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数字图书馆 本次搜索耗时 0.082 秒,为您找到 314 个相关结果.
  • 中学教研(数学) 2000年第2期

    高考数学科考试创造力考查的探讨 100080 教育部考试中心(海淀路 167 号) 任子朝 1 问题的提出 在进入新的世纪时期,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劳动者则是掌握知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1]. 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具有创造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使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社会更具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 中学教研(数学) 2000年第3期

    观念·教法·基础 ——面对高考改革的一点思考 ●何鼎潮 (浙江谒暨市教委教研室 311800) 伴随素质教育而来的高考改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高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对中小学的学科教学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数学是基础学科,新高考在突出考查数学的基础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的同时,要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
  • 气象

    编 前 语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世纪——20 世纪,在高科技文明的掩映下,正悄然地离我们而去,一个希望与挑战并存的 21 世纪则满怀着强烈的激情向我们走来。 适逢世纪更迭的关键时刻,我们除了重温以往的舒适与优越之外,更应理智地立足现实,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1 世纪将是科技时代的预言已成为人们共知的真理,到那时,现今的中小学生无疑将是驾驭科...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司徒美堂

    一、苦难身世 过番少年 革命洪流逐逝波,致公一老导先河。忠诚爱国输财策,勋业长留史乘歌。 1988 年 4 月,为纪念著名的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先生诞辰 120 周年,全国侨联主席张国基用饱含着热情的笔,写下了这首为广大海外华侨传颂一时的诗篇。它高度地概括了司徒美堂追求进步、热爱祖国的人生旅程,同时也寄托着后人对这位侨领的无限崇敬和哀思。 司徒美堂原名羡意,字基...
  • 中学数学 2000年第2期

    我的教育教学教研观 361003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任 勇 1 我的教育观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伟大的事业,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好数学, 成为“经师”,而且更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无德”不能为人师;“无能”也不能为人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铁先得自身硬”.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的...
  • 中学数学教学 2000年第1期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研讨会纪要*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小组 1999 年 10 月 8 日-10 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小组在京召开了“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的数学家姜伯驹院士、严士健教授、梁国平研究员、张尧庭教授,以及数学教育家张孝达、张奠宙、王长沛等先生。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 24 ...
  • 中国通史 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

    扉页题字 周一良 撰 稿 白寿彝 曹文柱 陈连庆 陈琳国 邓奕琦杜昇云 郭良玉 郭 朋 郭预衡 韩国磐何绍庚 胡守为 季羡林 黎 虎 李经纬林文照 刘金沂 刘雪英 瞿林东 施光明汪子春 夏 露 薛军力 杨光辉 杨文衡余桂元 于天池 张文强 曾敬民 郑佩欣周兆望 (按汉语拼音序列) 中国通史 (第五卷)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袁绍、曹操第一节 袁绍① 谋...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年第3期

    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江苏省六合县第一中学 刘 明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详见文[1]).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如何,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对中学数学课程的现状与未来有以下一些思考. 对平面几何的部分内容进行删减 数学教育要想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不断更新: 引入一些...
  •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刊百卷文库:人生十六七

    本卷主编的话 谁都从青年走过,谁都有过十六七岁的经历。然而,在我的中学时代, 记忆中却只留下许许多多的模糊,记不得做了什么,为了什么,那是个不可思议的年代,一切都是盲目的从众行为,没有自己。 20 多年过去了,由于编辑出版《人生十六七》杂志的需要,我又走到了中学生中间,这是我的幸运。在《人生十六七》这片广袤的天地中,我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年轻人,他们思维敏锐...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1)人格·气节

    人格·气节 人格 人格,青年的热门话题。 当历史进入了 20 世纪 80 年代,被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的中华大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从而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人自身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人自身的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对社会变革最敏感的青年们一面关心着时代的发展,一面更多地把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