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的“逼沙”魔力

唐写本《敦煌录》载:“此山神异,峰如削成,其间有井,沙不能蔽。” 这神山,就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端的鸣沙山;这沙填不满的井,便是鸣沙山环抱中的月牙泉。

月牙泉,东西长约 218 米,宽 54 米,平均水深达 5 米。水清如镜,状若新月,故得此名。自东汉以来,月牙泉就是敦煌胜景之一。

在茫茫流沙之中忽有一弯甘美清泉,这就够神奇的了。更奇的是,肆虐的风沙吞噬过多少楼兰这样繁华似锦的城镇,毁掉了多少良田,填平了多少湖泊河流,而这月牙泉历经沧桑千百年,任凭“沙声吼如雷,声振数十里”, 却依旧碧波荡漾,风韵犹存,堪称“名迹”。

世上神奇的自然景观,总伴有美妙动听的神话传说。月牙泉也不例外, 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使月牙泉更具神秘色彩。

相传,月牙泉是白云仙子普渡众生的明证。一年肃州大旱,飞沙走石, 天昏地暗,民不聊生,白云仙子不忍百姓受苦,飞至广寒宫向嫦娥借来月亮, 放入泉中,驱散了黑暗,止住了风沙。白云仙子借月时正值初五新月,所以这泉便变成了一泓形如偃月的清泉。也有传说,汉朝大将李广利征伐大宛国, 取 105 得天马回归,行至鸣沙山下,口渴难忍,引刀剌沙,不见泉涌。焦急之际,忽见观音手持净瓶,从云端倒下数滴甘露,便成了月牙泉。大概月牙泉是仙人菩萨所赐,便有了“万沙不侵”之力吧。

要真正揭开月牙泉的面纱还要靠科学。地质学家从月牙泉所处的特定地貌环境和气候条件,揭开了月牙泉的身世和月牙泉“逼沙”魔力的由来。

月牙泉实际是疏勒河的主要支流——党河改道后留在沙漠上的一处古河湾。此地基底是灰色、紫红色的粉砂质泥岩,地势低洼,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河湾西高东低,泉水自西溢出,逐渐东流,聚积成月牙泉。

月牙泉之所以“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是因为它处于海拔 1240—1725 米的鸣沙山前后峰(或曰北南峰)之间,鸣沙山为“金字塔沙丘”,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着山梁和坡面向上滚动,风力再大,沙也刮不到沙丘下的月牙泉中。加上该地区的风向多为偏东北风,恰好与月牙泉所处山谷的走向一致。当刮偏东北风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窄受阻,便成旋转风,将沙子卷上

沙丘。这才有了月牙泉“虽遭烈风,不为沙蔽”的奇观。月牙泉的“逼沙” 魔力实是大自然所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