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绚烂的魏晋隋唐陶器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民族文化的繁荣。这时期的陶器,从北齐一些乐舞人扁壶等器物的特殊造型和图案上还可以找到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迹。

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是河北省磁县北朝时期墓中发现的彩色陶俑,填补了从秦汉陶器到唐朝精美的唐三彩之间的空白。

邺城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漳河北岸。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北周时为杨坚焚毁。204年曹操大破袁绍,开始营建邺城,还修筑了金凤台、铜雀台和冰井台一些有名的建筑。

据记载,曹操死后就埋葬在邺城西面的磁县境内。并且历史上还有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

古墓里的彩绘陶俑共有1800余件,是当时古代墓室内陶俑数量最多的。其中最为精美的是两件门吏俑,其中一件已经破碎得厉害,另一件很完整,高度有142厘米,是继秦俑之后最高大的陶俑。

该俑头上戴着黑色平巾帻,面部丰满方正,身穿裤裙,外罩两裆,体态轻盈,气宇轩昂。双手拱在胸前,仿佛在扶握着仪杖或剑类的器物。当初是整件塑制而成的,雕琢得十分精细,尤其是陶俑的面部,更显得形神兼备,确为一件古代陶塑艺术的杰出作品。

另外还有4件镇墓武士俑和4件镇墓兽,它们的高度大约有50厘米,全都是彩绘贴金。虽然已经历经千年的“井水”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武士俑执剑按盾,身穿铠甲,面目威猛;镇墓兽造型怪异,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这座墓中最多的是军卒俑,它们身穿半袖军服,下穿大口裤,体态矫健;领口部位都系着一条窄窄的带子,这应该是“军记带”,是一种用来标明部队番号的标记。军卒俑中有一类鼓乐俑,应是当时军乐队的形象。

此外还有一些仪仗俑、骑俑和乐舞俑。仪仗俑包括风帽俑、笼冠俑、文吏俑;骑俑有一半的骑手和战马全身都披着铠甲,表现了当时作战中重装骑兵的形象;乐舞俑的动作不一,手持的乐器也不一样,其中有一件胡服老人舞俑,尤为奇特。

这些陶俑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制作精细,在人物造型上都遵循着严格的写实手法。身体在比例上也比较匀称。所有的陶俑都经过了精心的彩绘,尤其是在细部的勾画上十分逼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北朝精美陶器还有河南省濮阳李云墓的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高23.5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8.4厘米。罐直口,溜肩,肩部有四弓形系,腹下渐收敛,实足,底略内凹。口部及下腹部各刻弦纹一周,肩部刻弦纹数道,四系之下刻忍冬纹一周,腹部刻下覆莲瓣纹。器身上半部施黄色透明釉,又于八等分处各施绿彩一道,下部露胎。

此罐胎质洁白,造型工整,釉色突破了单一色彩,更富装饰性,为丰富多彩的唐三彩工艺开创了先河。忍冬纹与莲瓣纹组合是佛教艺术的装饰题材。此罐有确切年代可考,其造型和纹饰对研究北齐时期的宗教观念及艺术等均有重要意义。

李云为北齐车骑将军,据墓志记载,该墓为李云夫妇合葬墓,葬于576年。该墓的另一件黄釉绿彩罐造型及釉色与这件相同,唯四系是方形的,与之有别。

铅黄釉属于低温铅釉。低温铅釉的发明比青釉要晚得多,但在汉代已相当普遍。它的特点是釉面光泽强,表面平整光滑,釉层清澈透明,犹如玻璃一样,但硬度比较低,容易出现划痕,稳定性较差。

南朝的陶器与此类似,不过却有非常珍贵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印模画,长244厘米,宽88厘米,由3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东西两部分,一部分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另一部分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

这幅砖画纯熟地发挥了线条的表现能力,人物造型简练而传神,8人席地而坐,或抚琴啸歌,或颔首倾听,性格特征鲜明,人物之间以树木相隔,完美地体现了对称美学。

魏晋间以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为代表的风流名士,世称“竹林七贤”。

图中的荣启期则是早于“七贤”许多年的春秋时期人物,由于荣启期的性格和“七贤”极为相似,又被时人誉为“高士”,所以,砖画中安排荣启期和“七贤”在一起,除了绘画构图上对称的需要外,荣启期更有为“七贤”之楷模的寓意。

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为大唐帝国的创建铺平了根基。在陶瓷史上,为一个新的陶瓷时代拉开了序幕。

隋以前,烧瓷窑场主要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北方的烧瓷窑场极为稀少,亦无文献述及。入隋以后,南北方制陶业才开始了飞跃性的发展,窑场及其烧制的陶器明显增多,各种花色、风格、样式的瓷器开始呈现,形成各竞风流的局面。

隋代主要窑场有河南的安阳窑,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河安阳桥南岸,是隋代规模最大的一处;河北磁县窑,位于河北峰峰矿区西部的贾壁村内;另有位于湖南的湘阴窑;安徽淮南窑;四川邛崃窑及江西丰南窑等。

隋代陶器的主要器形有壶、罐、瓶、碗和高足盘等。壶的基本特征是盘口、有颈、系耳都贴附在肩上,盘口较前代高,椭圆腹,系耳多作条状。高足盘在南北墓中均有发现,可见烧造量大,是隋瓷中较为典型的器物。

隋代陶釉仍属石灰釉,呈玻璃质,透明度强,多呈现青色,青中泛黄或黄褐色;器体施釉一般不到底,多是用支具托垫叠烧。

隋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以花草为多,并常在布局上巧妙地穿插替换而组成新颖图案;盘碗类器多在中心装饰,由朵花卷叶组成圆形图纹;瓶罐类器物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肩部和腹部,一般用花朵、卷叶纹组成的带状图案。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贴花、堆塑等,其中印花应用最为普及广泛。

隋代越窑莲纹四系罐,直口,溜肩,扁圆腹,实足。肩部安四方形桥系,呈对称分布。器外壁塑两层倒置莲瓣,采用浮雕的装饰手法,富有立体感。面施青釉,底部则不施釉。

隋代陶器以白土陶胎敷青白色釉的作品为多,如隋青釉塑龙屋宇盖罐,器身敛口,深腹,腹外鼓,平底。口沿以下塑荷叶边一周,底部以上塑莲瓣和绳索纹各一周。中间塑有一蟠龙,作昂首挺胸状,另塑有屋宇、杨柳、云彩。釉青黄色。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三彩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吸取了我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在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分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厚葬。

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轮制、模制、雕塑三种,在一件器物上,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才能制成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

三彩宝相花纹罐,高22厘米,口径12厘米。罐敞口,平沿,短束颈,圆肩,鼓腹,圆底,下附兽蹄形三足。罐口带有绿、白、黄釉斑的拱形圆钮盖。通体施黄褐釉,其肩部有凸弦纹一周,并饰绿色圆形贴花6朵,腹部亦匀饰6朵大小相间的绿色宝相花纹。

唐三彩种类很多,如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

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反映的是当时的宫廷生活。其他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

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洛阳北邙山一带有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动物中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这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中的马比较多。

唐三彩马俑的特点首先是造型,它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的陶马也不同。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有件唐三彩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其他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此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

唐马的造型特点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一匹静立的马,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比如眼部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唐三彩中骆驼造型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

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唐巩县窑的三彩莲花纹罐,高30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厘米。罐口撇沿,带有白、绿釉花的拱形圆钮盖,短颈,罐身以白色为底,其肩、腹部份,则分别由三朵绿色小形贴花和三朵大圆形绿黄色莲花纹贴花组成。

贴花是唐代三彩艺匠在制作器物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装饰工艺技法,即先将所需纹样雕塑成型,然后贴于器壁的适当部位,施釉后经焙烧而成。贴花多饰于轮制的圆形器物上。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

唐三彩这一种工艺品,含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在一件鸡头造型的器皿上,就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在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从人们的使用中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

[旁注]

杨坚 (541年~604年),即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我国成为盛世之国。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忍冬纹 古代寓意纹样。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含义。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朝时最流行,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蟠龙 指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轮制 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

模制 分单模和合模两种。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俑、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

天王 即佛教四天王,原指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4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4个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以后在我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

西域 我国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后亦泛指我国西部地区。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

[阅读链接]

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等,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远不及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