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下冒出来的“天火”

相传,女娲补天将地上的五彩石烧成溶液,补好天上的漏洞。剩余一些炼红的石头就埋在湖北境内扬子江畔的荒滩下。从此,“天火”时常从裂缝中冒出来,成为当地渔民的生命之火。

每逢春、秋季节,渔民们辛勤捕鱼后,到了吃饭时间,却不见渔船上炊烟升起。只见一艘艘渔船靠近扬子江畔的这片荒滩,一户户渔民纷纷拿锅下船来到荒滩,直奔自家固定的“炉灶”,渔民们将锅放在“炉子”上,划着火柴往光秃秃的“炉灶”107 里一放,蓝色的火焰便从地上窜起,片刻功夫饭就煮好了,当地渔民利用这种“无柴之炊”已有上百年历史。这简便易用、物美价廉的“天火”当然不会是女娲所赐,那么,它究竟来自何方?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片荒滩是长江边的一个湖。湖被淤塞后,形成沼泽。后来又被冲积的泥沙覆盖。埋在泥沙下的沼泽里的动植物遗体经细菌分解, 又在静压和化学风化的作用下,形成泥炭和沼气。沼气顺地表裂隙中冒出来。

渔民又是如何发现这无色可燃气体的呢?是借助大自然的帮助。每逢洪水季节,荒滩被水淹没。这时,沼气沿裂隙上升时,在水中形成气泡。渔民们就寻着冒泡的地方打下一根根木桩,作上自己的标记。待到春、秋荒滩干涸时,就可登岸点火做饭了。