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陶兴起的明清陶器

明代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陶器与明代一脉相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我国古代陶器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有“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称。

这时最著名的就是成就了我国的四大名陶,即紫砂陶、坭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

紫砂陶是指用江苏省宜兴丁蜀镇北黄龙山产的陶土即紫砂泥制成的陶器。

我国是茶的国度,古代梅尧臣、蔡襄、苏东坡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

到了明代,饮茶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沏茶的程序也更加讲究:

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汤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

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于是,紫砂陶器中的主要器具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紫砂壶发源于江苏省宜兴,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世称“供春”,他创制的“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

供春后来传给时大彬、李仲芬,两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作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陶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大彬不允。

此时一头真牛恰从屋外经过,徐友泉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彬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4人为第一期的紫砂陶大师。第二期紫砂陶大师为清初人陈鸣远、惠孟臣。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同时,陈鸣远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

第三期紫砂陶大师是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和杨彭年。陈鸿寿是清代中期的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主张创新,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

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壶、方壶、筋纹壶、陶艺装饰壶。

光身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形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

花果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返璞朴归真的原理。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版、绘塑等当做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壶是一种似圆非圆、似方非方、似花非花、似筋非筋的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壶按行业可分为三大类:

花货即自然形,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圆雕装饰技法捏制茶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以艺术手法设计成茶壶造型,诸如松树段壶、竹节壶、梅干壶、西瓜壶等,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明代供春树瘩壶是已知最早的花货紫砂壶。

光货即几何形,特点是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光货又分为圈货、方货两大类。圈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圆壶、提梁壶、仿鼓壶、掇球壶等;方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传炉壶、瓢梭壶等。

筋货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干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这类壶艺要求口、盖、嘴、底、把都必须作成筋纹形,使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这也使得该工艺手法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菱壶、丰菊壶等。

宜兴紫砂泥的发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宜兴丁山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普通而美丽的小镇。

传说很久以前,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耕田做农活,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就这样,他们过着无忧无虑而又简单平凡的生活。

有一天,一个奇怪的僧人出现在他们的镇上。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僧人发现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

人们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着他走来走去。

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门,快步走了起来,就好像周围没有人一样。

有一些有见识的长者,就跟着一起走,走着走着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突然间,僧人消失了。

长者四处寻找,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地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

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

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绝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紫砂名壶树瘿壶的造型模仿树瘿,壶面凹凸不平,有树皮模样刻纹,整把壶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壶大家供春创制的一种壶式。

再如“冰心道人”壶,壶体颜色似瓷器中的茶叶末釉,壶身正面是一个凹进去的龛,内坐一人,龛外壁装饰有桃树、桃花、桃叶。壶身另外三侧为雕刻的云纹,壶底款为“冰心道人”。

另外还有“二泉”铭壶,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铭的壶。这把壶型质古朴,壶为土黄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应和古人“祝福”意愿。壶腹一侧,阴刻行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句诗源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署名“二泉”。壶底有“唐冰”款。

宜兴窑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壶,高7.5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9.8厘米。壶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

姜黄色砂泥,滋润细腻。壶身镌刻篆书“子孙宜”3字,底钤篆书“玉麟”印章款。此壶造型方中有圆,给人以刚中带柔的感觉。

“玉麟”指黄玉麟,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制壶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鱼化龙壶诸式,所制砂壶精巧而不失古意。

坭兴陶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古称越陶,据史志记载可能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钦州城东平心村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通,旁边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字样。

坭兴陶在清朝中叶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名称,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坭兴陶产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制品等八大类,花色品种达600余种。大的有高达2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径仅3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和食具最负盛名。

坭兴陶盛行于清朝咸丰年间,坭兴陶的祖师爷是胡老六,是一个让坭兴化蛹成蝶的老陶人。胡老六当初在制作小烟斗时作了3个新尝试:弃沙土改用城西红泥、弃缸改窑高温煅烧、烧成后反复打磨。

当时只是为了让自己所制作的烟斗更细腻更坚硬,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已这一改,烧成后的烟斗经打磨后竟细腻柔滑犹如玉质,且呈现出神秘的古铜色。这是钦州陶器第一次出现窑变。

更没想到,这一改制出的烟斗精良远胜江苏宜兴而畅销省内外,从而让已有1000多年的钦州陶器开始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钦州坭兴陶。

随后,郑金声、潘允兴等坭兴巨匠相继而出,以至于一时间有40多家生产坭兴工艺的人家聚居在钦州那条名扬各省的小小坭兴巷里,而来往官员无不购买坭兴器分赠亲友,这是钦州坭兴繁荣的开始。

当时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吸烟小泥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从事此项生产的有40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

清光绪年间,坭兴陶已驰名于各省,自钦设道署后,官员来往较多,无不购坭兴陶带出外省,名传各地。期间曾参加世界性的陶艺评比,均获大奖。

坭兴陶器中一件为风格独特的白泥纹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阳纹“钦州官窑”款。从它的胎体和制作工艺断定其使用的泥极细腻,烧成后都经过磨光,有玉质效果,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窑口生产的陶器的主要特征。

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是世代相传的。艺人们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国画白描风格。

人们在坭坯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样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过海或各种花、鸟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刀如运笔。

坯体上刻出花纹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是一种雅致的工艺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坭兴陶在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颜料可产生窑变体,在传统工艺的烧制过程中,其颜色多为朱色或紫红色。

偶尔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产品产生深绿色或古铜色的“窑变”体,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素有“窑宝”之称。钦州坭兴陶的“窑变”技术,堪称“中国一绝”。

坭兴陶产品经窑变,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经打磨去表层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坭兴陶耐酸耐碱。无毒性,它独具透气而不透水的天然双重气孔结构,有利于食物长久储存。实践证明茶叶置于坭兴陶罐数年而无霉变。茶具泡茶,味正醇香,隔夜而色味不变。久用之空壶冲入白开水仍有芳香茶味,乃茶具上品。

坭兴花瓶插花,花艳叶茂、经久不谢;尤其桃李,更可开花结果;坭兴食具盛装食品,暑天隔夜不馊。这些都是坭兴陶独具的特点。

坭兴陶传统的雕刻技法:是在坭兴陶半成品的坯体上,用锋利的钢刀雕刻出文字喝图案,氛围平雕工艺和浮雕工艺两大部分,平雕是在半干稍湿得泥坯上进行,有线刻、镂空、雕塑、镶嵌等技法。浮雕是在全干的坯体上进行,有高浮雕、低浮雕、阳刻与阴刻等技法。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省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后面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黏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

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这也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红色黏土,填色的泥料则是白色黏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地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残贴”更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又称为“杨捏”,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

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展现出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

建水紫陶代表作如紫陶残贴、清香罐、三足笔筒、博古瓶、中号笔筒、仿青铜器台灯、大型紫陶花缸等陶器珍品。

荣昌陶器原产地为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清代以前叫磁窑里,有史可证的陶器最早出现在汉代,明清时代得到广泛发展。

荣昌陶器主要生产日用陶、包装陶、工艺美术陶、园林建筑陶,由于荣昌的陶土粘性和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具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素有“泥精”的美称,人们因此给了荣昌陶器“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这9个字的评价。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天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安富镇有优质红、白陶土,质细色正,可塑性强,宜于制陶,尤其叫人称绝的是,荣昌陶器对所储藏的物品不串味、不变味、不渗色,可以长期保质、保味、保鲜,极具实用性。

荣昌陶器为我国陶瓷和工艺美术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环。最早,荣昌主要生产缸、盆、钵、罐等粗陶产品,造型朴实自然,有粗犷、野性之美;从嘉庆时开始逐步发展到清咸丰时的“泥精”,属细陶类,釉质莹润,再逐步发展到光绪时的刻花、色釉。

在器型方面,荣昌陶的始祖器物中也有着北方陶器的形体,造型上以“柳、卵、直、胀”为特色,与北方陶瓷粗、大、厚、重的风格迥然不同。

日用器型以泡菜坛、花瓶、罐、茶壶、缸、钵、蒸钵、鼓子、茶具、酒具、饭碗、文房用品等为主,工艺美术陶以鉴赏品、动物雕塑和烟具为主。

荣昌陶与同期的庙碑、摹刻一同属于南北的合成艺术品,最终形成于有着北方、中原、本土三者合一的荣昌陶的定型品,随即就有了招募名师,交流工匠,互派学徒,相互学习的方式,使各自的陶瓷艺术品辉映应互补。

荣昌陶造型上主要以人物和动物为主,形象生动优美,装饰纹样主要是卷草纹,这与当时文人画的盛行是密切联系的。明清时期盛行刻花和色釉,在陶器上出现大量的缠枝纹,这和当时花鸟画的流行是有很大的联系的。

康熙年间,荣昌陶窑由甑子窑发展为长窑,最盛时达20多座窑场。咸丰、光绪时已先后建成中兴窑、磨子窑、老兴窑、崇兴窑等一批名窑,燃料均以松柴为主。

由粗陶到细陶,以细陶为著,胎骨泥色分红、白两种,土质优良;釉色有黄、绿、蓝、白黑、黄丹、朱砂等,以红丹、锡配成的朱砂和铜砂、黄丹、玻璃渣配成的西绿釉最著名。

[旁注]

苏东坡 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国画 我国古代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八仙 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朱色 即朱砂的红色。东汉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兴起的炼丹术,使我国人民逐渐开始运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朱砂“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

碑 指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碑的结构一般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主要刻些碑名,或仅起装饰作用。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饰作用。明以后,将碑座改成似龟非龟的样子赑屃,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善于载重。

[阅读链接]

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1915年美国召开的“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团参加国际大赛,钦州坭兴陶就荣获金牌奖。

钦州坭兴陶艺人名传四海。从清朝起,曾被光绪皇帝召见。新中国成立后,坭兴名家荣幸地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历代诗人、著名的书画艺术家对钦州坭兴陶情有独钟纷纷作诗赞誉。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钦州坭兴陶和广西“壮族织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钦州坭兴陶当属广西两件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