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史略

18 世纪以来,人类为了寻找这块大陆,探索它的奥秘,不畏艰险,络绎不绝,涉足南极探险和科学考察。他们发现,南极大陆的独特环境,为许多学科研究提供了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南极大陆还有异常丰富的资源,等待着人类去开发利用。

大约在 2000 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地球是一个圆球。出于对称美的

爱好,他们认为南半球肯定有大块陆地。公元 2 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

在绘制第一张假想的南半球大陆时,称这个大陆为“未发现地”。公元 16 世纪,荷兰制图学家麦卡托绘制了世界地图,对“未发现地”作了修改,并命名为“南方大陆”,可是,一直到 18 世纪 70 年代以前,没有任何人去探索那块陆地。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一些殖民主义国家,对“南方大陆” 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梦见南方有一个“幸福之岛”,会给它们带来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财富。

1772~1775 年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决心去寻找这个神秘的“南方大陆”。他率领两艘帆船,进入南太平洋探险,曾三次冲破风暴的阻挠和浮冰的封锁,越过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进入南极圈,直至南纬 70°10′的海域,但在离南极大陆还有 250 公里的地方,由于流水的阻碍,两艘帆船只能在南大洋上绕着南极大陆迂回曲折地航行,使库克失去了发现南极大陆的机会,可是库克毕竟是第一个寻找南极大陆的人。他是南极探险的先驱。

人们知道,去南极探险的任何船只,驶入南纬 45°,将会受到第一次严重的风险考验。因为在南纬 45°~50°之间有一个南极辐合带,这里终年盛行强劲的西风,风力经常达到 8 级以上。在风暴的驱使下,海浪有时高达 20 多米,波涛冲击着船只,能把桅杆打断,将甲板上的东西洗劫一空,甚至能把船只倾覆,即使是巨大的海轮,也被它搅得颠簸不止,使船身倾斜到 20°~ 30°,令人胆战心惊。所以,人们把这个纬度叫做“咆哮的 50°”,“发疯的 50°”或第一道“鬼门关”。现代化的巨轮尚且如此,库克率领的设备简陋的帆船,哪能经得住如此风险?另一个危险地带是穿越浮冰区。在南极 62

°以南的海面上,满布着浮冰和冰山,它们顺着海流和风,在海面上漂浮不定,有时汇集成团,把船只围封其中,进退两难,要是遇到冰山合拢,连人带船就被挤得粉碎。1981 年 12 月,联邦德国的一艘巨轮,就是被浮冰挤破后沉没的。

1819 年 7 月,沙俄派出两艘航海帆船,在海军中校别林斯高晋的率领下, 从彼得堡出发,登上南极大陆探险的征途。当年,他们驶入南极辐合带,遇上了汹涛恶浪的袭击,经受了第一次严峻的考验。12 月,正是南半球的盛夏, 可是,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海上漂流着一座座冰山,又遇上了极其恶劣的浓雾天气,海面上到处都是云山雾海,一片灰暗,他们时刻担心碰上冰山,将会船毁人亡。到 1820 年 1 月中旬,他们终于进入南极圈。不久,看到海水的颜色有了变化,头上盘旋着飞鸟,这里离陆地不会很远了。两艘帆船继续航行,来到了距南极大陆只有 20 公里的海域,新大陆就在眼前。可是,天不作美,突然暴风雪来临,巨大的冰山又封住了他们的去路,帆船在南极附近徘徊了好久,冬季也快要来临,他们只得返回,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过冬。1821 年 1 月,别林斯高晋率领两艘帆船又越过了南极圈,发现了“彼得一世岛”

和南极第一大岛——“亚历山大一世岛”。据说,这些岛屿的发现,还多亏了船上的一位厨师。在探险途中,水手们捉到一只企鹅,就把它宰了,不料, 烹调它的厨师在企鹅的嗉囊里见到了一颗石子,这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这颗石子是从哪里来的呢?它的潜水本领不大,不可能从很深的海底衔上来, 唯一的可能是附近就有陆地。这一偶然的发现,给屡遭挫折的别林斯高晋以极大的鼓舞。“亚历山大一世岛”实际上是一个由冰架与南极半岛相连的岛, 可是,当时俄国探险队不敢断定自己“发现了南极大陆”。

1838 年至 1842 年间,英、法、美各国都派探险队前往南极探险。有由迪蒙·迪尔尔带领的法国探险队;查尔斯·威尔克斯率领的美国探险队。他们都声称发现了南极大陆。英国探险队由极地探险家詹姆斯·罗斯带领他们穿过南极圈,进入南极沿岸的一个海湾,这个海湾就是著名的罗斯海。船队继续南航,又发现了巨大的海上冰障,这个冰樟长 500 公里,厚二三百米, 后来称为罗斯冰障。这样,罗斯海和罗斯冰障形成的扇形地区,就成了探险家们向南极推进的中继站。

20 世纪初,许多探险队踏上南极大陆探险考察,其中最令人敬佩的是由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斯科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极地探险家,为了到达南极点探险,1902 年,他率领“发现”号进入罗斯海,在罗斯岛南端建立了越冬营地,后来又率领探险队深入大陆内地探险考察,经受了三年的磨炼。1911 年,他率领 65 人的探险队,带上爱斯基摩狗、西伯利亚矮种马和雪橇等,再次来到罗斯岛,从他们建立的营地出发,向南极点进军。未料,在行进途中,遇到了暴风雪。这时,他发现狗和马不能同时作运输工具,便采用矮种马拖拉雪橇。不久,又遇上了暴风雪的袭击,西伯利亚的矮种马毕竟抵不住南极的严寒,都病倒了,他们不得不自己拉着雪橇,缓慢地前进。在越过南极大陆横断山脉,爬上南极高原以后,斯科特便组织一个突击组,向极点挺进。这时,离南极点已不到 250 公里了。可是,在 1912 年初,遇到一次特大的暴风雪,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辛劳和体力消耗,即使这样,斯科特一行五人仍然不肯停下来,他们以惊人的毅力, 忍受着饥寒和冻伤的折磨,在暴风雪中挣扎着前进。1 月 18 日,他们终于到达南极极点,实现了斯科特准备了整整 10 年的攀登南极极点的计划。可是,

他们在到达南极极点后,却看到了一面挪威的国旗,一块木板,时间是 1911

年 12 月 14 日。原来阿蒙森已在 5 个星期之前就捷足先登了。

当时,斯科特宣布去南极点探险时,挪威探险队在罗尔德·阿蒙森的领导下,已经抢先出发了。阿蒙森曾多次到北极地区探险,身强体壮,能适应极地的恶劣气候和环境。他还从北极爱斯基摩人那里学到了一手指挥狗的好本领。在出发之前,阿蒙森以他的丰富经验作了周密的准备。他用 52 只狗来拉四架有装备的雪橇,向南极点轻装前进。一路上,阿蒙森驾驭狗的才能和难得的好天气也帮了忙。在向南极挺进中,他把衰弱的狗杀掉,既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又可用它们补充食物,使队员们不致面临绝粮的危险。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经过 50 多天长途跋涉,在 1911 年 12 月 14 日到达目的地,

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征服南极点的人。阿蒙森一行 5 人于 1912 年 1 月 21 日安全返回基地时,还剩了几只狗和许多食物。可是,斯科特和队员们在归途中已精疲力尽,但他们不能休息,否则食物将会耗尽。虽然他们离下一个食物贮藏所还只有 20 公里了,但被一场持续 9 天的暴风雪困住,在饥寒和病痛的折磨下,最后全部冻死在冰天雪地里。8 个月后,人们发现了他们的遗

体和日记本,在遗体的旁边还有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在最困难的条件下采集的 18 千克矿物的化石标本,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勇于实践的意志,永远值得人们赞颂。为了纪念阿蒙森和斯科特率领的两支探险队最先登上南极极点的功绩。美国现在南极点兴建的科学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与斯科特同时代到南极探险考察的,还有另一位探险家欧涅斯特·沙克尔顿。沙克尔顿是爱尔兰人,有名的航海家。1908 年,他乘船驶进罗斯海, 10 月底坐上矮种马拉着的雪橇登陆,向南极冲刺,然而,在途中因缺乏干草,

矮种马全部死亡。他们只能自己拉着雪橇行进,攀登 3000 余米高的高原,穿

过一片冰原,到达离南极点 160 多公里的地方。但是,由于干粮匮乏和体力不支,加上暴风雪的袭击,使他们再也无法前进,只得返回基地。当沙克尔顿得知阿蒙森和斯科特已先后登上南极极点之后,他又制订了一个计划,准备走另一条路线,从威德尔海的一个绝无人知的海岸登陆,然后穿越南极极点,抵达罗斯岛。这是一条更加艰险的路线。1914 年 12 月,沙克尔顿的探险队乘坐“持久”号来到了威德尔海。不料,几天以后,“持久”号被冰山团团围住,进退两难,只好随冰山漂流。他们被困在船上整整 10 个月,“持久”号也被冰块撞得千疮百孔,最后沉没。船员们登上一座漂浮的冰山,住冰洞,食海豹,顽强地生活着。1916 年 4 月 15 日,冰山浮流到一个小岛上,

队员们踏上小岛,结束了历时 500 天的漂流生活。后来他们划着救生艇,经

过半个月的拼搏,行程 1200 多公里,终于找到了南乔治亚岛上的挪威捕鲸基地。探险队员全部生还回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极考察中断。战后,考察活动再次兴起,一次国家派出飞机、飞艇到南极去考察,使考察工作进入了“航空时代”或“机械化时代”。美国人查理·伯德是揭开南极“航空时代”的代表。他在 1929

年 11 月 29 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到达南极的飞行。在当时,使用飞机考察,常常会遇到不少困难。南极气候极端恶劣,天气变化无常,突然狂风大作,可以把飞机吹翻,低温使飞机机翼上冰霜加厚,导致飞机超重,不能正常飞行。其次,在极地上空飞行,飞机的磁罗盘由于磁爆而失去作用, 只能根据太阳和地形来识别方向。所以在南极飞行经常会发生事故。伯德先后五次率美国考察队到南极大陆飞行考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带领的探险队规模更大,拥有 20 艘航船,其中还有一艘破冰船和一艘航空母

舰,全队共有 4000 多人,这些人员中有许多科学工作者、工程师和军事专家。他们摄制了大面积的航空像片,探测了大陆冰盖的厚度,考察了南极大陆大部份海岸线。伯德不愧为南极航空考察的先驱,他为南极考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南极考察进入“航空时代”之际,居然还有不少探险队是划船去南极的。有人统计,80 年代以来,先后有 40 多支手划船南极的探险队,因途中受到险恶环境的威胁,都未能如愿。1988 年,以奈德·迪雷特为首的四位探险者,却冲破了重重“禁区”,来到了南极探险。为了对付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可能出现的种种险情,他们作了充分准备:船只异常坚固结实,船身粗短,用铝合金制造,船舱分隔成 9 个防水舱,顶棚填有泡沫塑料,即使船翻了身,也能平安地翻过来。船身外表漆上红色,犹如漂浮在海上的一个大西红柿,取名为“海上西红柿”号。1988 年 2 月 22 日,“海上西红柿”号从智利的普拉特海峡出发,疾驶南下,不断遇上德雷克海峡强劲的西北风,遭受了一次严重的风险。小船在艰难中行驶了 3 天,到达南纬 57°12′的海面,

便开始靠手划桨前进,每人划 6 小时,到了第 12 天,他们看到了大陆的踪影, 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漂浮不定的冰山随时都有挤压小船的可能。他们只得竭尽全力猛划,在险恶的环境里挣扎。经过一昼夜的拼搏,小船胜利地驶入了平静的哈莫尼海湾。这样,他们经历了 13

天的艰难历程,手划 900 多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手划船到达南极探险的奇迹。

最近 20 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南极的考察活动,越

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到目前为止,已有 20 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数以百计的考察站,进行着气象、生物、地质、地理、地球物理、高层大气物理、冰川和人类医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同时,为了保护南极地区,南极条约组织制定了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

我国的南极考察,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80 年 1 月,我国最早的南极探险家张青松等赴南极考察。1983 年 5 月,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1984 年 11 月,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郭琨队长率队员 54 人,从上海出发,横渡太平洋,到达南美洲火地岛的乌斯怀亚港,穿过德雷克海峡, 驶抵乔治王岛,考察了南极大陆和南大洋,获得了丰富的资料。1985 年 2 月20 日,在南极地区乔治王岛上,胜利地建起了第一个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基地

——中国长城站,填补了我国科学领域中的一项空白。1986 年 10 月 31 日, 中国南极考察队从青岛启航,横渡太平洋,穿越德雷克海峡,抵中国长城站, 完成南极洲和南大洋科学考察后,又取道德雷克海峡,穿越大西洋,经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通过莫桑比克海峡,横渡印度洋,到达南中国海,于 1987

年 5 月 17 日返回青岛,总航程为 57300 公里。这次南极考察完成了海洋物理、

海洋化学、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任务。1988 年 11 月 20 日,我国又派出另一支南极考察队,在东南极建立了中山站。令人赞叹的是南极女探险家金庆民,在 1986 年进入南极地区考察后,1988 年又涉足南极,作为中美联合登山科学考察队的唯一女性,参加了南极之颠文森峰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