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硬币的保护人

《原理》出版后不久,哈雷就发现牛顿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劝牛顿应该暂时脱离科学工作,安心休养一段时间。在他多次劝说之下,牛顿最后接受了他的忠告。

经过了几个月的调养,已经 52 岁的牛顿又恢复了健康,再度投入研究工作。他依据当时天文观测的新数据,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并为《原理》的再版作了补充与修改。同时,他还继续了自己的爱好之一——各种关于金属转变方面的化学实验。

而此时牛顿又遇到了新的困难,但这次的困难并非来自他所从事的科学工作,而是经济方面的问题。牛顿把自己大半生的精力献给了科学探索,已经是全社会所公认的知名科学家,然而他的名声却没能给自己带来财富。与那些他经常接触的人士相比,他还只是个相当穷的大学教授,但他的亲属和亲戚仰仗他接济的数量却越来越多了。牛顿平生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将来的经济保障问题了。

终于牛顿从他的好朋友蒙塔古那里获得了好消息。蒙塔古在 1694 年被任命为英国财政大臣。蒙塔古曾经多次和牛顿讨论过英国的货币面临的严重危机。那时英国政府发行有金币与银币两种流通货币,但银币却由于被掺入过多的廉价合金而迅速贬值。而且许多居心不良者经常剪削硬币边,即从没有滚刻花纹的银币边上削去了些银屑,再把残缺的银币再照原价花出去。于是, 当时的一些欧洲银行已经拒绝接收英国的银币。蒙塔古认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必须想办法挽救这个局面。他下决心要使银币恢复币面的价值。他认为牛顿是担任这项工作的最适当人选,因为牛顿对于化学和冶金有着丰富的知识,足以胜任这个职务。

1696 年,英国皇家造币厂监督一职空缺了。3 月,蒙塔古向英王推荐牛顿任此职务得到了批准,随即他通知了牛顿。牛顿立即赴伦敦就职。以前,造币厂监督被公认为是一个薪俸高、工作清闲的肥缺。但是牛顿却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与科学研究迥然不同的工作,他全力以赴地要把发出的银币全部回收,再在一定的日期内发行新的银币,替代旧通货。要完成这些工作,就需要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在工作中,牛顿表现出他在工厂管理和措施的实施上是一个具有很高才干的人才;同时也证明了像牛顿这样的学者,不但能做艰巨的研究工作,而且对公务也具有很好的组织才能。当时造币厂的职员和王朝的官吏贪污成风,作为币制改革的领导人,不仅需要有知识和才干,而且更需要具有公正廉洁的品质。一些“体面的人”常派人以重金贿赂牛顿,希望能默许他的营私舞弊;在牛顿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往往对牛顿加以恫吓或诬告。但牛顿不畏艰险,坚决与这些社会恶习进行了斗争。在处理各种行政事务的同时,牛顿还运用了自己的科学知识,对于机器

运转、熔铸速度、金银纯度等技术一再加以改进。造币厂的造币量也由每星期 15000 磅增加到 12 万磅。在牛顿的不懈努力下,仅在两年的时间内,英国

就完成了铸币改革的工作。为此,英王特下诏褒奖牛顿,并于 1699 年将他升

任为皇家造币厂厂长。这是一个年薪达 1500 磅的高级职务,牛顿任职了 28 年,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牛顿一生的事业,可以分为各占 30 年左右的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从 1665

年到 1696 年,这是他努力钻研科学,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时期;后期从

1696 年到 1727 年,他成为服务于国家的公职人员,后又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领导着英国科学界。后来有人认为,牛顿担任公职是英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也有人认为此时的牛顿已经到了人困马乏的地步。但从事实上不得不承认,牛顿早年做出的发明与发现是那样的伟大,以致于他后来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在某些方面加以补充和发展而已。那时欧洲大陆上的科学家常有一些科学问题来征求牛顿的意见,牛顿也很喜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有一个故事说明了牛顿虽然忙于政务,很少再研究科学问题,但他的思维仍是很敏捷的。 1697 年牛顿 55 岁时,他从法国一位数学家的来信中得知瑞士数学家贝努里提出了两个极为困难的数学问题,半年时间里也没有任何人做出解答。牛顿得到了两个问题的题目后,经过了一整天的思索,对那两个问题写出了一篇流畅而完善的论文。他用假名将这篇论文寄到皇家学会, 随即被发表,并引起了数学界的轰动。贝努里从这篇论文的完善性与创造性上,立即认出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顿。这则故事在数学史上至今仍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