酷性,也对尔后他的诗歌创作注进了一股生气勃勃的力量。

他之所以后来能够成为欧洲大陆民众解放运动的象征,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也正是由于他曾经来到革命爆发前的意大利,在这里接触到了在痛苦和穷困之中顽强斗争的爱国志士。

在米兰,拜伦会见了当过拿破仑秘书的德·别尔,听到了自己的偶像的那位大英雄拿破仑的许多奇闻逸事。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拿破仑手下名将涅元帅的故事。

拿破仑失败后,他以叛逆的罪名被枪杀于巴黎。他的妻子来到米兰,叫石工在墓碑上刻下一句话:“36年的光荣——一天的过失。”

在奥斯坦德上岸后,拜伦坐在拿破仑式的马车里,向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进发。法国政府把他当做“思想危险分子”,不准他入境,他便想从比利时溯莱茵河到瑞士去。

来到布鲁塞尔,他的马车偶然坏了,只好留在这里修理。托这点福,我们今天才有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三章第十七节以下关于滑铁卢的诗。因为他利用修理马车的时间去凭吊了滑铁卢战场。

他从本地的乡民买到哥萨克骑兵的马,骑着去寻访一年前的战迹。他所崇拜的伟大英雄就在这片空旷而平凡的原野上,枉然断送了半生的雄图壮志。想起来,事业功名都是梦,荣誉名声尽是空。

他想着打倒了一个独裁者而又出现了几个独裁者的欧洲政局现状。以暴易暴,古往今来的政治莫不如此。他掉转马头,高唱着土耳其的军歌回布鲁塞尔去了。

沿莱茵河向东,他看见周围到处都是拿破仑的遗迹。那些运河、桥梁、道路、纪念塔等都刻有NB字样,即拿破仑·波拿巴的缩写。他想起自己的名字诺艾尔·拜伦的缩写也是NB,便像孩子一样高兴起来。

看见莱茵河畔的古堡和田野里的葡萄藤,他作了一首短诗,摘下路旁的鲜花,寄给奥古丝塔。

他到日内瓦的时候,是1816年5月25日,走进旅馆,在旅客簿上签名的时候,年龄栏内,他写着“100岁”。

他在到达日内瓦的第二天,就去找一处能度过炎夏的别墅。8天后,当他和波利多力医生从船上走下来时,正好克莱尔和她母亲玛莉及诗人雪莱也在附近,于是文学史上的两大诗人,终于在日内瓦的湖上会面了。

拜伦向往欧洲南方的温暖,因此,他决定在日内瓦稍事停留后与霍布豪斯会合,再到他的目的地——威尼斯。不过,他的原订计划仍然是要在时机成熟时,到地中海的东岸去。

幸福在威尼斯等待着拜伦的到来。就算不是拜伦,无论是谁,到了威尼斯的人也没有感觉不幸福的。

拜伦到威尼斯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他的金钱。他希望能还清债务,他准备把在英国的房产纽斯台德委托韩生律师卖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费用能在国外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

这座城市热闹非凡的日子已经过去300年了。从12世纪至15世纪的300年间,它是东方各国和西欧各国进行贸易的中心。它作为握有地中海海权的大共和国而威震全欧,每年的财富输出输入达到5000万元的巨额,纯利达到2000万元。当时的盛世在经历过300多年之后依然在这座岛上城市中留有遗迹。

这里的美景在拜伦看来都是新鲜的,美妙的景色让拜伦目不暇接。378座桥,150条运河,装饰着圣马可广场四周的总统宫殿、市政厅、大教堂、商店等。街道各处还有像宫殿一样的富商宅邸。

这里是水上的城市,驶过运河的小船可以平添不少旅行的乐趣。这里温暖的气候以及用美妙的温柔的声音说话的意大利少女都让拜伦非常着迷。

而且,这里没有英国那种伪善和传统习性的压制,人们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欢乐。这里有8个大剧场夜夜欢歌,让人流连忘返。而且,他在这里不像在瑞士那样有许多英国人从对岸用望远镜来偷窥他的家。拜伦开始感觉到身心无限的自由。在他看来,这里的一切都是诗、是画、是美丽的乐章!

11月25日他写信给伦敦的墨瑞说:

威尼斯正使我得到我所预期的欢悦。而我是预期得很多的。我爱小船里的昏暗的阳光,爱运河的沉默。市内的荒墟也不讨厌。况且狂欢节快要来了。由于好奇心,我在学这个地方的方言。我感到完全的满足。现在我连“满足”也找到了。

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拜伦没有开始动笔,因为,他总是要等到遭受挫折或不幸时才有灵感,现在他却生活在十分舒适的环境中。

在这里,意大利人的爱情观令拜伦惊讶和不可思议,在威尼斯,每个女人至少有一位情人。那些只有一位情人的女性被认为是贞洁的。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在狂欢节上,他们会交换情人来获得快乐。

他们这种坦白而不虚伪的态度,比起拜伦的家乡人——英国人——的情感来,更让拜伦欣赏。因为英国女人大多数都不会承认自己有情人,有多个情人的女人会被人们认为是荡妇。

他的心情在这样的放松的环境中变得快乐起来,拜伦深陷在这种欢乐中不能自拔,长时间的纸醉金迷,让拜伦的身体受不了了。他病倒了,这时他才反思,自己这段时间过的日子有点太荒唐了。

他虽然一直提到来年春天要回英国的事,不过,他仍旧认为他留在英国的时间——尤其以最后一个月——最为痛苦。

那时尽管奥古丝塔一再要努力地撮合他们夫妇和好,但拜伦却向奥古丝塔表示:

我对她没有任何怨恨,然而,我却觉得受到严重的伤害。她是一个傻瓜,我只想对她作这样的评语。

拜伦一想到女儿被安娜贝拉带走,就更加对他的妻子不能谅解。

有一天,当他同霍布豪斯骑马到乡下去时,他们遇上了两位乡下女子,拜伦和其中一位已经结过婚的女子感情日增,但霍布豪斯却没有这种机会。

拜伦认识的这位女友叫玛格利特·康妮。她的丈夫是一个脾气暴躁的面包师,这位康妮女士热情而大胆,对拜伦和其他女人的关系一点都不嫉妒。而且,她很有自信,认为最后的胜利还是她的。

拜伦与霍布豪斯在意大利过得十分惬意。每日当河水涨高时,他们就坐着船在运河上缓缓划向远方,去享受微风和夕阳的情趣;有时也骑骑马。

春天的时候,拜伦的身体有所好转,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去了罗马换换空气,换换心情。在结束了和情人之间的关系之后,拜伦无所牵挂地去了罗马。他在瞻仰伟大的罗马建筑葬地圣克罗采寺院时写下这样的诗来歌颂它:

在圣克罗采寺院的神圣公墓,

偃卧着使它更加神圣的尸骨;

这些遗灰本身便是不朽的神物;

除却往昔的记忆,一切化为虚无。

他们是崇高的巨人所遗留的渣屑,

而那些巨人早已沉入混沌的冥府。

米开朗琪罗和阿尔菲爱里都睡在此处;

灿如星斗的伽利略,连同他的苦楚;

马基雅维利也在这儿返回他出生的泥土。

这四颗心灵,像四大元素一样,

具有不断从事创造的威力;

意大利呵!时光老人曾经委屈了你,

在你的黄袍上划出一万道裂隙。

但他过去不曾,今后也不会让其他地方

出现“从废墟里跃出天才”这样的奇迹;

你的废墟遗址仍然充满着神力,

这神力给它镀上金光,使它恢复生机;

你今天的卡诺瓦,和古代的大师们并肩而立!

他经过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婓拉拉时写下了《塔索的哀歌》一诗。在那里还悼念了意大利诗人阿里欧斯多。

在罗马,他依然像往常一样骑马游历。那个曾经称霸欧洲的罗马此时已经只剩下几根圆柱和基石,一片瓦砾之间还有几棵枯树在风中坚强地站立着。这番残败的景象让拜伦感慨万千,他伤感地悼念着这个曾经强盛一时的帝国。他诗兴大发,写下了悼念罗马的诗句:

从人类的全部历史得出一条教训:

一切都只是旧事的往复循环。

先是自由,然后是光荣,当光荣隐退,

便是财富、邪恶、腐败,而归于野蛮。

难舍难分的友情

拜伦到了日内瓦一看,在同一个旅馆内,意外地发现,当出国前几天曾共过一夜之梦的克莱尔在等着他。

她有两个同路的人,一个是她异母的妹妹玛丽,一个是玛丽的丈夫。这位年轻的丈夫叫做波西·比希·雪莱。克莱尔介绍他们认识了,这便是拜伦和雪莱交友的开始。

拜伦这时候28岁,雪莱比他小4岁。雪莱当然读过拜伦的作品。拜伦那时候也读了雪莱的杰作《麦布女王》,因而了解他的诗才。

顺便介绍一下雪莱。他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又一位伟大诗人,与拜伦堪称“诗坛双璧”。他们都外貌俊美、情感丰富,热爱自由,敢于反叛。他们都因个人生活遭受社会舆论攻击被迫流亡,都英年早逝。他们的本人与诗作同样具有浪漫色彩。

拜伦一见到雪莱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拜伦认为雪莱是非凡的天才。他的心里觉得雪莱是胜过自己的伟大诗人。雪莱那时候还没有成名,而拜伦的名声已经轰动全世界了。虚心而胸怀坦荡的雪莱,完全承认拜伦的天才。谦虚的他,对于自己的天才没有自觉,所以他从心底里敬重拜伦。

虽然他们刚见面时有些拘谨,可是两人一旦谈到文学方面的事时,陌生的感觉就消失了。两人畅谈甚欢,几乎忘记了时间。从此他们就结为莫逆之交。

雪莱在日内瓦郊外、莱蒙湖东岸租下农人的房子。拜伦随后在他们房子的上方租下了叫做狄沃达蒂山庄的美好住所。他从5月至10月都住在那里。

他们都热爱思想,赞成自己的政治观点。他们认为滑铁卢战役开始了仇恨反动的时代。

从这时候起,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光辉一页的两大诗人的友情开始了。然而他们却是那么的不同,就像是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一样。但是或许就是这样迥然的不同,才让他们真正地发自内心相互吸引。

拜伦的特征是像迪斯累里所评论的“可惊地富于常识”。他本质上是现实主义者。他有着客观地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所以他有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也有批评社会的力量和勇气。这是他作为讽刺诗人超过蒲柏,作为人生批判的诗人而独闯英国文坛的缘故。他也写过浪漫诗,他也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但这和他的正视现实并不矛盾。

他在浪漫的时候,也不会损坏事物的客观性。他有着非凡的实际活动能力,在风云际会的时候可以扮演一出伟大话剧的主角。

泰纳评论说:

事实上,他如果做海盗领袖或者做中世纪掳掠武士的酋长,会更加适当些。除了在意大利时期的两三篇诗以外,他的诗和行动,都像移植在近代社会中的古代北欧吟唱诗人。他在过于规律化的近代社会中,不能找到适合于他的位置。

雪莱最爱说神。他以无神论者自命,但是像他那么富有宗教情操的人是很少的。他努力想驳倒拜伦那种嘲世而怀疑的人生观。在他看来,宇宙就是“美”,“美”存在于伟大的和谐中。他认为用“美”和人类内心的“善”去同物质、同社会战斗,便是人生的真谛。

可是拜伦认为,这种单纯的孩子般的想法,不能成为改造人生的力量。在他看来,人类是恶的、丑的。他的心里相信有神,他只是愤恨着神造出这么坏的人,造出这么丑的社会。

雪莱认为女性是美和善的化身。拜伦却把女人当做令人厌恶的东西存在,他认为女人只不过是享乐的对象。雪莱倾慕女性,拜伦却轻视女性。

雪莱的内心全没有私欲、私利、杂念、肉感等。他被少女和少男所喜爱,孩子们常叫他作“空气的精灵”、“精灵大王”、“淘气鬼大王”等。他又以“水的天使”这个称号闻名。

雪莱总是以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理想的形式存在着。他彻底地从纯真和美的观点去看人生。在他看来,“人之初,性本善”。从现实生活看来,再没有像他那样“缺少常识”的人,同时,也很少有像他那么美、那么清纯的人。他真的就像不小心坠落凡间的天使一样让人怜爱。

然而他们倾谈着,不知道疲倦。艺术家的雪莱,虽然一时难以接受拜伦那些尖刻的意见,但是又不得不陶醉于他的文章所表现的美。

雪莱少年般的纯真感情刺激了拜伦,使他不由得诗意大发。他由于这位天才儿的刺激,觉得内心的创作情绪像清泉一样奔涌出来。因此,他在滞留莱蒙湖畔的不长的日子里写出了许多名篇。

他和雪菜共同买了一艘小乌篷船,去探访环湖的城池。对岸的洛桑不正是杰出的历史学家吉本编纂《罗马帝国哀亡史》的地方吗?他们结伴到吉本的故居去游览。

拜伦想象着吉本完成了23年的大业,写完最后一页的最后一行文字之后,走出庭园,仰望星空,注视湖水和那些有名的刺槐树的情景,便觉得心潮澎湃,摘下几片刺槐树的嫩叶小心地藏在怀里。

雪莱却觉得对吉本的尊敬已超过了比他更伟大的其他人,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他在想着日内瓦市内卢梭的坟墓。

他们又去看对岸蒙特勒附近的锡雍小岛——实际上是一块岩石。在岛上至今依然存在的古堡中,曾经囚禁过瑞士的爱国志士庞尼瓦。

拜伦看着这个阴惨的土牢,想起为民族自由而受苦一生的战士,不由得感慨万端。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像他那样,为民族解放运动贡献点什么。当然,他不希望他贡献的仅仅是慷慨激昂的诗篇,他还希望能真正地像拿破仑将军那样,征战沙场,为民族解放流血牺牲。

拜伦回到家里仍然思绪万千,他一夜间写成了著名的《锡雍的囚徒》:

我的头发已灰白,

但不是因为年迈,

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骤感忧惶。

一夜间变得白发斑斑,

我的肢体已佝偻但不是因为劳累,

漫无尽头的歇息耗尽了活力,

是地牢的囚居把它摧毁。

因为我一如其他的死囚犯,

注定与明天的天地绝缘。

身上戴镣铐,门上有铁栏。

仅仅是因为我父亲的信仰,

我就在这里受禁,渴望死亡。

我的父亲在烙刑之下死掉,

因为他不肯放弃自己的信条,

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

我们全家身陷囹圄。

我们全家七个人,现在只剩一个人。

六个年轻的,一个是老年。

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变心。

你磅礴的精神是永恒的幽灵!

自由呵,你在地牢里才最灿烂!

因为在那儿你居于人的心间——

那心呵,它只听命对你的爱情;

当你的信徒们被带上了枷锁,

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牺牲,

他们的祖国因此受人尊敬,

自由的声誉随着每阵风传播。

锡雍!你的监狱成了一隅圣地,

你阴郁的地面变成了神坛,

因为伯尼瓦尔在那里走来走去,

印下深痕,仿佛你冰冷的石板。

是生草的泥土!别涂去那足迹,

因为它在暴政下向上帝求援。

拜伦这首诗就是从一家革命者被迫害写起,把瑞士这位爱国志士家庭被迫害,妻离子散、父亡母逝的悲惨境地描写得非常生动;把他们在监牢里受尽折磨,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的场面写得非常逼真;写他们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依然坚持信仰、坚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心是那样决绝。

拜伦是发自内心地崇拜他们,拜伦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对他们表达了无限敬仰之情。或许拜伦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一种想法,也要在将来像他们一样为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贡献力量。这就是拜伦经多年的游历而真实有感而发的文章。

写完了这首诗之后,拜伦听雪莱说:“您应该读一些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诗。他的诗可以让你变得安静和平和。你平时脾气太急躁了,你也总是觉得世人都是邪恶的。你应该多看看好的诗文,多接触善良的人,那样你或许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你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看问题,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泥潭。”

拜伦说:“我不屑读他的诗。我觉得他那样的诗人写的东西温暖得像春风一样,一点儿也不适合现在这样的国内形势。他写的东西是给那些生活安逸的富商们看的。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是需要激昂的文字让他们觉醒和爆发的。”

雪莱说:“或许你应该看看他的诗,因为你需要了解英国全部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拜伦说:“好吧,也许你是对的,他的诗是应该好好看看。就算是真觉得不好,也能从中了解到追捧他的人是为什么追捧他。或许我确实太犀利了,应该改改脾气,要不然和你这样‘天使精灵’一样的人待在一起都有点格格不入了……呵呵!”

拜伦听从了雪莱的建议,开始读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诗篇。拜伦曾在年轻时写的《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中痛骂过华兹华斯。但是,饱尝了人世酸辛,感受了众生之相之后,在这幽静的湖光山色之间,他才在华兹华斯温柔的作品中,感受到内心的沉静。

创作《曼弗瑞德》

一部艺术作品总是产生于给肥沃的土壤追施肥料的过程。在拜伦这里,肥沃的土壤是现成的,土壤里有着烈火的雄心壮志。他在一直压抑的感情里,早就缺少那样发泄的窗口。

当诗人马修·路易斯来看拜伦,他把歌德的《浮士德》翻译给他听时,拜伦惊呆了。浮士德的疑惑不正是自己的疑惑吗?魔鬼靡非斯托非勒斯的契约不就是自己的契约吗?而纯洁的玛格丽特的堕落不是也在自己身边发生过吗?

过去一年中,日夜被内心的魔鬼煎熬的拜伦,这时头脑里忽然涌起一个伟大的想象。对着阿尔卑斯山的群山峻岭,他的内心的诗意像发酵了的美酒一样飘香四溢,像洪水决堤泛滥到各个角落,从他的心里一直冲到了纸上。他决定要写一部诗剧,这将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曼弗瑞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他一面旅行一面花了20天时间,写了剧中的两幕:

曼弗瑞德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座城堡的世袭贵族,他性情孤傲,富有,博学,还研习魔法。他为自己曾经犯下的一桩弥天大罪而整天遭受着心灵痛苦的折磨。

在诗剧的第一幕,他像浮士德一样在沉沉午夜唤来大地、海洋、空气、黑夜、山、风等精灵,试图谋求忘却,忘却他自己,忘却他心中的一切。

但是,精灵们虽然能够给予他“王国、权力、力量和长寿”,却无法满足他要忘却的愿望。精灵们甚至告诉他可以去死,但死能不能带来忘却。精灵因为自己是永生的,并不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复。

他曾站在阿尔卑斯山少女峰的巍峨之巅试图自尽,也曾到阿尔卑斯山幽深的谷地寻求魔女的帮助;最后,地狱之王阿里曼涅斯从墓穴中为他唤来死者阿丝塔忒的幽魂。

原来,曼弗瑞德痛苦、绝望的秘密就在阿丝塔忒身上。他告诉阿尔卑斯山的魔女:“我爱过她,也毁了她!不是用我的手,而是我的心;我的心使她的破碎了;她的心凝视着我的心,凋萎了。”他要亲自询问已故阿丝塔忒的幽魂,他是否已得到了宽恕。

然而,即使地狱之王的帮助也是徒劳的。面对阿丝塔忒亡魂的沉默和叹息,曼弗瑞德最关心的问题“是宽恕了我,还是责备我”并没有得到回答。其实,曼弗瑞德的这种痛苦和绝望,也正是诗人拜伦的痛苦和绝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阿丝塔忒就是根据拜伦爱恋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丝塔为原型而创造的。

后来,逐渐从地底,从空间,从风中,从星辰的家乡,出现了各种精灵,催问他:“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曼弗瑞德只有一句话:“我要忘掉我心里的一切。”

7个精灵齐声回答说:“我们所有的东西——臣民、王权以及指挥‘四大五空’的神力——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所要求的‘忘却’——忘却自己的力量,却在我们的权限之外。”

这是曼弗瑞德的苦恼,也就是拜伦的苦恼。他不能忘记可爱的姐姐,不能忘记从安娜贝拉受到的伤害。他痛苦得要死,但是他又必须活着。

他于是写下曼弗瑞德曾经纵身跃下阿尔卑斯的悬崖而被猎人救起,连死亡他也不能得到。他必须要一直凝视着自己内心的苦痛,而走完地上的生命路程。他去到大地和天空的神王那里,要求让他死去的妹妹阿丝塔忒活过来再会。她的幻影出现了,只叫了一声“曼弗瑞德”,又消失了。曼弗瑞德就是拜伦的化身,他所经历的艰险就是拜伦所经受过的。

这样,他日夜苦恼着。在这简单的情节中,用热情奔放的笔触,描写出阿尔卑斯山的暴风和崩雪,冰河和危崖等。贯穿于整个诗剧的思想就是“自我”,就是曼弗瑞德的强烈个性。罪恶是我的罪恶,悲哀是我的悲哀,苦恼也是我的苦恼。而最后,古堡高楼上曼弗瑞德的死也是“我的死”。他拒绝了这时出现的老僧劝他忏悔以便进入天国的说教,更斥骂了魔鬼对他的欢迎。

他对魔鬼说:“和你比起来,我的罪恶算得了什么?难道罪恶必须由另外的罪恶、由更大的罪犯来惩罚吗?”

“只有我自己才能毁灭我自己。”这样说着,他便死去了。他不肯借助神力到天国去,也不肯把灵魂交给魔鬼到地狱去。直至死他都是特立独行的。

这是彻底的个人主义者的死。直至最后也不和宇宙任何东西妥协的“自我”——自我的意志。

《曼弗瑞德》是拜伦思念姐姐奥古丝塔和怨恨妻子安娜贝拉的产物,这是拜伦难以启齿的秘密。只有通过诗剧中的人物曼弗瑞德之口才能表达出这种痛苦。因为他爱了不能爱也不该爱的人。阿丝塔忒和奥古丝塔的形象在他脑海里重叠,就算是死去,也不能阻止这些痛苦的侵袭。

《曼弗瑞德》的完成让歌德也激动不已,他说:“我苦于找不到赞赏他的天才的言辞。”这也是对拜伦比较高的评价。

“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的英雄,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势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

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

拜伦笔下最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要属《海盗》中的康拉德。拜伦是根据他部分的生活经历创造的这个人物。他是一位彪悍、奇特而又孤独的人。

他不是拜伦,他是一位海盗首领。他和拜伦不同,因为他有很好的决断力和执行力。这是拜伦身上不具备的特质,所以拜伦把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优良特质都安排在康拉德身上。

他身强力壮,他皮肤黝黑,他的外貌和拜伦完全相反,但是他们的性格上有类似的地方。拜伦在发怒的时候就是康拉德。

康拉德就是拜伦创造的完美的自己,他是英雄,但是他是被女人欺骗了的“恶人”。所以他当了海盗首领。

但是他对女人的爱情却是执著的,他和爱人梅多拉的爱情悲剧让人感动。这是一个为了爱情而活着的人,他身上有着炽烈如火的感情。这也是拜伦的爱情哲学。这也是对当时肉欲横流的社会最强烈的批判。

尽管康拉德是个恶人,但是他最重要的品质是给恋人的最真挚的感情。他表达的爱意是这样的: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们的恨;

因为爱上了人类,就不能专心爱你。

这是一种爱到极致的人!他在一座海岛的悬崖上面筑起高塔来安置他的爱人,然后独自一人去和官军战斗。很不幸的是他成了俘虏,但是在敌军女奴的帮助下,他又逃了回来。

一个海盗最后能够放弃财富远走他乡,而让他放弃一切的,只是爱人梅多拉的自杀。这样的悲剧让人们扼腕叹息!

《海盗》中拜伦这样塑造了一个海盗的形象:

我的海盗的梦,

我的烧杀劫掠的使命。

暗蓝色的海上,

海水在欢快地泼溅。

我们的心如此自由,

思绪辽远无边。

这里的“海盗”是自由自在的、内心愉快的人。尽管他烧杀抢掠,但是,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很自由。

广袤啊,凡长风吹拂之地、凡海波翻卷之处,

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

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横扫一切,

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所遇莫有不从。

我们豪放的生涯,在风暴的交响中破浪,

从劳作到休息,尽皆欢乐的时光。

这美景谁能体会?绝不是你,娇养的奴仆!

你的灵魂对着起伏的波浪就会退缩。

更不是你安乐和荒淫的虚荣的贵族!

睡眠不能抚慰你,欢乐不能感染你。

谁知道那乐趣,除非他的心灵受过创痛的洗礼……

这些诗句说的是身为“海盗”生活的自由自在,充满了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经历了很多危险和伤痛之后才得来的,非常来之不易。

接下来,拜伦的笔锋一转,又开始记录海盗的战斗生涯。

我们不畏死亡——宁愿与敌人战死一处,

虽然,没能寿终正寝会让人略觉遗憾。

来吧,随上天高兴,我们攫取了生中之生,

如果倒下——谁在乎是死于刀剑还是疾病?

让那些爬行的人去跟“衰老”长久缠绵;

让他们粘在自己的卧榻上,苦度年岁;

让他们摇着麻痹的头颅,喘着艰难的呼吸;

我们不要病床,宁可静躺在清新的草地上。

让他们一喘一喘地咳出自己的灵魂吧!

我们只在一刹那的疼痛中超脱出肉体,

让他们的尸首去炫耀坟穴和骨灰瓮,

憎恨他一生的人会给他的墓座镶金,

而我们的葬礼将伴随珍贵的真情之泪,

由海波抚盖、收容下我们的躯体。

接下来拜伦写了战斗之后的海盗有的死去、有的受伤的场景。这让剩余的活着的海盗伤心难过。

即便是欢宴也会带来深心的痛惜,

在红色的酒杯中旋起我们的记忆,

呵,危难的岁月最终化作简短的墓志铭,

胜利的伙伴平分宝藏,但却潸然泪下。

那一刻,回忆让每一个同伴垂首志哀,

那一刻,倒下的勇士得以欣然长辞。

《海盗》手稿交给墨瑞之后,很快出版了,这本书深受读者欢迎。这本书在发行当天就卖了13000册。这对于一首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发行量。这首诗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离奇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人们发现,个人和社会永远是处于冲突状态,可是人们谁也没有勇气真正地与之抗争。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们都没有像康拉德那样像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挣脱束缚。

他们都非常欣赏康拉德这样的人物。《海盗》的影响力和影响的范围之广让人难以想象,上到年迈的船长、商人、法官,下到普通商贩、男女青年都争相阅读《海盗》。

《海盗》让拜伦的叛逆发挥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拜伦一跃成为叛逆诗人。但是,《海盗》一书在出版时附上了8行与之毫不相干的诗,这就惹恼了摄政王,因为那8句是抨击摄政王变节的短诗。他虽然遭到托利党贵族的攻击,却赢得了一般民众的同情。

他的名声如日中天,海盗康拉德变成了民众的偶像。他的诗篇流传到欧洲各国,人们把拜伦笔下的康拉德视为英雄。拜伦也成为引导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

意大利诗人的影响

在意大利生活和意大利精神对拜伦的影响下,使普通英国诗人拜伦一下变成了伟大的世界诗人。这也是拜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之一。

拜伦前次旅游地中海的时候,已经学会了意大利语和希腊语。这次他来到威尼斯以后,他的意大利语的知识更是与日俱增,这样他可以经常阅读意大利的作品。在这些意大利作品中,有3位诗人对他有比较大的影响。

第一个是意大利的诗人卡斯蒂。拜伦在写《别波》以前,读过卡斯蒂的小品故事诗集48篇,他熟读到差不多能够背诵的程度。那是假托着故事来攻击揶揄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文章。他和拜伦同样是一个叛逆者,他们同样用手中的笔在痛斥着当时政府的腐朽统治。

拜伦在心灵深处和他是一样的人。拜伦看了这本诗集很感动。特别是意大利诗人卡斯蒂拥有拜伦身上没有的那种意大利人的平和。

拜伦的愤怒像火一样,拜伦的憎恶像蛇一样,拜伦的咒骂像毒箭一样。他的讽刺诗代表作《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痛骂过骚塞和其他湖畔派诗人以及托马斯·穆尔,讽刺诗的文字各个都辛辣刺骨。

他之所以有着那么激进和辛辣的笔法,是因为他生在英格兰,长在苏格兰。这样的血统、这样的生存环境让他有着沉痛、认真、直率的性格,可是他缺乏回头四顾、莞尔一笑的讽刺、反语和谐谑,缺乏用微笑置敌人于死地的功力。

他读卡斯蒂的小品叙事诗,看见了卡斯蒂那种淡定而笑,揶揄讽刺,以朴实平易的日常用语,像闲谈一样剖析深刻的人生问题的冷静风格。

不正面攻击而侧面取笑;不红脸愤恨社会的恶,而以三分鄙视伴着宽恕。不作高高在上的狮子吼,而用小茶室中闲谈式的手法讽刺和挖苦。这是卡斯蒂所教给拜伦的。

把事件正面地、平静地描写出来,不要只是怒吼,而是把舞台里面的机关暴露出来,让人嘲笑和怜悯统治者的愚蠢。拜伦深深感到这是很有效果的方法。这种平和的讽刺的幽默更容易被人接受而且会印象深刻。所以他写《别波》,便努力使用平静的闲谈般的态度,来揶揄人类和社会,而把他的真实的心意留给读者去思索。

《别波》节选:

我们知道一切天主教国家都兴起过忏悔日,

而早在那个忏悔日前的几个星期,

信徒们都狂欢后再准备斋戒,

也好等到忏悔时有忏悔的事。

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也不分行业,

人人都在吃喝玩乐包括跳舞。

还有其他花样,

只要你想得出!

这几句就是在讽刺那些基督徒们表面上笃信上帝,实际内心却荒淫无耻;他们是先做错事,然后再忏悔。这样的讽刺的手法,语言充满了幽默感,也很生动地抨击了那些所谓的“教徒”。这就是他语言风格从犀利转向幽默的一个体现。

《别波》的另一段也是采用了类似的写法,把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嘲笑一番。

还有各国奇装异服,

各式各样面具,

古如希腊罗马,

今如美国印度。

小丑和花脸使出浑身解数,

土耳其和犹太服也辉煌炫目,

什么服装都可以,只要你想得出。

除了一样,千万别打扮成传教士,

这些国家,

切不可和神父开玩笑,

自由思想家们,

请记好这一条。

这个节日叫做狂欢节,

可它的意思是与肉食告别!

卡斯蒂的名篇《动物的宫廷和议会》这首政治讽刺长诗,教给拜伦攻击社会制度的新的写作方法,他在《唐璜》里面运用得十分得心应手。

尤其是卡斯蒂题为鞑靼诗的长篇诗体故事,对《唐璜》的影响更大。唐璜受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爱而变得神经衰弱的情形,差不多和鞑靼诗异曲同工。《唐璜》第七章“伊兹梅尔包围战”中表述的拜伦的反战论,表现出和卡斯蒂同样的意图。

残酷的爱情和诡谲的战争,

诗人们怎么说,我已经记不清。

但不管如何,它和事实倒相符;

两者都为我歌唱,但我要先攻破

一座守得轰轰烈烈的名城。

俄军正从水陆两面朝他开火,

攻城是由苏瓦洛夫担任指挥,

他嗜好鲜血,有如郡长吸食骨髓……

上面的诗句就是第七章的部分节选。这样大胆的写法,深得卡斯蒂的真传。再看第八章,他写道:

呜呼,火海和霹雷,肉泥和血腥,

文雅的读者啊,

这些常见的咒语,

非常刺耳,实在不适合你们倾听!

但光荣之梦就此揭开它的谜题,

而这一类事情也正是我的缪斯所要唱的歌。

那就允许他从这里获取灵感吧,

无论它叫什么,

马尔斯、别隆纳……

总之它叫战争!

在热爱自由和憎恨专制统治方面,两人是有统一的意见的。不同的是,拜伦以英国人的大胆著称,他敢于自己正面攻击敌人;反之,卡斯蒂由于长期生活在没有言论自由的专制制度下,他有着受政治压迫的人的共同特点——胆小。他没有同敌人正面作战的勇气,而且缺少拜伦那种英雄的气魄。拜伦从卡斯蒂学到的秘诀,是跟着庄重而纯真的笔调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趣味,使读者痛切之后感到整个事情的滑稽味道。

我们可以在《别波》尤其是《唐璜》中发现,受到意大利诗人的影响之后的拜伦的作品,已经不像《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那样,读来读去,有着单调、平凡、使人感到厌倦的缺点。他学会了把愤怒和欢笑、憎恨和同情巧妙地交错起来展开在读者面前的手法。

受到卡斯蒂影响的拜伦,不得不进而趋向意大利讽刺诗的鼻祖浦尔契。浦尔契是聚集在佛罗伦萨宫廷里的许多文学家之一。他的长诗,是用来娱乐君主和宫人的作品。

但是他在写作技巧上超出俗流,对拜伦的作风有很大的影响。他使得拜伦缓和了对人生、对敌人的直接攻击,在讽刺诗中混进三分幽默和游戏态度,加上一点宽容和温情。从此以后,拜伦的讽刺诗便摆脱了向来的狭隘和偏激,加进了同情和幽默,增加了读者的普遍性,从而产生了超越民族、超越时代的不朽的诗篇。

第三个对拜伦产生深刻影响的是勃尼。他的流丽典雅的诗体,使拜伦的诗风变得更加华贵艳丽,这才产生了《唐璜》那样宏伟的篇章。

总之,意大利作家以他们的明朗、和平、同情、幽默,缓和了拜伦如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使他那北国的狭隘的胸怀舒展了。拜伦学会了用反语代替痛骂,用揶揄代替憎恶,用自由自在的闲谈趣味去代替形式主义,用千变万化的语言模式去代替激烈、刺激的语调,用劳动人民的俗语和比喻去代替空泛的大道理的说教,用人类最广博的爱去代替英国至上主义的影响。

在他天生的英雄气魄之上,又加上了意大利的温情;在加尔文教的严酷之外,又加上了古代希腊学者的宽容。与他的年龄增长的同时,他在艺术上也逐渐走进浑然纯熟的境地。恰尔德·哈罗德死去了,唐璜生长起来了。

带病坚持写作

1817年12月10日,拜伦得到一个非常令他高兴的好消息。纽斯台德庄园终于以94500英镑的高价,卖给他在哈伦公学时的同学。

此时拜伦总算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将不成问题了,他有足够多的钱来游历而且那些钱足够负担自己和雪莱以及雪莱女儿的生活。于是,他立即写信给雪莱,答应养育雪莱的女儿,并且叫他们尽早把她带到意大利来。

1818年,新年后的第七天,霍布豪斯和拜伦做了最后一次的骑马活动。第二天早上,霍布豪斯动身回英国,并且把拜伦的一些手稿带给墨瑞。

临行前,拜伦握着霍布豪斯的手,有点恋恋不舍地跟他告别。他想让霍布豪斯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可惜他的感情都被别人挥霍光了。

霍布豪斯同情地望着他,让他多保重自己。然后他就继续自己的行程。霍布豪斯离去没多久,拜伦因为跟着人们终日狂欢,所以他不小心染上威尼斯社交圈的恶疾——淋病。

拜伦觉得与英国比起来,意大利的物价还是比较便宜,因此他在威尼斯的莫西尼哥租了一栋房子定居下来。3月11日,雪莱和玛莉带着克莱尔和拜伦的私生女爱莉加到了意大利。

5月2日,爱莉加便和护士住进拜伦的新居,拜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除了收养爱莉加外,拜伦还雇了一大批仆人,并饲养了一些动物。

他的仆人都是当地的意大利人。他饲养的动物呢?据他写给他喜欢的歌剧明星道格拉斯·肯内耳的信中说:“我有两只猴子、一只狐狸、两只大猛犬……”

霍布豪斯离去后,拜伦几乎和英国人断绝了来往。他的名声却为他吸引来一大批意大利的妇女。虽然他日渐肥胖,却仍旧对她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妇人们为他而争风吃醋的事,整条运河都知道了,自然他也成为运河船夫们的话题。

英国人到威尼斯来旅游时,都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看看拜伦,甚至不惜贿赂拜伦的仆人,以求一见拜伦。因此,拜伦在意大利的社交圈里,尽量避免和英国人见面谈话。不过,除了这些小困扰外,他在威尼斯的生活还是颇愉快的。

拜伦在威尼斯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他在生病期间坚持写完了《曼弗瑞德》的第三幕。这一幕因为缺乏像歌德那样大段的超自然题材的东西而笔墨甚少。例如:

两位聚灵就站在天国大门前,

这里是中立区,犹如东方的阴阳槛。

死神之伟业在这里争辩,

以决定亡灵上天国还是归撒旦。

魔鬼说:

我要向你证明,他生前崇拜我,

死后也应当为我尽忠。

虽然他不贪恋美酒女色,

而得到你和那些家伙的爱宠。

但他君临万民也只为把我供奉。

不过从理论上说,曼弗瑞德和死神的对话还是让人们耳目一新。其实这一幕的灵感来自拜伦和修道院院长的交谈。在结尾的时候,因为受雪莱的影响,拜伦在结尾采用了一些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来处理。

天主教牧师主动为他忏悔并且宽恕了他,但是,曼弗瑞德却回答他说:

长老!圣人没有权力,

祷告者没有魅力,

也没有忏悔的形式……

在雪莱的影响下,拜伦开始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就这样,他第一次努力把自己不可战胜的有罪感,同那种摒弃地狱和惩罚的正统观念的怀疑论哲学融为一体。

通过奇妙的拜伦式解决方法,他设法将自己一个人,转变为体系的中心、体系的整体。唯有拜伦曾是拜伦的诱惑者;唯有拜伦会严惩拜伦身上的拜伦;唯有拜伦是拜伦的摧毁者,将是未来世界的拜伦。

拜伦把曼弗瑞德看做是自己的化身,他就是魔鬼,他就是地狱。他不害怕死亡。在剧本的最后一幕,曼弗瑞德对长老说:“长老!死并非如此困难。”这就是表明他勇敢的不畏死亡的生活态度。

这第三幕充满了哲学思想,很多人并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如果真的了解“形而上学”的哲学观点,“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凝固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

我们不对拜伦的这种哲学观点的正确与否做出评价,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首诗的整个道德寓意就在“死不困难”这句话中。

我们能从这首诗了解到,拜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很勇敢,不愿逃避生活;但是他很疲乏,所以也不害怕死亡。他总是想到死亡,甚至在这不常见的狂欢节中也是如此。

这第三幕是他在疾病中完成的,因此他付出了比前两幕更多的艰辛。但是剧本在1817年在英国出版时,剧本引起了人们对奥古丝塔的猜测,因为她和拜伦的关系就像文章中曼弗瑞德和阿丝塔忒的关系一样。

因为这简直就是公开承认了自己和姐姐奥古丝塔的不正当的姐弟关系,这让奥古丝塔也很苦恼,她不知道在人们问起她时该怎么回答。拜伦的夫人写信告诉她说:“你只能以坚定的、不赞成的措辞谈论曼弗瑞德。”

《唐璜》永不朽

拜伦开始专心写他即将要公之于世的一本滑稽叙事诗《唐璜》。他之所以选择这个传说中的无情花花公子作为他故事的主角,是有着叛逆性的意义,并觉得这样做可以加强文章中的讽刺意味。

唐璜本是十四五世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是出名的引诱女性的花花公子,最终的命运是被石像带入地狱。许多作家以此题材进行创作,如法国喜剧家莫里哀写了喜剧《唐璜》,德国小说家霍夫曼写了小说《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写了小悲剧《石客》。拜伦笔下的《唐璜》,除了保留原传说的姓名、贵族出身、传说中某些性格特点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因为,他想要借着文章,对唐璜的无情做一次辩解。他认为唐璜之所以有这种个性,不过是环境所造成的罢了。而拜伦能顺利地写成《唐璜》第一篇,不得不归功于他处在意大利这个充满了滑稽剧的自由环境中,以及他自己所接触到的意大利妇女的放荡性情。

11月17日,拜伦在他的遗嘱中添了一条附录,留下500英镑给爱莉加,并且委托韩生先生把一封信交给霍布豪斯和肯内耳,授权给他们,请他们替他处理债务和经营一切财务。

在这同时,他把《唐璜》一书的第一篇稿子寄给英国的朋友,着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回音。

霍布豪斯和戴维斯看了稿子以后表示:“我们读它的时候,一直说:‘这不可能被读者和评论者接受!’但是,在我们说不可能的时候,也充满了对你的才智、诗意,以及讽刺意味……的仰慕!”

他们担心这部作品出版后,对拜伦在威尼斯的某些不好名声产生肯定和夸大的渲染。霍布豪斯觉得诗中所说的和拜伦的生活太相近了,而建议他删改。然而,他也承认,必须删改的部分,却又是拜伦才华发挥得最好的地方。

墨瑞的信也寄来了,他似乎很聪明,有意回避直接批评这部作品,只是一再赞美地说:如果拜伦能将《唐璜》书中的不雅部分删除,他的天才将更能为读者所欣赏。然而,他却不为其所动,执意要原封不动地出版《唐璜》的第一篇。

在《唐璜》中,拜伦的讽刺艺术达到顶峰,辛辣尖刻的政治讽刺、诙谐俏皮的嘲弄嬉笑与优美热情的抒情结合完美。

《唐璜》全书一共16章,16000多行,它的长度也是世界诗坛上屈指可数的。而由于内容的广泛和多样化,更使它居于世界文学史上特殊的重要地位。

但是全诗并没有写完整,因为作者还构思让男主角流亡海外参加战争,最后战死沙场。因为拜伦英年早逝,所以全书只写到第十七章的一小段就没有下文,使之成为像《红楼梦》一样令人有遗憾的作品。

作者谴责那些隐居在闭塞的角落的井底之蛙之类的诗人,说他们是受反动统治者雇用,既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又赞成统治者血腥暴力的政策的统治者的奴仆。他抱怨他们没有凭借自己的良心而写作;他们那些诗人是统治者养的走狗,他们的行为非常令人愤恨!

拜伦所写的《唐璜》故事,先从他的少年时期在西班牙加的斯城长大说起。他的母亲和丈夫分居,独自抚养他。拜伦对这位母亲伊涅兹的辛辣描写,正是对妻子安娜贝拉的声讨。

这位形式上完美无缺的母亲抚育起唐璜。他16岁就开始陷入爱河,他爱上了他母亲的朋友朱丽亚。

朱丽亚23岁,嫁给一个50岁的丈夫。他们两人的非法恋爱被她的丈夫发现了。决斗的时候,唐璜把那个丈夫杀死了。这么一来,不能再让唐璜留在加的斯,他母亲便叫他坐船到外国去。可是那艘船在风暴中沉没了。此处的遇险遭难的描写是一段名文,非常脍炙人口。

唐璜神奇般地免于一死,

他被冲到一个岛上,

不省人事地躺在沙滩上。

他是一个十分俊俏的美少年。

一个带着侍女的少女从那里经过。

她在侍女的帮助下,

把唐璜安放到岩洞里,

每天拿食品来照料他。

恢复知觉的唐璜,

发现自己是在一位美丽少女的怀抱里。

长诗前六章描写出生于西班牙的主人公唐璜的贵族身世和恋爱生活,文章对虚伪的封建道德标准予以强烈批判。

唐璜被迫逃亡海外,在海上遇到风暴,船只覆没,部分幸存者受尽饥饿的折磨。最后唐璜一个人漂流到海岛上,为希腊海盗的女儿海黛所救。

《唐璜》是拜伦为世界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唐璜》的风格也是拜伦人到中年之后集自己毕生精力的宝贵著作。尽管《唐璜》是未完成的作品,它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而且它作为一部了解当时欧洲生活的长诗是绝无仅有的。《唐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流传世界各国。《唐璜》作为拜伦最著名的代表作,引导和启迪了一大批人。《唐璜》永不朽!

《该隐》的创作

1821年1月22日,拜伦满33岁了。

“明天是我的生日,那就是说,半夜零时,即再过20分钟,我就度过了生命的33年!我上了床,心情沉重。生活了如此长久,却几乎碌碌无为。现在已经是零时3分了。根据城堡的钟,这是子夜。我现在已经33岁了!但是我不后悔我所做过的一切,只是悔恨我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

这么长时间以来,拜伦很努力地工作着,《唐璜》写到第五章的时候被奥利伯爵夫人打断了。他终止了《唐璜》的写作,开始写《该隐》。

这是他受《圣经》故事的影响。该隐来自《圣经》记载:他在田地间杀害自己的兄弟亚伯,成了众矢之的。该隐成为道德的背叛者、亵渎神明的代表性人物。

关于该隐杀其兄弟亚伯的事,《圣经》上的记述是极其简略的。但是《圣经》在基督徒中的权威和道德上绝对的主导力量使该隐被定义为一个标志“可耻”的概念。拜伦的看法并不像世人那么偏激,他笔下的该隐也有那么多值得人们同情的地方。

在他所有的作品里,《该隐》是最具有揭示性的文章。在幼时听到过的宗教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就有了宿命论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在犯罪之前就已经被上帝罚入地狱。他认为自己不能抑制的想作恶的想法是受魔鬼的控制而不由自主的行为。

亚当、夏娃带着子女们向上帝献祭,众人都很虔诚、恭敬,只有长子该隐漠然处之。他自认对上帝一无所求,所以不应该有感激之情,所以拒绝为上帝祈祷,而且还责怪父母当初没有采食生命之果。

他的态度让亚当、夏娃深感忧惧,他的弟弟亚伯也认为他会激起上帝的震怒。众人离去,独处的该隐困惑于生命的意义:为何要如此艰辛地劳动?为何无辜的子女要承受其父母的罪过?为何采食生命之果就要受苦?难道因为上帝全能,他就是至善?他凭什么想用这些人的祈祷和祝福?

罗锡福悄然而至,这个天庭的反叛者,视该隐这个地上的叛逆者为自己的同类。当初就是他以蛇身成功地引诱了夏娃,这一回他则顺势而为,煸风点火,一番教导下来,该隐本就膨胀得愤懑情绪被推到了极点。

之后,罗锡福又不辞辛劳,领着该隐遍游黑暗王国,其意是让该隐彻底洞悉人类的本质——虚无。重返地球的该隐忧伤更深,预想着后代同样悲惨的命运,他差点杀死自己的孩子以免其将来受苦。他极端的言行,令妻子亚德感到恐惧,仿佛该隐的灵魂已为魔鬼所获。

这时,亚伯前来邀该隐一起向上帝献祭,因有约在先,该隐无奈只好相从。亚伯过于谦卑的姿态让该隐非常不满。献祭过程中,二人为上帝之爱的本质发生激烈的争执,最终,该隐失手打死了亚伯。犯下不伦之罪的该隐,遭到父母及亚伯之妻的谴责和诅咒。唯妻子亚德对他不离不弃,在该隐埋葬亚伯之后,随他一起接受天罚,踏上流亡之途。

关于宗教信仰,拜伦曾在笔记中写道:“教我不要去运用理性而只是去信仰,那是毫无用处的。那就等于是让一个人不要醒着而只是永远昏睡。”

拜伦所赋予该隐的,也正是同样的充满理性的心智。该隐不同于亚当、夏娃基于恐惧的谨慎恭敬,也不同于弟弟亚伯毫无反思的温和柔顺,始终郁郁寡欢的该隐所要追问的是:父母的罪凭什么要让他们无辜的子女承担?生存如此艰辛,为何还要向上帝表达感激之情?此外,这有限的生命既有一死,那归根结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些尖锐的质问响彻寰宇,进而通过他与反叛者罗锡福的对话进一步坐实为绝对的批判。该隐就这样被虚无的社会所困惑,他最后做出杀害兄弟的极端之举,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圣经故事中对该隐杀弟的叙述是这样的:“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并把他杀了。”这从法律的角度讲,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

但在拜伦这里,该隐杀弟弟却被叙述为一场激烈争执中的误杀,也就是他本身并没有想置弟弟于死地。并且在亚伯倒地之后,该隐还吓得昏了过去。当众人谴责和诅咒他时,他也当众表达了忏悔。后遭天罚注定流亡的命运时,他也不像《圣经》中对上帝所说“我的刑罚太重”,最后还想以自己之死换取亚伯之生,在埋葬了亚伯之后才和妻子一起踏上流亡之途。

很显然,拜伦的这个该隐和《圣经》中的那个该隐相比,已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是一个心事重重并最终落得悲惨结局的该隐,而不是一个义无反顾的富有英雄气概的反抗者。

其实在诗剧中,与该隐的怀疑者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有该隐杀弟后自身的一系列反应,还有另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那就是该隐的妻子亚德。可以说,她几乎构成了与该隐的怀疑意识相抗衡的另一种力量,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同情。

如果说该隐在知中迷茫,那么亚德则在爱中坚定。这爱里不仅有对上帝之善的绝对坚信,还有对该隐不离不弃的夫妻之情。尤其是在后一个方面,拜伦塑造的忠贞于丈夫的妻子形象相当成功。

拜伦虽然拒不承认诗剧《该隐》中的观点代表他自己的想法,他笔下的该隐虽也被罚流浪,对该隐这个传奇人物多有赞美之意,而无贬低之心。

按照该剧的思路,该隐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崇尚自由,反对专制神权的英雄。剧中的撒旦这个“堕落的天使”成了自由精神的化身。《圣经》中的好人亚伯只是一个唯命是从的奴隶。

该隐敢于质问上帝:

亚当何罪之有?

树种下了,为什么不为他而种?

假如不为他而种,为什么置他于附近?

树在那儿成长,

成了宇宙中心的仙境。他们对此,

仅有一个回答,“这是上帝的意志。”

而上帝是善良的。

该隐在亚伯死后,天使给他打上罪恶的烙印的时候,他拒不认罪,但是却甘心受罚。他说:

堕落人间不久,

我就降生。

我的母亲的头脑仍未摆脱

那条蛇,我父亲仍在哀悼伊甸园。

那就是我,

就是我。

我没有寻求

生命,我也没有创造我自己……

拜伦诗剧所唱的反调,和主流价值观是相背离的。他把该隐的寓言运用于他反对基督教神权的需要,是对人和神的关系的一次有深度的思考。

拜伦把用于宗教和道德的主题引入到对政治的处理当中,使该隐洗心革面,成为一时的英雄。于是,流浪者的文学传统在拜伦手中变了一个调子,换了一个形象。

《该隐》发表之后受到了正统宗教教徒的猛烈抨击,牧师们纷纷布道反对这位加尔文主义的“普罗米修斯”。这出悲剧引起了英国的读者的强烈不满,他们为自己的偶像作出这样离经叛道的作品而感到羞耻。

拜伦也对读者的反应表示失望。他写道:“天花乱坠、胡说八道已经败坏了公众的趣味,而只要我这样做,他们便会异口同声地大加赞扬。现在,我在三四年间真正创作了一些‘不该让其湮没无闻’的作品,所有的畜生却嗤之以鼻,抱怨一通,便回到自己的泥地里打滚去了。”

崇尚生命力的拜伦像尼采一样难以接受奴隶的道德,这完全是由其个人气质所决定的。但是,和尼采不同,拜伦在道德和信仰问题上,似乎还算不上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他一方面虚无,一方面又为此而忧心,可谓相当矛盾——这就是拜伦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