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实用为主的周代陶器

西周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但灰陶的品种逐渐减少,也有少量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泥质黑陶和白陶到西周后期已经不见了。

西周时期烧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相当少。

夏、商时期的各种陶器有20多种,西周时期减少到十几种,西周陶器的器形,炊器主要有鬲、甑,饮器主要有爵、觚等。但已经很少,作食器用的主要有豆和簋,作盛器用的主要有罐、瓮、盆、盂等。

一件西周灰陶单耳带鎏罐,高7厘米、口径11.5厘米。泥质灰陶。敛口,扁圆腹,平底。口前沿处捏有凸出槽状流,器侧有一拱形鋬。

这一时期陶器器表的花纹装饰也日趋简单,拍印的图案纹饰在陶器上已很少施用。纹饰仍以纹理较粗的绳纹为主,另有一些划线纹、篦纹、弦纹、刻画三角纹等,这时附加堆纹已很少使用。

在造型上,西周陶器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

西周的青釉锯齿纹四系罐,高27厘米,直斜短颈,丰肩,腰部至脚处渐斜收,圈足,全身施青釉,厚薄不匀明显。

还有一件西周青釉大口尊,高12.3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2.5厘米,简朴而实用。

商代早期已经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建筑陶水管,到了西周初期,又创制出了板瓦、筒瓦和瓦当等建筑陶器。板瓦是仰铺在屋顶上,筒瓦是覆在两行板瓦之间,瓦当是屋檐前面的筒瓦的瓦头。

西周中期发展为板瓦、筒瓦、半圆瓦当和脊瓦等多种。瓦的各种纹饰也有数十种之多。

西周筒瓦大的长可达50厘米,小的也达22.5厘米,厚1.2至1.5厘米。筒瓦表面有各种绳纹、云雷纹等,内壁中部有一长约5厘米的圆柱形或圆锥形瓦钉,用来把瓦固定在房顶上。

板瓦一般长48厘米至53厘米,宽29厘米至34厘米,厚1至2厘米。板瓦的外面也有一两个约长3厘米的圆瓦钉。

这时的瓦是用泥条盘筑法烧制,先制成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古人称剖瓦为削,削开后谓之“瓦解”。

西周的陶制生产工具主要有:纺线用的扁圆形带孔陶纺轮,捕鱼用的两端带有凹槽的陶网坠,制陶用的蘑菇状陶抵手和狩猎用的陶弹丸等。还有熔铸青铜器用的工具,如熔炼用的陶坩埚和铸造用的陶范与陶模等。

山西省侯马就发现有兽头陶母范,侯马曾是晋国的都城,证明这里曾大批铸造过青铜器。

在周代可考的制陶之人为虞閼父,为陶工之官,称为陶正,娶帝室之女为妻,且封为诸侯,固可推知当时陶器关系之重大。

帝舜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也继承这种技术,擅长于制陶,正因遏父给周立下了大功,周武王便将长女大姬嫁给遏父之子满。周武王便另封满于陈,以奉舜帝之祀。所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道:

子产曰: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侍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备三恪,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诸侯。

满即陈胡公,是西周所封陈国的第一代国君。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另有少量夹砂红陶和夹砂棕陶。常见器形,作炊器的主要是鬲、釜、甑,作食器的主要有豆、盂、盘,作盛器主要有瓮、盆、罐。

春秋带盖双系耳罐,高10.7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厘米,细泥质灰陶。制作精巧,装饰美观。

此外,从商代晚期开始出现的专用于随葬的陶明器,春秋时期有较大的发展,有仿青铜礼器的鼎、盘,也有仿日用器的鬲、罐、豆、盂等,陶器的造型以平底器和三足器为主,有少量圈足器。

春秋陶器纹饰更为简单,主要是粗绳纹、瓦旋纹。可以看出,春秋时期陶器不仅品种减少,而且纹饰单调,大约是因为当时的陶器手工业的主要力量,用于生产和发展更为先进适用的原始瓷上去了。春秋时期的陶器表面除素面外,基本上都成了绳纹。

春秋青釉印纹罐,高29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20.5厘米,直口、低领、折眉、筒形深腹微鼓、平底。通体满饰蟠螭纹图案带条。器表施青褐釉,造型美观,装饰华丽。

还有几何印纹硬陶罐,高24.6厘米、口径15厘米、腹径28.2厘米、底径17.6厘米。印纹硬陶。小口、口沿外卷,低领、凸圆肩,深腹略鼓,大平底。器表满饰拍印的小方格纹。胎质坚硬,呈灰褐色。

圈点纹双耳黑衣陶罐,高13.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0.1厘米。为泥质黑衣灰陶。小口、低领、圆溜肩、扁圆腹、平底。肩部有两个对称的双系耳。器表塗黑色陶衣,并拍印有密集的小圆圈纹组成的数周带条。装饰美观而华丽。

除了日用陶器皿外,就是大量生产板瓦、筒瓦等建筑用陶的构件了。春秋时期建筑用陶又有了新发展,出了方形或长方形薄砖,这是我国建筑的用砖之始。陶水管、板瓦、筒瓦、瓦当也得到大量使用。

春秋时期的瓦同西周的瓦有明显的不同,春秋的比西周瓦略小而稍薄,春秋时期的瓦基本上没有瓦钉,即瓦鼻,少量用瓦钉的瓦,也不是如西周瓦把瓦钉固定在筒瓦的内面,板瓦的外面,而是把瓦钉制成带有钉帽的单独构件,在板瓦或筒瓦一端近头处挖一个小圆孔,使用时将瓦钉通过瓦上圆孔插入房顶上以固定瓦。

还有,春秋时筒瓦或瓦当的一端出现了稍小于瓦头的瓦榫头,便于两个筒瓦相接处更为吻合。

春秋时期陶工内部还有了更细的分工,一是陶人,用陶钧,所掌皆炊器;二是旊人,用模型制陶,所掌皆礼器。这种专用分工,据说来自于著名的范蠡。

相传春秋时,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后,弃官同西施逃到了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陶器不是变形,就是没有烧透,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有一天,西施淘好米,动手烧饭。范蠡见火苗很旺,射得很高,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三块石头拿掉。

西施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果然,三块石头拿掉后,火就萎了下去。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是不是容易烧透吗?按照此法,烧出来的就都很透了,后来,人们称这种石头叫“脚石”。

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家,西施正在烧饭。烧着烧着,饭锅滚了。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

范蠡问:“为什么把柴夹出来?”

西施说:“饭烧滚后要闷一闷,要‘还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生饭,长了烧焦了。”

等到西施还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米粒吃不消,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就烧裂了。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裂了吗?

后来范蠡照着这个方法做,果然成功了。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后来,人们尊奉他为“陶朱公”,在蠡墅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隆重纪念他,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了。

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形象的陶塑作品,但由于当时制陶工艺的局限性,陶塑的个体大都很小,如战国的舞队俑,这些舞俑虽然异常生动有趣,整个舞队虽然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但毕竟每个小俑人儿仅有5厘米高,充其量只能作为案头的小陈设。

战国中后期,泥质灰陶大型器开始大量出现。它不仅标明当时制陶工艺的进步,而且为后来大型陶塑的出现,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工艺基础。

陕西省咸阳黄家沟砖厂战国秦墓的陶熏,长21厘米,通高16.7厘米,陶质呈灰色,作伫立状的马形。马昂首卷尾,竖耳前瞻,四足早年已断,古人将下部磨平着地。马腹空腔,嘴作气孔,背负桶形器。桶身饰斜方格暗纹,盖上塑一蹲踞状蟾蜍,与蟾蜍对应的器沿塑一只小犬。

小犬仰头张口对着蟾蜍吠叫,蟾蜍则张口鼓腹,静静地注视着它对面的小犬,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背上有3排12个镂孔,用以透气,桶中有隔箅,圆形箅孔用以通风。

这件陶熏造型奇特,构思巧妙,集实用性与欣赏性为一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整个战国时期,七雄各霸一方,各国所用瓦当各具特色,瓦当艺术第一个鼎盛时期形成了,其中以秦、燕、齐三国瓦当艺术成就最高,形成战国瓦当艺术三分天下的鼎盛局面。

战国时期的瓦当可分素面和带有花纹、文字的两大类,各地所出花纹瓦当各具特色,燕国多为婆婆纹;齐以树形纹为主,还有带文字的;周以饕餮纹为多,但已简化,仅突出饕餮的双目,以后渐转为卷云纹。

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发现了我国最大的饕餮纹半瓦当“燕国饕餐纹半瓦当”,燕下都是燕昭王时期修建的,是燕国通往齐、赵等国的咽喉,也是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

“燕国饕餮纹半瓦当”的纹样借用了商周青铜器上的图形。饕餮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相传它“有首无身,食入未咽,害及己身”。因此,器物上出现的这种怪兽均只有头部形象,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旁注]

盂 古代大型盛饭器,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中。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形制一般为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都比较大。

《左传》 原名为《左氏春秋》,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明器 指是专门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又称冥器。一般用陶瓷木石制作,也有金属或纸制的。除日用器物的仿制品外,还有人物、畜禽的偶像及车船、建筑物、工具、兵器、家具的模型。在我国,从新石器时期起即随葬明器。

范蠡 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七雄 即战国七雄,指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7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被称作“战国七雄”。

[阅读链接]

2012年,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考古出土了一批周代陶器,展示了秦人和戎人在这一区域的文化融合。

甘谷县毛家坪遗址由居住区和墓葬区构成,2012年进行的考古发掘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甘肃联合进行的《秦早期都城和陵墓调查发掘项目》的组成部分。

在居住区和墓葬区都出土了一批西周至东周时期的陶器,已清理和修复的有80多件。这些陶器大多是灰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展示早期秦人文化的秦式鬲,另一类是展现戎人文化的铲形袋足鬲。另外,还出土了陶甗、陶罐等。

毛家坪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为研究早期秦人与戎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